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荒漠区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研究_郑敬刚
阿拉善荒漠区特有和特征植物花粉的多样性研究
p e r f i c i a l d e c o r a t i v e d e s i g n i n a u t e n s i l a l l h a s t h e o b v i o us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c l a s s ma t e i s t h e g e n e r a l
Abs t r a c t:Un i q ue a nd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p l a n t g s p o r e p o wd e r ha v e c a r r i e d o n t h e s h a p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U — s i n g t h e o p t i c a l mi c r o s c o pe a nd t he s c a n ni n g e l e c t r i c i t y mi r r o r t o t h e Al l a h f r i e n d l y wi l d e r n e s s . Th e r e — s u h i n d i c a t e d e a c h k i n d o f p l a nt t he s p o r e po wd e r i n t h e s i z e,t he s h a p e, s p r o u t s t h e o r g a n a n d t h e S U —
关 键词 : 阿拉善 荒漠 区; 特有特征植 物 ; 孢粉
中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 号 : Q 9 4 4 . 4 2
文献标 识码 : B
S t u d y o n t h e Mu l t i p l i c i t y o f Un i q u e a n d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P l a n t s S p o r e P o wd e r i n Al l a h De s e r t
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种类及荒漠修复调研报告
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种类及荒漠修复调研报告作者:张宇晨成思睿王玉琪蔺宝珺毛日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1期摘要:乌兰布和沙漠地处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学意义。
植物是生态修复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沙漠物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植物的群落特征和植物物种多样性为认识和保护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物种多样性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选择适宜的植物种植也会使我们的修复工作事半功倍以加速生态修复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修复,并对乌兰布和沙漠的植物种类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此文主要从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物种资源的多样性,修复沙漠所面临的的问题,物种的分布特点以及沙漠化的防治途径及对策四个方面展开调查。
我们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对前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实地进行了考察研究。
关键词: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修复;荒漠植物一、物种资源1.植物种类乌兰布和沙漠为我国荒漠区和草原区的过渡地带,乌兰布和沙漠植物主要有旱生、沙生、盐生的灌木与半灌木,其次是旱生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植物,很少有中生乔木树种,只有部分人工引种栽培种,另外还有分布在沼泽低地的中生、湿生与水生草本植物[1]。
据资料统计乌兰布和沙漠共有天然植物318种,属于51科161,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单子叶植物8科32属58种,双子叶植物42科138属259 种[2]。
物种主要以菊科( Compositae)、藜科( Chenopodiaceae )、豆科Leguminosae)、蒺藜科(Zygophyllaceae)、柽柳科( Tamaric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e )等 6大科属为主。
从植物地理成分的角度看,乌兰布和沙漠植物成分较古老,主要是中亚荒漠成分[3],植物种类较单调,以蒙古种、戈壁--蒙古种、戈壁种及地中海区系的荒漠种类为主导,世界种和泛北极区系成分十分贫乏。
2.植被类型植被类型分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两种。
探讨阿拉善地区菊芋种植对沙化土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探讨阿拉善地区菊芋种植对沙化土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阿拉善地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一个沙漠化严重的地区。
沙漠化土地的治理与改良一直是该地区的重点工作之一。
菊芋是一种耐盐碱和耐干旱的植物,适应性强,对沙化土地进行治理具有一定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阿拉善地区菊芋种植对沙化土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一、菊芋种植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菊芋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其发达的根系能够深入土壤,吸收土壤水分,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
由于沙化土地的水分含量较低,菊芋的种植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的水分含量,改善土壤的干旱状况,为土壤的生态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沙化土地的土壤结构松散,土壤团粒状况较差。
菊芋的根系发达,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增加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和土壤的抗风蚀能力。
菊芋的种植能够有效地改善沙化土地的土壤结构,减轻土壤风蚀的程度。
菊芋具有较强的生物量积累能力,其繁茂的地上部分能够有效地吸收大气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将养分储存在地下根部和土壤中,进而促进土壤养分的积累和循环利用。
菊芋种植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良土壤的贫瘠状态。
菊芋的根系能够分泌各种有机酸物质,对土壤酸碱度起到调节作用,同时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条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提高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
菊芋的种植不仅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还能够提高土壤酶的活性,加速土壤养分的转化和降解有害物质,改善土壤的环境。
菊芋种植对沙化土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含量、团粒结构、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及酶活性,为沙化土地的治理和改良带来了一定的希望和可能性。
菊芋种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土壤水分的过度吸收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需要在实际种植中做好管理和控制。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者投入到菊芋种植对沙化土地的研究与实践中,为沙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和永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阿拉善荒漠灌木根际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阿拉善荒漠灌木根际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任伟;周志宇;詹媛媛;薛梓瑜【摘要】探讨了阿拉善干旱荒漠区霸王、白刺、红砂、沙冬青、沙木蓼、梭梭和驼绒藜7种旱生灌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Ca、Mg、Fe、Mn、Zn、Cu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1)除梭梭根际pH值高于非根际之外,其余6种灌木根际土壤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酸化作用.(2)7种灌木根际全钙和交换性钙的含量均低于非根际.除沙木蓼和驼绒藜外,其余5种灌木根际全镁含量均高于非根际,白刺的富集率最高,为43.04%;除沙木蓼外,其余灌木根际交换性镁的含量均有所富集,梭梭的富集率最高,为26.52%.(3)7种灌木根际全铁、全锰、全锌含量总体上小于非根际,但是根际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含量均大于非根际,表现出明显的富集效应,沙木蓼根际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的富集率最高,分别为:29.76%、20.92%、86.99%.(4)沙木蓼根际全铜和有效铜含量略高于非根际.梭梭根际全铜含量低于非根际,但梭梭根际有效铜含量却有富集的趋势.其余五种灌木根际全铜和有效铜含量均低于非根际.(5)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各养分性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g、Fe、Mn、Zn and Cu concentrations in the rhizosphere and the rhizosphere-surrounded bulk soil of the 7 desert shrubs (i.e. Zygophyllum xanthoxylum, Nitraria tangutorum, Reaumuria soongorica,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 Atraphaxia bracteata, Haloxylon ammodendron, Ceratoides lateens) in Alxa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as follows. (1) Although pH value in the Haloxylon ammodendron rhizosphe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ulk soil, the other six shrubs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acidification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2) Contents of the total Ca and exchangeable Ca in the rhizosphere of all theseven shrub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bulk soils. The total Mg content was higher in the rhizosphere than in the bulk soil for all shrubs except Atraphaxia bracteata and Ceratoides lateens, and the highest enrichment rate occurred in Nitraria tangutorum (43.1%).The exchangeable Mg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accumulated in the rhizosphere except for Atraphaxia bracteata, with Haloxylon ammodendron having the highest enrichment rate of 26.5%. (3) Overall, the contents of total Fe、Mn and Zn in the rhizospher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bulk soil, b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hizosphere effect on the contents of available Fe、Mn and Zn whose enrichment rates in the rhizosphere of Atraphaxia bracteata were 29.8%、20.9% and 86.9%, respectively. (4) Contents of the total Cu and available Cu in the Atraphaxia bracteata rhizosphere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in the bulk soil. The content of total Cu in the Haloxylon ammodendron rhizosphere decreased, but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Cu in its rhizosphere increased. Contents of the total Cu and available Cu in the rhizosphere for the other shrub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bulk soil. (5)There was a complicated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nutrients in the rhizosphere and the bulk soil.【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9(029)007【总页数】9页(P3759-3767)【关键词】旱生灌木;根际效应;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作者】任伟;周志宇;詹媛媛;薛梓瑜【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3阿拉善干旱荒漠区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它不仅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六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
