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初一作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
【一、了解作者背景及词牌背景】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是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并称“苏辛”,代表了宋词的最高成就。
这首词是他任江西提点刑狱,巡视属县时所作。
词牌名为“丑奴儿”,源于唐代教坊曲,意为“丑的孩子”,后来用作词牌,寓意着词人的谦逊和自省。
【二、分析词句意境及寓意】
词的开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描绘了少年时代不懂得忧愁的滋味,喜欢高楼,为了写词而强行说愁的画面。
这里通过对少年时代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年少轻狂的意气风发。
接下来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则表达了词人成熟后深知忧愁的滋味,却无法诉说。
通过“天凉好个秋”这一句,寓言式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
【三、解读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从少年时期到成熟时期的人生感悟。
词中通过对愁的理解,展现了词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世事的洞察力不断加深。
从不知愁到知愁,再到无法言说,词人传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沧桑。
同时,词中还透露出词人对国家命运、民族存亡的深切忧虑。
【四、总结词的特点及艺术价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寓意深刻,通过描绘少年与成
熟的对比,传达了人生感悟;其次,语言优美,抒发真情实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最后,以愁为线索,将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认知、成长的过程以及内心的感慨。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改写散文200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改写散文200字
书博山路上,风清云淡,绿树环绕,几处鸟鸣,一片宁静。
步行一段时间,看到了一堵壁,原来是那安详的古宅,曾经繁华,现已经变成一片荒芜。
转了一圈,发现几处风化的文字,好像残缺的韵文,令人沉思。
太阳西下,透过山谷,朦胧而美丽,把心随着风声而去,无边憧憬之中。
夜幕低垂,星空银河,思绪也随着草莓夜空而勾勒,寄意浩淼无垠。
回想起小时候,那时候无忧无虑,有一个文学少年的梦,文学总是忧愁伤感的,为了能写出几句优美的句子,装作很忧伤。
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没想到人到中年了,忧愁缠满身,却无法诉说。
最新500字作文作文
最新500字作文作文
常言道“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
”而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我们的“根”就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动人心神的诗词歌赋、宁人心绪的琴棋书画……它们都是我泱泱中华几千年来的沉淀。
在这其中,离我们学生最近的便是诗词了,不读诗词,那一个人的精神也会有所空缺,再者,学习一首诗可不是只看表面,只有深入去理解揣摩,才会发现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拿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来说,全诗44字,韵足意深,辛弃疾生长在中原,青少年时代的他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精神的鼓舞,有自己的独特胆识和才略,对赶出侵略者有十足的信心。
那时的他尚为年少,不知何为愁苦,总带着好心情登上高楼赏玩,效仿那些文人雅士,抒发所谓的愁苦之情。
到了诗词下片,却突然话锋一转,一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将一切苦楚难言都展现了出来。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诗人本是怀着一腔抗金复国的热血投奔南宋,想同南宋同心协力夺回失地。
可谁知,竟报国无门,还落得个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他一腔热血泡在冷水里。
其心中所承受的痛楚非你我可以感知,他连怎么痛都不知,便是真的痛了。
可叹!有志之士无人赏识;可叹!世事艰难无能为力;可叹,有苦有愁无从诉说!人生,当真这般无奈至极?
读完这首诗,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一无二的气度,它为我们华夏添上了非凡的神韵,我们,都应学会欣赏诗词,从诗词中品读人生。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改写散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改写散文
以《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改写散文》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
中文文章
文章开头:
书博山的道路,绵延在青山碧水之间,洞穴和悬崖融为一体,古朴而神秘,令人叹为观止。
每当阳光落山,晚霞染空,苍穹之上都会发出如远古宝石般的美丽耀眼。
然而,就在这优美的景色中,有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书博山道中壁。
传说历史上有一位叫博学儒子,在这道中壁上写下了一篇传世散文,记录了书博山上的风景、仙境、人文和历史,那篇文章中饱含着无尽的精神激发,催人奋进,令人异口同声的赞叹。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丑奴儿的孩子,他深爱着这片书博山,每天沿着道中壁漫步,发现其中隐藏的秘密,被道路上传说引起的激动,心中满溢着有翱翔天际的想象。
他想要表达他的热爱,和道路上他遇到的人们一起,把博学儒子留下的传世散文改编,将最美的书博山的图景写进去,表达对这片神奇之地的热烈爱意。
于是,丑奴儿开始着手改写。
他笔下的每一个字句,都是他对书博山的缠绵、由衷的爱慕;他用诗词描绘书博那古朴的山林,用自然美景写出书博高处的瀑布,把书博梦幻的洞穴、美丽的岩石写出来,仿佛自己走过了一遍。
满心激动之中,他用自己独特的文字描绘出书博山的美景,写出了一篇篇令人叹为观止的散文。
丑奴儿最终将书博那美丽的山谷中的风光,以及他的爱意写出来,
如今,这条道中壁上的文字,也成为书博山上的一道风景,仿佛古人的文字,在洞穴中永存,代代相传。
从此,他也成为了书博山上有名的传说,无数人前来叩问,并从中受到莫大的激励,奔赴自己奋斗的梦想之路。
无论多少年之后,书博这条道中壁上的文字,都会传颂,并给后人以灵感,让他们有勇气去把自己热爱的东西表达出来。
【原创】《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与尔同析千古愁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将心中之愁直接的抒发出来,情 感表达直率而浓烈。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情具体化,以水喻愁, 写出了愁思的汪洋恣肆、无穷无尽。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年级:九年级(上册) 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愁
如何读出“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愁
谁愁? 为何愁? 如何说愁?
