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条件演变
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未开演变趋势与政策思考
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未开演变趋势与政策思考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带动下,随着农村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城乡关系发生突出变化,我国乡村治理的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
未来15年,要完善中国特色乡村治理模式,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扩大乡村治理主体的范围,运用大数据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我国乡村治理的发展现状与政策演变1 乡村治理的基本情况传统中国以农业文明为主,县以下的治理总体上比较弱。
在封建社会,乡村主要以相沿千年的“绅治”为基础,主要靠乡规民约、礼法宗族、地缘血缘、乡长里长、保长甲长等进行规范和管理,处于传统的“自治”状态或“半自治”状态。
1840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乡村政治缺乏良好变革,精神文化保守传统,农民“一盘散沙”,经济发展缓慢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体化主导乡村治理,从土地改革到合作化运动,最终形成人民公社制度。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土地实行由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制度,乡镇政府取代人民公社成为最基层的行政单位。
从此,乡镇政府、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形成我国的乡村治理结构主体。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我国乡村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体现的是政府主导供给模式,县一级政府是核心。
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并未完全融入乡村治理的实际框架之中。
所谓自治是用自己的钱来治理,实行自我筹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由于大量的村庄在改革后,其村集体经济很薄弱甚至村集体没有收入,大多村委会无法真正发挥自主治理的功能,乡村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基本由乡政府负责。
村委会这一服务直接供给者的地位无法得到显现。
实际上,乡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或者主要提供者是乡政府而不是村委会。
乡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规则要由政府制定。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和决定权都在县一级政府,乡级政府只是县一级政府决策的执行单位。
可以说,公共服务的运作规则要通过县级政府来制定和审核,县级政府处于决策者位置。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乡村治理模式是指在乡村地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乡村事务进行管理和协调的模式和方式。
随着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显,乡村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1. 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在中国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中,乡村的治理主要由乡村长老、村民代表和地方政府人员共同参与,主要采取“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村民自治”等方式,乡村发展问题主要由村民自己商议解决,政府只在特殊情况下介入。
这种模式下,乡村治理主要依靠乡村自治形式,缺乏法治和专业性,故往往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政府主导乡村治理模式20世纪后期,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显,中国政府开始推动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模式逐渐由传统的村民自治向政府主导型转变。
政府加大对农村事务的干预和投入,加强了对农村事务的管理和协调,推动了农村治理模式的现代化。
但是在实践中,政府主导的乡村治理模式,往往会出现过度行政化、农村事务过度依赖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等问题。
3. 社会参与型乡村治理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乡村治理模式逐渐向社会参与型转变。
社会参与型乡村治理模式强调社会力量在农村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注重发挥农村社会组织、专业团体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更加重视乡村民主决策和自治管理,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平衡。
1. 向法治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乡村治理模式将更加向法治化发展。
法治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治化乡村治理模式将倡导依法治理,强化法治意识,加强乡村基层法治建设,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村民权益。
2. 促进政府和市场的协同未来的乡村治理模式将更加注重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发挥各自的优势,解决农村事务中的矛盾和问题。
政府将加强对农村事务的监管和指导,为市场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和政策支持,引导市场资本向农村领域倾斜,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市场经济中的小农农业和村庄
市场经济中的小农农业和村庄高原【内容提要】韦伯和马克思均认为,小农家庭经营将被使用自由雇工的农业企业取代,传统乡村社会将瓦解和消亡。
本文对华北地区耿店村近15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研究发现,其发展逻辑与上述经典判断有诸多背离。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耿店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农业从粮棉种植转型为温室大棚蔬菜生产。
后者在市场上有更高的收益,并且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而与此同时,小农家庭经营并没有被农业企业所取代,反而更加巩固,农户小资产所有者身份也得到加强。
伴随着农业转型,村庄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庄治理从以行政性事务为主转变为以向农户提供经济性服务为主;农户联合成立了一系列合作性经济组织,以稳定销售、协调生产、扩展产业链、实现“纵向一体化”。
这些变化使传统的村庄更富凝聚力,而且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小农经营的内在弱点,使其可以更好的应对市场经济环境。
【关键词】农业转型小农经营合作组织纵向一体化乡村发展一、经典理论与悖论现实作为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的韦伯,对资本主义经济扩展下农村的前途有着深刻的思考。
首先,韦伯察觉到,传统农村和现代资本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趋势。
因为这二者各自秉持不同的经济逻辑:传统农村的经济秩序关心的是如何在这块土地上养活最大数目的人口,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关心的是如何能在这块土地上以最少的劳力向市场提供最大数目的农产品。
(韦伯,1997[1906])就这一观点而言,韦伯和当代经济学家的看法类似。
更进一步地,韦伯将传统农村的前景置于他对整个“西方文明现代性”的总体把握之中。
这种现代性的基础是理性化的伦理、理性化的经济经营、理性化的官僚行政和理性化的法理支配。
(韦伯,2004a:第2章;2004b:448-460;2007:212-217)韦伯认为村庄共同体是基于血缘、宗族或者历史上形成的邻里关系这种“传统因素”维系在一起的,在伦理、经济取向、支配方式和团体秩序诸方面,农村的“传统性”都与以理性化为特点的“现代性”格格不入。
从“村社理性”到“村社制度”:理解村庄治理逻辑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
二、 豫南的小农生活与农业生产
河南信 阳 位 于 我 国 南 北 之 交 。Y 镇 约 2. 8万 人, 其中非农人口约 2 下辖 1 个居委会和 1 0 0人, 2 5 个行政村 。 全镇耕地 6 万余亩 , 户均不 人均 2. 1亩, 足8亩, 水田与旱 地 各 占 一 半 左 右 。Y 镇 的 传 统 作
村社理性 , 是形式 问题提出 : 一 、 还是实体 ?
