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文言文专题训练6
二轮复习统编版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二轮复习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石昌言使北引(宋)苏洵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
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
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①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
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②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
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
”③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
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
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
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
”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啖:吃B. 未成而废废:停止C. 游京师游:游学D. 建大旆建:树立(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又以亲戚故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B. 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臣为韩王送沛公C. 安知其至此?则或咎其欲出者D. 吾于昌言独有感也月出于东山之上(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 先:先府君,此处指苏洵之父苏序;先,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2文言文翻译题
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
力争,最终改判。 关闭
CC项.曾,“公派亮使防者患偕未同然雄州,止赵息滋边前地往事调解端”。的契说丹法违错约误在。界根河据捕文本鱼“运公盐亮,他 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 言双:方‘得萌芽以不相禁安,后无将事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
不诘会盗藏/公匿亮强报盗,/一吾定境是不使藏者盗的/随殆从从干者的之。廋搜耳索/以索后之,果/然果是然这/ 样。据
此,“盗悉窜他境”中间不能停顿;“尝有使客亡橐中物”是一个完整的
语句,“物”后要停顿;“移书诘盗”不能断开,前后是目的关系。故选B项关。闭 B
精品课件
解析 答案
-6-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精品课件
-5-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第2讲 文言文翻译题
精品课件
-2-
文言文翻译,涉及方方面面的文言知识,考查这个考点的同时,也 考查了通假字、古今异义、重要实词、重要虚词、词类活用、文 言句式等考点。所以说文言文翻译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是高考 的重点和难点,二轮复习时,要把它作为重中之重。
精品课件
-3-
(2016·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 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 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 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 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 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 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 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 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宰相书①(宋)朱熹六月八日,具位谨奉书再拜献于某官:熹尝谓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
当缓而急,则繁细苛察,无以存大体;当急而缓,则怠慢废弛,无以赴事几。
均之二者,皆失也。
然愚以为当缓而急者,其害固不为小,若当急而反缓,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不可以不察也。
窃观今日之势,可谓当急而不可缓者矣,然今日之政则反是,愚不知其何以然也。
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今亦未暇一一条数。
且以荒政论之,则于天下之事,最为当急而不可缓者;而荒政之中,有两事焉,又其甚急而不可少缓者也。
一曰给降缗钱②,广籴米斛。
储蓄既多,缓急足用,政使朝廷别有支拔,一纸朝驰,而米夕发矣。
此一事也;二曰速行赏典③,激励富室。
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则籍之,以为一时之用;事定则酬之,以为后日之劝。
旋观今日,失信已多,别有缓急,何以使众?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此二事也。
然或者之论,则以为朝廷撙节财用,重惜名器④,以为国之大政,将在于此,二者之请,恐难必济。
愚窃以为不然也。
夫撙节财用,在于塞侵欺渗漏之弊;爱惜名器,在于抑无功幸得之赏。
今将预储积蓄,以大为一方之备,则非所谓侵欺渗漏之弊也;推行恩赏,以昭示国家之信,则非所谓无功幸得之赏也。
且国家经费,用度至广,而耗于养兵者十而八九。
至于将帅之臣,则以军籍之虚数,而济其侵欺之奸;馈餫⑤之臣,则以簿籍之虚文,而行其盗窃之计;苞苴⑥辇载,争多斗巧,以归于权幸之门者,岁不知其几巨万。
