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通史复习学案 - 副本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复习专题4隋唐学案

中国古代史复习专题4隋唐学案

专题四中国古代史——隋唐【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必修一、二、三的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整合隋唐时期的知识结构。

2、通过阅读教材,师生共同探讨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含义和影响;以科举制为重点,梳理历代选官制度;知道隋唐在经济领域的成就。

3、通过材料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专题知识梳理】一、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二、结构重建:阅读必修一、二、三课本内容,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整合隋唐时期的知识结构三、知识完善(一)、政治1、唐朝实行、州、县三级制,唐中期以后在边境重镇设置,最终导致,平叛之后出现的局面。

2、唐朝完善。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三省六部制的影响:相权,三省相互和,加强,提高了。

(二)、选官制度的演变1、科举制:通过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2、.实施:隋唐以后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发展为。

3、评价进步性:科举制打破了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公正;掌握了选官权,加强了。

局限性: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为经典,压抑了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

【易混易错辨析】1、汉朝实行察举制,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2、唐朝“柜房”的职能是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的场所()【能力训练】1、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 选官须注重才学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 选官应注重品行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3、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导学教程──隋唐篇.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导学教程──隋唐篇.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导学教程──隋唐篇考点指南1、三省六部制用归纳法阐述其建立、发展及完善的过程。

掌握三省六部的职能、相互关系和长官。

理解分析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2、科举制理解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归纳科举制创立、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分析归纳科举制的进步作用。

3、租庸调制认识隋朝赋役制度的改革,掌握唐朝的租庸调制,分析、理解隋唐实行租庸调制的作用。

4、两税法理解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归纳两税法的内容,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两税法。

重点和难点精析1、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主要职权和作用(1)三省,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2)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

户部一一主管户口、赋税等。

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

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

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3)历史作用: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2、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均田制开始于北魏,止于唐朝中期,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它最大的作用是通过国家保证了农民的土地,从而促使生产的发展。

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赋税制度。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制,并加以改进,规定50岁以上的可以纳绢代役,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

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租为田租,即土地税,缴纳谷物;调为户调,属人头税,缴纳绢和布;庸是服役期间纳绢或布代役,不再限制年龄,也是人头税。

可见,租庸调制是以人头税为主的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赋税负担,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府兵制得到巩固。

隋唐历史复习教案

隋唐历史复习教案

隋唐历史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2)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3)分析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隋唐历史的认识;(2)运用史料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3)运用思维导图、时间线等工具,帮助学生系统梳理隋唐历史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辉煌历史的自豪感;(2)培养学生唯物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3)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唐朝的建立与盛世。

2. 隋唐时期的政治(1)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2)唐朝的政治制度与改革;(3)隋唐时期的腐败与革新。

3. 隋唐时期的经济(1)农业生产的提高与发展;(2)手工业的繁荣;(3)商业贸易的繁荣与城市发展。

4. 隋唐时期的文化(1)文学艺术的成就;(2)科学技术的进步;(3)宗教信仰与社会风气。

5.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1)民族关系的融合与团结;(2)唐朝的对外交往;(3)隋唐时期的战争与和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成就;(2)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3)隋唐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教学难点:(1)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改革;(2)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发展及其影响;(3)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成就。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隋唐历史知识;2.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3. 史料分析: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的历史现象;4. 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5. 思维导图、时间线:运用思维导图、时间线等工具,帮助学生系统梳理隋唐历史知识。

隋唐通史复习学案

隋唐通史复习学案

中华文明的高峰——隋唐(581年——907)隋朝:581年建立——589年统一——618年隋末农民起义而灭亡唐朝:618年建立——625年唐太宗“玄武门之变”上台——“安史之乱”(756——763年)由盛而衰——藩镇割据——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帝自立,建“后梁”阶段特征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经济:①曲辕犁;②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唐三彩;青瓷、白瓷;釉下彩绘。

③草市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夜市也非常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都)、杭州、湖州等成为大都会。

3.文化:(1)科技:雕版印刷术(2)文学艺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张旭的书法;李白、杜甫的诗歌;一、制度文明的完善1.中央官制的改革与完善:三省六部制——唐代中央设、和三省,其中下设六部,即、、、、、。

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其中门下省还设,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的场所。

后来凡参加议事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相权实际上有所。

历代帝王调整相权原因:除了防范的因素以外,也有力求加强、提高的因素。

有时也是为了弥补而宰相的缺陷。

2.唐代地方行政区划为、、三级。

3.唐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1)产生原因:士族衰落,庶族兴起。

(2)概念:就是选官的制度。

(3)评价:从表面上看,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有较高的士人从政,为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有益于社会的形成;而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