内蒙古阿拉善盟乱石山北一带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效果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第 5期 /第 42卷
黄 金 地 质 7
1—第四系 2—苦泉组 3—赤金堡组 4—龙凤山组 5—公婆泉组 6—北山岩群 7—二叠纪辉长岩 8—二叠纪石英闪长岩 9—志留纪二长花岗岩 10—志留纪石英二长闪长岩 11—志留纪石英闪长岩
12—志留纪花岗闪长岩 13—志留纪花岗岩 14—断裂区 Ⅰ -1—早古生代陆内裂谷带 Ⅰ -2—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 Ⅰ -3—星星峡—明水—旱山地块 Ⅰ -4—早古生代活动陆缘带 Ⅱ -1—早古生代被动陆缘带 Ⅱ -2—早古生代陆缘裂谷带 Ⅱ -3—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 Ⅱ -4—敦煌地块
图 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A)及地质图(B)
2.2 元素含量特征 富集系数和变化系数可以衡量土壤中元素分布
的富集程 度 和 均 匀 程 度。 一 般 来 说,富 集 系 数 大 于 1.2时,反映富集;为 0.7~1.2时,反映无明显富集 与贫化;小于 0.7时,反映贫化[6]。变异系数反映数 据的集中和分散程度,便于对不同元素含量变化特征 进行对比。变异系数大于 1时,表明元素在某一地区 或某种地质体中的分布、分配不均匀,离散程度大,分 异性强,易于活化迁移形成矿(化)体或强异常,为成 矿元素、伴生元素或指示元素,找矿意义大;变异系数 小于 1时则相反[7]。
关 键 词 : 土 壤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异 常 查 证 ; 金 银 砷 锑 多金属矿;乱石山北一带;阿拉善盟
中图分类号:TD15 P632
文献标志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文章编号:1001-1277(2021)05-0006-07
阿拉善荒漠草地几种灌木对土壤有效态养分的影响_郭丁
文章编号:10002694X (2009)0120095206阿拉善荒漠草地几种灌木对土壤有效态养分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8204205;改回日期:2008205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9071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485)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郭丁(1986—),男,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土壤理化分析工作。
Email :guod06@ 3通讯作者:傅华(Email :fuhua @ )郭丁,裴世芳,俞斌华,傅华3(农业部草地农业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兰州730020)摘 要:对阿拉善荒漠草地广泛分布的几种灌木、半灌木土壤有效态常量和微量营养元素的“肥岛”效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①霸王、白刺、红砂和沙冬青提高了灌丛根部土壤速效Na 、K 、Fe 和Mn 的含量,而降低了灌从根部土壤速效Ca 、Mg 的含量;驼绒藜除对土壤速效Mg 含量有显著影响外,对其他元素无显著的影响。
②霸王、白刺和沙冬青对速效Na 、K 、Fe 和Mn 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对速效Ca 负富集作用;红砂对速效Na 有极强的富集作用,E A 、E B 分别为37159和52193;除红砂和驼绒藜对速效Mg 有富集作用外,其余灌丛对速效Mg 无富集作用。
③灌丛周围土壤p H 值与速效K 、Fe 和Zn 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a 呈正相关,与速效Na 无相关性。
霸王、白刺、沙冬青周围土壤速效Mg 含量与p H 值也呈显著正相关;除了霸王外,其他灌木周围土壤速效Mn 含量都与p H 值呈负相关。
关键词:灌丛;肥岛;速效养分;阿拉善中图分类号:S151.95文献标识码:A 在土壤2植物系统中,研究植物引起的土壤变化,对了解系统养分动态、植物的种间竞争和植被的管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1]。
在干旱荒漠草地生态系统中,灌木对其周围土壤结构、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土壤湿度和小气候产生影响,并将养分集中于其冠层下,从而对养分的空间分布和循环产生影响,形成灌木(肥)岛效应(fertile island )[2-4]。
探讨阿拉善地区菊芋种植对沙化土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探讨阿拉善地区菊芋种植对沙化土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阿拉善地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我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脆弱,加之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退化的速度,导致沙漠化不断加剧。
沙漠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还对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沙漠化土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质量,需要探讨适合沙漠化地区的土地治理措施。
菊芋是一种栽培于干旱半荒漠和沙漠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适应干旱、抗寒、耐盐碱、抗逆性强等特点。
菊芋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沙漠化的发展,还能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等。
探讨菊芋种植对阿拉善地区沙化土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拉善地区菊芋种植对沙化土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对菊芋种植后土壤水分特性、养分含量、微生物群落、抗逆性以及固碳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有效利用阿拉善地区的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菊芋种植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探讨其对沙化土地的水分保持能力和土壤水分分布的改变。
2. 调查菊芋种植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土壤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积累和释放过程。
3. 探究菊芋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了解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数量和活性的影响机制。
5. 探讨菊芋种植对土壤固碳能力的影响,分析其对土壤有机碳、全碳和固碳速率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机制。
2. 正文2.1 菊芋种植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菊芋还具有土壤改良的作用,其根系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渗透性。
通过菊芋的种植,可以有效减少土壤的蒸发量,降低土壤的渗漏率,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表明,菊芋种植可以显著减少土壤水分对土壤的蒸发,提高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从而改善沙化土地的水分状况。
阿拉善沙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不同尺度生态系统评价研究
阿拉善沙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不同尺度生态系统评价研究阿拉善沙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不同尺度生态系统评价研究引言:阿拉善沙漠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沙漠之一,位于内蒙古、甘肃和宁夏交界处。
由于其干燥和贫瘠的气候条件,以及沙漠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阿拉善沙漠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恢复阿拉善沙漠的生态系统,科研人员开始关注该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进行了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评价研究。
一、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状况阿拉善沙漠的植物群落由多种耐旱植物组成,包括沙生植物、草本植物和灌木。
尽管气温极低、降水稀少,但该地区的植物群落仍然具有一定的物种多样性。
研究表明,阿拉善沙漠的植物群落中存在着丰富的物种,包括草本植物、苔藓植物和地衣等。
然而,由于长期的沙漠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阿拉善沙漠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正在不断下降。
二、不同尺度生态系统评价研究为了全面了解阿拉善沙漠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科研人员进行了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评价研究。
1. 小尺度研究通过在沙漠中设置样方,并对样方内的植物进行调查和记录,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到该地区不同植物物种的分布和组成情况。
这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评估不同生境条件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为保护和恢复特定区域的生态系统提供科学指导。
2. 中尺度研究通过对不同地理单元(如沙丘、草原、灌丛等)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比较,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到不同地理单元之间的植物物种差异及其原因。
这有助于科研人员了解到阿拉善沙漠的多样化区域和局部的植物物种组成,为保护和恢复不同地理单元的生态系统提供科学建议。
3. 大尺度研究通过对大范围地区(如整个阿拉善沙漠)的植物物种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到阿拉善沙漠整体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评估沙漠化和人类活动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这有助于科研人员制定全面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策略,以保护阿拉善沙漠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阿拉善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_梁存柱
