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出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出对策建议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企业走出去已经不再是个新鲜事儿了。
像是吃饭要有盐,企业想要发展,也得有点国际视野。
不过,走出去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就像爬山,没点准备可不行。
那么,咱们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1. 理清目标,明确方向1.1 确定市场首先,走出去之前得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目标市场在哪里。
就好比你去旅行,得先想清楚想去哪个城市,才能开始收拾行李。
企业在选择市场时,可以考虑一些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非洲等,这些地方发展潜力大,机会多。
再者,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消费习惯,简直就像拿到了一张地图,心里有数,才能不走弯路。
1.2 设定战略明确目标后,接下来就得制定战略了。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得综合考虑市场规模、竞争环境和法规等等。
就像打麻将,不能只看手里的牌,还得注意对手的动作。
企业可以选择多种战略,比如合作、并购、或者独立运营。
每种方式都有它的利弊,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2. 加强品牌建设2.1 打造品牌形象品牌就像人的名片,出去在外,别人一看到你的品牌,就能联想到你的产品和服务。
想让品牌深入人心,得注重品牌的宣传和形象塑造。
利用社交媒体、线上营销等手段,可以让品牌更快地传达到目标受众手中。
这就好比你在聚会上主动介绍自己,别人才能更快记住你。
2.2 文化适应走出去,也意味着要学会适应当地的文化。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企业在推广产品时,得考虑这些差异。
比如说,某些国家对颜色有特别的禁忌,或者对某些产品的使用方式有自己的理解。
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时,适当调整,做到“因地制宜”,这可是成功的关键。
3. 建立本地化团队3.1 招募当地人才光靠总部的人可不行,建立本地化团队尤为重要。
就像烹饪一样,有了当地的食材,才能做出最地道的美味。
招聘当地人才,不仅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还能搭建与当地相关部门、客户的良好关系。
他们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也能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快速适应环境。
中国企业如何真正“走出去”
( ) 完 善 房 : 产 调 控 机 制 ,弱 "  ̄ 五 L - E f - 4 E方政 府 加 快 研 究 出 台 资 源 税 改 革 方 案 , 理 顺 环 境 税 费 制 c
“ 地 财 政 ” 倾 向 ,逐 步 化 解 房 地 产 市 场 泡 沫 土
加 快 制定面 向长远 的国土 资 源规 划和 城 市 、
先 ,大 力 扶 持 中 小 企 业 、服 务 业 等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过 加 大 国 内 收 入 分 配 结 构 调 整 力度 ,稳 定 并 扩 大
消 费 需 求。深 化 资源 性产 品 价格 形成 机 制 改革 ,
度 ,研 究 开 征 环 境 税 。 加 大 对 节 能环 保 技 术 研 发 的 支 持 力 度 , 积 极 引进 节 能 环 保 先 进 适 用 技 术 。
一
直是 中国企业 界关注 的话题 。
年 内 , 将 会 提 供 3 O个 职 位 , 为 最 初 所 雇 员 工 5 具 有 国 资背 景 的 中石 油 并 购 优 尼 科 失败 的 案
在 4月 2 8日第 四届 中 国 企 业 跨 国 投 资 研 讨 的 三 倍 。 会 上 ,记 者 就 这 些 问 题 请 教 中 英 商 会 首 席 中 国 顾 问 及 英 中 企 业 对 接 项 目主 任 吴 克 刚 先 生 时 , 例 , 让 我 们 看 到 国 有 企 业 海 外 收 购 并 购 的 政 治 风 他 认 为 , 目前 在 英 国 投 资 最 为 成 功 的企 业 是 华 险 , 而 华 为 这 样 的 民 营 企 业 , 也 曾 在 收 购 美 国
间 的 关 系 ,保 持 城 市 建 设 用 地 合 理 增 长 , 改 革 和 完 善 土 地 供 给 方 式 ,通 过 税 制 改 革 ( 开 征 物 业 如 “ 地 财 土 税 )增 加 地 方 政 府 收 入 ,弱 化 地 方 政 府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的方法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的方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走出国门,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这一过程既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一、机遇1. 市场扩展机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巨大的市场。
中国企业通过走出去,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和增加营收。
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能力逐渐提升,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2. 资源获取机遇随着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可以借助国外优质的资源,如原材料、技术和人才等,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建设自己的项目,获得稳定的供应链和资源支持。
3. 品牌建设机遇走出去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输出,也是中国企业品牌的输出。
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竞争,中国企业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在全球化时代,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二、挑战1. 市场竞争挑战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国际市场上,他们需要与当地企业竞争,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同时还需应对当地政策、法规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都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品牌建设挑战品牌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资源。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知名品牌的压力。
他们需要打破“中国制造”的负面印象,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塑造可信赖的品牌形象。
3. 风险与不确定性挑战走出去不仅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国际市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可能出现变化,汇率波动和政策限制等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同时,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难度。
三、方法与策略1. 了解目标市场在走出去之前,中国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环境。
企业战略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企业战略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业务。
然而,走出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企业具备战略眼光、市场洞察力以及卓越的执行能力。
首先,在制定走出去战略时,企业需要具备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对外市场的需求和潜力。
这包括市场的规模、增长率、消费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
通过与本国市场进行比较分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国家或地区,制定相应的市场进入策略。
其次,企业需要注重本地化运营。
走出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复制自己在国内的模式。
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法律制度、商业习惯等因素,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匹配。
这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组建当地团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
