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应变状态理论

合集下载

第三章应变理论课件

第三章应变理论课件

Venant)1797年生于法国,
1886年逝世。1825年毕业于
巴黎桥梁公路学校,后从事
工程设计工作,1837年回该
校任教,1868年当选为法国
科学院院士。在弹性力学、
塑性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
做出了贡献。他的力作用的
局部思想被称为“圣维南原 理”。
圣维南
(A.J.Saint-Venant)
§3-5 变形协调方程
§3-3 转动张量
如图4设过点 从物体中任意取出
一微元线段 。若令点 的坐标

,则点 的坐标为
变形后, 变成 的位移为
。令点 的位移为
于是
图4
, 则点
§3-3 转动张量
§3-3 转动张量
其中
若令

表示位移矢量 的旋度,
则分别表示物体
内微元体绕相应的坐标轴的旋转分量,而
则代
表微元体的刚性转角。
§3-3 转动张量
应变协调方程的物理意义: ➢ 物体变形后每一单元体都发生形状改变,如变形不满
足一定的关系,变形后的单元体将不能重新组合成连 续体,其间将产生缝隙或出现相互嵌入现象。 ➢ 为使变形后的物体保持连续体,应变分量必须满足一 定的关系。 注:应变协调方程是变形连续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例题
例1. 设物体变形时产生的应变分量为
在略去二阶及更高阶的微量以后简化为 线段 的正应变是
(3)
§3-2 小应变张量(几何方程)
由于位移是微小的, 方向的位移所引起的线段 的伸缩,是更高一阶微小的,略去不计。同样线段
的正应变是 (4)
求出线段 与 之间的直角改变,也就是剪应 变 ,用位移分量来表示。
§3-2 小应变张量(几何方程)

《弹塑性力学》第三章 应变分析.ppt

《弹塑性力学》第三章 应变分析.ppt
第三章 应变分析
§3-1 位移和(工程)应变 §3-2 应变张量和转动张量 §3-3 应变张量和转动张量的坐标变换式 §3-4 主应变、主应变方向、应变张量
的三个不变量
§3-5 变形协调条件(相容条件)
2021/3/11
1
§3-1 位移和(工程)应变
在第二章我们研究了应力张量本身和 体力、面力之间的关系式,即平衡规律。 本章将讨论变形体研究的另一个基本关系: 变形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当然要以小变形 假设为基础,位移和形变相对于变形体几 何尺寸是微小的。
1
1
Uij ui, j 2 (ui, j u j,i ) 2 (ui, j u j,i )
或 Uij ui, j ij ij
2021/3/11
10
§3-2 应变张量和转动张量
其中
ij
1 2
(ui,
j
u j,i )
ij
1 2
(ui, j
u j,i )
ij = ji(对称张量), ij = -ji (反对称张量)
x2 R
dx2=1
x2 u2 ,1 u2 ,2 R’’ R’
u1,1 u1,2 u2,1 u2,2
dx2=1
相对位移
Q’
P’
Q’’
u1 ,2 x1
dx1=1 u1 ,1
Q P dx1=1
x1
u1、u2
2021/3/11
13
§3-2 应变张量和转动张量
x2
22=u2 ,2 21= (u2 ,1 +u1 ,2 )/ 2
Q''Q'
du
dr
'
dr
——相对位移矢量

塑性力学_第三章应变状态

塑性力学_第三章应变状态

第三章 应变状态理论在外力、温度变化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物体内部各质点将产生位置的变化,即发生位移。

如果物体内各点发生位移后仍保持各质点间初始状态的相对位置,则物体实际上只发生了刚体平移和转动,这种位移称为刚体位移。

如果物体各质点发生位移后改变了各点间初始状态的相对位置,则物体同时也产生了形状的变化,其中包括体积改变和形状畸变,物体的这种变化称为物体的变形运动或简称为变形,它包括微元体的纯变形和整体运动。

应变状态理论就是研究物变形后的几何特性。

即给定物体内各点变形前后的位置,确定无限接近的任意两点之间所连矢量因物体变形所引起剧烈变化。

这是一个单纯的几何问题,并不涉及物体变形的原因,也就是说并不涉及物体抵抗变形的物理规律。

本章主要从物体变形前后的几何变化论述物体内一点的应变状态。

3.1 位移与线元长度、方向的变化1.1坐标与位移设变形前物体上各点的位置在笛卡尔坐标(Descarter coordinate)系的轴(X 、、Y、Z )上的投影为(z y x ,,),又设物体上各点得到一位移,并在同一坐标轴上的投影为(u 、v 、w ),这些位移分量可看作是坐标(z y x ,,)的函数。

