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食品企业前提方案控制程序.精品
2019年食品企业 验证控制程序.精品
修改内容会审会签为了确保HACCP计划、前提方案以及相关程序文件的有效实施,使所识别的安全危害得到有效持续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HACCP计划、前提方案以及程序文件实施适宜性和符合性的验证,并通过效果验证进行单项验证评价和体系验证评价。
3.术语3.1.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3.2.前提方案:在整个食品链中为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
4.职责4.1 HACCP小组组长负责编制《食品安全验证实施计划》。
负责按照计划组织验证活动,保存相关记录。
4.2 HACCP小组组长负责组织HACCP小组成员进行验证活动,并负责验证活动的审核工作。
4.3 HACCP小组成员完成HACCP计划、前提方案以及相关程序文件的验证,负责对本公司内部员工进行HACCP计划的培训。
5.程序内容5.1验证计划5.1.1 HACCP小组组长负责编制《食品安全验证计划》,食品安全计划包括如下内容:5.1.1.1验证活动的目的(根据验证不同项目);5.1.1.2验证内容;5.1.1.3验证方法;5.1.1.4验证频次;5.1.1.5验证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5.1.2 HACCP小组组长编制计划后报各子公司总经理对计划实施的适宜性进行评审,不合适修改计划。
5.1.3 HACCP小组按照计划组织验证的实施准备工作,包括体系HACCP计划、程序文件的准备、人员的筹集、记录表格的印制等。
5.1.4验证计划实施前转入《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5.2验证实施5.2.1 前提方案验证5.2.1.1通过前提方案有效实施确保食品安全关键要素相互沟通、使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和改进。
5.2.1.2前提方案验证实施对前提方案的验证,包括:厂房设计,设备/管路清洗效果的验证,生产车间各区域卫生状况等,HACCP小组成员以及所在部门负责人依据实施标准对实施情况进行验证,验证人员将验证结果以记录的形式上报HACCP小组组长。
2019年食品企业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精品
修改内容会审会签通过对潜在的环境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并明确环境事故发生后的响应管理,确保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产生的环境影响。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活动、产品及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或紧急情况。
3 职责3.1 工厂厂长为公司潜在事故预防以及处理紧急事故的第一责任人。
3.2 行政部负责协调预防潜在事故以及处理紧急事故的组织工作,负责必要时第三援助的协调。
3.3 品控部负责紧急事故发生后必要时的环保部门的环保影响评价及组织事故纠正预防措施实施。
3.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潜在事故的预防措施的落实,并在发生紧急事故时立即上报并采取临时处理措施。
4 工作流程图及程序说明工作流程图:4.1 潜在事故的预防措施制订与实施4.1.1 品控部明确重要环境因素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潜在的紧急事故预防的控制要求。
4.1.2 行政部应组织重要环境因素岗位的人员进行预防紧急事故以及处理紧急事故的培训,合格后才可上岗。
4.1.3 分发《公司潜在事故和紧急事故的应急方案》(见附件)到各责任部门,由各责任组织本部门的人员学习。
4.1.4 对于重要环境因素的岗位,应根据各因素特点配备必要的预防设备及设施。
4.1.5 成立安全卫生与应急响应检查小组,由行政部组织定期对公司的卫生安全以及潜在事故的预防状况进行检查,并通报。
4.1.6 对于《公司潜在事故和紧急事故的应急方案》的重要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作如下准备:a)压力容器爆炸:必须使用具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明及权威部门颁发合格证明的压力容器,并按规定由质监局定期进行检查。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不断的培训,保证正确的操作。
b)火灾:应备齐具合格证明的消防器材,并每两个月进行检查,在非检查期间消火栓必须上公司封条。
办公区、生产区、仓库区必须悬挂消防火灾疏散图。
c)高温中暑:在高温的夏季应随时备用相关的防中暑药品,并定期煮一些凉水饮用。
d)山洪暴发,工厂应在雨季来临前检查清理防洪渠,保证畅通无阻;平时应注意绿化,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2019年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前提方案(PRPS)
AQS/QS-PK-16前提方案(PRP S)1.水源(矿井)1.1水源地在使用前必须取得采矿许可证、取水许可证;1.2 水源地的所有设施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设施的密封性能良好,水井空气接触口安装0.45u的超微过滤器,并做好滤芯更换记录;1.4 在水源地建造专用水井房,房顶部安装塑钢窗,并装有纱网,门安装塑钢门,内安装纱门,门锁完好,整个建筑物保持清洁;1.5 在水源地有清洁的取样点存在;水源地和建筑物必须保持清洁且维护良好。
1.6 由水井房的管理员负责每天一次进行水量、动态水位、静态水位、水温的监测,静态水位的监测在停止抽水4小时后进行,并做好监测记录;1.7 品控开发部负责每周一次水样的集取,用于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1.8 委托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进行每年一次采集水源水样及成品水样作水源全分析;委托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进行有限公司编写矿泉水年度动态监测报告;1.9 委托专业清洗机构每三至五年进行一次洗井工作,如日常微生物、理化的检测出现异常,经确证水井受到污染,则委托专业清洗机构进行洗井工作;1.10 井泵额定抽水量为32吨/小时,最小流量不低于30吨/小时;静水位不低于40米,动态水位不低于43米。
当检测数据偏离以上限值,水井房管理员应停止水的抽取,报告品控开发部和制造发展部寻找原因,必要时请第三方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进行诊断分析,实施解决办法;1.11 如设备出现异常,则报品控开发部与制造发展部分析原因,并由以上部门负责解决。
