老年冠心病抑郁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脏缺血导致心肌氧供需失衡而发生。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焦虑抑郁情绪。

本文将分析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一、焦虑抑郁情绪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普遍性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非常普遍。

一项研究发现,约有37%的冠心病患者存在焦虑症状,而26%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

焦虑抑郁情绪不仅仅是单纯的情绪问题,它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冠心病的风险和病情。

1.生活质量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焦虑抑郁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活质量较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而生活质量较高的患者则较少出现焦虑和抑郁问题。

因此,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缓解其心理问题非常重要。

2.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对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缺乏社会支持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相反,得到较好的社会支持的患者则更容易适应疾病,缓解心理问题。

3.疾病知识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了解疾病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病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注意向冠心病患者传递疾病知识,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病情。

4.治疗效果三、措施针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问题。

医护人员应该鼓励冠心病患者寻求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3.治疗策略医护人员应该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

四、结论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普遍存在,这可能会对病情和疗效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重视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同时,冠心病患者也应该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尽量避免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和抑郁情绪。

本文主要分析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特点:1. 高度焦虑: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脏病变,常常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不安和恐惧,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时更容易感到恐慌和焦虑。

2. 忧虑不安:冠心病患者担心心脏病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常常对自己的生活进行限制和调整,以减少可能引发心脏病发作的因素。

3. 自卑自责:冠心病患者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感到自卑和内疚,对自己造成负面评价,产生自责和自卑情绪。

4. 情绪低落:冠心病患者常常感到疲倦和无力,体力活动受限,导致情绪低落和悲观情绪。

影响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1. 疾病因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稳定性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直接影响。

发作频率高、程度重的冠心病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2. 心理因素:个体心理特征和应对方式也会影响冠心病患者的情绪变化。

个体如果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积极面对疾病并寻求支持,就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3. 社会支持: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对其情绪状态也有一定影响。

社会支持不足、缺乏理解和陪伴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4. 个体经济状况:经济状况也会对冠心病患者的情绪产生影响。

经济困难会使患者更加焦虑,因为他们可能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和药物费用,担心疾病对家庭经济的负担。

5. 医疗措施: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

如果医生给予了充分的治疗和康复指导,患者会更加自信和积极面对疾病,减少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高度焦虑、忧虑不安、自卑自责和情绪低落等。

影响因素包括疾病严重程度、个体心理特征、社会支持程度、个体经济状况和医疗措施等。

针对这些因素,医护人员应给予冠心病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帮助他们有效管理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一种类型。

冠心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这对其康复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往往源于对疾病本身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恐惧。

他们可能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会变得更糟,担心可能出现心脏病发作,进而导致死亡。

这种担心和恐惧导致了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增加。

患者常常会有对医疗过程的不信任和医学知识的缺乏,这也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情绪。

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常常是由于疾病本身和生活质量的下降所引起的。

患者可能因为体力活动受限、需要长期服药和丧失工作能力而感到沮丧和无助。

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无法像过去那样自由地进行各种活动而感到失去了自我价值,从而出现抑郁情绪。

冠心病患者常常会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如经济负担和角色改变,这也可能导致他们的抑郁情绪的增加。

除了疾病本身,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个人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家庭支持系统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经济贫困和家庭支持不足可能导致患者无法得到良好的医疗和心理支持,进而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

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

年长者和女性常常更加敏感和易受伤害,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冠心病患者的个人特点和心理素质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情绪。

一些人可能因为个性内向或心理抗力较弱而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

为了帮助冠心病患者应对焦虑和抑郁情绪,医疗机构应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

这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等服务。

对家庭成员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患者应对各种挑战。

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也是必要的,包括社区组织、患者支持群体等,可以帮助患者互相支持和分享经验。

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与疾病本身、生活质量下降、个人特点和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

通过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建立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心理困扰,促进康复和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心脏病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慢性疾病之一,冠心病更是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其致死率和发病率居高不下。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所致。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冠心病是一种生理疾病,但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社会支持是指在适应生活压力、面对挫折和危机时,获得来自他人的情感、信息、评价、帮助和资源的能力和机会。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冠心病的发病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缺乏社会支持会导致焦虑、忧郁和压力等消极情绪的增加,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社会支持还可以通过缓解压力、降低应激水平和提升免疫功能等方式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