至少对于经济学而言 , 村落始终作为一个黑箱存 在 。 温铁军和董筱丹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 0 1 0 年第 村社理性 : 破解“ 三农” 与“ 三治 ” 困境的一 4 期刊发的 《
[ ] 1 ) , 一文 ( 通过引入新制度 个新视角 》 下简称《 村 社》
9 4
社会科学版 ) 4卷 第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第二 , 红白喜事 。 当地的红白喜事 , 基本上以门 子认同即五代亲戚 为 圈 子 , 五代以内的亲戚要全到 场, 其他家 里 要 “ 熄 火” 1~2 天 都 到 过 事 的 家 里 吃 饭 。 自然村的其他家庭 , 一般也都到 1~2 个人 。 而 朋友圈子里的 , 则 视 关 系 远 近 而 定。 白 事 是 对 死 去 长尊者的悼念 , 是 最 讲 规 矩 的 场 域。 当 地 村 落 里 的 丧葬仪式 , 对不同血缘关系的人有不同的要求 , 一般 来讲 , 依血 缘 关 系 远 近 扯 带 孝 布 , 血缘越近孝布越 大, 麻布越多 。 死者的直系亲属要全身穿孝衣 , 而且 后面还要拖很长 , 要能将整个棺材的板面盖住才行 。 在当地人眼 里 , 孝布的“ 大” 和“ 长” 与“ 孝” 成 正 比。 朋友关系的则带一份孝布 , 以表悼念 。 在家庭的 日 常 生 活 、 生 产 中, 经常也是叫自己 “ 门” 里的人帮忙 。 当然 , 叫邻居帮忙也是常有的事 , 但其性质完成不同 。 祖宗祭祀与红白喜事构成了村落里最重要的公 共生活事件 , 也是村 落 人 情 关 系 构 建 与 社 会 交 往 的 起点和归宿 。 研究 表 明 , 祖宗祭祀与红白喜事是村 落权威秩序 、 价值规 范 和 经 济 分 配 再 生 产 的 核 心 机 制
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一文旨在深入剖析中国社会历史变迁背景下乡村治理的演变过程、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考察,本文试图揭示乡村治理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问题和改革动向。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理解,也为当前和未来的乡村治理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包括农业社会的形成、封建社会的兴衰、近代社会的转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
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乡村治理在这些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重点探讨了乡村治理模式、权力结构、治理效能等方面的变迁。
接着,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指出了当前乡村治理研究的主要观点、争议和研究空白。
同时,结合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文章深入剖析了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基层组织的弱化、农民参与度不高、资源分配不均等。
文章提出了未来乡村治理改革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包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参与度、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
文章也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和实证研究在乡村治理研究中的重要性,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一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乡村治理的发展过程、现状和问题,以期为当前和未来的乡村治理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社会历史变迁概述中国,这片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土地,其社会历史的变迁丰富而复杂。
自古代农耕文明兴起,至近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历史变迁大致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个阶段。
在古代,中国社会以农耕文明为主,乡村治理主要依赖于宗法制度和乡绅阶层。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秩序,乡绅阶层则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连接着官方与民间,维护着乡村的稳定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乡村治理,虽然形式简单,但却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村社会化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价 格 由负 转 正 , 承包 土 地 有 偿 横 向 流转 开始 增 加 。对 于资 金
而言 , 社会 化程 度 不 是 特 别 高 , 随 着 农村 经 济 的发 展 , 产 但 生 资 金 社 会 化 有 逐 步 扩大 的趋 势 。 息 已经 融 入 了农 民 的生 产 信
和 生 活 。信 息 的 社 会化 反 过 来 又 促 进 、 激 其 他 方面的社 会 刺
农与务 工的配置外 。 在农 业 生 产 环 节 引 进 劳 动 力 。 通 过 外 即
、
乡村 社 会化 过 程 中 农村 结 构 的 新 变 化
由于 我 国农 村 的 社会 化加 剧 。 户 已经 不 是传 统 意义 上 农 的小农 。 是 演化 为 “ 会化 小农 其 生 产 生 活 方 式 。 不 深 而 社 。 无
议 。
【 关键词】 乡村
社会化
基层
民主
建设必然带来巨大的冲击。 3生 产要 素方 面 的乡 村 社 会化 . 生 产 要 素 的 社 会化 主要 是 土 地 社 会 化 、资 金 社 会 化 、 劳 动 力 社 会 化 和 信 息 社会 化 。 革 开放 后 因为 实 行 家 庭 承包 责 改 任 制 , 地 基本 比较 稳 定 。 动性 不 是 特 别 大 。但 是 2 0 土 流 0 4和 20 0 5年 随 着 农 业 税 的 取 消 。 食 补 贴 制 度 的实 施 , 业 土 地 粮 农
化 。 别 是 作 为 行 为 主体 的农 民对 民主 意 识 的 增 强 和对 权 益 特 要 求 的扩 大 化 。 当 前 。 动 力 的社 会 化程 度 非 常 高 , 民外 出 打 工 就 是 劳 农 家 庭 劳 动 力 社 会 配 置 的重 要 表 现 。 同 时 , 庭 劳 动 力 除 了务 家
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条件的演变——从空间、权威与话语维度考察
农 的社会 化或 社会化 小农对 乡村 治理 产 生 了革命 性 的影 响 ,不仅 改 变 了治理 的基 础 、治
理 的资 源 ,也 改 变 了治理 的条件 。通过 对 小农社 会 化对 乡村 治理 的 空间 、权 威 、话语 的 影响 来考 察 乡村 治理条 件 的变化 可 以看 出 :小农 的社会化 改 变 了乡村 治理 的 空间 、削弱
费孝通 先生 也认 为 “ 立 、隔膜 是 就 村 和 村 之 间 的关 系 而说 的” 孤 @。也 就 是 说 ,传 统 乡村 社 会 ,
村 与村 之 间的交 往 比较少 。费孝 通 还认 为 ,乡土 社会 富有 地域 性 ,活 动 范 围有 地 域 限 制 。即使
收 藕 日期 :2 1 -4 1 0 1 —8 0
了治 理 的 权 威 、 建 构 了新 的 话 语 体 系 。
关键词 :社 会化 小 农 ;小农社 会化 ;治理条 件 中图分 类 号 : 9 2 8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2 75 3 ( 0 1 0 -0 70 C 1.2 A 0 5 .8 3 2 1 ) 80 7 -7 作 者简 介 :邓 大才 ,华 中师 范 大 学 中 国农 村研 究 院教 授 、博 士 生导 师 武汉 40 7 ) 3 0 9 ( 北 湖
①
社 会 化 小 农 是 一 个 解 释 性 概 念 ,它 包 括 社 会 化 小 农 经 济 、 社 会 化 小 农 生 产 、社 会 化 小 农 发 展 阶 段 、社 会 化 小 农 ( 主
②
体) 。顾名 思义 ,社会化小农就是社会化程度非常高的小农 ,即 “ 社会化 +小农 ” ,或者说与外部世界交往密切 、融人 现 代 市 场 经 济 、社会 化 程度 比较 高 ,但 是 经 营规 模 比较 小 的农 民 、农 户 。 [ ] 马克 思 :《 易 ・ 拿 巴 雾 月 十八 日》,载 《 克 思 恩 格 斯 选 集 》 第 1卷 ,人 民 出版 社 17 德 路 波 马 9 2年 版 ,第 63页 。 9