活动一
问君能有几多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
辛弃疾
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南宋官员、 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 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 二安”。谥号“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等传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改写散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改写散文
山路的日头朝夕分明,变幻的景象一直在我前进的脚步中。
犹如一幅锦绣的画景,有着绚丽的枝条绽放开来,霞光万丈,给人无尽的乐趣,也有苍凉的景象,和沉沉的沉默,使人有苦难的情绪不禁萦绕在心头。
这片山路曲折,去处渐远,前往深处,久久不能归来。
我在山间走着,脚步缓慢,拾回一些回忆。
一个个形象、一抹感情都在我的记忆中交织,给我带来了无尽的落寞。
突然,我看到了一座宏伟的壁洞,正立在我的面前,外形宏伟而高大,耸立在茫茫的山间,有些神秘而古老的气息,笼罩着这里。
我走近了壁洞,发现壁洞内挂满了一本又一本书籍,书架上映射出七彩的光芒,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故事,此时,我凝视着壁洞里的书,一本本的刷一遍,没有一本书叫做《丑奴儿》,这本书似乎是把我的记忆带回了的回忆,因此,我将这本书借回家。
回家后,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阅读《丑奴儿》。
书中记载了一个小孩的成长故事,这个小孩跟着他的老爹卖艺,给乡下人唱歌,然而他却受到父亲生活中的无情伤害,心思伤悴,终日受苦难。
书中还记载了他青春期勇敢反抗父亲,走出不幸中,选择另一条与众不同的去处,从而开启了他的人生新篇章,这就是书中主人公的故事,也让我想起自己苦难的童年,在寂寞的夜晚,总是把这本书拿出来,思考自己的梦想。
在《丑奴儿》中,主人公在艰难中挣扎,彰显出他强大的生命力,
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一切困境都在故事里凝固定格,也可以帮助我们在困难中克服遗憾,把路上的痛苦留在记忆里,但不要放弃梦想。
山路上,有人漫步而过,也有人驻足而停,这座壁洞中的《丑奴儿》,我记得到了,也希望大家也能从它中获得力量,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读后感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读后感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初与此词相识是在高三一节自习课里,刚做完一整套理综卷的我翻开了一本语文素材来放松一下,偶然间读到此词,却像多年未见的好友一样,感受到了重逢之喜。
在我看来,一手好诗或一本好书,你在一瞬间认可它,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你和它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
当我读到“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时,我想到了我自己在写语文作文时矫词造句为了写而写下的情感,不禁感叹,文人有时就是可以用几个看似简单的词语,写下我们说不出来的心情。
紧接着,我又读到了下一小阙,“欲说还休”一词真实的表达出了词人心情的复杂,想要说出却又有所顾忌,想要发泄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与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中“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有异曲同章之妙。
细读此文,此词写于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他在带湖居住期间,到博山浏览,却无心赏玩,一想到壮志难酬,一腔愁绪无法排遣,便写下此词。
上片中,稼轩回忆自己少年时期风华正茂,凭栏远眺,认为凭借自己满腔壮志豪情与复国的胆识才略,赶走侵略者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不知“愁”滋味。
词的下片,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深,逐渐看清了南宋政权软小与懦弱的真面目,“一腔忠愤,无处发泄”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可谓识“尽”了愁滋味,后一个“欲说还休”紧接下文,抒发忧国之愁在南宋时期是犯大忌的,因此稼轩转言天气,以一句“天凉好个秋”结束全文,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心凉不满,也暗示了南宋的形势动荡,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改写成散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前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一幅文房四宝中的经典作品,以其别致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从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由来、艺术特点、意义与传承等方面展开探讨,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幅文化瑰宝。
