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
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转动的陀螺》。
本节课主要讲述陀螺的转动原理,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使幼儿了解陀螺转动的奥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陀螺的转动原理,知道转动快慢与陀螺形状、重量、摩擦力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陀螺的转动原理,陀螺形状、重量、摩擦力与转动快慢的关系。
难点:如何让陀螺转得更快、更稳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陀螺、彩纸、胶棒、铅笔、剪刀。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陀螺,各种形状、大小、重量的陀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各种陀螺,引导他们发现陀螺的形状、大小、重量不同,激发幼儿对陀螺转动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陀螺的转动原理,让幼儿了解陀螺转动快慢与形状、重量、摩擦力的关系。
3. 操作:幼儿分成小组,尝试制作自己的陀螺,并观察陀螺的转动情况,记录下来。
4. 探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陀螺转动快慢的原因,让幼儿自己发现陀螺形状、重量、摩擦力与转动快慢的关系。
5. 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陀螺,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陀螺转动原理形状重量摩擦力转动快慢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自己制作的陀螺,并写一写制作过程中的发现。
答案:略2.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制作一个新的陀螺,观察陀螺的转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制作、观察、讨论陀螺的转动,使幼儿了解了陀螺转动的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操作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陀螺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还可以组织陀螺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
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一、活动目标1. 了解陀螺的构造和原理。
2. 学习制作陀螺的方法。
3. 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 重点:了解陀螺的构造和原理,学习制作陀螺的方法。
2. 难点:理解陀螺稳定旋转的原理。
三、活动准备1. 材料:纸板、竹签、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工具:陀螺玩具、陀螺制作视频。
3. 场地:室内或室外空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陀螺旋转比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陀螺玩具,引发幼儿对陀螺的兴趣。
-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陀螺吗?知道陀螺为什么能够旋转吗?2. 观察和讨论:让幼儿观察陀螺的构造,讨论陀螺旋转的原理。
- 教师:陀螺由哪几部分组成?为什么它能够稳定地旋转?3. 制作陀螺:播放陀螺制作视频,让幼儿学习制作陀螺的方法。
- 教师:我们也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陀螺吧!4. 装饰陀螺:让幼儿用彩笔在陀螺上进行装饰,发挥创意。
- 教师:让我们为陀螺增添一些漂亮的图案吧!5. 陀螺旋转比赛:组织幼儿进行陀螺旋转比赛,看谁的陀螺旋转时间最长。
- 教师:让我们来一场陀螺大赛,看看谁的陀螺最厉害!6. 分享与总结:让幼儿分享制作和比赛的经验,教师进行总结。
- 教师:你们在制作和比赛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五、活动延伸1. 在科学区提供更多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继续探索陀螺的制作和旋转。
2.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陀螺设计和装饰,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可以组织一次陀螺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陀螺,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六、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或易碎的材料。
2.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和深度。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但也要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参考,让幼儿在制作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陀螺转动的原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了解陀螺转动的原理。
难点: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究陀螺转动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陀螺、绳子、光滑的平面(如玻璃板或塑料板)、计时器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曾玩过陀螺,对陀螺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玩陀螺的经历,引导幼儿关注陀螺的转动现象。
2. 探究陀螺转动原理:a. 教师出示陀螺,引导幼儿观察陀螺的构造,讨论陀螺转动的可能原因。
b. 教师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陀螺在光滑平面上的转动情况,记录陀螺转动的时间。
c. 教师与幼儿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发现陀螺转动与陀螺重量、接触面光滑程度等因素的关系。
3. 陀螺竞赛: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陀螺竞赛,让幼儿体验陀螺转动的速度与乐趣。
b. 教师邀请幼儿观察竞赛过程中陀螺的转动现象,引导幼儿发现转动陀螺的技巧。
4. 总结与反思:a.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陀螺转动的原理,让幼儿明白陀螺转动的原因。