明公不此之正,顾乃规规⑦焉较计毫末于饥民口吻之中,以是为撙节财用之计,愚不知其何说也?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一费之甚,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盖民之与财,孰轻孰重?身之与国,孰大孰小?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失,则不可以复收;身危犹可复安,国势一倾,则不可以复正。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6a Word版含解析(已审阅)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二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孙傅)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A.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C. 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 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答案】 A【解析】【分析】句中“使者”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同”的内容是“苏轼”,不是“苏轼奏”。
故选A。
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附参考译文】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船,骚动混乱,大量耗费。
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原地区没有一点好处。
宰相认为他说的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蕲州安置。
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只是就职论事责备的有点过头而已。
许翰也被罢职离开。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长庚,字西岩,福建同安人。
乾隆五十二年,署福建海坛镇总兵,罄家财募乡勇,捕获巨盗。
自乾隆季年,匪艇始犯福建三澎,长庚击走之。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1(6)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1进阶特训(6)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塔思,幼与常儿异,英才大略,绰有祖风。
木华黎常曰:“成吾志必此儿也。
”及长,每语必先忠孝,曰:“大丈夫受天子厚恩,当效死行阵间,以图报称,安能委靡苟且目前,以隳先世勋业哉!”年十八袭爵。
庚寅秋九月,叛将武仙围潞州,太宗命塔思救之。
大兵未至,塔思率十余骑觇贼形势,仙恐有伏,,帝亲征,遣塔思复取潞州。
仙夜遁,邀击之,斩首七千余级,以任存侄代领其众。
壬辰春,睿宗与金兵相拒于汝、汉间。
金兵成列,将战,会大雪,分兵四出,塔思冒矢石先挫其锋,诸军继进,大敗金兵。
甲午秋七月,朝行在所。
时诸王大会,帝顾塔思曰:“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
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群臣未对,塔思对曰:“臣家累世受恩,图报万一,正在今曰。
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淮、浙,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帝悦曰:“塔思虽年少,英风美绩,简在脱心,终能成我家大事矣。
”賜黄金甲、玻璃带及良弓二十,命与王子曲出总军南征。
乙未冬,拔枣阳。
曲出别徇襄、邓,塔思引兵攻郢。
郢濒汉江,城坚兵精,且多战舰。
塔思命造木筏,遣汶上达鲁花赤刘拔都儿将死士五百,乘筏进击。
引骑兵沿岸迎射,大破之。
丁酉秋九月,入汴京。
守臣刘甫置酒大庆殿。
塔思曰:“此故金主所居,我人臣也,不可处此。
”遂宴于甫家。
戊戌秋九月,帝宴群臣于行宫,塔思大醉。
帝语侍臣曰:“塔思神已逝矣,其能久乎?”己亥春三月,薨,年二十八。
(节选自《元史•塔思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B.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C.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D.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是古时臣民对于帝王的称呼,历代帝王一直鼓吹"君权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二轮复习统编版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二轮复习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文,完下面小题。
偶园记(明)康范生①繇北郭门外,有长虹跨江,吾邑所称凤林桥也。
逾桥而北,沿河西行数十武,则偶园在□。
三面环山,一面距河。
左右古刹邻园,多寿樟修竹,高梧深柳。
竹柳之间,有小楼隐见者,芳草阁也。
据高眺远,西山爽气,倍觉亲人。
下临澄江,晴光映沼,从竹影柳阴中视之,如金碧铺地,目不周玩。
顷之,有小艇穿桥东来,掠岸而西,波纹尽裂,乃知是水。
春霖积旬,秋江方涨,楼边洲渚,尽成湖海。
游舫直抵槛下,门前高柳,反露梢中流。
西山百尺老樟,可攀枝直上。
若乃雪朝凭栏,千山皎洁;月夕临风,四顾凄清;南望楼台浮图,尽供点缀□。
②由芳草阁而北,为江霞馆,洞门重门,长江在几间。
判以卫垣,使波光玲珑透入。
邻园竹高千寻,随风狂舞,乱拥阶前;积雪压之,直伏庭下;日见雪消,则以次渐起。
③由江霞馆而北,为兰皋,深隐可,坐上有小楼,可眺北山。
山下半畴百亩,寓目旷如。
④由兰皋折而西,为夕揽亭。
开窗东向,芙蓉柏栗诸树,颇堪披对。
距邻寺仅隔一垣,暮鼓晨钟,足发深醒;梵贝琅琅,可从枕上听。
⑤凡是数者皆名号仅存风雨粗蔽遂俨然以偶园题之。
⑥客有教余楼前凿池,池上安亭,槛内莳花,庭前叠石者;余唯唯否否。
祖生击楫,陶公运甓①,彼何人□!士不获蚤庸于时,寄一枝②以避俗藏身,岂得已也。
且夫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一切嗜好,固无足以累之。
坡老与舅书云:“书画寄物,吾视之如粪土耳。
”此语非坡老不能道,非坡老不肯道,非坡老亦不敢道也。
书画且然,况其他乎?园亭固自清娱,然着意简饰,未免身安佚乐,无裨世用。
即神明,亦几何为山水花木所凝滞哉!全之为是园也,庶几弗为吾累也。
偶然而园,之亦姑偶然而记之□。
【注释】①祖狄,晋范阳人。
元帝时,为豫州刺史,渡江击辑,誓曰:“不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陶侃,晋浔阳人。
明帝时,拜征西大将军,都督荆襄军事,平苏峻之乱。
初为广州刺史,日运百甓习劳,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选择题)ppt课件
文言文阅读
第1 讲
文言文选择题
-3-
高考文言文选择题有3道题,每道题3分,题型稳定,考点稳中有变。 这3道选择题,包括了实词、筛选信息、断句、文化常识、分析概 括5种题型。根据考试趋势,二轮备考时,应将实词、断句、文化常 识、分析概括这四种题型作为复习重点。
-4-
一
二