阿拉善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梁存柱1,2** 刘钟龄2 朱宗元2 王 炜2(1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长春130024;2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呼和浩特010021)【摘要】 一年生植物层片是阿拉善荒漠区荒漠与绿洲生态系统的恒有植物层片,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当地畜牧业的生产都有重要作用.对该层片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在群落中的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荒漠与绿洲生态系统中,一年生植物层片植物种有12科35属61种,可归为一年生小禾草、一年生猪毛菜、一年生蒿类和一年生杂类草4个类群,并可划分成12种区系地理成分,其中有10个阿拉善或近阿拉善特有种.一年生植物层片广泛分布于土质、沙砾质、沙质、砾质、石质、盐土荒漠及各种类型的绿洲群落中,常一种或几种组成层片,均匀或斑块状分布,或沿水线分布.此外,还分析和评价了一年生植物层片在群落中的分布差异、生态适应模式与功能.关键词 阿拉善荒漠 一年生植物层片 物种多样性 分布文章编号 1001-9332(2003)06-0897-07 中图分类号 Q948.15 文献标识码 ASpecific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nual synusia in Alashan desert .LIA NG Cunzhu 1,2,LI UZhongling 2,ZHU Zong yuan 2,WANG Wei 2(1Institute of Grassland Science ,National Labo ratory of Grassland E -col ogical Engineering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China ;2Natural Resources Institute of In -ner Mongolia Univers ity ,Hoh eha ote 010021,China ).-Chin .J .Appl .Ecol .,2003,14(6):897~903.Alashan deser t ,sited in the east of Asia desert ,is a special vege tation geography area in A sia desert regio n .Its geographic range is from west Ordos (108°E )to west Ejina (98°E ),and from G obi -Altai M ountain in M ongolia (43°N )to Hexi Corridor (37°~39°N ).The annual plants g ro w well ,and are constant sy nusiae that act on im -por tant function in keeping the stabilization of desert ecosystem in Alashan deser t .Mo reover ,the annual synusi -ae may take on heavy responsibilities in local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 n .T he specific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 n characteristics of annual synusiae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our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in many years ,61species of annual plants ,which could be divided into 4ty pes of annual short g rass ,annual Salsola ,annual Artemisia and annual weeds ,are discovered in A lanshan deser t .T hey belong to 12families and 35gener -a ,and could be divided into 12areal types ,and 10species of them were endemic to Alashan .T he annual plants grow w idely on clayey deserts ,sandy deserts ,gritty deserts ,gravelly deser ts rocky deser ts and oasis .In general ,one or several plant species form summer rain sy nusiae ,and form a homogeneous or patchy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desert communities .Sometimes ,some plant species distribute alo ng runoff line ,and form a dendritic or line pat -tern .T he ecolo gical adaptation and function w e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A lashan desert ,A nnual plant sy nusiae ,Specific diversity ,Distribu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730100).**通讯联系人.2002-10-23收稿,2003-02-27接受.1 引 言我国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荒漠有许多一年生植物在不同的荒漠与绿洲生态系统中组成恒有性层片,对于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防止土地荒漠化及当地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这一层片对于荒漠与绿洲生态系统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阿拉善荒漠区一年生层片的调查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在内蒙古及其毗邻地区的植被与草场的综合考察中,对这一层片进行了调查,首次提出了“夏雨型一年生植物层片”的概念,并对其物种组成、类型及功能进行了概述[1,2].此后,对这一层片的研究仅见零星报道[4,6,7].本文以阿拉善荒漠区生态系统多年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阿拉善荒漠与绿洲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及其在群落中的分布,并讨论了该层片的生态功能.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的阿拉善荒漠区是指东起内蒙古库布齐沙漠西部(108°E ),西至内蒙古额济纳西部的马鬃山(98°E ),北邻蒙古国的戈壁阿尔泰山(43°N ),南达甘肃河西走廊(37°~39°N )的广大地区,其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6月 第14卷 第6期 CHIN ESE JO U RNA L OF A PPL IED ECOLO GY ,Jun .2003,14(6)∶897~903盟.阿拉善荒漠为亚洲荒漠区的东翼,是一个中温向暖温型过渡的以灌木、半灌木为主的荒漠.地貌以高平原为主,南部边缘为祁连山,境内有贺兰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等山体,北部与西部是广阔的戈壁,中国七大沙漠中的四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西部)也位于本区境内.西部的额济纳河是本区最大的内流河,在其流域形成了著名的额济纳绿洲.东部的贺兰山山前地带与腾格里沙漠东缘以及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中分布有一些小型的天然绿洲和湖泡.本区大部分地区年均温达9℃左右(贺兰山山麓,年均温为5~7℃),≥10℃的积温一般为3200~3600℃.几个大沙漠均超过3600℃.本区降雨稀少,中东部地区为100~150mm,中西部为70~100 mm,西部仅50mm左右,只有贺兰山山前受山地影响降水量较多,达200mm左右[5].降水少但很集中,主要集中在7、8、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9%~75%,其趋势基本上是越向西越集中[9].表1中给出了调查期间(1996~2001年)阿拉善地区东部的巴彦浩特(贺兰山山前)、北部的吉兰泰、南部的阿拉善右旗和西部的额济纳旗4个代表性区域的年降雨量与年平均温度.表1 阿拉善地区主要气象站的年平均温度与降雨量*Table1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of main weather stations in Alashan desert年份Year年均降雨量Annual mean rainfal l(mm)巴彦浩特Bayan-hao te吉兰泰Jil an-tai阿拉善右 旗Alashanyouqi额济纳旗Ejinaqi年平均温度Annual mean temperature(℃)巴彦浩特Bayan-haote吉兰泰Jilan-tai阿拉善右 旗Alashanyouqi额济纳旗Ej ina qi1996275155.5149.522.38.18.68.68.9 1997202.8102.967.948.39.29.79.79.8 1998279.3147.1150.217.910.010.910.410.6 1999149.263.6118.565.69.710.510.110.2 2000187.458.7102.526.99.09.49.49.5 2001225.391.4127.418.79.29.99.69.9平均219.8103.2119.333.39.29.89.69.8 Ave rage*数据由内蒙古气象局提供T he data a re offered by Inner Mongolia Me te o rolog-ical Se rvic e. 阿拉善荒漠虽然位于亚洲大陆腹地,气候干旱,但植物多样性却很高,有一批如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半日花(Helianthemum ordosicum)、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等古老的残遗物种,也是荒漠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和优势种.这反映出阿拉善荒漠的形成经历了亚洲大陆及古地中海环境的苍桑巨变. 本文资料是多年工作的积累,主要调查时间是在1996~2001年的5~10月植物生长季内,在每一个调查区按群落类型取样,取样面积灌木是4m×4m,草本是在灌木样方内取1m×1m(如果特别稀疏则按灌木样方面积取样),均为3次重复,同时记录样地生境、土壤性质等. 频度计算方法:频度=某类群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3],共分为高、中、低3级,低于20%为出现频率低, 20%~60%为出现频率中,60%以上为出现频率高.3 结果与分析3.1 一年生层片的物种多样性特征3.1.1种类组成的多样性 初步调查发现,阿拉善荒漠一年生植物层片由61种植物组成,可归为4个类群(表2):一年生猪毛菜类(32种)、一年生小禾草类(9种)、一(越)年生蒿类(6种)和一(越)年生杂类草(14种),分别占总数的52.5、14.8、9.8和23.0%.这些植物隶属于12科35属,分别是藜科(Chenopodi-ace ae)(11属,32种)、禾本科(Gramineae)(9属,9种)、菊科(Composiae(5属,6种)、紫草科(Boraginac eae)(1属,4种)、十字花科(Cruciferae)(2属,3种),其余石竹科(Caryophyllac eae)、豆科(Le guminosae)、 牛儿苗科(G eraniac ea)、大戟科(Euphorbiac ea)、车前科(Plantaginac eae)、蒺藜科(Zygophyllace ae)、瓣鳞花科(Frankeniac eae)均为1属1种.由此可见,阿拉善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主要由藜科的猪毛菜类构成,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禾本科的小禾草类和菊科的蒿类.上述3科植物占总数的77%,其余9科仅为23%.因此本区一年生植物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科中,符合荒漠植物区系总的特征.3.1.2区系多样性 阿拉善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的61种植物可划分为12种区系地理成分(表2),分别是世界分布1种,泛热带分布4种,温带广域分布,包括全温带(1种)、北温带(6种)、欧亚温带(3种)和亚洲温带(16种)共26种,占总数的42.6%,这些种主要组成绿洲一年生植物层片.其余大部分为典型的亚洲荒漠群落成分,包括亚洲荒漠(5种)、亚洲中部(中亚东部)(7种)、中亚西部(4种)、古地中海(4种)、阿拉善特有(7种)、阿拉善-鄂尔多斯特有(1种)、戈壁荒漠特有(2种),这些种是阿拉善荒漠区荒漠群落一年生植物层片的主体.在61种一年生植物中,有10种是阿拉善和近阿拉善特有种,占总数的16.4%.其中百花蒿属(Stilpnolepis)为单种属,是中国特有属[8](阿拉善-鄂尔多斯特有)[10].此外,亚洲中部分布的紊蒿(E lachanthemum intrica-tum)也是单种属,为中国近特有属(蒙古南部有分布),中国近特有属还有沙芥属(Pugionium)(蒙古南部有分布)[10]. 