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中心探索

合集下载

邻里中心方案

邻里中心方案

邻里中心方案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邻里社区的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

话题。为了更好地促进邻里居民之间的交流、增进邻里关系的融洽,

许多地方政府开始推行邻里中心方案。本文将探讨邻里中心的作用、

功能和建设要点,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邻里中心的作用

邻里中心是一个为居民提供邻里社交和支持服务的场所。它不仅可

以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可以提供各种社区活动、资源和服务。邻里中心的存在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和友好的邻里社区,使

居民感到归属感和满足感。

二、邻里中心的功能

1. 社交交流:邻里中心提供一个平台,使居民可以相互认识、交流

和建立社交网络。例如,组织定期的居民聚会、社区派对和休闲活动,可以让居民之间建立联系,增进友谊和互助。

2. 社区活动:邻里中心可以承办各种社区活动,如文化展览、演艺

表演、健身运动等。这些活动旨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机

会进行共同参与和互动。

3. 信息与咨询服务:邻里中心可以提供社区相关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如社区公告、社区活动信息、法律咨询等。这些服务有助于居民更好

地了解和参与社区事务。

4. 生活支持:邻里中心可以为居民提供各种日常生活支持服务,如老年人护理、托儿所服务、家政服务等。这些服务可以帮助居民解决一些家庭生活中的难题,提高生活质量。

三、邻里中心的建设要点

1. 选址合理:邻里中心应该选址在便利居民出行的地方,如社区中心或靠近居民集中区域。同时,应充分考虑邻里中心的周边环境和设施,如停车场、公园等。

2. 设施完善:邻里中心应该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如多功能会议室、演示厅、图书馆等。设施的完善将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和活动,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邻里中心探索ppt课件

邻里中心探索ppt课件
20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21
区服务与商业功能于一体,是一种为周边居民提 供日常生活所需的新型社区商业发展模式。
6
FOUR
规模
功能业态
平面布局
邻里商店、邻里中心、新镇中心 3 个 等级
邻里商店为 1000 ~ 1200 套住户配套 服务
邻里中心为 6000 ~ 8000 套住户配套 服务
新镇中心为 4 ~ 6 万套住户配套服务
业态
基础商业 + 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行政管理等服务功能。
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上,社区中心与苏州邻里中心类似,均独立占地 。
10
EIGHT
国内现状“邻里中心”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与行政管理体制结合不好,居民使用不便
规划布局上,常将服务半径作为主要因素来考虑,未统筹考虑街道、社区的行政管理范围,致使不少邻里中心在 街道社区中的位置较偏僻,实际使用不便.
中新政府的第 1 个战略合作项目,基本照搬了新加坡邻里中心的 理念。园区共规划“邻里中心”39 处,其中已建成 14 处,待建 25 处。由小到大分为便利型、小型、中型、大型 4 种
第二代“邻里中心” — 天津生态城
中新政府的第 2 个合作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基础上有所发展。天 津社区的邻里中心共规划 23 处,其中一期建设 10 处,目前第三 社区中心已投入使用,第一、第二社区中心即将建成。在建设规 模上,社区划分为“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体系。

党建邻里中心讨论发言稿

党建邻里中心讨论发言稿

党建邻里中心讨论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XXX,作为党建邻里中心的一员,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舞台上与大家进行分

享和交流。今天,我想就党建邻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与大家进行讨论。

党建邻里中心是党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是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制度化的实践

载体,是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有力渠道。在当前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党建邻里中心

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讨论和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党建邻里中心的工作水平和质量,为社区发展和群众服务作出更大的

贡献。

首先,我们可以从党建邻里中心的定位和功能入手,深入探讨党建邻里中心的核心任务是

什么,如何与社区发展相互融合。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建邻里中心应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建

邻里中心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好“党建+”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和

质量。同时,党建邻里中心还要积极参与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

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发挥好党建邻里中心的核心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如何增强党建邻里中心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社区发展的核心

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服务好群众。党建邻里中心作为基层组织,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要对

症下药、精准服务。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加强对群众需求的调查研究,建立健全群众需求信