于是物体上任点的最终位置由下述坐标值决定。

即⎪⎭⎪⎬⎫+=+=+=),,(),,(),,(z y x w z z y x v y z y x u x ζηξ (3.1-1)上式中函数u 、v 、w 以及它们对坐标(z y x ,,)的偏导数假设是连续的,则式(3.1-1)确定了变量(z y x ,,)与),,(ζηξ之间的关系。

因为物体中变形前各点对应看变形后的各点,因此式(3.1-1)是单值的,所以式(3.1-1)可看成是坐标的一个变换。

如果在(3.1-1)中,假设00,y y x x ==,则由(3.1-1)式可得如下三个方程⎪⎭⎪⎬⎫+=+=+=),,(),,(),,((00000000z y x w z z y x v y z y x u x ςηξ (3.1-2)式(3.1-2)决定了一条曲线,曲线上各点 ,,21**M M ,在物体变形前为平行于z 轴的直线(00,y y x x ==)上(图3.1)。

弹性力学课件第三章应变理论

弹性力学课件第三章应变理论
有限元法的实现需要借助计算机编程,利用有限 元分析软件进行建模、求解和后处理。
有限差分法
01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基于离散化的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将连续的时间或 空间离散化为有限个差分,建立差分方程进行求解。
02
在弹性力学中,有限差分法常用于求解波动问题和热传导问题等偏微 分方程。
03
有限差分法的优点在于简单直观,易于编程实现,特别适合处理规则 区域的问题。
应变分析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对于评估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 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和核能等领域的高强度材料中尤为重要。
流体力学中的应变分析
01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在流体力学中,应变分析是研究流体流动状态和流体机械性能的 基础。
02
应变分析在流体力学中主要关注流体在不同压力、温度和 剪切力等条件下的流动行为。通过测量流体的应变响应, 可以评估流体的流动特性和机械性能,为流体机械的设计 和优化提供依据。
应变理论在处理大变形和塑性变形时存在困难,需要 引入更复杂的模型和理论。
应变理论在处理多相材料和复合材料时,难以准确描 述材料的复杂行为。
应变理论的新发展
发展了高阶应变理论,以更准确地描述材料的复杂 变形行为。
引入了有限变形理论,对应变和应力进行更全面的 描述。
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法,对应变进行数值 模拟和分析。
弹性力学课件第三章应变理论

CONTENCT

• 应变理论概述 • 应变理论基础 • 应变分析方法 • 应变理论应用 • 应变理论发展前景
01
应变理论概述
应变定义与测量
应变定义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和尺寸 的相对变化。

应变状态 V2011

应变状态 V2011

3 2 ∴ u = x + f ( y) 2
∴ v = y 2 + g ( x)
γ xy
∂v ∂u = + = f ' ( y ) + g ' ( x) ≠ xy ∂x ∂y
•显然该应变分量没有对应的位移。 •要使这一方程组不矛盾,则六个应变分量必须满足一定的 条件。以下我们将着手建立这一条件。 •要使几何方程求解位移时方程组不矛盾,则六个应变分量 要使几何方程求解位移时方程组不矛盾, 要使几何方程求解位移时方程组不矛盾 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应 变状态理论
ftp:// 端口号 21 donxij 用户名 public 密码
参考文献
1. 吴家龙. 弹性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第3章
董兴建(donxij@) 董兴建 机械学院A楼 机械学院 楼832室 室 振动、 振动、冲击与噪声研究所
1 位移分量和应变分量
M(x,y,z)移动至 (x',y',z') ( , , )移动至M'( , , )
点的位移为MM' 点的位移为
z
u = x'- x = u(x,y,z) ( ) v = y'- y = v(x,y,z) ( ) w = z’- z = w(x,y,z) ( ) 在数学上,x',y',z' z 的单值连续函数
位移和应变--引言
单轴应变
x
F
dx u(x+dx) u(x) x A A’ B B’
Chapter 4.1
位移和应变--引言
单轴应变
微元的长度变化:
∆l = A′B′ − AB = {x + dx + u ( x + dx ) − x + u ( x ) } − dx = u ( x + dx ) − u ( x )

