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1)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3-1)

自动控制原理(3-1)

动态性能指标定义1
hh((tt))
AA
超超调调量量σσ%% ==
AA BB
110000%%
峰峰值值时时间间ttpp BB
上上 升升 时时间间ttrr
调调节节时时间间ttss
tt
动态性能指标定义2 h(t)
调节时间 ts
上升时间tr
t
动态性能指标定义3
h(t)
A
σ%=
A B
100%
B tr tp
一阶系统对典型输入的输出响应
输入信号
输出响应
1(t) 1-e-t/T t≥0
δ(t)
1 et T t 0
T
t
t-T(1-e-t/T) t≥0
1 t2
1 t 2 Tt T 2 (1 et T ) t 0
2
2
由表可见,单位脉冲 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 的一阶导数、单位斜 坡响应的二阶导数、 单位加速度响应的三 阶导数相等。
自动控制原理
朱亚萍 zhuyp@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暂态响应 3.3 二阶系统的暂态响应 3.4 高阶系统的暂态响应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3.7 利用MATLAB对控制系统进行时域分析
超调量σ%:指响应的最大偏离量h(tp)与终值 h(∞)的差与终值h(∞)比的百分数,即
% h(tp ) h() 100%
h()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动态性能指标多为上升 时间tr、调整时间ts和超调量σ%。 用上升时间tr或峰值时间tp评价系统的响应速度; 用超调量σ%评价系统的阻尼程度;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响应曲线如图3-2所示。图中
为输出的稳态值。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法
图 3-2 动态性能指标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法
动态性能指标通常有以下几种:
延迟时间td: 指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上升时间tr: 若阶跃响应不超过稳态值, 上升时间指响应曲线从 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 对于有振荡的系统, 上升时 间定义为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越 短, 响应速度越快。
可由下式确定: (3.8)
振荡次数N: 在0≤t≤ts内, 阶跃响应曲线穿越稳态值c(∞)次 一半称为振荡次数。
上述动态性能指标中, 常用的指标有tr、ts和σp。上升时间tr 价系统的响应速度; σp评价系统的运行平稳性或阻尼程度; ts是同
时反映响应速度和阻尼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应当指出, 除简单的一 、二阶系统外, 要精确给出这些指标的解析表达式是很困难的。
中可以看出, 随着阻尼比ζ的减小, 阶跃响应的振荡程度加剧。 ζ =0时是等幅振荡, ζ≥1时是无振荡的单调上升曲线, 其中临界阻尼 对应的过渡过程时间最短。 在欠阻尼的状态下, 当0.4<ζ<0.8时过
渡过程时间比临界阻尼时更短, 而且振荡也不严重。 因此在 控制工程中, 除了那些不允许产生超调和振荡的情况外, 通常都希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4. 脉冲函数 脉冲函数(见图3-1(d))的时域表达式为
(3.4)
式中,h称为脉冲宽度, 脉冲的面积为1。若对脉冲的宽度取趋于 零的极限, 则有
(3.5) 及
(3.6)
称此函数为理想脉冲函数, 又称δ函数(见图3-1(e))。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法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第二节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凡是以一阶微分方程作为运动方程的控制系统,成为一阶系统
一、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阶系统的时域微分方程为
T dc (t ) c(t ) r (t ) dt
式中c(t)和r(t)分别为系统的输出、输入量;T为时间 常数,具有时间“秒”的量纲,此外时间常数T也是表征系 统惯性的一个主要参数,所以一阶系统也称为惯性环节 在初始条件为零时两边取拉氏变换,可得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 T
这里,输入信号t是输出量的期望值。上式还表明,一阶系统在 跟踪单位斜波输入信号时,输出量与输入量存在跟踪误差,其 稳态误差值与系统的“T”的值相等。一阶系统在跟踪斜波输入 信号,所带来的原理上的位置误差,只能通过减小时间常数T来 降低,而不能最终消除它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4.单位冲激响应 单位脉冲函数是单位阶跃函数的一阶 导数。因此其单位脉冲响应是单位阶 跃响应的一阶导数
r(t)=A sinωt
周期性输入信号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二、动态过程与稳态过程
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任何一个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都是由 动态过程和稳态过程组成 1.动态过程
又称为过渡过程或暂态过程,是指系统从初始状态到接近最终 状态的响应过程。 2.稳态过程
稳态过程是指时间t趋于无穷时的系统输出状态。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三节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凡是由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二阶系统。在控制工程 中的许多系统都是二阶系统,如电学系统、力学系统等。即使 是高阶系统,在简化系统分析的情况下有许多也可以近似成二 阶系统。因此,二阶系统的性能分析在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中有 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