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程全时段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素

质和能力,使其具有更专业的服务技能和更敬业的服务精神。此外,还要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为群众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

邻里中心调研报告

邻里中心调研报告

邻里中心调研报告

邻里中心调研报告

近日,我们小组对本社区的邻里中心进行了一次调研。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邻里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情况,以及该中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结果

1. 邻里中心的建设情况

调研发现,邻里中心位于社区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适中,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中心内设有接待大厅、活动室、图书馆、健身房等多个功能区域,并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和舒适的家具。

2. 邻里中心的活动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邻里中心定期举行各种活动,如健康讲座、手工艺课程、志愿者培训等。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居民的参与,使他们能够学习新知识、结识新朋友,并增强了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意识。

3. 邻里中心的服务情况

调研显示,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了多项便利的服务,如代收快递、社区信息发布、心理咨询等。居民可以在中心办理社保业务、参与养老保健活动,享受到了更加便捷和高质量的服务。

4. 邻里中心的管理情况

我们了解到,邻里中心由社区委员会负责管理,中心设有专职工作人员,提供全天候的服务。中心注重与居民的沟通,通过定期举行座谈会、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以持续改进和优化服务。

二、调研分析

1. 邻里中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邻里中心对居民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居民可以在中心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其次,中心提供的各项便利服务,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和高效。最后,邻里中心成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社交平台,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社会关系的良好发展。

2. 邻里中心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邻里中心建设特色经验做法

邻里中心建设特色经验做法

邻里中心建设特色经验做法

邻里中心是一种社区中心,通常是由同一个社区的人们共同建立的,旨在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和社交活动的场所。以下是邻里中心建

设的特色和经验做法:

1. 社区参与:邻里中心的建设应该首先考虑到社区的参与和需求,鼓励居民参与建设和运营。这样可以增强居民对邻里中心的责任

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可以促进社区凝聚力。

2. 服务多样性:邻里中心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如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文化活动、体育活动等。这些服务应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3. 社交活动:邻里中心应该设计一些社交活动,如聚餐、酒吧、

台球室等,为居民提供一个交流和社交的平台。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居

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社区凝聚力。

4. 绿色环保:邻里中心的建设应该注重环保,尽可能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例如,可以设置绿化区域、使用环保材料、节约能源等。

5. 运营管理:邻里中心的运营和管理应该专业化,制定合理的运

营计划,确保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同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

加强对邻里中心的管理和监督。

6. 创新发展:邻里中心应该注重创新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方

式和业务模式,提升邻里中心的功能和吸引力。例如,可以开展联合服务、跨界合作等。

邻里中心的建设需要社区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注重服务多样

性、社交活动、绿色环保、运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等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和社交活动。

邻里中心案例

邻里中心案例

邻里中心案例

邻里中心是指为了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助和共享资源而设立的一个公

共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邻里中心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延伸,更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邻里中心的案例。

某市某社区的邻里中心位于社区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与周边

环境相协调。邻里中心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在邻里中心内部,设有阅览室、儿童游乐区、健身房、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在邻里中心内部,每天都有各种形式的活动举办。比如,每周二下午,邻里中

心都会举办老年人文艺活动,吸引了众多老年居民前来参与。而在周末,邻里中心还会举办社区义工招募活动,吸引了一大批热心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此外,邻里中心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健康讲座等活动,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

除了活动举办外,邻里中心还提供了多项便民服务。比如,居民可以在邻里中

心办理社区相关事务,也可以在邻里中心享受到便民服务,比如代收快递、代缴水电费等。这些便民服务的提供,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社区管理的便利性,也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邻里中心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

交流和互动。在邻里中心内部,居民们可以结识新朋友,也可以与老朋友共同参与各类活动,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邻里中心也成为了社区居民共同的精神家园,让居民们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归属感和归属感。

总的来说,邻里中心的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助和共享资

邻里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邻里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邻里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1. 引言

