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数学知识方法结论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考前辅导材料(数学科)2012.5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考前辅导材料(数学科)2012.5 第一篇高考数学考前辅导及解题策略数学应试技巧一、考前注意什么?1.考前做“熟题”找感觉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习题演练一遍,体会如何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提炼具有普遍性的解题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最重要。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二是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
还要注意典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防止形式套用时导致错误。
顺应时间安排:数学考试安排在下午,故而考生平时复习数学的时间也尽量安排在下午时段。
每天必须坚持做适量的练习,特别是重点和热点题型,保持思维的灵活和流畅。
2.先易后难多拿分改变解题习惯:不要从头到尾按顺序做题。
无论是大题还是小题,都要先抢会做的题,接着抢有门的题,然后才拼有困难的题,最后再抠不会的题。
先抢占有利地势,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拿分。
3.新题难题解不出来先跳过调整好考试心态,有的同学碰到不会做或比较新颖的题就很紧张,严重影响了考试情绪。
高考会出现新题,遇到难题或新题时,要学会静下来想一想,如果暂时还想不出来,跳过去做另一道题,没准下道题目做出来后你已经比较冷静了,那就再回过头来解答。
在近期复习中,抓容易题和中档题,不宜去攻难题。
因为这段时间做难题,容易导致学生心理急躁,自信心丧失。
通过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自己的应试技巧,提高得分能力。
二、考时注意什么?1.五分钟内做什么①清查试卷完整状况,清晰地填好个人信息。
②用眼用手不用笔,看填空题要填的形式,如是易错做好记号,为后面防错作准备。
对大题作粗略分出A、B两类,为后面解题先易后难作准备。
③稳定情绪,一是遇到浅卷的心理准备,比审题,比步骤,比细心;二是遇到深卷的心理准备,比审题,比情绪,比意志;碰到深卷坚信:江北考生难江南考生更难,启中考生不会则他人更不会,更难下手。
2.120分钟内怎样做①做到颗粒归仓,把会做的题都做对是你的胜利,把不会做的题抢几分是你的功劳审题宁愿慢一点,确认条件无漏再做下去。
2012届高三数学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2届高三数学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2012届高三是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上新台阶的一届,也是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实现跨越的一届。
全体高三数学老师在“宁吃先进的苦,不吃落后的苦”的感召下,戮力同心、忘我工作,今年数学试题较难,取得这个成绩有点出乎意料,但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这是对我们每天挑灯夜战,工作到夜深人静的最好的回报。
为了总结经验,特作小结如下。
复习抓好“六个字”——预、研、薄、题、矫、导一、抓“预”对每个同学来说,时间是一个共同的常数。
解决时间不够用的矛盾,唯一的方法是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高考要求,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后期复习计划。
要向时间要效益,向时间要质量。
后期复习主要经历3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第二轮复习(时间3—4月份)二轮复习教学的基本原则是:(1)导向性原则;考纲解读。
信息:教纲,考纲;考题,样题(2)专题性原则;横向,整合,浓缩,过关,多少专题为宜?根据各校的时间实际而定,以知识性为主,不需要单独专搞思想方法方面的专题。
(3)针对性原则;考点,重点,盲点(查漏补缺),弱点,专项(4)综合性原则;(5)研究性原则;热点,可能热点,冷点,亮点(新增内容,平稳过渡问题)2、第二阶段:第三轮时间5月中上旬这阶段的主要是:(1)模拟训练;(2)自主复习3、第三阶段(1)回归基础:5月31日,基本自主,黄金时留给学生。
自主总结,查漏补缺,回访训练,回味错题,回到课本,回归基础。
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消化、感悟、内化的过程,重建学科知识体系,重温学科思想方法,形成学科整体框架,实现知识到能力的飞跃,主要以小练习形式呈现。
(2)全真考试:6月1日、3日、5日晚自习。
(3)考前指导:时间在6月5日两节课,告诉学生若干个怎么办及心理调试,主要以导学案形式呈现。
二、抓“研”1、如何研?(1)集体备课组活动。
模式:主讲发言——大家讨论——形成共识——模块要求——个体再备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还可以怎样教?团结协作,资源共享。
2012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课件5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人教A版)
答案:B
2019/4/12
5.函数y=f(x)的值域是[-2,2],定义域是R,则函数y=f(x-2)的值域是( )
A.[-2,2]
C.[0,4]
B.[-4,0]
D.[-1,1]
答案:A
2019/4/12
类型一
函数的定义域
解题准备:(1)已知解析式求定义域的问题,应根据解析式中各部分
的要求,首先列出自变量应满足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然后解这
2019/4/12
③当函数y=f(x)用解析式给出时,函数的值域由函数的定义域及其
对应关系唯一确定; ④当函数由实际问题给出时,函数的值域由问题的实际意义确定.
2019/4/12
考点陪练
2019/4/12
2019/4/12
考点陪练
1.(2010 湖北)函数 3 A. ,1 4 C.(1, )
2019/4/12
⑨抽象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0,1),是指x∈(0,1)而非0<2x+1<1;已
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求f(2x+1)的定义域时,应由0<2x+1<1 得出x的范围即为所求.
2019/4/12
【典例 1】求函数f x
lg ( x 2 2 x) 9 x
∴要使f(x2)有意义,则必有0≤x2≤1,
解得-1≤x≤1.
∴f(x2)的定义域为[-1,1].
2019/4/12
②由0≤ x 1≤1得1≤ x≤2.1≤x≤4(x≥0时, x才有意义) 函数f ( x 1)的定义域为1, 4 2 f lg x 1 的定义域为 0,9 , 0≤x≤9,1≤x 1≤10, 0≤lg x 1 ≤1 f x 的定义域为 0,1.由0≤2 x ≤1, 解得x≤0. f 2 x 的定义域为 , 0 .
2012届高考数学知识要点复习9
单元知识总结一、不等式的性质1.两个实数a 与b 之间的大小关系(1)a b 0a b (2)a b =0a =b (3)a b 0a b ->>;-;-<<.⇔⇔⇔⎧⎨⎪⎩⎪若、,则>>;;<<. a b R (4)ab 1a b (5)ab =1a =b (6)ab 1a b ∈⇔⇔⇔⎧⎨⎪⎪⎪⎩⎪⎪⎪+2.不等式的性质(1)a b b a()><对称性⇔(2)a b b c a c()>>>传递性⎫⎬⎭⇒(3)a b a c b c()>+>+加法单调性⇔a b c 0 ac bc >>>⎫⎬⎭⇒(4)(乘法单调性)a b c 0 ac bc ><<⎫⎬⎭⇒(5)a b c a c b()+>>-移项法则⇒(6)a b c d a c b d()>>+>+同向不等式可加⎫⎬⎭⇒ (7)a b c d a c b d()><->-异向不等式可减⎫⎬⎭⇒ (8)a b 0c d 0ac bd()>>>>>同向正数不等式可乘⎫⎬⎭⇒ (9)a b 00c d bd ()>><<>异向正数不等式可除⎫⎬⎭⇒a c(10)a b 0n N a b ()n n >>>正数不等式可乘方∈⎫⎬⎭⇒ (11)a b 0n N a ()n >>>正数不等式可开方∈⎫⎬⎭⇒b n(12)a b 01a ()>><正数不等式两边取倒数⇒1b3.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1)|a|a |a|= a (a 0)a (a 0)≥;≥,-<.⎧⎨⎩(2)如果a >0,那么|x|a x a a x a 22<<-<<;⇔⇔ |x|a x a x a x a 22>>>或<-.⇔⇔(3)|a ²b|=|a|²|b|.(4)|a b | (b 0)=≠.||||a b(5)|a|-|b|≤|a ±b|≤|a|+|b|.(6)|a 1+a 2+……+a n |≤|a 1|+|a 2|+……+|a n |. 二、不等式的证明 1.不等式证明的依据(1)a b ab 0a b ab 0a b 0a b a b 0a b a b =0a =b实数的性质:、同号>;、异号<->>;-<<;-⇔⇔⇔⇔⇔(2)不等式的性质(略)(3)重要不等式:①|a|≥0;a 2≥0;(a -b)2≥0(a 、b ∈R) ②a 2+b 2≥2ab(a 、b ∈R ,当且仅当a=b 时取“=”号)③≥、,当且仅当时取“”号a b+∈+2ab(a b R a =b =)2.不等式的证明方法(1)比较法:要证明a >b(a <b),只要证明a -b >0(a -b <0),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比较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符号.(2)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依据不等式的性质和已证明过的不等式,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综合法.(3)分析法:从欲证的不等式出发,逐步分析使这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所需条件已判断为正确时,从而断定原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分析法.证明不等式除以上三种基本方法外,还有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 三、解不等式1.解不等式问题的分类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3)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不等式. ①解一元高次不等式; ②解分式不等式; ③解无理不等式; ④解指数不等式; ⑤解对数不等式;⑥解带绝对值的不等式; ⑦解不等式组.2.解不等式时应特别注意下列几点: (1)正确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正确应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增、减性. (3)注意代数式中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3.不等式的同解性(1)f(x)g(x)0 f(x)0 g(x)0 f(x)0g(x)0²>与>>或<<同解.⎧⎨⎩⎧⎨⎩ (2)f(x)g(x)0f(x)0g(x)0 f(x)0g(x)0²<与><或<>同解.⎧⎨⎩⎧⎨⎩ (3)f(x)g(x)0f(x)0g(x)0 f(x)0g(x)0(g(x)0)>与>>或<<同解.≠⎧⎨⎩⎧⎨⎩ (4)f(x)g(x)0f(x)0g(x)0 f(x)0g(x)0(g(x)0)<与><或<>同解.≠⎧⎨⎩⎧⎨⎩(5)|f(x)|<g(x)与-g(x)<f(x)<g(x)同解.(g(x)>0)(6)|f(x)|>g(x)①与f(x)>g(x)或f(x)<-g(x)(其中g(x)≥0)同解;②与g(x)<0同解.(7)f(x)g(x) f(x)[g(x)]f(x)0g(x)0f(x)0g(x)02>与>≥≥或≥<同解.⎧⎨⎪⎩⎪⎧⎨⎩(8)f(x)g(x)f(x)[g(x)]f(x)02<与<≥同解.⎧⎨⎩(9)当a >1时,a f(x)>a g(x)与f(x)>g(x)同解,当0<a <1时,a f(x)>a g(x)与f(x)<g(x)同解.(10)a 1log f(x)log g(x)f(x)g(x)f(x)0a a 当>时,>与>>同解.⎧⎨⎩当<<时,>与<>>同解.0a 1log f(x)log g(x)f(x)g(x) f(x)0g(x)0a a ⎧⎨⎪⎩⎪单元知识总结一、坐标法1.点和坐标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坐标平面上的点和一对有序实数(x ,y)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设两点的坐标为P 1(x 1,y 1),P 2(x 2,y 2),则两点间的距离|P P |=12()()x x y y 212212-+-特殊位置的两点间的距离,可用坐标差的绝对值表示: (1)当x 1=x 2时(两点在y 轴上或两点连线平行于y 轴),则 |P 1P 2|=|y 2-y 1|(2)当y 1=y 2时(两点在x 轴上或两点连线平行于x 轴),则 |P 1P 2|=|x 2-x 1|3.线段的定比分点(1)P P P P P PP P P PP P P P =P P P P 12121212112定义:设点把有向线段分成和两部分,那么有向线段和的数量的比,就是点分所成的比,通常用λ表示,即λ,点叫做分线段为定比λ的定比分点.PPP 2当点内分时,λ>;当点外分时,λ<.P P P 0P P P 01212(2)公式:分P 1(x 1,y 2)和P 2(x 2,y 2)连线所成的比为λ的分点坐标是x x x y y y =++=++⎧⎨⎪⎪⎩⎪⎪-1212111λλλλλ≠()特殊情况,当是的中点时,λ,得线段的中点坐标P P P =1P P 1212公式x x x y y y =+=+⎧⎨⎪⎪⎩⎪⎪121222二、直线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当直线和x 轴相交时,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和x 轴平行线重合时,规定直线的倾斜角为0. 所以直线的倾斜角α∈[0,π).(2)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表示,即αα≠π.k k =tan ()2∴当k ≥0时,α=arctank .(锐角)当k <0时,α=π-arctank .(钝角)(3)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的直线的斜率为k =y (x x )212--y x x 121≠2.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 已知直线过点(x 0,y 0),斜率为k ,则其方程为:y -y 0=k(x -x 0) (2)斜截式 已知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斜率为k ,则其方程为:y=kx +b (3)两点式 已知直线过两点(x 1,y 1)和(x 2,y 2),则其方程为:y y y y x x x ----121121=x (x x )12≠(4)截距式 已知直线在x ,y 轴上截距分别为a 、b ,则其方程为:x a y b +=1(5)参数式 已知直线过点P(x 0,y 0),它的一个方向向量是(a ,b),则其参数式方程为为参数,特别地,当方向向量为x x at y y bt =+=+⎧⎨⎩00(t )v(cos α,sin α)(α为倾斜角)时,则其参数式方程为x x t y y t =+=+⎧⎨⎩00cos sin αα为参数(t )这时,的几何意义是,→→t tv =p p |t|=|p p|=|p p|000(6)一般式 Ax +By +C=0 (A 、B 不同时为0). (7)特殊的直线方程①垂直于x 轴且截距为a 的直线方程是x=a ,y 轴的方程是x=0. ②垂直于y 轴且截距为b 的直线方程是y=b ,x 轴的方程是y=0.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当直线l 1和l 2有斜截式方程时,k 1=k 2且b 1≠b 2.当和是一般式方程时,≠l l 12A A B B C C 121212=(2)重合:当l 1和l 2有斜截式方程时,k 1=k 2且b 1=b 2,当l 1和l 2是一般方程时,A A B B C C 121212==(3)相交:当l 1,l 2是斜截式方程时,k 1≠k2当,是一般式方程时,≠l l 12A A B B 2212①斜交交点:的解到角:到的角θ≠夹角公式:和夹角θ≠A x B y C A x B y C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11122222112121221121200110110++=++=⎧⎨⎩=-++=-++⎧⎨⎪⎪⎪⎪⎩⎪⎪⎪⎪l l l l 1tan ()tan ||()②垂直当和有叙截式方程时,-当和是一般式方程时,+l l l l 1212121212k k =1A AB B =0⎧⎨⎩4.点P(x 0,y 0)与直线l :Ax +By +C=0的位置关系:Ax By C =0P ()Ax By C 0P 0000++在直线上点的坐标满足直线方程++≠在直线外.⇔⇔l l点,到直线的距离为:P(x y )d =|Ax +By +C|0000l A B 22+5.两条平行直线l 1∶Ax +By +C 1=0,l 2∶Ax +By +C 2=0间的距离为:.d =|C C |12-+A B226.直线系方程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类直线的集合称为直线系,它的方程的特点是除含坐标变量x ,y 以外,还含有特定的系数(也称参变量).确定一条直线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在求直线方程的过程中往往先根据一个条件写出所求直线所在的直线系方程,然后再根据另一个条件来确定其中的参变量.(1)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 1x +B 1y +C 1+λ(A 2x +B 2y +C 2)=0,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在这个方程中,无论λ取什么实数,都得不到A 2x +B 2y +C 2=0,因此它不表示l 2.当λ=0时,即得A 1x +B 1y +C 1=0,此时表示l 1.(2)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y=kx +b 中当斜率k 一定而b 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Ax +By +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Ax +By +λ=0(λ≠C),λ是参变量.