阿拉善-鄂尔多斯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10],既有四合木等古老的第三纪残遗成分,也有晚近分化的适应干旱环境的年轻类群,一年生荒漠植物层片,是这一年轻类群的代表,占该地区平898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卷表2 阿拉善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种类组成与区系成分Table2Plant species and their areal-types of annual s ynusiaes in Alas han desert植物种Speci es区系成分Areal-ty pes植物种Spec ies区系成分Areal-ty pes一年生猪毛菜类An nu al salsola一年生小禾草类A nnu al short grass沙米Agriophyl lum pungens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三芒草Aristida adsc enionis泛热带Pant ropic三齿滨藜Atripl e x fera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泛热带Pant ropic中亚滨藜A.c entralasiatica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扎股草Crypsis acul eat e北温带Nort h-temperate光滨藜evis中亚西部West Part of Cent ral Asia蔺状隐花草H ele ochl oa sc ho enoides北温带Nort h-temperate滨藜A.patens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小画眉Eragrostis m inor泛热带Pant ropic西伯利亚滨藜A.sibirica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冠芒草Enneapogon borealis泛热带Pant ropic单刺蓬Cornul ac a al asthani ca阿拉善特有Endemi c to Alashan长芒棒头草Pol y pogon monspeli ensis北温带Nort h-temperate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古地中海T ethy s狗尾草Setaria v iridis世界Cosm opolitan钩状雾滨藜B.hyss opi folia亚洲荒漠Asia desert锋芒草Tragus rac emosu全温带Pan-t em pera t e小白藜Chenopodium iljini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一年生蒿类Ann ual artemisia盐角草Salicorni a europae ri北温带N orth-temperate纤秆蒿Artem i sia demissa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中亚虫实Corispe rm umheptapotam i cum中亚西部West Part of Cent ral Asia黄蒿A.sc oparia欧亚温带Tempe rate Europe-Asia 蒙古虫实C.mongolic um亚洲中部Asi a Media小甘菊Canc ri nia disc oide a亚洲荒漠Asia dese rt蝶果虫实C.patelli forme戈壁特有Endemic to Gobi紊蒿Elachanthe m um int ri cat um亚洲中部Asia Media兴安虫实C.chinganic um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栉叶蒿Neopallasia pectinata古地中海T ethy s宽翅地肤Koc hia macroptera阿拉善特有Endemi c to Alashan百花蒿S tilpnolepis c entif lora阿拉善-鄂尔多斯特有黑翅地肤K.melanopte ra亚洲荒漠Asi a dese rt一年生杂类草A nnu al wee ds Endemic to Alashan-Ordos蛛丝蓬Micropeplis arachnoidea亚洲荒漠Asi a dese rt了敦黄芪Astragalus lioui戈壁特有Endemic to G obi盐生草Hal ogeton gl omeratus亚洲荒漠Asi a dese rt短喙 牛儿苗Erodi um tibetanum古地中海Tethys刺沙蓬Salsol a pest ifer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粗茎霸王Zygophy llum l oczyi亚洲中部Asia Media紫色猪毛菜S.betic olor亚洲中部Asi a Media条叶车前Plantago le ssingii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展苞猪毛菜S.ikonnik ovii亚洲中部Asi a Media牛漆姑草Spe rgularia salina北温带Nort h-temperate猪毛菜S.c ollina欧亚温带Tempe rate Europe-Asia畸形鹤虱Lappula anocarpa阿拉善特有Endemic to Alashan 薄翅猪毛菜S.pell ucida亚洲荒漠Asi a dese rt鹤虱L.myosotis北温带Nort h-temperate柴达木猪毛菜S.zaidam ic a亚洲中部Asi a Media卵盘鹤虱L.redowskii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肥叶碱蓬Suae da k ossinskyi中亚西部West Part of Cent ral Asia荒漠鹤虱L.dese rt i cola阿拉善特有Endemic to Alashan 碱蓬S.glauca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地锦Euphorbia hum if usa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盘果碱蓬S.het erophylla中亚西部West Part of Cent ral Asia瓣鳞花Frank enia pulverul enta古地中海Tethys茄叶碱蓬S.przewal skii阿拉善特有Endemi c to Alashan距果沙芥Pugi oni um c alc aratum阿拉善特有Endemic to Alashan 角果碱蓬S.c orniculata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宽翅沙芥P.dolabratum亚洲中部Asia Media盐生碱蓬S.salsa欧亚温带Tempe rate Europe-Asia阿拉善独行菜Le pi dium alas hani cum阿拉善特有Endemic to Alashan 平卧碱蓬S.prostrata亚洲温带Tempe rate Asia原荒漠特有种(约66种[10])的近六分之一.3.2 一年生植物层片在群落中的分布特征3.2.1一年生禾草层片的分布 其在阿拉善荒漠区广泛分布,在地表沙质、沙砾质、砾石质、土质荒漠及绿洲中均能很好地生长(表3~5). 在草原化荒漠带,以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珍珠(Salsola passerina)、绵刺、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四合木、霸王柴(Zygophy llum xanthoxylon)、猫头刺(O xytropis aciphy lla)等群落为主的覆沙或沙砾质荒漠中,夏雨型一年生禾草层片非常发达,可单种或多种组成层片,一般在6月底、7月初第一场较大降水后开始出现,8月下旬至9月初生长达到高峰,高度约4~5cm或更低,丰水年高度一般达到20~30cm,形成较高的层片,在景观上能“掩没”建群种.在局部低洼地,由于洪水积聚,虎尾草(Chloris v irgata)等可形成群落.阿拉善的土质荒漠主要包括珍珠、黄毛头盐爪爪(Kalidi-um sinicum)、合头藜(Sympegma regelii)及其混生群落,分布于龙首山、贺兰山山前带和腾格里沙漠南部的土质低山残丘,面积不大,其优势一年生禾草层片主要由三芒草(Aristida adscenionis)和小画眉(Eragrostis minor)构成.在多雨年份盖度较大,形成一年生群落景观.但在干旱年份,仅稀疏散生于群落中,或沿径流线呈条带状分布,有时甚至找不到一年生禾草.石质低山丘陵坡地的合头藜、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松叶猪毛菜(Salsola laricifolia)等荒漠群落,在夏季降雨及凝聚水比较集中的径流线和石隙积土中,也形成以三芒草为主的一年生小禾草层片.夏季降水较多的年份,一年生小禾草沿着地表流水线生长并与荒漠多年生植物混生,形成树枝状分布的格局,成为石质荒漠群落中能量固定效率最集中的层片.在以白沙蒿(Artem isia sphaerocephalla)、沙拐枣(Calligon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梭梭(Haloxylon am moden-dron)为主的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一年生禾草雨后也有很好的发育.8996期 梁存柱等:阿拉善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 表3 阿拉善荒漠主要植物群落及其一年生植物层片的出现频度Table3Dominant phytocoenosis an d frequ entness of occurrences of annual synusiaes in Alashan desert群落类型Types of phytocoenos is 频度Frequency生境Habitats梭梭荒漠Form.Ha l o xylon a mmodendron A.B.BB.C固定沙地、干湖盆S andy,dry lake沙冬青荒漠Form.Ammopip tanthus mongolicus AA.B.B.C沙质、沙砾质荒漠S andy,g ritty desert膜果麻黄荒漠Form.Ephedra przewa ls kii B.D沙砾质荒漠Gritty desert红砂荒漠Form.Reaum uria s oongorica AAA.BB.C.D覆沙、沙砾质、砾质荒漠Gritty,gravel desert长叶红砂荒漠Form.R.tr igyna AA.B.C沙砾质、砾质、石质荒漠Gravel desert,rocky desert半日花荒漠Form.Helianthemum or dosicum AA.B石质残丘荒漠Rocky desert绵刺荒漠Form.Potaninia mongolic a AA.BB.C覆沙荒漠Gritty desert刺旋花荒漠Form Convolvulus gorts chakovii AA.BB.C石质、砾质荒漠Rocky,gravel desert藏锦鸡儿荒漠Form Caragana tibetica .D覆沙荒漠Gritty desert柠条锦鸡儿荒漠Form.C.korshinskii .D沙质、沙砾质荒漠S andy,g ritty desert蒙古扁桃荒漠Form.Pr unus mongolica 石质荒漠Rocky desert四合木荒漠Form.Tetraena mongolica AA.BB.C沙砾质荒漠Gritty desert霸王柴荒漠Form.Zygophyllum xan thoxy l on A.BB.C沙质、沙砾质荒漠S andy,g ravel desert裸果木荒漠Form.Gym nocarpos przewa ls kii B砾石质荒漠Gravel desert泡泡刺荒漠Form.Nitraria sphaer ocarpa BB沙砾质、砾质荒漠Gravel des ert白刺荒漠Form.N.tangutoru m AA.BB.C沙质荒漠Sandy desert大白刺荒漠Form.N.roborows kii AAA.BB.C盐化沙地S alt sandy land des ert猫头刺荒漠Form.Oxytropis aciphylla A.BBB.C.D覆沙、沙砾质荒漠Gritty desert短叶假木贼荒漠Form.A nabas is brevifolia AA.BB.砾石质荒漠Rocky desert合头藜荒漠Form.Sym peg ma regelii A.B.D.石质、土质荒漠Rocky,glayey desert珍珠荒漠Form.Sa ls ola pass er ina A.BB.C.D土质荒漠Glayey desert黄毛头盐爪爪荒漠Form.Kalid iu m sinicum A.BB.C.D土质荒漠Glayey desert木本猪毛菜荒漠Form.Sa ls ola arbusculla BB.沙砾质荒漠Gritty desert松叶猪毛菜荒漠ricifolia A.BB石质低山、残丘Rocky desert蒿叶猪毛菜荒漠Form.S.abrotanoides A.BB.A石质低山、残丘Rocky desert戈壁藜荒漠Form.Iljinia regelii B沙砾质荒漠Gritty desert驼绒藜荒漠Form.Ceratoides latens AAA.BBB.C覆沙、沙砾质荒漠Gritty desert细枝岩黄芪荒漠Form.Hedysarum s coparium BB.D沙质荒漠S andy des ert白沙蒿荒漠Form.Ar temis ia sphaeroc ephalla BB固定、半固定沙地Fixed or semi-fixed sandy land戈壁短舌菊荒漠Form.B rachan them um gobicum A.BB.C沙砾质荒漠Gritty desert星毛短舌菊荒漠Form.B.p ulvinatu m A.B沙砾质荒漠Gritty desert蒙古沙拐枣荒漠Form.Calligon um mongolicum B.D沙质荒漠S andy des ert阿拉善沙拐枣荒漠Form.C.alas chan icum D沙质荒漠S andy des ert戈壁沙拐枣荒漠Form.C.gobicu m B沙质荒漠S andy des ert盐生草荒漠Form.Ha l ogeton g l omera tus B.B盐质荒漠S aline desert蛛丝蓬荒漠Form.Micropeplis arachnoidea B.B盐质、砾质荒漠S aline,gravel desert柴达木猪毛菜荒漠Form.Salsola z aidamica B.B盐质荒漠S aline desertA:一年生禾草Annual s hort grass;B:一年生猪毛菜Annual Salsola;C:一年生蒿类Annual Artemisia;D:一生杂类草Annual w eeds.AAA(BBB …):出现频率高High frequency;AA(BB…):出现频率中M edium frequency;A(B…):出现频率低Low frequency.下同T he s ame below. 在典型或极端荒漠带,覆沙、沙砾质、砾质戈壁上主要分布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红砂群落,一年生禾草在短暂的降雨后有一定程度的发育,并集中分布于径流线上,形成条带状或树枝状分布格局.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 ifolia)荒漠属于极旱石质荒漠,一年生小禾草在雨后有零星分布. 在阿拉善荒漠的绿洲中,一年生小禾草能形成稳定的层片,特别在湿润的额济纳河河漫滩,扎股草(Crypsis aculeate)和蔺状隐花草(Hele ochloa schoenoides)在局部形成群落,成为额济纳绿洲的特色之一.在盐土荒漠,一年生禾草层片很少出现,偶见虎尾草的零星分布.3.2.2一年生猪毛菜层片的分布 这一类群在沙质、沙砾质及砾质荒漠上均有分布,在盐化绿洲和盐土荒漠中最为发达. 荒漠区的绿洲其土壤常常盐碱化,因此绿洲一年生植物层片往往以耐盐的一年生猪毛菜类为主,种类也最为丰富.在额济纳河绿洲一年生猪毛菜层片以盘果碱蓬(Suaeda heterophy lla)、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r)、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等单生或混生群落最具特色,秋季河水过后,宽阔的河床犹如铺了一层红地毯,十分壮观.而钩状雾滨藜(Bassia hyssopifolia)或参与层片构成,或单独形成群落.在吉兰泰、雅布赖等一些盐湖,可形成以盐角草为主的盐沼绿洲. 盐土荒漠是在土壤盐分聚集的生境中形成的植物群落,一年生层片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土壤盐分的分布与动态,常形成聚块分布,构成镶嵌群落或成为群落复合体. 