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绍著作评价影响等
叶圣陶生平简介[3篇]
叶圣陶生平简介[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叶圣陶生平简介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叶圣陶生平简介(一)生平简介:叶圣陶(1894-1988),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
新中华成立后,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突出成就: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
“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地灌输书本知识”,这一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
名言佳句:理想是事业之母。
双龙洞: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洞前村附近,海拔约520米,由内外两个大洞及一个耳洞组成。
外洞洞厅高达7~10米,面积1200平方米左右,高敞轩旷,可容千人,气温常年保持在15℃左右,是炎夏游人休息乘凉的最佳之处。
外洞与内洞相距仅5米,有一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
内洞比外洞更大,有效面积约2000~2200平方米。
洞内地下河由冰壶洞至双龙洞的通道而下,沿内洞北侧的洞底蜿蜒流出。
在由北往南高出地下河水面5~10米的堆积平台上,钟乳纵横,千姿百态。
叶圣陶生平简介(二)叶圣陶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1894年10月28日生。
1907年进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学习,1911年开始担任了十年乡镇小学教员。
1914年起,在《礼拜六》《小说丛报》等刊物上先后发表了《穷愁》《终南捷径》等十余篇文言小说。
1919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加入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开始在《新潮》《小说月报》《晨报副刊》《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觉悟》(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新诗、散文、文学评论和话剧剧本。
1921年,他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
韩非子简介
3、依法治国韩非子著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 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要宣传法律, 普及法律知识。
4、法不阿贵儒家讲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韩
壹 人物介绍 贰 生平事迹 叁 主要思想
肆 主要作品 伍 历史影响 陆 历史评价
过 渡 页
壹
人物介绍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
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
人物介绍
1 生平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 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 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狱中 被害
公元前 253年
公元前 235年
公元前 253年
韩桓惠王十九年(前 253年),荀子;稷 下后,来到楚国,春 申君任命其为兰陵令, 继续受徒教学。在此 前后,韩非在荀子门 下,“学帝王之术”, 同学者有李斯等人。
出使 秦国
李斯、姚贾陷韩非,秦 王,便将韩非交法官治 罪。”李斯使人送毒药 给韩非,让他自杀。韩 非相亡自向秦王表白, 没能见到。后来秦王 目 录后悔,派人赦免韩非, 韩非已经死了。
2、中央集权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 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法家实践理论。根据臣民 的言论与实绩是否相符来决定功过赏罚。
3、名实相符韩非子另主张“名实相符”,认为君主应根据 臣民的言论与实绩是否相符来决定功过赏罚。
改 革
治法 理、 论术
、 势 相 结 合 的 法
1、改革图强改革图治,变法图强,是韩非思想中的一大重要 内容。
维果茨基理论
文化历史文化历史发展 理论发展理论
发展的实质
内化学说
主要理论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方法 社会建构主义
GO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 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 维果茨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 即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而不是像动物那样是以身体的直 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 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 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 制约。 由于这种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就导致了人类的 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 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 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 指向于外部,他引起客体的变化,符号指向于内部,它不 引起客体的变化,而是影响人的行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 为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 的性质。
主要研究方向