(3)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Ax +By +C=0(A ≠0,B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Bx -Ay +λ=0.如果在求直线方程的问题中,有一个已知条件,另一个条件待定时,可选用直线系方程来求解.7.简单的线性规划(1)二元一次不等式Ax +By +C >0(或<0)表示直线Ax +By +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即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2)线性规划: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称为线性规划问题,例如,z=ax +by ,其中x ,y 满足下列条件:A xB yC 0(0)A x B y C 0(0)A x B x C 0(0)111222nn n ++≥或≤++≥或≤……++≥或≤⎧⎨⎪⎪⎩⎪⎪(*)求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就是线性规划问题,不等式组(*)是一组对变量x 、y 的线性约束条件,z=ax +by 叫做线性目标函数.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 ,y)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使线性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可行解叫做最优解.三、曲线和方程 1.定义在选定的直角坐标系下,如果某曲线C 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 ,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关系:(1)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 ,y)=0的解(一点不杂);(2)以方程f(x ,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C 上的点(一点不漏). 这时称方程f(x ,y)=0为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为方程f(x ,y)=0的曲线(图形). 设P={具有某种性质(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Q={(x ,y)|f(x ,y)=0},若设点M 的坐标为(x 0,y 0),则用集合的观点,上述定义中的两条可以表述为:(1)M P (x y )Q P Q (2)(x y )Q M P Q P 0000∈,∈,即;,∈∈,即.⇒⊆⇒⊆以上两条还可以转化为它们的等价命题(逆否命题):(1)(x y )Q M P (2)M P (x y )Q 0000,;,.∉⇒∉∉⇒∉显然,当且仅当且,即时,才能称方程,P Q Q P P =Q f(x y)=0⊆⊆为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为方程f(x ,y)=0的曲线(图形).2.曲线方程的两个基本问题 (1)由曲线(图形)求方程的步骤:①建系,设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变数对(x ,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②立式:写出适合条件p 的点M 的集合p={M|p(M)}; ③代换: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 ,y)=0; ④化简:化方程f(x ,y)=0为最简形式;⑤证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上述方法简称“五步法”,在步骤④中若化简过程是同解变形过程;或最简方程的解集与原始方程的解集相同,则步骤⑤可省略不写,因为此时所求得的最简方程就是所求曲线的方程.(2)由方程画曲线(图形)的步骤:①讨论曲线的对称性(关于x 轴、y 轴和原点); ②求截距:方程组,的解是曲线与轴交点的坐标;f x y y ()==⎧⎨⎩00x 方程组,的解是曲线与轴交点的坐标;f x y x ()==⎧⎨⎩00y③讨论曲线的范围;④列表、描点、画线. 3.交点求两曲线的交点,就是解这两条曲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4.曲线系方程 过两曲线f 1(x ,y)=0和f 2(x ,y)=0的交点的曲线系方程是f 1(x ,y)+λf 2(x ,y)=0(λ∈R).四、圆1.圆的定义平面内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叫圆. 2.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x -a)2+(y -b)2=r 2.(a ,b)为圆心,r 为半径. 特别地:当圆心为(0,0)时,方程为x 2+y 2=r 2(2)一般方程x 2+y 2+Dx +Ey +F=0配方()()x D y E D E F+++=+-22442222当+->时,方程表示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D E 4F 0()22D ED E F 2212422+-当+-时,方程表示点-,-D E 4F =0()22D E22当D 2+E 2-4F <0时,方程无实数解,无轨迹.(3)参数方程 以(a ,b)为圆心,以r 为半径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a r y b r =+=+⎧⎨⎩cos sin θθθ为参数()特别地,以(0,0)为圆心,以r 为半径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r y r ==⎧⎨⎩cos sin θθθ为参数()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 ,圆的半径为r .(1)d r (2)d =r (3)d r 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 :Ax +By +C=0和圆C :(x -a)2+(y -b)2=r 2,则d Aa Bb C A B=+++||22.(1)0d r (2)=0d =r (3)0d r 相交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两解,△>或<;相切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一组解,△或;相离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无解,△<或>.⇔⇔⇔5.求圆的切线方法(1)已知圆x 2+y 2+Dx +Ey +F=0.①若已知切点(x 0,y 0)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x x y y D x x E y y F 0000220=+++++=()().当,在圆外时,++++表示(x y )x x y y D(x )E(y )F =0000000++x y22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②若已知切线过圆外一点(x 0,y 0),则设切线方程为y -y 0=k(x -x 0),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 ,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 轴的切线.③若已知切线斜率为k ,则设切线方程为y=kx +b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 ,这时必有两条切线.(2)已知圆x 2+y 2=r 2.①若已知切点P 0(x 0,y 0)在圆上,则该圆过P 0点的切线方程为x 0x +y 0y=r 2.②已知圆的切线的斜率为,圆的切线方程为±.k y =kx r k 2+1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已知两圆圆心分别为O 1、O 2,半径分别为r 1、r 2,则(1)|O O |=r r (2)|O O |=|r r |(3)|r r ||O O |r r 12121212121212两圆外切+;两圆内切-;两圆相交-<<+.⇔⇔⇔单元知识总结一、圆锥曲线 1.椭圆 (1)定义定义1: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 1F 2|),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焦点).定义2:点M 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时,这个点的轨迹是椭圆.e (0e 1)ca(2)图形和标准方程图-的标准方程为:+=>>图-的标准方程为:+=>>811(a b 0)821(a b 0)x a y b x b y a 22222222(3)几何性质单元知识总结一、圆锥曲线 1.椭圆 (1)定义定义1: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 1F 2|),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焦点).定义2:点M 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时,这个点的轨迹是椭圆.e (0e 1)ca(2)图形和标准方程图-的标准方程为:+=>>图-的标准方程为:+=>>811(a b 0)821(a b 0)x a y b x b y a 22222222(3)几何性质2.双曲线(1)定义定义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定义2:动点到一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e>1)时,这个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这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2)图形和标准方程图8-3的标准方程为:x ayb2222-=>,>1(a0b0)图8-4的标准方程为:y axb2222-=>,>1(a0b0)(3)几何性质3.抛物线(1)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类型及几何性质,见下表:①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以下特点:都以原点为顶点,以一条坐标轴为对称轴;方程不同,开口方向不同;焦点在对称轴上,顶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顶点到准线距离.②p 的几何意义:焦点F 到准线l 的距离.③弦长公式:设直线为=+抛物线为=,=y kx b y 2px |AB|212+k|x x ||y y |2121-=-112+k焦点弦长公式:|AB|=p +x 1+x 24.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与一定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定点叫做焦点,定直线叫做准线、常数叫做离心率,用e 表示,当0<e <1时,是椭圆,当e >1时,是双曲线,当e =1时,是抛物线.二、利用平移化简二元二次方程 1.定义缺xy 项的二元二次方程Ax 2+Cy 2+Dx +Ey +F =0(A 、C 不同时为0)※,通过配方和平移,化为圆型或椭圆型或双曲线型或抛物线型方程的标准形式的过程,称为利用平移化简二元二次方程.A =C 是方程※为圆的方程的必要条件.A 与C 同号是方程※为椭圆的方程的必要条件. A 与C 异号是方程※为双曲线的方程的必要条件.A 与C 中仅有一个为0是方程※为抛物线方程的必要条件. 2.对于缺xy 项的二元二次方程:Ax 2+Cy 2+Dx +Ey +F =0(A ,C 不同时为0)利用平移变换,可把圆锥曲线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其方法有:①待定系数法;②配方法.椭圆:+=或+=()()()()x h a y k b x h b y k a ----2222222211中心O ′(h ,k)双曲线:-=或-=()()()()x h a y k b y k a x h b ----2222222211中心O ′(h ,k)抛物线:对称轴平行于x 轴的抛物线方程为 (y -k)2=2p(x -h)或(y -k)2=-2p(x -h), 顶点O ′(h ,k).对称轴平行于y 轴的抛物线方程为: (x -h)2=2p(y -k)或(x -h)2=-2p(y -k) 顶点O ′(h ,k).以上方程对应的曲线按向量a =(-h ,-k)平移,就可将其方程化为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的形式.2.双曲线(1)定义定义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定义2:动点到一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e >1)时,这个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这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2)图形和标准方程图8-3的标准方程为:x ayb2222-=>,>1(a0b0)图8-4的标准方程为:y axb2222-=>,>1(a0b0)(3)几何性质3.抛物线(1)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类型及几何性质,见下表:①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以下特点:都以原点为顶点,以一条坐标轴为对称轴;方程不同,开口方向不同;焦点在对称轴上,顶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顶点到准线距离.②p 的几何意义:焦点F 到准线l 的距离.③弦长公式:设直线为=+抛物线为=,=y kx b y 2px |AB|212+k|x x ||y y |2121-=-112+k焦点弦长公式:|AB|=p +x 1+x 24.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与一定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定点叫做焦点,定直线叫做准线、常数叫做离心率,用e 表示,当0<e <1时,是椭圆,当e >1时,是双曲线,当e =1时,是抛物线.二、利用平移化简二元二次方程 1.定义缺xy 项的二元二次方程Ax 2+Cy 2+Dx +Ey +F =0(A 、C 不同时为0)※,通过配方和平移,化为圆型或椭圆型或双曲线型或抛物线型方程的标准形式的过程,称为利用平移化简二元二次方程.A =C 是方程※为圆的方程的必要条件.A 与C 同号是方程※为椭圆的方程的必要条件. A 与C 异号是方程※为双曲线的方程的必要条件.A 与C 中仅有一个为0是方程※为抛物线方程的必要条件. 2.对于缺xy 项的二元二次方程:Ax 2+Cy 2+Dx +Ey +F =0(A ,C 不同时为0)利用平移变换,可把圆锥曲线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其方法有:①待定系数法;②配方法.椭圆:+=或+=()()()()x h a y k b x h b y k a ----2222222211中心O ′(h ,k)双曲线:-=或-=()()()()x h a y k b y k a x h b ----2222222211中心O ′(h ,k)抛物线:对称轴平行于x 轴的抛物线方程为 (y -k)2=2p(x -h)或(y -k)2=-2p(x -h), 顶点O ′(h ,k).对称轴平行于y 轴的抛物线方程为: (x -h)2=2p(y -k)或(x -h)2=-2p(y -k) 顶点O ′(h ,k).以上方程对应的曲线按向量a =(-h ,-k)平移,就可将其方程化为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的形式.。
2012届高考数学知识要点复习8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一、 函数1、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n 2,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 。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b x 2-=,顶点坐标是⎪⎪⎭⎫ ⎝⎛--a b ac a b 4422,。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一般式)c bx ax x f ++=2)(,(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和n m x a x f +-=2)()( (顶点式)。
2、 幂函数n mx y = ,当n 为正奇数,m 为正偶数,m<n 时,其大致图象是3、 函数652+-=x x y 的大致图象是由图象知,函数的值域是)0[∞+,,单调递增区间是)3[]5.22[∞+,和,,单调递减区间是]35.2[]2(,和,-∞。
二、 三角函数1、 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ry ,cos α=rx ,tg α=xy ,ctg α=yx ,sec α=xr ,csc α=y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2=+αα,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tg ,αα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如:=-)23sin(απαcos -,)215(απ-ctg =αtg ,=-)3(απtg αtg -。
4、 函数B x A y ++=)sin(ϕ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π2=T ,频率是πω2=f ,相位是ϕω+x ,初相是ϕ;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Z k k x ∈+=+ππϕ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201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课件定积分和微积分基本定理(人教B选修2-2).ashx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求下列定积分:
定积分的计算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听课记录]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1.计算以下定积分:
解析: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3
所以,在时刻 t=4(s)时,该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4 m.