同时,企业要注意本地化的企业形象塑造和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在当地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第三,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对的市场和竞争环境可能会与国内存在很大差异。
企业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提供符合外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企业还需要在管理和运营方面创新,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只有通过持续的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走出去往往伴随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等。
企业需要具备灵活的应对措施和预案,及时应对各种风险。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与当地政府、行业协会、媒体等各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便更好地抵御风险和挑战。
第五,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企业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要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的管理人才,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发展需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吸引和引进具有相关行业和市场经验的人才,为企业的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也是迈向世界舞台的必经之路。
企业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市场洞察力以及卓越的执行能力,同时注重本地化运营、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我国企业如何实现“走出去”战略
我国企业如何实现“走出去”战略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了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实现“走出去”战略不仅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机会,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本文将从战略选择、市场开拓、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我国企业如何实现“走出去”战略。
1. 战略选择实施“走出去”战略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定位。
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身实力和资源优势的“走出去”战略,在选择战略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行业竞争情况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企业还需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阶段性目标,以确保战略的实施步骤和效果。
2. 市场开拓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市场开拓是关键的一步。
企业应该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并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法律政策以及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竞争情况和市场规模,为进一步制定市场进入策略提供依据。
在市场开拓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与当地合作伙伴合资合作、设立海外分公司或办事处、参展展会等。
同时,企业还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和渠道体系,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并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3. 品牌建设在“走出去”战略中,品牌建设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应该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品牌价值的传播。
首先,企业要明确自身品牌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与目标市场相符的品牌形象。
其次,企业还要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通过广告、营销活动、社交媒体等渠道,提高品牌在目标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同时,企业还应注重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创新能力,提供与当地市场需求相符的产品或服务,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合作企业或品牌代言人的方式,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4. 人才培养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企业也面临着人才方面的挑战。
企业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起专业的国际化团队。
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谢 谢!
Thank you
求职应注意的礼仪 • 无论站还是坐,不能摇动和抖动
• 对话时目光不能游弋不定 • 要控制小动作 • 不要为掩饰紧张情绪而散淡
•
• •
求职时最礼貌的修饰是淡妆 面试时最关键的神情是郑重
最优雅的礼仪修养是体现自然
以一种修养面对两种结果
• 必须首先学会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拒绝
(二)主要问题 中央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尽管从总体上讲,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但是,无论从规模还 是从实力上来讲,都存在着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以下几个 方面的问题最具普遍意义: 大多数“走出去”企业都存在着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不强,国际化 程度较低,规模比较小等问题;具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过 程的企业还不多;国际化人才短缺,特别是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奇缺;对投资目的地的法律环境和经营环境不熟悉;对“走出去” 的政治风险和经营风险的预测分析和应变处理重视不够,缺乏 科学和系统的管理手段。
(一)主要特点
从总体上来讲,中央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进行海外投资的 主要动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即: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的战略出发,获取和巩固目标市场;利用合作双方的经济互 补性开发投资目的地自然资源:通过以技术输出的方式,利 用当地资源优势,特别是人力资源优势降低经营和生产成本, 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从投资方式来看,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已经从早期的以绿地投 资为主转为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和战略联盟等多 种形式并重的方式。此外,中央企业投资在我国境外投资总 额中所占的比重和规模都比较大,发挥着走出去的主导作用。 从投资领域和地区分布来看,中央企业对外投资领域比 较集中,主要分布在进出口贸易、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工 程承包、航运等行业;投资的重点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美 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具有三十多年 的跨国经营经验,其企业国际化程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不 仅在其投资领域强化了竞争实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支高 素质的人才队伍。但至今仍有一些中央企业尚处在走出去的 初期阶段,只有小规模的试探性投资和小规模的经营,还有 少数企业还未走出国门。
当前中国企业主动走向世界的战略举措