高等材料力学课件第三章-应变状态

高等材料力学课件第三章-应变状态

应变与变形
1 变与变形的关系
应变是描述物体形变程度的量,而变形是指物体由于受力而发生的形状改变。
2 应变分量与应力分量的关系
应变和应力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应变和应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材料的力学性质进行分析。
3 应变表面与应力表面的关系
应变表面和应力表面是描述物体应变和应力分布情况的图形,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总结
1 本章主要内容回顾
本章我们深入学习了材料力学中的应变状态,包括应变概念、应变矩阵、平面应变状态 和空间应变状态等。
2 应变概念和应变矩阵的关系
应变概念是研究物体形变程度的基本概念,而应变矩阵是用于描述物体应变状态的重要 工具。
3 平面应变状态和空间应变状态的区别和联系
平面应变状态是指物体在平面内发生的应变情况,而空间应变状态是指物体在三维空间 内发生的应变情况。
高等材料力学课件第三章 变状态
欢迎来到本课件第三章,我们将深入探讨材料力学中的应变状态。了解应变 概念、应变矩阵、平面应变状态和空间应变状态等重要内容。
应变概念
1 应变定义
应变是描述物体在受到力 作用后形变程度的量,可 分为线性应变和非线性应 变。
2 应变率
应变率是指物体单位时间 内的形变速率,可以用来 描述物体的变形速度。
3 应变分量
应变分量是指在应变矩阵 中表示物体变形情况的各 个分量,分为正应变和剪 应变。
应变矩阵
1 应变矩阵的表示
应变矩阵是用矩阵形式表示物体各个方向上的应变分量。
2 应变矩阵的性质
应变矩阵具有可逆性、对称性和线性性等特点,这些性质在材料的力学分析中起到重要 的作用。
3 应变矩阵的运算
应变矩阵可以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等基本运算,这些运算可以用于分析和计算材料的 应变状态。

连续介质力学第三章(分析“应力”文档)共110张PPT

连续介质力学第三章(分析“应力”文档)共110张PPT
一点的应变状态可用二阶张量的形式来表示,称为 应变张量,用表示,即:
x xy xz
ij
y
yz
=
(对称)
z
x
1 2
xy
y
(对称 )
u
x
1 2
u y
v x
1 2
u z
w x
=
v y
1 2
v z
w y
(对称)
w
z
1
2 1
2
xz yz
z
◆ 几何方程:
x
u x

y
v y
性体变,从而出现奇异屈服面。
⑩.平衡(或运动)微分方程
◆ 平衡微分方程:
x
x
yx
y
zx
z
F
x 0
2u t2
xy
x
y
y
zy
z
F
y
0
2v t2
xz
x
yz
y
z
z
F
z 0
2w t2
ij'j Fi 0
◆ 一个客观的弹性力学问题,在物体体内任意一点的 应力分量和体力分量必定满足这组方程。
xxyssii n n xyycco o s sq q00sci on s xy
(xyq0)ctg (xyq0) tg
yxtan
左边界:据圣文南原理和平衡的原理得:
Fx 0 , Fy 0 , M0 0 ,
h
hxdy 0
h
hxydy P0
h
h x ydy M 0
h xdy 0
理论上可证明:当一点的应力状态确定时,经推导 必可求出三个实根,即为主应力,且主应力彼此正交。

高弹第三章应变状态(1)

高弹第三章应变状态(1)

•应变张量一旦确定,则任意坐标系下的应变 分量均可确定。因此应变状态就完全确定。 •坐标变换后各应变分量均发生改变,但作为 一个整体,所描述的应变状态并未改变。
•主应变与应变主轴
• 应变主轴—— 切应变为0的方向 •
主应变—— 应变主轴方向的正应变
主应变确定 ——应变主轴方向变形
1 1 (ε x − ε )l + γ xy m + γ xz n = 0 2 2 1 1 γ xyl + (ε y − ε )m + + γ yz n = 0 2 2 1 1 γ xz l + γ yz m + (ε z − ε )n = 0 2 2
1 γ xy 2 1 γ xz 2 dx 1 γ yz dy 2 dz εz
位移增量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du 0 dv = ω z dw − ω y − ωz 0 εx ω y dx 1 − ω x dy + γ yx dz 2 0 Leabharlann 1 γ 2 zx c
x
b
c
o
P
u
P’
A
∂u u + dx ∂x
A’’
x
v
B
∂v v + dy ∂y
α
β
∂v v + dx ∂x
A’
B’’
∂u u + dy ∂y
B’
y
PA的正应变 PA的正应变:
∂u u + dx − u ∂u ∂x εx = = dx ∂x
同理线段PB的正应变为: 同理线段PB的正应变为: PB的正应变为