但是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精神和意识的人。

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且被最高掌权者的制度。

一、隋唐物质文明的繁荣1.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的高低,控制耕土的。

(2)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然而依恃特权,将大量公田据为己有,农民稍遇,被迫出卖土地卖,以致最终废弛。

新人教版高二文科历史通史复习5《隋唐时期 (1)》学案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二文科历史通史复习5《隋唐时期 (1)》学案含答案

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一、学习目标:1.隋唐时期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隋唐时期土地制度。

3.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及其特点。

4.隋唐时期思想文化主要成就。

5.重要概念: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三教合一。

6.唐代科技、艺术。

〖基础知识小测〗熟悉教材一、政治史1.唐朝中央官制为制,其中省负责政令草拟和决策,省负责审议,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的独尊。

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确立并完善了中央管理体制,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隋朝时期,隋文帝废除制,开始采用的方式选拔官吏。

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制形成。

这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与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扩大、提高,从而把魏晋以来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

这项制度直到清末“新政”被废除,时间是年。

3.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他们实际上拥有较大自主权:经济上控制,军事上拥有强悍的,唐朝中期“”后形成的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

二、经济史4.农业: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安装了犁评,可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地的耕作要求,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灌溉方面,唐朝时期创制了。

5.手工业:制瓷业方面我国唐朝时期已经形成两大制瓷系统,唐朝起,我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丝织业方面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末以前,我国的丝织品主要产地在。

6.商业:隋唐时期,、的发展,的开通,有利于商业发展。

除了都市商业外,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和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发展起来。

唐朝政府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限制,以长安城为例,实行严格的布局。

唐朝时期海外贸易不断发展,政府在设立,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7.经济政策:面对土地兼并的问题,唐朝政府沿用了北魏实行的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以保护经济,最终巩固统治。

隋唐历史复习教案

隋唐历史复习教案

隋唐历史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隋朝和唐朝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落过程;(2)掌握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科技文化成就;(3)能够分析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对隋唐时期的历史知识进行复习;(2)运用比较法,分析隋朝和唐朝的异同之处;(3)运用史料分析法,对隋唐时期的重要事件进行解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2)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具有复杂性;(3)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索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背景;(2)隋朝的统一过程;(3)隋朝的政治制度。

2. 隋朝的繁荣与衰落(1)隋朝的经济繁荣;(2)隋朝的文化成就;(3)隋朝的衰落原因。

3. 唐朝的建立与盛世(1)唐朝的建立背景;(2)唐朝的盛世表现;(3)唐朝的政治制度。

4. 唐朝的衰落与灭亡(1)唐朝的衰落原因;(2)唐朝的灭亡过程;(3)唐朝的历史影响。

5. 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1)科学技术的发展;(2)文学艺术的繁荣;(3)宗教思想的兴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隋朝和唐朝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落过程;(2)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科技文化成就;(3)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隋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2)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3)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复习隋唐时期的历史知识;2.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隋唐时期的历史问题;3. 史料分析法:运用历史史料,对隋唐时期的重要事件进行解读;4. 比较法:分析隋朝和唐朝的异同之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发展过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的历史作业,评估学生的复习效果;3. 历史知识测试:进行隋唐历史知识的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4.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估自己在隋唐历史复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隋唐历史复习教案

隋唐历史复习教案

隋唐历史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2)掌握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3)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2)运用比较法,分析隋唐时期与之前时期的差异;(3)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隋唐时期的典型事件和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唐朝的建立与繁荣。

2. 隋唐时期的重要事件(1)隋朝的大运河建设;(2)唐朝的开元盛世;(3)安史之乱。

3. 隋唐时期的人物(1)隋文帝、隋炀帝;(2)唐太宗、唐玄宗;(3)武则天、李白、杜甫等。

4. 隋唐时期的经济成就(1)农业生产的提高;(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贸易的繁荣。

5. 隋唐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1)文学艺术的繁荣;(2)科学技术的创新;(3)宗教文化的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2)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成就。

2. 教学难点:(1)隋唐时期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2)隋唐时期的人物对历史的影响;(3)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科技成就的根源。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自主掌握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隋唐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了解其历史地位和影响;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分享学习心得;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解读,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隋唐时期的历史脉络,强化学生的记忆。

七年级下册历史隋唐史复习课导学案【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下册历史隋唐史复习课导学案【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下册历史隋唐史复习课导学案复习课隋唐史一编号:22班级:姓名:学号:组号:【学习目标】掌握隋朝的大运河和唐朝的三个盛世局面及他们相关的帝王。