2.自来水2.1 自来水的供应必须受控,要与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签定供水合同;在供水合同中有自来水供应商的联系人、联系电话,能与自来水供应商保持联系。
自来水供应商能提供相关文件,包括源水的水质报告、废水的监测报告的复印件;2.2 安装PH、电导率的在线监控设备以检测和记录水的主要特性;品控开发部负责每周一次对自来水水样进行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微生物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2.3 每年一次对自来水进行送检,并保存每年一次的自来水检测报告。
2019年食品企业纠正、预防、持续改进控制程序.精品
1目的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要求,确保显著性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异常得到适当纠正,潜伏性异常得以预防,消除或减少现存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防止质量、环境、食品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通过策划管理必要的过程,以实现质量、环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活动全过程、相关方投诉/要求以及审核不符合项的显著性异常的纠正预防,以及通过各部门资料信息统计分析或有迹象显示可能发生的管理异常的纠正预防。
适用于本公司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过程。
3职责部门品控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公司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跟综,并负责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协助管理者代表完成持续改进工作。
仓储部:负责督促供应商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确保提供满足公司规定要求的物资。
相关部门:对检验中发现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负责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及持续改进落实。
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环境、食品安全方针、目标制订及管理审查会议召开。
负责持续改进工作全面督导,主持内审。
4定义显著性异常:已发生,可知道的管理异常情况。
潜伏性异常:未发生,但有趋势或迹象可能发生的管理异常。
5纠正预防程序5.1提出部门根据提出依据填写《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中的不合格事项描述,提交责任部门。
5.2责任部门负责人接到《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对策及实施完成时间。
5.3 责任部门负责人负责在预计完成日期内完成对策内容。
5.4 效果跟踪部门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结果进行验证。
内容包括:确认对策内容确已实施。
当确认结果不符合要求时,针对不符合事项附上新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将不符合原因填入不合格事项描述栏,重复5.2、5.3程序至结果验证合格。
5.5在此过程中如须对文件进行修(制)订,行政部应继续负责跟踪文件的修(制)订,至此程序结束。
5.6内部审核: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执行。
5.7客户投诉:品控部在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后,处理负责人应及时填写《消费者投诉受理表》,定期汇总、分析上述投诉资料,确属质量问题的投诉按5.1-5.5程序进行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预防措施因故逾期未完成或无效的,各有关部门应报告品控部或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入分析原因,重新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确定完成期限,实施完成。
2019年食品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精品
修改内容会审会签确保与产品质量有关的生产过程处于正常控制状态,以保证产品质量与生产计划。
2.适用范围及流程图3.职责3.1 配送部负责收集销售部的销售计划形成日出货计划。
3.2 行政部负责人员的招聘、岗前培训。
3.3 生产部负责出货计划的接收、人员管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等制度的编制、岗位培训、原辅料领用退仓、生产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现场卫生及新桶供应的跟踪。
同时汇总分析生产管理状况,负责原辅材料的预警。
3.4 品控部负责对成品检验、过程检验、生产环境检验、生产工序质量控制情况的监督及生产线在线计量仪器的管理。
3.5 仓库负责生产线原辅材料库存控制、发放以及生产线产品入库手续的办理。
4 工作程序4.1 生产计划4.1.1 配送部负责收集销售部的销售计划形成日出货计划,表现形式为黑板告示。
4.1.2 生产部接收日出货计划并视同为日生产计划。
4.2 生产准备4.2.1 行政部根据生产所需招聘生产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公司规章制度等培训。
4.2.2 生产部根据生产的需要,为各工序配备所需的设备、设施和劳保办公等其它用品。
4.2.3 生产线员工必须经过上岗培训,掌握本岗位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确保操作的正确。
4.2.4 生产部生产主任负责从仓库领取所需的物料,下发至各班组。
4.2.5 班前必须进行工作场地、设备设施的卫生清洁工作,达到5S的标准。
4.3 生产实施4.3.1 首先开启深井潜水泵及1#泉增压泵,把水抽至蓄水池,相关作业指导书:《深井(ZK1)水源保护作业指导书》、《1#自涌泉水源保护作业指导书》、《源水输水管道管理作业指导书》。
4.3.2 待水达到蓄水池水位足够消防用水后,切换到源水箱用于生产用水。
4.3.3 待源水箱的源水满后,按产品品种要求启动相应的设备设施进行制水,相关作业指导书:《纯净水水处理作业指导书》、《矿泉水水处理作业指导书》、《水处理预处理过滤器清洗作业指导书》、《反渗透系统清洗作业指导书》、《反渗透系统加药作业指导书》、《滤芯更换作业指导书》、《臭氧发生器作业指导书》、《复盛螺杆空压机作业指导书》、《珊瑚活塞空压机作业指导书》、《CIP系统作业指导书》。
2019年食品企业设施管理控制程序.精品
1.目的对公司的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给予确定、提供并维护,以实现产品符合性。