我国社会治理体制演变的几个阶段
我国社会治理体制演变的几个阶段2014-06-25 16:22:00 来源:《时事报告》[打印][关闭]六十年来,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演变经历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8年为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形成巩固阶段。
1949年建国以后到1978年的30年中,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我国建立了"国家——单位——个人"的一元主体社会管理格局。
执政党和政府成为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
当时的社会管理体系包括作为国家的社会控制和福利供给职能的延伸的单位体制,“议行合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作为单位体制补充管理单位体制以外的城市居民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体制(街居制),依靠政治-身份来划分的阶级分类体制并辅之以运动式、批斗式的政治管理方式,作为党和政府的传送带的群团组织,城乡分割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等。
③传统社会管理体制依靠严密的社会控制维持了社会秩序,实现了平均主义的分配,但却窒息了社会的创造活力,牺牲了个体的自由和权利。
第二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为传统社会管理体制趋于解体阶段。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工作重心转移的过程,"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放权让利调动各方积极性的过程,向地方放权、向企业放权的过程使各级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赢得了自主权和积极性,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为适度行政性分权的政治和行政体制所取代,政治和经济逐步分开,私人经济部门在公共部门旁边成长起来。
农民向城市和工业服务业的转移步伐逐步加快,但这一时期农民工还被称为"盲流".政府作为唯一的社会管理主体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人民公社体制、政治-身份性阶级分类体制先后解体,运动式、批斗式的管理方式被新的法制化管理方式所取代,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日益松动,作为社会控制细胞和福利供给者的单位逐渐变为比较单纯的工作场所。
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及法治化治理的现实思考
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及法治化治理的现实思考作者:孙秀芳邵林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21年第03期摘要:乡村治理贯穿于乡村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的乡村治理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通过类型化的分析和梳理可以发现,我国的乡村治理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并且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相互关联但又截然不同的治理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看,法治化治理是当前乡村治理的应然选择。
由于诸多障碍性因素的影响,推进乡村法治化治理仍存在现实困境,有必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農村法治文化氛围,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的农村法治体系和以党的建设引领法治乡村建设等方式方法加以化解,进而释放应有的治理效能。
关键词:乡村治理;历史演进;法治化治理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3-0066-12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治理始终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实现对乡村的有效治理一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孜孜以求并努力探寻的政治目标。
可以说,我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就是一部乡村治理的发展史、变迁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持续深入发展,特别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征程,农村政权组织、财税体制、公共产品和服务等正发生巨大变化,由此引发中国农村社会治理的深刻变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讨国家治理的相关重大问题,明确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
国家发展的基础在乡村,乡村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和基本单元,是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根基。
乡村治理成效决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败。
直面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就必须以农村治理体系改革为根本突破口,主动应对全面依法治国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运用法治理念和方式,推动农村治理向法治化轨道快速迈进。
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近年来,乡村治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显现,农村治理体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其历程、特点和现状,以期为今后乡村治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1. 建国初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国初期,中国农村社会基础薄弱,农民自身组织能力有限。
为此,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成立了农村人民公社,将农民组织起来,实行集体化经营。
这一时期,乡村治理体制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政府在农村治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2.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978年以后,中国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制度的推行,强调了农民的经济权益,使农民成为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从而拉开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序幕。
在乡村治理中,政府逐渐放权,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农村治理主体逐渐由政府转向农民。
3. 20世纪90年代至今:乡镇政府责任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进一步推动了乡镇政府的责任制改革。
乡镇政府由原来的计划指令型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市场导向型管理模式。
