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
商务谈判——吉利收购沃尔沃
谈判三部曲
申明价值 此阶段为谈判的初级阶段;谈判双方彼此应充分沟通各自的利益需要
对方需要的方法与优势所在 此阶段的关键步骤是弄清对方的真正需求;因 的技巧就是多向对方提出问题;探询对方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也要根据 的利益所在 因为你越了解对方的真正实际需求;越能够知道如何才能满足 同时对方知道了你的利益所在;才能满足你的需求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没有饶过汽车工业;使本来就风雨飘摇的汽车工业 加霜;预计今年全球汽车销量5810万辆;下滑0 3%;而年初的预计为同比上升3 这是全世界汽车销量8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经济学家认为汽车行业的不景气;象 金融危机开始波及实体经济
谈判相关资料准备
吉利 3收购沃尔沃的资金来源
报价15亿;最高能接受的价格20亿 外加收购后的运营资金约9亿 资金50 是国内的;还有50%是海外市场的;有美国 欧洲 香港等不同地方 而且国内部分 以上是吉利自己的;还有一些少量的是国内其他的一些投资人;主要是中行浙 伦敦分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4 谈判是一种协调行为的过程 谈判的开始意味着某种需求希望得到满足 某 问题需要解决或某方面的社会关系出了问题
5 任何一种谈判都选择在参与者认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举行 6 谈判是指双方或多方互换商品和服务;并试图对他们的交换比率达成协议
商务谈判
1 定义:是买卖双方为了促成交易而进行的活动;或是为了解决买卖双方 的争端;并取得各自的经济利益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谈判相关资料准备
收购沃尔沃后的初步计划
进一步提高沃尔沃的工程技术和涉及品质;进一步提高沃尔沃的全球竞 利支持沃尔沃双零双强计划的实施 双零是零伤亡;零污染;双强是要 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和强劲的企业生命力 正如吉利一再强调的;吉利是吉利;沃 是沃尔沃 吉利非常清楚;沃尔沃来自北欧;根植于瑞典;离开了这个特定的土壤 沃尔沃将不再是沃尔沃 没有了根基的品牌;自然也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沃尔 保留自己的鲜明特征;继续专注在顶级豪华汽车领域的发展 吉利不生产沃尔 尔沃也不生产吉利
吉利和沃尔沃并购案例
吉利和沃尔沃并购案例
吉利和沃尔沃的并购案例最初是在2010年宣布的。
吉利是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而沃尔沃是一家瑞典汽车制造商。
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汽车部门的母公司福特汽车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公司。
该交易于2010年8月宣布,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汽车手中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
受此交易影响,沃尔沃汽车将成为吉利的全资子公司,而吉利将成为全球拥有沃尔沃品牌的所有权者。
通过这一交易,吉利得到了access to 沃尔沃的高端汽车技术、品牌声誉和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
这对于吉利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机遇,因为吉利一直在努力拓展其汽车业务,并提高品质和技术水平,以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抗衡。
沃尔沃的重组并不仅仅是收购而已,吉利还增加了公司的研发投资,并引入了沃尔沃换挡齿轮系统的技术,塑造吉利在汽车行业的更高品质和创新形象。
吉利也在加强沃尔沃的国际扩展,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对全球业务的影响力。
尽管有对吉利对沃尔沃的投入质疑,这次交易成交后,这两家公司的合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称赞。
这次并购提升了吉利在高端汽车市场的地位,拓展了它的国际业务,同时也帮助沃尔沃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吉利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而沃尔沃则是瑞典的知名汽车品牌。
2010年,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这一并购案成为了当时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这一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也成为了学术界和商业界研究的对象。
本文将对吉利并购沃尔沃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启示。
首先,吉利并购沃尔沃案的背后是吉利汽车对国际市场的野心和战略布局。
作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一直在寻求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和更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
通过收购沃尔沃这样一个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吉利汽车得以快速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这一举措也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野心和实力。
其次,吉利并购沃尔沃案的成功也离不开吉利汽车对沃尔沃品牌的保护和发展。
吉利汽车在收购沃尔沃后,充分尊重了沃尔沃品牌的瑞典文化和价值观念,保持了沃尔沃汽车在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上的独立性。
同时,吉利汽车也为沃尔沃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资源,加速了沃尔沃汽车的产品更新和国际市场拓展。
这种成功的整合和发展模式,为国际并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最后,吉利并购沃尔沃案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案例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同时,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也引发了对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应该如何平衡利益、文化和品牌的思考和讨论,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综上所述,吉利并购沃尔沃案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的国际并购案例。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战略意图和实践路径,也可以为国际并购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成功案例涌现,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一次重大事件,也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
这次收购案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吉利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收购沃尔沃,实现了自身的国际化战略布局,同时也为中国汽车制造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本文将对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战略意义、收购过程、收购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