本报告旨在对邻里中心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筹建邻里中心提供参考意见。邻

里中心是一个鼓励邻里交流与社区参与的重要场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可以确定邻里中心的建设条件和经营模式,为中心的创立和日常运营提供合理性与可行性的依据。

2. 研究背景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交联系逐渐减少,社区的凝聚力下降,

居民们的邻里关系也逐渐淡化。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邻里中心应运而生。邻里中心作为一个介于居民和社区之间的平台,可以提供各种社交、文化、教育和娱乐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增加社区凝聚力。

3. 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确定邻里中心的可行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邻里中心的建设条件和场所选址

•分析邻里中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探讨邻里中心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

•提出邻里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计划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通过实地调研,

我们了解了不同社区的情况和居民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获取了居民对邻里中心的期望和需求;通过访谈,我们与相关专家和社区工作者交流,获取了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5. 研究结果

5.1 建设条件和场所选址

根据调研结果和居民需求,邻里中心的建设条件和场所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地理位置便利,交通便捷,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面积适中,能够容纳包括活动室、图书馆、健身房等在内的各种设施。

•邻近居民区,能够方便居民的到访,提高中心的利用率。

•场所安全,应有适当的安防设施和人员管理措施。

新型邻里中心的设计探究——以浦东唐镇D-04-10b地块邻里中心为例

新型邻里中心的设计探究——以浦东唐镇D-04-10b地块邻里中心为例

新型邻里中心的设计探究——以浦东唐镇D-04-10b地块邻里中心为例

发布时间:2022-04-19T08:10:07.561Z 来源:《时代建筑》2022年1月中作者:叶莹

[导读] 邻里中心作为承载社区商业和社区公共活动的载体,提供周边居民从基础生活服务到休闲社交等各方面需求的空间场所。以浦东唐镇D-04-10b地块邻里中心为例,本文主要从创新的设计概念入手,探究新型邻里中心的设计方向,并针对深化创新设计中产生的各专业配合难点做出分析及应对策略。

文/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叶莹

【摘要】邻里中心作为承载社区商业和社区公共活动的载体,提供周边居民从基础生活服务到休闲社交等各方面需求的空间场所。以浦东唐镇D-04-10b地块邻里中心为例,本文主要从创新的设计概念入手,探究新型邻里中心的设计方向,并针对深化创新设计中产生的各专业配合难点做出分析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多元性;商业动线;社区客厅;绿色健康

引言

“邻里中心”理念最早由新加坡于1960 年代在美国社会学家C·A·佩里(Clarence Perry)“邻里单元”的基础上发展提出。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邻里中心规划建设模式与经验已经成为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代表和典范。邻里中心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充分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人口素质的提高。新加坡邻里中心被称为 Home By Home(邻里之家),即在每个居住聚集区内,建设配备零售、餐饮、娱乐和文化等多种服务设施,同时汇集社区服务与商业功能于一体,是一种为周边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新型社区商业发展模式。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研究报告(二)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研究报告(二)

引言概述: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是指在城市或社区内设置一个集合商店、娱乐设施、休闲区域和社区服务的综合性商业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邻里中心商业模式作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促进社区发展的一种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对邻里中心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并详细分析其内部构成和运营模式的特点。

正文内容:

1.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定义与发展趋势

1.1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定义

1.2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1.3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意义

2.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内部构成

2.1商店及租户组成

2.2娱乐设施设置

2.3休闲区域规划

2.4社区服务设施的设置

3.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运营模式

3.1租赁管理模式

3.2运营管理模式

3.3客户服务管理模式

3.4营销策略及推广手段

4.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成功案例分析

4.1国内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成功案例

4.2国际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成功案例

5.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优势与挑战

5.1优势分析

5.2挑战分析

总结: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作为一种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求的商业模式,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内部构成和运营模式的特点,并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优势和挑战。未来,随着社区商业发展的不断壮大和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有望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并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邻里中心调研报告

邻里中心调研报告

邻里中心调研报告

邻里中心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邻里关系的建立和邻里民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邻里中心作为社区邻里交流和服务的平台,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邻里中心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社区邻里关系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了我市几个社区中不同年龄、职业、性别和教育背景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达90%。