b.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陀螺转动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陀螺竞赛中的表现,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转动的陀螺》大班科学教案六、教学内容:1. 学习陀螺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了解陀螺的种类和特点,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3. 通过陀螺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陀螺的转动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陀螺的构造和原理2.掌握陀螺的操作技巧3.感受陀螺的转动规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教学准备1.陀螺2.手动摇动器3.尺子4.大班教室教学内容及过程导入陀螺是一种小型的玩具,已经广泛用于儿童科学教育中。
它的造型十分独特,能够长久不停地旋转。
陀螺转动时会形成一个稳定的轴,大家有没有想过它背后的物理原理是什么呢?展示给同学们发放陀螺,让大家观察陀螺的构造和外观。
操作1.请同学们用手摇动器将陀螺启动。
2.让陀螺在平滑的桌面上自由旋转几圈,大家可以看到陀螺的稳定轴。
3.用尺子测量陀螺轴的高度和陀螺自转的角速度,并记录数据。
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和自己的实践,回答以下问题:1.陀螺为什么能够长久不停地旋转?2.陀螺转动时会形成一个稳定的轴,这个轴是怎样形成的?3.讨论陀螺的高度、自转的角速度以及稳定轴的方向之间是否有关系?实验同学们将把陀螺放在封闭的陀螺支架中进行转动。
前后各测量 5次陀螺自转的角速度和高度,记录数据,并将它们展示在数据表格中。
轴高度(cm)自转角速度(rad/s)1210010105811061154120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陀螺的构造和原理,还能够掌握陀螺的操作技巧。
在实验环节中,同学们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从中感受到了实验科学的乐趣。
此外,通过讨论和实验,同学们还体会到了角动量守恒定律,并从中学到了关于物理规律的基本概念和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幼儿能够了解陀螺的基本构造,包括陀螺的顶部、轴和底部等部分。
2.幼儿能发现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如陀螺的形状、重量、重心位置以及用力大小和方向等。
3. 幼儿学会自己制作简单的陀螺,并使其成功转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不同陀螺的转动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例如,引导幼儿观察陀螺在不同表面(如光滑桌面和粗糙地面)上转动的速度、持续时间的差异,从而锻炼他们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
2.让幼儿亲自尝试制作陀螺并调整其转动状态,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当幼儿制作的陀螺不能顺利转动时,鼓励他们思考是哪个部分出现了问题,如轴是否安装得笔直,顶部是否对称等,并尝试去调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幼儿在探索陀螺转动的奥秘中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有趣。
2.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在制作和调整陀螺转动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多次失败,但通过不断尝试最终成功,从而培养他们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如形状、重量和重心等。
-例如,通过对比不同形状(圆形、方形等)、不同重量(使用不同材料制作陀螺)的陀螺转动情况,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这些因素对陀螺转动的影响。
2. 引导幼儿成功制作简单的陀螺。
-教师要详细地向幼儿讲解制作陀螺的步骤,包括材料的选择、裁剪、组装等环节,并在幼儿制作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
(二)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重心对陀螺转动稳定性的影响。
-对于幼儿来说,重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比喻来帮助幼儿理解,比如把陀螺比作一个人,如果人的重心不稳就容易摔倒,陀螺的重心不稳就不容易转动或者转动时间短。
2. 鼓励幼儿在制作陀螺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由于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陀螺无法保持平衡、转动不起来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旋转的陀螺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旋转的陀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旋转》,详细内容围绕旋转的陀螺展开,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了解旋转的基本原理,探索陀螺的运动规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结构特点,掌握旋转的基本原理。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旋转原理的理解,陀螺的制作。
2. 教学重点:陀螺的旋转现象,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模型,旋转演示仪,教学PPT。
2. 学具:陀螺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画笔,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旋转演示仪展示陀螺的旋转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陀螺的结构,讲解旋转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思考陀螺为什么会旋转。
3. 陀螺制作(10分钟)分组进行陀螺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的陀螺,观察其旋转情况,记录在记录表上。
5. 交流分享(5分钟)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强调旋转原理和陀螺结构。
六、板书设计1. 旋转的陀螺结构:圆形、轴原理:力矩、惯性旋转现象:自转、公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旋转的陀螺,观察其旋转情况,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记录陀螺旋转的次数、速度等。
2. 拓展作业:探索其他旋转玩具的原理,与陀螺进行比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实践操作环节较为成功。