• 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 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 题。 • 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 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 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 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较深入的探 讨。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 维果斯基和鲁利亚、列昂节夫一道从20年代开始研究人 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从而形成了社会文 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苏联称трик.а, 意思是三人在一起)。 • 维果斯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这个由维果斯基、列昂节 夫、鲁利亚为首所形成的心理学派,是当代俄国最大的一 个心理学派别。后来有许多心理学家,例如Л.И.钦琴 科、Л.Я.加里培林、Л.В.赞可夫、А.В.查包罗塞 茨、Д.В.艾利康宁和В.В.达维多夫等,都是这个学 派的重要成员。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也有着广泛的影 响。
关于鲁迅的资料简单介绍300字
一、鲁迅生平1. 鲁迅,原名周樟寿,生于1881年。
出生在浙江绍兴,后来家族迁居横店。
2. 鲁迅曾经就读于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医学院,后毕业于京师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士学位。
3. 他曾在日本东京、我国上海等地从事过医务工作。
4. 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标志着他文学创作的开始。
5. 1936年,因病辞世于上海。
二、鲁迅的著作1. 代表作品包括《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2. 《呐喊》是他的短篇小说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3. 《彷徨》收入他的杂文和游记,涉及政治、文化、人生等多个方面的思考。
4.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5. 鲁迅还有大量未发表的作品,如《狂人日记》的续篇《阿Q正传》、《阿Q外传》等。
三、鲁迅对我国文学的影响1. 鲁迅对我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他对文学的创新和革新,开拓了我国文学的新领域,打破了旧有的文学模式。
3. 他的作品启发了许多后来的文学家,对我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鲁迅的文学思想被誉为“鲁迅现象”,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种现象级的存在。
5. 他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四、鲁迅的社会影响1. 鲁迅不仅在文学上有巨大影响,在社会上也是一位活跃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2. 他曾多次发表言论,关注国家民族大事和社会状况。
3. 他的思想观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他的社会观点和文学创作引起了许多社会议论和反响,成为我国社会的话题之一。
5. 他的形象在我国社会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无数人学习和追随的对象。
五、鲁迅的国际影响1. 鲁迅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2. 他的作品被广泛翻译成多国语言,在海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他的作品和思想包括在国际文学和思想交流中,对海外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他的国际影响还体现在他对世界文学和思想发展的促进作用上,受到了国外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高度评价。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生平、著作和观点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生平、著作和观点————————————————————————————————作者:————————————————————————————————日期:ﻩ布阿吉尔贝尔一、生平及著作法国经济学家,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重农主义先驱者之一。
布阿吉尔贝尔出生于鲁昂的一个贵族之家,曾担任鲁昂地方议会的法官和路易十四的经理官。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经济严重衰败的时期。
他任法官时,对农村经济衰落和农民贫困有了较多了解,深切同情人民的境遇。
后因反对柯尔培尔政策和支持重农学派先驱者之一沃邦元帅,而一度被流放。
于1714年逝世于鲁昂。
布阿吉尔贝尔是自由竞争的早期拥护者,他的经济自由思想和重视农业的观点为后来的重农学派所继承和发展。
著有:《法兰西的详情》、《谷物论》、《货币缺乏的原因》和《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等。
二、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1.强调农业在社会经济中有重要地位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
他写到:“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一切财富来源于土地的耕种”,“耕种者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财富的必要基础”。
他认为,社会财富来自农业生产,来自土地的耕种。
一国的繁荣和富裕取决于农业。
2.价格和价值的理论(1)商品价格的理论①各种W的价格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②主张以谷物价格为基准来调整各种W的价格比例。
(2)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一般劳动时间。
在分析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费用时,他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思想。
他认为,商品交换必须按“公平的价格”(或“一定比例的价格”)进行交换,这个价格能偿付生产费用。
公平的价格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的比例”。
这就是商品交换的自然平衡或者和谐。
评价:他是在法国第一个提出了这种看法的思想家,这是十分难得的。
缺陷:只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探讨价值,把创造价值的劳动混同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3.经济自由思想布阿吉尔贝尔是在阐述法国社会经济问题时,提出经济自由思想的。
魏源——精选推荐
魏源简介1.生平及著作:魏源(1794~1857)活到了63岁,名远达,字默深,汉族人,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生于湖南邵阳县金潭(今邵阳市隆回县金潭),咸丰七年三月一日(1857年3月26日)殁于杭州。
