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的综合运算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集合运算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运算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集合及其基本概念;
2. 掌握集合之间的基本运算;
3. 能够应用集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集合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的运算规律;
3. 集合运算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集合之间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3. 集合运算的性质和规律。

四、教学过程:
1.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0分钟)
教师介绍集合的概念,并举例说明集合的表示方法,如集合的写法和集合元素的描述。

2. 集合之间的基本运算(20分钟)
教师介绍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的定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这些运算。

3. 集合运算的性质和规律(15分钟)
教师讲解集合运算的性质和规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并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
这些规律的理解。

4. 集合运算的应用(15分钟)
教师讲解如何利用集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如概率、逻辑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相关练习。

五、教学反馈:
教师对学生进行集合运算的练习,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强化学生对集合运算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集合运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完成。

七、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拓展集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如集合的性质、集合与函数的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集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集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集合》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集合》这一章节准备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从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六章《集合》入手,这一章节主要讲述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运算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将包括:集合的定义、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和补集)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和不相交集合)。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集合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主要是集合的运算和集合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补集和真子集的概念。

教学重点则是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集合的模型和图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教室里的学生、水果店的水果等,让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

2. 讲解集合的定义:我会用黑板和粉笔,详细解释集合的定义,并配合集合的模型和图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会分别讲解列举法和描述法,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跟随我一起练习。

4. 讲解集合的运算:我会详细讲解并集、交集和补集的概念,并用图示和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5. 讲解集合之间的关系:我会讲解子集、真子集和不相交集合的概念,并用图示和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将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运算和关系进行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a. 我班上的学生b. 水果店的水果a. 并集b. 交集c. 补集a. 子集b. 真子集c. 不相交集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运算和关系。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6课时 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的综合运算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6课时 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的综合运算

第6课时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的综合运算课时目标1.深刻理解交集、并集、补集的含义及运算.2.能进行集合的并交补运算.识记强化1.集合的运算性质(1)A∪B=B∪A,A∪A=A,A∪∅=A,A∩B=B∩A,A∩A=A,A∩∅=∅.(2)A⊆(A∪B),B⊆(A∪B),(A∩B)⊆A,(A∩B)⊆B.(3)A⊆B⇔A∪B=B⇔A∩B=A.(4)A∪(∁U A)=U,A∩(∁U A)=∅.(5)∁U(∁U A)=A,∁U U=∅,∁U∅=U.2.全集具有相对性,即对于研究某个问题时的全集可能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就不是全集;补集是相对于全集而言的,由于全集具有相对性,那么补集也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全集下,一个集合的补集可能不相同.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设全集U={1,3,5,7},若集合M满足∁U M={5,7},则集合M为()A.{1,3} B.{1}或{3}C.{1,3,5,7} D.{1}或{3}或{1,3}答案:A解析:由U={1,3,5,7}及∁U M={5,7},得M={1,3},故选A.2.下列各式中,表达错误的是()A.∅⊆{x|x<4} B.23∈{x|x<4}C.∅∈{∅,{0},{1}} D.{23}∈{x|x<4}答案:D解析:对于B,C,元素与集合之间用“∈”或“∉”符号,且23是集合{x|x<4}中的元素,所以B表达正确,∅是集合{∅,{0},{1}}中的一个元素,所以C表达正确;对于A,D,集合与集合之间用“⊆”或“ ”符号,且∅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A表达正确,D 表达错误.3.设全集U=Z,集合A={-1,1,2},B={-1,1},则A∩(∁U B)为()A.{1,2} B.{1}C.{2} D.{-1,1}答案:C解析:因为U=Z,B={-1,1},所以∁U B为除-1,1外的所有整数的集合,而A={-1,1,2},所以A∩(∁U B)={2}.4.已知集合A={x∈Z|x2-3x-18<0},B={x|2-x>0},则A∩B等于()。

示范教案(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

示范教案(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

示范教案(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第一章:集合的基本概念1.1 集合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引入集合的概念,讲解集合的定义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等举例说明集合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1.2 集合的基本运算介绍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并集、交集、补集等讲解并集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则讲解交集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则第二章:集合的并集运算2.1 并集的定义与性质讲解并集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介绍并集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举例说明并集的性质及其应用2.2 并集的运算规则讲解并集的运算规则,如两个集合的并集等于它们的交集的补集等举例说明并集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2.3 并集的计算方法介绍并集的计算方法,如列举法、Venn图法等讲解并集计算方法的步骤及其应用第三章:集合的交集运算3.1 交集的定义与性质讲解交集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介绍交集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举例说明交集的性质及其应用3.2 交集的运算规则讲解交集的运算规则,如两个集合的交集等于它们的并集的补集等举例说明交集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3.3 交集的计算方法介绍交集的计算方法,如列举法、Venn图法等讲解交集计算方法的步骤及其应用第四章:集合的混合运算4.1 混合运算的定义与性质讲解混合运算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介绍混合运算的性质,如分配律等举例说明混合运算的性质及其应用4.2 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讲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如并集与交集的运算规则等举例说明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4.3 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介绍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如列举法、Venn图法等讲解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步骤及其应用第五章:集合的应用举例5.1 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统计数据处理、网络管理等讲解集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5.2 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举例说明集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如数据挖掘、图论等讲解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的方法及其步骤5.3 集合运算的拓展与应用介绍集合运算的拓展与应用,如模糊集合、多集等讲解集合运算的拓展与应用的方法及其步骤第六章:集合运算的练习题与解答6.1 集合运算的基础练习提供一些基础的集合运算练习题,如并集、交集的计算等引导学生通过列举法、Venn图法等方法解答练习题6.2 集合运算的进阶练习提供一些进阶的集合运算练习题,如混合运算、集合的应用等引导学生通过列举法、Venn图法等方法解答练习题6.3 集合运算练习题的解答与解析对练习题进行解答,解释解题思路和方法分析练习题的难度和考察点,帮助学生掌握集合运算的知识点第七章:集合运算的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7.1 集合运算的常见错误分析学生在集合运算中常见的错误,如概念混淆、运算规则错误等举例说明这些错误的产生原因和解题方法7.2 集合运算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进行集合运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符号使用、运算顺序等讲解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7.3 集合运算的解题技巧与策略介绍学生在解题时可以采用的集合运算技巧与策略,如化简、分解等讲解技巧与策略的运用方法和适用场景第八章:集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分析8.1 集合运算在图论中的应用介绍集合运算在图论中的应用,如图的连通性、网络流等分析实际案例,讲解集合运算在图论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8.2 集合运算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介绍集合运算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如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等分析实际案例,讲解集合运算在数据挖掘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8.3 集合运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介绍集合运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分析实际案例,讲解集合运算在其他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第九章:集合运算的拓展与研究动态9.1 集合运算的拓展介绍集合运算的拓展方向,如模糊集合、多集、粗糙集等讲解拓展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应用前景9.2 集合运算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介绍集合运算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讲解研究技术在集合运算中的应用方法和实例9.3 集合运算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介绍集合运算领域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如学术会议、期刊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集合运算的教学总结总结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强调集合运算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回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10.2 集合运算的学习展望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集合运算及相关领域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望集合运算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的章节内容,主要涉及集合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以及应用举例。