但在陀螺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探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风车、车轮等。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旋转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旋转原理的理解,陀螺的制作。
2. 教学过程中的陀螺制作环节。
3.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记录和比较探索。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个别指导。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陀螺转转乐》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陀螺转转乐》一、教学内容《陀螺转转乐》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旋转》,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陀螺的结构与原理,探索陀螺的旋转方式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陀螺的结构,掌握陀螺的旋转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陀螺旋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陀螺的制作、操作和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陀螺模型、旋转演示器、教学PPT。
学具:陀螺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陀螺,引发幼儿兴趣。
(2)幼儿观察陀螺旋转,讨论陀螺的特点和旋转方式。
2. 新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陀螺的结构,讲解旋转原理。
3.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如何制作陀螺。
(2)幼儿跟随教师步骤,动手制作陀螺。
4. 随堂练习(1)幼儿自主操作陀螺,观察旋转情况。
(2)幼儿记录陀螺旋转时间,比较不同陀螺的旋转速度。
(1)幼儿展示自己的陀螺,分享制作和观察过程中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陀螺结构图2. 旋转原理图3. 制作步骤图4. 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陀螺,并记录旋转时间和速度。
2. 答案:根据幼儿制作的陀螺,记录旋转时间和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陀螺的结构和旋转原理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陀螺,探索不同材料对陀螺旋转速度的影响。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陀螺旋转比赛,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陀螺旋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陀螺的制作、操作和观察。
3.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幼儿观察陀螺旋转,讨论陀螺的特点和旋转方式。
大班科学转动的陀螺优质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转动的陀螺优质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六章“物体的运动”,第三节“转动的陀螺”。
详细内容包括:陀螺的定义、制作、不同类型的陀螺转动观察、陀螺运动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陀螺的定义,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及制作方法。
2. 观察并描述陀螺转动时的现象,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掌握陀螺的运动原理,提高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陀螺运动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陀螺的制作、观察及描述转动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模型、制作陀螺的材料(如纸、笔、剪刀等)、演示用陀螺。
2. 学具:制作陀螺的材料、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陀螺,让幼儿观察陀螺的外观,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制作陀螺(10分钟)教师讲解陀螺的制作方法,并指导幼儿动手制作。
3. 观察陀螺转动(15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观察记录,引导幼儿分析陀螺转动的原因。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观察记录,用自己的话描述陀螺转动时的现象。
6. 陀螺运动原理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演示,讲解陀螺运动原理。
六、板书设计1. 陀螺的定义、结构、制作方法。
2. 陀螺转动现象的观察记录。
3. 陀螺运动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陀螺,并记录陀螺转动时的现象。
2. 答案:根据幼儿制作的陀螺和观察记录,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制作、观察、描述、理解等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不同形状、材质的陀螺转动情况,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陀螺的制作3. 观察陀螺转动现象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陀螺运动原理的讲解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选择具有吸引力的陀螺,激发幼儿的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有趣的力学”,第三节“转动的陀螺”。
内容详细包括:陀螺的构造、旋转原理、不同形状的陀螺转动效果、自制陀螺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构造和旋转原理,理解形状对陀螺转动的影响。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陀螺的旋转原理,不同形状对陀螺转动的影响。
重点:陀螺的构造,动手制作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陀螺模型、各种形状的陀螺、实验材料(纸盘、彩笔、剪刀、胶棒等)。
学具:每组一套陀螺模型、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看老师玩转陀螺,激发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玩陀螺的经历。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陀螺的构造,引导幼儿观察陀螺的形状、颜色等。