三、调研结果

1. 给邻里中心起什么名字的问题,有78%的受访者选择了“邻里之家”作为邻里中心的名称,说明受访居民对邻里中心起的名字较为满意。

2. 关于邻里中心的功能,90%的受访者认为邻里中心应该提供交流交友、健康保健、娱乐休闲、学习培训等多种功能,说明受访者对邻里中心的期待较为广泛。

3. 关于邻里中心的活动,50%的受访者认为邻里中心提供的活动较少,仅满足了一部分居民的需求。64%的受访者认为邻里中心应该增加居民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活动,如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

4. 关于邻里中心的服务质量,61%的受访者认为邻里中心的服

务质量良好,36%的受访者认为还有提升的空间。另外,18%

的受访者表示希望邻里中心增加文艺演出、法律咨询等特色服务。

5. 关于邻里中心的宣传推广,83%的受访者认为邻里中心的宣

传不够到位,认知度较低。57%的受访者希望邻里中心加强社

区内部的宣传,52%的受访者希望邻里中心开展一些公益活动,提高社区内部的凝聚力。

四、调研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社区生活质量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当下社区建设

的热点之一。邻里中心社区模式以其便利性、亲和力和社区凝聚力而备受关注。本文将针

对邻里中心社区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

一、邻里中心社区模式的特点

1. 多功能性:邻里中心社区通常包括社区商业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社区服务设施

等多种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便利。

2. 便利性:邻里中心社区依托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为居民提供便利的购物、

餐饮、娱乐等服务,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3. 社交性:邻里中心社区提供了丰富的社交空间和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

4. 可持续性:邻里中心社区注重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推崇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邻里中心社区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用餐、娱乐等服务,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促进城市发展:邻里中心社区的建设为城市创造了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吸引了

更多人口和商业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发展。

4. 节约资源:邻里中心社区将各种服务设施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人们的出行频率,

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1. 多元化: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未来邻里中心社区将更加多元化,包括更多的

娱乐、文化、教育等功能,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2. 智能化:未来邻里中心社区将加大智能科技的应用,提升社区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居民体验。

打造社区邻里中心工作总结

打造社区邻里中心工作总结

打造社区邻里中心工作总结

社区邻里中心是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居民之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我们不断努力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邻里中心,让居民在这里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在此,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未来的工作。

首先,我们在打造社区邻里中心的过程中,注重了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的提升。我们不仅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健康讲座,让居民在这里不仅能够满足生活需求,还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同时,我们也注重了服务态度和服务效率的提升,让居民在这里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其次,我们在社区邻里中心的管理和运营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我们

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和任务,确保了社区邻里中心的正常运转。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设施的更新和改造,提升了社区邻里中心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交流,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让社区邻里中心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人员配备不足、资金紧张等问题,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社区居民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以更好地适应社区的发展和变化。

总的来说,我们在打造社区邻里中心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

困难和挑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提升社区邻里中心的服务水平,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在这里得到更好的服务和关爱。希望社区邻里中心能够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温馨家园,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邻里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邻里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邻里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的邻里交往和社区互动逐渐减少,社会关系日益疏远,人们的社交圈也变得越来越小。为了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营造更加和谐舒适的社区环境,近年来邻里中心的设立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邻里中心是一个以社区为单位,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和文化活动的公共服务设施,旨在促进邻里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互助,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人际关系,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目前,邻里中心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社区服务和文化活动,涉及到养老服务、文体娱乐、健康教育、亲子活动等多个方面,受到居民的欢迎和支持。然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邻里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筹资困难、管理不规范、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因此,开展邻里中心可行性研究,探讨如何在各种条件下建设和发展邻里中心,对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邻里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社区凝聚力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作用,分析邻里中心在不同背景条件下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法,为推动邻里中心建设在各地的普及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1. 邻里中心的理论概念和功能定位

1.1 邻里中心的概念和内涵

1.2 邻里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内容

2. 邻里中心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2.1 邻里中心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变革的持续推进,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社区生