沙米(Agriophyllum pungens)、虫实(Corisper900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卷表4 阿拉善荒漠区绿洲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物种组成与分布特征Table4Specific composition of annual synusiae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Alash an oasis绿洲类型Types of oasis 一年生层片的植物种S pecific compos ition of annual synus iae分布特征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胡杨疏林Form.Popu lus eu ph r otica沙枣疏林Form.E laeagnus angustifolia柽柳灌丛Form.Ta marix盐穗木盐化灌丛Form.Halostachys caspic a 一年生小禾草Annual short grass:小画眉Eragros tis minor,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狗尾草S etar ia virid is,扎股草Crypsis ac-uleate,蔺状隐花草Hele ochloa schoenoides,长芒棒头草Polypogon monspeliensis一种或多种聚集形成层片.扎股草、蔺状隐花草在额济纳河河床可单独构成群落Oneor several species form annual synus iae.Cr ypsis aculeate an d Hele ochloa schoenoidescan form communities in the Ej ina river黑果枸杞盐化刺灌丛Form.Licium ru thenicum拂子毛草甸Form.Calamagros tis epigejos 芦苇草甸Form.Phragmites austr alis芨芨草盐化草甸Form Achnather um s p lendes赖草盐化草甸Form.Leymus s eca liu ns碱茅盐化草甸Form.Puccinella ten uiforia 苦豆子旱化草甸Form.Sophora alopecur oides 一年生猪毛菜Annual S als ola:中亚滨藜Atrip lex cen tralasiatica,三齿滨藜A.fera,光滨藜evis,滨藜A.patens,西伯利亚滨藜A.sibirica,猪毛菜S als ola colli-na,薄翅猪毛菜S.pellucida,柴达木猪毛菜S.z aida mica,蛛丝蓬Micropep lis arachnoidea,角果碱蓬S uaed a cor nicu lata,碱蓬S.glauca,茄叶碱蓬S.przewa ls kii,盘果碱蓬S.heter o-phylla,肥叶碱蓬S.kos sins kyi,平卧碱蓬S.p r ostrata,盐生碱蓬S.s alsa,钩状雾滨藜Bas sia hyss opifolia,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盐角草Sa licor nia europaer一种或多种聚集形成层片或单独构成群落One or several species form annual synus iaeor communities骆驼刺盐化草甸Form.A lhagi ma ur or um var.spars ifolium盐角草一年生盐化草甸Form.Sa licor nia europaea盐生草一年生盐化草甸Form.Halogeton glomeratus碱蓬一年生盐化草甸Form.S uaeda 一年生杂类草Annual w eeds:鹤虱L.myos otis,卵盘鹤虱L.redowskii,瓣鳞花Frankenia pu lveru lenta,牛漆姑草S pergu-lar ia salina多散生在群落中.瓣鳞花在河水过后的河床形成群落Fr ankenia pu lverulenta formsitself community in the riverbed of the Ejinariver after w ater.Other species scatter incommunities表5 阿拉善荒漠群落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物种组成与分布特征Table5Specific composition of annual synusiae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Alash an desert phytocoenosis荒漠类型Types of deserts 一年生层片的植物种Specific com positionof annual s ynusiae分布特征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土质荒漠Clayey desert 虎尾草C h lor is virgata,小画眉Eragrostis m inor,三芒草Ar istida adscenionis,冠芒草En neapogon boreal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黑翅地肤Kochiamelanop tera,宽翅地肤K.macroptera,雾冰藜Bas sia das yphylla,猪毛菜Sa l-s ola collina,薄翅猪毛菜S.pellucida,黄蒿Ar tem is ia s copar ia,栉叶蒿Neopa l-lasia pectinata;拉善独行菜Lepidium alas hanicum单种、多种组成夏雨型层片,均匀或斑块状分布One or severals pecies form summer rain synu-siae.Hom ogeneous or patchydistribution.沙漠S andy desert 虎尾草C h lor is virgata,小画眉Eragrostis minor,狗尾草Setaria virid is,沙米Agriophyllum pu ngens,单刺蓬Cornu laca alasthanica,蝶果虫实Cor isperm umpatelliforme,兴安虫实C.chinganicu m,蒙古虫实C.mongolicu m,百花蒿Stilpnolepis c entiflora,宽翅沙芥Pugioniu m dolabratum,距果沙芥P.cal-caratum多种组成夏雨型层片,多斑块状分布S everal species forms ummer rain synusiae.Patchydistribution.覆沙、沙砾质荒漠Gritty desert 小画眉Eragrostis minor,冠芒草En neapogon borealis,三芒草Ar istida adsce-n i onis;刺沙蓬S als ola pes tifer,薄翅猪毛菜S.pellucida,猪毛菜S.collina,紫色猪毛菜S.beticol or,展苞猪毛菜S.ikon nikovii,蛛丝蓬Micropep lisarachnoidea,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蒙古虫实Corisperm um mongolicum,中亚虫实C.heptapotam icum,黄蒿Ar temis ia scoparia,纤杆蒿A.demis sa,栉叶蒿Neopallasia pectinata,紊蒿Elachanthemu m in tricatu m,小甘菊Cancr ini-a disc oidea,条叶车前Plan tago les singii,短喙 牛儿苗E r odium tibetanu m,荒漠鹤虱Lapp ula deserticola,畸形鹤虱L.anocar pa了敦黄芪Astraga lus lioui,地锦Euphorbia hum if usa多种或单种组成夏雨型层片,平坦处呈均匀或斑块状分布.在干沟、干河床呈线状和树枝状分布One or several s peciesform summer rain synusiae.Ho-mogeneous or patchy distribu-tion in flatl ands.Dendritic dis-tribution in dry riverbed砾漠(戈壁) Gravelly desert 小画眉E rag r ostis minor,冠芒草En neapogon borea lis,虎尾草Chlor is virgata,三芒草Aris tida ads cen ionis;蛛丝蓬Micropep lis arach noidea,盐生草Hol ogen-ton glomeratu,黑翅地肤Kochia melanoptera,宽翅地肤K.macroptera,雾冰藜Bas sia d asyphylla,柴达木猪毛菜Salsola z aid amica,黄蒿Ar temis ia scopari-a,栉叶蒿Ne opallas ia pectinata,紊蒿Elachanthemum intr icatum多种或单种组成夏雨型层片,在典型和极端荒漠散生分布.在山前多沿水线分布One ors everal species form summerrain sinus iae.S cattered distribu-tion in typical desert石漠Rocky desert 三芒草Ar istida adscenionis,冠芒草E nneapogon borealis,虎尾草Chloris vir-gata,锋芒草Tragus racemosus,黑翅地肤Kochia melanoptera,蛛丝蓬Mi-cropeplis arac h noidea,黄蒿Artemisia s coparia,小甘菊Cancrin ia discoidea,粗茎霸王Zygophyllum locz yi多种或单种组成层片,沿水线呈树枝状分布One or s everals pecies form s ummer rain sinusi-ae.Dendritic distribu tion alongrunoff l ine.盐漠S aline desert 虎尾草Chlor is virgata,盐生草Ha l ogeton g lomer atus,宽翅地肤K.macrop tera,西伯利亚滨藜Atr ip l ex sibirica,中亚滨藜A.centralasiatica,小白藜C henopod ium iljinii单种或几种形成聚块分布的小群落One or several species forms mall community patches9016期 梁存柱等:阿拉善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 mum)、单刺蓬(Cornulaca alasthanica)等是典型的沙生植物,既可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上形成先锋群落,也可在固定、半固定沙地中成为附属层片.在降雨较多的年份或季节,利用沙土具有较高的保水性能,依靠种子数量多、萌发力强的竞争优势,形成不稳定的层片. 覆沙或沙砾质荒漠一年生猪毛菜类出现的时间稍早些,初夏多少有些降水即可出苗,苗期停留时间稍长,但雨季来临后,长势较快,8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在典型或极端荒漠区,覆沙、沙砾质和砾质戈壁一年生猪毛菜在短暂的降雨后也有一定程度的发育,并集中分布于径流线上.砾质荒漠中的一年生猪毛菜类,包括蛛丝蓬(M icropeplis arac hnoidea)、盐生草和柴达木猪毛菜(Salsola zaidam ica),在雨水较多的年份能形成夏雨型层片. 一年生猪毛菜类在土质荒漠和石质荒漠中不发达,仅有个别种类零星散生于群落中.3.2.3一年生蒿类层片的分布 该层片多出现在土质、沙质及沙砾质的草原化荒漠中.土质荒漠中的一年生蒿类层片比较发达,特别是黄蒿(Artemisia scoparia)和栉叶蒿(Ne opallasia pectinata)常与小禾草中的三芒草在多雨年份形成盖度较大的层片,犹如一年生群落景观.在干旱年份,则稀疏散生于群落中,或沿径流线呈条带状分布.沙生植物群落中的一年生蒿类最具特色的是百花蒿,可高达50~60cm,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上也能形成先锋群落.黄蒿和栉叶蒿也常出现在草原化荒漠带的覆沙或沙砾质荒漠群落中,在干河床或低洼地紊蒿参与层片的组成,局部可形成群落.在砾质荒漠,一年生蒿类仅在多雨年份参与层片的形成. 一年生蒿类在石质荒漠中不太发达,偶见黄蒿和小甘菊(Cancrinia disc oidea)散生.在盐土荒漠和绿洲中则很难见到一年生蒿类.3.2.4一年生杂类草层片的分布 组成一年生杂类草层片的植物种类较多,主要分布于草原化荒漠带的覆沙、沙砾质、沙质及土质荒漠中,绿洲中也有一些种类的分布.一年生杂草类层片在覆沙、沙砾质草原化荒漠中最为发达,特别在多雨的年份或季节发育很好.其中条叶车前(Plantago lessingii)有春季、夏季两次出现频率,生长节律不整齐,雨后可形成优势一年生层片.了敦黄芪(Astragalus lioui)在干河床散生,形成层片.宽翅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距果沙芥(P.calcaratum)是典型沙生植物,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上能形成稀疏先锋群落,或与一年生猪毛菜类的沙米、虫实等共同形成先锋群落.一年生杂类草在土质荒漠和石质荒漠中种类较少,土质荒漠常见有阿拉善独行菜(Lepidium alashan-icum),石质荒漠中常见有粗茎霸王(Zygophyllum loczy i),在局部可形成层片.该层片在砾质荒漠和盐土荒漠中较为少见. 绿洲一年生杂类草层片种类也较少,除几种鹤虱外常见有瓣鳞花科的瓣鳞花(Frankenia pulveru-lenta)和石竹科的牛漆姑草(Spergularia salina).瓣鳞花只在额济纳绿洲的河床上(在河水过后)形成大面积的层片,但近年来由于额济纳河来水次数和水量日益减少,该层片已极为偶见.牛漆姑草零星分布于湖岸或河岸的盐湿绿洲中.4 结 论 一年生植物层片在干旱荒漠区的生态系统中构成高度顺应气候波动性的第一性生产层,多是水资源利用效率很高的植物群体,对水分胁迫和水分供应高度敏感.这类植物用种子休眠越冬躲避了寒冷、干旱的冬春季节,在雨季来临后,又根据水分资源量的多少,调节自己的生育周期和生长势,即使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一场只有几毫米,十几毫米的降水(以后不再降水),也能迅速完成生活史,长势只有3~5 cm或更小,仅仅几片叶子就能结出超过自己数倍乃至十几倍的种子.如三芒草这样颖果较大的小禾草,最旱时也能结出5~12粒种子,其它禾草可想而知.在雨水较多的年份和季节,它们能长到超出干旱时数倍个体.三芒草能长至15~20cm,虎尾草达30~40cm,小画眉草枝条长达20cm.藜科植物则更高大,在腾格里沙边测得一株黑翅地肤结实726粒.因此,夏雨型一年生植物的结实量大,种子可快速萌发,快速生根,抢占资源空间,既可成为先锋植物层片,也可构成荒漠生态系统的恒有层片,反映出这一类群在植物系统演化史上的进化性或适应性,是现代地理环境中的优胜者.这一点从一年生植物层片的种类组成以藜科和禾本科占绝对优势和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和晚近分化的荒漠成分为主也得以反映. 在群落组织结构上,一年生植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荒漠生态系统,由于水资源缺乏或地表物质状态不同,包括大量盐分的积聚,限制了生物的生存,形成了“不郁闭”植物群落.一年生夏雨型植物利用季节性降水资源,占据了群落的冗余空间,成为填补性层片或小群落,这是种群间的补偿作用及资源902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卷。
《2024年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及其环境因子分析》范文