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集与交集 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集与交集 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用 Venn 图表示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3.并集和交集有哪些性质?
知识点一、并集
文字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 语言 为集合A与B 的并集,记作___A_∪_(B读作“___ _A_”并) B
解析:因为 A={1,2},B={1,2,3},所以 A∩B={1,2}.又 C={2,3,4}, 所以(A ∩B )∪C={1,2}∪{2,3,4}={1,2,3,4}.
2.已知集合A={x|2<x<4},B={x|a<x<3a(a>0)}.
(1)若A∪B=B,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B=∅,求a的取值范围; (3)若A∩B={x|3<x<4},求a的值.
2.对交集概念的理解 (1)运算结果:A∩B 是一个集合,由 A 与 B 的所有公共元 素组成,而非部分元素组成. (2)关键词“所有”:概念中的“所有”两字的含义是,不 仅“A∩B 中的任意元素都是 A 与 B 的公共元素”,同时“A 与 B 的公共元素都属于 A∩B”. (3)∅ 情形:当集合 A 与 B 没有公共元素时,不能说 A 与 B
没有交集,而是 A∩B=∅ .
题型一 并集的运算
[例1] (1)设集合M={x|x2+2x=0,x∈R},N={x|x2-2x=0, x∈R},则M∪N= ( )
A.{0} B.{0,2} C.{-2,0} D.{-2,0,2}
(2)已知集合M={x|-3<x≤5},N={x|x<-5或x>5},则M∪N=( ) A.{x|x<-5或x>-3} B.{x|-5<x<5} C.{x|-3<x<5} D.{x|x<-3或x>5}

高中数学 集合间交、并、补的运算

高中数学 集合间交、并、补的运算

集合间交、并、补的运算一、交集:交集概念:(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表达式为A∩B={x|x∈A且x∈B}。

(2)韦恩图表示为。

数学上,一般地,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 和集合B 的交集是指含有所有既属于A 又属于B 的元素,而没有其他元素的集合。

由属于A且属于B的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或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 ∈A,且x∈B}。