乡村治理中,政府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公共服务,鼓励农民自主发展。
乡镇政府责任制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乡村治理体制的特点1. 多元化:乡村治理主体多样化,包括政府、基层组织、农民自治等。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乡村治理主体也有所差异。
2. 协同性:乡村治理需要政府、基层组织和农民自治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 弹性:乡村治理体制需要根据不同乡村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和变化。
不同地区的乡村治理体制会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和发展。
三、乡村治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 农村空心化问题: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
农村社会结构调整与乡村治理
农村社会结构调整与乡村治理在当今社会,农村社会结构调整与乡村治理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
农村社会结构的调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涉及到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教育、医疗、社区建设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社会结构调整与乡村治理进行探讨。
一、城乡结合部的发展城乡结合部是农村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
它既有城市的特点,又保留了农村的传统元素。
城乡结合部的发展对于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城乡结合部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转型为市民,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结构的调整。
二、农业产业的升级农业产业的升级是农村社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管理来提升农业产业的效益。
培育农业产业的新兴领域,如有机农业、农村旅游等,有助于吸引年轻人回归农村,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教育的改善农村教育一直是农村社会结构调整的短板之一。
由于资源匮乏和教育经费不足,农村教育水平较低。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同时,要注重培养农村青年的实用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乡村医疗的提升乡村医疗是农村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导致农民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医疗的投入,建设更多的乡村诊所和卫生院,提高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
五、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社区建设是农村社会结构调整与乡村治理的核心。
一个健全的社区可以起到凝聚力和促进农民自治的作用。
政府应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和公共设施,加强社区组织和管理,以实现乡村社会结构的调整和乡村治理的提升。
六、法治建设的推进法治建设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
农村地区存在一些乱象和问题,如土地纠纷、农民权益保护等。
政府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并推动农村社会结构的调整和乡村治理的规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读书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读书笔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是一本阐述中国农村治理发展历程的权威著作,以下是一些读书笔记和心得: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该书始终围绕着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逻辑脉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阐述,并以大量的史例和数据佐证。
2. 历史阶段划分:以时间为序,将70年来的中国农村治理划分为七个历史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市场转型期、农村综合改革时期以及新时代乡村振兴等。
3. 土地政策演变:乡村治理的演变实质上也是围绕“农民—土地”来展开的。
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直接牵动着亿万农民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党在农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乡村治理70年以来,土地政策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全面回顾了中国农村治理的发展历程,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乡村社会变革的历史分析
乡村社会变革的历史分析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
但乡村社会变革并非始于改革开放,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乡村社会变革的历史分析。
第一部分:从封建社会到民国时期的乡村变革封建社会时期的乡村经济主要以耕作土地和缴纳租税为主。
此外,工商业也开始发展,一些手工业者在乡村中开始出现。
但是,由于封建社会下土地私有制的限制,农民很难实现自己的发展。
而且,近现代以前,由于科技和交通不发达,农民社群被封建统治阶级牢牢掌控了。
此外,在农民生存中,由于天灾、人祸等不可抵挡的压力,往往只能在耕作中求生存、转移,这便使农民的自由权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乡村社区开始产生一些改革性的思想。
例如,在明朝末年,陕北地区的黄土岭等地方开始出现了所谓的“社区农民会”,倡导集体耕种。
“社区农民会”宣扬“共同耕作,共同损益”,在当时这种集体化生产方式在后来的农村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
另外,明朝以后明清两朝,一些村社情况出现了变革,例如江南水乡地区,村社公共事务逐渐兴起,村社自治逐渐实现。
在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将农民组织作为加强乡村控制的手段,颁布了《乡村组织法》,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社会组织的建立。
然而,在民国初年,乡村地区的社会组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表现出来的方面主要是社会秩序失衡、村民自我保护相互激化等较严重的问题,乡村政治秩序不稳定。
第二部分:新中国之后的乡村社会变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中的人口有所减少,不少当地村民也跟随城市化进程涌入城市,以追求更好的发展机遇。
这种形势下,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就必须进行一场全面的变革。
在新中国乡村社会的建设中,中央政府曾进行多次试图引导农民进行集体化生产的探索。
最后,在195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影响下,全国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赤字乡村的数字还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
新型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