一、(2017· 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谢弘微 ,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 , 无后 ,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 ...
混有知人之名”。据此可排除B项和C项。“此儿深中夙敏”是一个完整
的主谓句,“敏”后也应断开,据此再排除A项,可以得出答案。 D
解析
关闭
答案
-7-
一
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 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 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 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 关闭 君家钱财营葬。
-10-
一
二
参考译文 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谢思,任武昌太守。从叔谢 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嗣子。 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嗣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谢弘微 孩童时期,风采充溢,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他嗣父 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谢混 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 满足了。”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嗣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 只承继接受了嗣父的几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的 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本家子侄谢灵运、谢瞻、谢 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所居在乌 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 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让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 称他为“微子”。
初中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
初中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
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
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
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
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①之所能及。
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
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
顾恐陆行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使善视之。
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
(节选自苏轼《石菖蒲赞》一文)【注】①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 濯去泥土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B. 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C. 既非昌阳之所能及及郡下(《桃花源记》)D. 置盆中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例:以石盆养之A.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B.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C.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D.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处朗读停顿。
余游慈湖山中(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苍然于几案间(5)请简要概括石菖蒲的特点,并揣摩作者对石菖蒲的情感。
【答案】(1)C(2)D(3)余/ 游慈湖山中(4)在室内的桌案之间显示着自己的苍翠颜色。
(5)生命力强,忍寒苦,安澹泊;生长条件简单,易养且能入药。
作者对石菖蒲充满怜爱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1)A清洗;B给予;C达到;到……去;D放置,安置。
故选C。
(2)“以石盆养之”中的“之”做代词,代指石菖蒲。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B动词,到。
C助词,的。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解析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②其名为银________③及其家穿井________④其真无马邪________(2)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骈死于槽枥之间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 何陋之有D. 甚矣,汝之不惠(3)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
(4)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答案】(1)其中的;它的;他;难道(2)C(3)设问(4)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
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①其:代词,其中的;②其:代词,它的;③其:代词,他;④其:表反问语气,难道。
⑵“惟弈秋之为听” 和“ 何陋之有”都属于宾语前置句式,A、B、D三句都是倒装句,故选C。
⑶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句意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一问一答,起到强调作用,属于设问句。