增大,最终趋于常值T,在初始状态下,位置误差和响应曲线的
斜率15均等于0。其原因在稳态误差的计算中说明。
4、单位脉冲响应 [R(s)=1]
C(s) 1 Ts 1
h(t) 1/T
它恰是系统的闭环传函,这
0.368/T
时输出称为脉冲响应函数,以
0.135/T
h(t)标志。
h(t )

C脉冲 (t

B S2
C S
D S1

1 S3

T S2
T2 S
T2 S1
T
T
c(t)

1
t2

Tt

T
2
(1
1
eT
t
)
2
(t 0)
e(t
)

r(t)

c(t)

Tt

T
2
(1
1
eT
t
)
上式表明,跟踪误差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直至无限大。 因此,一阶系统不能实现对加速度输入函数的跟踪。

3、单位斜坡响应 [ r(t) = t ]
C(s)
1 Ts 1
1 s2

1 s2

T s

T2 Ts 1
c(t ) t T Te t /T
(t 0)
c(t)
T
c(t) = t ﹣T + Te﹣t/T
0
T
t
稳态响应是一个与输入斜坡函数斜率相同但在时间上
滞后了一个时间常数T的斜坡函数。
3)峰值时间tp:指响应超过终值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 要的时间。 4)调节时间ts:指响应达到并保持在终值±5%(或 ±2%)内所需要的时间。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三章-线性系统时域分析法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三章-线性系统时域分析法
impulse(G) 简单介绍一下m文件的用法 Simulink 用法
课前提问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非常重点、难点)
二阶系统定义:能够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二阶系统。 本节内容
0. 预备知识 1.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2.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 4. 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 5. 二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6. 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 7. 非零初始条件下二阶系统的响应过程
超调量 % :
显然 h(tp) hmax
若 h(tp) h() 则响应无超调
实际中,常用的动态性能指标
tr
tp
评价系统起始段的响应速度;
ts
评价系统整个过渡过程的响应速度,是响应速度和阻尼程度的综合指标。
%
评价系统的阻尼程度;
思考:稳态误差从图中怎么看?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阶系统定义:能够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一阶系统。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系统的数序模型确定后,便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 法去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
时域分析的一般思路:
时域分析法 根轨迹法 频域分析法
数数数数
数数数数数数数 求解微分方程
数数数数
数数数数
优点:直接在时间域对系统进行分析,具有直观、准确的 优点,并可以提供系统时间响应的全部信息。
本章内容
▪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 3-7 控制系统时域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典型输入信号 在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中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有
单位脉冲函数
时域表达式 (t),t 0
复域表达式
1
单位阶跃函数 单位斜坡函数
单位加速度函数 正弦函数
1(t),t 0
t,t 0
1 t2 , t 0 2
Asint
1 s
1 s2
1 s3
A s2 2
应用时究竟采用哪一种典型输入信号, 取决于系统的 常见工作状态;
动态性能指标(阶跃输入)
振荡——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需时间;
上升时间 tr : 非振荡——从终值的10%上升到终值的90%所需的时间;
t 延迟时间 d: 第一次达到其终值一半所需的时间;
峰值时间 t p: 超过其终值后, 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
调节时间 ts : 到达并保持在终值±5%(或±2%)的误差带内所需的最短时间。
讨论: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与脉冲响应函数之间是拉氏变
换的关系,即:
G(s) Lg(t)
g(t) L1 G(s)
1)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情况下, 一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与脉冲响应函数之间, 包含着 相同的动态过程信息。这一特点同样适用于其他各阶线性系统, 因此常以单位脉冲输 入信号作用于系统, 根据被测定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可以求得被测系统的闭环传递 函数。 2)工程上无法得到理想的单位脉冲函数, 常用具有一定脉宽b和有限幅度的矩形脉动 函数来代替。为了得到近似度较高的脉冲响应函数, 要求实际脉动函数的宽度b远小 于系统的时间常数T。一般规定b<0.1T。
impulse(G) 简单介绍一下m文件的用法 Simulink 用法
课前提问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非常重点、难点)

自控原理(3)