[答案]
4 3
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一物体受到与它运动方向相反的力:F(x)=110ex+x 的作用,
则它从 x=0 运动到 x=1 时 F(x)所做的功等于( )
A.1e0+25
预测角度一 定积分的计算
1.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23,且 a4=14(1+2x)dx,则公比等于___. 解析:14(1+2x)dx=(x+x2)|41=(4+16)-(1+1)=18, 即 a4=18=32·q3⇒q=3. 答案:3
预测角度二 平面图形的面积问题
2.曲线 y=1x+2x+2e2x,直线 x=1,x=e 和 x 轴所围成的区域 的面积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所求面积为1e(1x+2x+2e2x)dx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一 Nhomakorabea定积分 1.定积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3.金太定阳积新分课的标资基源本网性质 二、微积分基本定理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解析:因为 0≤f(x)≤1 且由积分的定义知:1f(x)dx 0
是由直线 x=0,x=1及曲线 y=f(x)与 x轴围成的面积.又 产生的随机数对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内,正方形的面积 为 1,且共有 N 个数对,即 N 个点.而满足 yi≤f(xi)的 有 N1 个点,即在函数 f(x)的图象上及图象下方有 N1 个 点,所以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f(x)在 x=0 到 x=1 上与 x 轴围成的
2012届高考数学知识要点复习6
高中数学中的易忘、易错、易混点梳理高三数学复习的策略非常重要,如果在复习中心浮气躁、东一榔头西一棒,或者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地随大流,都难以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为了争取最佳的复习效果,在高三后期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方略是非常必要的。
确定复习策略的依据有两条,一是高考的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二是自己的实际情况。
复习工作的目的,就是努力使自己的数学水平达到考试大纲的要求。
经常梳理自己的知识系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数学复习策略,及时调整数学复习方法,是每一位同学都需要重视的工作。
只有摸清自己的易忘、易错、易混点,才能完善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明确复习重点,做到查漏补缺。
系统地梳理知识,需要用心体会,耐心地将平时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概念、公式彻底理清。
如: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EF =何确定;给定区间内,求二次函数的最值的讨论依据是什么;sin()y x ωφ=+的图形变换的顺序;应用导数确定函数极值点、单调区间的基本步骤等等,这一些易忘点、易错点、易混点,需要自己及时“回到课本”逐一弄懂,千万不能一带而过,也不要以为记住概念和公式就万事大吉了。
例如,梳理“数列求和”不但要求记住公式,还应该从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去体会“倒序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拆项求和”等方法和技巧,进而把握“归纳、递推” 、“化归、转化”等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它能够进行广泛的迁移,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通性通法。
又如整理“不等式的解法”时,如果只是机械地分类型罗列几种解法,那么遇到一个陌生的不等式,仍然没有办法。
只有当我们把握了解不等式的思想方法才能变化自如,融会贯通。
梳理知识还应该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断地比较和提炼,使方法最优化。
应《青年导报》栏目编辑的邀请,下面,根据今年高考的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结合同学们平时数学学习时的易忘、易错、易混点,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对高中数学的一些知识点、技能点和一些重要的结论进行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供同学们查漏补缺时参考。
2012届高考数学知识要点复习5
高 中 数 学 知 识 回 味第一部分:函数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1.集合、简易逻辑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要条件.考试要求:⑴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⑵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 2.函数考试内容: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 函数的应用举例.考试要求:⑴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⑵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⑶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⑷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⑸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⑹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重要知识、技能技巧(省略的部分自己填写)1.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f :A →B (A 、B 为非空数集), 定义域:⎩⎨⎧加条件的制约应用条件的限制或有附限定定义域复合函数对数或三角函数指数幂开方常涉及分母给解析式自然定义域:,,,,,,: 解决函数问题必须树立“定义域优先”的观点. 2.函数值域、最值的常用解法⑴观察法;⑵配方法;⑶反表示法;如y=xx y b ax d cx 22cos 21sin -+=++或 ⑷△法;适用于经过去分母、平方、换元等变换后得到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类函数;⑸基本不等式法;⑹单调函数法;⑺数形结合法;⑻换元法;⑼导数法. 3.关于反函数⑴求一个函数y=f(x)(定义域A ,值域D )的反函数步骤;(略) ⑵互为反函数的两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象间关系; ⑶分段函数的反函数分段求解;⑷有关性质: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且两函数单调性相同;奇函数的反函数仍为奇函数; 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f -1(a)=b ⇔f(b)=a. 4.函数奇偶性 ⑴判断①解析式⎪⎪⎩⎪⎪⎨⎧⎪⎪⎪⎭⎫ ⎝⎛≠±=-=--=--=0)(,1)()(0)()()()()()(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或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②图象(关于y 轴或坐标原点对称)⑵性质:如果f(x)是奇函数且在x=0有定义,则f(0)=0;常数函数f(x)=0定义域(-l ,l)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在公共定义域上,两个奇、偶函数的运算性质.(略) 5.函数单调性 ⑴定义的等价形式如:2121)()(x x x f x f -->0⇔(x 1-x 2)[f(x 1)-f(x 2)]>0⑵判断:①定义法;②导数法;③结论法(慎用).奇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互为反函数的两函数单调性;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常见函数的单调性(如y=x+xa,a ∈R ). 6.函数周期性⑴f(x)=f(x+a)对定义域中任意x 总成立,则T=a.如果一个函数是周期函数,则其周期有无数个.⑵f(x+a)=f(x -a),则T=2a. ⑶f(x+a)=-)(1x f ,则T=2a. ⑷f(x)图象关于x=a 及x=b 对称,a ≠b ,则T=2(b -a).⑸f(x)图象关于x=a 及点(b,c) (b ≠a)对称,则T=4(b -a). 7.函数图象的对称性⑴若f(a+x)=f(a -x)或[f(x)=f(2a -x)],则f(x)图象关于x=a 对称,特别地f(x)=f(-x)则关于x=0对称;⑵若f(a+x)+f(b -x)=2c ,则f(x)图象关于(2ba +,c)中心对称,特别地f(x)+f(-x)=0,则关于(0,0)对称; ⑶若f(a+x)=f(b -x),则y=f(x)关于x=2ba +对称; ⑷y=f(x)与y=f(2a -x)关于x=a 对称;y=f(x)与y=-f(x)+2b 关于y=b 对称;y=f(x)与y=-f(2a -x)+2b ,关于(a,b)对称. ⑸y=f(a+x)与y=f(b -x),关于x=2ab -对称. 8.⑴要熟练掌握和二次函数有关的方程不等式等问题,并能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进行分类讨论;结合图象探索综合题的解题切入点。
2012高考数学冲刺 不等式
不等式 知识点总结精华考试内容: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考试要求:(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5)理解不等式│a │-│b │≤│a+b │≤│a │+│b │不 等 式 知识要点三.不等式、线性规划、算法1.掌握课本上的几个不等式性质,注意使用条件,另外需要特别注意: ①若0ab >,b a >,则11ab>.即不等式两边同号时,不等式两边取倒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②如果对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代数式,要注意它的正负号,如果正负号未定,要注意分类讨论.③取倒数:0a b <<⇔011ab>>;0a b >>⇔011ab<<;如112x-<<,等价于110x-<<或102x <<2.掌握几类不等式(一元一次、二次、绝对值不等式、简单的指数、对数不等式)的解法,尤其注意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含参数的不等式;勿忘数轴标根法,零点分区间法.3.掌握重要不等式,(1)均值不等式:若0,>b a ,2211a b a b++≥(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使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 常用的方法为:拆、凑、平方等; (2),,a b c R ∈,222a b c ab bc ca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等号); (3)公式注意变形如:22222()ab a b ++≥,22()a b ab +≤;若0,0a b m >>>,则b b m aa m++<(真分数的性质);4.证明不等式常用方法:⑴比较法:作差比较:0A B A B -≤⇔≤.注意:若两个正数作差比较有困难,可以通过它们的平方差来比较大小;⑵综合法:由因导果;⑶分析法:执果索因.基本步骤:要证…需证…,只需证…; ⑷反证法:正难则反;⑸放缩法:将不等式一侧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以达证题目的.放缩法的方法有:①添加或舍去一些项,||a >n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③利用基本不等式,如:(1)2n n ++<.④利用常用结论:0111-=<;2211111111(1)(1)1kk k kkk kk k++---=<<=-(程度大);0322111111211()kkk k --+<=-(程度小);⑹换元法:减少不等式中变量,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代数换元.如:知222x y a +=,可设cos ,sin x a y a θθ==;22221xy ab+=,可设cos ,sin x a y b θθ==;6.(1)一元二次不等式ax bx c a 200++>≠()或ax bx c a 200++<≠⇒()分a >0及a <0情况分别解之,如设0a >,12,x x 是方程20ax bx c ++=的两实根,且12x x <,则其解集如下表:如解关于x 的不等式:01)1(2<++-x a ax 。
2012年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第四章_解三角形第2讲___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第2讲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知 识 梳理 ★1.已知两角和一边(如A 、B 、C ),由A+B+C = π求C ,由正弦定理求a 、b .2.已知两边和夹角(如a 、b 、c ),应用余弦定理求c 边;再应用正弦定理先求较短边所对的角,然后利用A+B+C = π,求另一角.3.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a 、b 、A ),应用正弦定理求B ,由A+B+C = π求C ,再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c 边,要注意解可能有多种情况.4.已知三边a 、b 、c ,应用余弦定理求A 、B ,再由A+B+C = π,求角C .5.方向角一般是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 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正北或正南,北偏东××度, 北偏西××度,南偏东××度,南偏西××度.6.俯角和仰角的概念: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如图中OD 、OE 是视线,DOC ∠ 是仰角,EOC ∠ 是俯角.7.关于三角形面积问题①ABC S ∆=21aha =21bhb =21chc (ha 、hb 、h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 ②ABC S ∆=21absinC =21bcsinA =21acsinB ;③ABC S ∆=2R2sinAsinBsinC.(R 为外接圆半径)④ABC S ∆=R abc 4;⑤ABC S ∆=))()((c s b s a s s ---,⎪⎭⎫⎝⎛++=)(21c b a s ; ⑥ABC S ∆=r ·s ,( r 为△ABC 内切圆的半径)★ 重 难 点 突 破 ★1.重点:熟练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结合几何性质建模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问题2.难点: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思路的确定3.重难点:熟练掌握解斜三角形的方法.,熟悉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的方法;(1)解三角函数应用题要通过审题领会其中的数的本质,将问题中的边角关系与三角形联系起来,确定以什么样的三角形为模型,需要哪些定理或边角关系列出等量或不等量关系的解题思路,然后寻求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即抽象出数学问题,问题1. 