情感因素也是影响冠心病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和内分泌功能的异常,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和发展风险。

因此,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情感问题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社会阶层和贫困也是影响冠心病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

社会阶层和贫困与冠心病的关系很复杂,通常情况下,社会阶层和贫困会导致心理负担、压力和饮食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从而增加冠心病发病的风险。

此外,贫困和低社会阶层往往意味着缺乏较好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这也会加剧冠心病的发病和发展。

最后,个体因素也是影响冠心病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

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性格、行为和信仰等多个维度,这些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病和发展密切相关。

特别是行为因素,如吸烟、不良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会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进而加重冠心病的发病和发展。

因此,综合来看,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除了注重生理因素的干预外,还应该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提高社会支持水平、识别和治疗情感问题、减缓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困状况等措施都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和发展。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以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为主要症状。

除了生物学和生活方式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也被认为与冠心病有密切关联。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1. 压力与冠心病:压力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因素,它对心血管健康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冠心病。

压力可能导致生活方式不健康,包括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这些行为习惯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压力还会导致心脏病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和心脏负荷增加等,进一步加速冠心病的发展。

2. 忧虑、焦虑与冠心病:忧虑和焦虑是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们也与冠心病有关。

研究表明,焦虑等心理状况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

焦虑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血压升高,加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等,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焦虑还可能导致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吸烟、饮酒过量等,进一步加剧冠心病的风险。

3. 抑郁与冠心病: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它同样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抑郁与冠心病患病率、死亡率有显著正相关。

抑郁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炎症反应增加、心脏功能异常等生理变化,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抑郁还影响患者生活方式,如久坐、缺乏锻炼等,进一步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

4. 社会支持与冠心病:社会支持是指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网络的情感、信息和物质支持。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对心脏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适度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心血管健康水平,降低冠心病风险。

研究表明,缺乏社会支持的人更容易患上冠心病。

研究还发现,社会支持和冠心病的关系可能受到性别的影响,女性对社会支持的依赖更大。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不可忽视。

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以及缺乏社会支持都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为了预防冠心病,除了注意生物学和生活方式因素外,也需要关注社会心理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管理压力、控制焦虑和抑郁,同时寻求社会支持,以保持心血管健康。

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调查分析

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调查分析

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调查分析发表时间:2018-03-21T12:18:40.7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5期作者:于海英李海云[导读] 冠心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心理、社会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有一定的影响。

(石河子绿洲医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状态。

方法:使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调查量表(HAD),对我院老年病科年龄≥60岁的82例老年住院冠心病病人和80例社区正常老年人对照进行调查。

结果:冠心病组老年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较正常老年人的焦虑及抑郁程度高,临床治疗上在改善患者生理症状的同时,应给予心理关怀以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冠心病;焦虑;抑郁【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344-02【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hospitalized elde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xiety depression. Methods The use of the integrated hospital anxiety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82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80 years of normal elderly patients in the age of 60.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e more anxious and depressed than the normal elderly,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should give psychological care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xiety; Depression冠心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心理、社会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它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和猝死。

除了遗传和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冠心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压力、焦虑、抑郁、孤独和敌对等。

这些因素对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可能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如冠心病。

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可以被压力和焦虑激活。

这些生物学反应可以引起心律不齐和心肌缺血,使冠状动脉痉挛和斑块破裂风险增加。

此外,长期的抑郁和孤独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一些研究发现,抑郁症状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加强,从而加速斑块的形成和动脉硬化。

另外,孤独和社交隔离也可能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敌对是另一个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社会心理因素。

敌对的个体可能会采用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以及减少运动和采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导致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风险因素的增加。

研究指出,敌对的个体患心脏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此外,研究表明,在同样的风险因素下,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冠心病的发病率不同。

例如,低收入、低教育和住在贫困社区的人们易感冒病的风险增加,更可能暴露在不健康的环境中。

同时,缺乏社交支持和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也可能会导致心理不稳定和不良的生活方式选择,例如吸烟和缺乏运动等,这些行为习惯可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因此,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