交集越交越少。

若A包含于B,则A∩B=A,A∪B=B例如:集合{1,2,3} 和{2,3,4} 的交集为{2,3}。

数字9 不属于素数集合{2,3,5,7,11} 和奇数集合{1,3,5,7,9,11}的交集。

若两个集合 A 和 B 的交集为空,就是说他们没有公共元素,则他们不相交,写作:A ∩B = ? ;。

例如集合{1,2} 和{3,4} 不相交,写作{1,2} ∩{3,4} = ? 。

更一般的,交集运算可以对多个集合同时进行。

例如,集合A,B,C 和 D 的交集为A ∩B ∩C∩D =A∩(B ∩(C ∩D))。

交集运算满足结合律,即 A ∩(B∩C)=(A∩B)∩C。

最抽象的概念是任意非空集合的集合的交集。

若M 是一个非空集合,其元素本身也是集合,则x 属于M 的交集,当且仅当对任意M 的元素A,x 属于A。

这一概念与前述的思想相同,例如,A ∩B ∩C 是集合{A,B,C} 的交集。

(M 何时为空的情况有时候是能够搞清楚的,请见空交集)。

这一概念的符号有时候也会变化。

集合论理论家们有时用"∩M",有时用"∩A∈MA"。

后一种写法可以一般化为"∩i∈IAi",表示集合{Ai : i ∈I} 的交集。

这里I 非空,Ai 是一个i 属于I 的集合。

注意当符号"∩" 写在其他符号之前,而不是之间的时候,需要写得大一号。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补集)非常全面的题型分类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补集)非常全面的题型分类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一、并集(1)文字语言: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的并集.(2)符号语言:A∪B={x|x∈A,或x∈B}.(3)图形语言;如图所示.二、交集交集的三种语言表示:(1)文字语言: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 的交集.(2)符号语言:A∩B={x|x∈A,且x∈B}.(3)图形语言:如图所示.三、并集与交集的运算性质题型一 并集及其运算例1 (1)设集合M ={4,5,6,8},集合N ={3,5,7,8},那么M ∪N 等于( ) A.{3,4,5,6,7,8} B.{5,8} C.{3,5,7,8} D.{4,5,6,8}(2)已知集合P ={x |x <3},Q ={x |-1≤x ≤4},那么P ∪Q 等于( ) A.{x |-1≤x <3} B.{x |-1≤x ≤4} C.{x |x ≤4}D.{x |x ≥-1} (3).已知集合=A {}31<≤-x x ,=B {}52≤<x x ,则B A ⋃=( )A .{}32<<x xB .{}51≤≤-x xC .{}51<<-x xD .{}51≤<-x x变式练习1 已知集合A ={x |(x -1)(x +2)=0};B ={x |(x +2)(x -3)=0},则集合A ∪B 是( ) A.{-1,2,3}B.{-1,-2,3}C.{1,-2,3}D.{1,-2,-3}2.若集合=A {}x ,3,1,=B {}2,1x ,B A ⋃={}x ,3,1,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题型二 交集及其运算例2 (1)设集合M ={m ∈Z |-3<m <2},N ={n ∈Z |-1≤n ≤3},则M ∩N 等于( ) A.{0,1} B.{-1,0,1} C.{0,1,2}D.{-1,0,1,2}(2)若集合A ={x |1≤x ≤3},B ={x |x >2},则A ∩B 等于( ) A.{x |2<x ≤3} B.{x |x ≥1} C.{x |2≤x <3} D.{x |x >2}变式练习2(1)设集合A ={x |x ∈N ,x ≤4},B ={x |x ∈N ,x >1},则A ∩B =________. (2)集合A ={x |x ≥2或-2<x ≤0},B ={x |0<x ≤2或x ≥5},则A ∩B =________.(3).设集合=M {}23<<-∈m Z m ,{}31≤≤-∈=n Z n N ,则N M ⋂=( ) A .{}1,0 B .{}1,0,1- C .{}2,1,0 D .{}2,1,0,1-(4).集合=A {}121+<<-a x a x ,=B {}10<<x x ,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题型三已知集合的交集、并集求参数例3已知集合A={x|2a≤x≤a+3},B={x|x<-1,或x>5},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式练习3设集合M={x|-3≤x<7},N={x|2x+k≤0},若M∩N≠∅,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例4设集合A={x|x2-x-2=0},B={x|x2+x+a=0},若A∪B=A,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变式练习4设集合A={x|x2-3x+2=0},集合B={x|2x2-ax+2=0},若A∪B =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例5 (1)设集合A={(x,y)|x-2y=1},集合B={(x,y)|x+y=2},则A∩B 等于( )A.∅B.{53,13}C.{(53,13)} D.{x=53,y=13}(2)已知集合A={y|y=x2-2x-3,x∈R},B={y|y=-x2+2x+13,x∈R},求A∩B.变式练习5(1)设集合A={y|y=x2-2x+3,x∈R},B={y|y=-x2+2x+10,x∈R},求A∪B;(2)设集合A ={(x ,y )|y =x +1,x ∈R },集合B ={(x ,y )|y =-x 2+2x +34,x ∈R },求A ∩B .6.设集合A ={x |x 2=4x },B ={x |x 2+2(a -1)x +a 2-1=0}. (1)若A ∩B =B ,求a 的取值范围; (2)若A ∪B =B ,求a 的值.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1.设集合A ={-1,0,-2},B ={x |x 2-x -6=0},则A ∪B 等于( ) A.{-2} B.{-2,3} C.{-1,0,-2}D.{-1,0,-2,3}2.已知集合M ={x |-1≤x ≤1,x ∈Z },N ={x |x 2=x },则M ∩N 等于( ) A.{1} B.{-1,1} C.{0,1}D.{-1,0,1}3.已知集合M ={0,1,2,3,4},N ={1,3,5},P =M ∩N ,则P 的子集共有( )A.2个B.4个C.6个D.8个4.已知集合M={x|-3<x≤5},N={x|x<-5或x>5},则M∪N等于( )A.{x|x<-5或x>-3}B.{x|-5<x<5}C.{x|-3<x<5}D.{x|x<-3或x>5}三、解答题5.已知集合A={x|-2≤x≤5},B={x|2a≤x≤a+3},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6.已知集合A={x|x2-px+15=0}和B={x|x2-ax-b=0},若A∪B={2,3,5},A∩B={3},分别求实数p,a,b的值.7.(1)已知集合A={-4,2a-1,a2},B={a-5,1-a,9},若A∩B={9},求a的值;(2)若P={1,2,3,m},Q={m2,3},且满足P∩Q=Q,求m的值.四、全集(1)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2)记法:全集通常记作U.五、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作∁U A符号语言为∁U A={x|x∈U,且x∉A}图形语言为六、补集的性质①A∪(∁U A)=U;②A∩(∁U A)=∅;③∁U U=∅,∁U∅=U,∁U(∁U A)=A;④(∁U A)∩(∁U B)=∁U(A∪B);⑤(∁U A )∪(∁U B )=∁U (A ∩B ).题型一 补集运算例1 (1)设全集U ={1,2,3,4,5},集合A ={1,2},则∁U A 等于( ) A.{1,2} B.{3,4,5} C.{1,2,3,4,5}D.∅(2)若全集U =R ,集合A ={x |x ≥1},则∁U A =________.变式练习 1 已知全集U ={x |x ≥-3},集合A ={x |-3<x ≤4},则A C U =________.2.已知全集U ={x |1≤x ≤5},A ={x |1≤x <a },若∁U A ={x |2≤x ≤5},则a =________.题型二 补集的应用例2 设全集U ={2,3,a 2+2a -3},A ={|2a -1|,2},∁U A ={5},求实数a 的值.变式练习2若全集U={2,4,a2-a+1},A={a+4,4},∁U A={7},则实数a=________.题型三并集、交集、补集的综合运算例3 已知全集U={x|-5≤x≤3},A={x|-5≤x<-1},B={x|-1≤x<1},求∁U A,∁U B,(∁U A)∩(∁U B).变式练习3设全集为R,A={x|3≤x<7},B={x|2<x<10},求∁R(A∪B)及(∁R A)∩B.题型四利用Venn图解题例4 设全集U={不大于20的质数},A∩∁U B={3,5},(∁U A)∩B={7,11},(∁U A)∩(∁UB)={2,17},求集合A,B.变式练习4全集U={x|x<10,x∈N*},A⊆U,B⊆U,(∁U B)∩A={1,9},A∩B={3},(∁U A)∩(∁U B)={4,6,7},求集合A,B.变式练习5已知集合A={x|x2-4ax+2a+6=0},B={x|x<0},若A∩B≠∅,求a的取值范围.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已知全集U={1,2,3,4},集合A={1,2},B={2,3},则∁U(A∪B)等于( )A.{1,3,4}B.{3,4}C.{3}D.{4}2.已知全集U={1,2,3,4,5,6,7},A={3,4,5},B={1,3,6},则A∩(∁U B)等于( )A.{4,5}B.{2,4,5,7}C.{1,6}D.{3}3.设全集U={a,b,c,d,e},集合M={a,c,d},N={b,d,e},那么(∁U M)∩(∁N)等于( )UA.∅B.{d }C.{a ,c }D.{b ,e }4.已知集合A ={x |x <a },B ={x |1<x <2},且A ∪(∁R B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a |a ≤1}B.{a |a <1}C.{a |a ≥2}D.{a |a >2}5.设全集是实数集R ,M ={x |-2≤x ≤2},N ={x |x <1},则(∁R M )∩N 等于( )A.{x |x <-2}B.{x |-2<x <1}C.{x |x <1}D.{x |-2≤x <1}6.已知集合A ={x |-4≤x ≤-2},集合B ={x |x -a ≥0},若全集U =R ,且A ⊆∁U B ,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7.设U ={1,2,3,4,5,6,7,8,9},(∁U A )∩B ={3,7},(∁U B )∩A ={2,8},(∁U A )∩(∁U B )={1,5,6},则集合A =________,B =________.8.已知全集U =R ,A ={x ||3x -1|≤3},B ={x |⎩⎨⎧ 3x +2>0,x -2<0},求∁U (A ∩B ).9.已知集合A ={x |3≤x <6},B ={x |2<x <9}.(1)分别求∁R (A ∩B ),(∁R B )∪A ;(2)已知C ={x |a <x <a +1},若C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0.已知A ={x |-1<x ≤3},B ={x |m ≤x <1+3m }.(1)当m =1时,求A ∪B ;(2)若B ⊆∁R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1.已知集合{}31<≤-=x x A ;{}242-≥-=x x x B .(1)求B A ⋂;(2)若集合{}02>+=a x x C ,满足C C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2.设集合A ={x |x 2=4x },B ={x |x 2+2(a -1)x +a 2-1=0}.(1)若A ∩B =B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B =B ,求a 的值.。

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

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

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 A并B'),即 A B={x|x A,或x B}).如:{ 1,2,3,6 } {1,2,5,10 } = {1,2,3,5,6,10 }.(1)交集与并集的定义仅一字之差,但结果却完全不同,交集中的且有时可以省略,而并集中的或不能省略,补集是相对于全集而言的,全集不同,响应的补集也不同;(2)交集的性质:A B B A,AAA , A A B A ,A B B ;(3) 并集的性质:A B B A,AAA , A A, A A B , B A B ;(4) A B A A B ,A B A B A ;(5) 集合的运算满足分配律: A (B C) (A B) (A C), A (B C) (A B) (A C);(6)补集的性质:A C u A A C u A U ,C u(C u A) A ;(7) 摩根定律:C u(A B) C u A C u B, C u(A B) C u A C u B六、典例分析例1、设A= {x|x>-2 } ,B= {x|x<3 },求 A B.例2、设A= {x|x是等腰三角形} , B= {x|x是直角三角形},求A B.例3、A= {4,5,6,8 } ,B= {3,5,7,8 },求 A B.例5、设A= {x|-1<x<2 } ,B= {x|1<x<3},求A U B.说明: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时,往往先将集合化简,两个数集的交集、并集,可通过数轴直观显示;利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的交集,有助于解题-例 6 (课本第12 页)已知集合A= {(x,y)|y=x+3 } , {(x,y)|y=3x-1 },求 A B.注:本题中,(x,y)可以看作是直线上的的坐标,也可以看作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高考真题选录:一、选择题1. 设集合M {m Z | 3 m 2} , N {n Z | 1 < n < 3},则MIN ()A. 0,1B. 1,1C. 0,1,2D. 1,0,1,22. 已知全集U R,集合A x| 2 < x < 3 , B x|x 1或x 4,那么集合A (C u B)等于()A. x| 2 < x 4B. x| x < 3或x > 4(A) 2,3(B) 1,4,5 (C) 4,5(B)2(C)3(D)4zz xy,x A,y B.设A 1,2 , B 0,2 ,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2,3,4,5},集合 A {x|x 2 3x 2 0} , B {x|x 2a , a A},则集合 C U (A B)中元二.填空题: 1.若集合 A x| x < 2 , B x |x > a 满足 AI 2.已知集合 M=xy v'x 10,x, y R ,N= y x3. 已知集合P=y y 2x 2,x R ,Q y y2,x R ,那么 P Q=C. x| 2 < x 1D. x| 1< x < 33.设集合 U 1,2,3,4,5,A1,2,3 ,B 2,3,4 ,则 5(A B)()4.设集合U {x N |0 8} , S {12 4,5},T {3,5,7},贝U S(C U T)()(A ) {1,2,4} (B ) {1,2,3, 4,5,7} (C ) {1,2} (D ) {1,2,4,568}5.集合A R| y lg x,x 1 , 2, 1,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I B 2, 1B. (C R A)U B (,0)C.AU B (0,)D. (C R A) I B 2, 16.满足M {◎, a ?, a 3, a 4},且 MG {a 1,a 2, a s } =g • a ?}的集合M 的个数是() 素的个数为()A . 1B. C. 3 D. 4(D) 1,5(A ) 17.定义集合运算:A B ()A . 0B. 2C. 3D. 68.已知全集UB {2},则实数a=. y 21,x, y R 则 M N=。