弹塑性力学-第3章 应变状态

弹塑性力学-第3章 应变状态

第三章 应变状态理论在外力、温度变化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物体内部各质点将产生位置的变化,即发生位移。

如果物体内各点发生位移后仍保持各质点间初始状态的相对位置,则物体实际上只发生了刚体平移和转动,这种位移称为刚体位移。

如果物体各质点发生位移后改变了各点间初始状态的相对位置,则物体同时也产生了形状的变化,其中包括体积改变和形状畸变,物体的这种变化称为物体的变形运动或简称为变形,它包括微元体的纯变形和整体运动。

应变状态理论就是研究物变形后的几何特性。

即给定物体内各点变形前后的位置,确定无限接近的任意两点之间所连矢量因物体变形所引起剧烈变化。

这是一个单纯的几何问题,并不涉及物体变形的原因,也就是说并不涉及物体抵抗变形的物理规律。

本章主要从物体变形前后的几何变化论述物体内一点的应变状态。

位移与线元长度、方向的变化坐标与位移设变形前物体上各点的位置在笛卡尔坐标(Descarter coordinate)系的轴(X 、、Y、Z )上的投影为(z y x ,,),又设物体上各点得到一位移,并在同一坐标轴上的投影为(u 、v 、w ),这些位移分量可看作是坐标(z y x ,,)的函数。

于是物体上任点的最终位置由下述坐标值决定。

即⎪⎭⎪⎬⎫+=+=+=),,(),,(),,(z y x w z z y x v y z y x u x ζηξ上式中函数u 、v 、w 以及它们对坐标(z y x ,,)的偏导数假设是连续的,则式确定了变量(z y x ,,)与),,(ζηξ之间的关系。

因为物体中变形前各点对应看变形后的各点,因此式是单值的,所以式可看成是坐标的一个变换。

如果在中,假设00,y y x x ==,则由式可得如下三个方程⎪⎭⎪⎬⎫+=+=+=),,(),,(),,((00000000z y x w z z y x v y z y x u x ςηξ式决定了一条曲线,曲线上各点Λ,,21**M M ,在物体变形前为平行于z 轴的直线(00,y y x x ==)上(图。

弹塑性力学 第03章应变状态理论

弹塑性力学    第03章应变状态理论
第三章 应变状态理论
在外力(或温度变化)作用下,物体内各部分之 间要产生相对运动。物体的这种运动状态,称为“变 形”。本章专门分析物体的变形,它的任务是 (1)分析一点的应变状态; (2)建立几何方程和应变协调方程。
§3-1 §3-2 §3-3 §3-4 §3-5 §3-6 §3-7
变形和应变的概念 应变与位移的关系—几何方程 相对位移张量 转动分量 主应变 应变张量不变量 体应变 应变协调方程 位移边界条件
可以证明,与物体内A点无限邻近的一点B的位移由三部分 组成。
B B2 B3 B1
A
A1
① 随同A点平移位移,如左图中的BB2所示 ② 绕A点刚性转动在B点所产生的位移,如左图中的B2B3所示 ③ 由A点邻近的微元体的变形在B点引起的位移,如左图中的 B3B1
§3-4 主应变 应变张量不变量
设在坐标系Oxyz下,某点(譬如M点)的6个应变分量为
1 2
1 2 1 2
γ xz ⎤ ⎥ γ yz ⎥ εz ⎥ ⎦
⎡ 0 ⎢ 1 + ⎢ 2 ωz 1 ⎢ ⎣− 2 ω y
− ωz 0
1 2
ωx
ωy ⎤ ⎥ 1 − 2 ωx ⎥
1 2
0 ⎥ ⎦
u ⎡∂ ∂x ⎢ ∂v ⎢ ∂x ∂w ⎢ ⎣ ∂x
∂u ∂y ∂v ∂y ∂w ∂y
∂u ∂z ∂v ∂z ∂w ∂z
2 2 2
n=(l , m , n)为该微分线段的方向余弦。
ε i′j′ = ε ij ni′i n j′j
物体内某点的6个应变分量将随着坐标系的旋转而改 变。物体受力变形后,过物体内的某一确定的点能否找到这 样一个坐标系,在这个坐标下,只有正应变分量,而所有切 应变分量都为零。也就是说,过该点能否找到这样3个互相垂 直的方向,使沿这3个方向的微分线段在物体变形后只是各自 地改变了长度,而其夹角仍保持为直角。 A F A F B F B F