针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措施有很多,例如情感治疗、心理咨询、锻炼、恢复社交网络以及改善生活环境等。

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冠心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了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冠心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1.1 社会压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等。

长期承受高强度的社会压力会导致身体激素水平的紊乱,使血压升高、血糖升高,从而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社会压力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1.2 社会孤立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和快节奏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社交圈变得越来越小,许多人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

长期的社会孤立感会导致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社会孤立感会增加冠心病患病率,并且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

1.3 社会不公平社会不公平是指不同社会群体在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现象。

在不公平的社会环境中,贫富差距、社会阶层、文化差异等因素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生活在社会地位较低或受歧视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冠心病,因为他们通常面临更多的压力和不公平待遇。

2. 防止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冠心病的措施2.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应对社会压力和孤立感的能力,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

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提醒人们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时发现和应对心理问题,避免心理问题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2.2 提倡健康的社交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参与各种社交和公益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增加社会支持和亲密关系,有助于缓解社会孤立感,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对预防冠心病有积极作用。

2.3 促进社会公平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和支持力度,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存在,改善社会环境,使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医疗和就业机会。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导致许多病人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00名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当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强度增加、治疗时间加长,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随之增强;另外,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也与患者的情绪问题有一定的相关性。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Introduction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据调查显示,我国冠心病患者已达4000万以上,其心理和情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焦虑和抑郁常常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预后。

因此,了解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Materials and methods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安某医院300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焦虑和抑郁情绪等方面。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

Results1. 患者情绪问题的分布情况在所调查的300名冠心病患者中,有60%存在焦虑问题,50%存在抑郁问题,其中有20%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

(1)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强度增加,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随之增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

(1)年龄和情绪问题之间存在相关性,青年和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都较为明显,P<0.05。

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问题,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强度、治疗时间、年龄、性别、BMI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冠心病患者在患病后往往会伴随着焦虑抑郁情绪。

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负面情绪体验,而抑郁则是对过去不良经历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

冠心病患者面临着疾病的不确定性以及围绕疾病带来的各种困扰,比如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等,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冠心病患者由于患病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加之自身疾病的不适感,很容易陷入抑郁情绪之中。

1. 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患者在患病后需要调整饮食、停止吸烟、限制运动等,这些改变对患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可能会引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2.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治疗,而一些药物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头晕、恶心等,这些不适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

3. 社会支持的不足:冠心病患者在生病后往往需要家人或朋友的支持,而如果他们缺乏相关的社会支持,会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4. 疾病恶化和复发的担忧: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观察。

如果患者担心疾病的恶化和复发,就会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抑郁情绪。

5. 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一些冠心病患者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于疾病带来的不适感和身体上的疼痛无法很好地应对,容易陷入焦虑抑郁情绪之中。

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焦虑抑郁情绪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加重心脏负担,增加疾病的恶化和复发的风险。

焦虑抑郁情绪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社交。

四、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应对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社会应该加强对冠心病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

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抑郁状态: 26例调查分析

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抑郁状态: 26例调查分析

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抑郁状态: 26例调查分析Depression State in Elderly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nalysis of 26Cases在综合医院长期罹患慢性疾病者情感障碍的发率较高,特别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病人中, 目前情感性精神障碍病因未明。

情感障碍作为一种与心理行为相互影响的社会适应不良性疾病, 影响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冠心病人群抑郁症患病率几乎是住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 2倍, 是普通人群的 3~4 倍[1],冠心病是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的慢性病,也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病。

冠心病病人的心理行为变化及抑郁状态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其治疗和护理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

其发生的原因与情绪[2,3]、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抑郁是人群中较常见的负性情绪,为了解抑郁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程度,更有效地做好病人的心身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对26例冠心病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2013年1~3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干部病房住院治疗的所有冠心病患者5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7±18岁;文化程度:小学8例,中学12例,大学6例。

对照组来源于本科收治的非慢性病病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调查组均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本次调查采用1983年Zung氏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法,共发放量表56份,回收54份,有效问卷51份,该量表由20个问题组成,严格要求病人按照过去1周的实际情况及感觉,分数越高,抑郁症状越重按频度评定,没有或很少时间0为1分,小部分时间0为2分,相当多时间0为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0为4分。