一、由来1. 大背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被誉为明代书坛重宝,其创作背景值得探究。
在明朝时期,文人雅士追求传统文化迎来了一个高峰,这其中就涌现出很多书法家。
其中,丑奴儿是明朝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精通篆、隶、楷、行四大书体,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丑奴儿的书法作品常常注重情感表达,并且以创新见长。
2. 创作动机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创作动机,与其个人经历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密不可分。
丑奴儿曾游历过中国的名山大川,对山川河岳怀有深厚的情感。
而且,他将山川河岳的灵动与汉字的形象相结合,创造出了特别的书法形态,这对于当时士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二、艺术特点1. 结构布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在艺术特点方面,首先体现在其结构布局上。
这幅作品采用了独特的线条构图,通过勾画宽厚有力的线条,增强了山石的质感和立体感,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
同时,丑奴儿巧妙地利用了墨色的变化来处理画面的层次感,使山石的远近距离更加清晰可见。
2. 用墨技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独特的用墨技法。
丑奴儿善于利用浓墨的笔法来描绘山石,通过厚实的墨迹表现山石的质感和坚实感。
同时,他也巧妙地运用了淡墨的渲染技法,烘托出山石的轮廓和形状。
这种用墨技法使得整个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给观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 书法风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在书法风格上也有独特之处。
丑奴儿擅长楷书和行书,他的字形端庄、工整,笔画饱满、有力,形似方圆,充满了个人韵味。
他在艺术表现上更加注重情感的外化,通过书法表达深邃的内涵与意境,使作品更富有意味。
三、意义与传承1.文化意义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为明代书法瑰宝,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七年级作文600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七年级作文600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七年级作文600字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题记
山上。
诗人一袭长衫,默默伫立。
他的目光就这样随便地放在了远处一缕飘扬的白云上。
有好久,没有这样眺望远方了?诗人淡淡地想。
眼光忽然迷离了。
还记得少年时,最喜欢登高望远了,最喜欢在山顶看那日月轮回,看那花开花落。
看那远处一缕飘扬的白云。
那时的我,哪里懂得什么是忧愁啊。
只是,为了写好一首平凡的词,将甜蜜写成了苦涩,将欢喜写成了心事,将嘴角那一抹扬起的弧度,写成了从脸颊划过的泪花。
然后,学着前人,手持折扇,反背双手,来来回回地踱着方步。
对着天空,吟唱那一首首熟悉的歌谣,新填的词。
可是,直到现在,两鬓斑白的现在,尝遍了人世百味的现在,我才明白,什么是忧愁。
在尘世中,尝遍了人情冷暖,酸甜苦辣,还有什么不明白呢?想对人倾述,却想说也说不出。
历经了坎坷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还是不说了吧,不说了吧。
那些高兴的,伤心的,烦恼的,忧愁的,快乐的,都随着时光,一起消失了。
脑海中,只余下一抹淡淡的愁绪。
消逝了,都消逝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那满地的黄叶,是秋来了吧。
一滴泪,静静地划过诗人的脸庞,只听诗人,长叹一句,好一个清凉的秋
天啊,好一个清凉的秋天啊!
远处,一只孤独的声影,划破了天空。
重庆江津区江津一中初一:青色的海。
以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为题写作文
以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为题写作文作文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首词叫《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这首词就像是一个大人在跟我们说心里话。
词里说,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忧愁的滋味,还喜欢登上高楼。
为了写一首新的词,故意说自己有好多忧愁。
等长大了才明白,真正的忧愁啊,想说却说不出来。
想说却又不说,只能说“天凉好个秋”。
就像我有一次,想要一个新玩具,妈妈不给买,我就觉得特别忧愁。
可这和大人真正的烦恼比起来,根本不算啥。
大人们要工作,要照顾家人,他们的忧愁才多呢,只是他们不说。
我们小朋友现在的生活多快乐呀,不过也要知道,随着长大,会有更多的挑战和烦恼等着我们。
但不要怕,勇敢面对,就像面对一道数学难题一样,总会解决的!