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邻里中心社区模式逐渐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

的社区发展模式。邻里中心社区模式以“人”为中心,通过建立邻里关系、提供社区服务、创建共享空间等手段,致力于构建一个融洽、温馨、便利的社区生活环境。本文将对邻里

中心社区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特点、优势以及发展趋势。

一、邻里中心社区模式的特点

1. 以“人”为中心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以“人”为中心。在这种模式下,社区管理者

和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被置于重要位置。社区管理者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

而是更多地扮演起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积极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居民们也被

鼓励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活动,共同建设和管理好社区。

2. 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不再只是简单地提供基本的居住服务,而是更加注重提供多元化的

社区服务。除了传统的物业管理服务外,邻里中心社区也会提供一系列便民服务,如儿童

托管、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从而满足居民们多样化的需求。社区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

类文娱活动、文化讲座等,为居民创造更多的社交和学习机会。

3. 创建共享的社区空间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还强调了创建共享的社区空间。这种共享空间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

的公共设施,更多的是指在社区内打造出一种开放、包容、互助的氛围,让居民们能够放

心地在这里生活、交流、学习、娱乐。具体的共享空间形式会因地域和社区特点而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融合。

邻里中心需求调查方案

邻里中心需求调查方案

邻里中心需求调查方案

1. 背景和目的

邻里中心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提供社区居民活动和资源的核

心角色。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开展一次全面的需求调查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详细的邻里中心需求调查方案,以帮助组织者全面了解居民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2. 调查方法

2.1 目标受众

本次需求调查的目标受众是社区的居民群体,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教

育背景的居民。我们希望通过广泛的调查范围,能够全面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以实现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持续的邻里中心服务。

2.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

•社区居民对邻里中心的服务内容的需求:如健康咨询、托儿服务、亲子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

•居民对邻里中心服务时间的需求:例如工作日、周末或特定时间段。

•居民对邻里中心活动形式的需求:例如小组互动、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

•居民对邻里中心场地设施的需求:例如图书馆、咖啡厅、运动场地等。

•居民对邻里中心服务质量的期望:例如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范围等。

2.3 调查工具

本调查将结合定性和定量的调查方法,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定量调查:设计在线问卷,通过社交媒体、邮件或社区通知等渠道发布,收集居民的心声。问卷应包含封面页、个人信息、问题和感谢页等部分。

•定性调查:组织小组讨论或个别深入访谈,深入了解居民需求的背后动机与理由。

2.4 调查时间和地点

调查时间和地点应根据社区居民的便利性来确定。我们建议在工作日的晚上或

周末的白天进行调查,以确保尽可能多的居民能够参与。

3. 调查实施步骤

邻里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邻里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邻里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邻里中心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促

进邻里关系、增进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平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居民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邻里关系的疏远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建设邻里中心,推动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已成为社区建设的迫切需求。

二、建设目标。

1.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建设邻里中心,提供更多便民服务,满足居民日常生活

需求。

2. 促进邻里交流,打造邻里中心成为邻里交流的平台,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了

解和信任。

3. 增进社区凝聚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服务,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

聚力。

三、建设内容。

1. 设施建设,邻里中心设施包括活动室、阅览室、健身房、休闲区等,满足居

民日常休闲娱乐需求。

2. 活动开展,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知识讲座、手工课程等,吸引居民参与,促进邻里交流。

3. 社区服务,提供社区便民服务,如快递代收、家政服务、医疗健康咨询等,

方便居民生活。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建设地点,选择邻里中心建设地点,应考虑周边居民的居住分布和交通便利性。

2. 设施规划设计,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建设预算,进行邻里中心设施的规划设计。

3. 设施建设与配套,进行邻里中心设施的建设工程,同时配套引入相关服务资源。

4. 活动策划与开展,制定邻里中心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5. 宣传推广与运营管理,通过宣传推广,吸引居民参与,同时进行运营管理,保障邻里中心的正常运行。

