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同业与资管业务的风险管理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控措施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管控措施近年来,伴随着银行的快速发展,各家银行同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资产扩张过快,导致资本需要不断补充,通过股东不断的增资扩股或者发行二级资本工具的方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二是信贷规模受到管制,对于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银行,利润无疑受到了限制。
为保持盈利水平,各家银行不断创新出理财产品、银信合作及同业业务等资产扩张工具,解决资本消耗过快和信贷额度受限这两大难题。
但应注意的是,这些创新大多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存贷款业务范围之外,有些业务甚至属于监管的“盲点”,这无疑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一、同业业务对风险控制措施的主要挑战(一)对内控机制的挑战。
随着同业业务的不断扩展,其风险表现也更为复杂,部分同业业务风险已经异化为非同业风险。
由于银行系统性风险较普通企业要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真正法律意义上的破产案例,使得银行对同业业务的风险管理相对薄弱,缺乏信贷业务那样严密的一套风险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缺乏有效的风险隔离和岗位制衡,业务操作基本是按无风险、低风险的流程处理,部分用于信贷或准信贷领域的资金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二)对操作风险的挑战。
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对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业务过程中就同业业务授信管理政策、同业业务的类型及其品种、定价、额度、不同类型金融资产标的以及分支机构风控能力的区别授权等提出了规范要求,但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存有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虽有授信但无控制。
虽对同业客户进行了统一授信管理,但在用信环节一般存在未能实现有效的交叉控制的现象。
二是虽有授权却未分级。
银行对同业业务的授权虽然涵盖了对象、业务品种以及额度,但未能对利率定价进行分级转授权。
(三)对流动性风险的挑战。
期限错配是银行获取收益的基本途径,同业业务结构过度错配增大了流动性风险。
为了追求高收益,把主要用于头寸调剂的短期同业资金用于中长期的资金运用,来赚取更大的息差。
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与内控管理
险挑战,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Part
04
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实践与案 例
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实践
风险识别与评估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通过定期和 不定期的风险排查,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业务风险。
风险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风险的特点和程度,采取相应的风险 防范措施,如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等,降低业 务风险对银行的影响。
信用风险
总结词
由于借款人违约引起的风险
详细描述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违约,未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或债券,导致商业银行面 临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
总结词
由于内部操作失误或外部事件引起的 风险
详细描述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操作 失误、系统故障、员工疏忽或外部事 件(如火灾、盗窃)等原因,导致商 业银行面临损失的风险。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保障业务稳健发展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 措施的总称。
目标
确保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资产的安全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提高经营效 率和效果。
内部控制的要素
控制环境
包括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权责 分配、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等。
监控与评估
业务风险与内控管理的互动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01
业务风险与内控管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的基础。
动态调整和不断完善
02
随着市场环境和业务风险的演变,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不断调
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风险管理需求。
强化合作与沟通
03
加强业务部门与内控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风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业业务管理办法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业业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加强我行同业业务管理,规范同业业务流程,切实防范同业业务风险,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行境内金融机构客户授信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同业业务是指本行与境内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业务。
根据资金性质不同分为:同业资产业务和同业负债两大类业务。
同业资产业务是指:我行使用非理财资金进行的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资产投资,取得投资收益的业务。
标准化资产:在银行间市场价证券交易所的债权性资产。
包括同业存款、买入返售等。
非标准化资产: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信托计划、资管计划、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同业负债业务是指我行根据资产负债计划及自营投资需要从其他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包括同业存款、协议存款和非银存款等。
同业业务应遵循依法合规的原则。
本办法适用于授权开办同业业务的部门。
第二章职责分工授权金融市场部为办理同业业务的部门,负责同业业务营销、办理、同业客户授信以及信息管理等,具体有:(一)在本行风险偏好和资产负债管理计划意见指导下开展同业业务;(二)负责部门内部同业业务授权管理,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同业业务;(三)负责部门内部同业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四)负责部门内部同业业务交易限额分配、交易前限额审查;风险控制岗或有权人承担同业业务中台职能,具体负责:(一)负责审查同业业务对手方授信额度及监测同业授信额度是否超限额;(二)负责同业业务的风险识别、计量工具开发,制定本行同业业务限额;(三)负责制定本行同业业务操作风险控制政策,推动业务部门控制操作风险;资金清算中心、计划财务部承担同业业务的后台清算、记账职能。
资金清算中心以中台限额管理要求、行领导对前台部门及有权人的授权为办理业务的依据,根据前台提交的交易单据和经逐级审批的同业业务划款通知书进行资金清算,计划财务部进行财务记账。
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与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与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承担着金融市场业务与风险管理的重要责任。
金融市场业务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同时也是银行谋取收益、提高综合经营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金融市场业务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特点、风险类型以及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特点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产品: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市场业务涉及到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货币市场工具、利率产品、外汇产品、股票产品等。
