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的真假“崩盘”

合集下载

香港房价为何跌不下去?

香港房价为何跌不下去?

香港房价为何跌不下去?
高房价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
度上还是该地区充满活力的表现。

虽然中国内地楼价连续4 个月下跌,但香港楼价却不跌反升,让今年
初提出香港楼市崩溃论的人掉了一地眼镜。

香港的楼价涨幅确实让不少人意外,今年以来不但上涨了约10%,反
映楼价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enta-CityLeading index)近日更升至125.66 点,创历史新高。

不少人可能会认为,香港楼价之因此居高不下,是由于特区政府最近
稍松调控楼市辣招、刚需、内地民众赴港买房和建筑成本上涨等这些老生常
谈的原因造成。

但是,除了上述原因外,笔者认为,外界通常忽略了导致香港长期楼
价高企的两大主要因素。

其一,特区政府楼市政策目的并非是让楼市崩盘。

虽然特区政府为了遏制高房价,推出了不少辣招,但是,这些辣招并
非绝招,本意也只是为了阻止楼价疯狂上涨,令房价可以微跌,或者不升不
跌地横行一段时间,以待民众收入持续增加,消化高企的楼价,从而买得起房。

特区政府为何不出动绝招,动用强大的行政力量去扼杀楼市,甚至让
楼市崩盘呢?
首先,楼市崩盘会冲击香港经济。

环顾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
展很大程度依靠的是资产升值,民众也因资产升值而诱发消费欲望。

一旦楼
市被推掉,不但会造成一个下跌漩涡(Downward Spiral),拖累数十个行业不。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和分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层作业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和分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层作业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品红在静置的水中扩散,从分子的角度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可分的C.品红分子发生变化 D.分子体积极小3.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4.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十分凉爽,这是因为 ( )A.酒精分子很小,由汗毛孔进入体内B.酒精分子吸收了体内水分C.酒精分子在皮肤表面发生了化学变化D.酒精分子由液态变成气态需吸收热量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却不能,说明它们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6.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7.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钟后,玻璃管内有一团白烟(如图所示),白烟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的氯化铵(NH3+HCl→NH4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B.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C.氯化铵微粒不运动D.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8.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全球华商名人堂——廖伟麟

全球华商名人堂——廖伟麟

2华商韬略·李壮/文继承者 创业家——香港纪惠集团有限公司副主席廖伟麟在世界经济饱受欧债危机拖累之际,香港仍是一派繁荣。

尤其是香港地产,楼价指数步步走高,尽管有“冰与火之间”的悲观论调,但香港地产大亨们依旧看好后市。

香港纪惠集团有限公司副主席廖伟麟(Jeffrey)就是其中一位,他继续看好未来甲级商厦的升值潜力,并持续寻找新的投资契机。

与此同时,他也在密切观察地产市场,稳健为先。

入行9年,“玩票”般地将个人资产做到10亿港币,帮助公司资产从数十亿港币放大到200亿港币,廖伟麟的判断很少脱离“靶心”,他在蓄势力推动公司实现更大发展。

如果说做好公司是他的本分,那么在而立之年,他也着力让家庭得到照看。

廖伟麟说:“未来5到10年,我们主要的发展计划是将公司现有的一些大型住宅及商厦进行重建或翻新,来增加资产的市场竞争力;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打算给家人建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宅院,让我们一家人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名门之后当聚焦廖伟麟时,媒体常常会自然联想到他的显赫身世。

廖伟麟的祖父是香港银行家廖宝珊,父亲是廖宝珊第八子廖烈正,母亲廖汤慧霭(廖太)。

从祖父到父母辈都是香港地产、中资银行的领航者,他们在不同的时代持续将廖家事业推向前进。

廖家开基者廖宝珊最为传奇。

1941年,廖宝珊还是一位在饱受战乱之祸的香港街头看招工广告的内地人。

几年后,他就开始投资地产、创办银行,廖家迅速崛起为香港闻名的大家族。

到了廖烈正这一代,几位弟兄共掌廖创兴银行(现为创兴银行),廖烈正扮演了多年的低调董事角色。

虽然香港几经经济起伏、动荡,但创兴银行的谨慎和稳健,保证了它几十年的稳定成长,至今市值超过90多亿港币。

比起家族银行,廖太创办的纪惠集团则另辟蹊径、成就非凡。

纪惠集团成立于1976年,当年廖烈正负责廖创兴银行九龙区业务。

廖汤慧霭时任廖创兴银行襄理(副经理),对地产业非常有研究的她早有投资地产的想法,并得到廖烈正数百万资金支持,于是正式创立伟邦投资公司(纪惠集团前身),开始涉足财务地产。

房产投资香港房价当年暴跌多少?

房产投资香港房价当年暴跌多少?