《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及其环境因子分析》篇一一、引言阿拉善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该地区的植被分布与生物量动态一直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阿拉善地区的植被生长状况与生物量动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分析阿拉善地区植被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1. 植被生物量现状阿拉善地区的植被类型多样,主要包括荒漠、草原、沙地等。
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该地区的植被生物量相对较低。
然而,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部分区域的植被生物量有所增加,尤其是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带的植被恢复较为明显。
2. 生物量动态变化通过对历史数据和近年的遥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阿拉善地区植被生物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春季和初夏,随着降水的增加,植被生长旺盛,生物量逐渐增加;进入秋季后,随着水分的减少和温度的降低,植被生长逐渐减缓,生物量也开始下降。
此外,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植被的恢复和生物量的增加。
三、环境因子分析1. 气候因子气候是影响阿拉善地区植被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
温度、降水和风速等气候因素对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降水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的生长;而高温和强风则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分的蒸发,对植被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土壤因子土壤是植被生长的基础。
阿拉善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土壤肥力、水分含量和盐碱度等土壤因子对植被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水分含量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而盐碱度过高则可能导致植被退化和生物量的减少。
3. 人为活动人为活动也是影响阿拉善地区植被生物量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过度的放牧、开垦和采矿等活动会导致土地退化、植被破坏和生物量减少;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人工植树造林等活动则有助于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物量的增加。
《阿拉善荒漠区珍稀泌盐植物长叶红砂响应盐胁迫的转录组学研究》范文
《阿拉善荒漠区珍稀泌盐植物长叶红砂响应盐胁迫的转录组学研究》篇一一、引言阿拉善荒漠区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内陆荒漠地区之一,因其极端的气候条件和贫瘠的土壤环境,使得该地区的生物种类相对稀少。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叶红砂这一珍稀泌盐植物得以生存并繁衍。
它不仅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还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科研价值。
近年来,随着转录组学技术的发展,对长叶红砂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分子响应机制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基于转录组学技术,探讨长叶红砂在盐胁迫下的基因表达模式及响应机制。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
在盐渍化环境下,植物生长受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因此,研究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如何适应极端环境,还能为改良作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技术手段。
长叶红砂作为典型的泌盐植物,其耐盐机制和泌盐过程一直是植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通过对长叶红砂进行转录组学研究,能够揭示其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模式和分子响应机制,为其他植物的耐盐性研究和作物改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对长叶红砂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选取健康的长叶红砂样本,分别进行盐胁迫处理和非盐胁迫处理。
然后,提取样本的总RNA,构建cDNA文库并进行高通量测序。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基因表达谱和差异表达基因。
最后,结合已有的数据库和文献资料,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分类。
四、研究结果1. 基因表达谱分析通过对长叶红砂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获得了详细的基因表达谱。
在盐胁迫条件下,大量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
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与非盐胁迫条件相比,在盐胁迫条件下有大量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代谢、信号传导、转录调控、逆境响应等生物学过程。
3. 功能注释与分类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分类,我们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渗透调节、离子平衡、抗氧化防御等生物学过程。
《2024年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及其环境因子分析》范文
《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及其环境因子分析》篇一一、引言阿拉善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而著称。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阿拉善地区的植被状况和生物量动态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阿拉善地区植被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阿拉善地区横跨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其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干旱,植被类型多样。
该地区以荒漠、半荒漠植被为主,同时也有一些草地和林地分布。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学方法,对阿拉善地区的植被生物量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
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和采样,对环境因子进行综合分析。
三、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分析(一)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阿拉善地区多年来的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植被生物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春季和夏季,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植被生物量逐渐增加;而到了秋季和冬季,由于气候干燥和寒冷,植被生物量有所下降。
(二)空间分布分析在空间分布上,阿拉善地区的植被生物量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生物量较低,而草地和林地地区的植被生物量较高。
此外,受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地区内不同地段的植被生物量也存在差异。
四、环境因子分析(一)气候因子气候因子是影响阿拉善地区植被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温度、降雨量和蒸发量等气候因子对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降雨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而干旱和高温则会导致植被生长受限。
(二)土壤因子土壤是植被生长的基础,其性质和肥力直接影响着植被的生长状况。
阿拉善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其中沙质土壤和盐碱土壤较为普遍。
不同土壤类型对植被的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如沙质土壤有利于某些植物的生长,而盐碱土壤则可能对植被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三)人为活动人为活动也是影响阿拉善地区植被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2024年阿拉善白刺遗传多样性及其形态特征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研究》范文
《阿拉善白刺遗传多样性及其形态特征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阿拉善白刺,作为我国荒漠化生态环境的常见植物,其遗传多样性和形态特征的研究对于理解其生态适应机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阿拉善白刺的遗传多样性、形态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为该物种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阿拉善白刺是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药用价值。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阿拉善白刺的遗传多样性和形态特征,以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对于了解其生态适应机制、保护生物多样性、指导生态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阿拉善白刺的遗传多样性和形态特征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1. 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采集不同地域的阿拉善白刺样本,提取DNA并进行遗传标记分析,以了解其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
2. 形态特征观察: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形态学观察,记录其生长习性、叶片形状、花果特征等形态特征。
3. 气候因子分析:收集样本采集地的气候数据,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分析其与阿拉善白刺形态特征和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四、结果与讨论1.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通过遗传标记分析发现,阿拉善白刺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基因型丰富,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
这表明阿拉善白刺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种群恢复能力。
2. 形态特征观察结果:阿拉善白刺的形态特征因地域和生态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总体来说,其具有耐旱、耐寒、抗风等特性,叶片形状多样,花果特征明显。
这些形态特征使其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具有独特的生态位。
3. 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阿拉善白刺的形态特征和遗传多样性与其所处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降水量较少的地区,阿拉善白刺的叶片更加厚实,以减少水分蒸发;而温度较低的地区,阿拉善白刺的种群基因型更加丰富,以适应寒冷环境。
沙漠之花阿拉善植物探索
沙漠之花阿拉善植物探索阿拉善是一个地处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交界处的地区,以其干旱荒漠和独特的植物群落而闻名。
这片广袤的沙漠中隐藏着许多美丽而稀有的植物,被誉为“沙漠之花”。
本文将带您一同探索阿拉善植物的奥秘。
第一节:阿拉善地区的气候特点阿拉善地区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
这里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较少。
气候条件的恶劣使得阿拉善成为沙漠化地区,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使得阿拉善的植物适应能力变得极强。
第二节:阿拉善特有植物群落在阿拉善的极端环境下,一些独特的植物物种生长繁衍,形成了特有的植物群落。
这些植物以其较小的叶子和根系来适应缺水的环境。
比如,阿拉善北缘的松嫩盆地,常见的植物有沙拐枣、沙棘和百里香等。
这些植物多为灌木或者草本,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地利用地下水资源。
