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本)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 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 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 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 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 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 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 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 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阴 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 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脾胃之气下 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 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则 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黄芪(重用) 黄芪(重用)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升麻 柴胡 陈皮 当归
益胃升阳汤: 益胃升阳汤:黄芪 人参 白术 升麻 柴胡 陈皮 炒神曲 当归 生黄芩 圆明内障升麻汤: 圆明内障升麻汤:黄芪 升麻 当归 干姜 黄芩
炙甘草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柴胡 羌活 防风 葛根 白芍 五味子 茯苓 黄连
元气充足
脏腑正常 水谷之气下流 生机消沉
阴火下潜
脾气不升
元气亏乏
脏腑失调
阴火上升
在升发的同时, * 在升发的同时,注重潜降阴火 胃气升发——主要的,基本的; 主要的, 胃气升发 主要的 基本的;
相反 相成
阴火潜降——次要的,权宜的; 次要的,权宜的; 阴火潜降 次要的 脾胃受损, 脾胃受损,升降浮 沉运动就发生障碍 久降而不能升 久升而不能降
余在大梁,凡所亲见,有表发者, 余在大梁,凡所亲见,有表发者,有以巴 豆推之者,有以承气汤下之者, 豆推之者,有以承气汤下之者,俄而变结 发黄,又以陷胸汤、丸及茵陈汤下之, 胸、发黄,又以陷胸汤、丸及茵陈汤下之, 无不死者。盖初非伤寒,以调治差误, 无不死者。盖初非伤寒,以调治差误,变 而似真伤寒之证,皆药之罪也。往者不可 而似真伤寒之证,皆药之罪也。 来者犹可及,辄以平生已试之效, 追,来者犹可及,辄以平生已试之效,著 内外伤辨惑论》一篇,推明前哲之余论, 《内外伤辨惑论》一篇,推明前哲之余论, 历举近世之变故,庶几同志者,审其或中, 历举近世之变故,庶几同志者,审其或中, 触类而长之,免后人横夭耳!僭易之罪, 触类而长之,免后人横夭耳!僭易之罪, 将何所逃乎? 将何所逃乎?”
风(春)升生 地气升浮 热(夏)浮长 长夏) 湿(长夏)化成 燥(秋)降收 天气沉降 寒(冬)收藏 万物生长 长夏土气居 中为枢纽 万物收藏
此为四季之气升降浮沉的规律, 此为四季之气升降浮沉的规律, 亦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形式。 亦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形式。
凋零潜藏 秋 岁半 以前, 以前, 天气 主之, 主之, 阳气 升浮 冬 岁半 以后, 以后, 地气 主之, 主之, 阳气 降沉 升已而降, “升已而降,降已而 如环无端。 升,如环无端。” 惟有长夏土气居于 中央为枢纽
万氏家抄方》 《万氏家抄方》: 黄芪 人参 白术 甘草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主治:中气不足,挟感寒暑,致患疟疾。 主治:中气不足,挟感寒暑,致患疟疾。 《医便》: 医便》 黄芪 人参 白术 甘草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 半夏 贝母 茯神 酸枣仁 杞子 黄柏 主治:劳力伤神,饥饱失时,症类疟疾/复感风寒。 主治:劳力伤神,饥饱失时,症类疟疾/复感风寒。
(二) 对内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病因(脾胃内伤三因论) 1 病因(脾胃内伤三因论) 夫饮食不节则胃病” (1)饮食不节 “夫饮食不节则胃病” 饮食不节→胃病→ 饮食不节→胃病→脾病 形体劳役则脾病” (2)劳役过度 “形体劳役则脾病” 劳役过度→脾病→ 劳役过度→脾病→胃病 (3)七情所伤 七情刺激→心火→ 七情刺激→心火→元气受损 火乘土位
精气(行春夏之令) 精气(行春夏之令)
肺 脾
饮食 运化 升已而降 (行秋冬之令) 行秋冬之令)
胃
(胆少阳春升之气) 胆少阳春升之气)
膀胱
糟粕
(3) 升发是主要的,基本的; 升发是主要的,基本的; 潜降是次要的,权宜的; 潜降是次要的,权宜的; * 特别强调升发和生长方面
水谷之气上升 生机活跃
脾气升发
“因喜怒忧怨,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 因喜怒忧怨,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 火胜则承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火胜则承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承其土位” 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承其土位”
2 病理 (1) 气火失调 气食少火,少火生气(生理之火) 气食少火,少火生气(生理之火) 《内经》 内经》 壮火食气,壮火散气(病理之火) 壮火食气,壮火散气(病理之火)
先天之精
元气
脾 胃 运 化
水谷精微
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元气秉受于先天, 元气秉受于先天,确需后天脾胃之气的不 断滋养,一旦脾胃伤损则元气不能得其养, 断滋养,一旦脾胃伤损则元气不能得其养,元 气衰则诸病所由生。 气衰则诸病所由生。
先天 精气
元气
滋养
健康
脾胃
2
脾胃为升降枢纽
(1)升降浮沉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主要运 动形式
• 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 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 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无气。既脾胃虚衰, 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无气。既脾胃虚衰, 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脾胃之证,始得 脾胃之证, 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 脾胃之证 之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 之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 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然 然 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理异。 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理异。内伤脾 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 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 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 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 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作外感有余 补之。 内伤不足之病, 内伤不足之病 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 惟当甘温 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惟当甘温 惟当 之剂,补其中,升其阳, 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盖温能除大热, 盖温能除大热, 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