讲解陀螺的旋转原理,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直观感受。
3. 动手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自己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观察转动效果。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同形状的陀螺转动效果不同?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自己制作的陀螺进行比赛,观察哪个体积和形状的陀螺转动时间最长。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拓展讨论:除了形状,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陀螺的转动效果?六、板书设计1. 陀螺的构造:轴、叶片、底座2. 旋转原理:力使陀螺产生角动量,保持转动3. 不同形状的陀螺转动效果:体积、形状影响转动速度和时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形状独特的陀螺,并记录其转动效果。
2.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形状对陀螺转动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讲解陀螺旋转原理时,部分幼儿理解困难,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了解其他旋转玩具的原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陀螺转转乐》
大班科学教案《陀螺转转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旋转》,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陀螺的结构与原理,探索陀螺的旋转速度与稳定性,学习制作简单的陀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结构与原理,知道影响陀螺旋转速度与稳定性的因素。
2. 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环节,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陀螺的结构与原理,陀螺旋转速度与稳定性的探究。
难点:制作陀螺的技巧,理解陀螺旋转的物理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陀螺示例,实验器材(尺子、计时器等),教学PPT。
学具:陀螺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不同类型的陀螺,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邀请孩子们尝试让陀螺旋转,观察旋转速度与稳定性。
2. 例题讲解(1)讲解陀螺的结构与原理。
(2)探讨影响陀螺旋转速度与稳定性的因素。
3. 随堂练习(1)让孩子们制作自己的陀螺,并尝试调整陀螺的形状、重量等,观察旋转速度与稳定性的变化。
(2)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小组交流。
(2)教师点评,强调制作陀螺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陀螺的结构与原理2. 影响陀螺旋转速度与稳定性的因素3. 制作陀螺的步骤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陀螺,并记录旋转速度与稳定性。
答案:(1)制作步骤:准备材料,按照步骤制作陀螺,调整陀螺形状、重量等。
(2)实验记录:记录陀螺旋转速度与稳定性,分析原因。
2. 作业题目:探讨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风车、车轮、电风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孩子们在制作陀螺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探讨其他旋转玩具的原理,如竹蜻蜓、直升机等。
(2)鼓励孩子们尝试创新,制作出独特的陀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大班科学教案 转动的陀螺
大班科学教案 转动的陀螺以下是一份关于大班科学的转动的陀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结构和转动原理。
2. 学习制作陀螺的方法。
3. 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陀螺的结构和转动原理,学习制作陀螺的方法。
2. 难点:理解陀螺的转动原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陀螺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陀螺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 分钟)讲解陀螺的结构和转动原理。
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 观察与讨论(10 分钟)让学生观察陀螺,并讨论陀螺的结构和转动原理。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陀螺为什么能够转动,为什么有的陀螺转得快,有的陀螺转得慢等。
4. 小组活动(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材料,让他们尝试制作陀螺。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 实验与记录(10 分钟)让学生进行陀螺转动实验,并记录陀螺的转动时间和速度。
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陀螺转得快,有的陀螺转得慢。
6. 分享与总结(5 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并总结陀螺的转动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延伸:1. 让学生在家里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陀螺,并比较它们的转动时间和速度。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陀螺比赛,让他们展示自己制作的陀螺,并比较谁的陀螺转得最快。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陀螺的结构和转动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制作陀螺和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避免过度依赖教师的讲解。
