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
后殖民理论与中国文化身份认同
后殖民理论与中国文化身份认同后殖民理论与中国文化身份认同 298世界文学评论的"历史感"和"纵深度".对作用于文学体制生成的各种力量,关系的揭示与把握,对生成过程内在线索,逻辑的分析与梳理,对第一次文代会资料的挖掘与研读,以及对"十七年''文学体制生成过程中某些经验性成分的发现与提炼等,这些既是本论文着力突破的难题,也是体现本次研究活动价值的重要方面.(斯炎伟: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指导教师:吴秀明教授)(责任编辑:周兰美)后殖民理论与中国文化身份认同1978年,被称为"当今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的萨义德,其《东方学》的出版,标志着后殖民理论的体系化和理论化.以种族,帝国,族性为主要内容,后殖民理论开启了对"当代欧洲大陆的文化理论的方法范式"进行分析的模式,揭示了"隐伏"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殖民现象,图绘了其中世代传承的意识形态基因,点破了虚构,歪曲东方的种种符号操演,从而为东方,第三世界民族国家认识他者和自我,建构自我的主体和文化身份提供了新的理论"透镜".回顾后殖民研究方面筚路蓝缕的历程,2001年,萨义德自谓:"……毋庸置疑,《东方学》对当代思想的影响,大于过去3O年出版的任何一本书.它改变了我们思考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思维方式"().英国学者巴特.穆尔?吉尔伯特认为,"后殖民批评不是简单地扩大英语研究的传统领域,或是重新关注这一领域内被忽视的方面和范围,而是与近来出现的其他批评话语(诸如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等)一起大大地改变了从1945至1980年这段时期在这一学科内部占主导地位的分析模式.…'开创的是……当代欧洲大陆的文化理论的方法范式"(巴特'穆尔.吉尔特:《后殖民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l5页).虽然后殖民理论的话语结论提出的文化身份建构策略,推崇的非抵抗性对话,协商交流原则等,是"纯粹"文化研究的结果,但其批判性的致思方向和鲜明的针对性,强烈的对政治和意识形态批判意味和貌似"反西方"的非学术诉求,在学术研究和政治领域引发了极大震撼.在前殖民地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大部分学者眼中,后殖民理论是在为东方张目,是为东方文明辩护的发声,是民族国家文化身份定位和民族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而在部分西方学者的眼里,萨义德是激进的反西方论者,认为他将东方学现象作为整个西方的隐喻或缩影,实际上是用来指代整个西方.在英国,乃至在欧美,后殖民理论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尚未被欧美学术机构充分肯定为一种重要的甚至是独特的文化批评模式"(巴特11).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萨义德是误入学术界,不适于文学研究.约翰?麦肯齐武断地认定后殖民理论研究"很有趣但在学理上没有价值","没有人比他们更能表现出左派文学批评家的幼稚和考虑不周"(巴特13).斯皮瓦克将这一现象称为"制裁性藐视","是英语研究领域内一些传统派的公开敌视"(巴特11).与这两种态度共存的,是被巴特称为后殖民理论"内部"的争论.它主要是指以印度裔学者艾贾兹?阿赫默德为首的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以文化研究为主要对象的学者对后殖民理论的激烈批评.这种批评开启和预示了后殖民理论复杂的批评景观.虽然在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看来,艾贾兹?阿赫默德为首的批评学派不同于西方权威学者的批评和敌视.巴特指出,这种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站在后殖民理论的立场上反后殖民理论,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和误读.艾贾兹?阿赫默德批评萨义德的后殖民理论是"认可了西方标准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特权".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指出:到了8O年代末,后殖民"变成了对全球状况的叙述,也就是说,这种描述在文化批评和学术研究项目中取代了作为新正统观念的地位"(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的辉光: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国外文学》,1997年第1期,第3页)."旅行"到中国之后,后殖民理论也是受到了异常的青睐.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之后理论界追新逐异的热望使其大受热捧;另一方面,后殖民理论外表上的"反西方"和替第三世界国家,边缘化国家,民族,群体张目的样貌吸引了中国理论界表达民族文化的彷徨,焦虑的注意力;同时,解释或宣泄参与全球化中的愤懑情绪使其成了部分人便捷取用的"武器"."在消解中心性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研究的潮流中崛起,并以其权力话语和文化政治批评拓展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域,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王岳川:《后现代殖民主义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6页).王岳川先生的这个认识,实际上正是大部分热衷于后殖民理论学者的想法.这是对后殖民理论的严重误读,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萨义德在《东方学》结尾处的担心,即东方的西方主义不期然地成了人们的一种优先选择.论文还对后殖民理论的文学批评实践和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对所借鉴理论的误读和创造性运用等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以萨义德为主的后殖民理论的贡献和不足做了深入评析,为整篇论文的写作和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简史的勾勒,实证了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层面及其内部的复杂性,指出了萨义德对福柯意博士论文提要299识形态理论的误读,揭示了萨义德只看到了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建构作用,忽视或不愿承认主体在意识形态构成中的质疑,选择作用,从而将意识形态看作是外在于主体的,铁板一块的,内部绝对一致的,具有内在本质统一的不变的实体.分析了萨义德在应用葛兰西,福柯文化和意识形态理论中创造性的一面,即萨义德在剖析殖民主义者思想,行为,甚至政策时,将对意识形态的考察分析应用到国家之间的关系中,这是萨义德的贡献.文化交流中意识形态的规训作用及其可变通性,证明了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对自我和他者的影响. 后殖民理论把批判视角聚焦在意识形态上,忽视了西方建构东方中的物质利益方面的因素,所以,后殖民理论理论武器的钝化可想而知,同时也无法很好地解释后殖民国家参与,推动现代化的所谓"共谋"心理和行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建构和认同民族国家的文化身份,依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物质层面的不平等,意识形态影响下主体对自我和他者的文化建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处理,必然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文化建构和文化交流产生着相当巨大的作用.据此本论文提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身份认同原则和主要任务:"超越选择".超越选择,不仅是超越他者的意识形态构拟,超越他者维护假想利益的现实选择,超越他者文化设定的道路和模式限制;更重要和更困难的是超越自我的意识形态认同,超越自我的地域政治想象,审视自我对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及文化心理"传统"的建构;放弃回到自身,回到传统纯正身份的梦想;超越单纯模仿,依照他者形成的经验模式规范自己丰富多彩实践的空想,超越单一理性或非理性的建构态度,兼顾两者,从自己的现实出发,在与他者的碰撞,对话,交流中建构一个可以把握自己的主体,坚定而自信地抒写,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把自己写在这个共同的架构中.但这只是一个认知,建构的开始,绝不能代替主体繁重而艰难的建构过程和要付出的艰辛劳动,绝不能忽视来自他者和自我所设阀限带来的风险和艰难.在提出"超越选择"的基础上,论文还提出了一个"双重穿越"的问题,即穿越自我和他者在文化身份建构中对他者的偏见和矮化后面的意识形态因素,穿越自我和他者在文化交流交往中人为设置的网,墙,面具,真正了解他者.同时,要主动了解自我和他者中主流之外的东西,也让他者了解自我内部主流之外的东西,达到全面,客观,深入了解他者的目的,为建构双方合理合法的文化身份打下基础.这是文化身份建构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而困难恰恰就在于此.(李新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指导老师:何永康教授)(责任编辑:周兰美)2O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研究20世纪初,伴随着"人"的解放,陈衡哲,庐隐,凌叔华,冯沅君(淦女士)等女作家第一次以群体规模出现在历史舞台,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女性创作高潮.随后的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女作家,把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创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高度.9o年代,女性创作又一次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女性写作"的命名成为9o年代中国文坛上最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徐坤:"绪论",《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页).以女性写作为研究论题,基于如下考虑:首先,社会一历史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在以往的文学批评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单一的批评标准对女性写作中展露的女性意识造成"屏蔽",女性独特的生活经验,她们的潜意识世界及女性写作独特的审美风格受到压抑和忽视.