如图,为了计算北江岸边两景点B 与C 的距离,由于地形的限制,需要在岸上选取A 和D 两个测量点,现测得AD CD ⊥,10AD km =,14AB km =,60BDA ︒∠= ,135BCD ︒∠=,求两景点B 与C 的距离(假设,,,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测量结果保留整1.414, 1.732,2.236===)解:在△ABD 中,设BD=x ,则BDA AD BD AD BD BA ∠⋅⋅-+=cos 2222, 即 60cos 1021014222⋅⋅-+=x x 整理得:096102=--x x解之:161=x ,62-=x (舍去),由正弦定理,得:BCD BDCDB BC ∠=∠sin sin , ∴2830sin 135sin 16=⋅=BC ≈11(km).答:两景点B 与C 的距离约为11.km.(2)解三角函数应用题要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等方式来思考解决问题;再次,讨论对数学模型的性质对照讨论变量的性质,从而得到的是数学参数值;最后,按题目要求作出相应的部分问题的结论.问题2. 用同样高度的两个测角仪AB 和CD 同时望见气球E 在它们的正西方向的上空,分别测得气球的仰角是α和β,已知B 、D 间的距离为a ,测角仪的高度是b ,求气球的高度. 分析:在Rt △EGA 中求解EG ,只有角α一个条件,需要再有一边长被确定,而△EAC 中有较多已知条件,故可在△EAC 中考虑EA 边长的求解,而在△EAC 中有角β,∠EAC =180°-α两角与BD =a 一边,故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EA.解:在△ACE 中,AC =BD =a ,∠ACE =β,∠AEC =α-β,根据正弦定理,得AE = a sin βsin (α-β)在Rt △AEG 中,EG =AEsinα= a sinαsin βsin (α-β)∴EF =EG +b = a sinαsin βsin (α-β) +b ,答:气球的高度是 a sinαsin βsin (α-β) +b.★ 热 点 考 点 题 型 探 析★ 考点1:测量问题题型: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测量问题[例1] (2007·山东) 如图4-4-12,甲船以每小时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1A 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105 方向的1B 处,此时两船相距20海里,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2A 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 方向的2B处,此时两船相距海里,问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解题思路】解决测量问题的过程先要正确作出图形,把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本题应先利用S vt =求出边长,再进行进一步分析. [解析]如图,连结11A B ,由已知22102A B =122060A A ==,1221A A A B ∴=,又12218012060A A B =-=∠,122A A B ∴△是等边三角形,1212A B A A ∴==,由已知,1120A B =,1121056045B A B =-=∠,在121A B B △中,由余弦定理,22212111212122cos45B B A B A B A B A B =+-1A2A图4-4-122220220=+-⨯⨯200=.12B B∴=因此,乙船的速度的大小为6020=(海里/小时).答:乙船每小时航行海里.【名师指引】解三角形时,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①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此时应直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②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几个三角形,这时需要选择条件足够的三角形优先研究,再逐步在其余的三角形中求出问题的解.【新题导练】1.甲船在A处、乙船在甲船正南方向距甲船20海里的B处,乙船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而甲船同时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由A过多少小时后,甲、乙两船相距最近?解析:、解: 两点甲船和乙船分别到达小时后设经过DCx,,xBDABADxAC1020,8-=-==则,,6170.,614800)6170(24440056024421)1020(82)1020()8(60cos222222222取得最小值时当取得最小值取得最小值时当CDxCDCDxxxxxxxADACADACCD=∴+-=+-=⋅-⋅⋅--+=︒⋅⋅-+=∴此时,甲、乙两船相距最近2.在奥运会垒球比赛前,C国教练布置战术时,要求击球手以与连结本垒及游击手的直线成15°的方向把球击出,根据经验及测速仪的显示,通常情况下球速为游击手最大跑速的4倍,问按这样的布置,游击手能不能接着球?(如图所示)解:设游击手能接着球,接球点为B,而游击手从点A跑出,本垒为O点(如图所示).B设从击出球到接着球的时间为t ,球速为v ,则∠AOB =15°,OB =vt ,4v AB t ≤⋅。
高考数学考点06指数函数
考点06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二次函数【高考再现】热点一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2012年高考(安徽文))设集合{3213}A x x =-≤-≤,集合B 是函数lg(1)y x =-的 定义域;则AB =( )A .(1,2)B .[1,2]C .[,)12D .(,]12【答案】D【解析】{3213}[1,2]A x x =-≤-≤=-,(1,)(1,2]B AB =+∞⇒=3.(2012年高考(新课标理))设点P 在曲线12xy e =上,点Q 在曲线ln(2)y x =上,则PQ 最小值为 ( )A .1ln 2-B .2(1ln 2)-C .1ln 2+D .2(1ln 2)+4.(2012年高考(山东文))若函数()(0,1)x f x a a a =>≠在[-1,2]上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m ,且函数()(14)g x m x =-在[0,)+∞上是增函数,则a =____.5.(2012年高考(北京文))已知函数()lg f x x =,若()1f ab =,22()()f a f b +=_________.【答案】2 【解析】()lg ,()1f x x f ab ==,lg()1ab ∴=,2222()()lg lg 2lg()2f a f b a b ab ∴+=+==.6.(2012年高考(上海理))已知函数||)(a x e x f -=(a 为常数).若)(x f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7.(2012年高考(上海文))已知函数)1lg()(+=x x f .(1)若1)()21(0<--<x f x f ,求x 的取值范围;(2)若)(x g 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当10≤≤x 时,有)()(x f x g =,求函数)(x g y =])2,1[(∈x 的反函数.【解析】(1)由22010x x ->⎧⎨+>⎩,得11x -<<,由22 0lg(22)lg(1)lg11xx xx-<--+=<+,得221101xx-<<+……….3分因为10x+>,所以2112210(1),33x x x x+<-<+∴-<<,由112133xx-<<⎧⎪⎨-<<⎪⎩,得2133x-<<……………………………………….6分【方法总结】热点二幂函数、二次函数7.(2012年高考(福建文))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220x ax a-+>在R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0,8)【解析】因为不等式恒成立,所以0∆<,即2420a a-⋅<,所以08a<<.8.(2012年高考(北京文))已知()(2)(3)f x m x m x m=-++,()22xg x=-.若,()0x R f x ∀∈<或()0g 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4,0)-9.(2012年高考(山东理))设函数21(),()(,,0)f x g x ax bx a b R a x==+∈≠,若()y f x =的图象与()y g x =图象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1122(,),(,)A x y B x y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当0a <时,12120,0x x y y +<+>B .当0a <时,12120,0x x y y +>+<C .当0a >时,12120,0x x y y +<+<D .当0a >时,12120,0x x y y +>+>10.(2012年高考(福建理))对于实数a 和b ,定义运算“﹡”:22,*,a ab a b b ab ⎧-⎪=⎨⎪-⎩a ba b≤>,设()(21)*(1)f x x x =--,且关于x 的方程为()()f x m m R =∈恰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123,,x x x ,则123x x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11.(2012年高考(北京理))已知()(2)(3)f x m x m x m =-++,()22xg x =-.若同时满足条件:①,()0x R f x ∀∈<或()0g x <;②(,4)x ∃∈-∞- ,()()0f x g x <.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0m -<<,又由于条件2的限制,可分析得出(,4),()x f x ∃∈-∞-恒负,因此就需要在这个范围内()g x 有取得正数的可能,即4-应该比12,x x 两个根中较小的大,当(1,0)m ∈-时,34m --<-,解得交集为空,舍去.当1m =-时,两个根同为24->-,也舍去,当(4,1)m ∈--时,242m m <-⇒<-,综上所述(4,2)m ∈--.【方法总结】【考点剖析】一.明确要求二.命题方向1.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2.通过具体问题考查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或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同时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3.高考考查的热点是对数式的运算和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的综合应用,同时考查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思想.4.关于幂函数常以5种幂函数为载体,考查幂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属容易题.5.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用三个“二次”间的联系解决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6.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若与其他知识点交汇,则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三.规律总结1.指数规律总结两个防范(1)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是由底数a 的大小决定的,因此解题时通常对底数a 按:0<a <1和a >1进行分类讨论. (2)换元时注意换元后“新元”的范围. 三个关键点画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的图象,应抓住三个关键点:(1,a ),(0,1),⎝ ⎛⎭⎪⎫-1,1a .2.对数函数规律总结三个关键点画对数函数的图象应抓住三个关键点:(a,1),(1,0),⎝ ⎛⎭⎪⎫1a ,-1.四种方法对数值的大小比较方法(1)化同底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2)作差或作商法.(3)利用中间量(0或1). (4)化同真数后利用图象比较. 3.幂函数的规律总结 五个代表函数y =x ,y =x 2,y =x 3,y =x 12,y =x -1可做为研究和学习幂函数图象和性质的代表. 两种方法【基础练习】1.(教材习题改编)已知a =log 0.70.8,b =log 1.10.9,c =1.10.9,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B .a <c <bC .b <a <cD .c <a <b【答案】 C【解析】 将三个数都和中间量1相比较:0<a =log 0.70.8<1,b =log 1.10.9<0,c =1.10.9>1. 2.(经典习题)若函数f (x )=12x +1,则该函数在(-∞,+∞)上是( ).A .单调递减无最小值B .单调递减有最小值C .单调递增无最大值D .单调递增有最大值3.(教材例题改编)如图中曲线是幂函数y =x n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已知n 取±2,±124.(经典习题)若函数f (x )=(x +a )(bx +2a )(常数a 、b ∈R )是偶函数,且它的值域为(-∞,4],则该函数的解析式f (x )=________. 答案 -2x 2+4解析 f (x )=bx 2+(ab +2a )x +2a 2由已知条件ab +2a =0,又f (x )的值域为(-∞,4],则⎩⎨⎧a ≠0,b =-2,2a 2=4.因此f (x )=-2x 2+4.5.(经典习题)已知a =5log 23.4,b =5log 43.6,c =⎝ ⎛⎭⎪⎫15log 30.3,则( ).A .a >b >cB .b >a >cC .a >c >bD .c >a >b【名校模拟】一.基础扎实1. (北京市西城区2012届高三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理)若2log 3a =,3log 2b =,4log 6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a c <<(B )a b c << (C )c b a <<(D )b c a << 【答案】D【解析】32log (1,)a =∈+∞,23log (0,1)b =∈,266664221log log log log (1,)2c ====∈+∞ 而3622log log >,∴a>c>b ∴故选D2.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设()()13.0log ,3.0,2223.0>+===x x c b a x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A .c b a <<B .c a b <<C .a b c <<D .a c b <<4.(山东省济南市2012届高三3月(二模)月考文)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A. 2a b ab +<B. 1122a b >C. ln a >ln bD. 0.30.3a b <【解析】A 根据指数幂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性质可知选项B 、C 、D 中的表达式成立,不成立即为选项A 中的表达式。
二项式定理