降 升 已 已 长夏) 而 (长夏) 而 升 降 夏 春
萌芽繁茂
(2)脾胃是人体精气升降的枢纽
盖胃为水谷之海, 饮食入胃, “ 盖胃为水谷之海 , 饮食入胃 , 而精气先输脾 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 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 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 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 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 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
古今医统》 《古今医统》:
黄芪 人参 白术 甘草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 防风 白芷 川芎 主治:中气不足,致患皮肤瘙痒。 主治:中气不足,致患皮肤瘙痒。
《济阳纲目》: 济阳纲目》
黄芪 人参 白术 甘草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 钩藤 主治:中气不足,颤振。 主治:中气不足,颤振。
济阳纲目》 《济阳纲目》:
充 元气 足 降
不 足
亢
Baidu Nhomakorabea
阴火
“元气之贼”
敛 盛
气火失调——气:元气 气 气火失调 火:阴火 应指元气虚所引起的一切虚性/ 阴 火——应指元气虚所引起的一切虚性/本虚标 应指元气虚所引起的一切虚性 实的火热邪气。 实的火热邪气。
(2)升降失常 ) 清阳出上窍、发腠理、 清阳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 脾胃健运 浊阴出下窍、走五脏、 浊阴出下窍、走五脏、归六腑
主要著作: 二 主要著作:
内外伤辨惑论》1247年 1 《内外伤辨惑论》1247年 3卷 主要讨论内伤/ 主要讨论内伤/外感 脾胃论》1249年 2 《脾胃论》1249年 3卷 是其脾胃学说的代表作 全书列方60 60余首 全书列方60余首 兰室秘藏》1276年 3 《兰室秘藏》1276年 3卷 分述内, 分述内,外,妇,儿临床各科 有不少李杲的自制方 4 罗天益还整理出版李杲《医学发明》、 活法机要》 东垣先生试效方》 《活法机要》、《东垣先生试效方》。
黄芪(蜜炙) 黄芪(蜜炙)人参 白术 甘草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 木香 香附 青皮 桂枝 川芎 主治:中气不足,浑身发麻。 主治:中气不足,浑身发麻。
内外伤辨惑论》 《内外伤辨惑论》
必肌体扪摸之壮热,必躁热闷乱,大恶热,渴而 必肌体扪摸之壮热,必躁热闷乱,大恶热, 饮水,以劳役过甚之故。亦身疼痛,始受病之时, 饮水,以劳役过甚之故。亦身疼痛,始受病之时, 特与中热外得有余之证相似; 特与中热外得有余之证相似; 若误与白虎汤,旬日必死。 若误与白虎汤,旬日必死。 此证脾胃大虚,元气不足, 此证脾胃大虚,元气不足,口鼻中气皆短促而上 至日转以后,是阳明得时之际,病必少减。 喘,至日转以后,是阳明得时之际,病必少减。 若是外得中热之病,必到日晡之际,大作俨语, 若是外得中热之病,必到日晡之际,大作俨语, 其热增加,大渴饮水,烦闷不止,其劳役不足者, 其热增加,大渴饮水,烦闷不止,其劳役不足者, 皆无此证,尤易为分解。若有难决疑似之证, 皆无此证,尤易为分解。若有难决疑似之证,必 当待一二日求医治疗,必不至错误矣。 当待一二日求医治疗,必不至错误矣。
李 杲
生平简介: 一.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
李杲, 字明之, 李杲 , 字明之 , 晚号 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 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 今河北正定县)人,金元 今河北正定县) 四大家之一, 四大家之一,创立脾胃学 说,被后世称为“补土派 被后世称为“ 鼻祖。 ”鼻祖。
“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 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 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 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 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 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 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 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 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 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此百万人岂 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 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 不节,及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 不节,及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饥 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三两月, 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三两月, 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大过,感而伤人, 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大过,感而伤人, 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 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非惟大梁为 远在贞祐兴定间,如东平,如太原, 然,远在贞祐兴定间,如东平,如太原,如 凤翔,解围之后,病伤而死,无不然者。 凤翔,解围之后,病伤而死,无不然者。
三 学术内容
(一) (二) (三) (四) 脾胃论 内伤论 内伤与外感的鉴别 脾胃内伤的治疗 ——补中 升阳 泻火 补中 (五) 遣药组方的特点
(一) 脾胃论 1 脾胃与元气
真气又名元气, 乃先身之精气也, “ 真气又名元气 , 乃先身之精气也 , 非胃 气不能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营气也、 气不能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营气也、运气也 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 其实一也, ......, 、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其实一也, 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 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
脾胃气虚 气火失调 内伤 热中 病机 阴火亢盛
肢体沉重 四肢不收 怠惰嗜卧 神疲气短 火热上行独燎其面 身热而烦蒸蒸躁热 三焦九窍积热
升降失常
不任风寒乃生寒热 大便泄泻 九窍不通
(三)内伤与外感的鉴别 辨证与中热颇相似 复有一节,乘天气大热之时, 复有一节,乘天气大热之时,在于路途 中劳役得之,或在田野间劳形得之; 中劳役得之,或在田野间劳形得之;更或 有身体薄弱,食少劳役过甚; 有身体薄弱,食少劳役过甚;又有修善常 斋之人,胃气久虚,而因劳役得之者。 斋之人,胃气久虚,而因劳役得之者。皆 与阳明中热白虎汤证相似。 与阳明中热白虎汤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