作文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一首很有意思的词,叫《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词里面讲,小时候总觉得忧愁是件很酷的事情,还装模作样地说自己愁。
可长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真的有了好多烦恼,却不知道怎么说了。
比如说,我考试没考好,心里很难过,这是小小的忧愁。
但是爸爸妈妈工作很累,还要操心我的学习,他们的忧愁更多,却不会总是跟我抱怨。
所以呀,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快乐时光,好好学习,以后长大了,不管遇到多少忧愁,都能坚强面对!就像小英雄一样,什么都不怕!。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尽”“ 愁”对比,突出了词人
愁苦之情。以此作为贯穿全篇的
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
3、因为在当时抒发这样的忧愁是种大忌,只能 顾左右而言他了。
表现了作者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B
A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下阕中又有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
A紧承“尽”,愁到极点无言说。
B紧连下文忧国伤时,报国无门之意在投降 派把持朝政的情形下,不便直言,转言天气。 秋色入心即为愁,深沉含蓄。 下片叠句与上片互为呼应,表现自己愁闷已 极,反映出作者饱经忧患的心路历程。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词人成年以后的愁又是一种个人 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国家
尽
忧国忧民
概括了词人一生众多的艰难与辛酸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明明要说愁,为什么却说天气了? 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 1、因为愁多愁深而无法说清; 2、因为投降派把持朝政,说了也于事无补;
词的上片是 下片转入
追忆 记实
作者处处进行 对比
少年 而今
无愁 有愁
整首词突出渲染了一个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愁
字,
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 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问题探究一
上片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 下片中‚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 涵是否一样?
不一样。前者为‚闲愁‛----涉世未深 ‚少年‛的无根之愁、做作之愁。后者是关 怀国事、怀才不遇所引起的‚哀愁‛----受 到压抑、无以言说、无法解脱之愁。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译文
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读后感
读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有感秦观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词,读完这首词,我感受到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孤独感。
词中“愁倚阑干”和“露滴轻寒”描绘了词人独自一人在阑干旁,忍受着寒露的侵袭,这种孤独和凄凉感深深地打动了我。
而“雨打芙蓉泪不干”则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雨打在芙蓉上,就像泪痕一样不干,这种比喻让我感受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孤独感。
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离别的感慨,更是对人生无常和短暂的感慨。
通过这首词,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也更加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这首词还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词中“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这种情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而“明月无端。
已过红楼十二间”则进一步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秦观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离愁别绪和孤独感。
通过这首词,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更加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将这些感悟应用到实践中去,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为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凄凉和相思的痛苦。
词中“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夜深人静时分,饮酒解愁,却无法入梦的场景。
这种离别的凄凉和痛苦,让人深感无奈和悲伤。
而“雨打芙蓉泪不干”则进一步展现了离别的痛苦和相思的无尽,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词中的“芙蓉”象征着美丽和纯洁,而“雨打芙蓉”则暗示着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的痛苦和悲伤。
这种意象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让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远和细腻,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这是一部堪称经典的中国古代小说,作者是元代作家萧义。
故事发生在明代的山东博山一带,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丑奴儿的传奇经历。
丑奴儿的父亲早年因为羞辱而离世,丑奴儿从小就过着贫困的生活。
他机智聪明,但外貌平凡,所以常被人戏弄,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然而,他从不放弃自己,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
有一天,丑奴儿偶然听到了有关天下古宝的传闻,这些宝物据说埋藏在山东博山。
听闻消息后,他立即展开了自己的冒险之旅。
丑奴儿在道中壁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人,老人告诉他,要寻找到这些宝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得到这些宝物,他需要接受一系列的考验。
丑奴儿开始了自己的考验之旅。
旅途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都能冷静应对,并顺利解决问题。
他逐渐展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他还结识了许多知己和朋友,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寻找宝藏。
在他们的努力下,丑奴儿终于找到了埋藏在山间的古宝。
这些宝物丰富而珍贵,藏品中有各种稀世之宝。
丑奴儿感到无比的喜悦和骄傲,因为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然而,丑奴儿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这只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他将收获的宝物用于公益事业,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丑奴儿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他告诉我们,外表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智慧和善良。
