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办法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一、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对企业或组织在测量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认可。
通过认证,可以证明企业具备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能够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无论是生产环节中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还是销售环节中的产品检验、客户满意度调查,都离不开精确的测量。
一个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能够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
同时,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也是企业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
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严格的要求,只有通过认证的企业才能获得相关的市场准入资格。
二、最新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1、认证机构的资质要求认证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拥有专业的审核人员和完善的审核程序。
同时,认证机构应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授权,以确保其认证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2、认证申请与受理企业或组织在申请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时,应向认证机构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测量设备清单等。
认证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
3、审核过程审核过程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阶段。
文件审核主要审查企业提交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现场审核则是对企业的实际测量管理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验证。
审核人员将通过查阅文件、记录,与相关人员交流、观察现场操作等方式,评估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4、认证决定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做出认证决定。
对于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颁发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提出整改意见,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后重新申请认证。
5、监督与复评获得认证的企业并非一劳永逸,认证机构将对其进行定期监督检查,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测量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
《测量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测量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一、前言在工程领域中,测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准确的测量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
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制定《测量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是必不可少的。
二、测量操作规程1. 测量前准备在进行任何测量工作前,应检查测量仪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确保测量仪器校准日期尚在有效期内。
对测量目标进行充分了解,保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2. 测量操作步骤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确保测量范围的准确性。
按照测量计划进行操作,严格按照测量要求进行测量。
实时记录测量数据,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测量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避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测量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进行数据比对和校核,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测量报告,清晰准确地呈现测量结果,并保存好相关数据和文件。
三、管理办法1. 测量人员管理配备专业的测量人员,并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测量技能和知识。
严格执行测量规程,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对测量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2. 测量仪器管理建立完善的测量仪器管理制度,包括仪器的采购、验收、领用和归还等流程。
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的良好状态和准确性。
对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和检定,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 测量质量管理建立规范的测量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工作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对测量结果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针对测量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测量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四、总结《测量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是保障测量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配合合理的管理办法,才能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靠性。
作为测量工作者,应牢记规程规定,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为工程的准确进行和高质量完成贡献自己的力量。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一、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定义和重要性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国际标准和相关规范,对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认证,以证明其符合特定的要求和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于企业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确保企业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此外,通过认证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客户信任,促进国际贸易。
二、最新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1、认证机构的资质和要求认证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遵循公正、独立、客观的原则开展认证工作。
其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认证流程和标准。
2、认证申请与受理企业在申请认证时,需提交相关资料,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认证机构对申请进行受理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认证条件。
3、审核流程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
文件审核主要评估体系文件的完整性和符合性;现场审核则对企业的实际测量管理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和验证。
4、认证决定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做出认证决定。
对于符合要求的企业颁发认证证书,对于不符合的企业,告知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整改机会。
5、监督与复评获得认证的企业需接受定期监督审核,以确保其测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企业需进行复评以维持认证资格。