当前中国企业主动走向世界的战略举措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主动走向世界,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种走出去的战略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勇气和创新精神,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探讨当前中国企业主动走向世界的战略举措,并分析其对中国企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加强国际市场拓展1.1 寻求海外合作伙伴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企业开始寻求与海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中国企业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1.2 开展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成为中国企业主动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收购国外企业,中国企业能够迅速获得先进技术和品牌,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跨国并购还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体化运营和生产网络。
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在全球科技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应该注重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并发展壮大。
三、提升品牌形象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需要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
通过构建国际化的品牌形象,中国企业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品牌塑造,中国企业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国际声誉,为走进国际市场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全球供应链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加入全球供应链,中国企业能够从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要实施有效的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将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并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结论当前中国企业主动走向世界的战略举措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变革。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挑战、”走出去“的路径或模式
“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3)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政府为了促进中外合作体供了很多政策支持
在2015年的中国北京举办的APEC会议上,中国通过协商建立亚洲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路 关词 线图,并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谓“一带一路”战略这两 个大工作对于我们都有很深刻的长远影响,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构想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 关键词 这个蓝图给中国企业今后走出去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中国的对外开放最近确实出现 了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最近召开的中国经济工作会议上讲到的高水平引进外资和大规模 关键词 走出去,正在同步进行的这样一种新的现象,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大的趋势。同时为了配 合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开展,还制定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交通,通信等设施的完 关键词 备也为中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保障。所以某种意义上提出的共建,实际就是为中国企业走出 去,为中国企业更好地和周边国家企业合作,营造好的硬环境。亚太地区共建自由贸易区的 倡议,也进一步消除了国与国贸易壁垒、投资壁垒,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打造了一个好的软环 境。
“走出去”的路径或模式 (3)完善对外投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对外投资的法律、政策框架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法律还不够完善,缺少有效合理的法律体系,因此这就需要我国政府能够充分发 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建立起完善的海外投资法律体系。参照其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对外投资的 基本体制,市场准入原则,政府与企业权利与义务之间建立起相互协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 系。然后再与相关国家相互讨论建立投资保护协定,保障企业免受战争,汇款限制,贸易壁垒等风险造 成不必要的损失,促进缔约国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利用多边投资担保公约保护我国企业在国外发展的 利益。在此同时积极引进海外企业在华投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 企业自主的微观的商业活动,一般有企业自主选择投资对象和投资目标。但是企业的投资还是受政府宏 观调控的引导与制约,而且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 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干预我国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海外投资企业的发展,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这企业的发展。所以我国政府还是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建立起由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政府与市场之间能够分工明确,保障对外投资的发展。在一国市场出 现波动过大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增加干预力度,在市场发展平稳时需在一国市场出现波动过大的情况下政 府需增加干预力度,在市场发展平稳时需要当好调控者的角色,这就形成了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主,宏观 调控为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上,我国政府与企业需要相 互合作共同进步,共同努力,促进“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同时,还要加快对外投资保障体系的建设 。一方面,在国内建立对外投资风险保障体系,如设立国家对外投资基金、对外投资保险险种、对外投资 担保机构等;另一方面,积极与有关国家签定投资保护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努力为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创 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式以及成功例子
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式以及成功例子1, 怎么样的中国企业才可以成功走出去?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始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开始规模不大,2002年和2003年还不到30亿美元。
“入世”五年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急剧扩大。
最近四年来,中国企业每年对外投资都在600亿美元左右。
“入世”十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累计达到3124亿美元。
中国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跨国公司群体。
我们为中国跨国公司迅速成长叫好,同时,也深感其走向世界的道路之艰难。
四大挑战“冷战”后全球市场逐渐形成,传统的跨国公司已经或正在转型为全球公司。
它们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调整了全球战略,完善了全球管理和治理结构,强化了全球责任理念,从而大大提高了全球运营和竞争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跨国公司刚刚走出国门,面临的是全球化时代新的竞争环境、新的竞争规则。
中国跨国公司不得不从跨国经营一步迈向全球经营。