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的引入,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视界.例如,文学史对萧红的《生死场》的解读主要集中在民族兴亡,抗日救国的层面上,而未曾考虑《生死场》表现的也许还是女性的身体体验,特别是与农村妇女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体验——生育以及由疾病,虐待和自残导致的死亡.民族兴亡的眼镜造成了阅读盲点,作品丰富的女性生命体验与女性话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长期以来,《呼兰河传》被认为是作者创作上的倒退,尺度是当时的抗日文学.直到引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念,萧红作品中的性别话语才浮现出来.文学史对张爱玲,苏青,梅娘的长时间忽略固然有政治的原因,但对其文学价值的重新评价依然与女性主义所强调的性别立场有关.同样,只有当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批评方法,残雪,陈染,林白的创作才能获得某种意义.对张洁,铁凝,王安忆的解读才会突破20世纪80年代的主流批评,增加另一种意义.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价值观念多元化形成了"众声喧哗"(hereroglossia)的社会文化景象.西方女性主义进入现代与传统,先锋与保守"共存"一室的中国后,杂芜局面中隐含着与女性主义背道而驰的声音.加之中国没有发生西方那样自下而上的女权主义运动,妇女解放一直是在国家政府保护下开展的,自我主体意识并没有在所有妇女阶层养成.这使得中国女性生活和思想实况以及女性写作理念,女性写作研究等方面都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貌.与此相应,反映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也往往层面多样.因而,以女性主义为理论工具视察20世纪以来的女性写作,通过检视文本中的女性生活,梳理其中渐次推进的女性意识,清理内化于女性意。
后殖民主义视阈下黑人的身份研究——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为例
后殖民主义视阈下黑人的身份研究——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为例发布时间:2021-04-08T12:13:22.11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作者:魏可欣[导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作为哈里特?比彻·斯特夫人于 19 世纪在废奴奴隶制领域取得的最高成就,影响深远魏可欣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36摘要:《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作为哈里特?比彻·斯特夫人于 19 世纪在废奴奴隶制领域取得的最高成就,影响深远。
在奴隶制压迫与剥削下饱受折磨的黑人的悲惨境遇和现状于斯托夫人的笔下显露无疑。
本文拟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结合文学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黑人形象,分析美国黑人身份认同危机,并以宗教、音乐和语言三方面为切入点,帮助非裔黑人实现本民族文化身份的重构,踏上弥合种族主义之路。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身份构建、《汤姆叔叔的小屋》引言自独立战争以后,美国北方建立起以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民主政治,而南部各州一直维持着延续了两百多年的种植园奴隶制度。
奴隶主通过压榨和剥削奴隶的廉价甚至是无偿劳动力积累了大量不义之财。
然而,随着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度与北方的资本主义矛盾日益激化,从 19 世纪 30 年代初,著名的废奴运动开始在北部兴起,其声势和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 60 年代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使得蓄奴制度得以废除,这些都与废奴运动息息相关,期间废奴文学的兴起又反过来推进了废奴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著名作家哈里特?比彻·斯特夫人是这一时期废奴文学的主要作家之一,《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她写于 1852 年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废奴文学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同时也因为此部作品被林肯总统称作“发动了一场战争的小妇人”。
尽管美国内战过后奴隶制得以废除,黑人重获自由,但在美国社会历史上,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的现象仍是屡见不鲜,从美国最近一次始于 2020 年 5 月 25 日的因非裔黑人遭受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而死引发的全美暴乱就可看出,在白人眼中,黑人始终是低他们一等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黑人始终无法享有和白人同等的权利,享受同等的待遇。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原生态民歌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以鄂伦春族民歌为例
作 为 文学 与 艺术 的双 重 载体 , 着 生态 美 学 的建 构 、 随 文化 记 忆 、 身份 认 同 与地 域 文化 发
展问题 的 l 显 , 地 域 性 , 生 态 性 、 族 性 与 知 识 性 特 征 得 以 彰 显 。在 当 下 这 个 机 遇 与 其 原 民 挑 战 并 存 的 时 代 。 生 态 民歌 只 有 在 不 断 的 创 新 中 才 能 得 到 有 效 的 传 承 。 原 关 键词 : 殖 民主义 后 本 土化 文化 记 忆 文 化 认 同
一
、
后 殖 民主 义 语境 中 的原 生 态 民 歌
缘的历史 , 换言之 , 没有永远的居于 中心与统治家 园或 边缘与失 去家 园的文 化 , 文化与艺术 原本是平等 的与融合 的, 以 , 一 所 单 的、 静止的 、 纯粹 的、 统治 的文化艺术是不存在 的。
“ 生态” 原 一词 的出现与生态学有 一定关联 , 它是与全 球化 同步的 , 全球化是殖 民主义的直接结果 , 全球化导 致的严重后果 之一就是生态危机问题。 8 0年 , 国动物学家海 克尔首次在科 17 德 学 的意义上 使用 “ 生态学 ” 一词 , 强调 了“ 息地 ” 内涵 ,这个 栖 的 “ 词学源 自希腊 文 o o( i s意指家 、 以及 词尾 l y 源 自 l n—— k 户) o ( g o s g 意指言说 , 后来指有系统 的研究 ) ① 。” 因此 , 原生态具有 的是家园 与地域 的内涵 ,强调的是特定的生态生存环境 。就中 国文化而 言 , 种对 自然 环境 的思 维方式 , 这 源于 中国传统哲 学的天地人合 而为一的美学思想 , 艺术通过保 留对生态 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 消 除 自然状态 中的人类 中心主义因素 , 使得人类与 自然友好相处。 民歌即每个 民族 的传统歌曲 , 是人 民的心声 、 时代与地域 的
后殖民影片文化身份认同探析
后殖民影片文化身份认同探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后殖民影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影片探讨了殖民主义历史、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等问题。
本文将从后殖民影片的角度探析身份认同在文化及社会方面的表现。
首先,后殖民影片所探讨的身份认同是一种相对于殖民主义的反思和重建。
在殖民主义时期,欧洲列强通过对殖民地的殖民统治和教育来扭曲当地居民的身份认同。
后殖民主义则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反思和重建来纠正这一不正常现象。
因此,身份认同的重建,成为后殖民影片文化表现的核心。
其次,后殖民影片表现了身份认同在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多元性。
在后殖民影片中,每个角色对身份认同的表达都是多元化和独特的。
例如,《印度合伙公司》描绘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印度移民家庭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经历。
这部电影刻画了印度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反映了印度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而《楼上的房客》则讲述了一个African American男子在法国巴黎游历时的故事,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如何影响身份认同。
最后,后殖民影片通过身份认同的表达,探讨了文化认同和政治权利的关系。
在许多后殖民影片中,文化身份认同和政治权利是难以分开的。
在《宽容鸟》中,娜迪亚·穆拉德的角色Navid在电影中因其穆斯林信仰而面临着美国政府的压迫和歧视。
这部影片展示了恐怖主义、这一文化现象,是如何与政治权利和身份认同相互联系的。
总之,后殖民影片通过身份认同的表达,展示了文化和社会多元性。
这些影片深刻反映并探讨了殖民主义后,移民场景下面临的文化认同和政治权力的关系,为加强各种文化背景之间的了解和关系提供了大量的思考和交流空间。
非洲文学中的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分析
非洲文学中的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分析1. 简介非洲文学是非洲国家和地区创作的文学作品集合,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和风格。
本文将着重探讨非洲文学中涉及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的内容,并进行相关分析。
2. 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后殖民主义是指由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在独立后,面对旧有殖民统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继续存在、影响和挑战的理论与实践。
非洲国家在脱离西方殖民统治后,也面临着自身独立后所带来的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