这些产品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2. 高杠杆操作: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中常常运用杠杆操作,通过使用杠杆融资的方式,以相对较少的自有资金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
然而,高杠杆操作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一旦市场波动剧烈,可能会导致损失的快速扩大。
3. 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核心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来源于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资金损失,信用风险则是指与债务人相关的违约风险。
二、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风险类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由于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资金损失风险。
而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等。
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度量、风险限额、风险监测等措施,以应对市场风险的挑战。
2.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由于债务人违约或信用状况恶化导致的损失风险。
商业银行的客户包括个人、企业等各种类型,而不同类型的客户信用状况存在差异。
商业银行应通过制定合理的信用评估制度、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等来降低信用风险。
3. 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特点之一是交易规模庞大、交易周期短,因此存在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交易中无法及时融资或处置资产,导致资金短缺的风险。
银行的风险管理
银行的风险管理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银行的风险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承担着大量的贷款、储蓄和投资业务,必须有效管理各种风险,以保护客户和自身利益。
本文将重点探讨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
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银行的风险管理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1. 信用风险管理:银行在贷款业务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即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导致资金损失。
银行需要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信用审查,同时设定合理的利率和还款条件,以降低信用风险。
2. 流动性风险管理:银行需要确保能够随时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同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应对紧急情况。
因此,银行需要制定合理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优化资产和负债结构,建立合理的储备金和紧急流动性储备等。
3. 市场风险管理:银行在进行投资和交易时,会面临市场风险,即由于市场波动而导致的投资价值降低。
为了降低市场风险,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管理体系,进行风险分散和资产配置。
4. 操作风险管理:银行在日常运营中存在着各种操作风险,包括内部失误、欺诈行为和信息安全等。
为了降低操作风险,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督,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安全措施。
二、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为了有效管理各种风险,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1. 风险评估和监控:银行需要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定期评估各类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并监控风险的实时变化。
通过及时的风险识别和预警,银行可以及早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失。
2. 多元化投资组合:银行可以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分散投资来降低市场风险。
通过投资不同种类和地区的资产,银行可以分散风险,降低资产波动性。
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各种衍生品工具对冲特定风险。
3. 设立风险准备金:为了应对可能的信用损失和流动性风险,银行可以建立风险准备金。
银行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措施详解
银行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措施详解在金融行业中,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承担着资金存储、信贷发放、支付结算等重要职能。
然而,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
为了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措施。
一、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银行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风险,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银行需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通过对客户信用状况、市场走势、操作流程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评估,银行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其次,银行需要建立风险监控体系。
通过建立风险监控指标和风险警示机制,银行可以及时监测风险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应对。
再次,银行需要建立风险应对机制。
一旦发现风险出现,银行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并保护客户利益。
同时,银行还需要建立风险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
最后,银行需要建立风险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由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组成,负责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情况。
二、合规措施合规是银行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银行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规定,确保自身的合法合规运营。
首先,银行需要建立合规制度。
通过制定内部合规制度,明确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职责,规范业务操作流程,确保业务的合法合规进行。
其次,银行需要进行合规培训。
通过开展合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再次,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银行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防止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最后,银行需要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