中国的跨国公司往往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缺乏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投资战略《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进入世界最大的100家非金融类跨国公司排名的跨国指数平均值约为60%;进入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排名的100家公司的跨国指数平均值高达52.1%。
中国九家跨国公司入榜,它们的跨国指数平均值是24.5%。
中石油的跨国指数还不到3%。
这种情况说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全球市场份额占有和全球人才使用等方面,中国公司与先进的全球公司差距巨大。
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清晰、长远的全球经营战略和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
(2)缺乏适应全球化经营的管治结构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公司的跨国公司股权结构出现了变化,海外股东逐渐增加,国际持股比例不断攀升。
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很多跨国公司都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的董事会;在管理结构方面,不少全球公司已经从过去的中心辐射式管理调整到全球网络式管理。
这种管理结构在集权与分权间取得了有效的平衡和协调,能及时应对变化中的市场。
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五条基本路径
Liaoning Economy一、“劳务走出去”我国很早就实施了劳务走出去战略。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组建了几家对外承包公司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1980年1月,国务院确定了扶持对外承包公司创业的方针。
此后,国家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外派员工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我国的劳务输出取得了重大进展,1979年我国的劳务输出仅为2190人,1984年劳务输出人员数量上升至4.9975万,1995年迅速上升至26.43万,至2018年为99.7万。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信息,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累计对外劳务输出人员为1712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劳务输出主要集中在伊拉克、科威特等中东国家。
海湾战争结束后,劳务输出从中东向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进入了香港、澳门、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
近年来,外派劳务人员在新加坡、韩国、日本、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有了更好的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外派劳务也有了新的方向,路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外派劳务人员的主要区域。
目前,我国劳务输出的范围已扩展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就劳务输出的企业来说,位居前列的有广东南粤人力资源公司、中远海运对外劳务合作公司、广东珠海国际公司、福建中福对外公司、江门市对外劳动服务有限公司、吉林省鸿跃人力公司等。
劳务输出的主要行业是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和饮食服务业。
其中,建筑、纺织、渔工类劳务人员占外派劳务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产品走出去”劳务输出后不久,我国企业也开启了产品走出去的历程。
最初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
1996年,我国出口商品排名前十位的是玩具、皮鞋、针织毛衫、衣箱盒柜、橡胶鞋、电脑、非针织女装、音频通讯产品、非针织男装、塑料制品。
除电脑和音频通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外,我国商品总体上处于世界产业链的底端。
中国企业“走出去”十种模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企业“走出去”十种模式2012-2-13罗兰·贝格公司调查表明,中国80%的领先企业已在海外经营业务或正在进行海外投资。
中国企业国际化正进入“现在进行时”。
海尔安营扎寨模式在中国加入WTO 之前,海尔已经是国内较早走出去的企业。
这种模式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直接建立和推广自己的品牌,树立当地企业形象,以便更好、更多地销售自己在当地和中国所生产的产品,避免更多的关税壁垒等,如海尔在美国、巴基斯坦等国所建立的生产基地。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容易获得所在国消费者的信任和欢迎,提高销售,可以回避关税,但挑战是成本较高。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借鸡生蛋模式这些年来,中国企业还有一种也可称为走出去的模式就是到海外上市。
中国目前已有上百家企业在海外上市,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移动、中联通、中石化等一大批国有企业,也包括亚信、搜狐、UT 斯达康等一大批新经济企业。
这是中国在新的形势下利用外资的一种更有效的新方式,不仅靠“走出去”借助国外市场带回了新的资金,也带回了更加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联想借船出海模式联想的模式是以小博大的一个赌注,其核心是借船出海。
收购I BM PC 使联想一跃跨入世界500 强行列,虽然借I BM 的品牌只有5 年的使用期,但联想获得了IBM 在国际上的成熟团队和销售渠道。
不过,借船出海能否成功最大的关键还在于双方企业文化的融合和联想国际化团队的整合能力。
联想国际化的进程准备已有一段时间,从联想英文更名到成为“奥运会顶级赞助商”,联想为出海作了大量的铺垫。
这种蛇吞象的模式最大的挑战是两个公司文化的融合和国际人才的使用。
长虹产品代理模式长虹的产品代理模式从形式上看,是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种主要模式。
国内许多企业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海外的代理。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产品出口有现成的指引或渠道,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缺陷是企业自有的品牌不突出,有时过于依赖海外代理,有时甚至有回收货款难的风险。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分析一、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展海外业务。
这无疑是中国企业向全球范围内扩张的一次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外部市场、文化、政策等方面的复杂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和应对策略,为日后的企业国际化道路起到指导作用。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1.机遇(1)市场机遇海外市场多样化,对原材料、技术和服务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拓展海外市场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对于国内市场需求的依赖性。
(2)成本优势中国企业在国内拥有大规模的生产和廉价的劳动力,这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3)技术储备中国企业在一些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储备,如高铁、移动通信、核电等领域,这些技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
2.挑战(1)文化差异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间具有巨大的文化差异,这对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开拓业务,需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并加以妥善处理。
(2)政策限制不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制度都存在不同的限制,中国企业需要加强行业监管意识,并避免不必要的政策风险。
(3)管理难度海外市场的运营效率和管理难度也较为复杂,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海外管理机制和团队,积极适应当地环境和市场条件。
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1.直接投资通过直接在海外投资获得当地制造、销售等资源,从而实现企业在当地的经营。
这种方式可保持企业对业务的掌控,但需要承担比较高的风险和更大的投资成本。
2.合作伙伴尤其是在海外拥有更大影响力的企业,与其合作在当地开展业务。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的风险,但需要对合作伙伴进行深入的了解和选择。
3.并购通过收购当地企业,从而实现海外市场的渗透和快速发展。
这种方式可以较大程度上快速进入当地市场,但需要承担较高的收购风险。