首先,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
这次收购不仅仅是一次企业之间的交易,更是中国汽车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不仅获得了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打破了国际汽车市场的壁垒,提升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这次收购也为中国汽车制造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展示了中国企业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战略布局。
其次,收购过程也是本次案例的关键之一。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资金筹措、技术整合、文化差异等。
然而,吉利通过与沃尔沃的充分沟通和协商,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收购方案,最终成功完成了收购。
这充分体现了吉利在国际并购领域的实力和经验,也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最后,这次收购对吉利和沃尔沃双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吉利来说,收购沃尔沃不仅扩大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还提升了其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能力。
而对于沃尔沃来说,吉利的注资和支持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加速了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和发展。
可以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一次双赢的交易,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合作空间。
综上所述,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汽车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也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领域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通过对这次收购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实力和经验,还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相信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案例下,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将会更加巩固,国际竞争中也将更加强劲。
吉利收购沃尔沃
一、吉利收购沃尔沃背景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在沃尔沃所在地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的代价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
作为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吉利上演了一出中国车企“蛇吞象”的完美大戏。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评价说:“这如同一个农村来的穷小子追求一个世界顶级的明星,这是一场盛大的跨海婚礼。
”(一)收购双方简介1、吉利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
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
吉利汽车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2010年实现销量41.58万辆,同比增长27%。
然而,去年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平均增长幅度为34%,吉利汽车并未能跑赢大市。
不久前,吉利汽车又公布了2011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公告显示6月份,吉利汽车销量较5月份下滑了4.6%,上半年累计总销量为21.3万辆,只完成其全年销量目标的44.5%。
可见由于经济大环境不理想,吉利业绩表现也不全尽人意。
2、沃尔沃公司沃尔沃,英文名为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
1999年4月1日,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收购沃尔沃。
然而,福特公司在过去几年的经营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福特汽车在2004-2009累计亏损已达390亿美而金融风暴来袭,主营豪华车业务的沃尔沃轿车公司更是遭到重创,其在2008年的销量仅约36万辆,同比降幅达20%以上。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总收入出现了大幅下滑,由07年的约180亿美元跌至约140亿美元。
中国吉利在收购沃尔沃的融资方法和问题
中国吉利汽车在2010年成功收购了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海外并购案例。
以下是对吉利收购沃尔沃融资方式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总结:融资方式:- 境内和境外融资:根据信息,吉利为收购沃尔沃筹集的资金来自国内外两个渠道,国内和境外融资比例约为1:1。
- 自有资金:在国内资金来源中,有50%是吉利自身的资金。
- 银行贷款:另外50%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包括向中国的商业银行借款。
- 地方支持:还有一部分资金可能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支持或资助。
筹资问题:- 资金规模:吉利需要筹集大量资金来完成这次收购,因此如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是一个重要问题。
- 风险控制:由于涉及大规模的跨境交易,汇率波动、法律风险等都需要妥善处理。
- 财务安排:如何合理安排资金结构以降低债务负担也是一个挑战。
- 市场反应: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大型并购活动时,可能会受到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和压力。
- 审批程序:涉及到跨国并购,还需要获得中国和外国政府的监管批准。
其他考虑:- 品牌所有权:尽管有消息说吉利只收购了一半的品牌所有权,但李书福澄清称吉利收购了沃尔沃轿车品牌100%的所有权。
- 项目融资:通过这次收购,吉利展示了如何运用项目融资的方式来进行海外并购。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意义:- 提升品牌形象:对吉利来说,收购沃尔沃有助于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形象和地位。
- 技术获取:通过收购,吉利可以获得沃尔沃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产品竞争力。
- 国际化进程:这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领域的实力增强。
结论:整体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融资安排、风险管理以及与多个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协调。
这次成功的收购不仅增强了吉利的实力,也为中国企业未来的海外并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吉利收购沃尔沃谈判案例