2.范围适用于与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管理有关的部门和个人。
3.定义/参考3.1 关键设备:利乐、康美、碳酸、纯水生产线;3.2 设备技术状况完好标准3.2.1设备性能良好,生产设备精度能稳定地满足工艺要求;动力设备的功能能达到原设计或规定的标准;控制系统能满足生产程序及制造工艺控制要求。
3.2.2 设备零部件、安全防护装置齐全良好;无明显的泄漏及杂音、振动;原材料、动力能源消耗正常。
3.2.3除设备以外为基础设施。
4.职责4.1 生产部对生产设备及厂房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生产设备及厂房设施处于良好的可用状态。
4.2 HACCP-9000推行小组负责识别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潜在危害,并根据危害的性质及来源制订相应的SSM方案,提报需添置的设备设施。
4.3由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报告,根据各部门的设施资源需求,提出新添置的建议。
5.内容5.1 设施是实现产品符合性的物质保证,HACCP-9000推行小组应识别所有与产品安全质量有关的因素,确定并提供维护为实现产品所需要求的设施,设施包括(不仅限于此):5.1.1建造符合生产需求的建筑物,包括:厂房、仓库、生产车间、办公场所和相应的设施;并且生产车间与设施的卫生要求符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规定的要求.5.1.2生产所需的全套设备及工器具,以实现产品的质量标准。
5.1.3支持性的配套设施,如:供排水、通风换气、照明、温湿度监控、清洁、洗手消毒、更衣、卫生间、有毒有害物品控控、防蝇防鼠等,以保持产品生产所需的良好环境。
5.1.4辅助设施:运输车辆、空调等。
5.2 设施的管理:5.2.1新设施使用前,生产部、技术部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科将其登录到〔设施管理一览表〕内。
5.2.2对于设施确保产品安全质量的符合性及有效性,由HACCP-9000推行小组及相关部门的主管每半年进行综合评定,确定需要维护、添加的事项,如出现设施要求欠缺事项,应及时按公司规定的设备添置要求办理。
2019年食品企业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精品
1. 目的通过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控制,确保识别和消除实际及潜在的不符合、不合格原因,防止事件、事故、不合格、不符合的发生或再发生。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3. 职责3.1 品控部负责公司纠正、预防措施的管理。
3.2 各责任部门负责具体制定、实施本部门过程/活动中的纠正、预防措施。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纠正、预防措施计划的批准。
3.4 人事行政部负责对环境方面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的监督、验证。
4. 工作程序4.1 纠正措施4.1.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需采取纠正措施:a) 连续发生不合格;b) 严重的不合格;c) 顾客的投诉;d) 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e) 管理评审提出的整改项目f) 监测测量发现不符合;g) 相关方投诉或发生紧急事故时h)关键控制点4.1.2 不合格的识别与评审a) 开展内部质量、环境体系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由内审组负责评审并向出现不合格的责任部门或单位下达“不合格报告”;b) 外部(顾客)或第三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及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由品控部负责收集、整理,分别由审核方或品控部向相关部门下达不合格报告。
c) 各部门在日常生产和管理中发生的不合格,由发生不合格所在单位负责信息收集并评审。
d) 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投诉由销售部填写“质量问题处理单”,交品控部收集、评审。
4.1.3 不合格的原因调查与分析出现不合格的责任部门接到“不合格报告”后,由其部门主管组织有关人员,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a) 用于产品生产、贮存或搬运的材料、过程、工具、设备或设施存在故障、误操作或不合格。
b) 文件规定不合格或未作规定。
c) 不符合程序要求。
d) 过程控制不当。
e) 计划安排不当。
f) 缺乏培训、能力不够、意识不强。
g) 工作环境不适宜。
h) 资源不足i) 过程固有的变化等。
2019年食品企业设计开发控制程序.精品
a)确定设计和开发项目负责人;
小试(样试) NO
设计评审 OK
中试
恩氏食品(深圳)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文件号
EF/QP7-03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版本
A/O
页码 第 3 页 共 6 页
以确保其充分性与适宜性。 4.3.4 设计和开发项目负责人应根据评审的结果修正《设计和开发输入要求及验证表》报总 经理批准。 4.4 设计和开发实施和输出 4.4.1 由设计和开发项目负责人组织产品设计和开发,项目负责人应按计划的要求向总经理 报告设计和开发进程。 4.4.2 设计开发的实施步骤
b)评审未获通过,尚需改进的产品按 4.3 进行; c)评审认为,该产品不适宜本公司生产,剔除但保留记录; d)对改造后的设备,对其生产能力和产品性能提高进行验证。 4.7 设计和开发确认 4.7.1 当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通过了中试及全部的验证后,总经理应组织人员对设计和开发进行 确认,可行时应制作样品按照规定的或预期的用途进行试验。 4.7.2 当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已有客户时应尽可能将样品提供给客户确认。 4.7.3 确认的结果和任何必要的措施应填写在《设计和开发确认报告》中,总经理审批后,发 至相关部门执行。 4.7.4 设计和开发输出文件经上述确认后,由总经理签字批准,并按《文件控制程序》发布。 4.8 设计和开发更改控制 4.8.1 产品生产和销售食用过程中,客户或本公司如需进行设计和开发更改时,应向品控部开 发室提出。 4.8.2 品控部开发室应组织评审更改要求,如不接受更改要求应向提出人作出说明;如接受更 改要求应编制《设计更改备忘录》;如果是永久性更改应修正相应的设计和开发输出文件。必 要时,应对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更改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的 其他成分和已交付的产品的影响。