1.3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课件(人教版)

1.3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课件(人教版)

13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交集
知识点二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称为A与B的交集.
记作:A∩B 读作:A交B 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
A B {x | x A,且x B}.
14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交集Venn图
知识点二 交集Venn图
A B {x | x A,且x B}.

∴B={-4,0}得a=1
∴a=1或a≤-1
21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随堂练习
5、设A={x|-2≤x≤5},B={x|m+1≤x≤2m-1},若A∩B=B,则实数 m的取值范围是__m_≤_3__. ①当B={x|m+1≤x≤2m-1}=∅,可得m+1>2m-1,m<2, 满足A∩B=B. ②当B≠∅时,需 2m−1≥m+1 m+1≥−2 2m−1≤5 解得2≤m≤3, 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2或2≤m≤3,即m≤3. 故答案为:m≤3.
8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 关系吗?
(1) A {1,3,5}, B {2, 4, 6}, C {1, 2,3, 4,5, 6};
(2) A {x | x是理数}, B {x | x是无理数}, C {x | x是实数}
解答:集合A、B和C存在的关系 集合C是由所有属于A或B的元素组成
11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典型例题
例1 (1)设A={0,4,5,6,8),B={3,5,7,8,9),求A∪B. 解:A∪B={0,3,4,5,6,7,8,9}
(2)设集合 A {x | 1 x 2}, 集合B { x |1 x 3}, 求A B. 解:A∪B={x|-1<x<3}

交集、并集、补集、全集

交集、并集、补集、全集

交集、并集、补集、全集一、学习内容:1.理解交集、并集、全集与补集的概念。

2.熟悉交集、并集、补集的性质,熟练进行交、并、补的运算二、例题第一阶梯例1、什么叫集合A、B的交集?并集?答案:交集:A∩B={x | x∈A , 且x∈B}并集:A∪B={x | x∈A , 或x∈B}说明:上面用描述法给出的交集、并集的定义,要特别注意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准确意义,在交集中用"且"在并集中用"或交、并运算有下列推论:例2、什么叫全集?补集?答案:在研究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时,相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存在一个集合I,使得问题中的所有集合都是I的子集,我们就把集合I看作全集,全集通常用I表示。

补集:。

说明:全集和补集都是相对的概念。

全集相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地选取全集,而补集又相对于全集而言。

如果全集改设了,那么补集也随之而改变。

为了简化问题可以巧设全集或改设全集,"选取全集"成为解题的巧妙方法。

补运算有下列推论:①;②;③。

例3、(1)求证:,。

(2)画出下列集合图(用阴影表示):①;②;③;④。

提示:(1)证明两个集合M和P相等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证明"由x∈M T x ∈P";第二步证明"由x∈PTx∈M "。

(2)利用(1)的结果画③、④。

答案:说明:(1)中的两个等式是集合的运算定律,很容易记住它,解题时可以应用它。

这个证明较难,通常不作要求。

但其证明是对交、并、补运算及子集的很好练习。

(2)中的四个集合图也是集合的图示法的很好练习。

图(1)叫做"左月牙",图2叫做"右月牙"。

画图3、图4时要利用集合的两个运算律来画。

第二阶梯例1、已知A={x | 2x4+5x3-3x2=0},B={x | x2+2|x|-15=0},求A∩B,A∪B。

第六课时 交集、并集(二)

第六课时  交集、并集(二)