三、新管理办法的特点和变化1、强调风险管理新办法更加注重企业在测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2、加强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办法鼓励认证机构和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认证申请、审核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强化监督管理对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的监督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更加严格,以保障认证工作的质量和公信力。
四、企业如何适应新的管理办法1、加强培训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新管理办法的要求,提高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
测量工程管理制度
测量工程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测量工程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2. 测量工程管理应遵循科学、准确、及时、经济的原则。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测量工作。
2. 测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测量计划、组织实施测量工作、审核测量成果、处理测量事故等。
3. 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三、测量计划1. 测量计划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制定,明确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和人员分工。
2. 测量计划应在施工前得到批准,并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
四、测量实施1. 测量工作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3. 现场测量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测量时间、位置、方法和结果等。
4. 对于关键部位的测量,应采取多次测量和交叉验证的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
五、数据处理与审核1.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2. 数据处理结果应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作为施工决策的依据。
3. 测量成果应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由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
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测量工程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测量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 对于测量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七、事故处理与纠正措施1. 发生测量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相关工作,保护现场,并进行调查分析。
2.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对于重大测量事故,应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八、制度的修订与完善1. 本制度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进行不定期的修订。
2. 对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工程测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中的测量工作,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科学和有效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中进行的测量工作,包括土地测量、建筑测量、地理信息测量等方面的工作。
三、组织管理1、建设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测量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测量工作。
2、建设单位应配备合格的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执业资格。
3、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测量技术和职业道德。
四、测量计划1、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和进度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内容、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和人员配置等。
2、测量计划应经工程总包方和相关单位审核,确保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
3、建设单位应根据测量计划及时调配人员和设备,保障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测量流程1、建设单位应按照测量计划组织实施测量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2、建设单位应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审核和验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建设单位应及时处理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测量质量控制1、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测量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测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精准度。
3、建设单位应对测量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工作水平和职业素质。
七、测量成果管理1、建设单位应妥善保管测量成果和相关资料,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2、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向工程总包方和监理单位提交测量成果,并按时参加相关验收工作。
3、建设单位应及时总结和分享测量经验,推动测量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八、责任追究1、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测量责任追究机制,对工程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和失误进行严肃处理。
2、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职业操守。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4篇)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是指在工程项目中,为了规范和统一测量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测量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明确测量工作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确定测量工作的管理责任和权限,确保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
2. 测量基准的确定:确定项目中测量的基准,包括水准基准、平面基准和垂直基准等,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测量方法和仪器的选择:明确不同工程测量任务的方法和仪器的选择标准,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制定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标准和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以支持工程决策。
5. 工程变更和争议处理:制定工程测量变更和争议处理的程序和规定,确保工程变更和争议的处理有序和公正。
6. 质量控制和检查:制定工程测量质量控制和检查的标准和方法,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培训和技术支持:制定工程测量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的方案,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8. 安全管理:制定工程测量安全管理的规定和措施,确保测量工作的安全进行,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
以上内容是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具体制度内容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2)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中,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测量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对于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障工程测量的质量,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下面将对工程测量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制度的目的和背景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工程测量活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制度的背景是现代工程建设越来越复杂,需要进行大量的测量活动,如果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将会给工程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和隐患。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测量管理对于各个领域的企业和组织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许多企业决定进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本文将介绍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最新要求和标准。