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为晚清思想家,新思想的倡导者。
他所生活的时代, 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急剧转变的时期, 新旧矛盾层出不穷,地主阶级的统治岌岌可危。
魏源生于湖南偏僻但不闭塞的乡下,幼时便天赋很高。
他在九岁童子试时更以一句“腹中孕乾坤”震惊全座,有了神童之誉,此后十五岁中秀才,十七岁开始著述,先后写成了《孔子年表》《孟子年表》等著作。
可惜魏源的仕途十分坎坷,二十九岁中举人之后,本以为科举之路会畅通无阻地走下去,谁知此后他运交华盖,屡屡受挫,空有满腹经纶,却难以实现其经世理想。
默默过了多年的幕僚生活,直到五十一岁他才中进士,虽说这对魏源是一种安慰,不过一生只是做到州县级的小官,魏源的理想看来更是遥遥无期。
深感现实的残酷和前途的无望。
鸦片战争爆发后,整个清朝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临着时代的剧变和生计的困难,魏源不得不以半百之身再次投身科举,真是“中年老女,重作新妇”。
这时的他希冀以微薄之力来挽救乱世中的国家,虽幸运考中进,无奈造化弄人,于1853年太平军攻扬州时,无端以迟误报罪被革职,后虽复职,年过半百的魏源饱受了科举大半生的折磨后,彻底看破了清朝社会无可挽救的败局,最终辞而不就,避居兴化,饭依佛门,潜心佛学,由经世派的巨匠变成了佛门新徒,“扫地焚香坐,心与香俱焚”地结束了余生。
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做幕客和从事写作。
魏源的著作宏富,除《海国图志》外,还著有《圣武记》《元史新编》《清夜斋诗稿》《古微堂诗集》和《默觚》等。
魏源一生深处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乾、嘉、道、咸四朝,而建功立业主要在嘉庆到咸丰年间,此时的清政府远远没有开国之初的清明与繁荣,统治者优柔寡断,贪于享乐,更激发了长久以来深藏的社会矛盾,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古代名医 钱乙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钱乙生平简介姓名钱乙字仲阳别名“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去逝时间1117年所在朝代宋朝出生地区东平郓州主要成就《小儿药证直诀》三卷擅长领域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小儿药证直诀》一、钱乙简介: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7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
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威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
曾任太医院丞,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
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
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
二、人物介绍:钱乙,字仲阳。
生于公元1032年,卒于公元1113年,他本来和吴越王钱俶有宗属关系,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
钱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
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后人视《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钱氏专业儿科四十年,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1114年,他的学生阎季忠将他的理论、医案和验方加以整理,编成了《小儿药证直诀》,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
钱乙是北宋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六味地黄丸为补阴代表方,原名地黄圆(丸),最早见于北宋钱乙之《小儿药证直诀》。
三、主要著作: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
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
四、学术内容:一、“五脏辨证”法钱乙自幼就“从吕君问医”,精勤好学,认真钻研《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
特别是《神农本草经》,他“辨正阙误”,所下功夫很深。
鲁迅简介
鲁迅选择学习现代医学,是因为父亲 的病故造成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的怀 疑。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 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 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 师藤野严九郎。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学堂期间成绩优异, 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 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 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
1.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2.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3.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4.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6.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7.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 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918年5月, 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 迅”的笔名,在中国杂志《新青年》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 说《狂人日记》,奠定了“五四”新 文化运动的基石。
1921年1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 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 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
1925年3月,许广平给鲁迅投寄了第一 封信,信中以“小鬼”自称,探问鲁 迅“孤寂生活,其味如何”。随后, 两人展开了书信往还。鲁迅在信中称 许广平为“兄”、“大人”或者“阁 下”,而许广平则自称“愚兄”并称 鲁迅为“嫩弟”。
