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际传播49精品文档
第四章 人际传播
GENEROSITY MAXIM宽容准则 APPOBATION MAXIM 赞誉准则 MODESTY MAXIM 谦逊准则 AGREEMENT MAXIM 一致准则 SYMPATHY MAXIM 融洽准则
4、对象性原则: 1.言语交际要看对象的经验范围 2.言语交际要看对象的知识水平 3.言语交际要看对象的心理状态 4.言语交际要看对方同自己的人际关系 5、情境性原则:根据传播情境来选择话题和 组合话语,使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与情境相适 应,相吻合。 6、有效控制原则
参与建立和保持对他人的相互兴趣归属需求控制建立和保持令我们自己满意的对关系的影响力情感需求关系的讯息社会角色的讯息伦理的讯息礼节的讯息人际关系的9个发展阶段初识测度鼎盛削弱停滞回避破裂关系的语境我们在一份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往往是受不同的语境和情况所驱使的斯蒂芬达克传播学理论家相识关系友谊关系浪漫的关系家庭关系工作关系冲突和关系冲突
社会角色的讯息 伦理的讯息 礼节的讯息
人际关系的9个发展阶段
初识——测度——鼎盛— —削弱——停滞——回避 ——破裂
关系的语境
“我们在一份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往往是受不同的 语境和情况所驱使的”——斯蒂芬·达克(传播学理 论家)
相识关系 友谊关系 浪漫的关系 家庭关系 工作关系
动机与人际交流
1.满足性交流:没有什么直接功利性目的,它主要是为 了使受众在精神、情感、心理方面,得到某种愉悦和满足。 2、手段性交流 :传播者出于一定的社会目的——主要是 功利性目的,去有意识地影响对象的交流。
告知性交流
这是一种以告知为主要行为,目的在于使受众接受 某种信息的交流。 以“劝服”为重心的交流,被称之为“劝服性”交流。 激励性交流: 在以“激励”为重心的交流中,传播者更关心如何 强化受众已有的各种信仰、思想、行为利态度,并进一步激起 他们的热情。
《公共关系学》课件--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传播
记者问、电话通信、内外谈判、各种演 说等。
▪ 无声语言媒介,其方式有:图书、杂志、
报纸、调查报告、公关简报等。 Nhomakorabea▪ 有声非语言媒介。具体有:说话时的重
读、语调、笑声和掌声。
▪ 无声非语言媒介:以人的动作、表情和
服饰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传播方式。
1.拉斯韦尔模式
▪ 拉斯韦尔从传播的内部结构,分析了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或
五个环节,这就是著名的5W模式。拉斯韦尔认为,任何一个 传播过程都可以分解为5W要素,与传播过程的5W相互对应, 拉斯韦尔同时提出了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 谁——即传播的主体。与此相对应的是针对传播主体的控
制分析;
▪ 说什么——即传播的内容。与此相对应的是针对传播内容
面对面、个体与个体的交往方式,其交往的手段比较面窄。
▪
第五,从侧重点来看,人际关系侧重于从人的心理和行
为角度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侧重于从信
息传播沟通的角度来研究组织与公众对象之间的关系。
▪ 2、组织传播
▪ 组织传播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利用组织媒介进行
的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部传播和组织外部传播两种。
▪ 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是组织内传播的两个基本渠道,这两个渠道
是否畅通,关系到组织的统一性和运作效率.一般来说.影响这两 个渠道畅通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的层次和环节,因为它们都是逐级 进行的.层次和环节过多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信息传达速度慢, 二是容易造成信息的变形和失真.因此,现代组织一般都把减少 环节和层次作为疏通纵向传播渠道的主要措施.
▪
3.施拉姆模式
三、传播效果理论
公关传播方式人际传播-文档在线预览
(三)传播的特征
■ 一般特征:
1、社会性 2、普遍性 3、双向性 4、工具性 5、阶级性
时代特征
■ 破时力 ■ 破空力 ■ 堆积性 ■ 冲击性
(四)公关传播的特点
■ 1、社会性:公关传播活动站在社会整体利益 高度,体现作为社会一员的社会责任。
■ 2、你从进公司大门面试就开始了
■ 3、进去敲门,面试完后关好门
■ 4、面试官先伸手,你再伸手
■ 5、请坐时,说上一句:“请问我坐哪方便?”,考官
坐
后你再入坐。
四、面试自我介绍(3分钟)
■ 了解考官想听什内容 ■ 抓住重点:考官爱听啥你讲啥,千万别讲大套话。
如:请你谈谈你的优缺点? 缺点:没有耐心,但有冲劲,但我最近在改变,如练书法。自 圆其说。
你的成绩不好,不是分析不好的原因而是态度。
■ 好的回答:镇静、平和面对,在压力情境下找方案,越具体越好。 ①说明一下我的排名 ②成绩不能反映我的真实实力 ③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能力
七、如何谈薪水
■ 你对薪水有何条件?