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概述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通过对企业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认证,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认证管理办法被制定出来,旨在指导企业如何建立、实施和改进测量管理体系,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标准要求1. 管理体系建立企业需要制定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策划和目标,明确负责人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文件和程序,以确保测量活动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2. 测量设备与工具企业需要对测量设备和工具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设备的校准、维护和保养。
同时,还需要制定检验和验证的程序,确保测量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测量过程控制企业需要建立测量过程的控制措施,包括样品的采集、标识和存储,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解决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偏差。
4. 数据分析和改进企业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同时,还需要制定改进措施和计划,以提高测量管理体系的效果和可靠性。
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步骤1. 需求分析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明确认证的范围和目标。
2. 文件准备企业需要准备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包括测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导书等,以满足认证的要求和标准。
3. 内部审核企业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以确保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认证评审企业需要选择认证机构进行认证评审。
认证机构将对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现场审核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认证标准要求。
5. 认证决定认证机构将根据评审结果做出认证决定,如果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将颁发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公司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公司工程测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2. 工程测量工作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定期参加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二、组织管理1. 公司设立专门的测量部门,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部门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工程测量经验和管理能力,对测量结果负责。
3. 测量部门应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配置测量人员和设备。
三、测量准备1. 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设备的精度符合要求。
2.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
3. 测量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环境,了解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四、测量实施1. 测量工作应在稳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避免恶劣天气影响测量结果。
2. 严格按照测量方案执行,确保数据采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 对于关键部位的测量,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
4. 测量数据应及时记录,并由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签字。
五、数据处理1.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处理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报告中应包含原始数据、处理方法和最终结果。
3. 对于异常数据,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重新测量或调整。
六、质量控制1. 测量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
2. 对于重大工程或复杂工程,应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测量成果的审核。
3. 发现测量错误或偏差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分析原因防止再次发生。
七、安全管理1. 测量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备。
2. 在高空或其他危险区域进行测量时,应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
3. 测量设备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或丢失。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测量部门负责解释。
2. 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
3. 本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形测绘、施工放线、成果验收等各个阶段。
3.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测量操作规程执行任务。
二、组织管理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3. 测量小组的工作直接向项目经理汇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设备管理1. 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
2. 所有测量设备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并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
3. 对于精密或昂贵的测量设备,应实行专人管理和使用。
四、操作规程1. 测量前应对测量区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
2. 测量时应使用经过校验的设备,并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
3. 测量数据应及时记录,并由第二人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遇到复杂或特殊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并寻求解决方案。
五、数据处理1. 测量数据应统一归档管理,便于查询和分析。
2. 数据处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软件,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3. 对于关键数据,应进行多次验证和对比分析,避免误差的产生。
六、质量控制1.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体系,对测量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抽查,评估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七、安全管理1. 测量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特殊环境下的测量工作,应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团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八、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经理负责解释。
2.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 本规章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所有测量人员并做好培训工作。