银行应主动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报告业务情况和风险状况,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和合规措施是银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银行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风险管理办法模版
x银行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x银行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管理,有效控制业务风险,提高业务运行效率和质量,根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以及x银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是x银行办理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应遵循的基本运作程序,是规范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包括:(一)x银行以获利、规避自有资产负债风险或做市为目的,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的本外币金融工具(或产品,下同)自营交易和自营投资业务。
(二)x银行以赚取佣金、管理费、交易买卖差价等为目的,以平等的交易对手身份为客户提供汇率、利率、信用、股票、股指、商品等基础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代客交易业务。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总行和经总行授权开展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的一级分行及境外分行。
第五条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应以经有权审批人批准的风险政策和投资策略为依据,并遵循分类审批和风险与效率并重的管理原则:(一)分类审批原则是指根据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的不同风险特征和效率要求,采用不同的审批流程。
(二)风险与效率并重原则是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的办理效率。
第六条概念释义(一)自营交易业务是指将头寸记入交易账户的自营业务,自营投资业务是指将头寸记入银行账户的自营业务。
(二)有权审批人是指具有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审批权限的决策人,包括行长、分管(协管)副行长(行长助理)、独立审批人、资金交易部门负责人和其他被授权人。
各级有权审批人的审批权限在每年授权书中确定。
(三)市场风险限额是指x银行根据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对具体承担市场风险的业务组合或者产品组合,按照关键风险指标设置的风险暴露上限或下限。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责第七条客户部门包括总行大客户部、公司业务部、机构业务部、农村产业金融部、国际业务部,以及分行(含境外分行)具有相同职能的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一)对与我行已建立信贷关系,以及尚未与我行建立信贷关系但分行已发起授信的境内外信用主体,客户部门负责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专项授信的发起、调整、尽职调查和提供审查材料,以及提出授信额度管理的建议,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实施后的信息维护和风险管理。
了解资管业务中的风险管理
了解资管业务中的风险管理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是指通过对资产的有效配置和运作,以实现资产所有者的投资目标和风险管理,并为客户提供专业金融服务的一种业务活动。
在资产管理业务中,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对投资风险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风险控制和监督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介绍资管业务中的风险管理,并探讨其重要性和方法。
一、资管业务中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资管业务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对投资风险的认识、分析和控制。
在资产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识别:通过对市场、行业和个股等多方面的研究,识别出可能会影响投资收益的各类风险。
例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发生的概率。
3. 风险控制: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投资策略和操作规程,控制投资风险,降低投资风险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风险控制是资管业务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资产组合的分散化、设置风控指标和限额等。
4. 风险监督:对投资组合的风险状况进行监督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
风险监督需要借助系统化的监控手段和工具来实现。
二、资管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资管业务中的风险管理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维护资管机构的声誉至关重要。
以下是资管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所在:1. 保护投资者利益:通过对投资风险的认识和控制,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投资者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提供稳定收益和较低风险的资管产品。
2. 遵循监管要求:资管业务需要符合监管机构的规定和要求。
资管机构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应对监管要求,避免违规行为和处罚。
3. 维护资管机构声誉:资管机构的声誉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优秀的风险管理实践可以增强投资者对资管机构的信任,提升其声誉,吸引更多的客户。
4. 实现长期价值:风险管理有助于实现资产的长期价值。
银行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措施详解
银行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措施详解在银行工作中,风险管理和合规措施非常重要。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合规措施来规避和管理这些风险。
本文将详细探讨银行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措施。
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这些风险如果得不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将给银行业务运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1.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银行承担的最为常见和重要的风险之一。
银行在与客户开展业务中,需要评估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诚信度,以避免贷款违约等信用风险。
银行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征信查询、评估模型等来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并据此决定是否提供贷款。
2.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外汇风险、股票风险等。
银行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来管理市场风险,如制定严格的风控标准、设立风险限额、多元化投资等。
3.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人为错误、不当行为或系统故障等原因引起的风险。
为减少操作风险,银行需要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督,提高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4.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法及时偿付到期债务或应付客户请求的能力。
银行需要建立合理的流动性管理框架,确保能够应对各种情况下的流动性需求。
二、合规措施的重要性合规措施是指银行在业务运作中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的各项措施。
银行从事金融活动,涉及到大量的客户资金和信息,因此必须遵循相关的合规要求,确保业务的合法合规性。