10.3 二 项 式 定 理班级 姓名一、学习目标:①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②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学习建议:1.注意区分“项”“项数”“系数”“二项式系数”等概念的区别. 2.牢牢抓住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并能推出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三、自主预习1.()n a a a +++ 21()m b b b +++ 21展开后的项数有 . 2.()10cz by ax ++展开式中8xyz 的系数为3.⎝⎛⎭⎫x +a x5(x ∈R)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10,则实数a 等于 ( )A .-1 B.12 C .1 D .24.在(x +43y )20的展开式中,系数为有理数的项共有________项.知识链接1.二项式定理(a +b)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N *),右边的多项式叫做(a +b )n的二项展开式,其中各项系数C k n (k =0,1,…,n )叫做展开式的______________,第k +1项T k +1=__________(其中0≤k ≤n ,k ∈N ,n ∈N *)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二项展开式的特点:(1)项数:共有________项; (2)(a +b )n 的展开式中各项次数均为n 次, (3)注意区分“项”“项数”“系数”“二项式系数”等概念的区别.5.()10y x -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是第 项;最大的项是第 项.6. 已知(1-2x )7=a 0+a 1x +a 2x 2+…+a 7x 7,则(1)a 1+a 2+…+a 7=________; (2)a 1+a 3+a 5+a 7=________; (3)a 0+a 2+a 4+a 6=________; (4)|a 0|+|a 1|+|a 2|+…+|a 7|=________. 知识链接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对称性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事实上这一性质直接由公式______________得到.(2)增减性 ∵C k n =n -k +1kC k -1n ,∴当k <_______时,二项式系数逐渐增大,由对称性知后半部分是逐渐减小的. (3)最大值当n 为偶数时,中间一项(第__________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当n 为奇数时,中间两项(第________项和第________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 且同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4)各项二项式系数和C 0n +C 1n +C 2n +…+C nn =_________.(5)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________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 -1.四、课堂互助区例1 已知⎝⎛⎭⎪⎫x +124x n展开式的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则 (1)n =________;(2)展开式的一次项是________;(3)展开式中的有理项是______________.[点评] 求二项展开式中的指定项,一般是利用 进行,化简通项公式后,令字母的指数符合要求(求常数项时,指数为零;求有理项时,指数为整数等),求出对应的序号 ,代回通项公式即可.例2.求⎝⎛⎭⎫2x -1x 10的展开式中: (1)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2)系数的绝对值最大的项.[点评] 注意区别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与系数,利用通项公式建立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例3.()1002z y x +-的展开式中系数的和是 ;不含y 的项的系数的和是 ;各项系数的绝对值的和是 ; ※关于y 的一次项的系数的和是[点评] 求关于展开式中系数和问题,往往根据展开式的特点赋给其中字母一些 的数,如 ,…五、课堂小结:1.二项式定理内容的核心是 ,求常数项、有理项和系数最大的项等特定项时,要根据 列出关于 的方程和不等式求解即可.2.求解二项展开式各项系数和的有关问题时,通常是通过给字母赋值(如 ). 3.注意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六、当堂巩固区1.(2-x )8展开式中不含..x 4项的系数的和为 A .-1 B .0 C .1 D .2 ( )2.若nx x ⎪⎪⎭⎫⎝⎛+31的展开式中存在常数项,则n 的值可以是 ( ) A. 10 B. 11 C. 12 D. 143.261(1)()x x x x++-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_.4.求()102y x -展开式中的系数最大项和最小项.10.3 二 项 式 定 理班级 姓名一、学习目标:①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②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学习建议:1.注意区分“项”“项数”“系数”“二项式系数”等概念的区别. 2.牢牢抓住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并能推出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三、自主预习1.()n a a a +++ 21()m b b b +++ 21展开后的项数有 .2.()10cz by ax ++展开式中8xyz 的系数为 819110abc C C 3.⎝⎛⎭⎫x +a x 5(x ∈R)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10,则实数a 等于 ( ) A .-1 B.12C .1D .2利用⎝⎛⎭⎫x +a x 5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构建方程有C r 5x 5-r a r x -r =C r 5x 5-2r a r =10x 3⇒r =1,a =2,选D. 4.在(x +43y )20的展开式中,系数为有理数的项共有________项.本题涉及二项式定理的有关知识.这在高考考纲中是B 级要求.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 +1=C r 20x20-r ·(43y )r =C r 20·(43)r x 20-r y r (0≤r ≤20).要使系数为有理数,则r 必为4的倍数,所以r 可为0、4、8、12、16、20共6种,故系数为有理数的项共有6项. 知识链接1.二项式定理(a +b)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N *),右边的多项式叫做(a +b )n 的二项展开式,其中各项系数C k n (k =0,1,…,n )叫做展开式的______________,第k +1项T k +1=__________(其中0≤k ≤n ,k ∈N ,n ∈N *)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展开式的特点:(1)项数:共有________项; (2)(a +b )n 的展开式中各项次数均为n 次, (3)注意区分“项”“项数”“系数”“二项式系数”等概念的区别.5.()10y x -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是第 项;最大的项是第 项.6. 已知(1-2x )7=a 0+a 1x +a 2x 2+…+a 7x 7,则(1)a 1+a 2+…+a 7=________; (2)a 1+a 3+a 5+a 7=________; (3)a 0+a 2+a 4+a 6=________; (4)|a 0|+|a 1|+|a 2|+…+|a 7|=________. [解析] 令x =1则a 0+a 1+a 2+a 3+a 4+a 5+a 6+a 7=-1,① 令x =-1则a 0-a 1+a 2-a 3+a 4-a 5+a 6-a 7=37,②(1)令x =0,则a 0=(1-0)7=1,∴a 1+a 2+…+a 7=-2, (2)(①-②)÷2得a 1+a 3+a 5+a 7=-1-372=-1094.(3)(①+②)÷2得a 0+a 2+a 4+a 6=-1+372=1093.(4)方法一:∵(1-2x )7的展开式中,a 0,a 2,a 4,a 6大于零,而a 1,a 3,a 5,a 7小于零,∴||a 0+||a 1+||a 2+…+||a 7=(a 0+a 2+a 4+a 6)-(a 1+a 3+a 5+a 7)=1093-(-1094)=2187. 方法二:||a 0+||a 1+||a 2+…+||a 7可看作(1+2x )7展开式中的各项的系数和,∴||a 0+||a 1+||a 2+…+||a 7=37=2187. 知识链接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对称性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事实上这一性质直接由公式______________得到. (2)增减性 ∵C kn =n -k +1kC k -1n ,∴当k <_______时,二项式系数逐渐增大,由对称性知后半部分是逐渐减小的. (3)最大值当n 为偶数时,中间一项(第__________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当n 为奇数时,中间两项(第________项和第________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 且同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4)各项二项式系数和C 0n +C 1n +C 2n +…+C nn =_________.(5)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________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 -1.四、课堂互助区例1 已知⎝⎛⎭⎪⎫x +124x n展开式的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则 (1)n =________;(2)展开式的一次项是________;(3)展开式中的有理项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为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所以C 0n +C 2n ⎝⎛⎭⎫122=2C 1n·12,∴1+n n -1 2×14=n , 整理得n 2-9n +8=0,n 1=1(舍),n 2=8,所以n =8.(2)∵T r +1=C r 8(x 12)8-r ·⎝⎛⎭⎫12r x -r 4,∴T r +1=⎝⎛⎭⎫12r C r 8x 4-34r ,由展开式的一次项得4-3r 4=1,有r =4. ∴T 5=⎝⎛⎭⎫124C 48x =116×8×7×6×54×3×2×1x =358x . ∴展开式的一次项为358x . (3)当4-3r4∈Z 时,T r +1为有理项,∵0≤r ≤8且r ∈Z ,∴x =0,4,8符合要求.故有理项有3项,分别是T 1=x 4,T 5=358,T 9=1256x -2. [点评] 求二项展开式中的指定项,一般是利用通项公式进行,化简通项公式后,令字母的指数符合要求(求常数项时,指数为零;求有理项时,指数为整数等),求出对应的序号 r ,代回通项公式即可.例2.求⎝⎛⎭⎫2x -1x 10的展开式中: (1)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2)系数的绝对值最大的项. [解答] (1)由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知,(2x -1x)2n 的展开式中第6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即C 510=252. ∴T 6=C 510(2x )5⎝⎛⎭⎫-1x5=-C 510·25=-8064. (2)设第r +1项的系数的绝对值最大,∵T r +1=C r 10·(2x )10-r ·⎝⎛⎭⎫-1x r =(-1)r C r 10·210-r ·x 10-2r , ∴⎩⎪⎨⎪⎧ C r 10·210-r ≥C r -110·210-r +1,C r 10·210-r ≥C r +110·210-r -1,得⎩⎪⎨⎪⎧ C r 10≥2C r -110,2C r 10≥C r +110,即⎩⎪⎨⎪⎧11-r ≥2r ,2 r +1 ≥10-r ,解得83≤r ≤113, ∵r ∈Z ,∴r =3.故系数的绝对值最大的是第4项,第四项为T 4=-C 310·27·x 4=-15360x 4. [点评] 注意区别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与系数,利用通项公式建立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例3.()1002z y x +-的展开式中系数的和是 0 ;不含y 的项的系数的和是 2100;各项系数的绝对值的和是 4100 ;※关于y 的一次项的系数的和是 299[点评] 求关于展开式中系数和问题,往往根据展开式的特点赋给其中字母一些特殊的数,如1,0,-1,…五、课堂小结:1.二项式定理内容的核心是通项公式,求常数项、有理项和系数最大的项等特定项时,要根据 通项公式列出关于r 方程和不等式求解即.2.求解二项展开式各项系数和的有关问题时,通常是通过给字母赋值(如 ). 3.注意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六、当堂巩固区1.(2-x )8展开式中不含..x 4项的系数的和为 A .-1 B .0 C .1 D .2 ( B )[解析] (2-x )8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的和为(2-1)8=1,又由通项得含x 4项(最后一项)的系数为(-1)8=1,所以展开式中不含..x 4项的系数的和为1-1=0,2.若nx x ⎪⎪⎭⎫⎝⎛+31的展开式中存在常数项,则n 的值可以是 ( A ) A. 10 B. 11 C. 12 D. 14 3.261(1)()x x x x++-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_. 【答案】-54.求()102y x -展开式中的系数最大项和最小项.。
【公开课优质课】高考数学专题填空题解题策略
填空题解题策略
解填空题要求:“快速、准确”
要想“快速“解答填空题,则千万不可“小 题大做”,而要达到“准确”,则必须合理灵活 地运用恰当的方法,在“巧”字上下工夫。 直接法 特例法 解填空题的常用方法有: 数形结合法 转化法 构造法 归纳猜想法
一、直接法
直接法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定 义、定理、公式、性质、法则等知识,通
y 1
-1
O
1
x
-1
注:涉及解析几何中的斜率、截距、距离等, 研究取值范围的问题。
例2:记实数 x1 , x 2 , , x n 中的最小数为 minx1 , x 2 , , x n , 设函数
f ( x) min 1 sinx,1 sinx( 0) ,若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1,则
例2.过双曲线
x2 a
2
y2 b
2
1 上任意一点P,引与
实轴平行的直线,交两渐近线与M,N两点,
则 PM PN 的值为____________ 。 a
2
N
M
P
设P(x0, y 0) b y x a M y , y a 0 0 b y y0 b y x a N y , y a 0 0 b y y0 a a PM y 0 x0 ,0 , PN y 0 x 0 ,0 b b PM PN
注: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求参数的取 值范围,函数的最值问题
【2010江苏高考数学试卷11】
f (1 x 2 ) f 2 x 的 x 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
【2011江苏高考数学试卷14】
2012高考数学冲刺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
3
5 4
4 9
1. (无锡市 1 月期末调研)某人午休醒来,发觉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收听电台整点报 时,则他等待的时间短于 5 分钟的概率为 ▲ .
1 12
nπ 5. (徐州市 12 月高三调研)已知集合 A , n Z ,0 n 8 ,若从 A 中任取一个元 9
求根据一名女大学生的身高预报她的体重的回归方程,并预报一名身高为 172cm 的女大 学生的体重.
ˆ 0.849x 85.712 作出散点图,得到回归方程是 y
ˆ 60.316(kg) 所以,对于身高 172cm 的女大学生,由回归方程可以预报其体重为 y
案例 2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利用样本信息,根据一定概率,对总体参数或分布的某一假 设作出拒绝或保留的决断,即在论述 H 不成立的前提下,有利于 H 的小概率事件发生,就推 断 H 发生. 例 2:某地区的羊患某种病的概率是 0.4,且每只羊患病与否是彼此独立的,今研制一种 新的预防药, 任选 6 只羊做实验, 结果 6 只羊服用此药后均未患病. 你认为这种药是否有效?