因此,非洲文学中经常涉及到对于后殖民主义的思考与批判。
身份认同则是人们对自己所属群体或个体特点的认同感知。
在非洲文学中,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跨越不同族裔、种族和文化之间的身份认同问题成为了热门话题。
这些问题受到历史、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与后殖民主义的反思有着密切的关系。
3. 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在非洲文学中的体现(1) 反抗殖民统治的故事许多非洲文学作品通过描写个人或群体反抗殖民统治和追求独立自主的故事,探讨了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下的自由、平等和公正等价值观。
这些故事帮助非洲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强调自身价值和身份认同。
(2) 文化交流与融合非洲文学作品经常涉及到不同族裔、种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这种跨文化对话可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互相理解、尊重,并最终构建共同的身份认同。
(3) 身份分裂与重建一些作家探索了非洲人在面对社会变革和后殖民主义时可能遭受的身份危机。
他们表达了个人或群体因为种族、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和困惑,并寻找重建身份,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以及实现自我认同的方式。
4. 结论非洲文学中关于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的作品丰富多样,通过描绘反抗、交流和重建等不同情境,使读者对非洲社会的挑战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作品帮助非洲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并为建设更加公正平等、多元包容的社会秩序提供了启示。
注:以上内容为百科全书小助手根据提供的主题和要求编写,旨在满足2500个中文字数要求。
后殖民文学与身份认同:后殖民文学对殖民历史与文化身份的反思
后殖民文学与身份认同:后殖民文学对殖民历史与文化身份的反思摘要后殖民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深刻反思了殖民历史对被殖民地区的文化、社会和身份认同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后殖民文学如何通过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重塑被殖民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并揭示殖民主义对文化、语言和历史叙事的操纵。
通过分析后殖民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叙事策略和人物塑造,本文将阐明后殖民文学在挑战殖民话语、重建文化自信和促进文化多元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引言殖民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对被殖民地区造成了深远影响,更在文化和身份认同层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后殖民文学应运而生,成为被殖民者反思殖民历史、重塑文化身份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深入探讨后殖民文学如何通过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揭示殖民主义对文化、语言和历史叙事的操纵,进而重塑被殖民者的文化身份认同。
后殖民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后殖民文学兴起于20世纪中期,随着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被殖民者开始用自己的声音讲述殖民历史,挑战西方殖民话语的霸权。
后殖民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揭示了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区文化、社会和身份认同的深刻影响。
后殖民文学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后殖民文学作品通过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揭示了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区造成的创伤和破坏。
这些作品常常以被殖民者的视角,讲述殖民统治下的苦难经历,揭露殖民者的暴力、剥削和文化侵略。
通过对殖民历史的重新解读,后殖民文学作品挑战了西方殖民话语的权威性,为被殖民者提供了重新认识历史、重建文化自信的机会。
后殖民文学对文化身份认同的重塑后殖民文学作品通过对文化身份认同的探索和重塑,帮助被殖民者摆脱殖民主义的文化束缚,重建自己的文化自信。
这些作品常常以被殖民者的日常生活、文化传统和语言为素材,展现被殖民者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肯定和弘扬,后殖民文学作品促进了被殖民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看不见的人》中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最新资料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看不见的人》中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最新资料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看不见的人》中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看不见的人》是一面镜子,反映了黑人寻找自己身份的艰难历程,揭示了身份的危机。
在某种意义上说,主人公在自我发现的道路上的探索经验在整个美国黑人中是普遍的。
从东方学视角来看,小说中主人公各种各样的经历将帮助现代黑人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寻求他们的个人身份,并实现他们的梦想。
主人公意识到他的不可见性在于他周围的白人拒绝注意他,这让他感到失望和羞愧。
他经常被强加许多不同的身份,却最终被忽视。
最后,他变成了一个地下的隐形人。
在寻找身份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心理也经历了从天真、无知、怀疑和领悟到觉醒和成熟的三个步骤,这进一步深化了这部小说的主题。
一、“他者”身份萨义德说,东方主义帮助压迫者和被压迫的人清晰地识别他们的自我形象。
在这样的观点中,“在每个时代和每个社会中,身份的建构都涉及到对立和‘他者’”。
在后殖民主义时期,“他者”的定义是指在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多样性和社会等级制度的基础上的一种隐性暴力。
这里的暴力并不仅仅指身体上的攻击和打斗,相反,它指的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心理攻击。
更重要的是,它还可能加深白人与黑人之间的隔阂,增强一方的自卑感和另一方的自我优越感,这必然会使他们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
因此,在主人公寻找自己身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一种无形的意识形态力量的影响,即所谓的“他者”。
(一)“他者”的文化身份在这个故事中,埃里森通过增加白人文化的主流来体现他们的本质被大多数美国人所接受。
事实上,调查显示,白人作为美国主流的文化,每天都受到整个黑人社群的影响,黑人文化被称为“他者”。
通过赋予黑人和白人的象征意义,埃里森设计了两种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对比两种文化,我们可以发现白人的文化占主导地位,而黑人文化则被认为是“他者”。
不仅是主人公的黑人特征,而且他的文化精髓都被称为“他者”。
因此,“他者”问题可以作为主人公不同身份的根本原因。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精选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摘 要: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理论强调文化身份只有放在 多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民族文化杂交中以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 史中才能够很好地被定位。
而李安导演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华裔 导演,其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通过镜头带来中西文化的视 觉冲突。
本文选取三部曲中的《推手》来深入探讨影片中人物的 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建构过程。
1、 综述自从二十世纪 50 年代埃里克森最早开始对身份这个主题的 研究以来,对身份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文献基 础。
不过大部分文献都是关注于个人身份和种族身份。
然而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大批移民浪潮的涌起, 多元文化的碰撞下移 民群体处在两者或者多种文化的边缘地带, 英国著名学者乔治拉 伦指出, 只要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冲突和不对称, 不管是以 何种形式进行交往, 文化身份的问题就会出现。
因此在移民研究 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关于文化身份研究”成了一个重要理论命题。
不变的文化身份, 而总是在时刻被塑造着, 处于一种重新被定位 和建构的未完成状态。
文化身份的认同核心在于的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 并需要与异质文化的比照中才能清晰地现出。
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共同文化习俗,共 后殖民理论持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身份观,不存在一种一成 然而一个同行为模式等在某一个阶段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身份很难在短时间内分裂和重构。
同时也并不意味着认同接受文化( receiving culture )的文化价值和行为模式就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heritage culture )。