房产投资香港房价当年暴跌多少?香港房价当年暴跌多少?1997年香港楼市梦碎,六年多的时间里,香港房价跌幅一度达到70%,导致出现几十万的“百万负翁”。

无数人因为破产而跳楼、吞碳。

因为楼市崩盘而破产的人中,最著名的应该是香港演艺明星钟镇涛。

香港房价多少钱一尺香港的房价以尺计算,而不是以平方米计算。

一般来说,香港的房价在九龙和新界地区较低,而在港岛和山顶等地区较高。

根据最近的房价数据,香港的房价在每尺3-6万港币不等,而最高可达近10万港币一尺。

例如,新界地区的一些房屋每尺价格在2-3万港币左右,而九龙地区的一些房屋每尺价格则在4-6万港币左右。

至于港岛地区,尤其是山顶和半山区的房屋,每尺价格普遍较高,有些甚至超过10万港币。

香港房价和北京房价谁更贵?香港房价普遍比北京房价更贵。

香港的房价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高水平,原因包括香港的经济、地理位置和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因素。

香港的经济高度发达,金融、贸易和制造业等行业吸引了大量人才聚集,导致了房屋需求的旺盛。

此外,香港的地形和土地资源也限制了房屋的供应,使得房价居高不下。

相比之下,北京的房价虽然也很高,但相对于香港来说要便宜一些。

北京的房价受到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政府政策的控制,房屋供应相对充足,房价也相对稳定。

因此,香港的房价普遍比北京的房价更贵。

香港房价为什么那么贵1、供应量超少从香港的房市的市场供需来看,香港房子的买家不可能是所有的居民。

香港每年的新房供应量只有约20000套,但香港有250万个家庭,所以其供需比率还不到1%。

按照这个比率,每年大约有20万到30万个家庭买房,但是只有2万套的供应量,所以市场经济就会用价格来分配资源,房价就只有涨到其中90%以上的家庭买不起,或是不愿买的程度。

2、生活环境好香港政府注重住房规划,配套的公共设施比较完备,对交通和教育等投入比较充分,多样在居住的便利性等方面条件都是非常不错的。

此外,香港还是人人向往的“购物天堂”,拥有各种免税产品。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分子和原子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分子和原子习题(含解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学校:___________ 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选题(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于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答案】C【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单个的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则由阴阳离子共同保持其化学性质。

2.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分子质量变小 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答案】A【解析】氧气由气态变成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运动速率很慢。

故选A.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答案】C【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错误;分子、原子间均有间隔,B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在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原子不能再分,D错误。

故选C。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 B.氯化钠 C.镁 D.金刚石【答案】A【解析】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大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停运动C 气体热胀冷缩分子可变大可变小D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答案】C【解析】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比较大;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千克,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世纪启示录_《百年香港楼市史》

世纪启示录_《百年香港楼市史》

世纪启示录:《百年香港楼市史》1999年,TVB楼市题材电视剧《创世纪》开播,一时间全港万人空巷追剧集。

这部耗资1.5亿港元的港剧与它的名字一样气势恢宏,迄今为止仍是TVB成本最高的一部剧之一。

剧中主角许文彪有一句话道出了当时所有香港人的心声:“我不是没有尝试过,我尝试安分守己,拼命干活!挣那么一点点钱!我试过!但是外面那些人,外面那些人!他们只是拿一点点钱出来,花一点点时间,把房价炒高不断地赚大钱!这叫作公平吗?”更为戏剧的是,该剧著名编剧司徒锦源,当时他已经45岁了,依然没有钱买房。

那部剧开播十几年之后,香港人买房还是那么难,置业难度冠绝全球。

2018年更爆出一则成交信息,香港何文田的一个车位以600万成交,大概只有4个平方。

中环31平小户型卖到1500万,单价接近50万每平。

为此,香港政府提出首次置业支持政策:从没买过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个人月收入不到3.4万或家庭月收入不到6.8万,就有资格申请首置盘,低价买楼。

据统计,家庭月收入4万以上的,已经是香港前32.8%的人群了。

天呐!现在即使月收入6.8万,都得靠政府帮忙才买得了房,可见香港楼价的惨烈程度!那么香港高楼价的真正历史原因是什么?它过去一百年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样的?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01、香港概况及由来香港目前800万人口左右,有1104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目前开发出来的只有260平方公里左右,开发程度24%。

01香港概括及由来在明朝时,广东一带盛产莞香,此香香味奇特,颇受人们的喜爱,故而远销全国,饮誉世界。

由于当时贩香商人们一般都是在港岛北岸石排湾港将莞香装船运往外地,所以人们将这个港口称为香港,意为贩香运香之港,将港口旁边的村庄,称为香港村。

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港岛南部赤柱登陆后,由一名叫陈群的当地居民带路,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用当地土话答称'香港',英军即以陈群的地方口音HongKong记之,并用以称呼全岛。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考试要求:认识燃烧、缓慢氧化、爆炸的条件及其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考点一)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二、爆炸(考点二)概念发生条件防范措施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与空气隔离;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常见灭火的方法(考点三)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香港房地产发展历史史