第三节:植物的保护与研究由于气候的恶劣和过度的人类开发,阿拉善地区的植被面临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这片沙漠之花,相关部门加强了对阿拉善植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他们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乱砍滥伐等措施,积极推动着阿拉善植物的保育工作。
第四节:阿拉善植物的药用价值除了在保护研究方面的重要性,阿拉善的植物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许多植物被发现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并且已被应用于中药和珍贵药材的开发中。
比如,雪莲花是阿拉善地区广泛分布的草本植物,具有养颜美容、降血压等功效,备受瞩目。
第五节:人与植物的共生关系阿拉善地区的牧民长期以来依靠着这片沙漠之地为生,他们与植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
牧民们在沙漠中寻找适合放牧的草地,植物也通过牲畜的散播和排泄来繁殖。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既维系着牧民的生计,也保护着植物群落的生存。
结论阿拉善地区作为一个干旱沙漠,其独特而珍稀的植物群落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启示。
只有通过加强保护和科学研究,才能更好地保护这片荒漠中的花朵,让沙漠之花继续绽放。
尽管没有采用合同或作文的格式来写此文章,但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文章内容涵盖了关于阿拉善植物的探索,符合文章的主题,并通过分节的方式来组织内容,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阿拉善植物的特点和重要性。
《2024年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及其环境因子分析》范文
《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及其环境因子分析》篇一一、引言阿拉善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以其独特的荒漠生态系统而著称。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阿拉善地区的植被生物量动态变化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阿拉善植被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阿拉善地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势较高,气候干旱,植被类型以荒漠、半荒漠为主。
本文选取了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生态站点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2.2 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收集阿拉善地区近十年的植被生物量数据,包括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同时收集该地区的气候数据,如降水量、气温等。
(2)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植被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植被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模型构建:建立植被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模型,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阿拉善植被生物量动态分析3.1 年际变化通过对近十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阿拉善地区植被生物量年际变化较大。
在降水较多的年份,植被生物量有所增加;而在干旱年份,植被生物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3.2 季节变化阿拉善地区植被生物量在季节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春季和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水的增加,植被生长旺盛,生物量增加;而到了秋季和冬季,由于气温降低和降水减少,植被生长缓慢,生物量相对较低。
四、环境因子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分析4.1 降水量与气温的影响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阿拉善地区植被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
降水量直接影响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从而影响植被生物量。
而气温则通过影响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理活动,间接影响植被生物量。
4.2 土壤类型与质量的影响土壤类型与质量也是影响阿拉善地区植被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土壤类型和质量,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沙质土壤的保水能力较差,不利于植物生长;而黏土则具有较好的保水能力,有利于植物生长。
阿拉善沙漠的生态原理
阿拉善沙漠的生态原理
阿拉善沙漠是典型的荒漠化地区,其生态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干旱环境:阿拉善沙漠降水极少,气温高,湿度低,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含量极低,形成了干旱的生态环境。
2. 植被覆盖度低:由于干旱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阿拉善沙漠的植被覆盖度非常低,植物种类少、分布不均,主要是沙生植物和灌木。
3. 动物适应性高:阿拉善沙漠的动物具有较高的适应性,能够忍受干旱、高温、较低的食物和水的供应。
例如麝香、狼、狮、驼鹿等动物在此生活。
4. 土壤结构疏松:由于长期的风蚀和侵蚀,阿拉善沙漠的土壤结构非常疏松,容易形成沙丘和沙坑。
土壤肥力极低,水土流失严重。
5. 沙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因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结构疏松、气候干旱,阿拉善沙漠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人类的破坏过度,就容易出现草原化、土地沙化等严重后果。
《2024年阿拉善特有植物长叶红砂耐盐机理的研究》范文
《阿拉善特有植物长叶红砂耐盐机理的研究》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阿拉善特有植物长叶红砂的耐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其独特的生理生态特征及适应盐碱环境的机制。
通过实验分析,揭示了长叶红砂在盐碱环境下的生长策略和抗逆机制,为植物耐盐性研究和荒漠化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引言阿拉善地区作为我国典型的荒漠化区域,盐碱地广布,生态环境脆弱。
长叶红砂作为该地区特有的植物,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应性对研究荒漠植被的耐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长叶红砂的耐盐机理,有助于了解其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为荒漠化治理和植物抗逆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二、长叶红砂的生物学特性长叶红砂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和独特的叶片结构。
其生长周期适应了阿拉善地区的干旱和盐碱环境。
叶片厚实,表面覆盖着一层特殊的蜡质层,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和盐分的侵入。
此外,其根系深入土壤,能够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和养分。
三、耐盐机理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生理生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长叶红砂的耐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测定其生长过程中的生理指标变化,如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效率等,结合基因表达分析,探讨其在盐碱环境下的适应机制。
四、耐盐机理分析1. 生理适应性分析:长叶红砂在盐碱环境下,通过调节叶片的含水量和渗透压,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其叶片的特殊结构能够减少盐分的侵入,同时通过细胞内离子的区域化分布,避免盐分对细胞造成的伤害。
此外,长叶红砂还能通过积累有机溶质,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以适应高盐环境。
2. 分子机制研究:通过基因表达分析,发现长叶红砂在盐碱环境下表达了一系列与耐盐性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参与渗透调节、离子转运和抗氧化等过程,有助于长叶红砂适应高盐环境。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与抗逆性相关的基因家族,如转录因子家族等,这些基因在长叶红砂的耐盐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生长策略分析:长叶红砂在生长过程中采取了一种“避盐”和“耐盐”相结合的策略。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适应多样性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适应多样性孟和;斯琴高娃;娜仁花;高润宏【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32)2【摘要】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叶的形态类型、果实类型、水分生态型进行统计,并且对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红沙(Reaumuria soonorica)、阿拉善沙拐枣(Calligonum alas-chanicum)、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etina)等灌木种子萌发时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阿拉善荒漠灌木叶的形态类型以正常叶为主,占72.29%,变态叶次之,占27.74%(其中膜质叶占7.43%,肉质叶占10.81%,针刺叶占9.5%)。
在11种果实类型中,以蒴果、瘦果居多,分别占17.6%和19.6%。
其次为胞果、蓇葖果、浆果,分别占10.1%、9.5%、9.5%。
在水分生态型中,以旱生灌木为主,占37.2%;其次为中生和强旱生灌木,分别占2.3%和16.9%。
灌木种子萌发时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同。
沙冬青对水的响应慢,敏感程度低。
梭梭对水的响应快,敏感程度高。
红沙、阿拉善沙拐枣、膜果麻黄对水的敏感程度介于沙冬青和梭梭之间。
由此可见,阿拉善荒漠灌木对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为:叶为膜质叶、肉质叶、针刺叶;果实以干果为主;水分生态型以旱生为主,灌木种子的水分利用效率方式多样性。
【总页数】5页(P277-281)【关键词】阿拉善;荒漠灌木;适应多样性;种子水分利用效率【作者】孟和;斯琴高娃;娜仁花;高润宏【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45【相关文献】1.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 [J], 武晓东;阿娟;付和平2.阿拉善盟荒漠草原灌木半灌木营养成分解析 [J], 旭花3.内蒙古阿拉善荒漠东部繁殖期鸟类多样性研究 [J], 李佳琦;赵伟;万雅琼;祁玥;王晓宁4.内蒙古荒漠灌木根际解磷菌多样性及其解磷和产铁载体能力 [J], 孟建宇;李蘅;杨鸿儒;贾丽娟5.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果实类型多样性研究 [J], 庞立东;王天玺;刘新霞;高润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拉善盟公益林植物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研究
阿拉善盟公益林植物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研究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维护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丰富自然景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主要任务的森林类型。
阿拉善盟是风沙的上游地区,是产生沙尘暴的重要沙源之一,而公益林能够降低风速,防止土地沙化,对沙尘暴有着明显的防治作用。
目前,关于阿拉善公益林系统的植被调查及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依然缺乏。
本文拟通过分析阿拉善公益林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从植物多样性的角度,为阿拉善公益林的管理及保护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典型样方调查的方法对阿拉善盟公益林做了重点的调查,共调查样地126个。
通过野外调查和内业数据处理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阿拉善公益林群落类型匮乏,物种生活型单一,植物以多年生灌木及草本为主,样方共记录植物70种,分属21科,56属,植物以菊科、藜科、豆科、禾本科等为主要的优势科,占物种总数的57.14%。