就拿美国亚裔群体来说,在文化身份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下四个过程:1)寻求认可;这个时期的华裔移民在美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不管是美国文化还是亚洲文化都不能定义华裔的身份问题。
2)为传统文化的辩护; 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认识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多地意识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后殖民视角下蕾拉·阿伯里拉《博物馆》中的身份认同
64收稿日期:2020 - 05 - 08作者简介:郭 巍(1982 - ),男,河南洛阳人,武警特种警察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郭 巍(武警特种警察学院 基础部,北京 102211)摘 要:以非裔女作家蕾拉·阿伯里拉(Leila Aboulela)旅英期间的短篇小说《博物馆》(The Museum)为研究对象,参照陶家俊对后殖民身份认同政治三个阶段的划分,研究女主人公莎迪(Shadia)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在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部分,莎迪依次经历了种族身份认同、民族身份认同、族裔散居混合身份认同,契合陶家俊关于三个阶段的提法.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蕾拉·阿伯里拉;《博物馆》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20)02-64-07“流散”(Diaspora )一词最早被“西方人用来描述犹太人的大规模‘离家出走’和所处于的‘流离失所’状态,明显地带有某种贬义[1].”“后来它逐步泛泛地用来指涉所有的移民族群”[2].“时至今日,‘流散’这一术语已经越来越带有了中性的意思”[1].流散文学诞生在异质文化土壤上,“既充满了流浪弃儿对故土的眷念,同时又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异国风光[1].”流散意味着对固有属性的放弃,而越是处于流散状态,“越是陷于属性上的分裂、破碎和不确定,对于一致和统一的追求和追问便越是强烈[3].”流散现象和流散文学是后殖民研究的热门课题,身份认同也是后殖民批评关注的主要焦点.短篇小说《博物馆》(The Museum)是流散作家蕾拉·阿伯里拉(Leila Aboulela)旅英期间的代表作品,描写了苏丹籍女学生莎迪(Shadia )在苏格兰留学时的一段情感经历,着重刻画了面对前宗主国的强势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给莎迪造成的思想震荡和精神磨难.截至2020年5月,中国知网上可以检索到的国内学者关于流散作家蕾拉·阿伯里拉及其流散文学作品的文献不足十篇.从后殖民视角着手,研究蕾拉·阿伯里拉小说《博物馆》中女主人公莎迪的身份认同问题.1 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后殖民理论主要代表人物赛义德曾指出“身份无非是‘集体经验’的聚结和建构, 其方式就是建构对立面和他者;自我或‘他者’的身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是仔细加工过的;身份的建构, 要依每个社会中权势的分配而定, 它不仅是不自然、不稳定的, 有时甚至是被硬造出来的[4].”后殖民主义身份观的宝贵之处就在于解构了欧洲中心论的种族观和身份观,为前殖民地人民和流散客民寻求身份认同提供了理论基础.2 蕾拉·阿伯勒拉与她的《博物馆》蕾拉是1964年生人,母亲是埃及人,父亲是苏丹人.她在苏丹长大,1985年本科毕业于喀土穆大学(University of Khartoum),获统计学学位,而后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获理科硕士和哲学硕士学位.[5] 1990年,她与丈夫带着孩子迁居苏格兰,在阿伯丁郡住了很多年,1992年开始文学创作,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6,7].她的短篇小说《博物馆》发表于1999年,原文篇幅只有19页,描写了苏丹籍女学生莎迪在苏格兰留学时的一段情感经历.《博物馆》带有自传性质,蕾拉将很多个人经历投射到女主人公莎迪身上,如莎迪的家乡苏丹喀土穆、莎迪的学校所在地阿伯丁郡、令莎迪头痛的统计学课程等.这部小说的情节主线是莎迪与苏格兰当地学生布莱恩(Bryan)的一段感情经历,其中描写了莎迪在遭遇文化冲击、学业压力、种族歧视、殖民话语时的身份冲突与身份危机.可以说,身份认同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2000年,蕾拉凭借《博物馆》获得非洲文学最高奖[8]——凯恩非洲文学奖(Caine Prize for African Writing).“蕾拉迄今已出版四部长篇小说和数篇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移民经验、身份问题和伊斯兰信仰均是不断重现的主题,例如 《翻译家》(1999)、《宣礼塔》 (2005) 和新作 《敌人的善意》 (2015)” [8].蕾拉及其作品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译介,未能引起学界关注.2020年5月以“Leila Aboulela”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全文,检索结果尚不足十篇.可喜的是,《世界文学》杂志2017年第1期曾以“凯恩非洲文学奖小说选”为专题,译介了五部获奖短篇小说,其中包含高天琪翻译的《博物馆》.为了方便读者赏析原著,下文从原著中摘取的原文均辅以高天琪的译文.3 后殖民视角下《博物馆》中的身份认同陶家俊在《身份认同导论》一文中讨论后殖民身份认同时,认为后殖民身份认同政治必须经历种族身份认同、民族身份认同和族裔散居混合身份认同三个阶段[9].参考这一阶段划分方法,研究小说《博物馆》开端、发展、高潮部分女主人公莎迪的身份认同问题.3.1 种族身份认同“社会进化论强调种族的生物特征.”[9]“殖民主义者将人的生物性与身体特征臆断为永恒不变的种族‘纹身’,这就难免歪曲或抹杀了其它种族的历史文化[9].”小说开端,女主人公莎迪在知道男主人公布莱恩的名字前,已经在课堂上注意到他一段时间了,吸引她的是“他用橡皮筋扎起来的直直的长发” [10](“the straight long hair that he tied up with a rubber band”[5]),这令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玩过的一个娃娃,那个娃娃就有一头直发,“她也想要那样的直头发.” [10](“She had longed for such straight hair.” [5])下文,小说提到莎迪周末从不出宿舍,而是待在房间洗衣服和洗头发.“头发让她很烦心,就算用热钳子拉直,潮湿的天气照样会让它们卷成一团.于是她放弃了,现在总用一根皮筋扎住头发,从脸颊两侧向后方拉紧,用发卡和凡士林压平卷发.她不喜欢这种风格,还有她那卷曲的头发”[10] .(“Her hair depressed her. The damp weather made it frizz up after she straightened it with hot tongs. So she had given up and now wrote it in a bun all the time,tightly pulled back away from her face,the curls held down by pins and Vaseline Tonic.65She didn’t like this style,her corrugated hair”[5].)通过头发的描写,我们了解到,莎迪从小就羡慕直头发、憎恶卷头发,而且到了成年依然受这种喜好的左右.显然,莎迪将西方审美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标准,并以此评价自己,而且始终耿耿于怀,不认同自己的种族特征和身份.除了头发,故事开篇还提到令莎迪和其他来自第三世界的同学感到“群体式的恐惧”[10] (“collective fear”[5])的统计学课程,甚至听说“去年,去年有个尼日利亚人,就读这门课的,自杀了.割了腕.”[10](“Last year, last year a Nigerian on this very same course committed suicide. Cut his wrists.”[5])有感于此,莎迪将第三世界来的学生和英国本土学生划分为“两个早已命定的群体”[10] (“two predetermined groups”[5]),即“我们和他们”[10] (“us and them”[5]):“那些匍匐前行、汗水直流却只是勉强通过的”[10](“the ones who would crawl and sweat and barely pass”[5])和“那些轻松胜出的”[10] (“the ones who would do well” [5]).而小说的男主人公布莱恩正是“他们”中最优秀的代表,所以莎迪萌生了向布莱恩借笔记的念头,因而才有了下文的故事情节.康德认为:“人类最完美的典范是白种人.黄种人、印地安人智商较低.黑人智商更低.部分美洲部落位于最底层.” [9]可以说,莎迪对学生的分类说明其内心是认同社会进化论的,承认第三世界的有色人种在智商上、学习能力上不及西方的白人.对直发的向往,将学生分为两类,说明莎迪是以布莱恩及其所代表的英国本土学生为参照,建构自己和第三世界学生的种族身份的,但遗憾的是,莎迪未对殖民主义者所声称的种族优越性提出任何质疑,而是接受了强加给他们的身份,并且这种影响根深蒂固,未能对种族身份加以重塑.3.2 民族身份认同民族国家一方面“作为政治共同体”[9] “依靠国家机器维护其政治统一”[9] ,另一方面“作为想象共同体”[9] “又须依赖本民族的文化传承,确保其文化统一.”[9]在小说的发展部分,莎迪通过自己的回忆、与未婚夫法里德(Fareed)的越洋通话、与布莱恩在咖啡厅的闲聊,为布莱恩和读者展现了远在苏丹喀土穆的家人的生活状况,那是一个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苏丹. 3.2.1 喀土穆的周四夜晚 “她和法里德一起参加婚礼,开着他的红色梅赛德斯.还有她和姐妹们在俱乐部,坐在泳池边喝冰柠檬水,侍者们都穿着白色制服.有时人们在晚上游泳,潜进仿佛夜空一般漆黑的水底.”[10](“a wedding to go to with Fareed, driving in his red Mercedes. Or the club with her sisters. Sitting by the pool drinking lemonade with ice, the waiters all dressed in white. Sometimes people swam at night, dived in the water—dark like the sky above.”[5])“红色梅赛德斯”“俱乐部”“侍者们”营造出上流社会夜生活的氛围,这一切出现在苏丹喀土穆,而且正是莎迪与未婚夫私生活的真实写照,侧面展示了苏丹的经济实力和文化生活,刷新了人们对非洲国家的认知.3.2.2 未婚夫法里德 “法里德像是打包送给她的,附带绑定的还有七喜特许营销权、纸品厂、自己盖的大房子,以及他的姐妹和寡母.”[10](“Fareed was a package that came with the 7UP franchise, the paper factory, the big house he was building, his sisters and widowed mother.”