五、建设保障。

1. 资金保障,确保邻里中心建设资金的到位和使用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现代城市汽车交通的发展的一种安全舒适、设施完
备和适宜居民生活的新型居住社区环境。
邻里单位的规模以小学的规模为基础,合理控制人口规 模,按照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为原则。 邻里单位内提供商店、图书馆、教堂和公共活动中心等 必要社区活动设施,将分散的居民以住宅区为单位聚集
起来,以增强邻里交往联系与社区凝聚力。
餐饮、娱乐和文化等多种服务设施,同时汇集社 区服务与商业功能于一体,是一种为周边居民提
供日常生活所需的新型社区商业发展模式。
FOUR
规模
邻里商店、邻里中心、新镇中心 3 个 等级 邻里商店为 1000 ~ 1200 套住户配套 服务 邻里中心为 6000 ~ 8000 套住户配套 服务 新镇中心为 4 ~ 6 万套住户配套服务
FIVE
三、“邻里中心”在国内的实践与发展
从 1990 年代初,中新两国政府开展战略合作,新加坡先 进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经验得以在国内延伸与发展。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随着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与中新天津 生态城的先后开发,拉开了 “邻里中心”模式在国内规 划建设的实践序幕。
第一代“邻里中心” — 苏州工业园区
按照上述原则,对原有控规中相应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学校、邻里公园、公交站场、社会公共停车场等 )与邻里中心 设置位置进行有机整合,保证邻里中心的可达性、便利性与舒适性。
FOUR
策略二
二、充实完善基础公共服务,完善邻里中心功能并实现指标标准化
1
充实完善基础公共服务配套
总体功能设置上,在综合服务中心、商业服务配套两大类功能的 基础上,增加公共停车设施配套,基础教育配套,邻里公园、广 场 3 部分。 同时,结合苏州、天津经验以及重庆自身用地条件特点,对邻里 中心 (包括中型邻里中心与小型邻里中心 )5 大部分的功能指标进 行标准化。
2
选址上,靠近街道或者社区的几何中心
靠近街道或者社区的几何中心,与其他公共服设施用地有机整合, 提高邻里中心的可达性、便利性与舒适性。
THREE
选址原则
①选址位置应设置于方便居民出入、便于服务辖区居民的地段。 ②应设置于交通便利、市政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宜结合公交、轻轨站点设置。 ③应结合规划的公共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开敞空间布局,规划商业、教育及其它生活服务设施相邻布局,引导和 鼓励与交通中心、游憩中心、购物中心和教育中心进行叠加,共同形成功能更加完善的综合服务中心。
中新政府的第 1 个战略合作项目,基本照搬了新加坡邻里中心的 理念。园区共规划“邻里中心”39 处,其中已建成 14 处,待建 25 处。由小到大分为便利型、小型、中型、大型 4 种
第二代“邻里中心” — 天津生态城
中新政府的第 2 个合作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基础上有所发展。天 津社区的邻里中心共规划 23 处,其中一期建设 10 处,目前第三 社区中心已投入使用,第一、第二社区中心即将建成。在建设规 模上,社区划分为“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体系。
探索与创新
通过充分吸收前几代“邻里中心”模式的有益经验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优化 改进,建立符合当前行政管理体制的第三代“邻里中心”,探索具有创新示范 意义的新型社区服务运行和管理模式。
ONE
研究背景
重庆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为提升城市品质并打造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中心,在有关部门的推动 下,拟在新区花朝街道选址并规划研究布局新一代“邻里中心”。
建筑 学报
新型“邻里中心” 设计模式研究
——基于重庆两江新区花朝街道“邻里中 心”研究的思考
BY:高金峰
研究背景
CONTENTS
探索与创新
结语
研究背景
邻里中心,又可称为“街坊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社区服务概念,是为社区居 民提供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配套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中心。
ONE
背景
2
完善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并标准化各功能指标