其中10项正性问题则反向记分,总分≥53分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三结果情绪是人体的防卫本能,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生命活动。

医学研究证明,在影响冠心病病情的诸因素中,情绪至关重要。

本次调查表明冠心病病人抑郁反应较普遍,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见表1)。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社会心理因素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环境、情绪、压力等因素对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

而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它与社会心理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并从心理因素管理的角度提出预防及干预措施。

1.社会压力:社会压力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和生活中所承受的各种生活压力,包括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长期以来,研究表明,社会压力是导致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压力可以引起心理紧张和焦虑,进而导致心脏负荷加重,促使心脏病的发生。

2.社会孤立:社会孤立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感到孤独、失落和被遗弃的状态。

研究发现,社会孤立可以导致自律神经系统的紊乱,影响心脏功能,并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社会孤立还会导致个体情绪低落和心理压力增加,对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抑郁和焦虑:抑郁和焦虑是常见的心理问题,长期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会导致自律神经系统的紊乱,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抑郁和焦虑还会导致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进一步加重心脏病的风险。

4.社会支持:与负面的社会心理因素不同,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抵抗力,对心脏健康有益。

研究发现,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较低。

积极建立社会关系网络,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二、心理因素管理对冠心病的预防及干预1.压力管理:对于社会压力导致的心脏病风险,压力管理至关重要。

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各种压力管理技巧,如放松训练、心理调适、心理疏导等,有效地缓解压力,提高心理抵抗力。

2.社会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加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冠心病的预防及干预有积极作用。

3.心理咨询和干预:对于已经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人群,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及早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防止心脏病的发生。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对 象 和 方 法
常 , 12 1 ~ 0分 为轻 度抑 郁 ,l 3 2 ~ 0分为 中重度 抑郁 。
1 - 社 会 支持 评 定 量表 -3 2 (o i u p r R t g S c lS p ot ai a n S a ,S S 选 用 肖水 源 18 cl S R ) e 9 6年 编 制 的 量 表 『, 5该 】
鲁 谨
( 疆 石 河 子 大学 医学 院第 一 附 属 医 院 老 干 一 科 , 疆 石 河 子 8 2 0 ) 新 新 3 0 8
[ 摘 要 】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 响因素 。方 法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 、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应对方式问
2 .%的 老 28
卷 为 调 查 工具 , 24例 老 年 冠 心 病患 者 进 行 测 评 , 郁 的 影 响 因 素采 用 多 因素 非 条 件 Lgsc逐 步 回归 分 析 。 结 果 对 5 抑 oii t
记 名 方 式 填 写 。 放 问 卷 共 计 2 0份 . 发 6 回收 有 效 问 卷 2 4份 。 效 回 收 率 为 9 .%。 5 有 77
病学 会制 定 的冠心 病诊 断标 准 且心 功能 I Ⅲ级l : ~ 3 ] ( ) 龄 6 ~ 5岁 ;3 无精 神疾 病 , 2年 08 () 自愿配合 填 写问
量 表共 l 0个 条 目 , 括 客观 支 持 、 观支 持 和对 支 包 主 持 利用 度 3 方 面 , 个 总分 为 1 0个 条 目累计分 之和 。
1 . 应 对 方 式 问 卷 ( o igSyeQ et n ar, .4 2 C pn tl us o n i i e C Q) 选 用 肖计 划 编 制 的应 对 方式 问卷 , 问卷 S 该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冠心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虽然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
实了许多生理因素的作用,但是社会心理因素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社
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压力、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等。

研究发现,这些因素与冠心
病的发病和恶化密切相关。

首先,压力是冠心病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身体产生生物化学
反应,并且长期的压力反复刺激循环系统,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另外,压力还会
带来一个不良的行为变化,如饮食不健康、运动不足、吸烟等,这些均是引起冠心病的原因。

其次,抑郁和焦虑是影响冠心病恶化的重要因素。

这些情绪不仅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率,而且还会加重流行病学研究中已经发现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水平。

患有抑郁症的人还更不容易接受治疗和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也会导致更加恶化的
健康状态。