2019年食品企业内审控制程序.精品
内审控制程序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质量体系的适用性及可行性,建立内审的工作指导,并为管理评审提供现实的依据。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活动。
3、职责3.1 管理者代表或其指定人员负责制订公司年度《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
3.2 总经理负责批准年度《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按计划进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3.4 内部审核员按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进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3.5 各部门负责人配合审核小组工作,并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定义:无5、工作程序审核准备5.1.1 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小组成立,并负责送外培训。
5.1.2 管理者代表制订年度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保证对质量体系有关的部门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5.1.3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应具备内审员资格,并与受审核的部门无直接责任。
5.1.4 总经理批准年度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
5.1.5 计划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审核的依据;审核的方法;审核组成员的分工,要确保审核员不审核自己的工作;审核的时间安排;审核日程安排(包括首、末次会议)。
5.1.6 管理者代表编写《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总经理审批。
交各内审员作为审核依据。
5.2 审核的实施5.2.1 召开内部质量体系审核首次会议,所有审核组成员和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参加,由管理者代表对审核作出具体安排。
5.2.2 审核组根据内部质量体系检查表和现行质量体系文件,按内部质量审核计划进行审核,检查现场,通过面谈、查阅文件和记录、观察有关方面的工作环境和活动现状,收集证据查明与质量体系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作好记录。
5.2.3 各部门要接受审核小组的工作,审核小组的审核结果应与被审核部门协商取得认可。
5.2.4 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提出发现的不合格项,编制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并批准发出《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通知被审核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2019年食品企业前提方案管理控制程序.精品
一、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1.1 设计1.1.1 凡本公司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项目中有关食品卫生部分均应按本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1.2 选址1.2.1 厂址应选在水源附近且地势高燥,交通方便,不会受洪水侵害的地区。
1.2.2 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烟雾、灰沙、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1.2.3 生产区建筑物与外缘公路或道路之间应有15-20m的防护地带。
1.3 布局1.3.1 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
1.3.2 建筑物、设备的布局与工艺流程要衔接合理,建筑结构完善,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要求。
1.3.3 生产区域布局要顺应工艺流程,减少迂回和往返,避免人流物流混杂交叉。
1.4 道路厂区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士、沥清及其他硬质材料铺设,路面平坦、不积水。
1.5 绿化厂房之间,厂房与道路之间应设绿化带。
厂区内的裸露地面应进行绿化。
1.6 厂房与设施1.6. 1 生产加工和贮存场所的配备和使用面积应当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
1.6.2 生产车间内人均占地面积不得少于 2.0 m2 (不包括设备占地面积)。
1.6.3 地面应使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防滑材料铺砌,地面应无缝隙,易于清洗和消毒。
地面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6.4 墙壁应选用浅色、防霉、防渗透、无毒的材料铺砌或覆涂,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冲洗消毒。
顶角、墙角、地角呈弧形、防止污垢积存并便于清洗。
1.6.5 天花板应选用不吸水、表面光洁、防霉、防渗漏的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要有适当坡度,在结构上能起到减少凝结水滴落的效果。
1.6.6 门窗应严密,采用不变形、耐腐蚀的材料制成。
门窗必须设有效的防蚊、蝇、虫设施。
门应能自动关闭且闭合严实。
1.6.7 通风设备车间必须安装通风设备。
其气流流向应避免从非清洁区域流向清洁区域。
通风口必须安装易于清洗、更换的耐腐蚀防护罩,进气口必须距地面2m以上,并远离污染源和排气口。
2019年食品企业设计开发管理控制程序.精品
开发管理程序2019年6月1.目的对所有新产品的开发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新产品开发管理工作满足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全过程,包括立项、开发输入、开发评审、开发验证、开发确认和开发更改的过程。
3.职责3.1 总经理负责下达新产品开发的任务,确认新产品开发项目;3.2 技术部负责产品开发运行全过程的资源配置、组织、接口管理及新产品开发运行全过程的控制;3.3 生产部采购科负责所需物料的采购;3.4 生产部负责新产品的试产和生产;3.5 技术部品管负责新产品试产、生产的检验;3.6 营销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试用新产品后的《客户试用报告》。