香港房地产发展历史史

东南亚、香港房地产泡沫:香港业主平均损失267万港元继日本之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也是一次惨痛的经历,而其中以泰国尤为突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泰国政府把房地产作为优先投资的领域,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性政策,由此促生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海湾战争结束后,大量开发商和投机者纷纷涌入了房地产市场,加上银行信贷政策的放任,促成了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与此同时,大量外国资本也进入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投机性活动。

遗憾的是,当时这些国家没有很好地进行调控,最终导致房地产市场供给大大超过需求,构成了巨大的泡沫。

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的1996年,泰国的房地产业已处于全面危险的境地,房屋空置率持续升高,其中办公楼空置率竟达50%。

随着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并直接导致各国经济严重衰退。

东南亚金融危机还直接导致了香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香港的房地产热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李嘉诚、包玉刚等商界巨子纷纷投资房地产领域,香港十大房地产公司也先后公开上市,而来自日本、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的资金也蜂拥而入。

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香港的房价和地价急剧上升。

到1981年,香港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世界房价最高的地区。

1984年—1997年,香港房价年平均增长超过20%。

中环、尖沙咀等中心区域每平方米房价高达十几万港元,一些黄金地段的写字楼甚至到了每平方米近20万港元的天价。

受房价飞涨的刺激,香港的房地产投机迅速盛行起来,出现了一大批近乎疯狂的“炒楼族”。

当时的香港,人们盲目地投资房地产。

为了抓住机遇,许多人往往仅凭地产经纪人电话中的描述,就草草决定购买豪宅。

一些经纪人甚至会对顾客说出这样的话:“什么?你要考虑一两天?当然不行!有很多人在等,你不买的话,过3分钟就没了!”1996年,香港竟出现买房前必须先花150万港元买一个号的怪事。

就在香港的房地产泡沫达到顶峰时,东南亚金融危机降临了。

97年,香港,金融危机

97年,香港,金融危机

保卫恒指(98香港金融风暴中惊心动魄的十天) 10月27日,香港股市恒生指数暴跌1602点,收盘时破11000点大关,跌幅达到12.7%。

如此触目惊心的跌幅,上一回出现是在1997年。

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香港,金融大鳄来势汹汹在香江兴风作浪。

1998年8月14日,港府携近千亿美元的外汇基金毅然进入股期两市,全力反击国际炒家的超级卖空行动,以捍卫600万香港人的财富与未来。

从8月14日到28日,短短10个交易日里,香港金融市场上迎来一场不见硝烟、却异常惨烈的货币战争。

山雨欲来高借,低还危机越是严重,在它到来之前,往往越不容易被觉察出来。

1997年7月2日,当时的泰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放弃实行多年的固定汇率制度。

消息一出,泰铢对美元当日狂泻20%。

持续了4个月的泰铢保卫战宣告失败。

不过,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将是一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的开始,就连号称“亚洲乃至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对泰铢的情况也没有过多地留意。

此时的东方之珠完全沉浸在紫荆花的芬芳里。

百年游子归家,绚烂多彩的焰火照亮了香江的夜空,也照亮了600万港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平稳回归,为业已欣欣向荣的香港经济平添了更多信心。

这时的香港各大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共有近万亿美元的境外资产,占全球的8%,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亚洲第二大股票交易市场。

作为香港股市“晴雨表”的恒生指数一路高歌猛进、牛气冲天。

对于那段日子,《经济参考报》研究室主任叶奇元的印象很深。

从1996年到1999年,他一直是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的记者。

因为是经济专业出身,叶奇元被分配跑金融、股市和期市里的新闻,恰好见证了回归前后的繁荣景象。

他记得,香港股票交易所有个有趣的规定,恒生指数每上涨一千点,大家就要在交易大厅里开一瓶香槟以示庆祝。

回归前短短七八个月里,叶奇元就赶上了3回开香槟场面,酒沫喷薄而出,又喜滋滋地顺着瓶口流下。

到了1997年8月14日,恒指更是高冲16497点。

香港房地产三次“熊市”中银行及股市兴衰史

香港房地产三次“熊市”中银行及股市兴衰史

香港房地产三次“熊市”中银行及股市兴衰史作者:厚德载福从二战战后开始考察,香港房地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至今有过三次较大幅度调整的“熊市”。

我们可以顺便考察下香港银行行业在房地产大幅调整过程中的兴衰成败。

房地产行业作为香港的主要经济支柱,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经济的影响比日本、台湾、泰国、美国等国家地区都更为显著。

第一次“熊市”:1965-1968年从1954年开始,香港就进入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时期。