吉利收购沃尔沃谈判案例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市场热词,吉利汽车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也被广泛关注。
尤其是2010年,吉利汽车宣布与瑞典沃尔沃汽车展开收购谈判,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就吉利收购沃尔沃谈判案例进行分析。
一、案例背景2010年3月,吉利汽车宣布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并提供18亿美元的收购成本。
在此之前,沃尔沃曾经深陷财务危机,以至于瑞典政府一度考虑将其卖掉。
此时,吉利汽车看中了沃尔沃长期积累的技术、品牌和行业地位,希望通过收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二、谈判过程在谈判过程中,吉利汽车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汽车企业,吉利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相对较低。
其次,沃尔沃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过度依赖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以及高昂的产品成本。
最后,瑞典政府的介入也增加了这次谈判的复杂性。
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吉利汽车采取了多种策略。
首先,它强化自身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研发能力提升,提高自身知名度和领先地位。
其次,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展开合作,并透过此次合作向全球市场展示其实力和技术水平。
最后,吉利汽车还表示愿意尽一切努力保留沃尔沃的瑞典本土特色,增加沃尔沃在瑞典的就业机会。
三、收购后的成效2010年8月,吉利汽车成功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欧洲主流汽车品牌的企业。
此举推高了吉利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增加了其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而沃尔沃汽车也得以摆脱财务危机的困扰,重新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总体上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案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这次收购不仅为吉利汽车扩大了市场,提升了影响力,也为中国汽车行业“走出去”提供了范例。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汽车企业要想走向世界舞台,需要打造自身品牌,提升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注重文化融合,尊重文化差异,才能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多认可和支持。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模式——以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为例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模式——以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为例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崭露头角,跨国并购成为其快速扩张的有效方式之一。
吉利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之一,在2010年成功收购了瑞典著名汽车品牌沃尔沃,成为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跨国并购案例。
本文将以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为例,探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模式。
以下是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后的整合模式:1. 充分保留汽车品牌的独立性在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后,为了保持沃尔沃作为一个独立品牌的形象和市场地位,吉利集团充分尊重了沃尔沃品牌的独立性。
保持沃尔沃的品牌独立性,不仅援助沃尔沃汽车在全球市场上保持其定位和忠诚度,也为吉利集团提供了一个进入高端汽车市场的重要机会。
2. 聚焦研发创新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后,充分利用沃尔沃在汽车研发领域的优势和资源,将其投入到吉利集团的全球研发体系中。
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吉利集团提升了自身在汽车技术和设计方面的水平,推动了品牌的升级。
3. 进一步整合生产和供应链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后,通过整合两家企业的生产和供应链体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互补,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吉利集团还与沃尔沃汽车共享选购和供应商网络,缩减成本并提高选购效率。
4. 打造全球布局吉利集团通过并购沃尔沃汽车,进一步布局全球市场。
吉利集团将沃尔沃汽车的销售网络与自身的全球销售网络相结合,提升了在全球市场的遮盖能力。
同时,吉利集团还乐观开拓新兴市场,以进一步提高全球市场的占领率。
5. 借鉴沃尔沃的管理阅历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后,乐观借鉴沃尔沃在管理方面的阅历。
吉利集团通过进修沃尔沃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提升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宁企业绩效。
综上所述,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后,实行了一系列乐观有效的整合模式,既保证了沃尔沃品牌的独立性,又充分利用了两家企业的优势资源,提高了企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实力,信任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模式上会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为其在全球市场的进步提供更多机遇和挑战综上所述,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后,通过技术和设计的提升、生产和供应链的整合、全球布局的增强以及借鉴沃尔沃的管理阅历等方式,成功推动了品牌的升级,并提高了企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吉利并购沃尔沃课件
人力资源整合
规划并购后的人力资源策略,包括管理 层任命、员工安置及培训等。
市场协同
发挥双方市场优势,实现市场协同效应 ,提升整体竞争力。
并购后的整合与协同
业务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双方业务板块,提 高运营效率。
品牌协同
统一品牌形象,强化品牌价值,提升市 场份额。
技术协同
共享双方技术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提 升产品竞争力。
文化融合
促进双方文化融合,建立共同价值观, 提升团队凝聚力。
05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影响与 展望
对吉利公司的影响
提升技术水平
通过并购沃尔沃,吉利获得了先 进的汽车技术和研发能力,有助 于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
争力。
扩大市场份额
沃尔沃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其市场 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有助于吉利拓展 国际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 力。