四、中国企业走出去应对策略1.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品牌形象的营建至关重要,需要把握全球化背景下品牌意识的建设,注重品牌形象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经济飞速发展改变着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和贸易方式,企业所处的不再是单纯的以往物质经济环境,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组织规模以及业务模式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因此,企业的成长路径也不得不开放足够大的视野,将基础扎根在战略的角度,做好走出去的准备。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背景简析从20 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改革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发展方向,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各地区各的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卓越成效,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拓展,涉及到各个领域行业,中国经济要发展,就必须与世界先进技术与国际资本接轨,在资金规模和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
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使企业更广泛的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二、中国企业的现状第一,产权保障制度障碍阻碍企业家的创新意志。
资产的所有者属于多数人的集体单位时,不能有成熟的制度保障和达成共识的社会价值认同,资产的增长欲望和宽松的市场环境将负面地窃取创新成果。
中国的多数传统企业处于一种产权意识制度残缺的状态。
想要培育新产业的成长,并且提供充足的养分扎根,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
第二,企业定位主宰企业的资源利用定位是企业朝着有效合理的方向发展的基础条件。
定位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营造不同于其他企业或品牌的优势,实现差异化经营。
定位策略要求企业把重点放在研究自身和研究市场上,而不是单纯地仅仅研究竞争对手。
对于竞争对手的关注目的在于认识自身、认识市场环境。
然而,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还处于以产品的一般性功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个定位层面,对于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和市场时势趋向还缺乏了解。
因此企业在真正打开市场占领市场,树下立足之根本,是企业长久的生命与根基。
第三,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管理。
现代企业应当是一种健全制度化的组织。
企业制度是确保流程运行的保证,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完成企业的最终目标。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速度越来越快。
有些企业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进入到全球市场,获得了很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这其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
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发展呢?一、定位明确,坚持品牌建设要想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这个过程需要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员工等所有方面入手,慢慢培养出企业的文化,然后再根据市场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品牌战略,推动品牌建设和传播。
此外,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企业还需要注重自身的技术和知识管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和市场需求。
二、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企业走出去,往往需要寻找一些合适的合作伙伴。
通过与国际市场上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以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资源和支持。
而且,在合作过程中,企业还可以借鉴对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经验,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当然,在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企业也需要保持警惕,仔细把握每一个合作机会,确保自己的发展路线不受影响。
同时,还要避免被一些不良合作伙伴利用,损害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
三、胆大心细,全球市场另外,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需要有胆大心细的经营策略和实际的落地行动。
在市场定位方面,企业需要考虑全球市场的需求和情况,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找到合适的定位和营销策略。
同时,在落地行动的过程中,企业要注重品质和服务,做好自己的产品推广和营销。
这样,才能在全球市场中抢占市场先机,获得更多的商机和收益,推动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有战略性的思考和协同合作,同时,企业也需要在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品质服务等方面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实力。
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并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式以及成功例子
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式以及成功例子1, 怎么样的中国企业才可以成功走出去?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始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开始规模不大,2002年和2003年还不到30亿美元。
“入世”五年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急剧扩大。
最近四年来,中国企业每年对外投资都在600亿美元左右。
“入世”十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累计达到3124亿美元。
中国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跨国公司群体。
我们为中国跨国公司迅速成长叫好,同时,也深感其走向世界的道路之艰难。
四大挑战“冷战”后全球市场逐渐形成,传统的跨国公司已经或正在转型为全球公司。
它们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调整了全球战略,完善了全球管理和治理结构,强化了全球责任理念,从而大大提高了全球运营和竞争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跨国公司刚刚走出国门,面临的是全球化时代新的竞争环境、新的竞争规则。
中国跨国公司不得不从跨国经营一步迈向全球经营。
中国的跨国公司往往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缺乏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投资战略《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进入世界最大的100家非金融类跨国公司排名的跨国指数平均值约为60%;进入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排名的100家公司的跨国指数平均值高达52.1%。
中国九家跨国公司入榜,它们的跨国指数平均值是24.5%。
中石油的跨国指数还不到3%。
这种情况说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全球市场份额占有和全球人才使用等方面,中国公司与先进的全球公司差距巨大。
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清晰、长远的全球经营战略和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
(2)缺乏适应全球化经营的管治结构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公司的跨国公司股权结构出现了变化,海外股东逐渐增加,国际持股比例不断攀升。
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很多跨国公司都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的董事会;在管理结构方面,不少全球公司已经从过去的中心辐射式管理调整到全球网络式管理。