弹性力学 第三章应变状态理论

弹性力学 第三章应变状态理论

w
w
1 2
xz
dx
1 2
yz
dy
z
dz
1 2
y
dx
1 2
xdy
§3-2 相对位移张量 转动分量
0
u u
v
v
1 2
z
w
w
1 2
y
1 2
z
0
1 2
x
1 2
y
dx
1 2
x
dy
dz
0
x
1 2
xy
1 2
xz
dx
1 2
xy
y
1 2
yz
dy
1 2
xz
1 2
yz
dz
x
u x
y
v y
z
w z
yz
w y
v z
zx
u z
w x
xy
v x
u y
1 2
yz
yz
,
1 2
zx
zx ,
1 2
xy
xy
ij
1 2
(ui,
j
u j,i )
§3-2 相对位移张量 转动分量
相对位移张量:
u u u
x
y
z
v v v
x
y
z
w w w
x y z
转动矢量:
u(x dx, y, z) u u dx
a:
x
v(x dx, y, z) v v dx x
u(x, y dy, z) u u dy
b:
y
b a
v(x, y dy, z) v v dy

高等材料力学课件第三章-应变状态

高等材料力学课件第三章-应变状态

( yz xz xy ) 2 2 x
x x y z
yz
( yz xz xy ) 2 2 y
y x y z
xz
( yz xz xy ) 2 2 z
z x y z
xy
§3.3 应变协调7
•变形协调方程的数学意义
•使3个位移为未知函数的六个几何方程不相矛 盾。
•变形协调方程的物理意义
而且改变了物体内部各个点的相对 位置。
§3.1 变形2
M (x, y, z) M (x, y, z)
u=x'(x,y,z)- x=u(x,y,z) v=y'(x,y,z)- y=v(x,y,z) w=z'(x,y,z)- z=w(x,y,z)
位移u,v,w是单值连续函数
进一步分析假定位移函 数具有连续的三阶导数
• 目录
• §3.1 变形与应变概念
• §3.2 向
主应变与主应变方
• §3.3 应变协调方程
§3.1 变形与应变概念
• 由于外部因素 ——载荷或温度变化 • 位移—— 物体内部各点空间位置发
生变化 • 位移形式 • 刚体位移:物体内部各点位置变化,
但仍保持初始状态相对位置不变。 • 变形位移:位移不仅使得位置改变,
§3.3 应变协调15
• 如果物体表面的位移已知,称为位移边界 • 位移边界用Su表示。
• 如果物体表面的位移 u, v, w,已知
• 边界条件为
uu vv ww
• 称为位移边界条件
§3.3 应变协调16
• 设物体表面为S • 位移已知边界Su • 面力已知边界Ss
则 S=Su+Ss
• 弹性体的整个边界,是由面力边界和位移边 界构成的。

第三章应变状态理论

第三章应变状态理论


w y

v z

mn


u z

w x

ln


v x

u y
lm
可写成: r xl2 ym2 zn2 g yzmn g zxln g xylm
表明:如知物体内某点的6个应变分量,即可求得过该点的任
切应变xyyzzx六个应变分量我们从物体中取出x方向上长dx的线段pa变形后dxdxpa的正应变在小变形时是由x方向的位移所引起的因此pa正应变为pa的转角为dxdx我们从物体中取出y方向上长dy的线段pb变形后为pbb点y方向的位移为x方向上的位移为pb的正应变在小变形时是由y方向的位移所引起的因此pb正应变为线段pa的转角是线段pb的转角是于是直角apb的改变量为这样平面上一点的变形我们用该点x方向上的正应变y方向上的正应变和xy方向构成的直角的变化切应力来描述称为应变分同样空间一点的变形我们用该点xyz方向上的正应变和xyyzzx方向构成的直角的变化切应变来描述
dy

w
w

1 2

y
1 2
x
0
dz

1 2
g
zx
1 2
g
yz
dz
z


x

ij


1 2
g
xy
1 2
g
xy
y
1 2 1 2
g g
zx yz


11 21
12 22
v

v

1 2
g
xydy

应变状态

应变状态

x
2
cos 2
与平面应力状态σα、τα的计算类似:
εα 与σα 对应,γα /2与τα对应,有:

2
x y
2

x y
2 x y 2
cos 2 sin 2
x
2
sin 2 cos 2
x
2
主应变
x y 2 x 2 max x y ( ) ( ) min 2 2 2
2
斜面应力公式
x y
2
x y
2
cos 2 x sin 2

x y
2
sin 2 x cos 2
应变分析公式 x y x y x cos 2 sin 2 2 2 2

2

x y
2
sin 2
2
d (l ) x dx cos y dy sin x dx sin ds ds x cos 2 y sin 2 x sin cos
o
x
2( x y ) sin cos x (cos sin )
45
G 45
BD BD cos 45 x 2x 2 BD cos 45

B
A
45

C
1 1 45 1 3 E E E 则G 21
2G


x

D D


例:在一钢块上槽内紧密无隙地嵌入一铝质立方块,尺寸 为 10mm×10mm×10mm 。当铝块受到压力 P=6kN 的作用 时,假设钢块不变形,铝的弹性模量 E=70GP,=0.33 。试求铝块的三个主应力及相应的变形。 解:

弹塑性力学(应变状态理论)讲稿

弹塑性力学(应变状态理论)讲稿

当体积不变时:
ij e ij
应变偏张量
三、应变参量及计算公式
1. 主切应变

2
x y
2 x y 2

x y
2
cos 2
xy
2
sin 2
sin 2
xy
2
cos 2
1 ( 2 3 ) 2 ( 3 1 ) 3 ( 1 2 )
1 2 3
2. 八面体切应变 与三个应变主轴方向具有相同倾角平面上的应变
m ax 1 3
1 8 (1 2 3 ) m 3 2 2 2 2 8 1 2 2 3 3 1
du u d x dt x x dv v d y dt y y dw w d z dt z z
d xy d yz d zx
u v dt dt y x v w dt dt z z w u dt dt x z
zx
u w z x
4. 应变张量与应变参量
一、应变张量
引入符号:
xy
yz
zx
1 1 v u xy x y 2 2 1 1 w v yz y z 2 2 1 1 u w zx 2 2 z x
v
dy B y
P


A B
u x x v y y
xy
v u x y
v v dy y
u u dy y
三维状态下的几何方程
x
y
几 何 方 程

弹性力学 本构方程 刚度矩阵 柔度矩阵

弹性力学 本构方程 刚度矩阵 柔度矩阵

弹性力学本构方程刚度矩阵柔度矩阵弹性力学本构方程刚度矩阵柔度矩阵中文名称:弹性力学英文名称:theory of elasticity其他名称:弹性理论定义:研究弹性体在荷载等外来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应变、位移和稳定性的学科。

所属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 ;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 ;工程力学(水利)(三级学科)弹性力学也称弹性理论,主要研究弹性体在外力作用或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下所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从而解决结构或机械设计中所提出的强度和刚度问题。

在研究对象上,弹性力学同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之间有一定的分工。

材料力学基本上只研究杆状构件;结构力学主要是在材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杆状构件所组成的结构,即所谓杆件系统;而弹性力学研究包括杆状构件在内的各种形状的弹性体。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弹性物体在外力和其它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内力,也称为弹性理论。

它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塑性力学和某些交叉学科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化工、航天等工程领域。

弹性体是变形体的一种,它的特征为: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变形,当外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除去外力后物体即恢复原状。

绝对弹性体是不存在的。

物体在外力除去后的残余变形很小时,一般就把它当作弹性体处理。

弹性力学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人类从很早时就已经知道利用物体的弹性性质了,比如古代弓箭就是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

当时人们还是不自觉的运用弹性原理,而人们有系统、定量地研究弹性力学,是从17世纪开始的。

发展初期的工作是通过实践,探索弹性力学的基本规律。

这个时期的主要成就是R.胡克于1678年发表的弹性体的变形与外力成正比的定律,后来被称为胡克定律。

第二个时期是理论基础的建立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成就是,从1822,1828年间,在A.-L?柯西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应变、应变分量、应力和应力分量概念,建立了弹性力学的几何方程、平衡(运动)微分方程,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广义胡克定律,从而为弹性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ε x ε y ε z ε xy ε yz ε zx
则相对位移张量(非对称) 则相对位移张量(非对称)可分解为应变张量与转 动张量。 动张量。
2010-11-10 19
3.3 转轴时应变分量的变换
设在坐标轴oxyz下,物体内某一点的 个应 下 物体内某一点的6个应 设在坐标轴 变分量为 εx ,ε y ,εz ,γ xy,γ yz,γ zx 。现使坐标轴旋 转一个角度,新老坐标的关系为: 转一个角度,新老坐标的关系为: x y z
∂ ∂ ∂ ∂
∂ ∂
v z w x u y