你没条件谈判码,你没工作经验。 我接受公司的薪水范围,主动权交给公司。
八、最后你有什问题要问公司
1、 印刷类传播媒介
不足是: (1)印刷品制作周期较长,传播速度慢,因而时
效性较弱; 2 印刷媒介主要的载体是文字,受读者的文化
程度和理解能力的限制 3 印刷媒介是通过印刷符号为载体进行传播,缺少
声音、色彩和三维动画,不及电视、广播、电影 那样生动、形象、直观
2、 电子类传播媒介
——用电子技术传递信息的媒介。如电视、电影、 幻灯、广播、因特网等。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是两人或者多人之间的语言和非语言互动2.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3.人际关系: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4.反馈信息:是传给说话者的对其说话内容的反应5.前馈信息:在传递基本信息前就已经得到的信息6.渠道:是信息传播的媒介,是连接信息源和接收者的桥梁7.噪音:是扭曲信息的干扰元素,它会妨碍接收者接收信息8.噪音分类:物理噪音、生理噪音、心理噪音、语义噪音9.自我意识: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征10.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11.增强自我意识的方法:自我提问倾听他人积极寻找关于自己的信息发现不同的自我增加开放的自我12.自我概念:即自我形象13.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优点和缺点的认识和感受对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的认识和感受对自己的抱负和世界观的认识和感受14.认知: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来认识事物、事件尤其是认的过程15.人际认知:人际认知是一个不断的连续的、相互交错的过程16.人际认知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通过感官接受某种形式的刺激以某种方式组织这些刺激解读和评价感知的事物把这些内容存储在大脑里需要时重新回忆这些内容17.(第二阶段组织)通过规则组织:通常的感知规则是接近性第二个认知规则是相似性第三个认知规则是差异性18.(通过模式组织)模式:关于对象的一般观念,可以是关于某类人,关于自己和关于社会角色等的一般看法19.印象形成过程:自我实现的预期内隐人格理论认知强化首因-近因效应一致性控制归因20.归因时潜在的错误:利性偏差(把成绩归因于自己而拒绝承担消极后果的责任)过度归因偏差(当认识到某人的一两个明显特征后,就把这个人所做的事情全部归因于这一两个显著特征上)基本归因偏差(高估内部因素(如人格),低估外部因素(如环境))21.提高人际认知准确性的方法:分析认知检验认知减少不确定性增加文化包容性22.印象管理的目标和策略:被他人喜欢:寻求亲近与喜爱的策略被信任:信任策略为失败申辩:自我障碍策略寻求帮助:自我批评策略掩饰错误:自我监督策略被跟随:影响策略巩固自我形象:形象巩固策略23.语言信息原理:信息是包裹着的信息的意义因人而异信息有本义和引申义信息可以表达不同程度的抽象信息可以表达不同程度的礼貌信息可以用于批评和表扬信息可以表达不同程度的自信24.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相互影响的六种方式:强调补充否定控制重复替代25.表扬时注意:使用“我”的信息面部表情是积极的说出赞扬的具体内容考虑文化因素26如何表达负面评价:对事不对人从积极的一面来表述批评讲明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表达清楚不要命令他人去改变注意批评的语境作为接受批评的人,应考虑批评背后的动机27.如何表达负面评价:对事不对人从积极的一面来表述批评讲明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表达清楚不要命令他人去改变注意批评的语境作为接受批评的人,应考虑批评背后的动机28.提高人际传播中自信的方法:分析自信的交流练习自信的交流实践自信的交流29.有效使用语言信息指南:名副其实,避免名义倾向关注个性,避免笼统化区分事实和推论,避免事实和推论的混淆注重差异,避免不分青红皂白中庸之道,避免极端更新信息,避免静态评估30.表情管理技巧:强化、弱化、压制、掩饰、假装31.眼神接触的功能:观察反馈吸引注意调控谈话界定关系的性质界定地位填补空间距离32.辅助语言包括:重音、语速、音量、笑声、呻吟声和音高等33.根据辅助语言形成印象:实体印象性格印象评价印象34.语速越快是否说服力越强?(关系):取决于说话者是支持还是反对听话者的现有观点意见相左,语速越快说服力越强意见相同,语速正常说服力越强35.关于空间的理论(展开):保护理论(个体在自己周围建立了一个缓冲区域,以避免遭到不喜欢的碰触和攻击)均衡理论(亲密程度和距离有关系。
人际传播——精选推荐
人 际 传 播 教 学 大 纲西南政法大学二〇一五年五月目录《人际传播》教学大纲 (1)第一章人际传播总论 (6)第一节人际传播的本质(Natur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7)第二节人际传播的要素(Element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7)第三节人际传播的维度(Axiom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8)第二章人际传播中的自我 (9)第一节自我的维度(Dimensions of the Self) (9)第二节自我展示(Self-disclosure) (9)第三节交流焦虑(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10)第三章人际传播中的认知 (11)第一节认知的基本过程(Stages of Perception) (12)第二节影响认知形成的因素(Perceptual Process) (12)第四章人际传播中的倾听 (13)第一节倾听的步骤(Stages of Listening) (14)第二节倾听的类型(Styles of Listening) (14)第三节文化、性别与倾听(Culture, Gender, and Listening) (14)第四章人际传播中的文化 (15)第一节人际传播中的文化本质(Nature of Culture and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16)第二节造成文化差异的因素及文化模式(How Cultures Differ) (16)第三节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6)第五章人际传播中的语言信息 (18)第一节语言与符号化的现实(Language Symbolizes Reality) (18)第二节语言中的事实与解读(Language Expresses Both Facts and Inferences) (18)第六章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信息 (19)第七章信息与交谈 (21)第一节交谈的过程(The Conversation Process) (21)第二节交谈管理(Conversational Management) (21)第三节交谈中的困境与修复(Conversational Problems: Prevention and Repair) (21)第九章人际关系 (22)第一节关系的发展(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23)第二节关系维护(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23)第三节关系恶化(Relationship Deterioration) (23)第四节关系修复(Relationship Repair) (23)第五节关系终止(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23)第十章人际关系:友谊、爱情、家庭与职场 (24)第一节友谊(Friendship) (24)第二节爱情(Love) (25)第三节家庭(Family) (25)第十一章人际传播中的冲突 (26)第一节冲突的本质(Nature of Conflict) (27)第二节解决冲突的步骤(Conflict Resolution Stages)..27 第三节冲突管理策略(Conflict Management Strategies) (27)第十二章人际关系中的权力 (28)第一节权力的本质(Principles of Power) (28)第二节权力的种类(Types of Power) (29)第三节交流中的权力(Communicating Power) (29)《人际传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际传播》(双语)课程编号:(以教务系统中的编号为准)课程类别:核心知识结构版块/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第4学期开课单位: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适用专业:传播学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课内实践学时0)总学分:2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2.课程说明《人际传播》是新闻传播学的一门双语专业必修课,是站在理性的高度,从宏观上来认识、解释并指导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的重要学科,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
第四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整理版]
– 维持关系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 – 总的来说,社会交换论认为,一份关系的价值影响到了它
的最终结果。
19
六、情感与关系
• 理解不同关系类型:
– 相识关系和友谊关系 – 浪漫关系和家庭关系 – 工作关系
• 了解什么因素会影响关系的发展 • 在矛盾中如何处理感情?
20
不同类型的关系
35
调查结果
忧伤
最常体验 8
最不常体验 1
最不喜欢 12
最不喜欢看 到别人
11
吃惊
12 1 1
生气 高兴 恐惧
31
6
21
11
16
25
1
36
七、 冲突和关系
• 冲突:
– 定义:可感知到的意见、兴趣、目标的不一致 – 冲突存在的价值:检验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否
健康而有效率
• “没有冲突的关系意味着其实你根本没有 关系,而不是你拥有一份好的关系。”
– 健康的关系并不只包括积极的情绪 – 不论什么情绪,都应该得到适当的表达
31
• 情绪的压抑和释放
– “你有什么好不高兴的” – “不要再为这件事感到难过了” – “别对我叫了,你没有权利对我生气” – “如果你足够坚强点,就应该微笑面对对方” – “没什么好害怕的,你不是个小孩子了”
• 注意:情绪不危险
• 在面临问题时:
– 自我须思考面临的状况 – 能采取的行动 – 选择并检验可行的方案 – 想象这些行动和方案可能引起的各种后果 – 这种对话机制有助于修炼自我、发展自我
5
人类内部对话机制
1、米德:“主我”与“客我”
人的自我意识是“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重要的影响。
第四章 人际传播的过程
参考资料:
个人Blog心理层面的存在价值
大学生自我表露的调查研究
程乐华 陈侃 李林英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03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美】欧文· 戈夫曼著 黄爱华、冯钢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
第二节 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了解别的个体的基础,是与别的个体协调行动 和建立各种关系的基础,是人际传播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论也可称为印象管理
形象包括语言、仪态、穿着、动作等。印象管理是 一个社会的基本事实,每个人有意无意的都在进行 印象管理。 无论我们认为从外表衡量人是多少肤浅和愚蠢的观 夸大呈现 念,但社会上的一切人都每时每刻在根据你的服饰、 发型、手势、声调、语言等自我表达方式在判断着 虚无呈现 投好呈现 你。无论你愿意与否,你都在留给别人一个关于你 真实呈现 形象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工作时影响你的升迁,在 收敛呈现 商业上影响着你的交易,在生活中影响着你的人际 关系和爱情关系,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自尊 和自信,最终影响着你的幸福感。
与别人建立开放、真诚、直接和适当的沟 通行为,就是自我表达的行为。自我表达的行 为可以增加一个人选择的自由度。当一个人拥 有选择的自由时,自尊自重的感受会取代压抑、 委屈或愤怒等伤害人的情感。 请如实回答以下问题,根据自己实际情形 与陈述的符合情况选择答案数字,最后将所选 数字相加。
资料来源:北京劳动就业报
3)二维归因理论
这是B· 韦纳提出来的。他也把行为原因分 为内因和外因,但他认为内因—外因只 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 即暂时—稳定方面。 4)三维归因理论 由H· H· 凯利于1967年提出。包括四种要素 (行动者、刺激物、时间、情境),三个维度 (特异性、一贯性、一致性)及其协变原则 (指处于三个维度上的四个要素在归因过程中 同时起作用)。
人际传播的基本方式22页PPT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