02
沃尔沃公司介绍
沃尔沃汽车的历史与文化
01
02
沃尔沃汽车成立于1927年,是瑞典的一家汽车制造商,其品牌历史 悠久,具有独特的北欧文化和传统。
沃尔沃汽车以其安全、质量、环保和设计理念而闻名,这些理念贯穿 于其整个发展历程中,为全球消费者所认可。
沃尔沃汽车的技术与创新
沃尔沃汽车在汽车技术方面一直走在 行业前列,其拥有先进的发动机、传 动系统和底盘技术,为消费者提供高 效、舒适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THANKS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分析
获取先进技术和品牌资源
通过并购沃尔沃,吉利可以获得其先 进的汽车技术和品牌资源,提升自身 竞争力。
扩大市场份额
并购沃尔沃有助于吉利扩大在全球汽 车市场的份额,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1.动因分析1.1吉利企业扩张的动因分析选择的扩张方式是收购。
吉利的战略定位从成本优势转向了技术和品牌。
1.1.1技术2022年5月,吉利明确提出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型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向为技术优势。
在3月10日北京召开的并购沃尔沃轿车协议签署媒体见面会上,李书福指出:“在知识产权的内容上,我们是斤斤计较的。
”一语道破吉利垂涎沃尔沃技术的天机。
众所周知,在安全和环保领域,沃尔沃的技术当之无愧为世界第一。
1.1.2品牌目前,吉利旗下有三大品牌,其中全球鹰品牌代表个性、时尚、年轻、梦想;帝豪品牌主打大众化车型,旗下产品将以中高端公商务用车和家用轿车为主;英伦则向经典、豪华发展,主要是高端汽车。
吉利还缺乏一槌定音的顶级豪华品牌,沃尔沃正好可以完善品牌体系。
固然,企业的发展不能违背行业的规律,碰巧,暗合吉利并购案的,是汽车行业品牌发展的两个普适规律。
第一个规律是多子品牌发展。
福特,丰田和大众等,都是多子品牌战略的典范。
不同的子品牌很好地实现了不同的市场定位,因此,只要彼此之间实现定位差异化,子品牌与子品牌的矛盾并不多见。
相反,高端子品牌还往往对低端子品牌有提振作用。
第二个规律是品牌从低端往高端走。
典型的案例是1988年雷克萨斯的推出。
在此之前,丰田在美国是小车、低档车的代名词,雷克萨斯的横空出世扭转了事态,丰田如愿进入高端豪华车市场。
而在汽车业,通过并购运作高端品牌的实例也不少见,兰博基尼就是大众收购来的超级豪华跑车品牌。
品牌进化理论认为,品牌完成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演进的一个生命周期,至少需要12年时间。
常规的品牌进化策略包括品牌强化、品牌延伸和品牌促进。
从2022年开始,吉利推出进军中高端品牌的计划后,试图通过常规的品牌进化实现转型升级:借反映香港回归的电视剧《岁月风云》加大品牌宣传,突出自主研发和民族情感元素;利用360万元全球征集新标活动,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召开“吉利汽车品牌求证大讲坛”,遍邀专家为吉利品牌把脉;2022年7月吉利还推出了高端品牌——帝豪。
前几年收购案例
前几年收购案例那我就给你唠唠前几年比较有名的收购案例哈。
就说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事儿吧。
那时候吉利就像一个充满野心和勇气的小老弟,盯上了沃尔沃这个高大上的老大哥。
沃尔沃呢,技术杠杠的,品牌知名度也高,就是在经营上有点小坎坷。
吉利呢,眼疾手快,一把就把沃尔沃给拿下了。
这一收购啊,吉利就像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沃尔沃的那些安全技术啊,高端制造工艺啥的,吉利就可以学习借鉴啦。
而且沃尔沃在国际上的名声也能给吉利撑撑场子,就好比小老弟吉利跟着沃尔沃这位大哥进了高端汽车俱乐部的大门,吉利的形象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呢。
还有戴尔收购EMC这桩买卖。
戴尔那时候在电脑领域已经很牛了,但它还想在数据存储这块儿大展拳脚。
EMC可是存储界的大拿啊,各种存储技术、数据管理方案相当厉害。
戴尔就跟看到宝藏似的,把EMC给收购了。
这就像一个擅长做蛋糕的师傅(戴尔),又把做精美包装盒(EMC的数据存储管理用于包装戴尔的电脑业务等相关数据等)的能手给拉到自己的团队里了。
这样一来,戴尔在企业数据存储、云计算这些方面的实力就大大增强了,在整个IT行业里的地盘也变得更大了。
再有就是微软收购领英。
微软就像是一个科技界的大财主,到处寻找有潜力的宝贝。
领英呢,是职场社交的大佬,上面全是各行各业的人才信息。
微软就琢磨着,这可是个好东西啊。
把领英收购了,微软就能够把自己的办公软件啊、云服务啊啥的和领英的职场人脉资源结合起来。
就好比一个搞技术的高手(微软),又拉来了一个人脉广的社交达人(领英),以后在职场相关的软件服务这块儿就更有竞争力了,能给用户提供更多关于职场的一站式服务,从办公到人脉拓展,全都包圆儿了。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企业并购案例。
通过对该案例的详细分析,我们将探讨吉利集团如何成功实施这一跨国收购,以及这一收购对吉利集团自身、沃尔沃品牌乃至全球汽车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文章将首先概述吉利集团和沃尔沃汽车的基本情况,然后详细介绍收购过程,包括收购背景、交易结构、关键条款等。
接下来,文章将分析收购的动因,包括吉利集团的战略意图、沃尔沃汽车的价值潜力等。
文章还将评估收购的绩效,包括收购后吉利集团和沃尔沃汽车的经营状况、市场份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变化。
文章将总结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的启示,为其他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吉利与沃尔沃概况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是中国一家知名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
吉利汽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一员,旗下拥有多个子品牌和产品线,覆盖轿车、SUV、新能源汽车等多个细分市场。
吉利汽车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努力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沃尔沃汽车公司(简称沃尔沃)是瑞典的一家知名豪华汽车品牌,创立于1927年。
沃尔沃以其卓越的安全性能和创新的汽车技术而闻名于世。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沃尔沃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其产品,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豪华汽车品牌之一。
沃尔沃一直坚持对汽车安全和环保技术的投入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
吉利和沃尔沃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吉利汽车的快速崛起和沃尔沃汽车的品牌影响力,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事件,不仅是两家企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也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收购过程与动因分析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案例堪称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此次收购不仅标志着中国车企开始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也显示了吉利对于自身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3.要有互补的共赢条件。成功收购要创造出价值,实 现整合价值大于总价值的溢出效应。收购并不是为了 打击被收购对象,而是为了实现价值创造,这需要双 方具备互补的共赢条件,才能一起创造价值。
反垄断审查 2010年7月15日,吉利宣布李书福将担任沃尔沃轿车公司董事长 2010年7月中下旬,吉利收购沃尔沃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2010年7月26日,吉利收购沃尔沃通过了商务部的审批 2010年8月2日,吉利与福特在伦敦签署交割协议,沃尔沃成吉利
