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及流动性风险管理V24-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概述:资产负债管理(ALM)是商业银行管理资产和负债以及管理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

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获取收益,而资产负债管理则是帮助银行实现此目标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目标和原则,以及常用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和方法。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通过合理配置资金和控制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管理手段。

它包括银行资产组合管理和负债组合管理两个方面。

资产组合管理主要涉及银行的贷款投资和其他资产配置,负责银行可获得的收益。

负债组合管理则主要涉及银行的存款和借款等负债组成,负责银行的利率敏感性和流动性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力求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平衡和匹配,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面临的市场、信用、流动性等风险。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1)风险管理:降低资产负债的风险敞口,确保银行在面临市场波动和信用风险时能够承受和控制风险;(2)流动性管理:保障银行短期和长期资金需求的平衡,确保银行能够按时偿还债务和满足客户资金需求;(3)利率收益管理:平衡银行利率敏感性,确保银行能够在利率变动中获取合理的收益。

2. 原则:(1)匹配原则:根据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利率、货币和种类等特性进行合理匹配,避免资产负债安排上的不匹配带来的风险;(2)多样化原则:实现资产负债的多样化配置,通过分散投资和分散风险来降低银行面临的风险;(3)稳健原则:强调规避过度风险,保证银行的资本充足性,防止过度杠杆带来的潜在风险。

三、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和方法1. 工具:(1)贷款和投资组合管理: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贷款和投资品种、地域和行业进行资产组合配置,实现风险分散、收益最大化和流动性管理;(2)资金市场操作: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和质押担保等操作,通过调整短期市场利率和流动性来管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3)衍生品工具:如利率互换、货币期货和期权等,用于管理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4)风险度量模型:包括价值-at-风险(VaR)模型和压力测试等,用于度量资产负债组合的风险敞口和风险水平。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引言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资金流动存在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无法满足债务或其他付款义务的潜在风险。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营中会面临各种流动性风险。

有效管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对于银行的稳健经营极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我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管理,以保障银行的平稳运营。

分析与评估流动性风险概述流动性风险是银行普遍面临的风险之一,它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可控制的资金流出和金融市场的震荡等。

流动性风险可能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和偿付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流动性风险的监测指标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流动性风险,我行建立了一套监测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指标:1.短期债务覆盖比率:用于评估我行应对短期债务偿付能力的指标。

2.现金流量覆盖比率:用于评估我行现金流量与债务付款的匹配程度。

3.流动性资产比例:用于评估我行资产中流动性较强的比例。

4.短期债务到期规模:用于评估我行近期应偿付的债务规模。

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流动性风险的程度和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2.资本结构:银行的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有着直接影响。

3.资产质量:资产质量低下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加剧。

4.客户存款结构:客户存款结构的变化可能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

管理措施为了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我行采取了以下措施: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我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明确我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目标和原则。

2.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指南。

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我行建立了一套应急预案,用于在流动性风险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和处理。

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应急团队的组建和权限分配。

2.资金来源的紧急调整方案。

商业银行第十一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word资料28页

商业银行第十一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word资料28页

第十一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第一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演变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思想(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最终目的在保证银行资产负债安全与流动的前提下,尽最大的可能来获得银行利润。

(二)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管理最终目的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与银行的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在于能否根据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基本要求来合理配置银行的资产负债。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基本问题满足盈利性的基本要求对于银行而言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问题是如何在均衡与协调的基础上同时满足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基本要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或者难点在于:怎样保持必要的安全性与流动性以及将银行经营管理对于安全性与流动性要求的重心放在银行资产方面或者银行负债方面或者银行资产负债两个方面。

注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人们对于如何正确处理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与银行的盈利性之间矛盾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以资产管理理论为主要依据;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之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以负债管理理论为主要依据;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以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为主要依据。

(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基本思路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际过程来看,必须按照流动性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安全性是实现盈利性的根本基础、盈利性是保持安全性与流动性的最终目的的基本思路来合理配置银行的资产负债才能有效的实现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资产管理理论(一)资产管理理论核心内容所谓资产管理理论就是将银行经营管理对于安全性与流动性要求的重心放在银行资产方面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负债的规模与结构是银行难以控制的外生变量,因此银行经营管理必须充分重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与安全性,同时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规模与结构的调整来正确处理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与银行的盈利性之间的矛盾。