⑷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①虽:虽然。
俱:一起。
若:比。
句意是: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
② 其:表选择疑问,是…还是… 。
句意是: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故答案为:⑴① 其中的;② 它的;③ 他;④ 难道。
初中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
初中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①族;灭族。
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
③弃市:死刑。
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
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B.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问其故C. 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D.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落而石出者(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答案】(1)B(2)①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②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
(3)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解析】【分析】(1)A……的人。
B原来;原因。
C好像。
D连词,表并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时时:不时。
初中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解析
初中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岳阳楼记》,回答下面问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连月不开________②朝晖夕阴________③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④日星隐曜________⑤樯倾楫摧________⑥把酒临风________⑦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⑧去国怀乡________(2)下列各项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B. 览物之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临溪而渔/而不知人之乐D. 不以物喜/以君之力(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答案】(1)放晴;日光;有时;光芒;倒下;持、执;探求;国都(2)A(3)①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解析】【分析】(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翻译。
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
课内的文言实词注意平时的背诵积累。
开:今义多指关的反义词,古义在这里翻译为“放晴”;晖:翻译为“日光”;或:该词含义比较多,在这里翻译为“有时”;曜:日、月、星都叫曜,在这里翻译为“光芒”;倾:翻译为“倒下”;把:翻译为“持、执”;求:今义多翻译为“请求、寻求”,古义在这里翻译为“探求”;国:今义多指国家,古义在这里翻译为“国都”。
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6b Word版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理,字伯循,三原人。
同里.尚书王恕家居,讲学著书。
理从之游,得其指授。
杨一清督学政,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马生、吕生之经学,皆天下士也。
”登乡荐,入国学..,与柟及林虑马卿,榆次寇天叙,安阳崔铣、张士隆,同县秦伟,日切劘于学,名震都下。
高丽使者慕之,录其文以去。
连遭艰..,不预试。
安南使者至,问主事黄清曰:“关中马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其为外裔所重如此。
正德九年举进士。
一清为吏部尚书,即擢理稽勋主事。
调文选,请告归。
起考功主事,偕郎中张衍瑞等谏南巡。
诏跪阙门,予杖夺俸。
未几,复告归。
教授生徒,从游者众。
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
下诏狱,再予杖夺俸。
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五年大计外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以私憾欲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萧鸣凤、陕西副使唐龙。
理力争曰:“三人督学政,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请先去理。
”乃止。
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璁、桂萼党吏部郎中彭泽,璁、萼竟取旨留之。
理擢南京通政参议,请急去。
居三年,起光禄卿,未几告归。
阅十年,复起南京光禄卿,寻引年致仕。
三十四年,陕西地震,理与妻皆死。
理学行纯笃,居丧取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折衷用之,为关中学者所宗。
穆宗立,赠.右副都御史。
天启初,追谥忠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B.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C.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D.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解析]“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不应断开,“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的意思是“正德年间首先引导刘瑾核查天下库藏”,句子的主语是“庄绎”,谓语是“导”,“刘瑾”既是“导”的宾语,也是“核天下库藏”的主语,如果在“刘瑾”一词后断开,就会使“核天下库藏”的主语变成“庄绎”,这显然不符合文意。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教案:专题六 必考文言文翻译题(10分)