合资了公司
并购成功经验
1.要积累足够的国际经验,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仍 普遍处于“走出去”的起步阶段,综合国际经验还不 充分。在生疏的环境实施收购时,由于对当地制度法 规、经营惯例、社会意识等缺乏了解而遭遇多种挫折。
并购动因
一、收购双方的销售市场互补,无重叠
沃尔沃公司一直坚持的销售管理就是造安全、环保、 设计和品质都一流的高端豪华车型,而吉利公司是以造 低成本的中低档车而发家的,直到现在吉利都一直坚持 这样的传统,这样两个公司的销售市场不单毫无重叠, 反而互补,形成了更强,更全面的销售整体。
二、吉利对此次收购作了充分准备
二、战略调整
对于沃尔沃此次中国区的调整,沃尔沃方面表示意 在加强吉利对于沃尔沃在中国业务上的把控,同时保证 在中国生产的沃尔沃轿车能够达到与瑞典托斯兰达工厂 同样的高标准,同时似乎也预示着,吉利在一切准备停 当后,沃尔沃在中国将会进行“量体裁衣”式的变革, 沃尔沃看中吉利什么,以示吉利背后的中国市场,二是 吉利的商业文明,三是吉利的民营企业性质
并购后面临的风险
一、沃尔沃新车型难以脱离福特车系
资产重组的案例
资产重组的案例那我给你讲讲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超酷的资产重组案例吧。
吉利呢,以前在汽车界就像是个努力打拼的小老弟,虽然也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和那些汽车大腕比起来,还是有点不够看。
沃尔沃呢,那可是汽车界的老牌贵族,安全性能超牛,技术也很厉害,就是之前经营上遇到了点小麻烦。
吉利的老板李书福啊,那可是个超有魄力的人。
他就想,我要是能把沃尔沃拿下,那可就不得了啦。
于是就开启了收购之旅。
这就好比一个小勇士要去征服一个大城堡。
从吉利的角度看,收购沃尔沃简直是一步妙棋。
沃尔沃的那些高端技术、先进的汽车制造工艺,就像宝藏一样,吉利把沃尔沃纳入囊中后,就可以共享这些宝藏啦。
吉利可以学习沃尔沃的安全技术,然后用在自己的车型上,让自己的车更有竞争力。
而且沃尔沃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吉利收购了它,就像是搭上了通往国际汽车大舞台的特快列车,一下子就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形象。
对于沃尔沃来说呢,它就像是一个落难的贵族找到了新的依靠。
吉利给它注入了资金,让它可以继续研发新技术,生产新车型。
而且吉利在中国市场有很强的销售网络和市场经验,沃尔沃可以借助吉利的力量,在中国这个超级大市场里大展拳脚。
你看,这就是资产重组的魅力。
两个企业一结合,就像是两个武林高手互相传授武功,然后一起闯荡江湖,变得更强大啦。
再给你说个国内的案例,那就是美的收购小天鹅。
美的就像一个家电界的全能选手,啥家电都做,冰箱、空调、微波炉等等。
小天鹅呢,那可是洗衣机界的老牌明星,专注洗衣机很多年,口碑很不错。
美的就寻思着,我要是把小天鹅拿下,那我在洗衣机领域不就更厉害了嘛。
于是就把小天鹅收购了。
美的收购小天鹅之后啊,美的的销售渠道、生产管理经验这些都可以和小天鹅共享。
小天鹅呢,有了美的这个强大的后盾,就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去研发更高级的洗衣机,什么智能洗衣机、超节能洗衣机之类的。
而且美的和小天鹅的品牌还可以进行差异化运营,美的可以主打中低端市场,小天鹅继续在中高端洗衣机市场发光发热。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案例解析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案例解析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的代价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
此项交易预计于2010年三季度完成,当然此交易还要符合通常交易完成条件,包括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复。
此次交易得到中国、瑞典两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 Olofsson出席了签署仪式。
作为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吉利上演了中国车企“蛇吞象”的完美大戏。
收购历程表1:收购历程收购价格1999年福特以65亿美元的高价购得沃尔沃品牌。
然而事与愿违,沃尔沃这个品牌在过去几年里让它伤透了心,2008年沃尔沃税前亏损额高达16.9亿美元。
随着金融危机全面到来,在售出阿斯顿马丁、路虎、捷豹之后,沃尔沃又成为了福特剥离的目标。
根据洛希尔综合采用现金流折现法、可比交易倍数、可比公司倍值等估算方法对沃尔沃资产进行的评估,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沃尔沃估值,合理价位在20亿-30亿美元之间。
其中,合理收购资金15亿-20亿美元,运营资金5亿-10亿美元。
正是根据洛希尔作出的这一估值,吉利提出的申报收购金额为15亿-20亿美元,最终成交价格确定为18亿美元。
吉利花费18亿美元的代价收购沃尔沃,不到当年福特收购价的三分之一。
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汽车行业重新洗牌下的意外收获。
从沃尔沃的品牌、已有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网络和它的技术来看,我们认为还是物有所值的。
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的沃尔沃,其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堪称世界一流。
吉利收购沃尔沃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是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典范。
交易架构此次收购将以在国内及海外设立特殊目的项目公司的形式进行。
为便于收购,吉利成立了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万源)和北京吉利凯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凯旋)来作为国内的收购主体。
吉利并购沃尔沃收购过程
三、收购过程(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_时海涛)(一)收购准备吉利从2002年开始就已经关注沃尔沃了,正式跟福特进行沟通也将近3年多。
2008年底,吉利首次向福特提交竞购建议书,这份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精心制作的建议书给福特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2009年10月28日,福特宣布吉利成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
(二)收购清单1、1个品牌:吉利将100%拥有沃尔沃品牌。
2、9个系列产品:包括S40、S60、S80、C30、C70、X C60、X C90、V50、V70,这是沃尔沃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所有车型。
3、3个车型平台:P1、P2和P24平台。
P1平台生产紧凑型轿车,包括S40、C30、C70、V50系列车型。
P2平台生产大中型轿车,包括S60、X C90系列车型。
P24平台是P2平台的升级版本,生产S80、X C60、V70系列车型。
4、核心知识产权使用权:吉利将通过沃尔沃拥有其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并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包括沃尔沃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知识产权。
5、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沃尔沃拥有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家销售和服务网点,并且90%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市场。
6、境外工厂和研发人员:吉利将保留沃尔沃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并承诺沃尔沃瑞典总部和研发不变,工厂不裁员。
7、重要的供应商体系:供应商体系是保证未来打上中国标签的沃尔沃在生产、品质等各方面的质量保障。