此外,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转动的陀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机械世界》第三节《转动的陀螺》。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陀螺的结构与原理,探索陀螺转动的速度与稳定性,认识不同形状的陀螺,尝试制作陀螺。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陀螺的结构和原理,理解陀螺转动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2. 能够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陀螺,并进行实验观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陀螺的原理及其与转动速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重点:陀螺的制作过程、实验观察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模型、实验材料(纸杯、铅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陀螺,让学生观察陀螺的外观特点。
邀请学生尝试转动陀螺,观察陀螺的运动状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陀螺的结构、原理以及转动速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陀螺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
3. 制作陀螺(15分钟)学生分组,按照教师提供的步骤,动手制作陀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陀螺制作后,进行实验观察,记录陀螺转动速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教师针对实验结果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学生:如何让陀螺转动得更稳定?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1. 陀螺的结构与原理2. 陀螺转动速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3. 制作陀螺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陀螺,并观察记录其转动速度与稳定性。
2.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陀螺转动速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旋转玩具的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陀螺的制作过程2. 陀螺原理及其与转动速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3. 实验观察与分析4.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陀螺的制作过程1. 步骤清晰:教师应提前准备详细的制作步骤,包括材料准备、制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陀螺转转乐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陀螺转转乐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用《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陀螺转转乐”的内容。
本章节旨在让幼儿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制作方法和旋转原理,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制作方法和旋转原理,知道陀螺转动快慢与质量、形状等因素有关。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积极探究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陀螺的制作方法和旋转原理。
难点:陀螺转动快慢与质量、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陀螺、旋转盘、计时器、剪刀、胶水等。
学具:陀螺制作材料(废旧纸盒、彩纸、塑料瓶等)、旋转盘、计时器、记录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陀螺,引发幼儿对陀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陀螺的基本结构、制作方法和旋转原理。
3. 动手制作:分组进行陀螺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实验观察: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陀螺转动快慢与质量、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6. 实践应用:开展“陀螺大赛”游戏,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陀螺转转乐1. 基本结构2. 制作方法3. 旋转原理4. 转动快慢与质量、形状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陀螺,观察并记录陀螺转动快慢与质量、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答案:请幼儿根据实验结果,记录陀螺转动快慢与质量、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2. 作业题目:以“陀螺大赛”为主题,画一幅画作,展示陀螺转动的场景。
答案:请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陀螺大赛”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陀螺的基本结构、制作方法和旋转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对陀螺转动规律讲解不够深入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陀螺转转乐》大班教案
《陀螺转转乐》大班教案《陀螺转转乐》大班教案(精选11篇)《陀螺转转乐》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利用陀螺进行等重和不等重平衡实验,初步了解陀螺实验中蕴含的杠杆原理。
2、乐意用语言表述自己的猜想及操作结果,了解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了解让陀螺转稳的方法。
材料准备:组装好的陀螺、一元硬币人手2枚,螺帽、筐子人手一个。
教师材料:记录单笔、PPT等。
活动过程一、玩一玩自制陀螺。
师:昨天我们根据这张图组装了陀螺,我们用了哪些材料?现在想不想玩一玩?看谁转得稳?教师小结:用废旧碟片做的陀螺好玩吗?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材料,只要我们动一动脑筋,就能变废为宝。
二、第一次操作:探索等重平衡点。
1、出示硬币,质疑猜测。
师:这是什么?(硬币)如果把一枚硬币粘在陀螺上,陀螺会怎么转?和刚才有变化吗?为什么会这样?小结:看来,加上一枚硬币,光盘变的一头重一头轻,所以转动的时候就不平衡了。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陀螺能够再次平衡的转动呢?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集体交流操作结果,梳理关键经验。