这种管理结构在集权与分权间取得了有效的平衡和协调,能及时应对变化中的市场。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思路和战略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思路和战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的全球化深化,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成为了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本文将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思路和战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路在进行海外市场拓展前,中国企业应该对自身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和规划,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优势和劣势。
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行业优势中国在许多行业领域都拥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建筑业、航空业、电力设备、高铁等。
在这些行业中,中国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市场。
2.市场需求在择业国家和地区时,中国企业应该根据该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东南亚地区、非洲和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而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高端技术产品的需求更为突出。
同时,基于历史和文化因素,中国企业也应该不断寻找和开拓与自身文化背景和发展历史相关的市场。
3.政策环境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政策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企业应该对其目标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和法规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根据当地的政策环境来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
同时,中国国家政策支持也为企业海外拓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保障。
4.文化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也会面临文化差异问题。
如何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入海外市场之前,中国企业应该要学习和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尊重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以此提升企业在当地的形象和竞争力。
二、战略在进行海外市场拓展前,中国企业应该制定一个全面的战略规划,包括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和产品创新等方面。
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的规划:1.市场定位针对不同的市场和需求,中国企业应该进行恰当的市场定位,以保证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一些企业可以选择走高端路线,推出高端产品,获取更高利润,而一些企业也可以走规模化路线,实现成本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一)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已是现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各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成为一种潮流。
并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企业能否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为自己拓展生存空间,实现持续发展并在发展经济中取得新的突破,是关系到中国经济今后发展全局和前景的重大战略问题。
“走出去”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客观需要,对实现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中国企业自身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并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内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从国外输入国内匮乏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是缓解中国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
推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资源开发型海外投资,开辟新的原料来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目前,市场饱和、生产过剩和内需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中国企业有必要通过国际化经营向境外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从而可以使国内产业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为国内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绕过贸易壁垒、突破国外以反倾销等形式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委员会统计,中国企业在遭受的“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两项数字上,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
每年受此影响的出口商品达到400亿一500亿美元。
应对反倾销的方法,除了借助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求得解决以外,更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绕开贸易壁垒,将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变为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到海外设立企业,利用内部化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这不但有利于缓解我国与他国的贸易摩擦,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
(五)“走出去”战略有利于输出成熟技术并获得先进技术,促进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在纺织、机电等拥有相对优势的中国企业,通过投资于相对欠发达或经济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既输出了技术,占领了市场,又获得了投资收益。
对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出对策申论
对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出对策申论我国企业走出去是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和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寻求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因此,为了更好地走出去,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我国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
在国际市场上,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只有具备有竞争力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我国企业应注重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避免品牌被侵权,保护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应加强国际市场调研。
在走出国门之前,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法律法规、市场需求等信息,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制定市场策略和产品定位。
同时,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及时调整企业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三,我国企业应注重与当地企业的合作。