【重点、难点】重点:隋朝大运河的目的、三点、四段、评价;贞观之治一、请用对学的形式完成以下问答题。

※1、隋的统一的时间、人物、影响?隋朝的历史特点?隋朝大运河的1、2、3、4、5分别代表哪些知识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皇帝、原因和目的分别是?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唐朝三位帝王与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是什么?二、关联信息。

大运河:_______________,唐太宗:______________;武则天:_____________;唐玄宗:____________巩固隋朝的统治;2、文成公主进藏;3、任用姚崇为相;4、知得失的一面镜子;5、开元盛世;6、贞观遗风;7、颇有作为,促进社会继续发展,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8、洛阳;9、贞观之治;10、鉴真东渡;11、开创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12、玄奘西行;13、南水北调,南粮北运;14、隋炀帝;15、《唐律疏议》;16、改《姓氏录》17、《秦王破阵乐》;18、《霓裳羽衣曲》19、用实物代替服役。

三、检测反馈。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水利灌溉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D、为了对高丽战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下列选项与“唐宗”有关的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能说明唐太宗A.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水与舟的关系c.认识到隋亡的教训D.认识到统治者应有的权力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B、全长四、五千千米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隋唐单元复习学案

隋唐单元复习学案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唐复习学案班级:姓名:小组:【复习目标】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2.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3. 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4. 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5.了解隋唐社会的总体特征,认识推动社会繁荣进步的历史因素和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复习过程】一.巩固基础温故知新在自主回顾的基础上,组内合作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拓展提升(一)励精图治创盛世——政治篇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

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

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1)材料一中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最早创立于何时?根据所学,你认为这种制度积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2)材料二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唐太宗开创的盛世局面与隋朝的灭亡有怎样的关系?(二)重视生产现繁荣——经济篇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材料二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1)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2)材料二中的灌溉工具是什么?这一时期还出现一种新的耕地工具是什么?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关系?(三)独具风貌显多彩——文化篇材料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莫过于唐。

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纯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首。

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泰安学校九年级历史总复习隋唐时期部分导学案

泰安学校九年级历史总复习隋唐时期部分导学案

泰安学校九年级历史总复习隋唐时期部分导学案班级姓名一、知识梳理1、隋朝:(1)、隋的统一:时间人物(2)、隋大运河:开凿原因大运河概况:大运河的影响:大运河对扬州的影响2、唐朝:(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做起的?贞观新政:赋役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影响:(2)、A、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概况:影响:B、合同为一家出自哪里?(3)、玄奘西行、鉴真东渡:A、鉴真东渡的原因:影响:B、玄奘西行目的:成就:(4)、雕版印刷术、火药:A、雕版印刷术:发明的灵感是:证明:B、火药:发明的灵感:证明:(5)、唐诗、莫高窟:A、唐诗:代表人物及主要风格B、莫高窟:主要展示的两方面有3、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文帝开始分科考试,正式诞生于隋炀帝,设进士科和明经,历经唐朝改进完善,僵化于明朝四书五经八股文考试,废除于清1905年。

(2)、科举制度创立的原因:(3)、科举制度中常设科目及考试内容:(4)、科举制度的影响二、巩固练习: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成了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3、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A.通济渠B.永济渠C.江南河D.邗沟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5、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

九年级历史复习隋唐统治预习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复习隋唐统治预习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1
复习隋唐统治预习学案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隋唐时期的一些大事,如隋唐建立、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
世局面,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科技强大的前提与保障。

复习重点:大运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复习过程:
局部揣摩
繁盛一时的隋朝
预习质疑:
限时作业;
1,考古队在西安一带发掘,不可能发掘出的是()
A西汉都城遗址 B隋朝都城遗址 C 唐朝都城遗址 D 北宋都城遗址
2,下列哪一项不是隋朝作出的贡献()
A 重新统一全国
B 创立科举制度
C 形成开元盛世局面
D 开凿大运河
3,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他认识到()
A 君与民的关系
B 水与舟的关系
C 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D 水比舟重要
4,唐朝先后向皇帝进谏二百多次的著名谏臣是()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姚崇
5,毛泽东说,唐玄宗前期会当皇帝。

下列事实与毛泽东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①励精图治②改革吏治③任用姚崇当宰相④出现安史之乱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谈你对大运河的看法?
7,请用几个字评价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8,简述一下唐太宗的主要事迹?
用心爱心专心 2。

隋唐复习教案

隋唐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一)宏观掌控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空前繁荣。

1、政治上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因暴政很快被农民起义推翻。

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封建帝国,唐初统治着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唐王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盛局面。