1. 法律合规: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中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银行需要按照反洗钱法律法规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对于高风险客户进行特别关注等。
2. 内部合规:银行内部合规是指银行自身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准则,以确保员工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
例如,银行需要建立内部政策,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限,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同业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同业业务风险管理制度一、前言同业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涉及资金、信用、债权债务等财务交易活动。
同业业务作为金融机构业务的重要部分,既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又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风险的分散。
但同时,同业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同业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同业业务风险的监控和控制,确保同业业务的稳健经营。
二、同业业务的风险特点1. 风险共担:同业业务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一旦发生风险,可能会波及到多家金融机构,风险共担的情况比较普遍。
2. 信用风险:同业业务主要涉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拆借、担保等交易,涉及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较高。
3. 流动性风险:同业业务涉及到资金的流动性管理,一旦发生资金紧缺、流动性风险增大等情况,可能会对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4. 利率风险:同业业务的利率敏感性较高,一旦利率发生大幅波动,可能会对金融机构的收益和资产负债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5. 操作风险:同业业务涉及到交易操作、信息传递等环节,一旦操作不当或信息失误,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
三、同业业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风险识别原则: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经营规模、业务特点等因素,分别识别同业业务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风险。
2. 风险评估原则:金融机构要对同业业务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分析各类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可能性,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 风险控制原则: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的同业业务风险控制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的责任分工,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发生。
4. 风险监测原则: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的同业业务风险监测系统,不断监测风险指标和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前预警和及时应对可能的风险。
5. 风险应对原则:金融机构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多元化风险管理方法、设置适当的风险缓冲区、建立风险应急处理机制等。
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
2021年07期 (3月上旬)金融天地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梁敏怡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摘要:从发展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政策视角出发,其目的在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水平,并意在促进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变革。
随着资管新规延续至2021年,立足于当前提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解决思路。
研究显示,目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同业业务发展中主要面临:内部审计困境、金融创新困境、刚性倒逼困境、人才队伍困境。
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在资产二次评估中引入互联网思维、完善内控机制形成专家治理新局面、使同业标的与投资者的信息相匹配、建立同业业务准入资格实现专门化。
关键词:资管新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解决措施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资管新规)。
所谓“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原则,以同业资金融通为核心的各项业务,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业务。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本着“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监管层要求打破刚性兑付。
根据相关认定条款,金融监管机构列举了4类满足刚性兑付的情况,这就构成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从发展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政策视角出发,其目的在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水平,并意在促进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变革。
随着资管新规延续至2021年,立足于当前提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解决思路,则具有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述评(一)相关研究概述有研究指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目前隐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比如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
这些微观风险在宏观上会对监管当局政策有效性和整个实体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有研究认为,在资管新规的引领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将以非标业务的标准化及进一步结构化为切入点、以会计处理与风险计提规范化为着力点、以经营主体的专营化为支撑点、以风险管理的精细化为关键点、以战略决策的科学化为落脚点进行大幅度地调整。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摘要: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进行创新的主要方向,是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管理资金负债、创新金融产品与拓展利润增长的主要方式。
文中主要讲述的是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特点、同业业务风险点分析以及防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同时提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监管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防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非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以融资为核心的各项业务。
随着金融行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同业业务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同业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