一方面是中国内地迁移过去的居民剧增,也带去相当多的资金。

香港60年代初期,人口就增加到300万。

而伴随的是工业经济的腾飞,1956-1966年,香港制造业工厂数量从2944家增加到了8941家。

财富的积累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加上香港房地产商推进的“分层置业”和“分期付款”模式都导致了香港战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期间房价的涨幅是很惊人的,在尖沙咀商业区,地段较佳的商铺在1954年一年,房价就翻了1倍。

而当时的香港房地产企业也大幅增加到1960年的接近2000多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也有400家之多。

不过这些房地产企业大多在后来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

例如当时房地产行业的龙头公司:置地、霍英东的立信置业、嘉年地产、廖创兴家族等等,在后面都逐步退出或走向衰亡。

繁荣之后就必然是调整,到60年代初期,市场已经暗藏杀机。

这就是60年代初期香港爆发的银行危机。

起源是1961年的著名华资银行:廖创兴银行被挤兑破产,创始人廖宝珊脑淤血病逝。

为避免进一步的银行风潮,港英政府制定和通过了《1964年银行条例》,首次真正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并设立相应的监管指标。

其中最主要的包括针对股本的要求(每家银行必须有500万股本要求),流动资金比例至少为25%,投资股票/房地产不能超过股本加储备积累的25%,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不能超过总额的25%等等。

港英政府的想法很好,但结果却是致命的。

因为香港银行业在经历了长期的粗放式发展后,积累的问题反而全部暴露出来。

房地产的国际经验:全球几种主要地产模式分析

房地产的国际经验:全球几种主要地产模式分析

房地产的国际经验:全球几种主要地产模式分析1998年以后头十年,我国房地产发展主要借鉴和采取的是“香港模式”。

可是随着房地产开发商垄断利润的同时,也聚焦了银行和信贷风险。

此模式不可持续,急需要一种新的模式作为补充,那就是后十年里同步进行的“美国模式”,以地产信托成为了房地产产业链中重要角色——虽然此时利润被平摊给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参与主体,可是同样聚焦了民间和社会资本,亦是聚焦了所谓的风险,从而亦是不可持续的。

尤其是在当下,基于我国地产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时候,对于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地产金融风险与地产泡沫,及其缓解社会贫富差距等等问题?则成为重中之重。

因此当前我国急需一种更新的地产模式和经验的引入,于是,借鉴“新加坡模式”和“德国模式”的精髓之处则迫在眉睫。

原来,“新加坡模式”和“德国模式”成功的本质和共同之处在于,对于像住房这样事关民众公共方面的事情,政府并没有完全将其交给市场主导,而是由政府绝对主导,或者强行干预其间。

国际现存的几种典型的房地产发展模式:纵观国际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典型模式:一种是以市场化资本运作为主、注重专业化细分和协作的“美国模式”;这种模式最大受益者是投资房地产的金融资本。

第二种是从融资、买地、建造,到卖房、管理都以开发企业为中心的“香港模式”;这种模式最大受益者是房地产开发商。

第三种就是分类分层,政府主导+市场同步进行的“新加坡模式”;它最为典型特点是政府的有为干预较多。

对照且回溯我国近二十年的房地产发展情况,从1998年起到2005年,所谓前期阶段,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吸取的主要是香港模式,此期间广深沪地区进入多家港资背景的地产开发商。

但若干年后“香港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撇开地方政府卖地所得,房地产开发商成为暴利者,同时给商业银行聚集了巨大贷款风险,基于这几点,所以此后我国开始转向于“美国模式”,尤其自2005年以来到2016年的这个期间,“美国模式”成为中国地产圈最为向往的模式,这期间房地产信托成为重要的产物——与此同时“香港模式”持续并存。

香港住房现状调研报告

香港住房现状调研报告

香港住房现状调研报告香港住房现状调研报告香港的住房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香港住房现状,并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首先,香港的住房供应紧张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由于土地有限,香港的住宅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新增住宅单元数远远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导致住房市场供不应求。

其次,高房价也是香港住房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由于供需失衡,房屋供应严重不足,使得房价持续上涨。

据统计,香港的房价已经连续多年居高不下,很多家庭难以负担得起购房负担。

造成香港住房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土地资源是导致香港住房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

香港地域狭小,土地供应有限,很难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

其次,政府管控政策的效果不彰。

政府过去的住房政策主要是依靠公屋供应,然而公屋供应不足以满足需求。

此外,土地政策不灵活,很难及时调整土地供应以适应市场需求。

为了解决香港住房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土地供应。

政府应该优化土地使用规划,提高土地供应的效率。

此外,有必要调整土地政策,鼓励土地的多元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其次,多渠道供应住房。

不仅要加大公屋建设力度,还应鼓励和支持民间住房建设,通过多渠道供应住房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此外,政府还可以引进外来建设企业,加强住房建设技术和经验的交流。

最后,加强住房管理和监管。

政府应建立更加完善的住房管理体系,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机构的监管,确保住房市场的稳定和秩序。