尽管与鲁迅相差十八岁,鲁迅也有着 包办婚姻强加给他的“礼物”, 随着了解的深入,两人还是互生了好 感,萌生了爱意。
1893年(光绪十九年),鲁迅的祖父 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 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 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
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 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 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 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
鲁迅的生平、创作及对其评价
鲁迅的生平、创作及对其评价1.生平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七岁入私塾“三味书屋”,读诗书经传,但他更喜欢野史、杂记,同时又喜欢美术和民间文艺。
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被捕入狱,父亲又患了重病,家庭由小康而坠入困顿。
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了”。
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况味,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
鲁迅幼年及祖父下狱后常住外婆家,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的孩子,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素的品质。
所有这些,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1898年5月鲁迅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
在南京四年,鲁迅从维新派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
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
为了表示与满清统治斗争到底、献身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鲁迅毅然剪掉象征种族压迫的辫子,并存照题诗,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
1904年鲁迅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以为“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想借此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但严酷的现实使他醒悟到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尤为重要。
于是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来唤起民众。
1906年6月,鲁迅回到东京,积极参加反清爱国的革命活动,翻译与介绍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外国小说。
1907年,他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章,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以进化论为主要武器,对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进行猛烈的批判,提出改革中国社会的政治主张。
1909年夏,离日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非常兴奋,热情地欢迎、支持这一革命。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生平、著作和观点
布阿吉尔贝尔一、生平及著作法国经济学家,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重农主义先驱者之一。
布阿吉尔贝尔出生于鲁昂的一个贵族之家,曾担任鲁昂地方议会的法官和路易十四的经理官。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经济严重衰败的时期。
他任法官时,对农村经济衰落和农民贫困有了较多了解,深切同情人民的境遇。
后因反对柯尔培尔政策和支持重农学派先驱者之一沃邦元帅,而一度被流放。
于1714年逝世于鲁昂。
布阿吉尔贝尔是自由竞争的早期拥护者,他的经济自由思想和重视农业的观点为后来的重农学派所继承和发展。
著有:《法兰西的详情》、《谷物论》、《货币缺乏的原因》和《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等。
二、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1.强调农业在社会经济中有重要地位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
他写到:“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一切财富来源于土地的耕种”,“耕种者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财富的必要基础”。
他认为,社会财富来自农业生产,来自土地的耕种。
一国的繁荣和富裕取决于农业。
2.价格和价值的理论(1)商品价格的理论①各种W的价格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②主张以谷物价格为基准来调整各种W的价格比例。
(2)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一般劳动时间。
在分析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费用时,他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思想。
他认为,商品交换必须按“公平的价格”(或“一定比例的价格”)进行交换,这个价格能偿付生产费用。
公平的价格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的比例”。
这就是商品交换的自然平衡或者和谐。
评价:他是在法国第一个提出了这种看法的思想家,这是十分难得的。
缺陷:只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探讨价值,把创造价值的劳动混同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3.经济自由思想布阿吉尔贝尔是在阐述法国社会经济问题时,提出经济自由思想的。
在布阿吉尔贝尔看来,社会经济各个部分之间存在某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即存在某种自然规律性。
他在自己的论著中多次提出自然规律的概念,反复强调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人们的经济活动只能按自然规律进行。
爱伦坡生平和著作简介评价