自控原理(3)
前 页 后 页
2003-09/10
<自动控制原理>(3-17)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1、定义:能用三阶或三阶以上的微分方程描述的控 制系统。 2、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 2)主导极点法; 3)计算机分析 3 主导极点与偶极子问题 ① 主导极点: 在所有的闭环极点中,那些离虚轴最近、 且附近又没有其它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影响起主 导的决定性作用的闭环极点,称之为主导极点。 主导极点法: 利用主导极点代替系统全部闭环极点来 估算系统性能的方法,称为主导极点法。 一般要求:
t
td tr tp ts b 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 反馈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
误差带△一般取0.02或0.05 ⑵ 动态性能指标: 延迟时间 td :指响应从0到第一次达到终值(稳态值)的一半 时所需要的时间;
上升时间 tr :指响应从0到第一次达到终值(稳态值)时所需要 的时间;
前 页 后 页
2003-09/10
j
S1 S2
j
0
0
t
② ξ = 1时,(临界阻尼) S1 ,S2 为一对相等的负实数根。
③ 0<ξ<1时,(欠阻尼) S1 ,S2 为一对具有负实部的共轭复根。
前 页 后 页
2003-09/10
<自动控制原理>(3-08)
④ 当ξ=0时,(无阻尼,零阻尼) S1 ,S2 为一对幅值相等的虚根。
⑤ 当ξ<0时,(负阻尼) S1 ,S2 为一对不等的负实数根。
结论分析: a) tr 、tp 、ts 、td 与ωn 的关系(反比关系);
b)
tp 、td与ξ的关系(正比关系);
ts与ξ的关系(反比关 系);
前 页 后 页

精品课件-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精品课件-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 1.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位置随动系统如图3.9所示,系统中的负载角位移能跟 随输入手柄角位移的变化。图中两个线性电位器分别把输入和 输出的角位移转变为与之成比例的电信号,并进行比较,其差 值经过电压和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给直流伺服电机供电,使之带 动传动比为 的齿轮组合负载一起转动,力图使角位移的误差 减小到零。
c(s)
K
r (s) Js2 Fs K
其中:阻尼系F 数f0
CmC R
e
,开环增益 K
K p Ka
Cm R
j
为了使研究的结果具有普遍的意义,可将式(3.16)改写为二
阶系统的标准形式C(s)
n2
R(s) s2 2ns n2
2020/12/14
第三章 线性控制
21
自动控制 原理
二阶系统时域分析
3)单位斜坡响应

,零初始条件下一阶系统单位斜坡响应的
C拉(s)氏 变1 换 R为(s) 1 1
Ts 1
Ts 1 s2
2020/12/14
第三章 线性控制
16
自动控制 原理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 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 1t
c(t) t T (1 e T )
图3.8 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根据一阶系统对上述三种典型信号的时域响应,不难看出线
第三章 线性控制
10
自动控制 原理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a)RC电 路
(b)一阶系统 框图
(c)等效 框图
图:一阶系统及结构 框图
2020/12/14
第三章 线性控制
11
自动控制 原理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当 1 时:相等负实根
(4)当 0 时:共轭虚根
(1)过阻尼( 1)
s1,2 n n 2 1
C(s)
n2
1
n2
(S s1)(S s2) S [S n ( 2 1)][S n ( 2 1)]S
A1
A2
A3
S S n ( 2 1) n ( 2 1)
TT
TT
%
t
p
n
K,T
六.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稳定性系统在扰动消失后,由初始偏差状
态恢复到原平衡态的能力。
若线性系统在初始扰动的影响下,其动态过程 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于零(原平衡工作 点),则称系统渐近稳定,简称稳定;
若在初始扰动的影响下,系统的动态过程随时 间的推移而发散,则称系统不稳定。
jd d n 1 2 -阻尼振荡频率
W
(s)
C(s) R(s)
S2
n2 2ns
n2
C(s)
W (s)R(s)
S2
n2 2n S
n2
1 S
1
S n
n
S (S n )2 d 2 (S n )2 d 2
稳态分量
暂态分量
C(t) 1 ent[cosdt
1 2
sin dt]
(d n 1 2 )
统参数K,T和α。
c(t)
7.21
R(s)
K s(Ts 1)
C(s) 5
0 3.25 5
已知: %,t p,c()
10
t
T(s)
s
2
2n 2ns
2 n
思路: % c() lim c(t) limsC(s) c()
tp n