吉利在与福特的收购协议中,包括了与福特、沃尔沃一起稳固原有供应商合作关系的条款。
8、福特汽车提供技术支持:为确保剥离过程平稳完成,在过渡期间,作为交易的一部分,福特汽车也已承诺会在技术方面提供支持。
(三)资金来源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标的价格为18亿美元,加上后续发展需要的流动资金,共需要27亿美元,国内和国外融资比例约为1:1。
国内资金中50%以上是吉利自有资金,其余是中国主权银行的并购资金。
国外资金则来自于美国、欧洲和香港。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吉利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而沃尔沃是一家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
在2010年,吉利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
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迈向全球化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中国企业收购国际知名品牌的成功案例之一。
首先,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扩大国际市场的决心和实力。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吉利借助收购沃尔沃这样的国际汽车品牌,可以快速进入全球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此次收购也使得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个拥有国际汽车品牌的企业,标志着中国汽车制造业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一步。
其次,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
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大力投入,吸收沃尔沃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自身的研发实力和产品质量。
通过吉利与沃尔沃的合作,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此外,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也是一个成功的文化融合与管理整合案例。
作为中外合作时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文化差异的融合和管理整合对于收购成功至关重要。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为员工提供了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吉利还通过整合沃尔沃的管理经验和流程,优化了自身的企业管理,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最后,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也是一个典型的双赢案例。
对于吉利来说,通过收购沃尔沃成功进入了全球市场,提升了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对于沃尔沃来说,收购保证了其正常的运营和发展,并得到了吉利集团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支持,实现了双方优势的互补和共赢。
总之,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典范,不仅推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崛起。
这个案例对于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中国企业开创更广阔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研究引言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吉利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而沃尔沃则是瑞典知名的汽车品牌。
2010年,吉利汽车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沃尔沃汽车,这一跨国并购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收购案例的背景十分复杂。
吉利汽车希望通过收购沃尔沃汽车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沃尔沃汽车在欧美市场具有良好的品牌声誉和销售网络,吉利可以借此机会快速进入这些市场,拓展海外业务。
跨国并购也有利于吉利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对于吉利汽车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揭示跨国并购的内在动力和战略考量。
也可以为其他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拓业务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对这一收购案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影响力,揭示跨国并购对双方企业以及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为未来类似案例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对企业跨国并购的监管和规范,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和效果,整理出有效的经验教训和启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稳健和可持续性发展。
2. 正文2.1 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吉利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如今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2010年,吉利以15亿美元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这一跨国收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究竟是什么呢?吉利跨国收购沃尔沃的动因还包括拓展国际市场和提升全球竞争力。
收购沃尔沃可以帮助吉利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
吉利并购沃尔沃
福特方策略:
(1)激将策略的应用 即使在与吉利控股达成框架性协议的同时,福特也并未将其他可能的买家的求购 大门关死。福特给予了吉利控股的融资期限到2010年一季度,希望吉利控股先交付交 易保证金,并且出具并购交易全款的资金担保。福特的时间是,预计最终交易在2010 年第一季度达成协议,在第二季度完成整个并购交易。
沃 尔 沃
并 购
吉 利
2010年8月2日,吉利 控股集团正式完成对福特 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 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吉 利集团向福特公司支付了13亿美元现金和2 亿美元银行票据,余下资金也将在下半年 陆续结清。吉利并购沃尔沃,成为至今为 止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 海外并购。
Ⅰ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原因:
Ⅳ
从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的角度, 分析本案例中双方有哪些生产要素的 国际直接流动和重新组合配置?
Ⅴ
本案例涉及哪些类型的国际经济合作?涉及 哪些方式的国际经济合作?
本案例涉及的国际经济合作类型:微观国 际经济合作 涉及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国际技术发、品牌 塑造、国际市场销售、组织管理、企业文化整合等 方面的效果怎么样?