相关系数:
用心
爱心
专心
-1-
7.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 : 2
n(ad bc)2 . (a b)(c d )(a c)(b d )
0. 025 5. 024 ,反之, 0. 010 6. 635 0. 005 7. 879 0.0 01 10. 828
P 2 x0
3 3 2 , , ;在上机操作 5 4 3
9 5 7 , , .所有考试是否合格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10 6 8
(1)甲、乙、丙三人在同一次计算机考试中谁获得“合格证书”可能性最大? (2)求这三人计算机考试都获得“合格证书”的概率; (3)用 表示甲、乙、丙三人在理论考核中合格人数,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E . 4.解:记“甲理论考试合格”为事件 A “乙理论考试合格”为事件 A2 , “丙理论考试合格” 1, 为事件 A3 , 记 Ai 为 Ai 的对立事件, i 1, 2,3 ;记“甲上机考试合格”为事件 B1 , “乙 上机考试合格”为事件 B2 , “丙上机考试合格”为事件 B3 . (1)记“甲计算机考试获得合格证书”为事件 A,记“乙计算机考试获得合格证书”为 事件 B,记“丙计算机考试获得合格证书”为事件 C, 则 P ( A)
2012届高三数学第二学期复习计划
2012届高三数学第二学期复习计划高三数学备课组一、复习内容与进度安排1、完成第二轮专题复习,巩固第一轮复习知识,抓住重点,突出专题;2、完成第三轮综合巩固复习,全面提升学生各种能力.二、第二轮复习及第三轮复习内容与要求1、第二轮复习,抓重点、促提高,实行重点知识专题讲授,题组训练。
时间安排:2月—5月中,共8周.题组训练:题组和专题配套训练①训练重点题和热点题②训练本校主要得分题③训练意外题与创新题○4训练查漏补缺题训练要求: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限时训练,及时讲评.2、第三轮复习:回归基础,巩固提高时间安排:5月18日—6月5日(1)主干知识一:函数与导数(2)主干知识二:数列递推,综合应用(3)主干知识三:三角函数图象与解三角形(4)主干知识四:立体几何(5)主干知识五:解析几何(6)主干知识六:向量、不等式、概率统计注意事项:(1)加强套题整体训练. (2)加强对临界生的贴身辅导,个性化辅导.(3)加强对考生的心理疏导. (4)加强考试技能的辅导.(5)加强对基础的回归与巩固.三、备课组活动安排每周定时定点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活动地点:后东二;每次安排一位老师作为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对下一周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进度、难度、深度、方法及要使用的例题作分析发言,然后其它老师深入讨论,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把关决定.中心发言人同时要准备本周的周练.中心发言人按教学进度与时间安排表发言.2012届高三数学备课组2011年2月制订高三第二轮复习建议与计划作者:高三数学备课组来源:高新一中网站录入:Admin更新时间:2009-1-22点击数:555【字体:】【编辑寄语】高三年级第二轮复习是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关键,怎样安排,怎样才能事半功倍.现将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和建议整理出版,仅供读者参考.---王凤进高三第二轮复习建议与计划高三数学备课组一.高三数学复习时间安排:第二轮:从本学期3月15日开始到4月15日结束;第三轮::从本学期4月16日开始到5月11日结束1.每周安排7课时,分专题进行主干知识的整理,查漏补缺.2.利用2课时的时间,做填空题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解填空题的速度与正确率,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谨性;3.利用2课时进行作业讲评,学习交流.4.每周训练至少一份综合试卷二、二轮复习的定位1.第二轮复习——“方法篇”以综合性专题形式,强调方法、技巧,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2.第三轮复习——“策略篇”以仿真训练为主,同时强调冲刺和应试技巧,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为学生排忧解难,及时剔除学生复习中暴露出来的各种不利因素,调整心态,加强补漏,提高实战能力.三、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教学建议突出方法,提升能力,学会思考,关注高考,重在体验1.吃透“说明”抓重点;2.重组内容抓专题;3.有效操作抓落实;4.师生和谐抓效益;5.查漏补缺抓到人.四.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关键1、一看教师对《教材》、《教学要求》与《考试说明》理解是否透彻,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2、二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3、三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能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立的联系起来.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4、四看学生教师关系协调是否融洽,是否能形成合力.五.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方法1、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2、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的“热点”问题;3、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突出讲练落实,严控练习检测量;4、变“以…补弱‟为主”为“扬长补弱”,突出因材施教.六.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处理好八个方面的问题:1、《考纲》解读问题;2、基础与专题问题;3、规范与速度问题;4、课堂容量问题;5、信息反馈问题;6、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问题;7、信息反馈有效即时的问题;8、讲解方式问题.七.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克服六种倾向: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过多;3、克服只练不讲;4、克服照抄照搬;5、克服集体备课不到位,会诊不力;6、克服高原现象.八.知识重组专题安排:第一单元集合、函数与导数第一讲集合与逻辑的工具作用第二讲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三讲几个重要的初等函数第四讲函数的综合第五讲导数及其应用第二单元空间几何体第一讲线面位置关系第二讲空间几何体第三讲空间向量的应用第三单元直线、圆、圆锥曲线第一讲直线和圆、线性规划第二讲圆锥曲线基本问题第三讲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第四单元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第一讲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讲三角恒等变换第三讲解三角形第四讲平面向量第五单元数列第一讲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第二讲数列的综合应用第六单元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第七单元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第一讲概率与统计第二讲排列组合与概率第八单元应用与创新专题复习第九单元高考中常用数学的方法第十单元第一讲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策略第二讲高考填空题的常用方法第三讲怎样解高考数学压轴题。
2012年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第四章_解三角形第1讲__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第1讲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知 识 梳理 ★ 内角和定理:在ABC ∆中,A B C ++=π;sin()A B +=sin C ;cos()A B +=cos C -cos2A B +=sin 2C面积公式:1sin 2ABC S ab C ∆== 1sin 2bc A =1sin 2ca B3.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的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形式一: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形式二:⎪⎩⎪⎨⎧===CR c 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 (边角转化的重要工具)4.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形式一: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c a ca B =+- (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2222cos c a b ab C =+-形式二:cos A =bc a c b 2222-+ ; cos B =ca b a c 2222-+ ; cosC=ab c b a 2222-+★ 重 难 点 突 破 ★1.重点:熟练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利用内角和定理实现三内角之间的转换,解题时应注意四大定理的正用、逆用和变形用2.难点: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边角转换.3.重难点: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将已知条件中的角化为边或边化为角后,再实施三角变换的转化过程以及解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问题.(1)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时要注意分类讨论问题1: 在ABC ∆中,A 、B 的对边分别是 a b 、,且A=30 4,a b ==,那么满足条件的ABC ∆ ( )A 、 有一个解B 、有两个解C 、无解D 、不能确定 点拨:在解三角形中涉及到对边对角问题一般用正弦定理,由正弦值定角的原则是大边对大角。
由sin sin a b A B =得sin sin 2b A B a ===,又,b a B A >∴>故有两解 答案B.在解三角形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平面几何的性质问题2: 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 的边长分别为AB=2,BC=6,CD=DA=4,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点拨 :如图连结BD ,则有四边形ABCD 的面积S=S △ABD+S △CDB=21·AB ·ADsinA+21·BC ·CD ·sinC∵A+C=180°,∴sinA=sinC故S=21(AB ·AD+BC ·CD)sinA=21(2×4+6×4)sinA=16sinA由余弦定理,在△ABD 中,BD2=AB2+AD2-2AB ·AD ·cosA=20-16cosA 在△CDB 中,BD2=CB2+CD2-2CB ·CD ·cosC=52-48cosC ∴20-16cosA=52-48cosC ,∵cosC=-cosA ,∴64cosA=-32,cosA=-21,又0°<A <180°,∴A=120°故S=16sin120°=83★ 热 点 考 点 题 型 探 析★考点1: 运用正、余弦定理求角或边 题型1.求三角形中的某些元素[例1] (2008年广州市海珠区高三上期综练二)已知:A 、B 、C 是ABC ∆的内角,c b a ,,分别是其对边长,向量()()1cos ,3--=A π,⎪⎪⎭⎫ ⎝⎛⎪⎭⎫ ⎝⎛-=1,2cos A π,⊥. (Ⅰ)求角A 的大小;(Ⅱ)若,33cos ,2==B a 求b 的长.【解题思路】已知对边求对角,直接用正弦定理。
2012届高考数学知识要点复习7
排列组合系统讲练—精简版北京科维家教 QQ:33869167做排列组合时要注意:1.分类时,标准要唯一;2.对于每一类分步去做时,要按照一定次序。
一、特殊元素优先法方法:先排特殊位置;考虑到特殊元素.例题1. 0、1、2、3、4这5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偶数共有________个(答案:30个)例题2.将A、B、C、D、E、F六个不同的电子元件在线路上排成一排组成一个电路,如果元件A不排在始端,元件B不排在末端,那么这六个电子元件组成不同的电路的种数是_二、科学分类及分步法注意:1、当一件事还没有办完时,要用“乘”;2、当一件事已办完但还有其他情况时,要用“加”;3、当办一件事用一种情况说不清道不明时,要分类。
例题1:乘积(a1+a2+a3)(b1+b2+b3+b4)(c1+c2+c3+c4+c5)展开后共有______项。
例题2:已知一个集合A有5个元素,则所有非空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_。
例题3:(2005年春季北京)从-1,0,1,2这四个数中选三个不同的数作为函数f(x)=ax2+bx+c的系数,可组成不同的二次函数共有__________个,其中不同的偶函数共有_____________个.(数字作答)例题4:把6本不同的书平均分给3个小孩,不同的分配方案有_______种。
例题5:(2003年全国)如图,一个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区域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4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_____________种.(以数字作答)例题6: (2003年新课程卷)某城市在中心广场建造一个花圃,花圃分为6个部分(如右图).现要栽种4种不同颜色的花,每部分栽种一种且相邻部分不能栽种同样颜色的花,不同的栽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种.(以数字作答)例题7:从6台原装计算机和5台组装计算机中任取5台,其中至少有原装与组装计算机各两台,则不同的选取法有_______种(答案:350)三、分组(堆)问题的六个模型:①有序不等分;②有序等分;③有序局部等分;④无序不等分;⑤无序等分;⑥无序局部等分;平均分堆问题————例题1:六件不同的礼品,平均分成三堆,有_______种分法例题2:六件不同的礼品,平均分给三个人,有_______种分法。
2012高考数学冲刺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精华 1.本章知识网络结构2.向量的概念(1)向量的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 (2)向量的表示:几何表示法 AB ;字母表示:a ; 坐标表示法 a =xi+yj =(x,y). (3)向量的长度: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 (4)特殊的向量:零向量a =O ⇔|a |=O .单位向量a O 为单位向量⇔|a O |=1.(5)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x1,y1)=(x2,y2)⎩⎨⎧==⇔2121y y x x(6) 相反向量:a =-b ⇔b =-a ⇔a +b =0(7)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 .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3.向量的运算4.重要定理、公式(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e 1,e 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仅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λ1e 1+λ2e 2.(2)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a ∥b ⇔a =λb (b ≠0)⇔x 1y 2-x 2y 1=O. (3)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a ⊥b ⇔a ·b =O ⇔x 1x 2+y 1y 2=O. (4)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设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所成的比为λ,即P 1=λ2PP ,则=λ+111+λ+112OP (线段的定比分点的向量公式) ⎪⎪⎩⎪⎪⎨⎧++=++=.1,12121λλλλy y y x x x (线段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当λ=1时,得中点公式:=21(1OP +2OP )或⎪⎪⎩⎪⎪⎨⎧+=+=.2,22121y y y x x x (5)平移公式设点P (x ,y )按向量a =(h,k)平移后得到点P ′(x ′,y ′),则P O =OP +a 或⎩⎨⎧+='+='.,k y y h x x曲线y =f (x )按向量a =(h,k)平移后所得的曲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y -k=f (x -h) (6)正、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R CcB b A a === 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 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7)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设△ABC 的三边为a ,b ,c ,其高分别为h a ,h b ,h c ,半周长为P ,外接圆、内切圆的半径为R ,r .①S △=1/2ah a =1/2bh b =1/2ch c ②S △=Pr ③S △=abc/4R④S △=1/2sin C ·ab=1/2ac ·sin B=1/2cb ·sin A ⑤S △=()()()c P b P a P P --- [海伦公式] ⑥S △=1/2(b+c-a )r a [如下图]=1/2(b+a-c )r c =1/2(a+c-b )r b[注]: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4个,一个是内心,其余3如图:图1 图2 图3 图4图1中的I 为S △ABC 的内心, S △=Pr图2中的I 为S △ABC 的一个旁心,S △=1/2(b+c-a )r a附:三角形的五个“心”;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旁心:三角形一内角的平分线与另两条内角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一点.