结合苏州、天津经验以及《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 配置相关要求,花朝街道 (中型 )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包括 5类 7 项 ;社区 (小型 )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包括 6 类 7 项,对每个功能的具 体指标进行标准化设计。
FIVE
策略三
三、对邻里中心及综合服务中心的空间布局、建筑形象进行模块化设计,强化邻里 中心的统一性、可识别性,降低建造成本
SIX
第一代“邻里中心” — 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
规模
便利型:小于 5000m2 ,人口约 0.5 万 ; 小型:约 2 ~ 4hm2 ,人口约 3 ~4万人 ; 中型:规模约 5 ~ 10hm2 ,人口约 5 ~ 10 万人 ; 大型邻里中心作为区域中心,不小于 10hm2 ,人口也大于 10 万人。
SIX
3
建筑形象模块化
形象模块化在符合与匹配功能的前提下,应遵循标识化、地域化、 共享化原则。包括标准化高度、标准化立面、标准化色彩、标准化 材质、标准化标识。 标准化高度:街道邻里中心标准化高度应满足地块实际规划控制要 求,以多层建筑为主,建筑高度不应超过 24 m 。 社区邻里中心标准化高度应结合开发项目进行设置,当设置于建筑 裙房时,以裙房首层、2 层为宜,不应超过裙房 3 层以上进行设置. 标准化立面包括屋顶、檐口、墙身、门窗等 4 个部分,立面应简洁 明快,体现现代、公平、开放、高效的整体风格 。 标准化色彩应采用不与特定功能要求色彩相冲突的基本底色,外墙 主导色彩以白色、浅灰色为主,檐口、门头、窗框等局部可采用棕 色、深灰色。 标准化材质应主要采用外墙漆、显框无色中空玻璃,局部装饰可采 用铝板。 标准化标识导引应具有统一大小、色彩、比例、材质,设置于建筑 物屋顶、门头及地块邻接主干道、道路交叉口处,按照《“中国社区 ”标识规范》应用手册相关要求制作。
因此重庆两江新区利用制定新区社会事业专项规划的机 会,以花朝街道为例,开展了新型邻里中心规划建设模 式的相关研究,以便结合当前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丰 富完善邻里中心的公共管理服务功能,提高其在新区的 规划建设品质和标准化、模块化程度。
TWO
“邻里中心”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一、“邻里中心”的起源
“邻里中心”理念起源于“邻里单元”,最早是由美国 社会学家 C· A· 佩里 (Clarence Perry)于1929 年提出来的 ,为
功能业态
邻里商店——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 生活商品店和餐厅 ; 邻里中心——日常中档商品,包括生 活商品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 心; 城镇中心——高档商品,包括超市、 银行、百货公司、餐馆、邮政以及休 闲娱乐设施等
平面布局
依托组屋裙房、临街店面等空间进行 功能组织。 如 Clem enti邻里中心依托组屋裙房建 筑空间结合组屋之间的空地将其组织 为邻里空间服务。
平面布局
苏州工业园邻里中心大部分均独立占 地,采用单体式或围合式布局
业态
便利型邻里中心:以生活便利店、水果蔬 菜店、美容美发店等基础商业为主 ; 小型邻里中心:基础商业 + 快捷便利性购 物; 中型邻里中心:基础商业 + 社区服务中心 等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 大型邻里中心:一般以商业综合体的形式 出现,具有完整的商业服务功能与行政管 理职能.
业态
基础商业 + 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行政管理等服务功能。
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上,社区中心与苏州邻里中心类似,均独立占地 。
EIGHT
国内现状“邻里中心”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wenku.baidu.com
1
2
与行政管理体制结合不好,居民使用不便
规划布局上,常将服务半径作为主要因素来考虑,未统筹考虑街道、社区的行政管理范围,致使不少邻里中心在 街道社区中的位置较偏僻,实际使用不便. 均为专营公司负责规划建设及后期运营,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脱钩,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未能有机融合,二者对 应关系不足,致使管理效能与服务效能均未能发挥最大成效.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1
2
“邻里中心”布局模块化