⑴ 吉利战略转型对技术和品牌的诉求。
吉利从2007年开始就提出了战略转型:不打价格战, 而是将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重新定位为技术优势和品质 服务。 ① 渴望技术。作为国际化的品牌,沃尔沃的知识产权 和先进技术是无庸质疑的,它的先进技术和安全性能、 节能环保特点正是吉利实现战略转型最需要的。 ② 提升品牌。吉利在价格和品牌上都给人以 “草根”的印象,吉利虽有三大品牌,但尚缺 乏一锤定音的顶级豪华品牌,这个空缺沃尔沃 正好可以补上,有了沃尔沃,吉利在行业内的 品牌竞争地位无疑会大大提升。
② 特殊目的公司融资 吉利控股组建了“上海吉利兆圆国际投资有 限公司”,承担并购融资的主体工作,2010 年8月2日,吉利以15万美元完成并购交割, 11亿美元来自融资平台,2亿来自中国建设 银行伦敦分行,另有2亿美元为福特卖方投 资 ③并购后项目基地融资 吉利估算,初期运营资本在5亿到10亿美元。 对并购后的整合资金,吉利的策略是“哪里投 资,未来基地就落户哪里”,通过沃尔沃中国 工厂选址撬动地方政府资本。运作中,有30亿 元成都市政府的资金,而作为交换,国产沃尔 沃可能需要在成都,大庆和上海嘉定建立工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利并购沃尔沃谈判分析从2008年1月18日,李书福在底特律车展上第一次与布斯相见,表达了收购沃尔沃的正式意愿,到2010年3月28日双方以18亿美元的价格签订并购协议,至此整个交易历经800天,谈判的过程极其曲折辛苦,小插曲不断。
一个被人不被看好的“蛇吞象”式的并购历经了怎样惊心动魄的800天最终达成共识,很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一、公司背景吉利公司简介:浙江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imited)始建1986年,是一间于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集团主席为李书福。
1997年进入轿车行业的吉利汽车,被誉为中国汽车界的一匹黑马,开创了民营企业造轿车的先河。
自吉利1998年第一辆车下线,吉利先后拥有了经济型轿车美日、豪情;中级轿车自由舰、华普、金刚;以及跑车美人豹。
从中不难发现,吉利正在经历着一条由下而上的自主品牌成长曲线。
主要业务为制造及分销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集团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美人豹等八大系列30 多个整车产品。
2004年被评选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内50家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更先后被各国机构,至各级政府评为“亚洲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500强”、“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等等荣誉称号。
、吉利控股2008年销售额42.9亿元,税前盈利9.2亿元。
沃尔沃公司简介:沃尔沃,沃尔沃汽车公司成立于1927 年,总部设在瑞典的哥德堡,英文名为V 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
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
创立于1927年,创始人是古斯塔夫·拉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
于1999年出售给福特汽车公司。
二、收购背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原因(1)吉利战略转型对技术和品牌的诉求吉利从2007年开始就提出了战略转型:不打价格战,而是将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重新定位为技术优势和品质服务。
吉利这样说也这样做了,而且成效显著。
①渴望技术在3月10日北京召开的并购沃尔沃轿车协议签署媒体见面会上,吉利总裁李书福指出:“在知识产权的内容上,我们是斤斤计较的。
”一语道破吉利垂涎沃尔沃技术的天机。
作为国际化的品牌,沃尔沃的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是无庸质疑的,谁收购了沃尔沃谁就会得到一大笔技术财富,它的先进技术和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特点正是吉利实现战略转型最需要的。
②提升品牌一直以来吉利汽车在价格和品牌上都给人以“草根”的印象,成本和价格一方面为吉利带来丰厚利润,另一方面又使吉利的品牌无法更上一层楼,没有可以打出去的牌子的却是个棘手的问题。
依目前的形势看,吉利虽有三大品牌,但尚缺乏一锤定音的顶级豪华品牌,这个空缺沃尔沃正好可以补上,有了沃尔沃,吉利在行业内的品牌竞争地位无疑会大大提升。
(2)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吉利是民营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更困难,但是只有进入了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才能够越做越强。
吉利需要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而收购品牌无疑是捷径。
所以代表品牌市场的沃尔沃就毫无疑问地成了吉利走出中国的桥梁。
(3)学习系统的市场营销规模沃尔沃通过体育营销和大成本的营销让自己的品牌和“绅士精神、挑战极限、高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锁定了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安全和环境并且又不爱张扬的用户群体。
能够近距离地学一学外资品牌的营销策略,对吉利以及中国自主品牌的车企来说,都是未来走向世界的前提。
(4)李书福个人性格因素坚持李书福个人魅力的作用贯穿于整个收购过程,是吉利收购成功的支柱。
对汽车梦的无比坚持,使其在数次遭到福特拒绝时并未放弃。
尤其是面对沃尔沃工会的刁难时,“I Love Y ou”的回答和承诺不转移工厂,打动了可谓剽悍的沃尔沃工会。
决心为确保收购成功,李书福曾表态,除了主业汽车和培养研发团队的学校外,其他产业全都可以清理掉。
正是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使吉利最终成功收购了沃尔沃。
”福特出售沃尔沃的原因(1)战略性出售:发展福特品牌为应对2006年福特创下有史以来最严重亏损(约127亿美元),福特决定缩减规模,主要发展福特品牌,并提出口号“一个福特,一个团队”2007年,福特以8.5亿美元的价格将阿斯顿·马丁出售给英国的一个投资集团。
2008年,福特以23亿美元的价格将捷豹、路虎打包出售给印度的塔塔集团,同年,福特将其持有的20%的马自达股份出售,持股降低至13.4%。
可见出售沃尔沃是迟早的事。
(2)经济压力:沃尔沃成为烫手的山芋沃尔沃轿车在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在过去数年来一直下滑,自2005年至今更是连续5年亏损,每年的亏损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上,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沃尔沃轿车出现巨额亏损。