综上所述,香港住房现状调研表明,住房供应紧张和高房价是当前香港住房问题的主要表现。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资源有限以及政府政策的不够灵活和有效。

为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应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多渠道供应住房,并加强住房管理和监管。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有效缓解香港住房问题,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人为房狂又一年 回眸2004年房价热点话题

人为房狂又一年 回眸2004年房价热点话题

人为房狂又一年回眸2004年房价热点话题又一个为房产而“狂”的年份即将过去,当人们为自己的房子能不断升值而欣喜时,种种担心接踵而至-政府宏观调控、加息、海外资金涌入等等因素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房价还会涨吗?是不是到了一直在担心的拐点……为此,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庞元,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秘书长、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刘锦春- 回眸“房价热点”10月底至11月份,上海房地产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日子。

“热点”一:10月29日,央行升息,给楼市带来不确定性。

无论对投资客还是自住者来说利息涨了,买房所带来的债务立刻就会增加。

未来几年里,利率可能一升再升,如果购房者按揭贷款余额比较大的话,每月还贷就要增上千元。

加息使投资房产的收益减少,租金受到连带影响,回报率肯定会降低。

“热点”二:如果说加息的影响对房价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话,那么海外、外省市等“两外人员”杀入楼市,则比加息更加具有杀伤力,有消息说,北方人、温州人、港澳台、境外人士等逐渐成为购房主力军。

他们成群结队买房,市中心楼盘、浦东、古北等总价在150万-200万元成为首选。

有观点认为这群人把上海的房价拉高了20%.还有人说,加息前后短短1个多月,大约10多亿海外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上海楼市,大肆买进均价过万的房产,每平方米3万元的高档房也被一抢而空。

这部分人逐利而来,快进快出,快进时房价上涨,快出后导致房价快速下跌,后果不堪设想。

“热点”三:最具杀伤力的一则消息是上海楼市“崩盘论”,现在房价这么高,继续往上走,会不会重蹈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覆辙?鉴于香港楼市崩盘的经验,到时候高档楼盘狂跌,必定会波及一般楼盘,以致拖累整个楼市下跌,最后崩盘,上海人真是哭都来不及。

“热点”四:有消息说,上海房地产交易的官方网站上海房地资源网即时滚动信息显示,11月15日上海市房地产网上成交均价首次突破万元关口,高达10031元/平方米。

上海房地产市场很可能正在进入无量空涨阶段,明显出现两极背离现象:房屋价格尤其是市区房价仍在稳中上涨,而交易量则明显下滑,市场警报声已经拉响。

兽爷赌徒的时代

兽爷赌徒的时代

兽爷赌徒的时代兽爷说欢迎来到全球最大赌场,这个赌场正举全赌场之力,造一个大国乔布斯「灵魂歌手」王首富上周又站在清华大学企业家讲堂上。

上一次他站在那,好像还是2012年4月,重庆那位官员被正式调查的几天后。

你们都知道,这些年成功人士大多经不起推敲,万达帝国当时看上去风雨飘摇,王首富于是在清华吐出了两个著名金句:万达是少有的敢公开说我们不行贿的企业;只要万达进入的行业,其他的企业不论是国企还是央企,都不再有机会成为老大。

几年过去了,「灵魂歌手」一扫阴影,扬眉吐气地当了大国首富。

但他的企业多次被曝光行贿,烧钱无数的万达金融和电商,也在不断换帅,离行业老大越来越远。

再次站上清华讲堂,王首富又带来了一个金句:富贵险中求,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

几十分钟演讲里,「灵魂歌手」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读书人都缺心眼,他这种赌徒最聪明。

显然,从辽宁大学干部专修班毕业的王首富,正日益走出了大国首富的文化自信。

他在清华损清华学子的话时,台下几百名清华高材生只是聚精会神地听着,鼓着掌。

要是在几十年前,清华园里充满血性的革命师生早就冲上台,挥拳把他打倒了。

首富一辆车,台下很多清华学子从清华毕业后估计不吃不喝得上几十年班。

他们一生的价值,流血流汗、胼手胝足、积劳成疾、秃顶、肾虚、腰间盘突出……所创造的价值,首富伸出一根手指,一个小目标就给碾没了。

愚公率领庞大的家族,辛苦几辈子只刨了一个小土包,举头发现面前横亘着的不是智叟,而是喜玛拉雅山。

要年轻人胆子大,这不是把他们往赌场、往绝路上逼吗?王首富胆子的确很大,举贤不避亲。

比如去年10月任命董建岳为万达金融集团董事长。

董建岳之前做过广发银行董事长。

两人交情可追溯到董任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行长期间。

2005年王健林旗下项目急需资金,彼时地产环境不明朗,银行惜贷如金,唯有董建岳慷慨授信,救其于危难之中。

那一年辽宁中行为万达提供了授信额度23亿元。

十几年后,董建岳从广发银行出走,王首富就此接纳下,让他成为万达三驾马车之一的领路人,光年薪就1300万。

历史上有名的房地产事件

历史上有名的房地产事件

历史上有名的房地产事件
1. 纽约股市崩盘(1929年)-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危机之一,引发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崩盘和经济衰退。