新型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新型农村改革的理念,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治理等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型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村改革提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发展特色产业、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培育新型农民等,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乡村社会体系建设乡村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建设乡村社会体系,促进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发展,是新型农村改革的核心要义。
只有实现乡村社会体系的健全和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是农村的基本生产要素,土地制度改革是新型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行土地流转、承包期延长、土地确权等政策,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型农村改革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拓宽农村金融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利性,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五、乡村环境整治环境问题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型农村改革倡导乡村环境整治,提倡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六、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扶持农村创业、加强职业培训等举措,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七、乡村教育发展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新型农村改革要注重乡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八、乡村卫生健康卫生健康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农村改革要加强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农民健康权益,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农村社会治理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系
农村社会治理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系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治理也日益受到关注。
农村社会治理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农村社会治理与中国农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关系,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农村社会治理,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农村社会治理促进农业发展在农村社会治理中,政府的角色举足轻重。
政府负责制定相关的农业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社会治理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源倾斜,能够激励和引导农民积极投身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同时,政府还能够对农业市场进行监管,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企业创新,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
此外,农村社会治理还包括了农村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部门的发挥。
农村组织能够有效沟通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传递政府的政策和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培训和指导,加强农民的组织能力,推动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
社会管理部门则负责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个良好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能够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增强他们对农业的信心和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
二、中国农业发展对农村社会治理的要求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村社会治理则应根据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需求,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
首先,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求农村社会治理的相应调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劳动力外流使得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面临着压力。
农村社会治理需要适应新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鼓励激励农民转变思维观念,加强对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发展现代农业,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
其次,农村社会治理需要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参与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
2023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韧性乡村认知框架•营建策略研究•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研究背景和意义1 2 3当前,我国正处于小农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期,乡村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小农生产方式在农村地区仍然普遍存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日益凸显。
乡村作为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其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03为全球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
01通过研究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2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进程。