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测量管理,保证建筑工程测量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建筑工程测量活动。
第三条建筑工程测量应当坚持科学、严谨、高效的原则,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满足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需要。
第四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全国建筑工程测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测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测量机构与人员第五条从事建筑工程测量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取得测绘资质证书。
第六条建筑工程测量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测量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测量人员应当取得测量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测量工作。
测量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第三章测量准备与实施第八条建筑工程测量应当在工程设计阶段进行,必要时在施工和验收阶段进行补充测量。
第九条测量前,应当对测量的建筑物、地形地貌等进行现场踏勘,了解相关情况,制定测量方案。
第十条测量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测量精度。
第十一条测量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二条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应当遵守有关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安全和测量设备完好。
第四章测量成果与资料管理第十三条建筑工程测量成果应当包括测量报告、测量图纸、测量数据等。
第十四条测量成果应当经过审核、审批,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第十五条建筑工程测量资料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按照规定保存和使用。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六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地方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测量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七条建筑工程测量单位应当接受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如实提供有关资料,配合监督检查。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违反本制度的,由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测量管理办法
测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施工测量(包括控制测量)是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施工测量的产品包括测量资料和测量标志。
测量工作艰苦、专业性强、责任重大。
测量人员应尽职尽责,努力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任务。
各级领导应从各方面关心和支持测量工作,保持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确保测量工作的连续性。
第二条:我公司的全线测量工作,主要实行经理部测量组、公司测量队二级分工负责制和复核制。
在各级分工范围内的测量工作主要依靠自检复核。
在各级分工衔接上需要互检复核,实行用户验收制。
第三条:各级测量组织应严格执行图纸资料审核会签制度、资料交底签认制度、测量工作日志记录制度。
第二章测量复核制的基本要求第一条:测量工作必须坚持复核制,经理部测量组人员都必须遵循复核制的基本规定,并认真执行。
第二条:执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测量设计、作业和检测,保证各项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第三条:测量技术的交底,必须双方共同参加,持交桩表逐桩核对、交接确认。
遗失的坚持补桩,资料与现场不符的应予更正。
第四条: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应认真研究核对,有的应做现场核对,确认无疑后,方可使用。
抄录数据资料,必须经第二人核对。
第五条:各类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作出。
严禁事后补记、补绘。
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
不合格时,应当补测或重测。
第六条:测量的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核条件。
内业工作,应坚持计算和相互校核。
第七条:重要部位的定位和放样,必须坚持用不同的方法或仪器进行复核测量或换人检测后才能施工。
第八条:利用已知点(包括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工程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即已知点检测无误或合格时,才能利用。
第三章测量分工负责制第一条:负责与业主测量队控制测量桩点、资料交接工作;第二条:参与公司测量队导线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加密工作;第三条:参与公司测量队地面点向施工竖井内的投点及隧道内控制导线的测设、复核工作;第四条:负责监控量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信息反馈;第五条:竣工后,负责进行合同段的竣工测量;第六条:参加经理部测量组在本施工工点的测量工作;第七条:负责保护本施工工点的测量桩点;第八条:在各施工阶段必须坚持复核测量;第九条:各项施工断面复测施工放样、检查、复核测量、均须作出正式记录,施工断面复测和放样资料在工程正式施工前报经理部测量组,由经理部复核后报监理。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总则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总则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明确工程测量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适用于公司承担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二、组织结构和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报告编制等。
2. 测量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测量设备。
3. 测量小组的工作直接向项目经理汇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测量计划和程序1. 在工程开工前,测量小组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需求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
2. 测量计划应包括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表和所需资源等。
3. 测量工作应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确保每一步骤都有记录和审核。
四、设备和工具1. 测量小组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测量设备和工具,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所有测量设备应有明确的责任人,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养。
五、数据管理和保密1. 测量数据应实时记录并存档,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
2. 对于关键数据,应实行保密制度,防止数据的泄露和滥用。
六、质量控制1. 测量工作应遵循“谁测量、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七、培训和技能提升1. 定期组织测量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
2. 鼓励测量人员参加专业交流和技术研讨,不断吸收新的测量技术和理念。
八、应急管理1. 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等。
2.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测量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九、持续改进1. 定期评估测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根据工程实践和管理经验进行优化更新。
2. 鼓励创新思维和方法,不断提升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十、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测量管理办法及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管理与复测制度一、总则测量工作是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必要而重要的手段。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测量工作,规范测量管理,杜绝测量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施工单位项目部。
三、管理机构第一条测量管理组织机构工程测量管理工作由项目工程部归口管理,项目部设测量组、由测量技术负责人(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
测量组由测量工程师、测量技师、测量工组成。