最后,社会支持是促进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

缺乏社会支持会使人很难面对身体疾病,导致心理压力的增加,这就再次引发了上述提到的不良行为模式,如减少运动,不良饮食
和吸烟等,这些行为可能最终会导致患上冠心病。

总之,从研究结果来看,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的。

积极应对社会心理因素
可以预防和缓解冠心病。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给自己创造一个平衡生活的环境,减轻压力,
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通过这些措施,可
以减少冠心病的风险,保持身心健康。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不断增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除了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之外,冠心病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社会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引起患者的不安、紧张、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他们在学校、工作以及社交等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着重研究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并对如何减轻这些影响提出建议。

一、心理影响因素分析1.不安与紧张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感到不安与紧张。

他们会想着疾病的发展趋势会如何,治疗是否有效,以及是否能够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这些思想会让他们充满不安。

2.抑郁许多冠心病患者会经历抑郁,这是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他们设身处地地认为自己身患疾病,可能要面临死亡的威胁,这会让他们变得沮丧和不满意。

3.自我评价降低冠心病患者可能会觉得他们成为了负担和负面的存在。

由于健康状态不佳,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价值减少了。

他们可能会出现自卑、无助和沮丧的情绪。

二、社会影响因素分析1.工作冠心病患者的就业状况会受到影响。

他们的病情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能力、生产力和创造力,使他们难以跟上工作的步伐。

2.社交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疾病而消极回避和参与社交活动。

他们可能会因为病态纠结而疏远亲友,或者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能参加某些活动,因为身体健康问题的缘故。

三、减轻影响的建议考虑到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以下建议可供参考:1.提供支持提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需要感到他们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得到了其他人的关注和支持。

2.教育患者教育患者了解疾病症状和预防方法、家庭护理,并且了解治疗方案和措施,是减轻他们的影响的关键。

3.心理治疗在医院或社会机构,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是减轻影响的一个有效途径。

这将使他们感到舒适,放松和喜悦,甚至能帮助他们找到医疗和社会资源的方法。

4.培训和就业机会为冠心病患者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以利用其创造力和生产力,是减轻工作和社交影响的一种方法。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肌缺血、病变和坏死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影响人类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得了冠心病后,患者不仅要面临心脏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不适,还需要长期进行医疗卫生管理和生活方式改变,这对精神健康的要求也很高。

因此,冠心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一、焦虑抑郁情绪的表现(一)焦虑情绪焦虑情绪是指不安、担忧、不安分、烦躁、紧张等负面心理状态,通常伴随着生理不适,如心慌、出汗、呼吸急促等。

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或发作期间更容易出现这种情绪。

同时,长期的药物治疗、疼痛、精神压力等因素也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出现焦虑情绪。

(二)抑郁情绪抑郁情绪是指患者情绪低沉、失去乐趣、消极悲观、自我否定等负面状态。

当抑郁情绪严重时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冠心病患者由于生理状况的特殊性,经常会出现抑郁情绪。

其与心脏事件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一)生理因素冠心病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疾病,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会对人体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

同时,长期使用镇静剂、抗抑郁药等药物也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

冠心病患者常常会因害怕疾病的加重、恐惧心脏事件的发生,从而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加之,当他们长期处于一种生活模式中,不能摆脱自我猜疑、心理压力、不良情感等心理因素,焦虑抑郁情绪更易出现。

(三)社会因素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家庭环境等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

对于没有家庭支持、孤独、处于不良社会环境中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更为常见。

(一)保持积极心态冠心病患者应该通过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尽量克服恐惧和焦虑,乐观看待病情和治疗,保持心理稳定。

(二)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冠心病患者应积极参加亲友聚会、体育锻炼或社区活动,扩大社交圈,增加社会支持网络。

(三)进行身体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整情绪、降低疾病风险,同时也有益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心脏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这不仅会加重疾病的症状,还会对治疗和康复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分析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有多方面。

冠心病本身的生理特点就容易引起患者的心理压力。

心肌缺血和缺氧会导致疼痛和心悸等不适感,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随之产生。

冠心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较为漫长,这也会给患者带来抑郁情绪。

冠心病患者可能面临健康状况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这些变化也会引起患者的不安和烦恼。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很多。