2. 房地产泡沫(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房地产市场崩盘,全球范围内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3. 日本泡沫经济(1980年代)- 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房地产泡沫,最终导致了泡沫破裂和几十年的经济衰退。

4. 荷兰郁金香泡沫(1636-1637年)- 十七世纪荷兰经历了一场郁金香泡沫,当时郁金香的价格飙升至荒谬的水平,最终导致了市场崩溃和经济衰退。

5. 中国房地产泡沫(2008年至今)-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增长和泡沫形成,引发了担忧和风险,至今仍然是一个持续关注的问题。

这些事件表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崩溃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并且揭示了泡沫形成和破裂的风险。

1997年香港金融风暴始末

1997年香港金融风暴始末

1997年香港金融风暴始末1997年10月,香港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尚未消散,亚洲金融风暴便黑云压城。

以美国对冲基金为首的国际金融“大鳄”袭击香港,恒生指数从16000多点狂泻至6000点,股市濒临“崩盘”!金融、地产、贸易、旅游四大支柱产业都遭重创,香港整体经济甚至出现了多年未有的负增长!黑色星期一1997年1月,索罗斯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

泰国首当其冲。

同年5月,国际货币投机商开始大举沽售泰铢,7月初泰铢沦陷,金融风暴开始席卷亚洲。

三个月后,金融风暴登陆香港。

10月20日是美国华尔街股市惨剧“黑色星期一”的10周年纪念日。

就在这一天,香港股市开始下跌。

10月21日、22日香港恒生指数连续两天大幅下挫,累积跌幅近1200点,大约是9%,被当地市场人士形容为小股灾;23日,香港恒生指数最低曾落至9766.7点,跌幅高达1871点,恒生指数闭市时报10426.3点,退低1211.5点,下跌了10.4%,有人甚至认为这一天的跌幅可和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相提并论。

香港的上市公司市值在23日一天就损失了4335亿港元,同8月份市值高峰期的43354亿港元比较,减少了15420亿港元,减幅达35%。

与此同时,香港十大富豪估计共损失超过2100亿港元。

恒生指数持续暴泻,跌势之猛、损失之巨,震惊世界。

此时,全球各地股市形成恶性循环式的普遍狂跌,27日,纽约道琼斯指数狂跌近554.26点,是有史以来跌幅最惨的一天,因而导致中途自动停盘一个小时。

东京股市开盘后即狂跌800多点。

28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400多点,跌幅达13.7%,全日最低达8775.88点,以9059.89点收市,下跌点数创历史之最。

特区政府护盘击退国际炒家在这种情况下,特区政府开始了捍卫行动。

一方面通过外汇基金在市场上抛售美元吸纳港元;另一方面宣布加息,最优惠利率由8.75厘提高到9.5厘。

这些措施在汇市取得明显的效果,港元汇价随即反弹到7.5∶1的高位,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

香港的房价趋势

香港的房价趋势

香港的房价趋势
香港的房价趋势近年来一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属于全球最昂贵的地区之一。

许多因素影响了香港的房价,其中包括供需失衡、土地稀缺以及投资需求等。

近年来,香港的房价一直在创下新高,主要原因是供应不足。

香港的土地紧张,土地供应有限且政府对土地开发的限制较多,导致房屋供应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大量外来投资者和资金的涌入也推动了香港的房价上涨。

然而,近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这些措施包括增加供应、加强购房者资格审查、提高印花税和物业税等。

这些措施的出台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上涨。

总体而言,香港的房价趋势仍然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政府政策以及全球经济状况等因素。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调控措施,但由于香港的地价紧张和投资需求的持续存在,房价上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在天晴了的时候》诗歌赏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在天晴了的时候》诗歌赏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在天晴了的时候》诗歌解析戴望舒的诗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和欧州文学的影响。

具有很高的语言魅力。

诗中的比喻,新鲜而贴切。

他所采用的题材,多是自己亲身所感受的事物,抒发个人的遭遇与情怀。

《在天晴了的时候》就是这样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儿童诗,诗人通过对小径雨后美丽景象的生动描写,引导人们到雨后的小径上走一走,去感受亲近自然的自由和欢乐。

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此诗也表现了作者对恬淡、超脱生活的向往,雨后,一切变得清晰、凉爽,诗人漫步在雨后的小经上,全身心地感受这崭新的一切:下过雨的泥路“凉爽又温柔〞,小白菊不再害怕,“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然后一瓣瓣地绽透〞,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对自然的全新感受,“风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小生灵的一招一式都深含诗意。

诗的最后一节是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忠实复写:“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闹游。