第二条测量组测量人员要求1、项目部测量组定员X人,由测量技术负责人总体负责各项测量工作。
2、测量技术负责人建立测量人员管理台帐,按季度梳理,及时更新。
3、各级测量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树立为施工服务、吃苦耐劳的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测量方案、方法可行,成果精度可靠。
四、与公司、测绘分公司业务对接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工程部应向公司及测绘分公司提报测量申请计划,配合测绘分公司及时按测量方案进行复测。
接收测绘分公司测量成果书面资料,并按照业主、监理单位的报批程序完善报批手续后使用。
合同造价在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报经公司工程部同意后,项目部自行组织测量;100000m3以上的路基或独立土石方工程量的复测工作报请测绘分公司复测,并将复测结果报公司工程部备案。
五、项目部测量工作职责及内容第一条测量组工作职责1 参加项目部所辖范围内工程交接桩。
2 参加测绘分公司在本管段内开工前的贯通测量和相关控制测量工作,负责本项目的高程、平面控制网定期复测工作。
3 参加并协助测绘分公司在本项目部范围内的各项测量工作。
4 负责所辖管段开工前路基原始断面测量。
5负责本项目部施工管段内各工点临时道路引入线的勘测选线及测量。
6负责本项目部施工管段内各类变更设计的测绘。
7协助地亩人员测绘项目部施工管段内地亩图。
8 负责本项目部各工点的线路贯通测量、竣工测量,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有关测量资料。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范文一、引言测量工作是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
因此,科学有效的测量工作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测量工作的筹备、实施、评估等环节,提出一套测量工作管理的实施细则,旨在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测量工作的筹备阶段1.明确测量工作目标:在项目开始之前,要明确测量工作的目标,如精确测量地形、确定建筑结构尺寸等。
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项目整体目标一致。
2.制定项目测量计划: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目标,制定测量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测量方法、工具设备的准备、人员配备等内容。
3.进行前期调研:在正式开始测量之前,进行前期调研,了解测量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情况等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
三、测量工作的实施阶段1.合理安排测量时间:根据项目的工期和测量工作的复杂程度,合理安排测量时间。
同时,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车等。
同时,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
3.严格控制数据质量:在测量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数据的质量。
如确保测量精度、把控测量误差等。
4.合理分工和协作:根据测量任务的复杂程度,合理分配测量人员,确保团队的协作和高效运作。
四、测量工作的后期处理1.数据分析和处理:测量完成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
同时,要进行数据验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相应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测量结果等内容。
报告应具备清晰、准确、可读性强的特点。
3.信息共享和交流:在测量报告完成后,要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
可以通过会议、报告发布、交流讨论等形式,与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和交流。
4.评估和总结:对测量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评估过程要客观、全面,以促进测量工作的不断提高。
五、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1.培训和提升:定期组织测量人员的培训和提升,使其掌握最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测量管理办法制度范本
测量管理办法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测量工作程序,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提高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法》、《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测量活动,包括工程测量、地形测量、竣工测量等。
第三条公司测量工作应遵循科学、严谨、高效的原则,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公司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测量设备和仪器,并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和维护,确保测量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组织机构第五条公司应设立测量部门,负责公司测量工作的管理和实施。
第六条测量部门应配备相应的测量技术人员,并根据工程需要,合理安排测量人员。
第七条测量部门负责人应对测量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测量计划与管理第八条测量工作应根据工程进度和实际情况,编制测量计划,明确测量任务、测量时间、测量人员和测量设备等。
第九条测量计划应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如有变更,应重新审批。
第十条测量工作应按照测量计划进行,如有特殊情况需调整测量计划,应报请相关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测量部门应建立健全测量资料管理制度,确保测量资料的完整、准确和可追溯性。
四、测量实施与控制第十二条测量工作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十三条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
第十四条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维护,确保测量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五条测量数据应现场实时记录,并经测量人员签字确认。
第十六条测量数据应进行复核,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第十七条测量成果应进行汇总和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五、测量成果与应用第十八条测量成果应经过审核和审批,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第十九条测量成果应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依据,不得随意更改。
第二十条测量成果应进行归档管理,便于查阅和追溯。
六、测量质量控制第二十一条测量工作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管理办法
测量管理办法测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使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项目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测量管理办法。
第二条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搞好工程测量,提高测量成果水平,是防止测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第三条工程测量的技术依据必须是所承担工程项目现行的规范、规则、规定及设计文件的有关要求。
第四条工程测量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集体活动。
每一个从事工程测量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吃苦耐劳、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养成爱护仪器、设备的好习惯。
第五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位在保持工程测量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必须加强工程测量人员的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
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工程测量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第二章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第六条测量成果交接施工企业的测量成果包括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各种内业成果,测量桩橛、点之记录和各种精度分析、评定资料等。
要做好交接工作。
1.设计单位测量成果交接及交接方式施工单位收到设计文件后,必须于开工前办理测绘资料移交手续,并会同设计单位到现场点交测量桩橛,办理相应的手续。
各级应立即组织各测量队,进行全线复测,复测过程中,完成测量桩橛的点交和补齐工作。
复测完成后,即向下一级进行测量资料交接手续。
2.内部控制测量成果的交接及交接方式由项目部组建者完成的控制测量,向下一级参与测量的单位办理控制测量资料移交手续。
交方应备存一份内部控制测量成果资料。
接方应核实资料内容和现场桩橛的实际情况。
3.竣工测量成果移交工程竣工验收时,先完成各种竣工测量桩橛、标志桩、测量标志和永久水准基点的点验工作。