第六课时 交集、并集(二)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集合交集及并集有关性质,运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掌握集合的有关术语和符号;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形结合求解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利用交集、并集定义进行运算.教学难点:集合中元素的准确寻求教学过程:Ⅰ.复习回顾集合的交集、并集相关问题的求解主要在于集合元素寻求.Ⅱ.讲授新课[例1]求符合条件{1}P ⊆{1,3,5}的集合P .解析:(1)题中给出两个已知集合{1},{1,3,5}与一个未知集合P ,欲求集合P ,即求集合P 中的元素;(2)集合P 中的元素受条件{1}P ⊆{1,3,5}制约,两个关系逐一处理,由{1}与P 关系{1}P ,知1∈P 且P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1}中,即P 中除了1外还有其他元素;由P 与{1,3,5}关系P ⊆{1,3,5},知P 中的其他元素必在{1,3,5}中,至此可得集合P 是{1,3}或{1,5}或{1,3,5}.[例2]已知U ={x |x 2<50,x ∈N },(C U M )∩L ={1,6},M ∩(C U L )={2,3},C U (M ∪L )={0,5},求M 和L .解析:题目中出现U 、M 、L 、C U M 、C U L 多种集合,就应想到用上面的图形解决问题.第一步:求全集5={x |x 2<50,x ∈N }={0,1,2,3,4,5,6,7}第二步:将(C U M )∩L ={1,6},M ∩(C U L )={2,3},C U (M ∪L )={0,5}中的元素在图中依次定位.第三步:将元素4,7定位.第四步:根据图中的元素位置得M ={2,3,4,7},N ={1,6,4,7}.[例3]50名学生报名参加A 、B 两项课外学科小组,报名参加A 组的人数是全体学生数的五分之三,报名参加B 组的人数比报名参加A 组的人数多3人,两组都没有报名的人数是同时报名参加两组的人数的三分之一多1人,求同时报名参加A 、B 两组的人数和两组都没有报名的人数.解析:此题是一道应用题,若用建模则寻求集合与集合交集借助符合题意的文氏图 设A ∩B 的元素为x 个,则有(30-x )+x +(33-x )+(13x +1)=50,可得 x =21,13x +1=8那么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为8个.[例4]设全集I={x|1≤x<9,x∈N},求满足{1,3,5,7,8}与B的补集的集合为{1,3,5,7}的所有集合B的个数.解析:(1)求I={x|1≤x<9,x∈N}={1,2,3,4,5,6,7,8},因{1,3,5,7,8}∩(C U B)={1,3,5,7},则C U B中必有1,3,5,7而无8.(2)要求得所有集合B个数,就是要求C U B的个数. C U B的个数由C U B中的元素确定,分以下四种情况讨论:①C U B中有4个元素,即C U B={1,3,5,7}②C U B中有5个元素,C U B中有元素2,4,或6,C U B有3个.③C U B中有6个元素,即从2和4,2和6,4和6三组数中任选一组放入C U B中,C U B 有3个④C U B中有7个元素,即C U B={1,3,5,7,2,4,6}综上所有集合C U B即B共有8个.[例5]设U={1,2,3,4,5,6,7,8},A={3,4,5},B={4,7,8},求A∩B、A∪B、C U A、C U B、(C U A)∩(C U B)、(C U A)∪(C U B).解析:关键在于找C U A及C U B的元素,这个过程可以利用文氏图完成.解:符合题意的文氏图如右所示,由图可知A∩B={4},A∪B={3,4,5,7,8},C U A={1,2,6,7,8},C U B={1,2,3,5,6}(C U A)∩(C U B)={1,2,6},即有(C U A)∩(C U B)=C U(A∪B)(C U A)∪(C U B)={1,2,3,5,6,7,8},即有(C U A)∪(C U B)=C U (A∩B)[例6]图中U是全集,A、B是U的两个子集,用阴影表示(C U A)∩(C U B).解析:先将符号语言(C U A)∩(C U B)转换成与此等价的另一种符号语言C U(A∪B),再将符号语言C U(A∪B)转换成图形语言(如下图中阴影部分)[例7]已知A={x|-1<x<3},A∩B=∅,A∪B=R,求B.分析:问题解决主要靠有关概念的正确运用,有关式子的正确利用.解:由A∩B=∅及A∪B=R知全集为R,C R A=B故B=C R A={x|x≤-1或x≥3},B集合可由数形结合找准其元素.[例8]已知全集I={-4,-3,-2,-1,0,1,2,3,4},A={-3,a2,a+1},B={a-3,2a-1,a2+1},其中a∈R,若A∩B={-3},求C I(A∪B).分析:问题解决关键在于求A∪B中元素,元素的特征运用很重要.解:由题I={-4,-3,-2,-1,0,1,2,3,4},A={-3,a2,a+1},B={a-3,2a-1,a2+1},其中a∈R,由于A∩B={-3},因a2+1≥1,那么a-3=-3或2a-1=-3,即a=0或a=-1则A ={-3,0,1},B ={-4,-3,2},A ∪B ={-4,-3,0,1,2}C I (A ∪B )={-2,-1,3,4}[例9]已知平面内的△ABC 及点P ,求{P |P A =P B }∩{ P |P A =P C }解析:将符号语言{ P |P A =PB }∩{ P |P A =PC }转化成文字语言就是到△ABC 三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所组成的集合.故{ P |P A =PB }∩{ P |P A =PC }={△AB C 的外心}.[例10]某班级共有48人,其中爱好体育的25名,爱好文艺的24名,体育和文艺都爱好的9名,试求体育和文艺都不爱好的有几名?解析:先将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设爱好体育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A ,爱好文艺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B .整个班级的同学组成的集合是U .则体育和文艺都爱好的同学组成的集合是A ∩B ,体育和文艺都不爱好的同学组成的集合是(C U A )∩(C U B )再将符号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通过图形得到集合(C U A )∩(C U B )的元素是8最后把符号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即(C U A )∩(C U B )转化为:体育和文艺都不爱好的同学有8名.Ⅲ.课堂练习1.设A ={(x ,y )|3x +2y =1},B ={(x ,y )|x -y =2},C ={(x ,y )|2x -2y =3},D ={(x ,y )|6x +4y =2},求A ∩B 、B ∩C 、A ∩D.分析:A 、B 、C 、D 的集合都是由直线上点构成其元素A ∩B 、B ∩C 、A ∩D 即为对应直线交点,也即方程组的求解.解:因A ={(x ,y )|3x +2y =1},B ={(x ,y )|x -y =2}则⎩⎨⎧3x +2y =1x -y =2 ⎩⎨⎧x =1y =-1∴A ∩B ={(1,-1)}又C ={(x ,y )|2x -2y =3},则⎩⎨⎧2x -2y =3x -y =2方程无解 ∴B ∩C =∅又 D ={(x ,y )|6x +4y =2},则⎩⎨⎧3x +2y =16x +4y =2化成3x +2y =1∴A ∩D ={(x ,y )|3x +2y =1}评述:A 、B 对应直线有一个交点,B 、C 对应直线平行,无交点.A 、D 对应直线是一条,有无数个交点.2.设A ={x |x =2k ,k ∈Z },B ={x |x =2k +1,k ∈Z },C ={x |x =2(k +1),k ∈Z },D ={x |x =2k -1,k ∈Z },在A 、B 、C 、D 中,哪些集合相等,哪些集合的交集是空集?分析:确定集合的元素,是解决该问题的前提.解:由整数Z 集合的意义,A ={x |x =2k ,k ∈Z },C ={x |x =2(k +1),k ∈Z }都表示偶数集合.B ={x |x =2k +1,k ∈Z },D ={x |x =2k -1,k ∈Z }表示由奇数组成的集合故A =C ,B =D那么,A ∩B =A ∩D ={偶数}∩{奇数}=∅,C ∩B =C ∩D ={偶数}∩{奇数}=∅3.设U ={x |x 是小于9的正整数},A ={1,2,3},B ={3,4,5,6},求A ∩B ,C U (A ∩B ).分析:首先找到U 的元素,是解决该题关键.解:由题U ={x |x 是小于9的正整数}={1,2,3,4,5,6,7,8}那么由A ={1,2,3},B ={3,4,5,6}得A ∩B ={3}则C U (A ∩B )={1,2,4,5,6,7,8}Ⅳ.课时小结1.能清楚交集、并集有关性质,导出依据.2.性质利用的同时,考虑集合所表示的含义,或者说元素的几何意义能否找到.Ⅴ.课后作业课本P 14 习题1.3 7,8参考练习题:1.(1)已知集合P ={x ∈R |y 2=-2(x -3),y ∈R },Q ={x ∈R |y 2=x +1,y ∈R },则P ∩Q 为 ( )A.{(x ,y )|x =53 ,y =±263}B.{x |-1<x <3}C.{x |-1≤x ≤3}D.{x |x ≤3}(2)设S 、T 是两个非空集合,且S T ,T S ,记X =S ∩T ,那么S ∪X 等于 ( )A.SB.TC.∅D.X(3)已知,M ={3,a },N ={x |x 2-3x <0,x ∈Z },M ∩N ={1},P =M ∪N ,则集合P 的 子集的个数为 ( )A.3B.7C.8D.16解析:(1)因P ={x ∈R |y 2=-2(x -3),y ∈R },x =-12y 2+3≤3,即P ={x |x ≤3} 又由Q ={x ∈R |y 2=x +1,y ∈R },x =y 2-1≥-1即1={x |x ≥-1}∴P ∩Q ={x |-1≤x ≤3}即选C另解:因P ∩Q 的元素是x ,而不是点集.故可排除A.令x =-1,有-1∈P ,-1∈Q ,即-1∈P ∩Q ,排除B 取-2,由-2∉Q ,否定D ,故选C.评述:另解用的是排除法,充分利用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这一信息,通过举反例,取特殊值而排除不正确选项,找到正确选择支,在解集合问题时,对元素的识别是个关键.本题若开始就解方程组⎩⎨⎧y 2=-2(x -3)y 2=x +1,这样就易选A (2)因X =S ∩T ,故X ⊆S ,由此S ∪X =S ,选A另解:若X ≠∅,则有文氏图∴有S ∪X =S若X =∅,则由文氏图S ∪X =S ∪∅=S ,综上选A.评述:本题未给出集合中元素,只给出两个抽象集合及其间关系,这时候想到利用文氏图.(3)因N={x|x2-3x<0,x∈Z} 即N={x|0<x<3,x∈Z}={1,2}又M∩N={1},故M={3,1},此时P=M∪N={1,2,3},子集数23=8,选C. 2.填空题(1)已知集合M、N满足,card M=6,card N=13,若card(M∩N)=6,则card(M∪N)=_______.若M∩N=∅,则card(M∪N)=_______.(2)已知满足“如果x∈S,且8-x∈S”的自然数x构成集合S①若S是一个单元素集,则S=_______;②若S有且只有2个元素,则S=_______.(3)设U是一个全集,A、B为U的两个子集,试用阴影线在图甲和图乙中分别标出下列集合. ①C U(A∪B)∪(A∩B) ②(C U A)∩B解析:(1)因card M=6,card N=13,由文氏图,当card(M∩N)=6时,card(M∪N)=6+7=13又当M∩N=∅,则card(M∪N)=19(2)①若S中只有一个元素,则x=8-x即x=4 ∴S={4}②若S中有且只有2个元素.则可由x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使之两数和为8,即{0,8},{1,7},{2,6},{3,5} 评述:由集合S中元素x而解决该题.(3)符合题意的集合用阴影部分表示如下:①C U(A∪B)∪(A∩B) ②(C U A)∩B3.设全集I={不超过5的正整数},A={x|x2-5x+q=0},B={x|x2+px+12=0}且(C U A)∪B={1,3,4,5},求实数p与q的值.解析:因(C U A)∪B={1,3,4,5}则B⊆{1,3,4,5}且x2+px+12=0即B={3,4} ∴{1,5}⊆C U A 即{2,3,4}⊇A又x2-5x+q=0,即A={2,3}故p=-(3+4)=-7,q=2×3=6评述:此题难点在于寻找B 及A 中元素是什么,找到元素后运用韦达定理即可得到结果.4.设A ={-3,4},B ={x |x 2-2ax +b =0},B ≠∅且B ⊆A ,求a 、b .解析:因A ={-3,4},B ={x |x 2-2ax +b =0}B ≠∅,B ⊆A ,那么x 2-2ax +b =0的两根为-3,4,或有重根-3,4.即B ={-3}或B ={4}或B ={-3,4}当x =-3时,a =-3,b =9x =4时,a =4,b =16当x =-3,x 2=4时,a =12 (-3+4)=12,b =-12 评述:此题先求B ,后求a 、b .5.A ={x |a ≤x ≤a +3},B ={x |x <-1或x >5},分别就下面条件求A 的取值范围.①A ∩B =∅,②A ∩B =A .解:①因A ={x |a ≤x ≤a +3},B ={x |x -1或x >5}又 A ∩B =∅,故在数轴上表示A 、B则应有a ≥-1,a +3≤5即-1≤a ≤2②因A ∩B =A ,即A ⊆B那么结合数轴应有a +3<-1或a >5即a <-4或a >5评述:集合的交、并运算利用数形结合,即可迅速找到解题思路,该题利用数轴,由A ∩B =∅及A ∩B =A ,分别求a .6.已知全集I ={x |x 2-3x +2≥0},A ={x |x <1或x >3},B ={x |x ≤1或x >2},求C U A ,C U B ,A ∩B ,A ∪B ,(C U A )∩(C U B ),C U (A ∪B ).解析:I ={x |x 2-3x +2≥0}={x |x ≤1或x ≥2}又A ={x |x <1或x >3},B ={x |x ≤1或x >2}则C U A ={x |x =1或2≤x ≤3}C U B ={x |x =2}={2}A ∩B =A ={x |x <1或x >3}A ∪B ={x |x ≤1或x >2}=B(C U A )∩(C U B )=C U (A ∪B )={2}评述:清楚全集、补集概念,熟练求解,并运算.交集、并集(二)1.(1)已知集合P ={x ∈R |y 2=-2(x -3),y ∈R },Q ={x ∈R |y 2=x +1,y ∈R },则P ∩Q 为 ( )A.{(x ,y )|x =53 ,y =±263} B.{x |-1<x <3} C.{x |-1≤x ≤3} D.{x |x ≤3}(2)设S、T是两个非空集合,且S T,T S,记X=S∩T,那么S∪X等于()A.SB.TC.∅D.X(3)已知,M={3,a},N={x|x2-3x<0,x∈Z},M∩N={1},P=M∪N,则集合P的子集的个数为()A.3B.7C.8D.162.填空题(1)已知集合M、N满足,card M=6,card N=13,若card(M∩N)=6,则card(M∪N)=_______.若M∩N=∅,则card(M∪N)=_______.(2)已知满足“如果x∈S,且8-x∈S”的自然数x构成集合S①若S是一个单元素集,则S=_______;②若S有且只有2个元素,则S=_______.(3)设U是一个全集,A、B为U的两个子集,试用阴影线在图甲和图乙中分别标出下列集合.①C U(A∪B)∪(A∩B) ②(C U A)∩B3.设全集I={不超过5的正整数},A={x|x2-5x+q=0},B={x|x2+px+12=0}且(C U A)∪B={1,3,4,5},求实数p与q的值.4.设A={-3,4},B={x|x2-2ax+b=0},B≠∅且B⊆A,求a、b.5.A={x|a≤x≤a+3},B={x|x<-1或x>5},分别就下面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①A∩B=∅,②A∩B=A.6.已知全集I={x|x2-3x+2≥0},A={x|x<1或x>3},B={x|x≤1或x>2},求C U A,C U B,A∩B,A∪B,(C U A)∩(C U B),C U(A∪B).。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教案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教案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集合间的基本运算,包括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及性质。