专题六⎪⎪⎪必考文言文翻译题(10分)——10分题目需珍惜,拉开分差很容易在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断句题、古文化常识题和分析综合题,学生的正确率一般都较高,真正的难点和失分点是翻译题,那么文言文翻译究竟难在何处?又该如何突破呢?编者认为,文言文翻译,学生失分的原因无非就是“词不落实,句不贯通”。
具体表现在重点考查的词语译不准确,看不出句式特点,脱离上下文文意等。
如果要将文言文中的某句话翻译好,争得高分,关键要明确命题人在译句中设置的几个考“点”,翻译时注意对译出来。
答题人要明白,命题者设置此句翻译,说明这句有特殊之处:或考其中的某实词、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
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句中的这几个“点”译清楚,才能不失分。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词要落实,句要贯通第1讲 译准3大给分点——保高分(一)准识通假字——找出本字再翻译通假字虽然不常出现在翻译中,但是准确识别并翻译到位是翻译的一个重要能力。
能否译出通假字的本字的本义,关键在识别。
快速识别通假字的2大方法1.按字面意思来解释明显不合逻辑的字。
在翻译一个文言实词的时候,如果按照它的字面意思来解释,发现明显有悖于整个句子的逻辑或句意,那么它极有可能是通假字。
2.明确词性,抓住搭配找通假。
当一个文言实词就其字面的词性来讲,不能与其前后的句子成分很好地搭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该字为通假字。
[例1] (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译文:[答案]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重。
我们的国君有病,如果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考查点:“锡”通“赐”,赐予;“而”,转折连词) [参考译文]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文句式(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文句式(含答案)专练6:文言文句式练习一1.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A. 时人莫之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古之人不余欺也C. 不知木兰是女郎____________D.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2. 选出下列各组中是判断句的一项()A. 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B. 故木受绳则直C. 然是说也,余犹疑之D. 灭六国者六国也3.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 求人可使报秦者____________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____________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时人莫之许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____________ 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 郑人有且买履者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唯才是举____________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B.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敢问夫子恶乎长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毋宁毙于虞人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不拘于时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答案1. C(ABD宾前。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散文类六(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共6题)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二)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利者,常防其原也。
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怒”。
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轲,驺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既通/游事齐宜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后也借指孤单无伴之人。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强化练习文言文阅读6人教版
1•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泗滨美石泗水之滨多美石。
孟尝君为薛公,使使者求之以币。
泗滨之人问曰:“君用是奚为哉?”使者对曰:“吾君封于薛,将崇宗庙之祀,制雅乐焉,微.君之石,无以为之磬。
使隶人敬请于下执事,惟.君图之。
”泗滨人大喜,告于其父老,斋戒肃使者,以车十乘致石于孟尝君。
孟尝君馆.泗滨人而置石于外朝。
他日下宫之舄阙①,孟尝君命以其石为之。
泗滨人辞诸孟尝君曰:“下邑之石,天生而地成之。
昔日禹平水土,命后夔②取而荐之郊庙,以谐八音,众声依之,任土作贡,定为方物③ 要之明神,不敢亵也。
君命使者来求于下邑曰:’以崇宗庙之祀’,下邑之人畏君之威,不敢不供,斋戒肃使者致于君。
君以置诸外朝,未有定命,不敢以请。
今闻诸馆人曰‘将以为下宫之舄’,臣实不敢闻。
”弗谢而走。
诸侯之客闻之皆去。
于是秦与楚合谋伐齐。
孟尝君大恐,命驾趋谢客,亲御泗滨人,迎石登诸庙,以为磬。
诸侯之客闻之皆来,秦、楚之兵亦解。
君子曰:“国君之举不可以不慎也,如是哉!孟尝君失信于一石,天下之人疾 .之,而况得罪于贤士哉!虽然,孟尝君亦能补过者也。
齐国复强不亦宜乎?”(选自明朝刘基《郁离子》)【注释】①舄,同“磶”,承垫宫柱的脚石。
阙,通“缺”。
②后夔,人名,相传为舜掌乐之官。