个人心理因素是决定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些患者可能本身就存在焦虑抑郁倾向,他们在面对疾病时容易产生过度担忧和悲观情绪。

个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好坏也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患者得到家人、朋友和医疗团队的支持,他们的焦虑抑郁情绪可能较为缓解。

而如果患者孤立无援,缺乏应有的社会支持,他们的抑郁情绪可能会加重。

患者的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也可能对其情绪产生影响。

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可能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医疗保健资源和社会支持,从而减缓其焦虑抑郁情绪。

而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情绪体验。

为了帮助冠心病患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医疗团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可以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特点和治疗过程,以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

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他们可以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面对困难和挑战。

患者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心理专业人士会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认知重构,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抗压能力。

患者自身也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适度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睡眠习惯都有助于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

本文拟就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表现包括焦虑、无助感、孤独、失去兴趣等。

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加重冠心病的病情,增加再发和死亡的风险。

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因素以及生理因素密切相关。

导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多个方面。

首先是冠心病本身的病情和症状。

冠心病的发作会造成剧烈的胸痛和气短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其次是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副作用。

冠心病患者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这些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疼痛和副作用,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感。

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系也会影响其焦虑抑郁情绪。

患者如若得不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关心,会感到孤立和失落,增加抑郁情绪的发生。

冠心病患者还常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这些疾病的存在会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和焦虑感。

要解决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首先需要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提高医生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家人和朋友应该理解和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并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患者本人也需要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通过心理辅导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提高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密切相关。

要解决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医生、家庭和社会都需要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关爱。

患者本人也要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自我管理,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面临着身体疼痛、生活质量下降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

焦虑是一种对未来担忧和紧张的情绪,而抑郁是一种对现实感到无望和沮丧的情绪。

这两种情绪常常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和困扰。

影响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疾病本身的因素。

冠心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管理,这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冠心病患者往往需要改变饮食、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给患者带来困扰和挑战。

社会环境的因素也对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一定影响。

社会支持是人们应对压力的重要资源,但是冠心病患者往往面临着社会支持的减少。

家庭成员和朋友可能无法理解他们的困境和需求,这使得患者感到孤独和无助,进而加重了他们的焦虑抑郁情绪。

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

冠心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对生活质量的担忧,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他们可能会担心疾病的发展,担心患上其他疾病,这些担忧增加了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性别和年龄也是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年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中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其影响因素包括疾病本身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因素、心理因素以及性别和年龄。

对于这些因素,医生和家属需要给予患者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本文旨在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

一、疾病因素
冠心病本身就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安全感,存在不良症状(如胸痛、气短、乏力)时更容易引发患者的负面情绪。

心理因素也会对疾病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影响冠心病患者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和社会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对疾病的发展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患者的婚姻状况、家庭稳定性、亲属是否患有类似的疾病、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等因素均会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

三、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也有很大的影响。

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女性、老年人、文化水平低的患者、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患者等也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四、治疗因素
治疗因素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

治疗方案、治疗过程、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均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五、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冠心病患者的情绪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焦虑、抑郁、人格特征等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息息相关。

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减缓焦虑、抑郁等的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影响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包括疾病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治疗因素和心理因素。

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努力,通过精神治疗、药物治疗等多方面手段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阿托伐他汀钙的降血脂疗效(见表2)表2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8周的疗效观察项目n 显效例有效例无效或恶化例总有效率%TC130********.7T G1302606847.7 HDL2C130********.9 LDL2C130********.72.3 不良反应 服药过程中62%的患者有轻微的消化道症状,最常见的是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等。

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可以缓解。

有2例患者肝功能AL T轻微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

其他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无差别。

3 讨 论LDL-C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

危险因素越多者,LDL-C越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降低LDL-C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因此,降低胆固醇的首要目标是降LDL-C;危险因素越高的患者,LDL-C目标值应越低。

因为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 -C最有效的药物,是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治疗[5],因此,应首选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