[5])“他正在建的不是一所房子,是座公寓大厦.最底层给他母亲和姑娘们婚前住,第二层给他自己和莎迪.”[10](“He was building a block of flats, not a house. The ground floor flat for his mother and the girls until they married, the first floor for him and Shadia. ”[5])法里德是一名富二代,继承了父亲的产业,虽然他的母亲和姐妹跟着他生活,但这完全不是问题,他所盖的公寓大厦住起来绰绰有余.对法里德家庭背景的描写,以及这里出现的“7UP”品牌和下文的“Pinky”品牌、希尔顿酒店,同样间接反映了苏丹的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法里德不仅66财大气粗,关键是真心爱护莎迪,不仅抢着为她的消费买单,还同意她远赴英国留学,非常开明.法里德的形象粉粹了东方主义者对东方男性的成见:愚蠢、无能、专制、懒惰……展现出现代东方男性的蓬勃、朝气与活力.3.2.3 莎迪的母亲 “她的丈夫为了别的女人离开了她.她有六个女儿需要养大.大家都觉得她妈妈可怜,有六个女儿要读书,要嫁人.但上帝是仁慈的,她的每个女儿,大家都说,是一个比一个可爱.她们还很聪明: 牙医,药剂师,建筑师,每个人又都有最完美的仪态举止.”[10](“A husband who left her for another woman. Six girls to bring up. People felt sorry for her mother. Six girls to educate and marry off. But your Lord is generous: each of the girls,it was often said,was lovelier than the other. They were clever too: dentist,pharmacist,architect,and all with the best of manners.”[5])“其实是她妈妈坚持让她读书的,去英国拿个硕士学位,结婚后再找个工作. ‘这样’,她妈妈说,‘你才能让婆家人尊重你.他们有钱,但你有学位.’”[10](“I was her mother who was keen for her to study to get a postgraduate degree from Britain and then have a career after she got married. ‘This way,’her mother had said,‘you will have your in - laws’respect. They have money but you will have a degree.’”[5])莎迪的母亲在丈夫有了外遇、想维持一夫二妻状态的情况下,坚决离婚,独自将六个女儿培养成才.而且,在莎迪已经与富二代订婚的情况下,坚持要求她留学,日后拿到学位回国结婚后还要做一名职业女性.通过母亲的这些坚持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极有主见、独立自强的女性,同样颠覆了西方人眼中东方女性没有文化、严重受到传统束缚、没有权利意识、软弱无能的形象.3.2.4 莎迪的父亲 “她爸爸是个妇科医生.” [10](“Her father was a gynaecologist.”[5])“他的房间,空调和他烟斗的气味,还有他的白大褂.当她拥抱他的时候,他带着李施德林漱口水的味道.”[10](“His room,the air conditioner and the smell of his pipe,his white coat. When she hugged him,he smelled of Listerine mouthwash.”) [5]在莎迪描述的家人当中,父亲的形象相对并不完美.但他事业有成,虽然有了外遇却并不想离开妻女,但在妻子的坚持下最终离婚,但莎迪仍然经常偷偷跑去诊所看他.并且,“她爱他胜过爱妈妈.” [10](“She loved him more than she loved her mother.”[5])因为父亲不像母亲那样,对她施加过多的期望和要求.所以,莎迪的父亲仍是一个温情的角色,比上文提到的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男性形象要有血有肉有作为得多.这里对李施德林漱口水的这一细节的提及,也反映了苏丹人的生活水准和卫生保健意识.3.2.5 与布莱恩在咖啡厅闲聊 “彼特赫德.在这儿的北边.靠着海.”[10](“Peterhead. It’s north of here. By the sea.”[5])“俺爸是个做木工的.”[10](“Ma dad’s a joiner.”[5])“她看护小孩儿过马路.”[10](“She’s a lollipop lady.”[5])布莱恩与莎迪第一次约会的地点在学校的咖啡厅,两人互相询问了家庭背景.布莱恩的家庭情况非常一般,家乡彼特赫德比阿伯丁还要靠北,父母都从事非常低贱的工作.与布莱恩相比,莎迪的家庭要好得太多了.所以,听到布莱恩的叙述,“莎迪对着自己的咖啡得意地笑了”[10](“Shadia smirked into her coffee,took a sip.”[5])莎迪的民族自尊心大增,在介绍自己的父亲时,父亲身为男性从事妇科医生工作的事实、背叛妻女与患者产生私情的过往都显得不重要了.母亲也被她夸大为出身名门望族的准公主.对比布莱恩和莎迪的话语,布莱恩明显比莎迪真诚、坦率,但不可否认,通过将布莱恩作为参照,莎迪建构起了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3.3 族裔散居混合身份认同“后殖民状态下的族裔散居特指以种族为纽67带的少数群体”[9].“族裔散居身份是一种混合身份认同”[9].“现代性是造成族裔散居身份问题的主要原因,现代化、全球化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生死相搏, 欧洲文化与殖民地本土文化狭路相逢.它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结成异质关系,又与当下各种政治、经济、科技问题纠缠不清,形同乱麻.” [9]小说的高潮部分发生在布莱恩与莎迪第二次约会的地点,即小说题目指出的博物馆.“欧美博物馆对国外文化收藏展览可追溯至 19 世纪.西方博物馆中‘他者’的展览史即对殖民历史的折射.”[11]小说中的博物馆是苏格兰的一家非洲主题博物馆,受众是本土民众,馆中的一件件展品显然经过了精心选择,呈现出的是一个原始、落后、愚昧、逆来顺受的非洲,反映的是西方强势文化对第三世界弱势文化的价值判断.莎迪作为一名非裔留学生,在苏格兰属于少数群体.如前文所述,莎迪已经将一部分西方价值观和欧洲中心主义意识内化,并以之辨认自己的非裔种族身份;通过对比布莱恩的家庭背景,莎迪又构建并认同了自己的民族身份.虽然自己的种族出身低人一等,但民族身份优于布莱恩.尽管与布莱恩的交往令莎迪担心背叛未婚夫法里德、沦为母亲口中像父亲一样“心怀不忠”[10](“a traitor” [5])的人,但布莱恩与父亲一样“让她觉得自在”[10](“there was freedom for her”[5]),不需要“讨人喜欢”(“to make herself pleasing to people” [5]).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内心十分矛盾的莎迪依然赴约了,但博物馆所呈现的西方人眼中的非洲却与自己建构的民族身份认同发生了激烈冲突.馆中展出的非洲物品都是些“和空间时间都断了联系的物品”[10](“disconnected objects out of place and time”[5]),比如“铁和铜,一些小雕像”[10](“iron and copper, little statues”[5]).说明文字对展品曾经的功用和孕育它们的母体文化只字未提.博物馆中充斥着殖民话语,诸如“在十八、十九世纪间,苏格兰东北部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影响,贡献出许多技术超群、志向远大的人才……” [10](“During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northeast Scotland made a disproportionate impact on the world at large by contributing so many skilled and committed individuals.”[5])再如,“在爱丁堡受过教育的开拓者们的生平; 都是医生,胆气过人,他们知道该带什么去非洲: 基督教,贸易,还有文明.他们也知道要带什么回来: 青尼罗河和赞比西河浇灌出的棉花.”[10](“Biographies of explorers who were educated in Edinburgh; they knew what to take to Africa: doctors, courage, Christianity, commerce, civilization.”[5])几百年前殖民者的侵略行径被粉饰为助推了非洲的开化与文明进程.非洲殖民地人民在殖民话语的压制下成了静默的失语者,如“一封来自西非的信,一七六二年,一个雇员给他的苏格兰老板写的信.一个用欧洲商品换取非洲珍宝的雇员.要让当地人理解我的意思很难,就算有翻译也不行,很少有人这样询问他们,但他们都开始送东西过来,并发自内心地冲着我笑,说我是个好人,能够这么爱他们的国家……”[10](“A letter from West Africa,1762,an employee to his employer in Scotland. An employee trading European goods for African curiosities. It was difficult to make the natives understand my meaning,even by an interpreter,it being a thing so seldom asked of them,but they have all undertaken to bring something and laughed heartily at me and said,I was a good man to love their country so much…”[5])非洲殖民地人民被扭曲和妖魔化为愚昧、落后、可悲的蠢货,一边接受殖民者的盘剥,一边为殖民者叫好.博物馆所呈现的“真正的非洲”是荒无人烟的野蛮之地,如“真正的非洲,有猎物栖息的丛林,还有羚羊遍地的大草原”[10](“the real Africa of jungle inhabited only by game, and plains where herds of antelope meet your eye in every direction.”[5]),非洲人民的身影、文化和价值被刻意隐去.对于眼前的展览,莎迪的直观感受是“没什么跟她有关,跟她思念的家乡生活也毫不相干.这还是欧洲人的眼光,关于非洲的陈词滥调,冰冷而老68旧.”[10](“Nothing was of her, nothing belonged to her life at home, what she missed. Here was Europe’s vision, the cliches about Arica: cold and old.”[5])想到自己的家庭和学习背景,莎迪觉得“如果把她放进展柜里,她不会是个好展品.她不合适,她太现代了,满是数学元素.”[10](“If she could enter the cabinet, she would not make a good exhibit. She wasn’t right, she was too modern, too full of mathematics.”[5])而且,她也清醒地认识到“这里的讯息不是给她看的,不是给她这类人的”[10](“But the messages were not for her, not for anyone like her.”[5]).最令她难过的是,布莱恩被博物馆的殖民话语彻底洗脑,深信不疑.