2. 掌握并集、交集、补集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给定集合的并集、交集和补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规律。

2. 利用维恩图和数轴等工具,直观展示集合间的基本运算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概念及性质。

2. 并集、交集、补集的运算方法。

难点:1. 理解集合间基本运算的内在联系。

2. 熟练运用集合间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如学校举办运动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来解决问题。

环节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学习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疑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环节三: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并集、交集、补集的运算方法。

环节四:巩固练习1. 教师给出典型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环节五:拓展延伸1. 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与合作探究环节的互动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册题目和实际问题解题报告,评估学生对集合间基本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价: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全面检测学生对集合间基本运算的掌握情况。

集合运算-交集并集

集合运算-交集并集
举例
若A={1,2,3,4},B={3,4,5,6},则A∩B={3,4}。
交集的性质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交集
对于任意集合A,A∩∅=∅。
交集的对称性
若A∩B=B∩A,则A=B。
并集与交集的互异性
对于任意集合A、B、C,若A∩B=A∩C,则B=C。
交集的运算规则
交换律
01
A∩B=B∩A。
结合律
02
(A∩B)∩C=A∩(B∩C)。
分配律
03
A∩(B∪C)=(A∩B)∪(A∩C)。
03
CATALOLeabharlann UE并集运算并集的定义
01
并集是由两个或多个集合中所有 元素组成的集合。
02
并集中的元素来自所有参与并集 运算的集合。
并集的性质
并集中的元素不重复
在并集中,相同的元素只会出现一次。
并集的元素来自所有参与运算的集合
并集中的元素必须至少出现在一个参与并集运算的集合中。
任何集合与空集的并集
表示为(A cup emptyset),结果是集合A本 身,因为空集中没有任何元素。
04
CATALOGUE
集合运算的应用
在数学中的应用
交集的应用
在数学中,交集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 集合中共有的元素。例如,在几何学 中,求两个圆的交集可以找到同时属 于两个圆的点。
并集的应用
并集用于研究一个集合中所有元素, 包括那些来自不同集合的元素。在几 何学中,求两个圆的并集可以找到属 于至少一个圆的点。
并集的运算规则
两个集合的并集
表示为(A cup B),它包含集合A和B中所有 的元素,不考虑重复。
空集与任何集合的并集
表示为(emptyset cup A),结果是集合A本 身,因为空集中没有任何元素。