⑸已知⊙O 是△ABC 的内切圆,若BC =a ,AC =b ,AB =c [注:s 为△ABC 的半周长,即2cb a ++] 则:①AE=a s -=1/2(b+c-a ) ②BN=b s -=1/2(a+c-b ) ③FC=c s -=1/2(a+b-c )综合上述:由已知得,一个角的邻边的切线长,等于半周长减去对边(如图4).B I A BC D EF IA B C D EF r ar ar abc a a b c C特例:已知在Rt △ABC ,c 为斜边,则内切圆半径r =cb a abc b a ++=-+2(如图3). ⑹在△ABC 中,有下列等式成立C B A C B A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 证明:因为,C B A -=+π所以()()C B A -=+πtan tan ,所以C BA BA tan tan tan 1tan tan -=-+,∴结论!⑺在△ABC 中,D 是BC 上任意一点,则DC BD BCBCAB BD AC AD ⋅-+=222. 证明:在△ABCD 中,由余弦定理,有 B BD AB BD AB AD cos 2222⋅⋅-+=①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有 BC AB AC BC AB B ⋅-+=2cos 222②,②代入①,化简 可得,DC BD BCBCAB BD AC AD ⋅-+=222(斯德瓦定理) ①若AD 是BC 上的中线,2222221a cb m a -+=; ②若AD 是∠A 的平分线,()a p p bc cb t a -⋅+=2,其中p为半周长; ③若AD 是BC 上的高,()()()c p b p a p p ah a ---=2,其中p 为半周长.⑻△ABC 的判定:⇔+=222b a c △ABC 为直角△⇔∠A + ∠B =2π2c <⇔+22b a △ABC 为钝角△⇔∠A + ∠B <2π 2c >⇔+22b a △ABC 为锐角△⇔∠A + ∠B >2π 附:证明:abc b a C 2cos 222-+=,得在钝角△ABC 中,222222,00cos c b a c b a C +⇔-+⇔⑼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定理: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2=空间向量1.空间向量的概念: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⑪空间的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⑫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⑬空间的两个向量可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2.空间向量的运算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向量运算如下b a AB OA OB+=+= b a OB OA BA-=-=)(R a OP ∈=λλDACB图5运算律:⑪加法交换律:a b b a+=+⑫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⑬数乘分配律:b a b aλλλ+=+)(3共线向量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平行于b 记作b a//.当我们说向量a 、b 共线(或a //b )时,表示a 、b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行直线. 4.共线向量定理及其推论: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λb .推论:如果l 为经过已知点A 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a的直线,那么对于任意一点O ,点P 在直线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满足等式t +=a.其中向量a叫做直线l 的方向向量. 5.向量与平面平行:已知平面α和向量a ,作OA a = ,如果直线OA 平行于α或在α内,那么我们说向量a平行于平面α,记作://a α.通常我们把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6.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p 与向量,a 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p xa yb =+推论:空间一点P 位于平面MAB 内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MP xMA yMB =+ 或对空间任一点O ,有OP OM xMA yMB =++①①式叫做平面MAB 的向量表达式7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推论:设,,,O A B C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 ,都存在唯一的三个有序实数,,x y z ,使OP xOA yOB zOC =++8空间向量的夹角及其表示:已知两非零向量,a b,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 ,则AOB ∠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记作,a b <> ;且规定0,a b π≤<>≤ ,显然有,,a b b a <>=<>;若,2a b π<>= ,则称a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 .9.向量的模:设OA a = ,则有向线段OA 的长度叫做向量a 的长度或模,记作:||a. 10.向量的数量积: a b ⋅= ||||cos ,a b a b ⋅⋅<>.已知向量AB a = 和轴l ,e是l 上与l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作点A 在l 上的射影A ',作点B 在l 上的射影B ',则A B '' 叫做向量AB 在轴l 上或在e上的正射影.可以证明A B '' 的长度||||cos ,||A B AB a e a e ''=<>=⋅ .11.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性质:(1)||cos ,a e a a e ⋅=<> .(2)0a b a b ⊥⇔⋅= .(3)2||a a a =⋅.12.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律:(1)()()()a b a b a b λλλ⋅=⋅=⋅ .(2)a b b a ⋅=⋅ (交换律)(3)()a b c a b a c⋅+=⋅+⋅ (分配律).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一.知识回顾:(1)空间向量的坐标: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 轴是横轴(对应为横坐标),y 轴是纵轴(对应为纵轴),z 轴是竖轴(对应为竖坐标). ①令=(a 1,a 2,a 3),),,(321b b b =,则),,(332211b a b a b a ±±±=+))(,,(321R a a a ∈=λλλλλ332211b a b a b a ++=⋅ a ∥)(,,332211R b a b a b a b ∈===⇔λλλλ332211b a b a b a ==⇔ 0332211=++⇔⊥b a b a b a b a222321a a a ++==(a a =⋅=)232221232221332211||||,cos b b b a a a b a b a b a b a ba b a ++⋅++++=⋅⋅>=<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212212212)()()(z z y y x x d -+-+-=.(2)法向量:若向量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α,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α,记作α⊥,如果α⊥那么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3)用向量的常用方法:①利用法向量求点到面的距离定理:如图,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平面α的一条射线,其中α∈A ,则点B 到平面α②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定理:设21,n n 分别是二面角βα--l 中平面βα,的法向量,则21,n n 所成的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大小(21,n n 方向相同,则为补角,21,n n 反方,则为其夹角).③证直线和平面平行定理:已知直线≠⊄a 平面α,α∈⋅∈⋅D C a B A ,,且CDE 三点不共线,则a ∥α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μλ⋅使μλ+=.(常设μλ+=求解μλ,若μλ,存在即证毕,若μλ,不存在,则直线AB 与平面相交).AB内心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函数的性质知识点总结与题型讲解
考点05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高考再现】热点一 函数的单调性1.(2012年高考(天津文))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1,2)内是增函数的为( )A .cos 2y x =B .2log ||y x =C .2x x e e y --= D .31y x =+ 2.(2012年高考(陕西文))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A .1y x =+B .2y x =-C .1y x =D .||y x x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察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理解和掌握基本函数的性质是关键.A 是增函数,不是奇函数;B 和C 都不是定义域内的增函数,排除,只有D 正确,因此选D. 3.(2012年高考(安徽文))若函数()|2|f x x a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3,)+∞,则_____a =【方法总结】1.对于给出具体解析式的函数,证明其在某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两种方法:(1)可以结合定义(基本步骤为取值、作差或作商、变形、判断)求解.(2)可导函数则可以利用导数解之.但是,对于抽象函数单调性的证明,一般采用定义法进行.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与确定单调性的方法一致.(1)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即转化为已知函数的和、差或复合函数,求单调区间.(2)定义法:先求定义域,再利用单调性定义确定单调区间.(3)图象法:如果f (x )是以图象形式给出的,或者f (x )的图象易作出,可由图象的直观性写出它的单调区间.(4)导数法:利用导数取值的正负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3.函数单调性的应用:f (x )在定义域上(或某一单调区间上)具有单调性,则f (x 1)<f (x 2)⇔ f (x 1)-f (x 2)<0,若函数是增函数,则f (x 1)<f (x 2) ⇔x 1<x 2,函数不等式(或方程)的求解,总是想方设法去掉抽象函数的符号,化为一般不等式(或方程)求解,但无论如何都必须在定义域内或给定的范围内进行. 热点二 函数的奇偶性4.(2012年高考(广东文))(函数)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 )A .sin y x =B .3y x =C .x y e =D .2ln 1y x =+5.(2012年高考(重庆文))函数()()(4)f x x a x =+- 为偶函数,则实数a =________【答案】4【解析】本题考查函数奇偶性的应用,若已知一个函数为偶函数,则应有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对定义域内的一切a 都有()()f a f a =-成立.由函数()f x 为偶函数得()()f a f a =-即()(4)()(4)a a a a a a +-=-+-- 4a ⇒=.6.(2012年高考(上海文))已知)(x f y =是奇函数. 若2)()(+=x f x g 且1)1(=g .则=-)1(g _______ .7.(2012年高考(课标文))设函数()f x 22(+1)sin =1x x x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则=M m +____【答案】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函数奇偶性、最值及转换与化归思想,是难题.222(1)sin 2sin ()1,11x x x x f x x x +++==+++设22sin (),()(),()1x x g x g x g x g x x +=-=-∴+Q 为奇函数,由奇函数图像的对称性知max min max min max min ()()0,[()1][()1]2()() 2.g x g x M m g x g x g x g x +=∴+=+++=++=【方法总结】三.规律总结一条规律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三种方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一般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2)图象法;(3)性质法. 三条结论(1)若对于R 上的任意的x 都有f (2a -x )=f (x )或f (-x )=f (2a +x ),则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2)若对于R 上的任意x 都有f (2a -x )=f (x ),且f (2b -x )=f (x )(其中a <b ),则:y =f (x )是以2(b -a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3)若f (x +a )=-f (x )或f (x +a )=1f x 或f (x +a )=-1f x ,那么函数f (x )是周期函数,其中一个周期为T =2a ;(3)若f (x +a )=f (x +b )(a ≠b ),那么函数f (x )是周期函数,其中一个周期为T =2|a -b |.【基础练习】1.(课本习题改编)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y =|x |B .y =3-xC .y =1xD .y =-x 2+4 【答案】A【解析】y =3-x 在R 上递减,y =1x在(0,+∞)上递减,y =-x 2+4在(0,+∞)上递减. 2.(经典习题)函数f (x )=ln(4+3x -x 2)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A.⎝ ⎛⎦⎥⎤-∞,32B.⎣⎢⎡⎭⎪⎫32,+∞C.⎝ ⎛⎦⎥⎤-1,32D.⎣⎢⎡⎭⎪⎫32,43. (课本习题改编)若函数f (x )=x2x +1x -a 为奇函数,则a =( )A.12B.23C.34D .1 【答案】A【解析】∵f (x )=x2x +1x -a 是奇函数,利用赋值法,∴f (-1)=-f (1).∴-1-2+1-1-a =-12+11-a ,∴a +1=3(1-a ),解得a =12. 4. (经典习题)设函数f (x )和g (x )分别是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 ).A .f (x )+|g (x )|是偶函数B .f (x )-|g (x )|是奇函数C .|f (x )|+g (x )是偶函数D .|f (x )|-g (x )是奇函数【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f (x )与|g (x )|均为偶函数,A 项:偶+偶=偶;B 项:偶-偶=偶,B 错;C 项与D 项:分别为偶+奇=偶,偶-奇=奇均不恒成立,故选A.6.(经典习题)已知f (x )在R 上是奇函数,且满足f (x +4)=f (x ),当x ∈(0,2)时,f (x )=2x 2,则f (7)等于________.【答案】-2【解析】由f (x +4)=f (x ),得f (7)=f (3)=f (-1),又f (x )为奇函数,∴f (-1)=-f (1),f (1)=2×12=2.∴f (7)=-2.【名校模拟】一.基础扎实1. (北京市西城区201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卷文)给定函数:①3y x =;②21y x =-;③sin y x =;④2log y x =,其中奇函数是( )(A )① ② (B )③ ④(C )① ③(D )② ④【答案】C【解析】利用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可知① ③图像满足条件.2. (2012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已知.,若,则f(-a)的值为A. -3B. -2C. -1D. 03.(2012年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阶段性测试(三)理)已知函数.,则该函数是(A)偶函数,且单调递增(B)偶函数,且单调递减(C)奇函数,且单调递增(D)奇函数,且单调递减【答案】C【解析】 注意到当0x >时,0x -<,()()()()21120x x f x f x ---+=-+-=;当0x <时,0x ->,()()()()12210x x f x f x -+=-+-=;()00f =.因此,对任意x R ∈,均有()()0f x f x -+=,即函数()f x 是奇函数.当0x >时,函数()f x 是增函数,因此()f x 是增函数,选C.4.(2012洛阳示范高中联考高三理)下列函数中,在(1, 1)-内有零点且单调递增的是( )A .12log y x =B .21x y =-C .212y x =-D . 3y x =-5.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若R x ∈、+∈N n ,定义:)2)(1(++=x x x M n x )1(-+n x Λ,例如:55-M =(-5)(-4)(-3)(-2)(-1) =-120,则函数199)(-=x xM x f 的奇偶性为( )A.是偶函数而不是奇函数B. 是奇函数而不是偶函数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6.. (江西省2012届十所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文)已知2()35f x ax bx a b =+-+是偶函数,且其定义域为[61,]a a -,则a b +=( )A .17B .1-C .1D .7【答案】A【解析】因为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所以1610,7a a a -+==所以; 又()f x 为偶函数,所以223()535a x bx a b ax bx a b ---+=+-+,得0b =,所以a b +=17,选A. 67.(海南省洋浦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函数)(x f 在区间]3,2[-是增函数,则)5(+=x f y 的递增区间是( ) A .]8,3[ B . ]2,7[--C .]5,0[D .]3,2[-8.(海南省洋浦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已知函数y=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则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是 ( )①y=f(|x|);②y=f(-x);③y=x ·f(x);④y=f(x)+x.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是区间[-1,0]上的减函数的是A .x y cos =B .1--=x yC .x x y +-=22lnD .x x e e y -+= 答案:D解析:由()()x x f x e e f x --=+=,所以函数()x x f x e e -=+为偶函数;又()211xxx xef x ee e-'=-=,当[]1,0x∈-时,()0f x'<,所以函数为减函数,故选D。