结合邻里中心 5 大功能板块 (综合服务中心,商业服务配套,停车设施配套,基 础教育配套,邻里公园、健身广场 )及相应占地规模指标与建设规模指标,对“ 邻里中心”各个功能布局进行模块化组合,强化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实现场 地利用的最大化。
“综合服务中心”布局模块化
结合具体功能,将街道级综合服务中心细分为综合公共服务 中心 (包括街道公共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老年服务中心、 街道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 5 个小模块 )、卫生服务站、派出 所、健身广场 4 个模块,并通过公共通廊进行连接 ; 为集约用地,将社区级街道服务中心各个功能 (包括便民服务 中心、警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文化 活动室、菜店 )整合在 1 栋建筑中,并与健身广场等有机结合。
室外公共活动场地的面积与数量均不足,为社区居民提供的休憩型绿地公园等缺失,致使邻里中 心总体环境不佳。 1)与公共交通站点结合度不足。邻里中心距离轨道站点、公交站点距离较远,可达性不高 ; 2) 停车空间不足。大多数的邻里中心未在地下或者周边配设足够的公共停车场,造成乱停乱放现象严 重,通行效率低下。
代表
金鸡湖邻里中心,又名“邻瑞广场”,位 于苏州工业园区西华林街 88 号,金 鸡湖大道与西华林街交汇处,总建筑 面积 15hm2 。 该邻里中心于2013 年 6 月开业,是 目前苏州工业园乃至整个苏州 市规模最大的邻里中心.
SIX
第二代“邻里中心” — 天津生态城“社区中心”
规模
社区划分为 “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 三级体系。 其中生态社区的邻里中心服务半径约 500m ,服务人口约 3 万人 ,规划占地规模一般为1.5hm2
结语
结语
邻里中心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基本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也是居民日常使用率最高的公共设施,其 规划设计模式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宜居程度。本研究在总结和借鉴其它地区 已有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重庆的行政管理体制实际,进一步分级完善了新型邻里中心的配套功能, 并对其规划设计模式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今后,还将在工作中继续加强研究,不断提高邻里中心 的规划设计水平和标识性,推进邻里中心规划建设的标准化、模块化。
设计模式
一、结合街道与社区管理范围和管理体制,合理设 置分级体系及选址布局 二、充实完善基础公共服务,完善邻里中心功能并 实现指标标准化 三、对邻里中心及综合服务中心的空间布局、建筑 形象进行模块化设计,强化邻里中心的统一性、可 识别性,降低建造成本
花朝街道区位及现状
TWO
策略一
一、结合街道与社区管理范围和管理体制,合理设置分级体系及选址布局
1
构建两级邻里中心体系
将花朝街道邻里中心设定为街道级邻里中心与社区级邻里中心两 级结构。即 1 个街道级邻里中心,4 个社区级邻里中心。 街道级邻里中心位置与上位规划对接,兼具街道邻里级商业与公 共服务功能,服务半径约为 800 ~ 1000m 。 社区级邻里中心结合 4 个新增社区设置,具备居住邻里级商业与 公共服务功能,服务半径约为 500 ~ 800m.
THREE
“邻里中心”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二、“邻里中心”在新加坡的成功实践
新加坡于 1965 年开始新建城镇以及组屋计划, 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邻里中心规划建设模式与 经验已经成为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代表和典范。
新加坡邻里中心被称为 Hom e By Hom e(邻里之 家 ),即在每个居住聚集区内,建设配备零售、
过于偏重商业,公共服务配套薄弱 ,功能复合度不足
公共服务实施未能考虑不同层次使用者的需求,缺少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的户外休闲场地,邻里中心的聚集 效应及吸引力不足。 社区用房布局不均衡,设施分散,公益性设施大都位于较偏位置,部分社区用房存在用地局促、建筑面积偏小、 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的情况
3
公共交往空间和交通等配套不足
“邻里中心”理念最早由新加坡于 1960 年代在美国“邻里 单元”的基础上发展提出。 国内最早由苏州工业园区率先从新加坡引进规划实践, 到中新天津生态城得到进一步发展
存在弊端:
1.过于偏重商业,公共服务配套薄弱 ; 2.与行政管理体制结合不好,居民使用不便 ; 3.规划建设标准和品质偏低,标准化、模块化不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