中职数学1.3集合的运算)课件

中职数学1.3集合的运算)课件

交集的性质
性质2:任意集合A与空集的 交集是空集
性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 交集
定义: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 是指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组 成的集合
性质3:任意集合A与自身的 交集是A本身
性质4:两个集合的交集与 它们的对称差是相同的
性质5:如果集合A和集合B 没有交集,则它们的对称差
等于它们自身
交集的运算方法
交集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交集操作可以用于找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例如在网 络安全领域中,可以使用交集操作找出两个网络之间的共同点,以便进行攻击防御。
差集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差集操作可以用于找出属于一个集合而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 元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在数据挖掘中,可以使用差集操作找出某个特定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差异。
集合的概念及定义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事物的总体,事物称为集合的 元素。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用大括号{}将元素括起来表示一个集合。
集合的分类:根据元素的不同,集合可分为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
集合的运算定义
交集:从两个集合中选取相 同的元素组成一个新的集合
集合运算的应用实例
第七章
集合运算在数学中的应用
集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集合运算在数学中的具体应用
集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
集合运算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 系
集合运算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并集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并集操作可以用于处理计算机中的多个集合,例如在数据库 查询中,可以使用并集操作将多个查询结果合并成一个结果集。
集合的补集运算
第五章
补集的定义
补集的定义:由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补集,记作 CuA。

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

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

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课 题集合的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教学目标1、了解集合的概念2、理解子集、补集以及全集的概念3、结合图形使学生理解交集并集的概念性质重点、难点重点:集合、子集、补集和全集的概念 难点:交集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考点及考试要求理解集合及其表示;掌握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内容一、知识回顾1、集合的概念。

2、集合的分类。

3、集合的性质。

4、常用的数集。

5、集合的表示。

6、元素与元素和集合与元素的关系以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二、全集与补集1 补集:一般地,设S 是一个集合,A 是S 的一个子集(即S A ⊆),由S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 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A C S ,即C S A=},|{A x S x x ∉∈且2、性质:C S (C S A )=A ,C S S=φ,C S φ=S3、全集:如果集合S 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常用U 表示S A三、典例分析例1、(1)若S={1,2,3,4,5,6},A={1,3,5},求C S A(2)若A={0},求证:C N A=N*例2、已知全集U=R,集合A={x|1≤2x+1<9},求CAUB的关系例3、已知S={x|-1≤x+2<8},A={x|-2<1-x≤1},B={x|5<2x-1<11},讨论A与CS四、课堂练习1、已知全集U={x|-1<x<9},A={x|1<x<a},若A≠φ,则a的取值范围是()(A)a<9 (B)a≤9 (C)a≥9 (D)1<a≤92、已知全集U={2,4,1-a},A={2,a2-a+2}如果C U A={-1},那么a的值是?3、已知全集U,A是U的子集,φ是空集,B=C U A,求C U B,C Uφ,C U U4、设U={梯形},A={等腰梯形},求C U A.5、已知U=R,A={x|x2+3x+2<0}, 求C U A.6、集合U={(x ,y )|x ∈{1,2},y ∈{1,2}} ,A={(x ,y )|x ∈N*,y ∈N*,x+y=3},求C U A.7、设全集U (U ≠Φ),已知集合M ,N ,P ,且M=C U N ,N=C U P ,则M 与P 的关系是( )(A )M=C U P ; (B )M=P ; (C )M ⊇P ; (D )M ⊆P.五、交集和并集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 且属于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A B={x|x ∈A ,且x ∈B }.如:{1,2,3,6} {1,2,5,10}={1,2}.又如:A={a,b,c,d,e },B={c,d,e,f}.则A B={c,d,e}.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A B ={x|x ∈A ,或x ∈B}).如:{1,2,3,6} {1,2,5,10}={1,2,3,5,6,10}.(1)交集与并集的定义仅一字之差,但结果却完全不同,交集中的且有时可以省略,而并集中的或不能省略,补集是相对于全集而言的,全集不同,响应的补集也不同;(2)交集的性质:A B B A =,A A A = ,∅=∅ A ,A B A ⊆ ,B B A ⊆ ;(3)并集的性质:A B B A =,A A A = ,A A =∅ ,B A A ⊆,B A B ⊆;(4)B A A B A ⊆⇔= ,A B A B A ⊆⇔= ;(5)集合的运算满足分配律:)()()(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6)补集的性质:∅=A C A u ,U A C A u = ,A A C C u u =)(;(7)摩根定律:B C A C B A C u u u =)(,B C A C B A C u u u =)(;六、典例分析例1 、设A={x|x>-2},B={x|x<3},求A B.例2 、设A={x|x 是等腰三角形},B={x|x 是直角三角形},求A B.例3 、A={4,5,6,8},B={3,5,7,8},求A B.例5、设A={x|-1<x<2},B={x|1<x<3},求A ∪B.说明: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时,往往先将集合化简,两个数集的交集、并集,可通过数轴直观显示;利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的交集,有助于解题例6(课本第12页)已知集合A={(x,y)|y=x+3},{(x,y)|y=3x-1},求A B.注:本题中,(x,y)可以看作是直线上的的坐标,也可以看作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高考真题选录:一、选择题1.设集合{|32}M m m =∈-<<Z ,{|13}N n n MN =∈-=Z 则,≤≤( )A .{}01,B .{}101-,,C .{}012,,D .{}1012-,,, 2.已知全集U =R ,集合{}|23A x x =-≤≤,{}|14B x x x =<->或,那么集合)(B C A U 等于( )A .{}|24x x -<≤B .{}|34x x x 或≤≥C .{}|21x x -<-≤D .{}|13x x -≤≤3.设集合{}{}{}1,2,3,4,5,1,2,3,2,3,4U A B ===,则=)(B A C U ( )(A){}2,3 (B){}1,4,5 (C){}4,5 (D){}1,54.设集合|0{8}x x N U =∈<≤,{1,2,4,5}S =,{3,5,7}T =,则=)(T C S U ( )(A ){1,2,4} (B ){1,2,3,4,5,7} (C ){1,2} (D ){1,2,4,5,6,8}5.集合{}|lg ,1A y R y x x =∈=>,}{2,1,1,2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1AB =-- B . ()(,0)R C A B =-∞ C .(0,)A B =+∞ D . }{()2,1R C A B =--6.满足M ⊆{a 1, a 2, a 3, a 4},且M ∩{a 1 ,a 2, a 3}={ a 1·a 2}的集合M 的个数是( )(A )1 (B)2 (C)3 (D)47.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设{}1,2A =,{}0,2B =,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 .0B .2C .3D .68.已知全集{12345}U =,,,,,集合2{|320}A x x x =-+=,{|2}B x x a a A ==∈,,则集合)(B A C U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1.若集合{}|2A x x =≤,{}|B x x a =≥满足{2}A B =,则实数a = .2.已知集合M={}R y x x y x ∈=+-,,01 ,N={}R y x y x y ∈=+,,122 则M ⋂N=______3.已知集合P={}{}R x x y y Q R x x y y ∈+-==∈+-=,2,,22,那么P ⋂Q=____________。

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与并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与并集