她边哭边向布莱恩澄清:“在博物馆里,他们撒谎”[10](“They are telling lies in this museum”[5]),“别信他们的.那都是错的.那不是什么丛林和羚羊,那是人.”[10](“Don’t believe them. It’s all wrong. It’s not jungles and antelopes, it’s people.”[5])但布莱恩的一句话击溃了她的希望,“博物馆会变,我也能变……”[10](“Museums change, I can change…”[5])要知道博物馆所代表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岂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在博物馆所象征的强势殖民话语面前,单枪匹马的莎迪显得太过渺小,对她来说,“那是一条她不敢去走的艰辛路”[10](“it was a steep path she had no strength for”[5]).最终,莎迪未能构建起族裔散居混合身份认同,小说的结局以两人分手告终.4 结语后殖民理论另一主要代表人物霍米·巴巴认为:“身份的‘选择’及其心理的和意识形态的表述是一个你争我夺、痛苦的斗争.身份是通过差异的、不对等的认同结构形成的”[4].“身份问题就是如何去建构一套、一系列身份, 而不是定位于某一种身份”[4].以后殖民视角解读了《博物馆》女主人公莎迪在小说开端、发展、高潮阶段对自我身份的建构过程,印证了“后殖民身份认同政治一般要历经种族、民族、族裔散居这 3 个身份认同阶段” [9]的论述,也说明身份认同确实是流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具体到《博物馆》这部小说,目前国内讨论蕾拉·阿伯里拉及其作品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可以参考的过往文献数量过少,希望可以起到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国内学者对流散作家蕾拉·阿伯里拉及其流散作品的研究兴趣.[参考文献][1]王宁. 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J]. 社会科学, 2006(11): 170 - 176.[2]王宁. 流散写作与中华文化的全球性特征[J]. 中国比较文学, 2004(4): 5 - 17.[3]钱超英.流散文学与身份研究——兼论海外华人华文文学阐释空间的拓展[J].中国比较文学,2006(2):77 - 89.[4]李琳, 生安锋. 后殖民主义的文化身份观[J]. 国外理论动态, 2004(12): 48 - 51.[5]Aboulela,Leila. ‘The Museum’[M]// Barbara H.Solomon,W. Reginald Rampone Jr. An African Quilt:24 Modern African Stories. Signet Classics, 2012.[6]The Translator: About the author[EB/OL]. [2020 - 05 - 12]. https:///books/about/ The_Translator.html?id=xICX3YOybusC.[7]Leila Aboulela[EB/OL]. [2020 - 05 - 12]. https://www./author/show/62372.Leila_Aboulela.[8]夏晓清, 孙妮. 国内外蕾拉·阿伯勒拉研究述评与展望[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5): 55 - 59.[9]陶家俊. 身份认同导论[J]. 外国文学, 2004(2): 37 - 44.[10]蕾拉·阿伯里拉, 高天琪. 博物馆[J]. 世界文学, 2017(1): 53 - 73.[11]罗兰舟. 后殖民体系下博物馆展览重构“他者”的批判性研究——以史密森弗利尔与赛克勒美术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 2019(4): 47 - 52.[审 稿:郭萍利,责任编辑:王磊强]69Identity in Leila Aboulela's “The Museum” from aPostcolonial PerspectiveGUO Wei,LIN Min( Basic Courses Department,Special Police Academy of the Armed Police,Beijing 102211,China)Abstract: Taking the short story "The Museum" by The African female writer Leila Aboulela during her stay in Britain as the object of study,this paper studies the identity of the heroine Shadia by referring to Tao Jiajun's classification of the three stages of post-colonial identity politics.It is found that in the beginning, development and climax of the novel,Shadia experiences racial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 and mixed identity of ethnic diaspora successively,which fits in with Tao Jiajun's suggestion of three stages.Key words: postcolonialism;identity; Leila Aboulela;“The Museum”(上接第40页)Research on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versified Student Sources ——Take the Major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MA Si-ming,ZHAO Jie(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Rail Transit;X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China)Abstract: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recruitment system sel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ne-million enrollment expansion” policy,the source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shown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mainly in students’ study base,learning abilities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this context,through the study of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original training model,the thesis proposes a job-oriented,skill-driven,and hierarchical training model for the related major in order to better complete the training goal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diversified student sources,talent training model 70。
文学中的后殖民视角
文学中的后殖民视角后殖民主义是一种批判性理论,旨在分析和解释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和被殖民人民的影响。
在文学领域,后殖民视角被广泛运用于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揭示其中蕴含的权力关系、身份认同和文化冲突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文学中的后殖民视角,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后殖民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随后在英语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殖民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和经济制度,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它强调被殖民地的历史、文化和身份认同受到了殖民者的压迫和改变,并试图通过批判性思考来重建这些被压迫的身份。
文学中的后殖民视角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
后殖民视角在文学中的应用,旨在揭示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和被殖民人民的影响,并探讨他们如何应对和反抗这种压迫。
下面将通过两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后殖民视角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案例一:《千禧年三部曲》《千禧年三部曲》是瑞典作家斯蒂格·拉森的系列小说,以后殖民视角审视了瑞典社会中的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小说中的主人公米卡尔·布隆奎斯特是一名记者,他揭露了瑞典政府和商界的腐败和不公正行为。
通过描写布隆奎斯特与少数族裔人士之间的互动,小说展现了种族歧视对个人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后殖民视角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瑞典社会中存在的种族问题,并思考如何消除这些不平等。
案例二:《帝国的边缘》《帝国的边缘》是印度作家阿米特·查特吉的小说,通过后殖民视角审视了英属印度时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小说以印度的独立运动为背景,描写了印度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生活和抗争。
后殖民视角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印度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冲突,并思考如何重建自己的文化和国家。
结论后殖民视角在文学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批判性思考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和被殖民人民的影响。
后殖民语境下的表述焦虑与认同危机
后殖民语境下的表述焦虑与认同危机美国社会学家尼·布朗曾指出,“电影不仅仅是娱乐,也并非与社会进程无关,它正是再现社会进程的变化和反复指引这种变化的一种手段。