在海外市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可以借助其在当地市场的知识和资源,降低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合作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和市场规则,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
第四,我国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
走出国门需要具备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的团队。
因此,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只有拥有优秀的人才队伍,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企业应加强与政府的合作。
政府在企业走出国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海外投资的难题。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外交渠道和贸易谈判等方式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因此,企业应与政府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我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企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如今正面临着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国际市场上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对中国企业来说,走出去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1. 市场扩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
走出去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2. 资源获取: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以获取更广泛的资源,如技术、人才和原材料。
这些资源的获取可以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 技术进步:通过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中国企业可以学习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4. 品牌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以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声誉,塑造品牌形象。
有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二、挑战1. 文化差异:中国企业走出去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中国企业需要适应并尊重这些差异,以避免文化冲突。
2. 法律与政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各不相同,中国企业需要熟悉并遵守当地法律和政策,以避免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
3. 国际竞争: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激烈,中国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对手。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中国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4. 品牌建设: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推广品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中国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来建设品牌,并通过品牌塑造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结: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虽然面临着挑战,但也有许多机遇。
通过有效的市场开拓、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中国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
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谨慎应对挑战,积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以取得持续发展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目前全世界 6.3万个跨国公司和80万个分支机构控制了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和全球技术转让的90%。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舞台的主导力。
那么,何为跨国公司呢?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又称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超国家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和宇宙公司(Cosmo-corporation)等。
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又称国际公司或多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
它的出现与资本输出密切相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大大发展起来,这时才开始出现少数跨国公司。
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大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开始跨国性经营。
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市场的加剧,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保持他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获取更大利益,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由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就决定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影响:一、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1993年,全球跨国公司已达37000家,其海外附属公司总计达17万家。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对战后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使得发达国家的产品能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东道国生产并销售,从而绕过了贸易壁垒,提高了其产品的竞争力)三、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和私人信贷,补充了发展中国家进口资金的短缺。
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模式和与其相适应的贸易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模式和与其相适应的贸易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四、跨国公司控制了许多重要的制成品和原料的贸易。
跨国公司40%以上的销售总额和49%的国外销售集中在化学工业、机器制造、电子工业和运输设备等四个部门。
五、在世界科技开发和技术贸易领域,跨国公司,特别是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跨国公司掌握了世界上80%左右的专利权,基本上垄断了国际技术贸易。
于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邓小平的号召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开始迈上“走出去”的道路。
中国企业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通过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以及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吸纳海外风险投资等方式,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在世界市场上改写了"中国制造"的概念。
在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时,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第一,政治风险。
比如,2007年4月1日,俄罗斯全面禁止外国人在露天市场从事零售贸易的法律正式生效,致使近20万华商受到影响。
这种政治风险是单个企业难以抗拒的。
第二,环境风险。
长期以来,部分国内企业环保意识较为淡漠,如果在海外仍不注意,容易在所在国家引起环境纠纷。