ω ω 称为转动分量。 称为转动矢量, 这里的ω 称为转动矢量,而ω x, y , z 称为转动分量。 由此,可将相对位移张量分解为两个张量: 由此,可将相对位移张量分解为两个张量:
∂u ∂x ∂v ∂x ∂w ∂x ∂u ∂y ∂v ∂y ∂w ∂y ∂u ∂z ∂v ∂z ∂w ∂z
x

y
+εz)
则体应变为
V * −V θ = = εx +εy +εz V
2010-11-10 27
又可表示为: 又可表示为:
∂u ∂v ∂w θ = + + ∂ x ∂ y ∂z
对于某一初始连续的物体,按某一应变状态变形 后必须保持其整体性和连续性,即物体既不开裂,又 不重叠,此时所给定的应变状态是协调的,否则是不 协调的。
2010-11-10 30
εij应变张量各分量满足的应变协调条件: 应变张量各分量满足的应变协调条件:
2 2 ∂ 2ε x ∂ ε y ∂ γ xy + 2 = 2 ∂y ∂x ∂x∂y
∂ 2ε y ∂z 2
+
∂ εz = 2 ∂y ∂y∂z
2
∂ 2γ yz
∂ 2ε z ∂ 2ε x ∂ 2γ zx + 2 = 2 ∂x ∂z ∂z∂x ∂ 2ε x ∂ ∂γ zx ∂γ xy ∂γ yz 2 = + − ∂y∂z ∂x ∂y ∂z ∂x ∂ 2ε y ∂ ∂γ xy ∂γ yz ∂γ zx 2 = + − ∂z∂x ∂y ∂z ∂x ∂y ∂ 2ε z ∂ ∂γ yz ∂γ zx ∂γ xy 2 = + − ∂x∂y ∂z ∂x ∂y ∂z
6
如果各点(或部分点)间的相对距离 发生变化,则物体发生了变形。这种变 形一方面表现在微线段长度的变化,称 为线应变;一方面表现在微线段间夹角 的变化,称为切应变。
2010-11-10
7
dx dx
我们从物体中取出x方向上长dx的线段PA,变形后 为P'A',P'点的位移为(u,v),A'点x方向的位移为
9
2010-11-10
我们从物体中取出y方向 上长dy的线段PB,变形后为 P'B',B'点y方向的位移为 ∂v v+ d y ∂y x方向上的位移为
∂u u+ d y ∂y
PB的正应变在小变形时是由y方向的 位移所引起的,因此PB正应变为: ∂v εy = PB的转角为: ∂u ∂y β=
∂y
2010-11-10
2010-11-10
15
3.2 一点的形变状态,形变张量 一点的形变状态,
相对位移张量 6个应变分量是通过位移分量的 个一阶偏导,即: 个应变分量是通过位移分量的9个一阶偏导 个应变分量是通过位移分量的 个一阶偏导,
∂u ∂x ∂v ∂x ∂w ∂x ∂u ∂y ∂v ∂y ∂w ∂y ∂u ∂z ∂v ∂z ∂w ∂z
2010-11-10
10
A
∂v 线段PA的转角是 α = ∂x
∂u 线段PB的转角是 β = ∂y
于是,直角APB的改变量为
有时用张量分量
P B
2010-11-10
∂v ∂u γ xy = α + β = + ∂x ∂y
∂v ∂u ∂x + ∂y
11
A
ε xy
1 = 2
这样,平面上一点的 变形我们用该点x方向上 的正应变、y方向上的正 应变和xy方向构成的直角 的变化来描述,称为应变 分量,也就是所说的几何 方程。 从几何方程可见,当物体 的位移分量完全确定时, 形变分量即完全确定。 能完全确定。
1 ∂ui ∂u j ε ij = ∂x + ∂x 2 j i
2010-11-10