(二)比较典型的资产管理理论1、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行为,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决策程序及内控措施。

第三条商业银行应当制定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明确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缺口的测算方法和限额。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度量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流动性风险。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流动性应急预案,明确在流动性风险暴露或风险事件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责任分工和处置程序。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进行流动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特点,制定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一)合理配置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确保流动性能力的充足。

(二)建立流动性需求管理制度,并对流动性需求进行充分的预测和测算。

(三)建立流动性缺口管理制度,控制流动性缺口的大小和波动。

(四)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提高金融产品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一)建立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及时监测和识别流动性风险。

(二)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机制,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度量。

(三)建立流动性压力测试机制,对不同市场环境和风险情景进行应激测试。

第九条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流动性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一)明确流动性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决策程序和责任分工。

(二)制定应急措施,包括流动性储备的动态调整、内外部融资的补充等,以缓解流动性风险。

(三)建立流动性风险事件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条商业银行应当加强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主动向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披露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并及时应对市场关切。

第9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1]-54页文档资料

第9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1]-54页文档资料
5
资产管理理论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的规模和 结构是银行自身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它完 全取决于客户存款的意愿和能力;银行不能 能动地扩大资金来源,而资产业务的规模与 结构则是其自身能够控制的变量,银行应主 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保 持适当的流动性,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
资产管理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商业贷 款理论、可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三个发 展阶段。
主要观点
• 贷款能否到期归还是以未来的收入为基础的。 • 稳定的贷款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归还期限与贷款的证
券担保的基础上。 • 中央银行可以作为资金流动性的最后来源。
11
预期收入理论的积极意义
• 它明确提出了贷款清偿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这是银 行信贷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进步,深化了人们对银行贷款 清偿的认识。
资产转移理论的出现,为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 提供了全新的办法。根据这个理论,商业银行一方 面消除了通过贷款保持流动性的压力,可用一部分 资金作中长期贷款;另一方面又可减少持有的非盈 利资产,将一部分现金转化为有价证券。这就不仅 保持了流动性,而且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收益。
资产转移理论的缺陷
虽然资产转移理论取代了商业贷款理论,但是
• 该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收入预测与经济周期有密切
关系,因而可能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银行危机一旦爆发,
其规模和影响范围将会越来越大。
12
二、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 国,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极盛时期。该理 论认为银行在维持其流动性上,除应注意在 资产方面加强管理外,还应注意负债方面。 因而负债管理理论提出,银行要维持其流动 性,可以向市场借入资金来满足这种需要, 而且在吸收存款上银行也可以主动去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资料(doc 32页)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资料(doc 32页)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资料(doc 32页)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为了适应新的金融管理体制,增强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改进人民银行宏观调控方式,保证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决定从1994年开始,对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实行比例管理。

现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控指标》下达给我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执行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控指标》是根据国际一般惯例和我国实际制定的,鉴于实行这项制度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因此,对比例管理指标的考核,实行区别对待、逐步过渡的办法。

鉴于各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对存贷款比例指标考核实行区别对待:对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实行按余额考核;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实行按增量考核。

鉴于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有财税改革相配套,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短期内难以达到的,可采取逐年提高的办法,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分步实施计划,逐步达到,但最后期限不得超过1996年底。

贷款质量指标是中央银行考核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监控指标,现在达不到监控指标的,由各行提出逐年提高的计划,由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监事会监督执行。

其余各项指标必须认真执行。

二、各商业银行要根据人民银行制定的监控指标,按照自身资金营运特点,制定符合各行特点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办法,报人民银行同意后在本系统内组织实施。

从1994年开始,各商业银行每年都要制定各行经营管理目标,并抄送人民银行备案。

各行下达所属分行经营管理目标,必须抄送所辖分行所在地人民银行分行备案。

三、各商业银行要将人民银行规定的监控指标分解到分支机构,并抄送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人民银行作为其监控的依据。