同时,他也告诫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勇敢地面对困难和逆境。
丑奴儿的故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赞赏,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这部小说以幽默、机智和智慧为主线,同时也呈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美好的情感。
它揭示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展示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梦想的实现。
丑奴儿这个角色的设计也催生了许多人们对于外貌和内在的思考。
他虽然外表平凡,但他的智慧和勇气却让人们刮目相看。
这让我们反思了我们对于外貌的评价和对他人的看法。
总而言之,丑奴儿是一部富有哲理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和拼搏最终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2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第一篇:博山道中,有一面巨大的墙壁,高耸入云。
墙壁上刻着许多图案和文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幅美丽的山水景色。
这道中壁世称丑奴儿书。
丑奴儿书的刻画工艺非常精湛,山川河流、云雾村庄,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山鸟的啼鸣和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每一幅山水画都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美学,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道过此墙壁的人们纷纷驻足欣赏,目不转睛。
他们被丑奴儿书中描绘的美景深深吸引,仿佛如临仙境。
旅人们纷纷赞叹艺术家的创作才华,世人对这座巨大的墙壁趋之若鹜。
这道中壁从不乏有人前来学习绘画艺术。
年轻的学生们或坐或躺在地上,专心致志地模仿丑奴儿书中的画法。
他们一遍一遍地描摹,虽然不得其真,但也逐渐领悟到其中的精髓。
这幅幅山水画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巧烙印在年轻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许多艺术家专程前来博山道中,刻画自己心目中的山水佳境。
他们希望通过丑奴儿书的启发,能够更加完美地表现自己的艺术才华。
这里成了他们培养创作灵感的地方,一道源泉不断地滋养着他们的艺术梦想。
墙壁上的文字同样引人入胜。
其中有名言警句、诗词典故,也有诗人随笔的文字片段。
这些文字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世人感受到传统智慧的博大精深。
人们在墙壁前驻足欣赏,心灵仿佛得到净化,思绪厘清。
他们在这里汲取着智慧与灵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丑奴儿书不仅仅是一道中壁,更成了人们心中的精神寄托。
第二篇:博山道中的丑奴儿书成了人们欣赏艺术和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成了文化与情感的交流平台。
人们不仅仅是独自欣赏,也可以结伴而来,品味艺术的美妙。
在这道中壁前,人们交流着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他们分享着自己在艺术领域的心得体会,相互启发着彼此的思维。
而这种交流,不仅仅限于专业艺术家,普通人们也可以真心谈论艺术之美。
丑奴儿书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人们纷纷聚集在这道中壁前。
墙壁旁边,年轻人们互相交流艺术创作的经验,他们共同欣赏着彼此的作品。
描写辛弃疾,我想对你说的作文400字
描写辛弃疾,我想对你说的作文400字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描写辛弃疾,我想对你说的作文字篇1少年笑晓世间愁,风放百花香满楼。
流水望穿郁孤台,点兵沙场何年秋。
——题记漫漫历史长河中,你孤独地矗立,在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秋色下,我看到的是危楼临江的你——辛弃疾。
你的过往,在我心中激起浪花,怀着对你的景仰,我有言,欲与君说。
生于金末乱世,少年的你,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你目睹着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你痛心于金人的侵略与蹂躏,你胸怀壮志,带着满腔意气。
22岁便率领万人南下归宋,那时的你,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愿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沙场征战,你勇往直前,前路漫漫,你一笑而过,你决心走一条捍卫河山、忠君报国之路。
但世事无常,并不是所有愿望都能实现。
抗金归来,你步入仕途,鞠躬尽瘁,你欲以满腔热血救朝廷;刚正不阿,你不肯为朝廷怯懦而屈服。
你本想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但你却忘了,三十年前风波亭上,岳飞头颅落下时溅起的鲜血,也并未将当权者,从自己编织的太平盛世中惊醒。
或许你的光芒刺痛了他们那习惯黑暗的眼睛,你的脚步惊扰了他们繁华的美梦,你因此遭到了排挤。
南渡后你被迫脱离沙场,再无用武之地,正如他人所说,“你像屈原一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你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污浊的现实并未阻挡你报国的壮志,满腔热血化作你笔下的诗词,诉说你对国家与苍生那颗炙热的心。
正如梁衡所道“辛弃疾的诗词不是用笔写成的,是用刀与剑刻成的,辛词不是是墨来写的,而是蘸着血与泪所涂抹而成的”,你将忧愁藏在词中,热血洒在纸上,筑就的,是词史上的辉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你在梦中都在征战沙场,想到年少时驰骋沙场的身影,想到自己的复国之梦,一心为国收复失地,想要为国效力,但生不逢时,到头却空对满头华发叹息。
一首诗的启示作文400字左右
一首诗的启示作文400字左右一首诗的启示诗,是用文字和韵律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形式,它在人们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诗所传达的信息,有时能够深深触动人的心灵,给人以重要的启示。
诗的中心思想通常是清晰明了的,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简单的描述,却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将短暂而美丽的夜晚传递给读者,使人们产生共鸣。
一个好的诗歌往往会运用富有感染力的例证或事实,使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他用“康桥”这个地名,表达了他离别英国的感受。
通过诗中对康桥美景的描绘,他将自己内心深深的惋惜和不舍表达出来,使读者感同身受。
流畅的语言表达是一首诗的关键,它可以使诗更易读、更易懂。
诗人应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排比等,使诗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杜牧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秋夕的寂寥和凉爽。
一个好的诗歌应该有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
诗人应该敢于挖掘人性的深处,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世界。
例如,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他通过描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反映了权力腐败、暴虐统治的社会现实。