4.流程5. 内容5.1 立项5.1.1 技术部技术开发根据营销部企划科提供的市场信息分析、顾客反馈意见需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综合汇总、整理,技术部经理审核,向总经理提交《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书》。
5.1.2 《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书》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开发的目的、市场调研情况及预测、新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新产品成本及预期销售价格、需要何种原辅材料与资源配置等。
5.1.3 总经理组织人员对《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书》进行评审并签署意见。
确认后,由技术部技术开发成立项目小组,任命项目负责人。
5.1.4 技术部经理根据评审会的结论,具体安排开发项目的内容和预期进度,内容包括:产品开发内容、产品开发各阶段拟开展的活动及预期进度、项目小组各成员在开发活动中的职责、相应的接口联系及分工情况及资源配置。
5.2 开发输入立项后,形成《新产品开发项目输入文件》,经技术部经理组织评审,以确定输入信息的充分性,对不完整的输入信息加以完善后,记录于《新产品开发项目评审表》。
5.3 开发实施与控制5.3.1 新产品开发项目负责人根据输入文件,编制《新产品开发项目进度计划》,计划应包括各阶段开发的内容、配合部门及人员、预期完成时间以及输出文件的审核、新产品试制、评审、验证、确认的时间安排。
【精品文档类】2019年知名食品企业生产过程管理控制程序.精品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1、目的:建立工序控制的工作指引,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对制程的异常状况加以预防和改善,使产品品质能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的控制。
3、职责:3.1生产组:负责制定生产所需的工艺、技术文件及生产计划的制定、调整,生产的组织控制。
3.2品管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控制。
4、工作程序:4.1 生产计划4.1.1 生产计划员依订单排定生产计划并通知生产各工段作业。
4.2 生产开始的准备工作4.2.1 生产部经理作《生产计划单》进行作业前生产条件确认,确认内容包括:4.2.1.1生产使用的相关文件、资料是否备齐。
4.2.1.2产品《工艺流程图》4.2.1.3作业指导书4.2.3生产组相关技术人员负责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依照设备维修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4.2.4生产领用的物料需经过品管检验合格后使用。
4.2.5 仓管组确保所有生产用料都经品管检验合格后,方可领用。
4.2.6 生产部门安排适当的人力确保生产环境满足生产的要求,并按《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领取生产用料,放置在规定区域。
4.3 生产过程4.3.1 自主检验,操作者必须对生产的产品做自行检查,以确保所生产的产品均符合规定要求。
4.3.2生产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应确保操作者正确操作,以确保产品质量。
各班小组长要对过程中每一道工序进行监控,并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执行。
4.3.3生产中的重要参数应符合控制点及相关的文件要求,由生产组负责人每月对各生产车间的工艺控制点及相关记录检查一次,并做相应记录。
如发现异常,应向经理报告,确认后将作出相关处理。
4.3.4品管员在相关控制点上进行产品品质检验,并要求小组长协助做好记录。
4.3.5 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工具、设备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设备员进行设备维修及故障排除。
4.4 对制程中产生的不良品,生产部门须进行适当的标识、隔离方可流入下道工序,所有不合格品的管制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前提方案控制程序
前提方案手册1.0目的规定前提方案的编制步骤和实施方法,确保前提方案与组织有关食品安全的需求相适应,并能满足如下目的:a)控制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工作环境进入产品的可能性;b)控制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c)控制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
2.0范围及适用性文件2.1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前提方案的策划和实施管理;2.2规范性引用文件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126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T27341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GB/T27342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求》;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ISO14159 《设备安全设备设计的卫生要求》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ISO 22002-1:2009 《食品安全前提方案第一部分食品制造》ISO 22000:200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3.0定义3.1前提方案针对运行的性质和规模,而规定的基本条件、程序或指导书;用以改善和保持运行条件,从而更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和(或)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引入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及控制危害在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