〞诗人在深远的意境中,融进自己对闲适生活向往的主观色彩。

诗人在这首诗中,追求一种音乐感,追求具有大自然形态的迷人的诗境,并到达美的高度。

励志小故事觉得苦你不送外卖有人送、觉得累你不开滴滴有人开、觉得难你不干有人干、觉得贵你不买有人买、觉得工资低你可以滚出公司。

这种逻辑:外表上是对人的鼓励和鞭策。

本质上会造成底层工人之间无限恶性竞争、无限的降低底线、无限的向资本和垄断妥协、无限的向剥削和压榨妥协。

从而无限拉低底层人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消费水平、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心理素质。

这种逻辑,外表上是正能量,本质上是洗脑和摧残。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本钱,获得更多利润。

穷人的一次失败,为了还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为还债一辈子送外卖。

你将不再会有精力去思考和投机。

穷人的失败可能断送了他所有暴富的机遇和时间,让不确定的人生瞬间确定下来,让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可能性逐渐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市场供应来看,在1997年到2003年的下跌周期,香港平均每年有85000个单位应市。仅1997年就有64400个住宅单位落成。这也与当前的楼市情况大不相同。香港运输及房屋局的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私人住宅落成量仅8300个,同比减少18%,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二低,远低于政府原先预估的13551个。
易居中国联席总裁丁祖昱指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在今年要超过去年将非常困难,建议开发商尽快跑量去化。
纷纷争议中,近日,一位要求匿名的香港政府高官在私人场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讲述了他对当前香港楼市形势的判断。
他说:“现在香港的楼价顶多算进入平稳期,还没进入下跌周期。由于美国不正常的货币政策,香港楼价已经历了超长牛市,银行利率是主导这一轮周期的关键因素。政府一旦确认楼市进入下跌周期,将会沿用逆周期思维放松调控。”
戴德梁行香港区董事总经理、北亚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陶汝鸿表示,本次香港房地产商并不是直接降价,而是针对香港政府楼市调控双倍印花税和买家印花税的“双辣招”,开发商帮助买家付出30%的税。这些税本来应该是买家来付,但是发展商为了快点卖掉房子,所以愿意为买主付印花税。
此前,香港政府两次上调购房印花税。2012年10月,非香港永久居民、本地和非本地注册公司在香港购房额外征收15%的买家印花税,额外印花税税率上调至5%。随后不久再次上调印花税。
如今,一样是触及历史高位后的调整,一样是发展商大幅降价促销,香港楼市莫非正在迎来如17年前那样的崩盘周期?
与“九七崩盘”的比较
事实上,各大国际投行的确纷纷看淡2014年香港楼价,巴克莱、渣打、花旗和德意志分别预计新年楼价将重挫10%至30%。
陶汝鸿分析,由于在开发商带头为新开盘项目提供折扣优惠,间接下调房价,令买主倾向于购买一手房,这给二手房房价下行带来压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香港二手房已有5%-10%的降幅。
发展商的这一轮竞相减价,不禁让人回想起1997年的那个冬天。其时,香港楼价触及历史新高,即使头顶逾10%的贷款利率,港人也平均拿出74%的月收入贷款买楼。当年10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长江实业率先劈价20%出售鹿茵山庄。其他地产商纷纷跟风降价。结果从1997年到2003年,楼价连跌6年,累计跌幅76%。
“不计算内地投资需求,香港每年的私人住宅需求最少也有1万个;3D调控下,发展商推盘意欲阑珊,很难指望楼价在这种超低供应的前提下会发生崩盘”。林一鸣分析说。
他认为,与内地类似,香港楼价只会“越调越涨”,除非按揭利率出现明显逆转。他甚至认为,鉴于调控措施严重影响发展商供应,低息效应会持续释放购买力,香港楼价2014年仍将上涨5-10%。
在此背景下,2013年开发商的售楼步伐并无明显加快。一向奉行“货如轮转,现金为王”的长实,
2013年卖楼收入少于50亿港元,远低于去年初设定的300亿港元目标,今年维持300亿港元的销售预期。新鸿基新一财年卖楼目标只有280亿港元,按年减少15%,其中香港仅占190亿港元。恒基地产新年卖楼目标160亿港元,与去年持平。这与1997-1998年间四大地产商“比赛卖楼”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开发商此举更像是在测试市场“水温”,并非下跌周期中的恐慌性抛售。
他相信,楼价涨跌均有周期,始于2009年的逆周期措施很大程度上可平抑市场逆转时所带来的冲击。简单来说,投资气氛越是炽热,政府就越是收紧信贷、压抑需求;若低息环境改变,供求开始平衡,楼价显著下跌,那么政策就会出现相反的方向,逐步退出调控。“但显然目前这些还言之尚早。”
不过,香港楼市的降价毕竟释放出一种信号,即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QE)退出的影响已经显现。“当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大量热钱流出香港楼市,回流美国本土之时,港币及以港币计价的资产将出现狂贬。”香港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行人士称。