这种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使诗歌更具深度和思想性。
合理的篇章结构是一首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人要善于掌握诗的整体结构,使之有机地展示出中心思想。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他通过五言绝句的形式,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和仰望远方的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合理的篇章结构,使诗的内容更加严谨有序。
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是一个好诗的重要特点。
诗人应该能够通过语言的力量,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他通过对家乡乡亲的思念和对贪官污吏的愤慨的抒发,使人们感受到他的热血和正义感。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读诗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中的世界宽广而深邃,是我灵魂的庇护所。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赏析实用一篇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赏析实用一篇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赏析 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丑奴儿: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层楼:高楼。
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强:勉强地,硬要。
7.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尽“字有概括、包含着作者诸多复杂感受;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的表达效果。
8.欲说还休:想要说还是没有说。
9.道:说。
10.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译文二】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这首词是词人闲居带湖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词人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上片的中心句。
那时正值青春年少,激情万丈但却心地单纯,对于人们口中所说的“愁”,没有切身的体会,因而无法理解,总是登高远望。
词人连用两个“爱上层楼”,有力地带动下文的叙述。
前一个“爱上层楼”补充说明首句,因为不知道何为“愁”,所以总爱登高望远;后一个“爱上层楼”又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因为总是登高望远,所以“为赋新词强说愁”。
正是这一重复,将上片四句串接起来,短短四句即说明了同一个完整的意思。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赏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赏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注释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
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赏析一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
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
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
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
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
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
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
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
辛弃疾写作文
辛弃疾写作文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好个秋好个秋.浣溪沙偕叔低、子似宿山寺戏作花向今朝粉面坯,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苦笑不好山例如好色,只今怀树更容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哪知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诗赋青山欲共低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掌苦笑沙鸥,一身都就是恨。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法号,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村居茅檐高大,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到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肢。
王轼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甜。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阮郎归属于耒阳道中为张处父通判赋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去回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五更反问姮娥:被白、欺人自知!乘风不好回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
斫回去桂婆娑,人道就是、清光更多!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何如。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及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鹧鸪天戏题村舍鸡鸭成群晚不交,桑麻短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娶金家即聘周。
鹧鸪天鹅湖归病北埃尔普枕头簟溪堂冷欲秋,割断云依水晚来交。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无人知晓筋力何如多少,但碧翠丝去倔上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题记
山上。
诗人一袭长衫,默默伫立。
他的目光就这样随便地放在了远处一缕飘扬的白云上。
有好久,没有这样眺望远方了?诗人淡淡地想。
眼光忽然迷离了。
还记得少年时,最喜欢登高望远了,最喜欢在山顶看那日月轮回,看那花开花落。
看那远处一缕飘扬的白云。
那时的我,哪里懂得什么是忧愁啊。
只是,为了写好一首平凡的词,将甜蜜写成了苦涩,将欢喜写成了心事,将嘴角那一抹扬起的弧度,写成了从脸颊划过的泪花。
然后,学着前人,手持折扇,反背双手,来来回回地踱着方步。
对着天空,吟唱那一首首熟悉的歌谣,新填的词。
可是,直到现在,两鬓斑白的现在,尝遍了人世百味的现在,我才明白,什么是忧愁。
在尘世中,尝遍了人情冷暖,酸甜苦辣,还有什么不明白呢?想对人倾述,却想说也说不出。
历经了坎坷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还是不说了吧,不说了吧。
那些高兴的,伤心的,烦恼的,忧愁的,快乐的,都随着时光,一起消失了。
脑海中,只余下一抹淡淡的愁绪。
消逝了,都消逝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那满地
的黄叶,是秋来了吧。
一滴泪,静静地划过诗人的脸庞,只听诗人,长叹一句,好一个清凉的秋天啊,好一个清凉的秋天啊!
远处,一只孤独的声影,划破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