3
x
用Venn图分别表示下列各组中的三个集合:
• ①A={-1,1,2,3},B={-1,-2,1},C={-1,1};
• ②A={x|x≤3},B={x|x>0},C={x|0<x≤3};
• ③A={x|x为三中中考语文成绩优秀者}, B={x|x为三中中考数学成绩优秀者},
• C={x|x为三中中考语文数学成绩优秀者}.
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 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 否也可以”相加“呢?
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 (1)A={1,3,5},B={2,4,6},C={1,2,3,4,5,6};
A
+
B
=
C
(2)A={x | x是有理数},B={x | x是无理数},C={x | x是实数}。
B={(x,y)|y=5x-3}, ∴ A∩B={(x,y)|y=-4x+6且y=5x-3}
={(x,y)|x=1,y=2}={(1,2)} , A∪B={(x,y)|y=-4x+6,或y=5x-3}.
练习: 1.已知全集U={a,b,c,d,e},集合A={b,c}, B={c,d},则 (CU A )∩ B等于 ( D)
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之间的关系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子集真子集的定义子集真子集的定义01059148819学习目标1
回顾交流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子集、真子集的定义
集合之间的关系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 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010-5914 8819
4,6
5,8
3,7
强 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时 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的综合运算
课时目标
1.深刻理解交集、并集、补集的含义及运算.
2.能进行集合的并交补运算.
识记强化
1.集合的运算性质
(1)A∪B=B∪A,A∪A=A,A∪∅=A,A∩B=B∩A,A∩A=A,A∩∅=∅.
(2)A⊆(A∪B),B⊆(A∪B),(A∩B)⊆A,(A∩B)⊆B.
2.下列各式中,表达错误的是()
A.∅⊆{x|x<4} B.2 ∈{x|x<4}
C.∅∈{∅,{0},{1}} D.{2 }∈{x|x<4}
答案:D
解析:对于B,C,元素与集合之间用“∈”或“∉”符号,且2 是集合{x|x<4}中的元素,所以B表达正确,∅是集合{∅,{0},{1}}中的一个元素,所以C表达正确;对于A,D,集合与集合之间用“⊆”或“ ”符号,且∅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A表达正确,D表达错误.
(3)A⊆B⇔A∪B=B⇔A∩B=A.
(4)A∪( A)=U,A∩( A)=∅.
(5) ( A)=A, U=∅, ∅=U.
2.全集具有相对性,即对于研究某个问题时的全集可能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就不是全集;补集是相对于全集而言的,由于全集具有相对性,那么补集也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全集下,一个集合的补集可能不相同.
课时作业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设全集U={1,3,5,7},若集合M满足 M={5,7},则集合M为()
A.{1,3} B.{1}或{3}
C.{1,3,5,7} D.{1}或{3}或{1,3}
答案:A
解析:由U={1,3,5,7}及 M={5,7},得M={1,3},故选A.
11.(13分)已知集合A={x|2<x<7},B={x|2<x<10},C={x|5-a<x<a}.
(1)求A∪B,( A)∩B;
(2)若C⊆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1)A∪B={x|2<x<10}.
∵ A={x|x≤2或x≥7},
∴( A)∩B={x|7≤x<10}.
(2)①当C=∅时,满足C⊆B,此时5-a≥a,得a≤ ;
解得a=-1或a=2.
经检验,a=-1时,A={1},符合题意;a=2时,A={1,4},与A={1}矛盾,舍去.
综上所述,存在实数a=-1,使得A,B满足条件.
13.(15分)已知集合A={x|x2-(a+3)x+a2=0},B={x|x2-x=0},是否存在实数a,使A,B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A≠B;②A∪B=B;③∅ (A∩B)?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假设存在实数a使A,B满足题设条件,易知B={0,1}.
因为A∪B=B,所以A⊆B,即A=B或A B.
答案:{x|0≤x≤1}∅
解析:因为M={x|x>1,x∈R},所以 M={x|x≤1,x∈R},又N={y|y=2x2,x∈R}={y|y≥0},所以( M)∩N={x|0≤x≤1}.因为M={x|x>1,x∈R}表达数集,而P={(x,y)|y=x-1,x∈R,y∈R}表示点集,所以M∩P=∅.
A.M=N B.M⊆N
C.M⊇N D.M,N无公共元素
答案:D
解析:因为M={(x,y)|(x+3)2+(y-1)2=0}={(-3,1)}是点集,而N={-3,1}是数集,所以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故选D.
6.已知全集U=R,集合A={x|1<x≤3},B={x|x>2},则A∩( B)等于()
A.{x|1<x≤2} B.{x|1≤x<2}
3.设全集U=Z,集合A={-1,1,2},B={-1,1},则A∩( B)为()
A.{1,2} B.{1}
C.{2} D.{-1,1}
答案:C
解析:因为U=Z,B={-1,1},所以 B为除-1,1外的所有整数的集合,而A={-1,1,2},所以A∩( B)={2}.
4.已知集合A={x∈Z|x2-3x-18<0},B={x|2-x>0},则A∩B等于()
②当C≠∅时,要C⊆B,则 ,解得 <a≤3.
由①②,得a≤3.
∴a的取值范围是{a|a≤3}.
能力提升
12.(5分)设M、P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P的差集为M-P={x|x∈M,且x∉P},则M-(M-P)等于()
A.P B.M∩P
C.M∪P D.M
答案:B
解析:解析:由于给出的新定义,以及所需解决的问题中的集合都是抽象的集合,这时若类比于实数运算,则会得出错误结论.而用图示法,则有助于对新定义的理解,如图所示.
由条件①A≠B,知A B.
又因为∅ (A∩B),所以A≠∅,即A={0}或{1}.
当A={0}时,将0代入方程x2-(a+3)x+a2=0,得a2=0,解得a=0.
经检验,a=0时,A={0,3},与A={0}矛盾,舍去.
当A={1}时,将1代入方程x2-(a+3)x+a2=0,得a2-a-2=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10.(12分)某班有50名学生,有36名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有23名同学参加物理竞赛,有3名学生两科竞赛均未参加,问该班有多少同学同时参加了数学、物理两科竞赛?
解:全集为U,其中含有50名学生,设集合A表示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B表示参加物理竞赛的学生,则U中元素个数为50,A中元素个数为36,B中元素个数为23,全集中A、B之外的学生有3名,设数学、物理均参加的学生为x名,则有(36-x)+(23-x)+x+3=50,解得x=12.所以,本班有12名学生同时参加了数学、物理两科竞赛.
答案:{x|x≤-2或x≥6}
得∁U(A∪B)={x|x≤-2或x≥6}.
8.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________.
答案: (A∪B)∪(A∩B)解析:阴影部分有两类:(1) (A∪B);(2)A∩B.
9.设集合M={x|x>1,x∈R},N={y|y=2x2,x∈R},P={(x,y)|y=x-1,x∈R,y∈R},则( M)∩N=________,M∩P=________.
A.{3,4,5}
B.{-2,-1,0,1}
C.{-5,-4,-3,-2,-1,0,1}
D.{-5,-4,-3}
答案:B
解析:A={x∈Z|-3<x<6}={-2,-1,0,1,2,3,4,5},B={x|x<2},∴A∩B={-2,-1,0,1},选B.
5.集合M={(x,y)|(x+3)2+(y-1)2=0},N={-3,1},则M与N的关系是()
C.{x|1≤x≤2} D.{x|1≤x≤3}
答案:A
解析:U=R,∴ B={x|x≤2},A∩ B={x|1<x≤3}∩{x|x≤2}={x|1<x≤2}.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7.已知集合U=R,A={x|-2<x≤5},B={x|4≤x<6},则∁U(A∪B)=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