3.Finality (结局感)
A tale should reveal some logical truth with “the fullest satisfaction”, and should end with the last sentence, leaving a sense of finality with the reader.
twins
Roderick :
mentally ill
The younger sister:
physically ill (dying)
罗德里克与妹妹玛德莱娜生活在厄舍家族的古厦里,哥 哥罗德瑞克对妹妹有着超出正常的爱。罗得瑞克邀请其 少年时代的一位挚友,即故事的叙述者住在家里来陪伴 他,以解除已严重影响他健康状况的精神压力。究其病 因,罗得瑞克承认,除了祖传的疾病影响之外,折磨他 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爱的妹妹重病缠身,已无药 可救了。有一天,哥哥给叙述者说他的妹妹已经死了, 让叙述者帮忙埋葬妹妹,叙述者在盖棺的前一刻注意到, 厄舍兄妹竟长得一模一样。罗得瑞克告诉朋友,他们原是 孪生兄妹。他们把妹妹埋在了叙述者房间下方的地窖里。 叙述者晚上听见棺材板动的声音他有些害怕,但也没有 怎么在意。只到他真的听到了棺材的劈开声,听到了她在 地室的铜廊中的挣扎声,他才知道妹妹原来是被哥哥活 埋了。最后,这些声音就像是敲响了宣布罗得瑞克死亡 的丧钟,让哥哥的精神在瞬间崩溃。主人公罗德里克最 终暴死在身披裹尸布、血迹斑斑的妹妹身下。随着厄舍 家这仅存于世的两个人的死亡,象征整个厄舍家族的古 屋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同罗得瑞克的死亡方式一样, 古屋轰然坠入山池,被自己的倒影吞噬了。
This plaque marks the approximate location where Edgar Poe was born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拜伦生平及作品简介
拜伦生平及主要作品简介2008-03-28 16:21拜伦生平及主要作品简介(http://202.113.96.26/wx/unit/uint6-2-1.htm)一、拜伦的身世、性格及与诗歌创作的关系1、评价:19世纪初叶英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非常有影响。
世界诗歌史上罕见的天才,不可模仿,蘸着心灵的液滴写在天空之上。
他广泛地被人模仿着,也广泛地被人辱骂着。
他是一个复杂的人,并喜爱描写自己的复杂性。
在整个19世纪,他成为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的“拜伦式英雄”的同义语:一个神秘、爱嘲弄、甚至有罪恶的艺术形象,当然也是一个被驱逐的流浪者。
本世纪初,由于人们对于人的性格十分关注,以致于对作者的兴趣远远超过对作品的兴趣。
有一种意见认为,拜伦的诗歌是低质量的,他的唯一力量,在于自我戏剧化和自我宣传方面。
但现代的批评家和学者却日益认识到拜伦诗歌中具有的独特力量和自我意识,这种力量和意识使拜伦不仅成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且也可能是浪漫主义诗人中最“现代”的一个。
2、生平:(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1788年生于伦敦。
真正的贵族世家,但趋于没落。
其父约翰.拜伦是个浪荡的花花公子,为追逐财产而结婚。
败掉自己的财产和妻子的嫁妆后,离家出走,另找新欢,最后死在法国。
母亲是苏格兰富裕的贵族家庭出身,但文化水平不高,而且性格乖僻,丈夫死时小拜伦刚刚三岁,她和儿子移居苏格兰,过着拮据孤独的生活。
在那里拜伦受到了苏格兰长老教会的加尔文教徒的道德熏陶。
由于母亲没有良好教养而脾气乖戾,对拜伦有时溺爱,有时暴躁,这对形成拜伦放荡不羁的习性有一定影响。
奇特的心灵,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叔爷去世后,把勋爵封号传给年仅10岁的拜伦,使他成为拜伦勋爵六世,还有两处地产--纽斯泰德寺院和罗岱庄园,是亨利八世封给拜伦家族的。
在拜伦30岁时卖掉以支持农民起义。
这里也是罗宾汉的地盘。
当时英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叶圣陶生平经历人物故事名人评价
与茅盾的争论在文学创作上:叶 圣陶曾经和茅盾有过一些争论。 他们对于小说的结构和人物塑造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虽然他们的观点有时存在分歧, 但这种争论也促进了他们各自创 作的进步和发展
语言质朴自然
叶圣陶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流
项 目1 10
畅而有力。他的文字如同清泉一般,清澈见 底,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题材广泛多样
*
情感真挚深沉
叶圣陶的作品情感真挚深沉,无论是写人还
项 目4 10
项 目2 10
是写事,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他的
文字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引起共鸣
叶圣陶的创作题材广泛多样,涵盖了社会生活
5
叶圣陶的意义
叶圣陶的意义
01
叶圣陶不仅在文学、教育 和文化领域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更是一位对社会和 人性有深刻洞见的思想家
02
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我们理 解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和社会 的演变,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的意义
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 表之一,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色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他的 小说和散文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 和生活状态的描写,揭示了社会 的矛盾和问题,反映了人民的心 声和追求。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内涵,不仅影响了同代和后辈作 家,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后世的影响
叶圣陶的影响
叶圣陶的作品和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一直被广泛阅读和研究,对于推 动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教 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也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教育工 作者和研究者。他的思想和精神也成为了后来 人们追求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古代名医 甄权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甄权生平简介姓名甄权字暂无资料。
别名暂无资料。