第三,劳工问题。
近年来,在海外的中国企业中,劳资纠纷问题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一方面我方企业劳工权益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当劳资纠纷发生时,当地政府往往更多从工人利益出发,给企业处理此类问题带来了难度。
上海汽车并购韩国双龙就因为工会的强硬干扰而使企业险些走入死境。
第四,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困扰。
标准本来是一个公开的概念,专利是一个私有的、独占的概念。
发达国家先设好了一个标准,发展中国家必须按他的游戏规则办,这个标准因此变成专利,实际上阻碍了自由贸易。
要反制这个规则不是靠企业能做得到的,需要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做这件事。
商务部2007年在WTO谈判当中,已经提交了这个议题。
第五,.中国很多企业家缺乏创新的意识。
第六,.中国企业品牌与质量的意识淡薄,不仅是产品,还包括包装。
第七,.制度性的因素的制约。
比如在体制上的制约,包括人事、薪酬、审批的手续、外汇的管理等等。
第八,反倾销等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的贸易摩擦。
这些摩擦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屡屡受阻。
第九,.没有符合企业实际适应东道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商业模式。
第十,.缺乏大量的国际化经营人才,无法适应国际规范的管理机制与运营模式。
化解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对策这些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但聪明的中国人也有着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智慧!战略1:在靠近高端战略矿产资源储备的地区布置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目前,宝钢在巴西与世界最大的钢铁矿石公司巴西国有铝厂成立了合资公司,在当地建立了规模达80亿美元的工厂。
这为宝钢在中国和当地的高端扁钢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高档铁矿资源。
战略2:在海外建立基地和立足点,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大规模地收购海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斥资1亿500万美元收购了阿联酋的部分天然气资源。
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海外收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战略3:为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减少资源成本、稳固重要资源的供应为了满足中国对于铜矿资源的需要,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将购买外国一些铜矿企业的股份。
这种收购行为将为国内一些重要行业提供充足稳定、价格合理的铜矿资源。
中国有色金属公司最近策划将收购的股票上市。
战略4:利用投资来推动销售战略5:纵向整合产品技术的高科技部分和零配件部分广东美的集团出资2000万美元购买了日本三洋电器公司的微波炉业务,并将这部分业务的相关工作人员和设备转移到了中国生产基地。
战略6:收购世界级的研发机构京东方是一家国有企业,2002年收入达91.1亿人民币。
京东方出资3080万美元收购了韩国现代集团旗下的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
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生产TFT-LCD显示屏,产品主要用于笔记本、台式电脑和电视机。
京东方收购了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以后,成为世界第9大TFT-LCD显示屏生产商。
这是中国自1949年以来最大的一笔外购事件。
战略7:收购外国高科技品牌,用它来主打国内市场上海电气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设计、制造和销售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的公司。
上海电气斥资2300万美元收购了日本著名的印刷机械厂商Akiyama In-ternationalCo.(AIC)和其全部的彩色打印设备与技术。
上海电气现在控股了这家日本公司,它将在中国市场上继续使用AIC 这个品牌。
战略8:收购外国研发机构,目的是为了在全球推出产品华为科技正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市建立一个新的研发中心。
它在印度当地雇佣了1500名员工。
华为同时斥资5亿美元在墨西哥建立了生产制造中心。
战略9:在一些关键的外国市场收购破产或经营不善的小公司华意集团最近收购了美国Moltech电力系统公司。
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Moltech是一家生产蓄电池的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被廉价拍卖。
战略10:用本地化生产来占领区域市场海信集团收购了韩国大宇集团在南非的厂房,购买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建成了生产流水线,大大增强了生产能力。
战略11:收购一个制造基地,作为立足点,支持中国在美国的进一步收购行动浙江万向集团公司是一家汽车配件供应商,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
万向收购了美国UAI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成为了该公司最大股东。
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的UAI公司,主要制造与销售制动器和零部件等系列产品,是美国维修市场此类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浙江万向集团与UAI的董事会组成了联合主席团。
公司在伊利诺州埃尔金市建立了万向美国基金,基金主要为UAI的客户和其他美国汽车配件公司在中国寻找原材料和零配件,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在美国寻找兼并和收购的机会。
战略12:逐步扩大品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达到提升品牌在国内市场价值的目的海尔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青岛的知名家电制造企业。
2001年,海尔与美国当地经验丰富的家电经销商Mike Je-mal合作,成立了海尔美国公司,专门在美国销售海尔冰箱、空调和其他家电。
海尔美国还在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制造工厂,保证产品的零售供应。
海尔美国公司目前已经在美国的小型空调和冰箱市场上占领了很高的市场份额。
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品牌提升,使海尔在中国国内市场面对全球家电企业的激烈竞争时,在品牌和渠道技巧上更具有竞争力。
海尔公司的CEO张瑞敏说,为了在国内市场取得胜利,你必须在国外市场取得胜利。
战略13:在进入新市场时,尽量使自己的产品设计本地化海尔集团2001年出资700万美元收购了意大利冰箱制造商Menghetti。
海尔希望通过在当地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来进入欧洲市场。
Menghetti在里昂和阿姆斯特丹都拥有自己的设计中心,海尔通过收购Menghetti使自己的产品设计更加本地化。
战略14:运用美国化的管理,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取多品牌组合(Multibrand Po rtfo lio)的战略广州珠江钢琴厂通过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办事处和设计中心进入了美国市场。
珠江钢琴厂雇用了美国管理团队和技术支持人员,他们在美国市场上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运用了多品牌组合的战略。
他们在保留了珠江商标的同时,新增了具有美国现代家具设计风格的Herman Miller品牌,并收购了德国露迪斯海玛品牌。
在美国消费者的心目中,“来自德国”的斯坦韦父子钢琴制造厂和Bech-stein等公司才是高档钢琴工艺的象征,所以珠江钢琴厂用露迪斯海玛品牌来主攻美国高档钢琴市场。
现在,珠江钢琴厂已经占领了美国40%的立式钢琴市场份额,并且在精巧型平台钢琴市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战略15:在全球市场收购当地品牌上海海欣集团生产长毛绒和法兰绒原料,产品主要用于玩具、服装、家居和鞋帽用品等。
它是中国最大的长毛绒玩具制造商,并正计划成为世界最大的长毛绒玩具制造商。
公司收购了美国家用织物制造商Glenoit公司的纺织品工厂和商标专利。
Glenoit公司在加拿大安大略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都有工厂。
海欣集团现在已经在美国市场上拥有了自己的家居品牌,公司的绒毛织物年产量增加了近三分之一。
战略16:通过与西方市场建立关联性,可以提升品牌在国内的认知度和美誉度,突出品牌特色李宁体育用品集团是中国知名的消费者体育用品设备公司。
悉尼奥运会期间,李宁运动服成为了法国体操队队服,公司借此打入欧洲市场。
李宁集团和意大利著名的设计室ROK签订了设计合约。
最近,李宁在德国、捷克、希腊和俄罗斯搭建了自己的销售代理网络。
战略17:将制造优势转化为更有价值的渠道资产华联集团在罗马尼亚建造了一座大型的购物中心,里面包括了百货商店和超市等。
购物中心里销售的80%的商品都是中国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