项目部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项目部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项目工程测量管理,规范工程测量活动,确保施工质量,实现项目目标,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所有工程测量活动,要求项目部全体相关人员严格遵守,确保工程测量工作按照要求进行。
第二章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一、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测量工作的直接领导,负责工程测量管理工作,对有关工程测量问题负全面责任。
二、项目部设立专门的测量员岗位,负责工程测量具体操作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项目部负责人应当每月对工程测量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工程测量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四、工程测量员应当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测量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第三章工程测量基本要求一、测量工作应当按照测量程序进行,确保工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测量技术和经验,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和设备。
三、测量员应当了解工程测量相关知识,掌握各种测量方法和技术。
四、测量员应当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工程施工人员配合,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第四章测量数据管理一、测量数据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应当妥善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测量数据应当及时录入计算机系统,建立电子数据库,方便查询和分析。
三、测量数据应当备份存档,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当及时,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第五章工程测量纠错处理一、若测量数据出现错误,测量员应当及时进行核实和修正,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二、若发现工程测量设备故障,应当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测量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若工程测量过程中出现争议或纠纷,应当及时协调解决,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六章工程测量考核与奖惩一、项目部应定期对测量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评选出优秀的测量员,给予奖励。
二、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导致测量数据错误的测量员,应当给予批评和教育。
三、对工作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测量员,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在当今高度发展的经济社会中,测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保障各行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制定科学合理、严谨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对组织测量管理能力的一种认可,它涵盖了从测量设备的管理、测量过程的控制到测量数据的应用等多个方面。
通过认证,可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法律法规和顾客的要求。
最新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一、认证机构的资质与职责认证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拥有专业的审核人员和完善的审核流程。
其职责包括对申请认证的组织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审核,确保认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认证机构要对认证后的组织进行监督和复评,以保证其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二、申请认证的条件组织申请测量管理体系认证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
首先,要有明确的测量管理方针和目标,并将其融入到组织的整体管理战略中。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
此外,测量设备要经过校准或检定,测量过程要得到有效控制,测量数据要准确可靠。
三、认证审核的程序认证审核通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阶段。
文件审核主要审查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现场审核则是对组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考察,验证其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会与组织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查阅相关记录和资料,对不符合项提出整改要求。
四、认证标志的使用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有权使用认证标志,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认证标志的使用范围、方式和期限都有明确的要求,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或超期使用。
同时,组织要对认证标志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防止滥用和误用。
五、监督与复评为了确保认证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认证机构会对获得认证的组织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的周期和内容根据组织的情况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测量管理办法第一条项目测量工作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序,也是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项目测量工作的管理,统一项目测量管理的有关制度,更好地为创优质工程,争最佳效益的项目目标提供保障,根据公司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测量队、组的测量仪器、工具配置应符合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的要求,测量队要积极推广使用各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和现代化的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和工效,满足施工需要。
应根据工程种类配备必要的技术规范、工具书和应用软件。
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周期送检的测量仪器、工具应到国家法定的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测量队负责仪器、工具的送检工作。
第三条测量队责任制1.根据项目工程和合同技术规范的要求,选择配置相应精度等级的测量仪器设备。
2.参加设计单位的现场交桩,负责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与加密,并编制复测成果报告。
3.负责编制大中型构造物控制测量方案,实施控制网的外业观察及平差计算,负责全线主要点位(道路中线、大、中小桥及沿线构造物控制点)定位放线。
4.对重点部位进行变形和沉降观测,负责控制桩的保护和恢复。
5.负责本标段的竣工测量工作。
6.负责向各施工工段提供测量成果和现场交桩,并对测量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7.配合驻地监理工程师、项目工程部进行日常质量检查和交工验收工作。
8.对永久性导线点、水准点定期进行监测、复核,发现变化应及时书面通知各施工工段。
9.及时向项目总工和工程部汇报测量中发现的异常情况。
10.建立施工控制测量和成果计算复核制度,并负责测量原始资料和记录的保管、归档。
11.建立测量成果书面报告制度。
12.制订项目测量工作操作规程。
13.建立测量仪器档案和台帐 (见附表)14.建立测量仪器使用保管制度第四条测量工程师工作标准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安排,编制项目施工计划,并组织全体测量人员努力实施。
2、负责做好控制测量工作,熟悉各主要控制标志的位置,保护好测量标志。
3、负责做好施工放样工作,对关键部位的放样,必须实行一种方法测量、多种方法复核的观测程序,做好记录报监理工程师签认。
4、负责向各施工处测量测量负责人交付现场测量标志和测量结果,实行现场测量交底签认制度,并对各施工处测量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5、经常对测量标志进行检查复核,却保测量标志位置正确,如因测量标志变位而造成损失,测量工程师应负主要责任。
6、制定测量仪器专人保管、定期保养等规章制度,建立仪器设备台帐,妥善保存测量资料。
7、知道测量人员正确使用测量仪器,严禁无关人员和不了解仪器性能人员动用仪器。
8、负责保护好测量仪器,定期进行检查,做好仪器的防腐、防晒、防雨、防尘工作,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不得使用缺损的仪器进行测量。