同业业务的发展在金融产品创新中具有代表地位,监管机构在进行监管过程中,所面临的是多种形式的同业金融创新,如何做到有效的管理又给足金融产品的发展空间是现代金融管理机构面临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特征分析(一)同业业务规模增长速度快通过同业业务规模增长统计数据可以分析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至2013年期间,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同业资产规模增速达到总资产增速和贷款增速的两倍,同业负债规模的增速也达到总负债增幅和各项存款增速的1.5倍。
随着所占规模的逐渐扩展,同业业务在银行资产负债的占比逐渐提升,直至2013年中旬,银行同业资产在总资产的占比与同业负债在总负债的占比为11.3%与12.9%,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同业业务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
(二)同业业务不断创新传统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本是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并不具备信用创造的功能。
随着商业银行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如信贷资产转让、银信合作理财、票据、同业代付、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等等,这些创新产品通过一系列交易结构设计和会计处理,将非标准化资产藏匿在同业科目或表外,实质是对信贷等融资类业务的一种替代。
二、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分析(一)同业业务的市场风险同业业务市场风险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性风险。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及对策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及对策1.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说到银行,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存钱和贷款。
可是,背后可有一套复杂的风险管理系统在默默工作,简直就像在银行的地底下,默默耕耘,维持着整个金融生态的平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商业银行的运营可不是简单的“把钱存进来,然后再借出去”那么简单。
风险就像那夜间游荡的幽灵,时刻在银行的周围徘徊,随时可能给银行带来麻烦。
所以,管理风险就显得至关重要,得像老虎钳一样,把那些潜在的风险一一捏住,不给它们任何机会。
1.1 风险的种类其实,银行面临的风险可多了去了,咱们就来盘点几种最常见的。
首先是信用风险,这个就像邻居家的小孩借了你的玩具却不还,导致你心里老是惦记,担心玩具会被损坏。
接着是市场风险,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市场波动导致的损失,比如说股票市场一夜之间崩盘,你的钱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乱蹦。
还有操作风险,这可不是开车不小心撞到了路边的花坛,而是指内部管理失误,比如员工搞错了数据,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再加上流动性风险,简直就是像大雨天里没有伞的窘境,万一你急需用钱,却发现取不出来,那可真是大大的尴尬。
1.2 风险管理的挑战但是,风险管理的挑战可大了去了!首先,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就像个变色龙,你永远不知道它下一步会变成什么样。
而且,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网络风险也在不断上升,黑客就像是在盯着你的钱包,一有机会就想下手。
再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都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银行可得紧盯着外面的风吹草动。
总之,风险管理就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银行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像猫一样灵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风险管理的对策面对这些风险,商业银行也不是坐以待毙,它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
首先就是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需要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设定各类风险的控制指标,像守家一样严密。
同时,银行还得加强内部审计,定期检查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监管的思考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监管的思考
姚 静 娟 江 南 大学 江苏 无锡 2 1 4 1 2 2
摘要 : 银行 同业 业务快速 发展是 商业银行 顺应利率 市场化 和 “ 金 融脱媒 ”挑 战 的银 行 战略转 型选择 , 其 表 内影子银
一
、
金融机构。除传统的同业拆放和票据转贴现外, 近几年主要 出现了 短期利率波动, 扰乱市场预期。借助同业业务转移表内贷款还是做大 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和资产管理业务 。中国人 民银行发布的 “ 中国 表内存款 , 都加剧了特定时点存款市场的波动。今年6 月和9 R I 上海 同 金融稳定报告( 2 0 1 3 ) ”显示 , 截至2 0 1 2 年末, 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同 业拆放利率的剧烈波动 已向我们警示了这种风险的存在。其次 , 影响 业1 0 . 0 6 万亿元, 买入 返售资产7 . 5万亿元, 同业资产 占 总资产比例达 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和调控的实际效果。同业业务资产方和负债方 1 5 . 1 3 %。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存放 1 2 . 2 万亿元 , 卖出回购款项2 . 6 9 双重表外化, 加速了金融脱媒 , 加大当前金融资源的错配, 增大资本脱 万亿元 , 同业负债 占总负债 比例为1 3 _ 8 。其中, 股份制银行同业资 实向虚风险。借助银信、银证等通道业务直接或间接将资金投向政 产 占总资产的比重普遍超过2 0 %, 兴业银行同业资产比重在2 0 1 2 年6 月 策限制的行业和领域, 比如最近 几 年严控的房地产行业和政府融资平 末达到3 9 . 6 的历史峰值, 同业利润 占据银行全部利润的半壁江山。 台, 严重干扰政府调结构、促转型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 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创新的内在动力是监管套利。近年来同业 业务仓 ' J i t i  ̄ - 下面 , 1 种模式。—是银信合作模式, 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 三.对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监管的政策建议 解决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创新中的问题 , 监管必须坚持既堵又疏。 借道投资信托计划将理财产品所募集金投资于银行信贷资产、信托 是继续加强对同业市场的规范 生 l 管理。同业业务凶猛增长的主要 贷款等。这部分资金无需计提拨备 , 无资本金要求 , 到2 O l O  ̄通过银 提高同l bl c  ̄ 的监管标准 , 按表 内同类业务标 信合作有超过2 万亿的资金绕过贷款规 摸监管为企业提供曲线贷款 , 动力来自于监管套利 ,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银行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然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业务所涉及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商业银行需要寻求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营和稳定发展。
一、商业银行所涉及的风险种类商业银行所涉及的风险种类可大致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常见的风险类型,它主要指由于借款人违约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资产价值损失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当银行无法及时偿还存款或者其他压力下资金不充裕,导致资产无法变现并且无法满足负债的短期债务所引发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波动,导致交易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流程失误或不当操作所导致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商业银行采取的主要风险管理方法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测量、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方面。