3.2操作性前提方案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引入的可能性和(或)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需的前提方案PRP(s)。
3.3清洁作业区清洁度要求高的作业区域,如裸露待包装的半成品贮存、充填及内包装车间等。
清洁区采用全封闭或者相对独立的加工区域,人员进入清洁作业区只能走专用人流通道,其他区域的人员不能直接进入清洁作业区。
3.4准清洁作业区清洁度要求低于清洁作业区的作业区域,如配料间、原料预(前)处理车间等。
2019年食品企业CCP点监控控制程序.精品
监控控制程序1.目的:确保公司各产品生产中每个关键控制点的操作符合关键限值,确保CCP受控。
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产品加工流程中各个关键控制点。
3.职责:生产、品管、HACCP小组。
4.程序:4.1监控对象:4.1.1监控对象是各关键控制点上,影响产品卫生安全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关键限值或者操作限值,必须具有可监控性。
4.1.2监控对象必须是明确有效的。
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对象由生产、品管,联合对关键控制点上的每一个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进行监控。
4.1.3每次内审时,由HACCP小组对监控对象进行一次审核。
4.2监控方法:4.2.1监控的方法必须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可根据国家或行业的标准以及产品的特性予以确定。
4.2.2对监控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每次内审时由HACCP小组进行一次审核。
4.2.3监控的主要方法可根据监控指标的性质,分别进行测量和观察,通过监控人员专业技能或仪器设备进行监控。
4.2.3.1测量包括:4.2.3.1.1对定性的监控指标,通过测量仪器进行监控。
4.2.3.1.2用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按监控指标的要求进行化验和实验。
4.2.3.1.3观察包括:A.针对监控指标,目视检查产品或设备的感观性能。
B.检查和验收产品来料的供应商证明或检验报告。
4.3监控结果复核:4.3.1 监控结果必须由监控人签字,交由相应部门主管复核签字,并存档。
4.3.2对通过仪器设备进行监控的,为确保其工作性能的正常,要对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做好记录和复核。
4.4监控人员培训:4.4.1 HACCP小组应指定专人进行监控,对监控人员针对其负责监控的项目,进行培训并记录在案。
4.4.2对培训结果要予以考核,对未达到要求的监控人员,要重新培训或调换人员。
4.4.3所有的培训及考核记录要予以存档。
5. 相关文件:无6.记录6.1《供应商检验报告》6.2 《检验原始记录》6.3 《原辅料检验报告单》6.4《中式包点蒸制操作记录表》6.5《产品金属检测操作记录》。
2019年食品企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精品
修改内容会审会签对不合格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不合格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所需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中产生的不合格以及对公司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的控制。
3. 职责3.1 各部门负责各自工作范围内不合格的识别、标识、记录、隔离。
3.2 品控部负责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上报。
3.3 各质检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和再检工作。
3.4 厂长负责严重不合格品处置批准,品控部负责一般不合格品处置批准,现场质检员负责按照作业指导书处置轻微不合格品。
4、工作程序(工作程序解释图表见下图)4.1 不合格品的判定:不能满足验收文件要求的原辅料以及不符合产品标准的半成品、成品均为不合格品。
4.3 不合格品的类别:重大不合格品:a.重要原辅料检验出现连续批次不合格;b.成品检验出现大批量不合格;c.成品检验出现严重不合格,如出现较大异物、成品水中有昆虫异物;d.重大客户投诉,如未开封异物投诉、连续异味投诉;一般不合格品:a.原辅料检验出现单独批次不合格;b.生产过程中同一岗位出现连续同一质量问题;c.检验与操作过程中出现不符合内控标准的;轻微不合格品:a.原辅料检验出现部分外观、包装不符合验收标准;b.生产过程中或检验中出现个别(数量很少)不合格情况;c.交付前成品检验出现个别(数量很少)外观、包装不合格情况4.4不合格品的识别:各部门应依据产品工艺技术要求、检验规范,在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时,对发生的不合格品进行识别。
4.5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4.2.1经确认的不合格品,应加以标识,进行隔离,填写《不合格品处置表》并做好记录。
4.2.2 原辅材料判定为不合格时,仓库可凭品控部开具的“原辅料检验报告单”对判定为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隔离单独放置,并挂上红牌注明不合格原因、开始隔离时间等。
4.2.3回收使用的物料,当岗位检验工判定为不合格后,仓库将不合格品隔离单独放置,并挂上红牌注明不合格原因。
【精编】2019年食品企业生产管理程序.
1.0 目的对产品的实现、放行和服务提供等阶段的输出进行控制,确保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
2.0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各阶段的控制。
3.0 定义/参考3.1 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影响极大的加工工序;3.2 关键控制点(CCP点):见“HACCP计划书”。
3.3 质量控制点:见“HACCP计划书”。
3.4 《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HR-QP-10)3.5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HR-QP-12)3.6 《基础设施管理程序》(HR-QP-05)4.0 职责4.1技术部负责编制产品的工艺规程,生产部负责生产控制及生产设备的归口管理,并负责编制设备操作规程。
4.3 营销部负责服务提供的归口管理,负责产品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
4.4 生产车间负责对生产过程的安全质量控制及车间在用的检测仪器、量具的管理。
4.5 技术部品控负责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工作,技术部经理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及把关。