因此,福特不得不卖掉那些不挣钱的品牌,迅速回笼资金,避免福特进一步陷入困。
(3)继续持有风险更高。
国际上,金融风暴尚未走远,主要汽车市场近年来都呈萎缩态势,未来即使企稳可期,但是回升乏力,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福特确实没必要增加风险继续持有沃尔沃。
(4)沃尔沃历史使命已完成沃尔沃最大的卖点是安全技术和环保技术。
现在,沃尔沃的平台已经和福特的平台完全融合在一起,对福特而言,沃尔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没必要再保留。
福特选择吉利的原因(1)吉利的尊重福特是美国汽车及底特律工业尊严的捍卫者,吉利收购后的整合运营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福特的要求:对沃尔沃内部,保留沃尔沃单独的运作体系,吉利不干涉沃尔沃的运营管理,高管团队给予保留,对工会承诺不转移工厂和不裁员。
李书福一直承诺要为沃尔沃保留更多独立,这种尊重让福特对吉利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对收购的成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福特担心技术为竞争对手所用福特和沃尔沃拥有大量共享技术和专利,由于担心技术为竞争对手所用,因此福特并不热衷于将沃尔沃出售给大型汽车集团,以免增强对手竞争实力。
从而吉利得以凭借不对福特构成威胁的优势收购沃尔沃。
(3)看中中国车市场吉利背后的中国市场的确是块诱人的蛋糕,沃尔沃认识到要走出困境,眼下最大的机遇就是借助中国市场,但中国有个政策:海外并购都要在发改委备案,不允许自相残杀。
所以,沃尔沃如果要选择中国,就只能选择吉利。
三,谈判的目标1、战略目标:希望与对方公司取得合作,取得双赢,以适当的政策调整工会与公司以及工人与公司的利益,并取得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原因分析:让对方尽快作出适当的政策,维护工会与工人的利益,迫切要求维护与对方的长期合作关系2、具体目标:①工会职能大概保持不变,即:②企业要给工会三个权利:③工会的地位:④工会与公司沟通的渠道与方式:底线:获得对方实质性的退让,使之与我方长期合作的意愿加强。
3、收购后的安排A、沃尔沃轿车的独立运营、继续执行既有的商业计划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B 、吉利集团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使得生产更贴近中国市场。
C、吉利集团将继续保持沃尔沃与其员工、工会、供应商、经销商,特别是与用户建立的良好关系。
四、具体的收购内容Volvo品牌9大系列产品境外工厂和员工研发人才全球经销商网络沃尔沃知识产权供应商体系六、谈判步骤吉利优势:1.公司品牌国内影响力较大,国家产业地位重要2.企业品牌服务优势开始凸显,品牌形象突出3.企业产品系列化发展迅速,技术竞争力较强4.企业科研制造能力雄厚,科研创新氛围浓厚5. 全新品牌,企业区位优势明显,提升品牌形象不遗余力6.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员工创新氛围浓厚吉利劣势:1、从企业的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上看,技术劣势仍然存在,技术发展方向有待突破主要技术劣势:(1)无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
(2)车载电子技术较薄弱,在新时代的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现代车不仅仅是时尚现代的外表+华丽的内饰,更加应该具有的是先进的电子技术系统。
2、从企业的管理与结构上看,企业缺乏国家化的管理经验,对外的信息量的不足,有碍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的运作,国际运作困难明显。
3、从企业的发展历史上看,吉利公司只是涉足单一的轿车汽车领域,在抗风险和品牌影响力的建立上有相对大的难度,公众知名度不高。
4、从品牌形象上看,企业的品牌形象较国外汽车品牌较低,服务水平相对来说不晚上,消费者的信心承受能力不强,潜在及链接客户少。
5、从社会影响力上看,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不大,特别是国际影响力不大,企业的融资和扩大生产量等受限明显。
吉利的发展经历过很漫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大多以失败告终,所以品牌社会影响力不如后发崛起的奇瑞等品牌,影响力有限。
6、吉利公司软件尚未完全跟上硬件的发展步伐。
吉利在硬件上的投入,收效立竿见影。
7、吉利的产业结构与自身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8、吉利公司的发展更多的来自于“外力”。
如上所说,吉利的发展较大程度上离不开优越的外来配套资源。
但生产扩大版图时,必定面临供应商如何跟上的问题;而研发上,吉利的自制率不高,而新车自主研发涉及多个系统,不仅要求主机厂做研发,供应商也得一同配合研发9、从市场的角度看,吉利是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的先锋,它“干轿车”的资历比长城、江淮、长安甚至奇瑞都要长。
但吉利只有轿车一项业务,而没有其它的支柱业务,这使得吉利在轿车道路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低。
资金来源: 此次收购以及后续发展共需27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资金对于吉利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
为此,吉利最后争取到了来自于国有银行以及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银行浙江分行与伦敦分行牵头的财团承诺为吉利提供5年期贷款,金额近10亿美元,吉利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贷款协议。
北京、成都等争夺volvo国产项目的地方政府,预计也将为李书福提供至少5亿美元资金。
此外,吉利自身在香港上市,拥有较强的造血功能。
沃尔沃优势:沃尔沃品牌知名度高,市场份额广阔,拥有大量忠实客户,利于开拓市场,在高档车的设计和制造等方面有优异的知识产权资源沃尔沃劣势:沃尔沃连续亏损七、收购益处:吉利:1.收购沃尔沃100%股权,拥有沃尔沃的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从而使吉利技术上领先其他自主品牌。
2.提高品牌影响力,让自己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全球汽车市场和舞台。
3.国产沃尔沃车型,降低售价,增大利润。
4.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技术。
沃尔沃:1.可以使用吉利中国渠道,开拓中国市场。
2.可以在中国境内购买零部件,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3.在中国建厂,合理避免关税。
4.利用雇佣中国劳动力,降低成本。
存在问题:1.对主要业务都仍局限于国内的吉利来说,如何确保沃尔沃经营团队的稳定,对于维持沃尔沃这样一个国际品牌,也同样异常重要。
2.帮助沃尔沃达成60万辆以上的年销售规模,成为衡量吉利是否取得最终成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