风险识别,是企业认识和了解风险的过程。
商业银行需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识别机制,如风险清单、风险框架等,以识别和记录风险。
风险测量,是对风险的定量分析和测算,以便更好地量化风险,找出风险来龙去脉,构建风险模型。
具体可以采用风险指标、模型计算、风险监控和风险报告等手段识别哪些风险可能成为银行未来的潜在风险点。
风险控制,是故意减轻或者消除预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方法论;担任风险主管;并制定具体的风险措施,为客户的风险管理出谋划策。
該项工作是对风险敏感性的监控,以便风险处于可控风险水平之内。
风险监测,是对风险的持续监控和控制,以评估风险的实际变化和解决风险问题。
該项工作是通过持续监测,找出风险点,防止风险递增。
三、风险管理案例作为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中国工商银行是银行业中的佼佼者。
在风险管理方面,工商银行注重风险识别,以整合资源,减少业务重复,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工商银行设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加强风险管理。
通过模型化风险分析管理方法,可以对风险进行更加科学和全面的分析预测,并设置好风险阙值,从而及时发现风险并给出预警。
银行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与防控方法
银行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与防控方法在金融行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风险管理与防控的重要责任。
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防控措施不仅能保护银行的资产安全,还能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风险管理的概念、银行工作中的主要风险以及相应的防控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是指识别、分析、评估和监控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和控制这些风险的过程。
对于银行来说,风险管理是其日常经营管理的核心,对于确保银行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银行工作中的主要风险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在金融交易中,由于相关方无法履行合约义务或者有潜在违约风险而导致的损失。
银行在发放贷款、提供信用卡、担保业务等过程中面临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引起的资产价格波动,进而导致投资组合的价值下降的风险。
银行业务涉及外汇、股票、债券等市场,需要面对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变化带来的风险。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人为原因或操作错误导致的金融损失的风险。
银行作为一个复杂的机构,存在着内部员工的疏忽、失误以及系统故障等因素,这都可能导致操作风险。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面临资金流出高峰时,无法及时获得足够流动资金来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
银行作为存贷款机构,其流动性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5.法律合规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未能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而产生的风险。
银行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合规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法律合规风险。
三、风险管理与防控方法1.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风险,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为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2.合理配置资产组合:银行应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资产组合,实施分散化投资,降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3.加强内部控制: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业务操作的监管和控制,规范各项流程和操作规范,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措施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承担了为个人、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流动和信贷服务的任务。
然而,在执行这些任务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各种风险。
这些风险种类繁多,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经营风险等等。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管理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或最小化这些风险的损失。
1.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策略、制度、流程、工具和人员等。
风险管理策略需要根据银行的经营理念、规模和发展阶段制定。
制度应该包括各种政策、规定和标准,确保各项业务在合规、透明和可控的范围内运营。
流程应该设计清晰、有效,能够保证各种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和控制。
工具是指各种模型、软件、系统和设备等,用于分析、评估和监控各类风险。
人员则是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需要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
2.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主要业务之一是信贷业务,因此信贷风险一直是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行业背景和担保情况等因素,对授信额度和利率等进行评估和定价。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和风险分类制度。
贷前调查要求了解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和信用状况,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银行凭证和现场调查等。
贷后管理则需要对借款人的资金运用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定期进行贷后检查,以及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风险分类制度包括坏账、次级、可疑和关注等级别,根据贷款违约风险的大小进行分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
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中持有各种证券、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外汇等金融产品,面临着市场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失,银行需要建立市场风险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其中包括监测市场变化、制定交易和翻仓限额、定期进行市场风险评估、加强对投资组合的跟踪和管理、优化资产和负债结构,以及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等。
探索监管新规对商业银行同业、投行及资产管理业务的影响
探索监管新规对商业银行同业、投行及资产管理业务的影响作者:吴芋蓓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30期在金融市场风险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新规引导商业银行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鼓励商业银行实现业务创新发展。
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从商业银行发展视角,分析了银行同业、投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等核心业务受到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子公司运营等应对影响的建议,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经济运行对外需要面临频繁的中美贸易摩擦,对内则要实现重大金融风险防范。