去逝时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所在朝代唐代出生地区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主要成就暂无资料。
擅长领域针灸代表作品《针经钞》、《明堂人形图》一、甄权简介:甄权,古代医家名。
唐代医家。
许州扶沟(今属河南)人。
与其兄甄立言皆因母病学医。
后亦以医名,精针灸术,亦谙养生,获一百零三岁高龄,唐太宗曾亲临其家咨询药性,并视其饮食,赐以衣服、几杖,并授朝散大夫。
其所著有《古今录验方》、《针经钞》、《明堂人形图》、《针方》及《脉经》,均未见行世。
二、人物介绍: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享年103岁。
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
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
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
甄权通颐养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使肺气清肃,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张饮食不必甘美。
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亲临其家,访以药性及养生之道。
授其朝散大夫,并赐寿杖衣物。
当年寿终。
甄权撰有《针经钞》三卷、《脉经》、《针方》一卷、《明堂人形图》一卷(俱见《新唐志》、《脉经》)。
《通志·艺文略》作二卷,《脉诀赋》一卷(见《通志艺文略》),《本草音义》七卷(见《通志·艺文略)。
三、主要著作:甄氏一生著述颇多,绘有《明堂人形图》一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药性论》四卷。
这些著作均已亡佚,其部分内容可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尤其是甄氏的《明堂人形图》在当时流传广泛,唐代名医孙思邈即根据其所绘图形重新绘制修订为“人体经络俞穴彩图”(已佚)。
四、学术内容:甄权在针灸学术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图示穴,编绘明堂图《明堂人形图》是一部以图为主,同时有详细文字说明的著作。
古代名医 张仲景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张仲景生平简介姓名张仲景字仲景别名张机去逝时间约公元215~219年所在朝代东汉末年出生地区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主要成就被后世誉为医圣擅长领域辨证论治代表作品《伤寒杂病论》一、张仲景简介: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穰东镇)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二、人物介绍: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中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
张仲景的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元朝明朝以后被奉为“医圣”,甚至有庙供奉香火。
张仲景出生于公元150年正月十八日,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
他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
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于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
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主要著作:1、《伤寒杂病论》(已经散佚,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2、《伤寒论》,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
3、《金匮要略》,宋代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
教育学近代教育学家生平思想介绍
生平介绍
• 约翰洛克(1632——1704)
• 出生于英国灵顿 • 心理学家、经济学家、解经家、博物学家、业 余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毕业于牛津大学 • 信仰自由主义 • 主要作品:《论宽容》、《政府论》、《人类 理解论》、《教育漫画》、《贫穷儿童劳动学 校计划》
教育主张
• 教育方式:绅士教育 • 教育思想: 1)重视体育 2)强调全面智育(商业算学及学会记账) 3)主张技艺培训 4)提倡旅游 教育目的:培养身体健康、有德行、有理性、有才干、有作 为、具有开拓精神的绅士
生平介绍
• 让-雅克· 卢梭(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 1778)
• 启蒙时代瑞士裔的法国思想家、哲学家、 政治理论家和作曲家 • 信仰:天主教 • 著名思想:公共意志、自尊、性本善 • 主要著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 平待的起源与基础》、《科学和艺术的进 步对改良风俗是否有益》
缺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启示:当代教育应该学习卢梭的做种儿童的兴趣爱好,教师只是启发者、
引路人,培养个性人才
生平介绍
• 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
• 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 • 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 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 是他对人类教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 主要著作: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 、 《葛 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
教育思想评价
• 赫尔巴特是近代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 古代社会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夸美纽斯、 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等人,都曾提出过自己的教育体 系。但都没有形成科学规律的形式。 • 赫尔巴特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 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他不仅指明了教育学的研究对 象,指出了它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而且提出了科学的 术语、定义和分类。 • 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赫尔巴特”。