高中数学集合与命题解答
第一讲第一讲 集合与命题集合与命题一、知识梳理一、知识梳理(一)考点目标定位(一)考点目标定位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2、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3、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 4、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集合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复习方略指南(二)复习方略指南本章内容在高考中以考查空集与全集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为重点,以上内容又以集合的运算为重点考查内容.逻辑联结词与充要条件这部分,以充要条件为重点考查内容. 本章内容概念性强,考题大都为容易的选择题,因此复习中应注意:本章内容概念性强,考题大都为容易的选择题,因此复习中应注意:1、复习集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集合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另一方面是对集合知识的应用. 2、主要是把握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弄清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是对集合中的元素的属性要分清楚. 3、集合多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要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知识回顾二、知识回顾1、已知全集{1,2,3,2,3,4,5,4,5,4,5,6}6}U =,集合{1,3,5}A =,{1,2}B =,则()U A B = ð {} 2 .2、若“条件a :2x £4£”是“条件b :31m x m -££-”的充分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4,(--¥_____. 3、已知集合{}11M x x =+£,{}1,0,1N =-,那么M N = {}1,0- . 4、设全集{}{}{}22,3,23,2,2,5I I a a A a A =-+-=+-=ð,则a = 。
〔2〕 5、“x =2k p +4p (k ÎZ)”是“tan x =1”成立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已知命题A :若431586212x x x x x>+³--£-,则且成立.命题A 的逆否命题是 435862112x x x x x若或,则成立+<--> - ;该逆否命题是;该逆否命题是 真命题真命题 .(填“真命题”或“假命题”) 三、典型例题三、典型例题例1、S={}R x y y x Î=,3,T={}R x x y y Î-=,12,则S T = ………………………………(A )A 、S B 、T C 、ÆD 、有限集、有限集例2、已知全集U ={1={1,,2,3,4,5}5},集合,集合{}321,,a a a A =,则满足21123+³+³a a a的集合A的个数是的个数是 10 . 10 . 10 .(用数字作答)(用数字作答)(用数字作答) 3510C =例3、集合A={}01)2(2=+++x p x x ,已知Æ=Ç+RA ,求p 的取值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数学知识方法结论集合● 包含关系A B A A B B =⇔= B A ⊂≠⇔●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不要忘记空集及自身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理解集合的含义,注意集合的元素性质:确定的、无序的、互异的。
点集(向量集){(x,y)|f(x,y)=0};数集如{x|y=f(x)}(定义域),{y|y=f(x)}值域二次函数,二次方程● 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k f k f 不等价,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 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 只能在0)(='x f 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
二次函数0)(2>++=c bx ax x f 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0402ac b a (数形结合得结论)简易逻辑● 表且●● P ⌝:否定一个含有量词(∀或∃)的命题,不但要改变量词(∀改为∃),还要对量词后面的命题加以否定,但作用范围不变。
●注意区分命题的“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的区别:例如: 命题P :“负数(实数)小于0”,则 P 的“否命题”是:“非负数不小于0”; P 的逆否命题:“不小于0的实数为非负数”; P 的否定是“存在负数不小于0”,记为p ⌝原命题与其“否命题”可同真、但两者真假无关; “逆否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假”, P 与非P (P 的否定)必定一真一假。
函数● 变量t 与变量s 成正比kt s =⇔(k 为非零常数,称为比例系数)●变量f 与变量r 成反比rk f =⇔(k 为非零常数,称为比例系数)(其中变量也可用为某个式子,如引力F 与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质量成正比:221rm Km F =)● 正比例函数为kx y =;反比例函数为xk y = ()0≠k●一次函数)0(≠+=⇔k b kx y● 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与对数函数)1,0(log≠>=a a x y a互为反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与幂函数a x y =的系数都是1 ●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1212()()()0x x f x f x -->⇔[]b a x f x x x f x f ,)(0)()(2121在⇔>-- 上是增函数;[]1212()()()0x x f x f x --<⇔[]b a x f x x x f x f ,)(0)()(2121在⇔<--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0)(>'x f ,则)(x f 为增函数; 如果)(x f 为增函数,则0)(≥'x f ; 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如果)(x f 为减函数,则0)(≤'x f ; ● 两个函数图象(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2)函数)(a mx f +与函数()y f b mx =-的图象关于直线2a b x m+=对称.(3)函数)(x f y =和其“反函数)(1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 ● 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各点按向量 p =(a ,b )平移,得到函数为b a x f y +-=)(; ● 若将曲线0),(=y x f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 ● 与)(x f y =的图象关于原点O 对称的函数解析式为)(x f y --= ● 奇函数x>0时解析式为y=f(x),则x<0时解析式为)(x f y --= ● 偶函数x>0时解析式为y=f(x),则x<0时解析式为)(x f y -=● 分数指数意义:nmnm nmnmaaa a1,==-●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log b a N b a N =⇔=(0,1,0)a a N >≠>. ●换底公式 log log log m a m N N a= . ( N b alog=⇔N aN ambmbloglog=⇔=)推论 :(1) 1loglog=⋅a b ba(2) log log m na a nb b m=.● 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若a >0,a ≠1,M >0,N >0,则 (1)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 (3)log log ()na a M n M n R =∈.(2) log log log aa a M M N N=-; 特别的:nnaaaan loglog==不要记反了:(用特例验证) 100lg 10lg )10010lg(3+=⨯==1+2●(了解)设函数)0)((log)(2≠++=a c bx axx f m,记ac b 42-=∆.若)(x f 的定义域为R ,则)0(0)(2≠>++a c bx ax 恒成立=> 0>a ,且0<∆;若)(x f 的值域为R ,则0>a ,且0≥∆ (t=c bx ax ++2, t 须包含全体正数(定义域自定)对于0=a 的情形,需要单独检验. ● 函数在单调区间[a,b]内到多有一零点; ●●对图象连续的函数f(x),则f(a)f(b)<0是f(x)在区间(a,b )内有零点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f(a)f(b)<0⇒f(x)在区间(a,b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内没有零点在单调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在单调),()(0)()()(;),()(0)()()(b a x f b f a f x f b a x f b f a f x f ⇒⎭⎬⎫>⇒⎭⎬⎫<数列●只能用通项公式证明数列是等比、等差,反之证明数列不等是等比、等差的只需考虑连续三项不成等比、等差即可。
● 两数a ,b 的等差中项是唯一的:2b a +; 两正数a ,b 等比中项不唯一:ab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n N =+-=+-∈=b an +; 其前n 项和公式为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Bn An+2k n k n n a a a a a a -+-+==+=+1121 ,k q k p q p a a a a -++=+●{}n a 前n 项和为n S ,⎩⎨⎧≥-==-)2( )1( 11n S S n S a n n n, 若n S C Bn An ++=2,当且仅当C=0时{}n a 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nn a a a q q n N q-==⋅∈0≠;31213,a a q a a ⇔=同号 其前n 项的和公式为11(1),11,1n n a q q s q na q ⎧-≠⎪=-⎨⎪=⎩=⎩⎨⎧≠-1)1(na q Aq A n (q a A -=11);1121k n k n n a a a a a a -+-=== ,k q k p q p a a a a -+=● {}n a 为等差数列}{}{}{}{212n n k n n k n n a 、a 、a a 、a a -+++++⇒ 等都为等差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1{2122n n k n n n na a a a a a -+⇒为等比数列}{},{k n n k n n a a a a +++++⇒ 各项非零时为等比数列● {}n a 为等比数列||logn an a b =⇒,{n b }为等差数列.●分期付款(按揭贷款): (向银行贷款a 元,每期还x, 分n 期还清,每期利率为p ), 记第k 期还x 后还久银行本息和为k a 则)1()1()1()1()1(,,)1()1()1()1(,)1()1()1(,)1(21123232121=-+--+-+-+=-+=-+-+-+=-+=-+-+=-+=-+=-+=---x p x p x p x p a x a p a x p x p x p a x p a a x p x p a x p a a x p a x ap a a n n nn n⇔每次还款x=1)1()1()1(1)1(1)1(-++=+-+-⋅+nn nnp p ap p p p a 元● 数列{})(,n f a a n n =为递增数列的一个充分而非必要条件是f(x)在[1,)∞+为增函数. ●数列{})(,n f a a n n =为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是0)()1(>-+n f n f 恒成立.● 常见递推关系:①1()n n a a f n +-=的数列用累加法直接求解,得1(1)(2)(1)n a a f f f n =++++- ②1()n na f n a +=的数列用累乘法直接求解,得1(1)(2)(1)n a a f f f n =- ,(2n ≥) ③形如1n n n m a a pa q+=+用取倒数方法转化成为111n nm m a q a p+=+,nn a b 1=令,可先求n b 再求n a ;特例11n n n n a a pa a ---=(p 为常数且0p ≠)数列两边同除于1n n a a -即可.④ 递推关系形如:1n n a pa q +=+(为p ,q 为常数且1p ≠)的数列 (ⅰ)通过待定系数法化为1()11n n q q ap a p p ++=+--,再利用等比数列求出1n q a p +-的表达式,(ⅱ)也可由1n n a pa q +=+得n a =p 1n a -q +两式相减可得:1n n a a +-=1()n n p a a --, (ⅲ)也可利用迭代法得(如分期付款问题):n a =12321n n n p a p q p q p q pq q ---++++++ , ⑤(了解)1n n n a pa q +=+的数列(p q 、为常数且0q ≠)(ⅰ)可化为111n n n na a p qq qq++=+三角函数● 函数)sin(ϕω+=x A y (0,0>>ωA )表示物理量(如简谐运动、波、交流量等)时,A 称为振幅,T=ωπ2为最小正周期,Tf 1=为频率,ϕω+x 称为相位,ϕ称为初相此函数图象的对称中心为)(0,Z k k ∈⎪⎭⎫⎝⎛-ωϕπ,当且仅当ωϕπ-k =0时为奇函数. ())sin()1(1)sin(sin sin ϕωωωϕϕωϕω+=+=+==x A y x A y x A y x A y 得到的即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周期变为原来的个单位得到函数为向左平移常见三角不等式(1)|sin ||cos |1x x +≥; 若(0,)2x π∈,则sin tan x x x <<且1sin cos x x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sin cos 1θθ+=,tan θ=θθcos sin ,tan 1cot θθ⋅=.● ()()1tan )1(tan cos sin cos sin 2sin 1cos sin 21cos sin 222222+±=+±=±=±=±ααααααααααα●和角与差角公式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 sin cos a b αα+)αϕ+(上面辅助角ϕ的终边过点(,)a b ,2222cos ,sin ba a ba b +=+=ϕϕtan b aϕ=).●二倍角公式 sin 2sin cos ααα=. 22tan tan 21tan ααα=-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应用公式典例:(1)求半角的用倍角公式解方程,如)4cos1(218cos 2ππ+=(逆用倍角公式求半角)(2)8120sin 8160sin 80cos 40cos 20cos 20sin 820sin 8180cos 40cos 20cos =︒︒=︒︒︒︒⋅︒=︒︒︒(3)1)tan(tan tan 1)tan (tan 2)1)(tan 1(tan =+⇔-=+⇔=++βαβαβαβαC B A C B A ABC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非直角(4)(先拆分再合一)A A A A A sin )21(cos 23sin )32sin(sin --+=-+π)6sin(3)cos 21sin 23(3cos 23sin 23π+=+=+=A A A A A ,当A 3π=时取最大值.(5)(角变换)知 53)8sin(=+πx ,20π<<x 求sin2x思路:42)8(228πθπθπθ-=-=⇒+=x x , 即知sin θ求)42sin(πθ-, 而43828πππθπ<+<< , sinx 在⎪⎭⎫ ⎝⎛ππ,2上为减函数,若θ>2π则5343sinsin >>πθ,这与条件不符,所以28πθπ<<,cos 0>θ,…… 此类题要特别 53)8sin(=+πx 中隐藏x 的范围限制,可与特殊角比较.● 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函数sin()y x ωϕ=+, cos()y x ωϕ=+的周期2T πω=;函数tan()y x ωϕ=+的周期T πω=.● 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 R A BC ===.● 余弦定理 2222cos a b c bc A =+-; ● 面积定理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Rabc 4=(R 为外接圆半径)●B A B R A R b a B A ABC sin sin sin 2sin 2,>⇔>⇔>⇔>∆中;B A B A cos cos 0>⇔<<<π;cos cos cos )cos(cos 00>+⇔-=->⇔<-<<⇔<+<B A BB A B A B A ππππ● 则若已知中b a A ABC ,,,∆则当b a ≥时,注意隐条件是B A ≥,B 为锐角,由正弦定理求出sinB 再唯一求cosB 当A 为锐角,且b a A b h <<=sin 时,A 可为锐角或钝角,由sinB 求cosB 有两解.向量. (手写向量全部加箭头)向量可任意平移,向量平行即向量共线,共线可是同向也可反向,零向量方向可任取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