5.0 内容5.1 生产接单查询生产部接到营销部“计划订货单”后,须确认核实:5.1.1.技术资料、设备能力、人员配备;5.1.2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库存情况;5.1.3 品名、数量、交货期。
5.2 生产计划拟定:5. 2. 1 生产部经理根据营销部《月计划订货单》来确定当月生产任务,制定相应的《月生产计划表》,报总经理审批,并提供给采购科以制定相应的原材料及包材需求计划;5. 2. 2 由于销售及其他因素的变动,必须制定更为具体的生产作业计划,即根据营销部《周计划订货单》,生产部制定《周生产计划表》作为车间生产的具体执行计划;5.3 生产准备作业5.3.1 生产物资准备A.生产部采购科负责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采购。
B.营销部原材料仓库负责各种原辅材料的供应,如有短缺,需尽早报告生产部采购科协调解决。
5.3.2 生产设备准备A. 维修班及生产车间相关岗位的人员负责生产设备的准备(维护保养、检修、安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内容会审会签1.1 设计1.1.1 凡本公司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项目中有关食品卫生部分均应按本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1.2 选址1.2.1 厂址应选在水源附近且地势高燥,交通方便,不会受洪水侵害的地区。
1.2.2 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烟雾、灰沙、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1.2.3 生产区建筑物与外缘公路或道路之间应有15-20m的防护地带。
1.3 布局1.3.1 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
1.3.2 建筑物、设备的布局与工艺流程要衔接合理,建筑结构完善,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要求。
1.3.3 生产区域布局要顺应工艺流程,减少迂回和往返,避免人流物流混杂交叉。
1.4 道路厂区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士、沥清及其他硬质材料铺设,路面平坦、不积水。
1.5 绿化厂房之间,厂房与道路之间应设绿化带。
厂区内的裸露地面应进行绿化。
1.6 厂房与设施1.6. 1 生产加工和贮存场所的配备和使用面积应当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
1.6.2 生产车间内人均占地面积不得少于 2.0 m2 (不包括设备占地面积)。
1.6.3 地面应使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防滑材料铺砌,地面应无缝隙,易于清洗和消毒。
地面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6.4 墙壁应选用浅色、防霉、防渗透、无毒的材料铺砌或覆涂,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冲洗消毒。
顶角、墙角、地角呈弧形、防止污垢积存并便于清洗。
1.6.5 天花板应选用不吸水、表面光洁、防霉、防渗漏的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要有适当坡度,在结构上能起到减少凝结水滴落的效果。
1.6.6 门窗应严密,采用不变形、耐腐蚀的材料制成。
门窗必须设有效的防蚊、蝇、虫设施。
门应能自动关闭且闭合严实。
1.6.7 通风设备车间必须安装通风设备。
其气流流向应避免从非清洁区域流向清洁区域。
通风口必须安装易于清洗、更换的耐腐蚀防护罩,进气口必须距地面2m以上,并远离污染源和排气口。
1.6.8 采光、照明车间或工作面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
灯检处的照度不应低于540Lx;一般加工场所工作面的照度不应低于220 Lx;其他场所不应低于 l10 Lx。
车间内安装在生产线裸露食品上方的灯具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以防灯具破碎而污染食品。
1.6.9 车间内的架空构件和滑槽等必须便于清洁,能防止积尘、凝水和生霉。
1.6.10 清洗(桶、盖)车间和灌装车间1.6.10.1 清洗及灌装车间应密闭并设空气净化装置、空气温度调节装置和空气消毒设施。
1.6.10.2 应采用合理的机械通风设施,确保气流从清洁区流向非清洁区。
1.6.10.3 清洗车间应为10万级洁净厂房,灌装车间应为1000级洁净厂房,或全室10000级,生产线局部100级。
1.6.10.4 洁净厂房的设计与建造应符合 GBJ73的要求。
1.6.10.5 清洗及灌装车间的温度应控制在15~27℃之间,湿度以控制在50%以下为宜。
1.6.10.6 灌装车间的建筑结构及内部设施应能防潮、防尘、便于清洗消毒。
1.6.10.7 洁净车间入口处应分别设有人员和物料的净化设施。
2.1 废水、废物排放系统2.1.1 应设有废水、废物排放系统。
2.1.2 所有废水排放管道(包括下水道)必须能适应废物排放高峰的要求,且建造方式应避免对水源的污染。
2.1.3 将废物从厂区内清除之前,应设有密闭式废物贮存设施,其设计应能防止有害动物、昆虫的侵入,并且避免对天然矿泉水和厂区环境的污染。
3.1设备、工器具和管道3.1.1 凡接触灌装用矿泉水/纯净水/矿物质水的设备、工器具和管道,必须采用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清洗和不至于改变原天然矿泉水水质的材料制作(宜用不锈钢材料),表面应光滑、无吸附性、无凹坑、无剥脱、无缝隙。
3.1.2 与灌装用矿泉水/矿物质水接触的设备、管道应边角圆滑,无死角,无盲端,不易积垢,不渗漏,便于拆卸、清洗和消毒。
3.1.3 灌装用矿泉水输送管道应设排污阀或排污口,便于清洗排污和消毒。
设备3.1.4 水处理设备、灌装线、输水用管材、管件和储水容器必须是经卫生许可的产品。
3.1.5 灌装线必须采用自动化设备(禁止手工灌装)。
灌装线设备与水接触的材质必须无毒无害。
不得影响处理后的水质。
3.1.6 用于水处理、灌装和其他设施消毒的设备、消毒剂必须是经卫生许可的产品。
采用的消毒方法在生产使用中应方便、有效。
4.1 卫生设施4.1.1 洗手消毒设施4.1.1.1 洗手消毒设施应分别设置在车间进口处和车间内适当地点,其开关应采用非手动式。
4.1.1.2 洗手设施还应设有免关式洗涤剂和消毒液的分配器和干手装置(热风、消毒纸巾等)。
4.1. 1. 3 生产车间进口处必须有与通道等宽,长1.5m以上的鞋靴消毒设施。
4.1.2 设备和工器具消毒设施生产车间内应配置设备和工器具的消毒设施。
4.1.3 更衣室必须设有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储衣柜、鞋架。
更衣室应与生产车间相连接。
4.1.4 淋浴室4.1.4.1 必须设有与职工人数相匹配的淋浴室,淋浴器按每班工作人员计每20人设置 1个,并不得少于2个。
4.1.4.2 淋浴室应设置通风排气设施以保持相对负压,必要时设置采暖设备。