而监管新规的出台,能够结合金融市场情况提出统一监管标准和要求,有助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投行及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促使金融系统保持稳定。
因此,还应加强监管新规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影响分析,以便使商业银行更好的应对,满足金融体制转型发展要求。
二、监管新规内容及出台意义(一)新规内容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健全,坚守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发生的监管底线。
如表1所示,为监管新规内容要点。
从整体上来看,监管新规的出台主要是对监管标准进行统一,使过去分业监管的局面得以改变,通过减少监管套利和消除多层嵌套遏制过去监管机制上存在的漏洞。
在明确监管体制改革大方向基础上,出台的配套细则对监管机制的操作性問题进行了明确和修正,保证监管新规能够得到落实,为银行业务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按照新规要求,主营业务不包含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需要完成资产管理子公司的设立,保证其拥有独立法人地位,实现法人风险隔离。
而商业银行包含在这一范围内,需要按照要求成立子公司,以满足金融体制转型发展要求,因此其核心业务的开展必将受到影响。
表1 监管新规内容要点(二)出台意义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经济运行面临巨大风险。
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并不稳定,需要完成系统监管体系的建立,以便顺利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
商业银行常见的风险管理措施
商业银行常见的风险管理措施商业银行常见的风险管理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商业银行通常运用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大致概括为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五种策略。
本文将逐一简析。
一、风险分散风险分散就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
“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古老的投资名言形象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风险分散的理论依据是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
他认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即不完全正相关的两种资产),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能够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而对于由相互独立的多种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只要组合中的资产个数足够多,该投资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就能够通过这种分散投资的策略完全消除。
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析风险的原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是全面的,而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是同一个借款人。
二、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风险对冲对管理市场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
三、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而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风险转移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四、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风险的策略性选择。
简单地说就是: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中,风险规避可以通过限制某些业务的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
例如:商业银行首先将所有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量化,然后依据董事会所确定的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来确定经济资本分配,最终表现为授信额度和交易限额等各种限制条件。
对于不擅长且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业务,商业银行对其配置非常有限的经济资本,并设立非常有限的风险容忍度,迫使该业务部门降低业务的风险暴露,甚至完全退出该业务领域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风险规避策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自然也失去了在这一业务领域获得收益的机会。
银行行业的风险管理制度
银行行业的风险管理制度近年来,银行行业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市场环境,各种风险相继涌现,给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银行行业制定了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旨在确保银行的健康运营和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本文将重点探讨银行行业的风险管理制度。
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是银行业务运营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这些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将对银行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导致银行倒闭。
因此,银行行业对风险管理十分重视。
二、风险管理的原则1.风险识别和评估:银行首先需要识别潜在的风险,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规模和影响范围。
2.风险控制和监测:银行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建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的扩散。
3.风险分散和多元化:银行在开展业务时,要注意分散风险,避免过于集中投资于某一特定领域或行业。
同时,银行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业务来降低风险。
4.风险回报平衡:银行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权衡风险和回报,确保回报与所承担的风险相匹配。
5.持续改进和适应性:银行行业的风险管理制度需要不断改进和调整,以适应市场环境和风险形势的变化。
三、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1.建立风险管理部门:银行需要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制定风险管理制度:银行需要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层级的责任和权限,规范风险管理的各项流程。
3.风险预警和监测:银行需要建立风险监测系统,通过对市场、客户和业务的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风险。
4.风险评估和控制:银行需要进行客户信用评估、市场风险测算等,控制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5.风险溢出措施:银行需要建立风险溢出机制,即将高风险业务转让给其他机构或市场,减少银行自身承担的风险。
四、银行业风险管理制度的效果银行业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使得银行能够更好地抵御市场的冲击,提高了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财/总资产 9.62% 6.85% 7.25% 3.92% 8.70%
8/20
管理滞后:与规模的快速扩张不匹配
银行自身:管理滞后与快速扩张并存 (1)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形成 (2)部分管理制度仍处空白 (3)组织模式仍需探讨 监管方面 :过度与缺位并存 (1)部分创新业务的风险权重
(2)授信额度的占用
2