”①作为我国现代史上最具根本意义的社会变革之一,以1978年为起点的“改革开放”,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各个阶层,重绘了人们的生存图景,重组了社会的话语光谱。
电影作为“社会文本”,从未缺席对30年改革岁月的记录。
然而,作为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的企业家群体,却极少进入光影记录的视野。
他们各具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绝非只是对财富的片面追逐,而是交织了太多有关个人、民族、时代和世界的文化经纬,成为一个极富张力的话语场。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由香港陈可辛导演的影片《中国合伙人》,以明星企业新东方的三位创始人为蓝本,讲述了一代青年如何发掘自我潜力,把握时代脉动,终于将“资本红旗”插上华尔街,实现“中国梦”的故事。
影片独特价值在于,它将“中国梦”编织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后殖民语境中来讲述,凸显了“中国”在表述自我时依然面临的文化焦虑,和自我认同的无力。
作品中的香港“显影”更折射出处于东西文化“夹缝”中的港人身份的尴尬。
影片为我们更准确定位“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坐标,突破西方殖民话语霸权的束缚,建构民族表述话语和身份认同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表述焦虑:西方镜像里的自我与他者后殖民理论关注的核心是,历史上的东方国家和民族,是如何被西方殖民话语所“表述”的,以及东方如何摆脱“被表述”的命运。
在相对和平的当今世界,西方并没有放松对东方的话语控制,日益强大和觉醒的东方国家对此也早已警觉,并做出了反控制的努力。
可以说,东西方一直在文化领域进行一场争夺“表述”话语权的战争。
作为曾饱受殖民之苦的东方大国,30年来,我们的经济获得空前发展,民族自信也得到极大提升,用民族话语“表述”一个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
电影《中国合伙人》正是一部力求用民族话语“表述”这一梦想的文本,正如陈可辛对影片主题的阐释:三个人做的是一个脆弱的“美国梦”,到最后其实是中国梦:踏踏实实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像竹笋一样快速生长,所以电影最后,他们还是要回到这片土地上,实现中国梦。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一、本文概述1、简述后殖民批评理论的背景和重要性后殖民批评理论是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崭露头角的一种批评理论,其背景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殖民历史及其遗留问题。
随着二战后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开始寻求自身的文化独立和身份认同。
然而,殖民时期的烙印并未随之消失,反而以各种形式继续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殖民批评理论应运而生,旨在揭示和批判殖民主义对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深远影响。
后殖民批评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和理解后殖民地的文化现象。
这一理论不仅关注殖民主义的历史和政治层面,还深入探讨了文化、身份和权力等复杂议题。
它强调,后殖民地的文化和身份认同并非简单地由外部力量塑造,而是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后殖民批评理论不仅是对殖民历史的反思,更是对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认同的重新认识和构建。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在这一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杂交性”“第三空间”等核心概念,为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巴巴的理论不仅揭示了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还强调了后殖民地在全球文化交流和对话中的重要角色。
因此,对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后殖民地的文化和身份认同问题,还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和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挑战。
2、介绍霍米巴巴及其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贡献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是后殖民批评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全球化、文化认同和后殖民状况的理解。
作为一位印度裔的英国学者,巴巴以其独特的跨文化视角,对后殖民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主要关注文化身份的构建、叙述的复杂性和殖民与被殖民之间的张力。
他强调,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身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不断的互动和协商中形成的。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小说《眷恋》中人物的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小说《眷恋》中人物的身份认同■李 丽/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摘 要:身份认同是后殖民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眷恋》是英国小说家保罗.司各特最后一部小说,荣获1977年布克文学奖。
小说艺术地反思了殖民时期的英印关系对后殖民时期的影响。
通过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巧妙地体现出这种关系的矛盾冲突。
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析小说中人物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身份认同 后殖民主义 英国人和印度人身份认同问题是后殖民理论中一个重要方面。
身份认同,即“我们如何认识自己”,是一种“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
小说《眷恋》讲的是从印度陆军退役后赖在印度不肯回国的英国军人塔斯克和他的夫人卢西在印度过完他们余生的故事,还有一些印度当地人一个个鲜明的个性形象。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眷恋”不仅是英国人对印度的眷恋,也有对自己祖国的眷恋,还有印度本土人对已经撤离的殖民国英国的眷恋,这些眷恋中无不体现着一种身份认同的矛盾和痛苦,不管是对英国人还是印度人,甚至是一些欧亚混血人,这种身份认同都是他们对自己的认知。
一、英国人的身份认同小说的女主人公卢西是英国上校的夫人,贤良淑德,但她不得不跟自己的丈夫在印度这个被殖民的国家度完余生,这使她也渐渐开始抱怨和无奈,小说中描写她的表现最多也最透彻。
她在小说结尾处对亡夫塔斯克饱含真情地倾吐着心里话,也道出了滞留前殖民地大半生的英国人的无奈和孤寂:“但是现在,一直到我的末日,我是孤独的。
正如我担心的那样,不管做什么,我也是孤独一人。
我身在异国他乡,睡觉伴空床,醒来度惆怅。
啊!塔斯克!你怎么就忍心把我孤身一人抛在这里,而自己却回家安眠?”这段话堪称小说的经典之句,饱含着英国人对祖国的眷恋,也饱含着滞留在印度的英国人心里的担忧和恐惧,此处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卢西对自己身份的强烈认同感,但又能感受到她被自己的身份认同所折磨。
二、印度本土人的身份认同小说中印度本土的主人公当属英国夫妇的女房产主布拉博依夫人了。
从后殖民主义看《琼斯皇》中的身份认同
的优越 性 、根 据 自己单 方面 的标 准在 社 会 阶层 方面 划 分 出 了不
白人 长期 的 殖 民带 来 了殖 民 地科 学 文化 技 术 的发 展 :然 而
同的 层 次 ,享有 对 其 他 种 族 的支 配 权 和控 制 权 。哥 伦 布发 现 了 对 于 当地 土 著人 民而言 ,长 期种 族 歧 视造 成 的 不公 平待 遇 和 黑
关 键词 :后 殖 民主 义 ;琼 斯皇 ;身份认 同
无 论 是 自己的 科 学 文化 技 术 、还 是思 想 意 识形 态 ,自己 的种 族
l{j 北 叫 l 81
战 例 岂
都 要 比 其他 非 白人种 族显 得 更 加优 秀 ,甚至 从 人 种本 身 就 已经 出 多种 形式 的优 越 感 和 “一 整 套 表现 为 排 斥 、边 缘 化或 其 他 压
国现 代 戏剧 奠 定 了坚实 的基 础 ,是 美国 戏剧 史上 一座 丰碑 ,具有 在 经济 、军事 等背 后的 文化 殖 民 ,是更侧 重精 神 文化控 制 、从灵
划 时 代的 意 义 。《琼 斯皇 》是 其 创作 中期 的 代表 作 ,通 过 琼 斯变 魂 深处 消 解 文化 差别 、实现 文化 奴 役 与文 化认 同的西 方社 会 现
背 景
近 二 十 多年 来 ,“后殖 民主 义”一 词在 众 多学 术 著作 中的 高
频 率 出现 引起 了极 大 的关 注 。与大 多数 学 术用 语一 样 ,“后 殖 民
主 义”并 没有 一个 确切 的定 义 ,相反 我们 应该 将 其视 为 “一 个理
论 与批 评 的场 域 ,一 个话 语群 体 的 集 合”[2](1)。与 资 本 主 义 国
何 在 传 统 因 袭和 社 会 现 实 的双 重 压 迫 下分 裂 、融合 ,着 重 突 出 不 能够 容 许 反抗 。在 长 期 的历 史 发 展 过程 中 ,白人获 得 了一种
影子的人殖民主义与自我认同的挣扎
影子的人殖民主义与自我认同的挣扎影子的人:殖民主义与自我认同的挣扎"殖民主义"一词常常被用来形容外部势力对他国的统治和控制,但很少有人探讨殖民主义对于个人认同和自我意识的影响。
然而,在影子的人中,这种殖民主义与自我认同的挣扎成为了核心主题。
本文将探讨影子的人如何在殖民主义的阴影下寻找自我认同,并提供解决方案来克服这种挣扎。
第一部分:殖民主义的影响殖民主义对个体认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殖民主义剥夺了人们对自己文化和传统的自豪感。
殖民者往往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标准来评判被殖民地的人们,导致了对本土文化的贬低和自我认同的缺失。
其次,殖民主义对社会结构的改变也对个体认同产生深远影响。
殖民者在被殖民地建立起了一套新的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这使得被殖民地人民在社会中居于较低的地位。
这种社会结构的不公平使得被殖民地人民难以建立起积极健康的自我认同。