02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韧性乡村的概念起源与内涵•韧性乡村的评估指标与模型•韧性乡村的建设实践与经验总结•国内研究现状•乡村转型与小农发展的政策演变•小农现代转型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式•乡村韧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问题与不足•研究问题•小农现代转型与韧性乡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现有研究在乡村转型和小农发展方面的不足之处•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不足•对韧性乡村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认知框架•对小农现代转型的实践研究不够具体,缺乏有效的营建策略•对韧性乡村与小农现代转型的互动关系缺乏深入研究03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文献回顾对国内外关于小农现代转型、韧性乡村、农业多功能性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
定量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小农现代转型与韧性乡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
归纳总结基于文献回顾、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的结果,总结出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演进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演进与发展农村社会治理结构是指在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由国家、农村社会各治理主体在一整套制度安排基礎上形成的相互关系框架。
农村改革40年来,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实现了由单一治理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的转变,国家、基层政府、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农民个体以及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元治理主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推动了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
具体表现为:宏观国家层面,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调适;中观乡镇层面,“乡政村治”结构的发展;微观村庄层面,村治结构的优化。
总体而言,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演变遵循着由外生型治理结构向内生型治理结构转变的内在演进逻辑和善治的发展方向。
标签:农村社会治理结构;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乡政村治;村治结构一、引言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释放了农村社会活力,为农村社会多元力量发展创造了经济条件。
国家与农村社会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发展推进了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演进,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
农村社会治理结构是指在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国家、农村社会各治理主体在一整套制度安排基础上形成的相互关系框架,其中蕴含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地方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之间、农村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农民组织与农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重权力(利)结构。
一方面,农村社会治理结构为农村社会各治理主体提供行动的边界与规则,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各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不断重构着农村社会治理结构。
农村改革40年来,农村社会治理实现了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发展。
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农村社会文化网络提供的平台基础上,基于核心能力、竞争优势、活动空间(领域)和目标方面的差异,农村社会多元治理主体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衡。
19世纪中叶至2O世纪中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考察
19世纪中叶至2O世纪中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考察内容提要: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中国社会在外敌入侵、内部动荡的痛苦中,跨越了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
清统治者为弥乱固本,维护帝国统治,在不断强化国家权力机构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广大乡村治域的渗透和控制。
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其扶植的敌伪政权,对东北及其他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腥风血雨中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调整和处理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经历了前后不同的选择。
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政权经历了由工农代表苏维埃到人民民主政权的历史嬗变,与此相联系,她所领导的乡村基层政权也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结构性变化。
关键词:乡村治理;晚清;伪满基层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民主革命政权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是中国经历动荡最多、经受破坏最大、对当代中国发展也影响最深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乡村治理结构在外敌人侵、内部动荡的痛苦中,跨越了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
一、晚清乡治结构的历史变迁清统治者于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了全国性政权以后,为弥乱固本,维护帝国统治,并以求“世袭罔替”,在不断强化国家权力机构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广大乡村治域的渗透和控制。
(一)里甲制与保甲制清代(特别是前期)乡治结构总体上是承袭明制之旧,尽管乡村组织的名称繁多,如里甲、里社、保甲、牌甲等,但就其社会职能而言,大都名异而实同,大致可分为里甲制和保甲制两类。
清制规定,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为长。
里下为“甲”,甲设甲首。
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涉一里之事,里甲每五年编审一次①。
清初里甲保甲并行,且互为补充。
这时里甲制的主要职责为编造赋役册籍、调查催办钱粮,可以说是一种徭役与田赋合而为一的制度,所以,颇为清政府所重视。
自雍正摊丁人亩以后,由于只以土亩作为纳税的单一标准,地丁钱粮基本固定,里甲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里社组织,而已具有了基层社会行政管理的职能,里长除“管舏里事”(管理里中自治性事务)外,还消“勾舏公事”(协助官府办差)。
乡村振兴政策演变
乡村振兴政策演变乡村振兴政策是指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