中外著名社会学家介绍
中外著名社会学家介绍一、西方著名社会学家1.孔德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
生平与著作1798年 1月19日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城。
16岁进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
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C.H.de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
后因观点相左,两人分道扬镳。
1826年设馆讲授实证哲学。
1857年9月5日在巴黎逝世。
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6卷,1830~1842)、《实证政治体系》(4卷,1851~1854)、《主观的综合》(1856)等。
社会学思想的基点孔德从秩序、进步的原则出发提出他的社会学构想。
他的思想深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意见支配世界”的影响,并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理论家A.de孔多塞和圣西门的思想为其理论来源。
但孔德的社会学思想与其前驱者有所不同,他认为秩序是一切进步的基础或前提,在社会观上主张渐进的改良主义。
在他看来,中世纪神学是封建主反对民众革命的“倒退学说”;18世纪启蒙思想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内的形而上学是一种“否定的学说”,目的在于破坏旧世界,并没有告诉人们在破坏之余如何建立新的秩序;19世纪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新的,以建设为目的“积极的”亦即“肯定的”新学说,这就是“实证主义”。
他反对一切空想的、批判的学说,把重整法国革命后社会动荡的希望寄托在工业社会自身的秩序上,最终以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新宗教视为他的社会学任务。
人类理智发展的三阶段说孔德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①神学阶段(约1300年以前),又名虚构阶段。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对超自然力量和神的信仰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社会和自然界都被看成是神创的。
神学阶段又可分为拜物教信仰时期、多神教信仰时期和一神教信仰时期。
②形而上学阶段(约1300~1800),又名抽象阶段。
特征是崇拜抽象力并以抽象的本质如“自然界”为现存事物的终极原因,而不以人格化的神来解释现实事物。
古代名医 华佗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华佗生平简介姓名华佗字元化别名华旉去逝时间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所在朝代东汉出生地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主要成就外科鼻祖,发明麻沸散、五禽戏擅长领域外科代表作品《青囊经》(已佚)一、华佗简介:华佗,东汉末医学家。
名旉,字元化。
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
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擅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曾用“麻沸散”施剖腹术,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
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创造了一种“五禽之戏”,用以锻炼身体。
五禽戏是以体育活动为主、与气功结合的健身运动。
二、人物介绍: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三、主要著作:《青囊经》(已佚)。
四、学术内容: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对此,《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他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
古代名医 陈无择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陈无择生平简介姓名陈无择字无择、鹤溪道别名鹤溪道人去逝时间暂无资料。
所在朝代宋代出生地区宋青田鹤溪(今景宁县鹤溪镇)主要成就“三因学说”擅长领域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陈无择简介:陈无择(1131—1189年),名言,以字行,原籍宋青田鹤溪(今景宁县鹤溪镇)人。
长期居住温州,行医济世。
他精于方脉,医德高尚,医技精良,学术造诣深遽,除从事医学理论研究之外,并多著书立说。
因此,不但求医者众,而受业者更是纷至沓来。
由于他的名著《三因方》为永嘉医派奠定了学术基础,因此,陈无择也就成了永嘉医派的创始人。
二、人物介绍:陈言,字无择,号鹤溪道人,宋代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县)人,握有关专家考订,其人大约生于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21年),卒于宋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享年69岁。
陈言是一位儒、医兼通,又精于临证的医学家,在当时极有影响。
三、主要著作:他的主要著作《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确定了他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此书继承、发展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的病因学理论,创立了病因分类的“三因学说”。
并以病因为纲,脉、病、证、治为目建立了中医病因辩证论治方法体系。
实践了其由博返约,执简驭繁的方剂学治学思想与学术理念。
四、学术内容:陈氏的主要学术思想在于阐明“分别三因,归于一治”。
主张辨证重脉而处方不泥。
1.阐论三因。
陈氏在《内经》和《金匮要略》有关病因理论的启迪下,结合临床治疗详尽地阐述了“三因学说”,指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先。
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
尽神度量。
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
金疮踒折。
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
为不内外因。
”又指出“所谓中伤寒暑风湿,瘟疫时气皆外所因。
”可见陈氏把六淫之邪、瘟疫时气等列为外因。
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以及仆伤虫毒等归为不内外因。
这三种致病因素。
既可单独致病,又能相兼为病,彼此并非完全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