第二部分:寻找自我认同的挣扎在殖民主义的阴影下,影子的人们正在经历着寻找自我认同的挣扎。
首先,由于被殖民者在社会上的较低地位,他们常常感到自己的价值无法得到肯定。
这种对自我价值的缺乏使他们难以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同。
其次,被殖民者常常陷入文化冲突与认同危机之中。
他们同时面临着本土传统文化和殖民者文化的冲突,往往没有稳定的文化认同。
这种文化冲突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建立自我认同的动力。
第三部分:克服殖民主义的挣扎尽管影子的人们面临着殖民主义与自我认同的挣扎,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克服这种挣扎的解决方案。
首先,重新探索和肯定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是建立积极自我认同的关键。
通过学习和传承本土文化,影子的人们能够恢复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并在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认同。
其次,重建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也是关键。
通过争取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结构,影子的人们能够摆脱殖民主义的束缚,建立起积极健康的自我认同。
最后,教育和意识形态的改革也是帮助影子的人们克服自我认同挣扎的重要方面。
通过教育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重新定义自我认同和身份,影子的人们能够在殖民主义的阴影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难以消除的“肉体的记忆”—后殖民语境下阿尔及利亚人身份认同危机探究
难以消除的“肉体的记忆”—后殖民语境下阿尔及利亚人身份认
同危机探究
《肉体的记忆》是阿尔及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艾赫拉姆·穆斯苔阿妮米的代表作品,在阿拉伯世界享有盛誉。
小说以男女主人公哈立德和哈雅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用细腻诗性的笔触揭露了后殖民时代阿尔及利亚的社会问题,展现了人民
的理想与困惑,并对独立后的国家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立足于文本研读,结合后殖民批评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对书中几位典
型人物——哈立德、哈雅、哈桑以及沙里夫和穆斯塔法分别进行分析,以探究他们各自代表的阶层和群体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及他们为克服困境而寻求的解决途径。
论文旨在将这部阿尔及利亚文学作品作为范例,来审视阿尔及利亚人民遇到的种种社会和心理问题,理解后殖民背景下的该国人民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
论文主要由前言、导论、正文和结语四部分组成。
前言中简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
导论主要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小说写作背景和内容梗概。
正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对哈立德和哈雅及其分别代表的阿尔及利亚革命英雄和新
旧时代交替下的青年群体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进行研究;第三章对哈桑所代表的底层民众和沙里夫、穆斯塔法所代表的投机者形象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身份认同危机,正文呈现了独立后阿尔及利亚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状态,并对阿尔及利亚的民族主义历程进行反思。
最后是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
挣脱历史枷锁: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之思
挣脱历史枷锁: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之思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当我们以一种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时,会发现文化认同正背负着历史的沉重包袱。
后殖民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深入剖析权力关系、文化霸权以及被殖民者在这种复杂关系下如何寻找自我文化认同的理论框架。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殖民主义时期,殖民者带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经济体系强行侵入被殖民地区。
他们通过教育、宗教、语言等多种手段,试图将本土文化连根拔起,代之以殖民文化。
例如在印度,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语教育被广泛推行,本土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受到极大的冲击。
这种文化上的侵略使得被殖民地区的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文化的迷茫之中。
他们被迫接受殖民者所定义的“文明”与“野蛮”的标准,本土文化被贬低为落后的、原始的。
这种历史的重负在殖民统治结束后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文化认同。
一方面,许多后殖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自觉地将西方的发展模式和文化价值观视为唯一的标准。
在经济发展的追求中,往往过度倾向于西方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
以非洲的一些国家为例,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大量引进西方的流行文化,本土传统的音乐、舞蹈、服饰等文化元素被边缘化。
这种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随,反映出后殖民国家在文化认同上的迷失。
另一方面,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文化认同还面临着内部的分裂。
在一些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上殖民统治的影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被放大或者扭曲。
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国家主流文化构建中被忽视或者同化。
比如在某些拉丁美洲国家,原住民的文化在与西班牙殖民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原住民文化中的许多精髓部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传承,反而被西班牙文化的一些表象所掩盖。
然而,要摆脱这种历史的重负,重建健康的文化认同并非易事。
首先,后殖民国家需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根源,重新发现本土文化的价值。
像中国,在经历了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挖掘,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如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和谐理念等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
写文化研究等论文要用的身份认同笔记
身份认同导论陶家俊内容提要:本文从3个层面上切入当代西方文论关键词身份认同。
一、从启蒙哲学、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当代少数话语,身份认同理论历经3次大裂变,形成3种不同身份认同模式:启蒙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以及后现代去中心身份认同。
二、以后殖民身份认同为例,阐明当代身份认同理论内在的复杂演变。
三、身份认同在当代文学批评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身份认同后殖民身份认同文学批评身份认同(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受到新左派、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特别青睐。
其基本含义,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
这个词总爱追问:我(现代人)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身份认同植根于西方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具有3种倾向:首先,传统的固定认同,来自西方哲学主体论;其次,受相对主义影响,出现一种时髦的后现代认同,反对单一僵硬,提倡变动多样;再次,另有一种折衷认同,秉承现代性批判理念,倡导一种相对本质主义。
此类研究的主要范式,有文化唯物论、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少数话语、同性恋研究等。
新左派认为,压制与抵抗、中心与边缘、主导文化与从属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产生身份认同的嬗变,因此身份认同就是权力政治的表征与产物。
大概说来,身份认同分为4类,即个体认同、集体认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
第一,个体与特定文化的认同,就是个体身份认同。
从文化角度讲,在个体认同过程中,文化机构的权力运作促使个体积极或消极地参与文化实践活动,以实现其身份认同。
第二,集体身份认同,是指文化主体在两个不同文化群体或亚群体之间进行抉择。
因为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个文化主体须将一种文化视为集体文化自我,而将另一种文化视为他者。
第三,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强调的是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核心,是启蒙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关注的对象。
第四,社会身份认同(s()cial identity),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