13
空间的应变分量共九 个分量,是一个对称张量, 和应力张量一样,它们遵 从坐标变换规则,同样存 在着三个互相垂直的主方 向,对应的主应变值是该 张量的特征值。这些互相 垂直的主方向构成的直角 在该应变张量的变形时, 角度不变,由主平面组成 的单元体,由正方体变为 直角长方体。在主方向构 成的坐标系中,张量分量 构成对角阵,切应变分量 为零。
=
εy
1 γ yz 2
+
2010-11-10
18
上式,等号右边第一项为对称张量, 上式,等号右边第一项为对称张量,表示微 元体的纯变形,称为应变张量, 元体的纯变形,称为应变张量,第二项为反对称 张量,它表示微元体的刚体转动,即表示物体变 张量,它表示微元体的刚体转动, 形后微元体的方位变化。 形后微元体的方位变化。 如物体中一点M 如物体中一点M的形变分量为
ε − J 1ε + J 2ε − J 3 = 0
3 2
2010-11-10
25
3.4 体应变 应变协调方程
体应变:物体变形后单位体积的改变。 如给定的六面体,其微分体积为
V = d xd yd z
其变形后的体积为:
V
*
= d x (1 + ε x ) d y (1 + ε y ) d z (1 + ε z ) ≈ d x d y d z (1 + ε
2010-11-10
∂u εx = ∂x ∂v εy = ∂y
ε xy
1 = 2
∂v ∂u ∂x + ∂y
思考题:当形变分量完全确定时,位移分量是否
12
同样,空间一 点的变形我们用该 点x、y、z方向上 的正应变和xy、yz、 zx方向构成的直角 的变化-切应变来 描述。 张量形式为
同理, 同理,可以给出某一点沿任意方向微分线段的伸 长率
ε r = ε x l 2 + ε y m 2 + ε z n2 + γ yz m n + γ xz l n + γ xy l m
2010-11-10
23
3.4 主形变,形变张量不变量 主形变,
与应力状态相类似,把切应变等于零的面称为 主平面。主平面的法线方向称为主应变方向,主平 面上的正应变就是主应变。同样存在第一、第二和 第三应变不变量。
∂u u+ dx ∂x
y方向上的位移为
∂v v+ dx ∂x
8
2010-11-10
dx
α
dx
PA的正应变在小变形时是由x方向的位移所 引起的,因此PA正应变为
εx
∂u u+ dx − u ∂u ∂x = = dx ∂x
PA的转角为
∂v v+ dx − v ∂v ∂x α = = dx ∂x
引入
ω = ∇ ×U
∂ ∂ ∂ + e2 + e3 ∂y ∂x ∂z
其中 ∇ = e1
U 为那勃勒算子, 是位移矢量, 为那勃勒算子, 是位移矢量,不难
个分量为: 算得ω 的3个分量为 个分量为
2010-11-10 17
ω ω ω
x
= = =
y
z
∂ ∂ ∂ ∂ ∂ ∂
w y u z v x
− − −
2010-11-10
28
从数学的观点说,要求位移函数u i 在其定义 域内为单值连续函数。如出现了开裂,位移函数 就会出现间断;出现了重叠,位移函数就不可能 为单值。因此,为保持物体变形后的连续性,各 应变分量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关系。
2010-11-10
29
由前面的讨论可知, 由前面的讨论可知,在小变形情况下的六个应变 分量是通过六个几何方程与三个位移函数相联系 的。如已知位移分量 u i ,极易通过几何方程求得 各个应变分量。 各个应变分量。 但反过来,如给定一组应变ε ij ,几何方程是关于 但反过来, 的微分方程组, 未知位移函数 u i 的微分方程组,其中包含了六个 方程,但仅三个未知函数。 方程,但仅三个未知函数。由于方程的个数超过 了未知数的个数,如任意给定ε ij ,则几何方程不 了未知数的个数, 一定有解, 满足某种可积条件, 一定有解,仅当ε ij ,满足某种可积条件,或称为 应变协调关系时, 应变协调关系时,才能由几何几何方程积分得到 单值连续的位移场。 单值连续的位移场。
第三章
应变状态理论
外力(或温度变化)作用下,物体内部各部 分之间要产生相对运动。物体的这种运动形态, 称为变形。 本章任务有两个: 1、分析一点的应变状态; 2、建立几何方程和应变协调方程。
2010-11-10
2
3.1 位移分量与应变分量-几何方程 位移分量与应变分量- 3.2 一点的形变状态 形变张量 3.3 转轴时应变分量的变换 3.4 主形变 形变张量不变量 3.5 体应变 应变协调方程
2010-11-10
3
3.1
位移分量与应变分量 -几何方程
在外力作用下,物 体整体发生位置和形状 的变化,一般说来各点 的位移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