其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乡村振兴政策从农业现代化政策演变而来。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实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推行农业集体化经营模式,各地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后,在上世纪80年代,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渐确立,农村经济开始出现活力。
这一阶段的农村振兴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农村的物质条件改善,加强农业生产,提高农村收入水平。
其次,乡村振兴政策从农村综合改革政策演变而来。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新形势。
中共中央提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强调解决好农民的温饱问题,推行农村综合改革。
在这一阶段,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推进了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这一阶段的农村振兴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农村的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乡村振兴政策从农业农村现代化政策演变而来。
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乡村振兴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
201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农村治理,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
这一阶段的农村振兴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农村的农业发展和乡村经济的现代化。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政策的演变可以看出,我国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心逐渐加大。
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乡村振兴将有望实现全面发展,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改善。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乡村治理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
迁及发展趋势饱含了许多重要的思考和探索。
1. 传统农村治理模式。
传统的农村治理模式是以家族为核心的,由家长和族长担负
起村庄内事务组织的角色。
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十分明显,比如缺乏民主、法治意识、缺乏公平和效率等。
2. 建制化治理模式。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家将“三资”管理机制推向乡村,建立了村委会等基层政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建制化治理模式”。
3. 公共治理模式。
21世纪初期,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社会治理模式
逐渐发生了变化,逐渐从行政治理向公共治理转变。
以社区为单位,民主协商、群众自治、法治保障等逐渐成为了指导思想。
发展趋势:
1. 增强农村民主。
民主是公共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村治理也不例外。
增强
农村民主,允许农民更多地参与决策和管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向。
2. 提高乡村人才素质。
乡村治理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也需要大量的尖端
人才参与其中。
提高乡村人才素质,是乡村治理能否顺利转型升级的基础。
3. 建设智慧农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智慧城市的基础上,智慧农村也逐渐进
入人们的视野。
智慧农村能为农民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是一篇很有意义的话题。
只有不断地深入思考和探索,才能找到乡村治理的新路径,为农村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条件演变邓大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小农快速社会化,逐步从传统小农演变为社会化小农。
小农的社会化或社会化小农对乡村治理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治理的基础、治理的资源,也改变了治理的条件。
文章通过对小农社会化对乡村治理的空间、权威、话语的影响来考察乡村治理条件的变化。
文章论为,小农的社会化改变了乡村治理的空间、削弱了治理的权威、建构了新的话语体系。
关键词:社会化小农小农社会化治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小农迅速社会化,逐渐演变成社会化小农。
[2]小农的社会化或者社会化小农对乡村治理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它全方位影响乡村社会、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特别是小农的社会化改变了乡村治理的条件。
笔者认为,小农社会化拓宽了治理的空间,改变了治理的手段、规则、过程和话语。
一、治理空间顾名思义,治理的空间是指治理的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的内容和对象。
传统小农时期,乡村社会的治理空间就是村庄范围内的公共性事务,因为村与村之间隔绝,治理的边界非常清楚,村庄边界是其治理范围,村治理的主要内容是赋税、教化、纠纷调解及其简单的村庄公共工程等四项。
但是社会化小农则改变了治理的空间,治理范围更广,治理内容更多,治理对象更复杂。
1、社会化小农与治理范围。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传统小农“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相互交往,而是使他们相互隔离。
”[3]费孝通先生也认为“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4]也就是说,传统乡村社会,村与村之间的交往比较少。
费孝通还认为,乡土社会富有地域性,活动范围有地域限制。
[5]即使有交往也是一种地域交往,而不是一种利益交往,“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有地域联系”[6]。
传统小农的地域性和非利益性就决定了村庄治理的边界,地域以内甚至是村庄以内才是治理范围,村庄以外的交流是利益性的,不大需要治理。
从而确定了治理的范围和对象。
小农社会化则打破这种地域性、非利益性限制。
社会化小农从两个方面突破地域和利益限制:一是农户家庭劳动力的社会化配置突破了传统小农的地域性限制,现在农民外出务工经商非常频繁,动辄几千里,有些农民还外到国外“打洋工”。
农民工流动到哪里,治理就应该跟到哪里。
务工经商的农民是村庄的村民,有地、有房、有直系亲戚,有小孩教育,与村庄有扯不断的关系,他们在外地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村庄,有些也会成为村庄的公共事务。
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在逐步建立同乡会、打工支部这类的组织。
这就是乡村治理的一种延伸。
所以小农社会化突破了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地域限制,农民工流动之处就是治理之地。
小农社会化也突破非利益化限制。
农民外出打工其根本目的就是获取货币收入,小农内部的社会化同样以利益为纽带的。
[7]小农生产社会化,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化,小农买卖各种商品、服务,从而使小农与外部世界、小生产与全球市场联系起来,其联系机制是市场,其联系媒介是货币。