师: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做的?你的硬币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这么放?教师小结:看来在圆圆的碟片上,用两个相等重量的物品,让陀螺平衡转动的秘密是:A、让它们和陀螺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B、它们离中心的距离要相等。
师:和旁边的朋友比一比,你们找得平衡点都一样吗?师:原来,在圆圆的碟片上,这样的平衡点有很多对。
只要按照我们刚才的方法就能够成功地让陀螺平稳地转起来。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不等重平衡点。
1、替换实验材料螺帽,猜测讨论陀螺转动的状态。
师:刚才我们使用的是两个相同重量的硬币找到陀螺的平衡点,如果将一枚硬币换成一个螺帽,想一想陀螺还能平稳地转吗?为什么?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你能通过改变这两个不同重量物品的位置,找到陀螺的平衡转动点吗?请你把一枚硬币换成一个螺帽,试一试。
3、集体交流操作结果。
师:谁愿意上来转转你的陀螺?你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这么做?小结:原来用两个不同重量的物品让陀螺保持平衡转动的秘密是:A、和中心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陀螺转转乐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陀螺转转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旋转》,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陀螺的结构与原理,探索陀螺的旋转方式,了解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结构,掌握陀螺的旋转原理。
2.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出不同的陀螺旋转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陀螺的旋转原理,不同旋转方式的探索。
2. 教学重点:陀螺的结构,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陀螺模型,旋转玩具,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画笔,陀螺制作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旋转玩具,引导学生观察陀螺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陀螺的结构与原理(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陀螺的组成部分,阐述陀螺旋转的原理。
3. 制作陀螺(10分钟)学生按照陀螺制作图纸,使用手工制作材料,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陀螺。
4. 探索陀螺的旋转方式(5分钟)5. 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5分钟)教师举例讲解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风扇、自行车轮等。
6.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陀螺的结构与原理2. 陀螺的旋转方式3. 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关于旋转现象的观察报告,内容包括观察到的旋转现象、旋转原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掌握陀螺的结构与原理,能否通过实践探索出不同的旋转方式。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陀螺的旋转原理,不同旋转方式的探索。
2. 制作陀螺的过程,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陀螺的结构与制作方法。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基本结构,知道陀螺转动的原理。
2. 学习用绳子、铅笔等工具制作简单的陀螺,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体验制作陀螺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陀螺的转动原理2. 制作陀螺的工具及步骤3. 合作制作陀螺三、教学准备1. 绳子、铅笔、彩纸、胶水等制作工具2. 陀螺模板或图片3. 宽敞的场地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已准备的陀螺,引导幼儿说出陀螺的特点,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2. 讲解陀螺的转动原理:教师演示如何让陀螺转动,并解释陀螺转动的原理。
3. 制作陀螺:教师展示制作陀螺的工具及步骤,引导幼儿按照步骤合作制作陀螺。
4. 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陀螺转动比赛:邀请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陀螺进行比赛,比一比谁的陀螺转得快。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说出陀螺的基本结构及转动原理。
2. 幼儿能按照步骤合作制作出合格的陀螺。
3. 幼儿在陀螺比赛中积极参与,体验到制作的乐趣。
六、教学拓展1. 探索更多陀螺转动的影响因素,如重量、形状等。
2. 邀请家长参与制作陀螺的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 组织陀螺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的工具。
2. 在户外进行活动时,注意地面的平整度,避免陀螺滚动不稳定。
3. 关注每个幼儿的制作进度,给予个别化指导。
八、教学延伸1. 学习其他传统的旋转玩具,如风车、旋转木马等。
2. 探索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车轮、风扇等。
3. 邀请专家讲解陀螺的制作和收藏知识,增加幼儿对陀螺的兴趣。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家长和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总结教学效果,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促进家园共育。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亮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
(六)陀螺大比拼,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陀螺到教室的空地,围成一个圆圈,进行陀螺转动比赛。
指导语:每个小朋友都用有了属于自己的最漂亮的陀螺,那现在我们比比看,谁的陀螺转起来又好看又平稳。
2.物质准备:各种类型的陀螺玩具、小木棍若干、牙签若干、圆形硬纸片(有部分的圆有损坏)、中心带孔的瓶盖(有部分瓶盖是有多个孔的)、水彩笔、胶水、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陀螺,激趣导入活动。
指导语:小朋友们,你们有玩过陀螺吗?陀螺是怎么玩的?那天老师带来了许多陀螺,你们想玩一玩吗?请一个小朋友先来试一试。(之后再让所有幼儿自由选择玩陀螺)
指导语:这么多材料,你想怎么做呢?