四、各商业银行要根据人民银行制定的比例要求,编制年度信贷收支计划,报人民银行纳入全社会信用规划,统一平衡后下达。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及流动性风险管理V24ye-PPT精品文档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及流动性风险管理V24ye-PPT精品文档

什么是资产和负债
商业银行资产是商业银行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商业银 行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资产 的划分有两种,一种是按照资产负债表构成划分,即分为流动资 产、长期资产、其他资产;另一种是按照银行经营管理要求来划 分,分为现金资产、贷款资产、证券资产、固定资产等。 商业银行负债是银行由于受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者资本偿付的 且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负债所代表的是商业银行对其债务人所 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按照业务品种分类,负债业务可分为对公 存款、储蓄存款、同业存放、同业拆入、向中央银行借款、债券 融资、应付款项以及或有负债等。
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 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 遭到损失之前,银行能以 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资本充足率
(资本-资本扣除 项)/(风险加权资产 +(操作风险资本+市 场风险资本)*12.5)
表外风险与全部 资本的比率
10
表外和或有风险/全部 资本
计量针对表外风险的资本 充足情况,包括衍生工具 的风险暴露、表外承诺、 未提取的信用额度。
5
银行主要业务领域(二)
业务类别
零售和批发银行 私人银行 信托银行 财富管理 托管服务 管理咨询 佣金、手续费收入 手续费收入 利息收入、手续费收 入 利息收入、手续费收 入 佣金、手续费收入 佣金、手续费收入 佣金、手续费收入、 交易性收入 交易性收入 佣金、手续费收入
主要收入
个人零售金融服务 贷款、储蓄、房地产 业务 商业信贷 投资银行 公司银行 租赁 项目 融资 保理 收购和兼并 咨询 公司上市经纪和承销 结构性融资 证券市 场做市 6 衍生工具市场做市 资金管理
评估一家特定银行机构的财务稳健性和质量经常要求银行的核心 资本充足率,并将其与其他市场平均水平和其他基准相比较。

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风险控制

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风险控制

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风险控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银行作为金融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风险控制也变得愈来愈重要。

这两大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对于银行的经营和稳健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风险控制的探讨,来探讨这两大方面对银行的影响以及操作上的难点。

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Asser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ALM)是指银行通过调整其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结构、期限、收益率等一系列手段来平衡银行的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在ALM的管理中,资产与负债的结构、期限、收益率之间的差异都会对银行的风险和收益产生影响,因此,银行需要在各方面进行精细调整,以达到最优化的经营效果。

为此,ALM经常被视作银行风险管理与资产配置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银行保持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和盈利能力。

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非常明确,即保持银行的规模、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平衡,使银行能够应对市场不断变化的条件。

在资产负债平衡的管理中,银行必须根据其经营策略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来制定资产负债结构的目标,包括期限结构、收益率结构、流动性和贡献度等方面。

这些目标的达成有助于实现银行业务的稳定性、财务健康、成本控制及风险防范。

资产负债管理的难点尽管资产负债管理在理论上理解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实现资产负债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主要是因为银行不断变化的金融产品、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等多重因素不断带来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ALM的运作需要具有高度灵活性。

此外,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政策导向变化使得银行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的时间范围和数量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此外,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下:1. 监督需求:基于监管层面的需求,银行需要时刻关注并满足监管需求,包括对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指标的监测和满足等。

2. 数据挑战: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大量准确数据的支持,尤其是需要银行能够在长度、期限、面值等方面细分资产,而这些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需要银行拥有大数据分析师和高端软硬件技术。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需求5则范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需求5则范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需求5则范文第一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需求1、流动性风险管理。

实现目标: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基础上,能准确、全面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状况,能针对不同情景进行压力测试,能根据客户行为、业务发展变化及战略规划实现动态的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控制,并制定应急计划及应急计划的测试和评估,据此调整资产负债业务流动性期限结构。

实现功能:(1)能随时准确计算所有流动性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依存度、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覆盖率、超额备付金率、存贷比、最大十户存款比例、经调整资产流动性比例等)。