市场和货币都是利益的体现。
通过市场、货币建立起来的外界利益联系,也变成了治理的内容,村庄通过信息服务、联络、维权等方式参与小农与外界的交易,如村庄帮助农民对外销售农产品,帮助农民获取种苗,帮助购买到假种子的农民维权等。
所以,小农内部社会化同样也拓展了村庄的治理范围。
2、社会化小农与治理内容。
传统乡村社会,村庄的治理内容比较简单,费孝通认为,村庄公共事务就是“包括灌溉、自卫、调解人们的争吵、互援、娱乐和宗族活动。
”[8]张仲礼认为,村庄及其士绅承担“公益活动、排解纠纷、兴修公共工程,有时还组织团练和征税等许多事务。
”[9]传统乡村社会村庄的公共事务就是四大类:纠纷调解、协助赋税征收、村庄娱乐活动、简单的村庄工程,如修桥补路、小型水利等。
概括起来就是小农与自然、村庄内部小农之间交往,小农与国家交往的治理。
小农社会化则使农民生产、生活、交往更加复杂,从而大大拓展村庄的治理内容。
小农社会化则突破了小农交往的范围,特别是劳动力社会化使小农突破地域限制,小农与外地、小农与外部企业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小农生产生活社会化则使小农与市场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社会化小农有相当大一部分农产品必须通过市场销售,市场对小农的影响超过了国家、村庄和自然。
在传统乡村社会中,小农与三类主体:自然、村民、国家;社会化小农时期,小农还要有与外地企业、社会市场进行交往,而且这两种交往对小农的经济收入有着更大的影响。
村庄治理是小农自己完成不了的事情,通过合作组织来完成,传统乡村治理协助小农处理与自然、村民和国家的关系,社会化小农时期,小农交往的范围扩大,小农还要与外地企业和社会市场进行利益交往。
因此,村庄治理的内容也要根据小农交往的内容和对象而进行改变。
如小农与市场交往,村庄可以提供信息服务;小农可以代表村庄与外地企业进行交涉以保护务工农民的权益;小农与务工输入地交往,村庄要通过输入地了解计划生育的情况等。
小农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复杂,虽然已经没有教化、租税功能,但是维持村庄秩序,调解村庄纠纷的功能依然存在,而且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如农产品的标准与质量安全、畜禽的防治、村庄卫生、政策宣传、政府服务等都需要村庄协助,还有国家对生产的支持支援、国家对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障等也需要村庄协助完成。
这些都是小农社会化后国家针对社会化小农而出台的扶持政策,它们也改变丰富和发展着村庄治理的内容,即村庄也要与时俱进,将这些与小农社会化紧密相连的内容纳入治理的范畴。
3、社会化小农与治理对象。
传统乡村社会,小农不流动,小农自给,外部声音、外部影响无法进入村庄,村庄治理相对比较简单。
按照徐勇教授和徐增阳副教授的话说:当时是“管住了土地,就管住了农民”。
[10]有时甚至不管,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所以,传统乡村社会的治理对象比较简单,农民只需要关注村庄边界内的人和事以及必要有限的与政府交往。
小农社会化则使平静的村庄起了波澜,小农交往复杂了,村庄治理也相应的复杂了。
白钢认为,“自主权范围的大小,即自治边界的广狭,决定着自治的强度和性质。
”[11]同样,村庄的边界和村民交往的对象决定着村庄的治理对象。
对于治理对象的研究,徐勇教授和徐增阳副教授只是认为,农民的流动使治理难以达致治理对象。
[12]其实,小农社会化使治理对象更多、更复杂。
如果将治理分为管理和协调,则超出村庄以外的范围,社会化小农与其他主体的交往,需要村庄治理,这种治理可以称之为协调;村庄内部的事务,则可能称之为管理。
当然究竟是选择管理还是选择协调,则需要根据需要而定。
小农社会化使村庄的治理对象增多,对于村庄内部而言,有外来人口进入村庄,外来人口与村民的交往,外来人口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利需要村庄来维持、协调和保护。
还有外部企业及其商品进入村庄,商品所到之处产生的问题需要村庄处理和衔接。
还有村民与市场打交道过程中成立的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经济协会也成了村庄治理的对象,需要村庄予以规范和引导。
显然,社会化小农与市场的横向交往,增加了村庄治理的内容。
另外,传统治理对象也出现了分化,有相当大一部分治理主体外出务工经商,家里都是一些老年人、小孩和妇女,有人戏言现在农村是“389961部队”,村庄治理究竟治理谁?是治理“389961部队”?显然不行,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壮劳力在外面打工;是治理务工经商的壮劳力?也不行,他们全部在外面,不能“检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农民流动,还需要村庄将治理范围向外延伸,将外部务工经商的农民及其发生利益纠纷的主体纳入治理范围。
二、治理权威对于传统乡村社会权威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
张静认为,“地方权威并非任何人可以承任,它的权力地位获得与三个因素直接有关:财富、学位及其在地方体中的公共身份。
”[13]笔者认为,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权威来源主要有五个:土地权威、伦理权威、长老权威、地缘权威、知识和身份赋与的权威,其实五个权威可以概括为四个:通过以血缘和宗族形成的权威、以年龄和经验形成的权威、以知识和国家赋与身份形成的权威,以土地形成的经济权威。
中国能够维持几千年的变化,就依靠农民的不流动及其村庄权威。
小农社会化则改变了乡村社会的经济社会结构,小农不仅突破了村庄边界进入广阔的社会和市场,而且村庄内部小农也随着市场而相互渗透。
传统乡村权威衰落,新的权威崛起,从而改变了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治理基础。
1、经济权威的崛起。
传统乡村社会没有真正的经济权威,地主依靠数量较多的土地及经济势力有一定的支配权,但是并没有纯粹的经济权威,土地权威也要依靠身份、声望等成就其权威。
传统乡村社会有很多“土财主”,虽然有钱,但是并没有得到农民的尊重,即“有钱无威”。
所以本文将依靠土地形成的权威冠之以土地权威,而不是经济权威。
经济规模和财富是形成经济权威的重要条件。
家庭承包责任制及小农社会化,小农有了自主性和创造性,许多人依靠自己的勤奋和聪明才智积累产业和财富。
如果产业在当地,其经营所有者必是当地最有威望的人,他们能够与乡村干部“平起平座”,有些甚至是县政府的客人。
有些人在外地拥有产业,虽然不能利用当地的政权官员和官僚系统,但是他们也能够利用自己的财富积累声望,如捐建公益设施、资助乡民。
从而成为村庄的经济权威。
当然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这类经济还是少数,大部分的经济权威可能只拥有一台收割机,或者只拥有几个赚钱不太多的渔塘,或者是拥有一些比较挣钱的经济作物,或者很会打工,积累了一些小财富而已,但是在当地人眼中,他们都是凭能力挣的钱,因此他们都受到当地农民尊重,从而形成经济权威。
中国有句古话,“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在现在仍然有效,有钱的人往往比较容易成为村庄的权威人士。
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势力后还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才能够变成经济权威,其机制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与基层政府官员的联系,借重政权系统获得和实现权威。
二是通过产业和经济势力造富乡亲来赚取声望而获得权威。
三是通过产业和经济势力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而成为老百姓拥戴的权威。
发财致富后不关心村庄、对村民冷漠是无法形成村庄经济权威的。
前两种权威是主动努力形成,后一种是自然形成。
2、能力权威的出现。
有钱、有产业容易形成经济权威,没有钱、没有产业也能够形成权威,即通过自己的能力形成威权。
传统乡村社会就有这类人,他们并不是特别富有,但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跻身于村庄权威之列。
传统乡村社会比较常见的是拥有武术功夫的人,他们比较容易拥有权威;能够悬壶济世的医生也能够成为当地有名且有权威的人等等。
能力权威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地缘权威,他不是凭借财富,也不是凭借身份,而是凭借自己某个方面在地域社会中的影响而成为权威。
徐勇和徐增阳将此定义为能力性权力与身份性权力相对应,“所谓能力性权力主要指权力来源于个人超凡出众的能力。
这种能力只能是在一个资源开放的社会生态里,通过竞争获得的。
”[14]小农社会化产生更了更多的能力权威,这些能力权威在村庄内外均能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