自动控制原理-03-01

自动控制原理-03-01

td
稳态误差(t→∞)
tr tp
t ts
6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延迟时间td: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其 终值一半所需时间。 上升时间tr:响应从终值10%上升到 终值90%所需时间; 对有振荡系统亦可定义为响应从零 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需时间。上升时间 是响应速度的度量。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小结
一阶系统的典型响应与时间常数T密 切相关。只要时间常数T小,单位阶跃响 应调节时间小,单位斜坡响应稳态值滞后 时间也小。但一阶系统不能跟踪加速度函 数。 线性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的响应,等 于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的导数。
17
例: 某一阶系统如图,(1) Kh=0.1, 求调节时间ts, (2)若要求ts=0.1s,求反馈系数 Kh . R(s) E(s) (- )
ur (t )
C
uc (t )
结构图 :
R(s)
E(s) (- )
1/Ts
C(s)
10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2.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设一阶系统的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函数 r(t)=1(t) ,可得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h(t ) 1 e
S平面 j
1 t T
(t 0)
P=-1/T
7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峰值时间tp:响应超过其终值到达第一个峰 值所需时间。 调节时间ts: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 ±5% 内 所需时间。 超调量%:响应的最大偏离量h(tp)与终值 h(∞)之差的百分比,即
%
h( t p ) h() h()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


重点分析控制输入信号下输出响应的动态指
标和稳态指标、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指标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
Page: 7
自 动
动态过程 又称瞬态过程、过渡过程。在典型输入
控 信号的作用下,系统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

原 状态的过程。
理 实际系统总是存在惯性、摩擦等因素 必定存在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
Page: 11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线性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3.2 线性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3.3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4 线性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时域法校正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
Page: 1


控 学习要求 掌握系统时域特性和动态性能分析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
Page: 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为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统性能
制 分析和参数设计奠定了基础


时域分析法基于系统输出对系统输入信号的
时间响应的表达式或响应曲线分析研究系统的
南 京
性能,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



时域分析法以时域性能指标为依据,以典型
压、负载跃变等
南 (2)可反映特殊性,能表示一些特定现象和产生一
京 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课程习题
最小时 K 的最适值。 解 :( 1) 无虚线所画的前馈控制时
1
C(s) P11
s 1
s5
N (s) 1 1 2 10 s2 6s25
s1 s5
(2) n(t) 阶越变化 时, C(s) 的稳态变化即为扰动稳态误差的终值 esn
esn lim sEn (s) , n(t) , N (s)
标:①当 r(t)= t 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ess≤0.02;②当 r(t)=1(t)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Mp%≤30%,ts≤0.3s (△=5%)
解:
ess
1 K
0.02
开环增益应取 K≥50 。现取 K=60 。因
南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课程习题
G(s) K /T
2 n
s(s 1/ T ) s(s 2n )
s520K s2 6s25
s1 s5
当扰动稳态误差的终值 esn 最小时, N(s) 对 C(s) 稳态值影响最小
esn
lim
s0
sEn
(s)
lim
s0
s
(s 520K ) s(s2 6s25)
(520 K ) 25
令 esn 0
520K 0 即 K 0.25
例 3-3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 3-3 所示。假设输入信号为 r(t)=at ( a 为任意常数)。证明:通过适当地调节
1 2
n 2
2 2
0.354 2.828
r(K 2 aK
4
1 ess K 0.25