能实现基于不同情况的任意时点指标的动态预测与分析,即能够实现主动管理手段的动态试算功能,在现有资产负债缺口情况下,调整某资产或负债业务规模及期限结构对现有指标影响的随时测算。

实现单体和合并两种口径。

(2)设置流动性风险限额,包括现金流缺口限额、负债集中度限额、集团内部交易和融资限额等,并能预警和提出防范措施。

(3)实现多层级压力测试情景和多因素压力测试因素分析,综合外部环境及自身因素灵活进行整体或专项压力测试。

情景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快速增长,负债波动性显著增加;资产或负债集中度上升;负债平均期限下降;批发或零售存款大量流失;批发或零售融资成本上升;难以继续获得长期或短期融资;期限或货币错配程度增加;多次接近内部限额或监管标准;表外业务、复杂产品和交易对流动性的需求增加;银行资产质量、盈利水平和总体财务状况恶化;交易对手要求追加额外抵(质)押品或拒绝进行新交易;代理行降低或取消授信额度;信用评级下调;股票价格下跌;出现重大声誉风险事件等。

(4)梳理流动性资产,根据流动性风险偏好,考虑压力情景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现金流缺口、优质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等因素,按照审慎原则确定优质流动性资产的规模和构成,并实时监控剩余可用流动性资产和已质押流动性资产的到期情况。

(5)每日计算各个设定时间段的现金流入、流出及缺口;有效计量、监测正常和压力情景下未来不同时间段的现金流缺口、风险缓释后现金流缺口及表外理财业务流动性期限缺口等,监测交易对手风险台账。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二)资金分配法
把现有的资金分配到各类资产上时,应 使各种资金来源的流通速度或周转率与 相应的资产期限相适应,即银行资产与 负债的偿还期应保持高度的对称关系。 资金分配法示意图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资金分配法示意图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三)线性规划法
①建立目标函数 ②选择模型变量 ③确定约束条件 ④求解线性模型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CASE1 利率敏感资金缺口分析
万美元
资 产 收益率 负 债 利息成本
利率敏感
500
8%
600
4%
固定利率
350
11%
220
6%
其他
150
100
合计
1000
E80 1000
NII = 0.08*500 + 0.11*350 - 0.04*600 - 0.06*220
= 78.5 - 37.2 = 41.3
强调短期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为基础,用真实商业 票据作抵押。
确定了现代银行经营理论的重要原则
主要有三个局限性:重流通轻生产,忽视了存款的相 对稳定性,可能助长经商业济银行波资产动负债。管理
(二)资产转移理论 背景:由莫尔顿于1918年提出。 理论思想: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资产迅速变现 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办法是持有可 转换(即变现能力强)的资产。 贡献:银行家对流动性认识上的突破,扩大了资 产范围,增加了资产经营弹性 局限: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受市场需求条件的 制约,一旦市场低迷,资产的转换就可能困难。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3)融资缺口及其形态
FG=RSA - RSL FG=0 RSA = RSL FG>0 RSA > RSL FG<0 RSA < RSL

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

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

第五篇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在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流动性管理和资金配置管理带有较强的综合性质。

流动性管理不仅要考虑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控制,好要强调如何把低收益的流动性资产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资金配置在银行管理中更具综合性,有着更高的技术含量,在利率管制环境下银行界就创造出不少资金配置的理论和方法。

在利率自由化后,资金配置管理考虑了利率风险因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资产负债管理”(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ALM),它不仅考虑对利率风险的防范,还考虑对利率波动进行策略性地运用,以获取更高利差收益,并围绕这些内容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和管理策略。

正因为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不是从纯金融风险的角度讨论风险控制和管理,还包含了大量资金营运的理念和方法,有很强的独立性。

所以我们在本教材中刻意将它们单独列成一个部分,以突出它们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在风险管理部分也会将有关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内容作有机揉合。

第十一章银行流动性管理在金融和财务中,流动性的概念是指某项金融工具迅速地转换为现金,同时以货币计价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在银行管理中,流动性管理的概念得到了扩展和一定的转变,它泛指金融机构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对现金资产或头寸的管理能力。