③方物,可贡的地方特产。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微君之石()(2)惟君图之()(3)孟尝君馆泗滨人()(4)天下之人疾.之()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B.孟尝君命以其石为之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C.命后夔取而荐之郊庙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将以为下宫之舄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A.使隶人敬请于下执事而君幸于赵王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斋戒肃使者,以车十乘致石于孟尝君。
(2)命驾趋谢客,亲御泗滨人,迎石登诸庙,以为磬。
20.泗滨人“弗谢而走”的原因是什么?(2分)2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价孟尝君。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主题群文练6榜样力量(散文+文言文+语言运用)
一二三
文本二 野草①(节选) 秦似
命名《野草》,用意所在,并非全在因袭,也说明着我们对这样一个小小的东 西,并不高瞻远瞩,自己先给它一个卑之无甚高论的名号。野草虽然孕育于残冬, 但茁长和拓殖却必须在春天的。如果严冬再来,它自然还得消亡。“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这固然说明着草莽之类的顽强,然而也同时是自然界的机械循环的 悲剧。这种机械的循环,于人类倒不能类推的。大抵人间的春天到来,严冬自己 就先宣告死灭。不过这正是野草身外的事。在目前他只是芜杂丛生,荆莽交错, 既无花果之望,亦无枝叶之阴。它只希望给受伤的战斗者以一个歇息的处所,让 他们退到野草,拭干伤口的血痕,再躺一会。如果因疲劳而至于饥饿,则掘几把草 菇,也聊胜于无。
(有删改) 注①《野草》写于1940年,是文艺刊物《野草》月刊的发刊词。秦似 是《野草》的编委之一,主要负责编辑部的日常工作。
一二三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文本一以欣慰之情贯串全文,既有酷夏终过“我”的“自慰”,也有老友重聚 别来无恙的相互“道慰”,还有对秦似辛勤工作终有收获的“慰藉”。 B.文本一中“我”与家槐、秦似两个人皆是好友,但感情略有差异,对家槐主 要是敬佩和关心,对秦似则主要是亲热和熟络,常喜欢开玩笑戏弄他。 C.文本一“秋之后,仍有冬,还有以后的秋的到来的”,表面是对“野草”的“正 告”,暗含的是“我”对《野草》未来虽历坎坷但终究会成功的信心。 D.文本二将《野草》与《英伦的雾》《美国人的狗》作比较,鲜明地阐释 了办刊的宗旨,也强烈表达了对国统区粉饰太平的“花边”文学的不屑与愤 慨。
一二三
秦似兄近月来,是肥胖了许多,面圆圆的,有似于卡通画上的小猪,我几 次这样调笑他;问其致肥之道,他说,受气吃亏,也可以长肉生肌。他是研究 生物学的,恐怕也找不出论据来;但这两年来,因为《野草》,我是深深地知 道他在各方面受到了无数的困难,满肚皮里压下了无数的闷气。如果真把 这一刊物当成一堆小草看的话,那么,在培植上,他所卖的力,所受的艰难,真 比一个农夫种二三亩田还要劳瘁得多哩。这并不是说他力有不逮,事实告 诉我们,在蓬蒿之中、贫瘠之地,种一株草,是比在肥土壤里种几十亩谷禾, 须要费力得多的,也正因为这样才显出可贵来。当家槐兄慰藉他的时候,我 想,他回想一下这两年的辛勤,也会自慰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北校区二轮复习语文专题(五)13 总31)班级:姓名:主备:顼生象刘海君审批:文言文专题II部分(预习)一、考纲要求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高考真题例析朱昭字彦明,府谷人。
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
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
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
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
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
”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
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
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
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
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
”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
”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
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
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节选自《宋史·朱昭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婴:环绕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削弱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乘:追逐【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
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3分)①今天子圣政一新矣②取传禅诏赦宣读之③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④妻子不可为贼污⑤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⑥昭跃马从缺城出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⑤【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
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
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
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
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
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
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
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
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
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