4.1.5 厕所4.1.5.1 厕所设置应有利于生产和卫生,其数量和便池坑位应根据生产需要和人员情况适当设置。
4.1.5. 2 生产车间的厕所应设置在车间外侧,并一律为水冲式,备有洗手设施和干手装置,其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要避开通道,其排污管道应与车间排水管道分设。
二、工厂的卫生管理1.1维修、保养工作1.1.1 厂房和各种机械设备、装置、设施、给排水系统等均应保持良好状态,确保正常运行和整齐洁净。
1.1.2 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对厂房、设备、管道进行一次全面检修。
2.1 清洗和消毒工作2.1. 1 应制订有效的清洗和消毒方法及制度,以保证全厂所有车间和场所部得到适当的清洁,防止食品污染。
2.1. 2 清洁、消毒方法必须安全、卫生,所采用的消毒药剂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2.1. 3 班前应对水生产车间的设备、工器具、管道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2.1.4 班后应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必要时进行消毒。
2.1.5 车间、设备、工器具用洗涤剂和消毒剂处理后,残留的洗消剂应该在车间和设备等重新使用前彻底冲洗干净。
2.1.6 空调机及净化空气口至少半年清洗一次。
2.1.7 存放废物的设施必须及时清除其中废物,避免外溢;要经常对存放废物的设施和容器进行清洗消毒。
3.1 除虫灭害6.5.1 厂区及厂区周围应定期除虫灭害,防止害虫孳生。
6.5.2 只有在其他防治措施不奏效的情况下,方可使用杀虫剂。
使用杀虫剂时,不得污染天然矿泉水的水源及生产设备、管道、工器具和容器。
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和容器彻底清洗,消除污染。
4.1 有毒有害物品管理杀虫剂或其他对健康有害的物品应贮存于化学品专门库房内,并有专人保管。
5.1 厂区内禁止饲养家禽、家畜。
三、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1.1水生产及有关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参加工作。
1.2 凡患有下列疾病之一者,不得在水生产车间工作: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1. 3水生产及有关人员上岗前,须先经过卫生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1. 4 个人卫生1.4.1 水生产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
1. 4.2 进灌装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靴,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洗手消毒。
1.4.3 洗手要求水生产人员上岗后遇下述情况之一者,必须洗手消毒,工厂应有监督措施:----――上厕所之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之后,----――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
1.4.4 不得将手表和各种饰物及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带入车间。
1.4.5 洁净区员工不得穿工作服、鞋进入厕所或离开车间。
1.4.6 灌装线生产人员上岗前应沐浴,工作时应带口罩,其工作服、工作帽和口罩应每天清洗消毒(一次性口罩除外)。
1.4.7 有皮肤切口或伤口的工人不得继续从事灌装线上的工作。
1. 4.8 严禁在车间内吸烟、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1.4.9 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均应遵守中规章的规定。
四.采购材料和产品贮存和运输管理1.1 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卫生要求1.1.1包装材料间应通风干燥,内外包装材料分别存放,标识清楚,底下用垫板垫起,不得与墙接触,库房内有防鼠设施。
1.1.2 包装材料符合规定要求,清洁无破损,标识内容完整、无缺陷。
1.1.3 包装时要品名、数量准确无误,形状、色泽、重量达到标准要求。
1.1.4 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内外包装的损坏及产品的破损,每拍子聪明盖码放高度不得超过9层,每架桶数量不超过60个1.1.5 使用的运送装备,应能具备产品所需条件。
1.2 桶库房温度符合要求,并做好温度记录。
1.2.1 库内产品堆放整齐、产品设有标识。
1.2.2 库内物品与墙壁、天花板之间距离不少于50cm,距地面不少于10cm;库内清洁,无霉、无鼠、无虫害。
1.2.3化学品要放置在专门的化学品仓库内,化学品放置在专用的可放置化学品泄漏到地面的托盘上,托盘上采取防护措施。
1.3 产品在运输方面的卫生控制及防护要求见车辆防护要求.五.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工厂根据各自生产特性与实际情况,对加工人员的个人卫生、卫生操作、清洁消毒进行检查与监控,同时还必须严格控制成品、半成品与原料的隔离加工与存放,以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1.1 工厂选址与设计1.1.1 工厂选址、设计必须遵循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原则。
凡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有关产品卫生部分均应按GB16330的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1.1.2 厂区内任何设施、设备等应易于维护、清洁,不得成为周围环境的污染源;不得有有毒有害气体、不良气味、粉尘及其它污染物泄漏等有碍卫生的情形发生。
1.1.3 厂区及临近区域的空地、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沥青或其他硬质材料或绿化,防止尘土飞扬、积水。
1.1.4 厂区四周设置围栏。
1.2 车间合理布局1.2.1 车间设置包括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生产车间包括制水车间、制桶车间及灌装车间等。
辅助车间应包括化验室、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化学品仓库、更衣室及洗手消毒处、厕所和其它为生产服务所设置的必须场所。
1.2.2 车间设置应按生产工艺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有序而整齐地布局。
1.2.3 更衣室及手消毒处应与加工车间相连接,并设置在员工进入加工车间的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