在银行日常经营中,每天都有大量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果没有较强的流动性管理水平,银行的经营会经常性地处在头寸安排的混乱之中,这种结果或者是使银行降低盈利水平,或者使银行陷入现金资产短缺的状态,严重时会使金融机构引发流动性危机。

随着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范围多元化,流动性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家银行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准。

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趋势是从经验管理走向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现结合。

第一节流动性管理的含义和目标银行流动性指,在日常经营中,银行满足客户提取存款需求和正常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能力。

一、流动性管理的含义为应付客户的资金需求,在日常经营中,银行主要是依赖维持一定比率和数量的现金资产,它们一般由银行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备付金存款和存放同业的活期存款所构成。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一、风险管理框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来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

该框架包括以下要素:1. 整体流动性风险策略:商业银行应设定明确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和策略,以确保银行能够按时偿付债务和履行其他流动性承诺。

2. 流动性风险测量和监测: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测量和监测工具,以定期评估银行的流动性状况、风险敞口和潜在影响。

3. 流动性风险限额和限制:商业银行应设定适当的流动性风险限额和限制,以确保银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能够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并且遵守监管要求和内部政策。

4.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工具:商业银行应制定具体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包括建立合适的流动性缓冲储备、发行可转让证券、建立紧急融资计划等。

5. 流动性应急预案: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流动性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流动性压力和市场动荡,确保银行能够稳定运营并满足客户需求。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商业银行在管理流动性风险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优化资产和负债的结构和匹配关系,调整资金来源和运用比例,以增加流动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资金融通渠道: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发展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包括吸收存款、发行债券、参与国内外市场交易和参与市场化融资等,以增加资金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3. 流动性压力测试:商业银行可以定期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评估银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4. 紧急融资计划:商业银行可以建立紧急融资计划,制定紧急融资措施和应急流动性支持方案,以应对非常时期的流动性挑战。