总体把握文意。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⑵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备考提示】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
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三、13年高考预测文言实词推断题出自于课本的可能性很大。
四、【专题训练讲析】(自主学习时间用15分钟预习)(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褒,字弘业,颍川颍阳人也。
褒少有志尚,好学而不守章句。
其师怪问之,对曰:“文字之间,常奉训诱.,至于商较异同,请从所好。
”师因此奇之。
及长,涉猎经史,深沈有远略。
时周文帝为刹史,素闻其名,待以客礼。
及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诸将遣使迎周文。
周文问以去留之计,褒曰:“此天授也,何可疑乎!”周文纳焉。
大统初,迁行台左丞。
出为北雍州刺史。
州带北山,多有盗贼。
褒密访之,并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
厚加礼遇,谓曰:“刺史起自书生,安知督盗?所赖卿等共分其忧耳。
”乃悉召杰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置为主帅.,分其地界,有盗发.而不获者,以故纵论。
于是诸被署者莫不惶惧,皆首伏曰:“前盗发者,并某等为之。
”所有徒侣,皆列其姓名,或亡命隐匿者,亦悉言其所在。
褒乃取盗名簿藏之,因大榜州门曰:“自知行盗者,可急来首,即除其罪。
尽今月不首者,显戮其身,籍没妻子,以赏前首者。
”旬日之间,诸盗咸悉首尽。
褒取名簿勘之,一无差异,并原其罪,许以自新,由是群盗屏息。
入为给事黄门侍郎,迁侍中。
累迁汾州刺史。
先是,齐寇数入,人废耕桑,前后刺史,莫能防扦。
褒至,适会寇来,乃不下属县。
人既不备。
以故多被抄掠。
齐人喜于不觉,以为州先未集兵,今还必不能追蹑,由是益懈,不为营垒。
褒已先勒精锐,伏北山中,分据险阻,邀其归路。
乘其众怠,纵伏击之,尽获其众。
故事,获生口者,并送京师,褒囚是奏曰:“所获贼众,不足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
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
”有诏许焉。
自此抄.兵颇息。
褒历事三帝,以忠厚见知。
武帝深相敬重,常以师道处之,每入朝见,必有诏令坐,然始论政事。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八)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之间,常奉训诱.诱:教导B.有盗发.而不获者,以故纵沦发:发生C.乃悉召杰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置为主帅.帅:将领名。
D.自此抄.兵颇息抄:抢掠6.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韩褒“深沈有远略”的—组是()①褒少有志尚,好学而不守章句②褒密访之,并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③所有徒侣,皆列其姓名④褒至,适会寇来,乃不下属县⑤每人朝见,必有诏令坐.然始论政事⑥先勒精锐,伏北山中,分据险阻A.①③⑤B.①②⑥C.②④⑥D.③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A.韩褒历经北朝三个君主时期,以忠诚厚道而闻名。
武帝每每朝见时,先下诏让他坐下,然后才议论朝政,恭敬如执弟子礼。
B.少年韩褒就有志向与追求。
对于学习也有不凡的见解。
在恭谨地接受老师教诲的同时,也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有所偏好。
C.北雍州多盗贼出没,韩褒任刺史期间,先深入调查摸清了情况,又明榜昭告公布自首期限,再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最终制服盗贼。
D.宽以待人是韩褒为官的特点,为人的品质。
在北雍州,他能宽恕诸盗贼的罪过,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在汾州,更是以德报怨,放还俘虏。
8.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州带北山,多有盗贼。
褒密访之,并豪右所为也,而阳不之知。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是,齐寇数入,人废耕桑。
前后刺史,莫能防扦。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C【考点】考查对文中实词的理解。
【解析】C项:“薄”应为“迫近”【思路分析】C项原文是“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大意是“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
”2【答案】D【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的筛选。
【解析】①②原文是“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
”朱昭向夏人介绍宋皇禅位,天子推行新政的事。
据此可排除A、B、C【思路分析】文言文信息的筛选的关键是据题干要求(①朱昭,②主张抗敌)进行排查。
3【答案】D【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解析】D项原文在文末:“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
‟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
”“啖”,吃,诱使;不是“害死”的意思。
4【答案】(10分)⑴总共被围四天,城墙多处毁坏,朱昭凭着才智修补城墙抵御敌兵,全都中规中矩,但是再也不能支撑下去。
⑵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军交战,从傍晚直到天明,尸体塞满街面,无法通行。
【译文】朱昭,字彦明,府谷人。
他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功业,逐步升任至秉义郎的官职,他韬光养晦,在官场上从不表现出来自己有什么特立独行的地方。
宣和末年,当震威城兵马监押,兼知城事。
金兵入侵,夏人乘机攻下河外的全部城镇。
震威府距离府州三百里,势力十分孤立。
朱昭带领全城老幼绕城固守,以抵御敌人攻击的力量。
朱昭招募精锐的士兵一千多人,和他们商定:“敌人知道城中的虚实,有看轻我们的心。
如果我们出其不意去攻击他,可以一鼓作气把他们消灭。
”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敌人果然十分惊慌,城里官兵乘机大声叫喊,奋勇杀敌,杀死和俘获了很多敌人。
夏人用鹅梯准备登上城墙,但是箭好像雨一样(向他们射去),他们没办法登上来,但是攻势却日夜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