植物科的分布区包含了4个分布型和3个分布亚型;植物属的分布区包含8个分布区类型和6个分布区变型,植物属主要是温带成分,特有程度低;主要群落为梭梭、胡杨、柽柳林,白刺、沙冬青灌丛等。
(2)阿拉善公益林在研究尺度上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在变程范围内,气候、海拔、地形、土壤理化条件、地下水位等结构性因子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主导地位,而随机因子引起的空间异质性较弱。
(3)气候、生境、生物因子共解释了植物物种格局变化的56.47%,其中气候是物种格局的主控因子,生境、生物因子也对物种格局有着重要作用;三类环境因子间具有强烈的交互作用。
尽管,气候因子总的解释中达到43.6%,但独立解释力仅为12.3%,境因子及生物因子独立解释力更低,更多表现为两者与气候的协同作用:对于43.53%的变异没有得到解释,可能归结于地下水位、干扰作用、随机因子等作用。
(4)阿拉善公益林植物组成简单,物种单一,植被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为了阿拉善公益林的更新及植物多样性的维持,建议控制人口增长,合理规划开发活动,并进行适当的封育及管理措施。
阿拉善荒漠三个草地类牧草中化学元素特点的研究
阿拉善荒漠三个草地类牧草中化学元素特点的研究
付华;周志宇;陈善科
【期刊名称】《中国沙漠》
【年(卷),期】1994(14)2
【摘要】对阿拉善荒漠微温干旱、微温极干和暖温极干三个草地类9科44种牧草中常量元素(N、Ca、P)和微量元素(Fe、Mn、Zn、Cu、Co、Mo、Se)含量的变化特征、丰缺程度和生物吸收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不同科牧草中各元素的含量变幅很大,但其吸收各元素多寡的趋势基本一致。
【总页数】5页(P37-41)
【关键词】荒漠草地;牧草;化学元素;草地;类型
【作者】付华;周志宇;陈善科
【作者单位】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阿拉善盟草原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3
【相关文献】
1.阿拉善荒漠草地牧草氨基酸组成特点与营养价值研究 [J], 刘永红;陈菊兰;张洪荣;肖金玉;傅华
2.阿拉善荒漠草地生产力特点及其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探讨 [J], 马海波;李凤臻
3.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荒漠类草地牧草的利用现状及对策 [J], 哈尔阿力;阿扎提;王军;拉扎提;卡别尔;乌鲁合翻
4.荒漠地区草地天然牧草地上生物量动态的初步研究 [J], 张辉远
5.阿拉善荒漠草地类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的研究 [J], 付华;周志宇;庄光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g.1 Thedendrogram ofthehabitatof typicalvegetationcommunitiesinAlaxDesert
加到 1.21 ±0.36和 0.68 ±0.13, 草本的 SW指数增加速度
明显高于灌木 ;与流动沙地和盐碱地相比 , 砾质沙地的灌木物种的 SW指数较大 , 为 1.08 ±0.44;此外 , 盐
平均值 ±标准误 。 生境 :1 =流动沙地 , 2 =固定沙地 , 3 =砾质沙地 , 4 =盐碱地
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指标逐步回归结果表明 , 与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土壤理化指标因生
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由表 3可知 , 土壤的酸碱性和砂粒显著影响流动沙地的植物多样性 ;全磷 、全钾含 量显著影响固定沙地的植物多样性 , 砾质沙地的植物多样性则明显受土壤中砂粒 、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影
全氮 (%) 0.01 ±0.00 0.02 ±0.00 0.02 ±0.00 0.03 ±0.00
全磷 (%) 0.01 ±0.00 0.03 ±0.01 0.02 ±0.01 0.57 ±0.04
全钾 (%) 0.08 ±0.02 0.13 ±0.04 0.11 ±0.01 0.26 ±0.08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被组成及其多样性
在阿拉善高原调查的 52个样地中 (灌木样地 42个 , 草
本样地 10个 ), 共出现了 70 个物种 , 分属 16科 46属 。 主
要生活型包括超旱生灌木 、旱生半灌木 、多年生和一年生植
物 , 其中 , 非禾本科植物 31.9%, 禾本科植物 15.3%, 灌 木
1 研究区概况
阿拉善高原地处内蒙古西部 (37°24′N-42°47′N, 97°10′-106°53′E), 其植被分布隶属于阿拉善荒漠 植物省 , 是亚洲中部荒漠亚区最东部的一个植物地理区域[ 15] 。 研究区年均降雨量为 40 -200 mm(自西向 东 ), 日照时数 2900 -3400 h, 年平均气温 5.8 -8.8 ℃。独特的地理位置 、地貌和气候条件导致该区域的 荒漠植被具有较小的盖度 、较少的植物种属和简单的群落结构 。 植被组成主要以旱生 、超旱生灌木 、盐生 灌木 、半灌木 、矮灌木和矮半灌木为主 [ 16] 。
在每个样方内灌木的冠幅下对土壤进行取样 , 取样深 度依次为 0 -10cm、10 -20cm、20 -30cm和 30 -40cm(5个 重复 ), 相同土层的土样混合形成 4个混合样 , 风干 , 混合均 匀 , 除去砾石和枯落物 , 过 2 mm筛 , 分析土壤的主要理化指 标 。粒度分析采用 MS-S激光粒子筛 (MalvernLtd, Britain), 计算土壤中砂粒 、粉粒和粘粒 的含量 ;土壤 pH使 用 PHS-4型智能酸度计测定土壤浸提液 (土水比为 1︰ 5); 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进行测定 ;土壤全盐量采用 便携式电导仪测定土壤浸提液 (土水比为 1 ︰ 5)(ColeParmerInstrumentCompany, USA);总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 定 (TecatorAB, Sweden);土壤全磷的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 法 ;土壤全钾的测定采用火焰光度计法 。
郑敬刚 1, 2 , 吴国玺1 , 何明珠2 , 李新荣 2 , 甘红军 3
(1.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 许昌 461000;2.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 兰州 730000; 3.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草原站 , 巴彦浩特 750306)
提 要 :为了弄清阿拉善荒漠区的植物多样性特征 , 初步阐明调控荒漠植被空间分布的土 壤理化指标 , 本文对阿拉善荒漠流动沙地 、固定沙地 、砾质沙地和盐碱地四种生境下植物多样 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 并确定了不同生境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指标的逐 步回归方程 。研究结果表明 :固定沙地和砾质沙地的植物多样性明显高于流动沙地和盐碱地 ; 在砂粒含量较高的流动沙地和砾质沙地 , 灌木物种的 Shannon-Wiener指数明显大于草本物 种 ;逐步回归方程表明 , 土壤 pH及砂粒含量显著影响流动沙地的植物多样性 , 固定沙地和砾 质沙地的植物多样性与土壤中全磷 、全钾含量密切相关 , 而土壤中全磷和总盐量则显著影响盐 碱地的植物多样性 。
的角度对阿拉 善荒 漠区植 被群落 样地进 行聚类 分析 (图
1)。根据聚类结果 , 在欧式距离 15 处可以将 52 个样地的
生境大致划分为 4种类型 , 即流动沙地 、固定沙地 、砾质地
和盐碱 地 。 不 同生境 的植物 多样性 具有显 著性 差异 (图
2), 其中 , 固定沙地的植物多样性最高 , 其物种丰富度 R和
响 ;土壤的酸碱性 、总盐量 、砂粒和全磷含量显著影响盐碱地的植物多样性 , 而山地的植物多样性主要受土
壤的酸碱性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低的影响 。
· 154·
干 旱 区 资 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 境
第 23卷
表 2 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Tab.2 Correlationbetweentheplantdiversitiesandsoilproperties
粒 、总氮含量成显著负相关 ;固定沙地的 SW指数与各种土壤理化相关性都不显著 ;砾质沙地的 SW指数
与砂粒和全磷含量成显著正相关 , 而与粉粒 、有机质和总氮含量成显著负相关 ;盐碱地的 SW指数与砂粒 、 pH成显著正相关 , 而与粉粒和粘粒含量成显著负相关 (表 2)。
表 1 不同生境的土壤理化指标分异
第 23卷 第 3期 2009年 3月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JournalofAridL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
Vol.23 No.3 Mar.2009
文章编号 :1003 -7578(2009)03 -151 -05
阿拉善荒漠区 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研究*
植物 52.8%(包括 20.8%的半灌木 )。白刺 (Nitrariatangu-
torum)和红砂 (Reaumuriasoongorica)由于具有较宽的生态
幅 , 在阿拉善高原调查的样地中几乎都有它们的分布 。
本文采用组内 (withingroupslinkage)欧式距离法 (Eu-
clideandistance), 利用 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从群落生境
11 ±0.04% 和 0.01 ±0.00%增加到 0.29
±0.16% 和 0.02 ±0.00%, 而土壤的全磷和全钾含量则分别从 0.01 ±0.00%和 0.08 ±0.02%增加到 0.
03 ±0.01%和 0.13 ±0.04%。
3.3 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表明 , 流动沙地的物种多
Tab.1 SoilpropertyvariationsofdifferenthabitatsinAlaxDesert
生境
砂粒 (%)
1 89.6 ±9.8
2 67.4 ±7.9
3 65.9 ±13.2
4 59.7 ±11.8
粉粒 (%) 6.7 ±1.6 21.1 ±4.8 21.2 ±6.4 22.1 ±3.2
碱地草本物种的 SW指数明显高于流沙 , 但小于固定沙地和砾质沙地生境 。
第 3期
郑敬刚等 阿拉善荒漠区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研究
· 153·
3.2 不同生境的土壤理化性质分异
不同生 境的土壤 质地之 间具有 显著 性差异 (表 1), 从流动沙地到砾质沙地 , 土 壤中粉粒和粘 粒的含量 分别从 6.7 ±1. 6% 和 1.1 ±0.3% 增加到 21.2 ±6.4% 和 4.3 ±1.8%。 因此 , 从沙质荒漠到砾质 荒漠 , 0 -40 cm土层的土壤质地有逐渐变 细的趋势 ;盐碱地的电导率最高
目前 , 国内外关于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已经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 然而 , 对于物种多样性与 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较为少见 。本文以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分布的典型植被群落为研究 对象 , 研究不同生境下的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特征 , 阐明调控植被空间分布的土壤理化指标 , 为我国生 物多样性研究提供新资料 。
* 收稿日期 :2008 -2 -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O650442001)资助 。 作者简介 :郑敬刚(1975 -), 男 , 河南许昌人 , 博士 , 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为干旱区植被恢复及生物多样性 。 E-mail:zhengjinggang@
· 152·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指标 ;土壤养分 ;阿拉善 中图分类号 :S153 文献标识码 :A
草原生态系统中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过程备受关注 [ 1 -7] 。 在气候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 , 植物群 落的生境差异可能是形成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 而土壤因子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 。土壤理化性 质的空间变化既不是随机的 ,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8] , 它通常是地质 、气候和植被发展过程的综合产物 , 植 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化的影响有时甚至比气候因素更为显著 [ 9] , 因此 , 研究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环境 因子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国内外对此都做了大量的研究 , 这些研究通常集中在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方 面 。 [ 10 -14]
粘粒 (%) 1.1 ±0.3 3.6 ±1.1 4.3 ±1.8 7.1 ±2.2
电导率 (S/m) 0.1 ±0.0 0.9 ±0.1 0.7 ±0.3 3.2 ±1.4
pH
8.95 ±0.17 8.77 ±0.23 8.62 ±0.26 8.85 ±0.42
有机质 (%)
0.11 ±0.04 0.29 ±0.16 0.41 ±0.27 0.60 ±0.23
样性与粉粒 、有机质和全磷含量成显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