9、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施工准备阶段,测量队应进行以下工作:(一)在项目总工程师的带领下,测量队参加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的交接桩工作:按照监理工程师提供的资料,逐一接收平面、高程控制点桩、交点桩、断链桩、合同分段桩、重要结构的中心桩。
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交接桩签认。
(二)接桩后,与桩址所在土地的业主办理桩址占地使用、桩志保护合同,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的测量桩位标志。
(三)根据接桩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控制点复测及恢复定线,工作内容主要是:平面、高程控制点,线路中线、转角点,合同分段桩,重要结构的中心桩的复位测量。
工作开始之前,应向监理提交复测开工报告,内容包括:测量人员和仪器具配置,测量方案与计划安排。
复测开工报告批准后,应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进行复测,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复测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
第六条施工测量阶段,测量队或测量组应进行以下测量工作:(一)测量队在熟悉设计文件中的路线和结构工程的平面、纵横断面图的基础上,根据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和施工的需要,确定利用原设计控制网点加密或重新布设测量控制网点,进行施工控制测量。
测量方案应报监理批准,测量精度和网点的选点、造标、埋石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测量成果应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
控制网一般半年要复核一次,并应经常巡视检查,如有丢失、移动,应及时检测、补设。
(二)测量组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临时工程的测量放样。
(三)测量组在工点开工前,要在熟悉施工图的基础上,利用控制网点设置施工用桩。
其主要有:1.路基中心桩、边桩;2.涵洞中心桩、出入口桩及十字线护桩;3.桥梁的墩台中心桩及其护桩;4.隧道的进洞方向桩、洞门桩、仰坡放样桩;5.各工点的水准基点桩,大工点不得少于3个,小工点不得少于2个。
对设置的施工用桩,要注意保护,经常复核。
如遇丢失、移动,及时补设。
工点开工报告中,应有施工用桩设置的内容。
在技术交底时,向工点施工负责人现场交桩。
(四)施工过程中,测量组利用施工用桩进行施工放样测量:1.路基施工路段的中线、边线放样,各层高程测量;路面中、边线放样,各层施工高程放样;桥涵基础、墩台施工放样,支座位置放样,上部结构预制台座,现浇施工、预制安装测量放样;隧道施工洞内中线、高程测量,断面及衬砌施工测量放样。
2.工点质量检验及评定的测量工作。
第七条项目工程完工后,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进行竣工测量:(一)测量组对各工点工程进行中线、各部尺寸、标高逐一测量并与设计对照,完成工点竣工测量工作。
(二)测量队在各工点竣工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全项目工程贯通线路的竣工测量,主要任务是复查施工后的路线中桩和断链桩的位置,路线纵断高程,埋设永久性基桩并按规定设置护桩。
负责提交路线曲线表,断链表,中线基桩表,统一里程与施工里程对照表,提供编制竣工文件所需的测量数据。
第八条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以保证测量工作质量,防止错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
必须做到:(一)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1.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2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
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3.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二)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签认,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测量队或测量组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三)项目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现场进行检查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第九条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
具体包括:(一)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二)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三)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四)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第十条控制测量、每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必须分别使用单项测量记录本。
测量记录统一使用业主下发表格。
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补绘。
记录中不准连环更改,不合格时应重测。
手簿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类型及编号,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
凡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予以保存,不得撕毁。
第十一条内业计算前应复查外业资料,核对起算数据。
计算书要书面整洁,计算清楚,格式统一。
计算者、复核者要签认。
采用计算机应用程序计算时,应使用正版软件。
第十二条测量队、组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帐,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
因人事变动所涉及的测量记录和资料,应由测量队长、组长主持办理交接手续。
工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测量组应将全部测量记录资料整理上交测量队,经测量队检查合格后,经理部方可验收工程。
项目工程完工,线路贯通竣工测量完成之后,测量队应将项目全部测量记录和资料档案,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上交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经验收合格后,双方办理交接手续。
项目经理部按交工验收的要求将测量记录资料编入竣工文件。
第十三条公路工程施工常用测量仪器主要有:水准仪、全站仪(包括觇标、水准尺等附属工具)。
测量工具主要指量距尺、温度计、气压计。
测量队、组对所配置的仪器工具具有使用权和负有保管责任。
第十四条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测量仪器、工具使用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仪器说明书,熟悉各部分性能、操作方法和日常保养知识,了解各种仪器使用时必须具备的外部环境条件。
仪器精度与性能应符合合同条件及规范要求,仪器的配置与使用范围应经项目总工程师签认确定。
(二)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
当测量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均视为不合格。
1、已经损坏;2、过载或误操作;3、显示不正常;4、功能出现了可疑;5、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6、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出现了上述不合格项的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
只有排除不合格原因,再次检定确认合格,并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验证签认后,方可使用。
(三)测量仪器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其要求的环境条件,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架立、使用仪器。
仪器架立后司仪人员应专心守护,不得擅自离开。
(四)测量仪器转站,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杠肩上。
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全站仪转站必须装箱搬运,行走困难地段所有仪器必须装箱护行搬运。
测量收工必须按说明书规定擦试仪器装箱。
携带仪器乘车必须将仪器箱放在座位上,或专人怀抱,不得无人监管任其受震。
(五)项目经理部的测量队应建立仪器总台帐、仪器使用及检定台帐,测量组也应建立相应的分帐。
仪器档案由项目技术部门保存原件,测量队、组长保存复印件,复印件随仪器装箱。
仪器使用者负责使用期间的仪器保管,应防止受潮和丢失。
测量仪器应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
不得私自外借他人使用。
第十五条认真按本办法进行测量管理,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项目经理部或上级主管单位应当依照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给工程造成延误、返工、质量事故,记录资料不真实、不齐全,仪器损坏或丢失的,视损失大小、情节严重程度由项目经理部或上级主管单位,依照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予以批评或处分。
第十七条测量队(组)应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施工工程的测量任务与特点,制定测量人员岗位责任制,测量记录、资料和成果保管制度,测量仪器操作规程,测量仪器使用和保管制度,测量安全操作规程等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