阿托伐他汀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 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6],通过抑制HM 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并能通过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目而增加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也能减少LDL的生成和其颗粒数,能降低血浆TC、LDL-C和载脂蛋白B(ApoB),还能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T G的水平,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血浆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的水平,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理想药物。

本研究显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TC、T G、LDL-C水平(P<0.01),升高HDL-C水平(P<0.05)。

阿托伐他汀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腹胀、消化不良和腹痛,极少出现弥漫性肌痛、肌肉触痛或无力,当伴有全身不适或发热时,或/和CP K水平明显升高,应考虑肌病的可能性。

如为肌病,应停止本品的治疗。

参考文献:[1] 赵水平.临床血脂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2] K oren E.T riglyceride enriched lipoprotein particles correlates with t he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t herosclerosis,1996,122: 105.[3] 赵水平,张湘瑜,高梅,等.小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3):136-138.[4]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1):5-11.[5] 黄峻,王文.心脑血管疾病大型临床试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75-776.[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5.作者简介:李秀霞(1959—),女,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省一○九医院(邮编:030006)。

(收稿日期:2008-07-29)(本文编辑郭怀印)老年冠心病抑郁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李方江,张 凡,岳秉宏,徐 涛,宋郁珍,李会贤,杨文翠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抑郁症发病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

方法 对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分的4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 老年冠心病抑郁与生活事件,尤其是与家庭生活事件有关。

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是老年冠心病抑郁症发病的重要高危因素,老年冠心病抑郁症患者除了给抗抑郁剂治疗外,还需重视心理治疗,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生活事件;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541.4 R25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08)12-1485-02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精神卫生问题日渐受到关注,老年期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有证据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在老年冠心病抑郁症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对以生活事件为主要发病因素的老年冠心病抑郁症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10月—2008年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抑郁症患者42例,平均年龄60岁以上,符合CCMD-2-R[1]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24分。

其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60岁~76岁(65.72岁±0.71岁);病程0.3年~5年(1.28年±0.32年);既往躯体疾病3例,有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病家族史6例。

1.2 调查内容和工具 ①采用张明园等(1985)编制的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量表为调查工具,统一指导语,调查患者在发病前一年内实际遭遇的生活事件,并由家属核实内容,调查表一律由设计员代填,生活事件量表(L ES)共65项目,包括职业、学习、・5841・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12月第6卷第12期恋爱和婚姻、家庭和子女、经济、司法、社会关系等方面常见的生活事件,每一项的评分以我国正常老人(常模)[2]的调查均填计。

②采用龚氏手册分别计算EN PL各维度粗分及T分,并按划界T分(56.7,43.3)将各维度分为两个极端与中间三个个性类型。

2 结 果2.1 生活事件发生频度、类别及影响程度 本组中最近1年内有一种生活事件者28例,占66.7%,累积2种以上生活事件发生者12例,占28.6%。

在调查的65项生活事件中,研究组给出全国老人常模的项目为重病外伤;家庭纠纷;睡眠重大改变等26项,其中被列出的10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7~6.77),这10项为:重病外伤8例次,夫妻严重争执及家庭成员纠纷6例次,睡眠重大改变5例次,家属病重或丧偶4例次,退休或搬家各2例次,受惊或邻居纠纷或遗失重要物品各1例次。

对抑郁症的影响程度:严重影响14例,中等影响20例,轻度影响8例。

2.2 EPQ测试结果 按龚氏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以T分43.3~56.7属中间型,38.5为低分,38.5~43.3为倾向于低分,61.5为高分,56.7~61.5为倾向于高分,按此划分标准,本组老年冠心病抑郁症患者的神经质分(N)在高分范围,内外倾分(E)在低分范围;而精神质(P),测谎分(L)均在中间范围。

3 讨 论人们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老年期抑郁症的关系早有认识,而老年冠心病抑郁症发病原因迄今未明,但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生活事件及其产生的心理压力是促发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重要诱因。

老年冠心病患者承受巨大精神压力,一方面是躯体疾病及其经济压力带来的实际困难,使这部分老年人精神挫折的耐受能力日趋减退,另一方面遭遇各式各样心理刺激的机会却越来越多,老伴的亡故,子女的分居,地位的改变,经济的困窘,疾病的缠绵等等,这些都给予或加重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无用、无助之感,成为心境沮丧抑郁的根源。