2.幼儿开始制作陀螺,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安全,幼儿也可以给自己的陀螺画上色彩。
指导语:这里的牙签特别尖,小朋友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四)幼儿交流讨论为什么有些陀螺转不起来。
1.所有幼儿一起来试验自己的陀螺能不能转动起来。
指导语:小朋友们的陀螺都制作好了,那我们来试验一下看看它能不能转起来。当我说开始的时候就把你们的陀螺转起来,看看哪些陀螺能转动的特别久,哪些又不能转起来呢?
幼儿园领域活动方案表
教师姓名
班级
人数
活动名称
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陀螺
活动目标
1.对陀螺转动感兴趣,体验成功制作陀螺的乐趣,喜欢参加科技制作活动。
2.能自主选择材料并动手制作陀螺,有条理的语言讲述制作过程和发现。
3.知道陀螺转动时有一根中心轴,了解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过玩陀螺的经验,会玩陀螺
大班科学活动:陀螺转转转-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陀螺转转转
大班科学活动陀螺转转转
活动目标1 感知陀螺旋转的现象,体验探究活动的快乐。
2 用符号记录探索过程中的发现。
3.启发幼儿在操作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1硬纸板剪成圆形17个,正方形17个,长方形、菱形、爱心、三角形、花、五角星、蝴蝶结、鱼骨头各四个。
2铅笔头若干(中间裹双面胶)。
3 大记录表1张,幼儿用记录表16张,小陀螺标记16个。
每桌水彩笔4支,奖励贴画2个。
活动过程
1看一看
出示PPT1它们是……?它们在玩什么呀?(小熊维尼、跳跳虎、小猪皮杰)它们不仅喜欢玩陀螺,还收藏了许多陀螺呢?我带你们一起去看看。
PPT2-4(你有这样的陀螺吗?你在哪里见过这种陀螺?小猪皮杰的收藏最有意思了,都是人们玩陀螺的照片。
)
教师总结陀螺不仅可以玩,可以欣赏,还可以锻炼身体呢。
2试一试
PPT5看了这么多好玩的陀螺,你们想玩吗?我们做一个吧。
这里有圆形的纸板,铅笔头,谁能把它变成陀螺?怎么才能转呢?“拧”
幼儿自制陀螺。
做好了,我们比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就选他当“陀螺大王”哦。
在探索中发现让陀螺转的稳时间长,与我们的力气有关,还有一定的技巧。
“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
设计意图:
在继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以前的孩子玩的打陀螺的游戏,
但由于此游戏受到场地,操作经验技术的限制以及安全的考虑,我最终并没有采取
这个题材,而是想到了在桌面上游戏的小陀螺。
它是孩子们熟悉的一种玩具,而其
本身能长时间旋转也存在着一定的科学原理,值得幼儿进行探索。
重点:
感知陀螺旋转的现象及原理
难点:
尝试做陀螺,感知成功条件
形成原因:
幼儿经验的缺乏
解决策略:
操作尝试:让幼儿自己通过制作陀螺,从的失败中吸取经验,获得成功。
图示总结:教师将幼儿获得的零散的经验进行汇总、整合。
让幼儿获得的知识更系统。
目标:
1.动手操作,感知陀螺的旋转现象,体验活动的乐趣;
2.尝试制作陀螺,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
工具材料:
各种玩具陀螺、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陀螺、大小厚薄不同的圆纸片、大头针、火柴棒、表格等。
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
幼儿走进一个到处是旋转着的陀螺的环境中:
1.认识陀螺的形状、材料
2.感受陀螺旋转
二、把玩创意陀螺
幼儿自由把玩用各种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的陀螺,进一步感知陀螺。
三、尝试制作陀螺
教师提供大小、厚薄不同的圆纸片,幼儿尝试制作。
四、感知成功条件
举行“陀螺大王”比赛,感知陀螺转得快的条件,完成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