5. 监控和报告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流动性风险监控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内外部合规要求商业银行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应遵守相关的内外部合规要求,包括监管机构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和内部政策规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银行资本的组成(一)
一级资本
权益资本 准备 留存收益 二级资本 优先股 混合资本工具 次级债
8
银行资本组成(二)
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构成情况反映了银行资本的质量; 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是质量最高的资本,因为其不需要进行偿付, 而且,即使其不被偿付,也不会影响银行的声誉; 二级资本的质量相对较低,因为其不具备损失吸收功能,它需要 偿还,而且,相对于权益资本来说期限更短;
什么是资产和负债
商业银行资产是商业银行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商业银 行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资产 的划分有两种,一种是按照资产负债表构成划分,即分为流动资 产、长期资产、其他资产;另一种是按照银行经营管理要求来划 分,分为现金资产、贷款资产、证券资产、固定资产等。 商业银行负债是银行由于受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者资本偿付的 且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负债所代表的是商业银行对其债务人所 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按照业务品种分类,负债业务可分为对公 存款、储蓄存款、同业存放、同业拆入、向中央银行借款、债券 融资、应付款项以及或有负债等。
5
银行主要业务领域(二)
业务类别
零售和批发银行 私人银行 信托银行 财富管理 托管服务 管理咨询 佣金、手续费收入 手续费收入 利息收入、手续费收 入 利息收入、手续费收 入 佣金、手续费收入 佣金、手续费收入 佣金、手续费收入、 交易性收入 交易性收入 佣金、手续费收入
主要收入
个人零售金融服务 贷款、储蓄、房地产 业务 商业信贷 投资银行 公司银行 租赁 项目 融资 保理 收购和兼并 咨询 公司上市经纪和承销 结构性融资 证券市 场做市 6 衍生工具市场做市 资金管理
3
什么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按一定的策略进行资金配置 来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组合。 侠义的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中,通过策略性 改变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状况,来实现金融机构的目标,或者 通过调整总体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来维持金融机构正的净值。 资产负债管理是一项主要针对资产负债表实施管理的行为。商 业银行的每个部门、每项业务都会影响其整体绩效。商业银行 经营决策人在做决定时不仅需要考虑筹集资金的部门,还要注 意使用资金的部门。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及流动性风 险管理
叶东澍
渣打银行高级工程师
1
2019/10/28
日程安排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概本稳健性评估 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概述 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盈利性的衡量标准
资产负债管理与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管理与利率风险的规避 资产负债管理与流动性风险的规避 银行监管资本要求 2 Q&A
4
银行主要业务领域(一)
在银行业务中,资产负债管理主要关注银行资本的高效管理。 因此,它需要关注全部的银行业务运营,即使是与资产负债管 理之间的日常联系较少的业务也需要关注。 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弄清楚各种银行业务活动归属于何种具体的 银行资产和负债项目,这是资产负债管理的一个核心功能。 所有的银行经营活动的一个共同目标是获取资本收益。取决于 其所代表的风险程度的大小(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银行一般 都要对特定的业务活动所需获取的最低资本收益水平做出要求。 银行从业人员通常需要设计出全新的银行业务领域(例如证券 化)来满足其高效利用资本的需要。
什么是银行资本
资本是银行的权益。对于银行而言,资本是吸收银行任何非预期 损失的缓冲期。通过扮演缓冲期的角色,资本使银行得以持续经 营,避免在市场纠偏或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出现资不抵债或破产的 情况。当银行遭受损失、注销坏账或者遭遇了其他无法承受的经 济状况的时候,资本将用于吸收损失。 由于在经济活动中的扮演的关键角色,银行资本也受到了严格的 监管,比如受到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监 管规则的制约(巴塞尔协议)。
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一)
资产管理策略 存款机构持有的存款量与存款种类和存款机构所能吸引的其他借入资 金额很大程度上由客户决定。按照这种观点,公众决定了活期存款、 储蓄账户和其他可用资金来源的相对数量。管理决策中起关键作用的 不是存款与其他借入款,而是资产;财务经理决定向谁发放数量稀缺 的可贷款及贷款条件,通过这种方式,财务经理控制流入资金分配。
12
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二)
负债管理策略 由于面临利率的不断波动与资金方面的激烈竞争,银行及其最接近业 务竞争者更加关注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监控存款与非存款负债的结构 与成本,这种策略就是负债管理。 与资产管理相比,负债管理的目标是对资金来源加以控制,主要的控 制手段是价格---利率以及在吸纳存款与获得借款时的附加条款,目的 是实现预期的数额、组合比例与成本。如果银行面临的贷款需求超过 其可贷资金,就可以提高存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借款的利率,利率超过 其竞争者所提供的利率,则资金流入。而一家资金充足但缺乏资金盈 利渠道的银行可以保持其存款利率不变甚至压低存款利率,就市场上 任何可用资金而言,其他竞争者的利率总是高于它的,则资金流出。 13
评估一家特定银行机构的财务稳健性和质量经常要求银行的核心 资本充足率,并将其与其他市场平均水平和其他基准相比较。
9
如何评估银行资本稳健性
比率 核心资本充足率 计算方法 一级资本/风险加权资 产 释义 需要检测的一个关键比率, 特别是评级机构将其作为 高质量的非偿付性资本的 计量指标,可以用于吸收 银行产生的损失。
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
为了便于进行资本管理(包括监管资本在内),银行将自身的业 务活动区分为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两个部分; 银行账户中所反映的业务活动指那些更为传统的银行经营活动, 比如商业银行业务、贷款和储蓄; 交易账户中记录的是批发性市场交易,比如,对债券和衍生工具 的做市和自营交易; 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的主要差异是银行账户的优先原则是买入并 持有策略; 交易账户奉行交易哲学,以至于持有资产的期限非常短。并且, 交易账户逐日盯市法来记录利润和损失(P&L),这需要每日确 认资产的市场价值。 11
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 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 遭到损失之前,银行能以 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资本充足率
(资本-资本扣除 项)/(风险加权资产 +(操作风险资本+市 场风险资本)*12.5)
表外风险与全部 资本的比率
10
表外和或有风险/全部 资本
计量针对表外风险的资本 充足情况,包括衍生工具 的风险暴露、表外承诺、 未提取的信用额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