Murphy等根据Brown氏的抑郁症社会心理因素致病说模式,调查了一组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生严重的生活事件、严重的社会困难和躯体健康问题,与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3],本组资料显示,老年冠心病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很高,中等以上影响34例(81.0%)。

本组资料说明对老年冠心病抑郁情绪影响较大的是负性生活事件中以重病外伤,家庭纠纷以及睡眠重大改变为主。

本文资料中老年期病前曾经患过躯体疾病占32例(76.2%),而病前直接由冠心病所诱发抑郁症为16例(38.1%),可能是伴发的躯体疾病加重了患者的疑病观念和抑郁情绪,表明疾病是诱发老年期抑郁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老年性躯体疾病不仅可以延长老人寿命,也能减少老人的抑郁症状。

不过,也有退休、搬家等诸多因素。

老年人在退休而失去紧张或有秩序的工作环境,突然变得无聊时,就会产生孤独,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产生抑郁和空虚。

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搬迁也意味着生活中的挫折,离开熟悉的环境与邻居,无力适应新环境,也不会再结识新朋友加以补偿,因此会感到无援、缺乏安全感、紧张、愁闷,值得社会引起重视。

本组EPQ中的E分低,N分高,这说明,内向和情绪不稳可能是老年冠心病抑郁症的易感人格,这种个性特征使个性对生活事件的评价和反应可能不同于他人,不同的体验水平可直接影响健康本身,同时也影响个体对事件的应付行为和寻求社区社会支持行为。

Cook发现EPQ2N分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是生活事件的两倍[4],提示抑郁症状发生主要源于内在因素。

本文资料显示患抑郁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前性格内向,趋于孤独、沉默、好静、不喜欢社交活动,对外界兴趣减少,这种个性的改变,加上有较高神经质倾向性,说明他们本身往往有着一定的脆弱性,在应激因素的作用下,例如生活事件、药物等的影响下,其变化就更大,从而影响神经生化和生理,干扰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的调节,产生抑郁症。

同时本组资料也说明家庭矛盾是老年期抑郁症的诱因之一,为此解决好夫妻及亲人关系,鼓励亲人与老年人同住,安排老年人互相之间的交往与集体活动,鼓励老年人参加一定限度的力所能及的劳作等。

此外,由于老年人对陌生环境不易适应,因此要避免或减少住所搬迁,本组病例均采用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由于睡眠重大改变是直接诱因之一,故改善睡眠显得较重要,常给予抗抑郁剂及镇静剂治疗。

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协助老人解决其精神上及生活上的负担;语言交流有困难,可通过非语言方式,例如通过医护人员亲切关怀的行动,同样可给患者以安慰与鼓励,有助于消除其孤立无助感与改善其自我评价,对于老年患者,集体心理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而社会支持作为社会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或中介因素,对健康产生间接的保护作用,同时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有益于健康[5],因此提供正确合理的家庭社会支持,改善家庭和社会环境,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促使其早日康复,由于老年冠心病抑郁症与心理社会因素息息相关,预防的原则在于减少老年人的孤独与社会隔绝感,增强其自我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1] Ohayon MM.From wakefulness to excessive sleepiness:What weknow and still need to know[J].Sleep Med Rev,2008,12(2):1292 141.[2] G ibson HE,Edwards J G,Page RS.TRPV1Channels Mediate LongtermDepression at Synapses on Hippocampal Interneurons[J].Neuron,2008,57(5):7462759.[3] McIntyre RS,Wilkins K,Kennedy SH.The effect of bipolar I dis2order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on workforce function[J].Chronic Dis Can,2007,28(3):84291.[4] Devi ES,Neenu A,Anit J N.Elderly and depression[J].Nurs J In2dia,2007,98(10):2212223.[5] Clarke J,van Amerom G.A comparison of blogs by depressed menand women[J].Issues Ment Healt h Nurs,2006,29(3):2432264.作者简介:李方江(1967—),男,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工作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邮编:075000);张凡、岳秉宏、徐涛、宋郁珍、李会贤、杨文翠,工作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