多名香港地产商巨头同样不认同“崩盘”之说。长实集团执行董事赵国雄2月12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没有感受到卖楼有任何压力,新盘定价随行就市,预计香港楼市今年将告别亢奋期,楼价年化波幅不超过10%。
新地副董事总经理雷霆也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后推的单位肯定将会加价,预期全年楼价走势平稳。
面对楼市最新形势,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日前回应称,当前楼价仅属轻微下跌,住宅按揭贷款也因为金管局的六轮逆周期措施而放缓,目前难以确定楼市是否已从上升周期转入下降周期。
降价效应传导至内地?
香港楼市的降价目前并未引发政府进一步的动作。陶汝鸿认为,香港特区政府当下的措施是加快公屋供应、增加土地供应,只有房屋供应回到正常水平,香港政府才有可能放松楼市印花税调节政策。
前述不愿具名的港府高官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香港这一轮楼价上涨始于2009年美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客观来说,不正常的货币政策是造成资产价格翻倍的“罪魁祸首”。要结束这轮楼价牛市,取决于美国的利率政策何时恢复正常。
香港金管局1月底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显示,2009年首推逆周期措施以外,香港新批出住宅按揭成数平均由64%降至55%;按揭供款占入息比例亦由41%降至35%。银行按揭利率已由3年前的不足1%,升至平均2.25%,且今年有可能继续上升。
前述港府高官判断,美国的就业数据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改善,因此很难预计美联储何时才会启动加息周期。官方高度关注银行利率变化对楼价的压力,假设按揭利率出现快速上升,按照逆周期思维,按揭政策和其他管控需求的措施都会相应放松,但政府会谨慎判断楼市周期的逆转。
“但显然,目前还未到时候。”这位高官表示。
新界地产劈价潮
2月10日,新鸿基地产在香港元朗的住宅项目尔峦推出156个新单位,平均售价约为8526港元/平方英尺(约71679元人民币/平方米),较去年推售时降幅达35%。此外,新鸿基为部分买家提供额外优惠。
本次新鸿的折扣优惠,“交易完成后回赠税费总额70%”,而非直接降价。
在2013年,内地已有多个三四线城市楼市出现崩盘,如鄂尔多斯、温州、营口等二三线城市,世联行在最近的一份价值投资报告中将这些城市列为风险型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投资会带来问题。
开发商们也在极力避免库存过剩、需求增长有限的二三线城市,纷纷重回一线城市;大型房企并在营销策略上采取让利优惠,以尽快出货。如恒大地产在春节期间,其旗下所有楼盘均可享受9.7折优惠,并在首付款上可以进行分期支付。
他认为,香港楼市的拐点2013年就已经出现,房价在压力下从高峰下调,未来也有继续下调的压力。
不过,中信证券国际企业及高资产客户销售及业务发展主管林一鸣并不认同香港楼市即将“崩盘”的看法。
他认为,港府调控措施对打击短炒效果显著。香港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2013年所有楼宇买卖合约较2012年下跌39%,合约价值下跌30%,短线投机交易几乎绝迹。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指出,当前QE真正退出时,必然刺破中国大陆长达10年的房地产泡沫。这可能是从内地三四线城市的鬼城开始破裂,逐步蔓延至一二线城市。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QE退出对中国楼市影响仍有待观察。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房地产市场泡沫会不会破裂,取决于地区人口的流动。如果某个区域未来人口越来越少,那么这个泡沫破灭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目前香港楼市价格指数和租金都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香港2013年的楼价,已经超过1997年上一个楼市周期最高峰时的价格。香港楼市可能正在面临转折点。”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教授赵丽霞表示。
香港多数地产业界人士认为,新盘降价更多是市场营销策略,其释放的信号不足以证明楼市已到下降拐点。
也有多位学者指出,自2008年以来,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之下,香港和内地楼市的变动曲线息息相关。QE退出、货币政策的反转将引发香港和内地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下跌,似乎已如箭在弦。
香港楼市的真假“崩盘”
一位要求匿名的港府高官向本报表示,现在香港的楼价顶多只算进入平稳期,还没进入下跌周期。政府一旦确认楼市进入下跌周期,将会沿用逆周期思维放松调控。“但显然目前还言之尚早。”
新春伊始,有关香港楼市“崩盘”的风声四起。
2月12日,香港屯门两幅限量地以远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成交。每平方英尺地价最低2129港元,创12年来新低。
就在3天前,新鸿基减价推售元朗住宅项目“尔峦”156个尾货单位,平均尺价8526港元,较去年首推时骤降35%,甚至比同区二手楼价都要低10-15%;若再计算印花税回赠因素,则减价幅度达40%。
再早些时候,长江实业新年首个新盘销售让利25%。
这种发展商竞相减价促销,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楼市崩盘时的情形有些相似,这引发了舆论对香港楼市前景的热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