•资管投资标的分为债权和非债权;同业分为标准化债权和非标准化债权
•资管非标投资与同业投资基本雷同,财金31号文后,银行可直接投资于股权
3
风控要求略有差异
•“8号文”要求资管非标 “比照自营贷款流程”进行尽调、 投中和投后管理,同业自营尚无明确要求。 •《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要求表内外授信进行统 一管理,但资管是否、如何占用授信额度并无明确规定。
1,785
3,450 7,128 1,962 1,358 6,759 2,867
7/20
1,786 1,231
高速发展: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5万亿
银行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 中国银行业
总资产 206,100 167,441 159,742 62,980 1,723,355
理财余额 19,825 11,467 11,575 2,471 150,200
④ 拓宽思路,发展综合理财和咨询服务,立足于资产管理平台
和高粘性的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21/20
(4)拓展合作渠道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同业合作将逐步继续深入, 从分散的、单点的合作转变为系统的、战略性合作,通过 资本、业务、服务等关系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 搭建互联网+同业合作渠道,组建富有粘着力的客户分层
质的委托代理业务,虽然银行在协议中明确不为产品本金及收益
提供任何担保,不承担风险,但部分银行在实际操作中为了维护 声誉而间接或直接向投资者进行了刚性兑付,承担了委托资金的 损失。 银行因维护声誉等原因而进行的刚性兑付行为与委托代理业 务性质相违背,银行为此承担的风险属于声誉风险范畴,不宜通 过计提拨备的方式覆盖风险,而适宜采用计提资本或利润中留存 更多一般准备的方式解决。
(3)资本占用的明确 。。。。。。
9/20
1.4 风险揭示与风险抵补问题
产品组合的风险识别
1
信用风险
产品组合 面临的 风险
2
市场风险
3
流动性风险
10/20
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的风险抵补
预期损失补偿:拨备不足问题 非预期损失补偿:刚性兑付的声誉资本计提
对于表外业务中的融资性理财、资管计划等具有信贷替换性
理财产品形态将打破同质化。(净值型产品、个性化产品)
19/20
(2)实质资本占用
非标资产已经难以作为银行同业资产,也无法再享受较低的 资本占用; 开展同业投资业务,表明监管层防范风险、加强管理意图,将 直接增加银行的资本消耗。 按照监管“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按照资产风险实质上占用 资本。
短期流动性指标与同业1个月净流入波动高度相关(相关性如下表)
LCR LCR 流动性比例 0.87 流动性比 例 0.87 流动性缺口 率 0.85 0.92 同业1个月净 流入 0.95 0.94 核心负债比 0.01 -0.27 NSFR 0.52 0.33
理财 业务
通过严格的制度设计和风险规避,理财业务在资本计 量风险模型中所占风险权重较小,属于低资本消耗业 务。
3,043 2,665 5,728 7,279 9,571
3,468 3,322 4,147 1,045 99
11,883 9,262 9,279 7,507 1,383
25,664 22,987 17,110 14,245 6,615
3,317 1,708 5,221 4,307 7,708
4,685 2,738 5,094 1,032 5,575
11/20
1.5 发展与管理中的困惑与问题
12/20
2、同业与资管业务的发展方向
13/20
2.1 市场环境的影响
(1) 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结果:存款成本提高、大客户脱媒和利差缩窄。
同业 业务
金融体系内在关联性和金融风险空间传染性急剧提升,
利率市场化将促使其回归同业流动性管理工具本质。
理财 业务
间的契约关系,对融资人的约束力下降,操作风险上升。 收益权的再转移或再结构化后,法律主体、法律文件之间 的依赖或关联关系复杂化,操作风险上升。 简单业务复杂化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蕴藏在法律文件 中,法律风险成为同业及资管业务的第一风险。
理财业务全面登记申报。 理财监管35号文: (1)事业部制改革,时间表 (2)理财产品间不得相互交易,调剂收益
18/20
2.3 同业与资管业务发展方向
(1)回归负债管理(组合管理)
同业负债总体规模上升趋势减缓,但是从长期来看,直接融 资市场的发展将会推动银行同业负债占比持续上升;(以美 国为例,1973-2008,银行业同业负债占总负债2%-22%;存 款占总资产94%-65%) 来自资本市场的沉淀资金主要是结算资金,成本较低,且粘 性较强;(据估算,新增纳入存款项下的同业存款目前存量 规模约为8万亿元)
体系、产品营销体系、信息快速共享体系,以资金、渠道
、服务为支撑,拓展同业业务创新盈利能力。
22/20
3、同业与资管业务的风险特征
23/20
3.1 信用风险主体日益复杂
由融资方式创新、资产形式转换带来的资产驱动性同业业务快速增长。
风险承担主体多元化
信用风险主体由同业机构
向融资主体、融资项目转 变。
15/20
(3)存贷比弱化与金融脱媒
银行业差异化变明显。部分银行会往交易型银行、混业经营 方向转型,部分银行可能会继续存贷款等传统业务; 鼓励融资走‘贷款’的正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同业、理财 等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动力; 纯粹为降低存贷比而出表的动力会消失。但银行其他出表动 力并不会减弱,尤其是资本充足率和损失计提(不良率); 同业负债与一般负债的区别弱化,同业负债将更多地负担起一 般贷款的负债来源;
逐步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逐渐弱化理财高息揽 储和表外授信功能; 银行业存款利率面临全面上浮,将打破负债低息 成本,推动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现状。
14/20
(2)BASELIII新资本协议
BIII的核心:一是提高资本要求;二是不鼓励开展同业批发性业务。 同业 业务 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测量及控制大额风险敞口的监管 框架建议中要求最大单家同业敞口不得高于银行一级 资本(或核心一级资本)的25%。 LCR的监管要求限制同业期限错配。
工商银行 206,100 建设银行 167,441 农业银行 159,742 中国银行 152,514 邮储银行 62,971
58,045 45,783 50,923 40,831 32,104
28.2% 27.3% 31.9% 26.8% 51.0%
4,785 2,485 4,071 2,991 1,148
商业银行将发力资产管理、存量盘活、混业经营等蓝海领域。
16/20
2.2 监管新规的影响
(1)同业监管新规
同业监管127号文(规范了同业业务的分类和核算标准): (1)非标只能进投资科目 (2)同业负债不超总负债的三分之一 (3)对单家机构的同业融出资金净额不超一级资本50% 同业监管140号文: (1)专营部门,不能再转授权 (2)逐笔审批 (3)总行记账
同业与资管业务的风险管理
目录
1
目录
同业与资管业务发展综述 同业与资管业务发展方向 同业与资管业务的风险特征 同业与资管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立非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体制 同业与资管业务的监管建议
2
3 4 5 6
2/20
1、同业与资管业务发展综述
3/20
1.0 同业与资管业务界定
广义的非信贷业务 狭义的非信贷业务
二是以SPV类形态出现的同业投资业务;
三是资产管理业务; 四是表外业务,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类等。
同业业务与资管业务均属于狭义的非信贷业务
4/20
1.1 同业与资管业务的比较
• 8号文和 127号文规范了理财非标投资以及同业投资。
1
增信措施要求的趋同 投资范围的趋同
• 分别从最终标的和交易模式两个不同角度界定和规范。 • 在业务中,理财与同业业务的主流投资标的、交易模式 、增信措施限制已无显著界限。
除了信贷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 具体包括:抵债资产、应收欠 息、挂账等高风险业务,同业 拆借、买入返售资产、衍生品 交易、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 直投非标准债权、资产证券化 产品等大资金类业务,固定资 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 经营性资产。
能为商业银行带来(或有)现金流的大 资金类业务,包务;
20/20
(3)加快产品创新
同业创新方面:标准化工具方向。
同业负债业务除了拆借、回购、存放以外,将大力发展大额可 转让存单等产品;“非标资产”则可能逐步被资产证券化等标
准化产品替代。
资管创新方面: ① 净值型、开放类、委托管理类产品将是创新方向。
② 加强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提高市场化透明度。 ③ 提高管理能力,避免风险传递,真正履行好资产管理责任。
(4)总行承担所有风险管理责任
同业监管178号文,总体延续了“上收同业业务权限”的思路
17/20
(2) 理财监管新规
理财监管8号文:明确对银行的非标准化理财产品做出了规模上 的限定:对于部分非标资产比重占比较大的银行,要么整理资 产池,要么将超出部分的非标债权计提风险加权资产,纳入监
管考核。
非银金融机构参与增加,其业务风险偏好较高,但普遍整体 实力不强; 存款保险制度推出,银行破产清算可能成为现实; 为运用信用杠杆,获得超额信用溢价,主动选择风险评级较 低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