当K
8,
0.7 时 (s)
8

s2 (2 8a)s 8
n2 2n
8
2
8a
a
n 4
1
0.7 2 4
2 1 0.245
G(s)
8
s2 2 0.7 2
Ts2
s
KK K
i
s
R(s)
当输入信号为 r(t)=at 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ess
lim
s0
Ts2
s
Ts2
s
s
KK i K
s
a s2
lim s0
a(Ts 1 KKi ) Ts2 s K
lim a[Ts (1 KKi )] a(1 KKi )
s0 Ts2 s K
解: G(s)
s(s
1
K j1)(s 1
j1)
s(s2
K 2s
2)
K
2
5
r(t) t
K
lim sG(s) s1
2
ess K 1.2 K 3
G(s)
s(s 1
K j1)(s 1
j1)
s(s2
53 2s
2)
例 3-6 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 (s 1) G(s) s3 as2 2s 1 若系统以 2 rad s 的频率作等幅振荡,试利用劳斯判据求 K 和 a 的值。
0.25,因此
1,同时 ess
a K
0.25
K
4a
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e (s)
s2
s(s a) (a K)s
K
,由频率特性可知
e ( j)
4
( j)2
j( j a) j(a K) K
4
化简可得
2 a2
2
(K 2)2 2(a K)2
10
4
(K
4(16 a2 ) 16)2 16(a K )2
s0
s
En (s) N (s)n (s)
s
1
1
s 1 12
10
s(s
( s 5) 2 6s2
5)
s1 s5
esn
lim
s0
sEn
(s)
lim
s0
s
(s 5) s(s2 6s25)
5
(3)加一增益等于 K 的前馈控制
2
C(s)
N (s)
Pk k
k 1
11 s1 s1
1 1
2 10K s5 2 10
解:由题意知系统必具有共轭纯虚根 s1,2 j2 ,对应劳斯表中 s1 行各元素均为零。
系统特征方程为 D(s) s3 as2 (2 K )s (1 K ) 0
劳斯表为
s3
1
2K
s2
a
1 K
s1 2 K 1 K a
s0
1 K
令2K
1 K a
0 ,同时由 s2 行构成的辅助方程 as2
画出 K, T 的取值范围。 解:
(s)
C(s) R(s)
Ts2
K sK
s2
KT s T K
T
n2 2n
K
T 1T
2
1 TK
0.5
即TK 1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D(s) Ts2 s K
要使闭环系统所有特征根位于 s 平面上 s 2 的左侧区域,令 s z 2
D(z) T (z 2)2 z 2 K Tz2 (1 4T )z 4T 2 K
K
R(s)
2
s5
++
10
1
C(s)
s 1
图 3-2
(1)无虚线所画的前馈控制时,求传递函数 C(s) N(s) ; (2)设 n(t) 阶越变化 ( 设为定值),求 C(s) 的稳态变化; (3)若加一增益等于 K 的前馈控制,如试图 6 中虚线所示,求 C(s) N(s) ,并求 N(s) 对 C(s) 稳态值影响
的稳态值为 0.25。②在 r(t) 10sin 4t 的作用下,系统稳态输出( c(t) )的幅值为 2。求 K,, a 。
r(t) e(t)
c(t)
G(s)
(s 1)
图 3-5
解:闭环传递函数为
(s)
s
(s
K a)
K(s
1)
s 1
K as
Ks
K
闭环系统稳定的条件为
1 2
a0 a0
K 0 K 0 aK K 0 a 1
由劳斯判据可知
T 0 1 4T 0 4T 2 K 0
综上可知:K, T 的取值范围为 0 T 1 4
T K 1 0.5 2
在 T-K 的直角坐标图上画出 K, T 的取值范围略。
TK 1
例 3-5 考虑一个单位负反馈三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 G(s) 的分子为常数,要求:①在 r(t) t 作用下的 稳态误差为 1.2;②三阶系统的一对闭环主导极点为 s1,2 1 j1 ;试求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系统开环传 递函数 G(s) 。
(1 K )
0 ,将 s1,2
j2 代入上式
4a 1 K 0 ,联立可解得 K 2, a 0.75
例 3-7 设系统如图 3-4 所示,试求:①当 a 0, K 8时,确定系统的阻尼比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n 和 r(t) t 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②当 K 8, 0.7 时,确定参数 a 值及 r(t) t 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 差;③在保证 0.7, essr 0.25 的条件下,确定参数 a 和 K 。
距离越大,振荡频率越高,距离越小,振荡频率
越 低 ); 阻 力 系 数 大 小 取 决 于 1,2,3 大 小 , cos ;衰减速度快慢取决于闭环极点的实数
部大小(离虚轴的距离,距离越大,衰减速度越
快,距离越小,衰减速度越慢);
j
3
2
4
1 2
1
4
0
4
1
3
2
例 3-2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 3-2 所示,试求 N(s)
K 0
(s)
1
1 G(s)
H
(
s)
R(s)
s
1
s1 as as Ks
K
R(s)
( G(s)
s
K (s
a)

H (s)
s
1)
r(t) t 时,由终值定理可得
南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课程习题
ess
lim sE(s) s0
lim s
s0
s 1
s1 as as Ks K
1 s2
南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课程习题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例 3-1 已知四个二阶系统的闭环极点分布图如图 3-1 所示,试填写试表 1,并简要说明理由。注:各栏分
别填写 高、低;大、中、小;快、慢。
j
3
2
4
1
0
4
1
表 3-1
系统 组
别 项目
1 Ⅰ
2
振荡频率 (高、低)
低 高
1


3

阻尼系数
衰减速度
故有 T
1/ 2
n

2 n
K
/T
于是 n 2K 取 M p % 0.2 % ,计算得
(ln M p %)2 2 (ln M p %)2
0.456,n
54.72
此时 ts 3.5 / n 0.14 0.3 (S)
满足指标要求。最后得所选参数为:K=60,T=0.02 (s)
同时 D(s) s3 10s2 10Kbs 10 0 ,两式比较可得
a 5 10 5a b 10Kb 5b 10
a 5 b 5
Kb 2.7
另两个闭环极点可由 s2 as b s2 5s 5 0 解得 s2 4.56 , s2 0.44
例 3-10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s) K / s(Ts 1) 。 试选择参数 K 及T 的值以满足下列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