安史之乱后走向衰落,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央宦官专权,促使唐朝走向灭亡。

隋唐时期一系列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得以革新和完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具体表现在: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格局;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

2、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

表现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逐步与中原地区接近;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出现以工商业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稍见松驰。

3、民族关系上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促进和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封建化进程;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各民族间互通有无,友好往来。

4、对外关系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表现在: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政策);中外交通发达,与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友好往来频繁。

5、文化方面科技文化全面辉煌。

表现在:对外文化兼容并收,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亚洲尤其亚的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圈。

(二)微观细嚼1、隋的建立和统一建立:581年,外戚杨坚建隋,定都长安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统一的原因:①民族融合;②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③隋文帝的经济建设,做好准备;④陈朝的腐败统一的意义: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2、隋朝建设兴建两都:大兴城和洛阳城广设仓库:洛口仓和含嘉仓等开通运河:①目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②概况,公元605~610年修建,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

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隋唐学案

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隋唐学案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时期——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一、阶段特征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成熟时期2、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农工商全面发展3、民族: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融洽,疆域辽阔。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华文明圈开始形成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二、政权更替短暂的隋朝(581-618)1、隋朝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灭陈,统一全国。

3、隋朝灭亡:隋炀帝暴政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部将杀死于江都,隋亡。

繁荣的唐朝(618-907)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3、武则天的统治:改国号为“周”,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被誉为“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进入全盛时期。

5、由盛转衰:安史之乱:755-763,部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唐朝由盛转衰。

(1)原因:唐玄宗后期贪图享乐,政治腐败;军事举措失当,外重内轻,边镇节度使实力不断扩大(2)影响:北方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北民南迁促进江南地区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平叛将领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大为削弱;造成边境空虚,少数民族趁机侵扰。

6、唐朝后期统治:(1)藩镇割据:唐朝安史之乱(755-763)以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地方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

并造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宦官专权(3)牛李党争三、主干知识--解读:【政治】(一)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稳定时间较长。

人教版高三历史阶段专题复习:隋唐时期学案

人教版高三历史阶段专题复习:隋唐时期学案

人教版高三历史阶段专题复习:隋唐时期学案第 2 页第 3 页1.思想:佛教、道教盛行,形成“三教合一”局面2.科技:雕版印刷术(唐《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由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3.文学:诗歌盛行原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科举制推动代表:“诗仙”——“诗圣”——山水田园诗人——边塞诗人——1.书法:风格多样。

张旭、怀素的草书(狂放不羁);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注重规范法度)2.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宗教壁画代表:阎立本《步辇图》(是唐太宗的宫廷画师,兼工书法)“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下笔时飒然风起,天衣飞扬,有“吴带当风”之称;【材料解读】材料一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二康有为说:“今日之患,在吾民智不开,……民智不开之故,皆在于八股取士为之。

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之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

”材料三1905年9月2日,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一批高官,联名上奏朝廷,明确提出:“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当日,清政府颁下谕旨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材料四孙中山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材料五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

材料六胡适说:“这种制度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学子们若失意考场,也极少埋怨考试制度不公。

”材料七1835年,英国人格尔斯说:“科举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

……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1855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实行文官考试制度。

隋唐史复习教案

隋唐史复习教案

隋唐史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隋唐史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复习,学生将能够回顾和巩固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成就;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 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 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隋唐时期的图片或物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想象力。

二、知识讲解与概念解释(15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这一时期的整体认识。

2. 教师介绍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包括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等,并解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2. 学生利用教材、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成小组报告。

3.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彼此的发现和理解,并准备展示报告的方式。

四、展示与分享(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图片或资料。

2. 学生们互相提问、评论和分享对其他小组报告的观点和见解。

五、知识总结与归纳(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并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相关知识点。

2. 教师提供补充材料或问题,引导学生对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对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进行深入研究,可以选择书法、诗词、绘画等方面进行拓展。

2.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展板、PPT或小组演讲等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对隋唐史的理解。

期中复习学案1(1-3) 复习隋唐的兴亡

期中复习学案1(1-3) 复习隋唐的兴亡
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
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和。长安城内分为和,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又是一座的大都市。
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如何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学案姓名班级
课题
复习1、2、3课
主备人

备注栏(教师填写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标注学习重点及修改错题)
课型
复习课
备课时间
2015.4.15
序号
1
学习
目标
复习隋唐的兴亡。
学法
指导
学生自学研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一】根据复习提纲完成基本内容的复习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A.郑国渠B.白渠C.大运河D.都江堰
()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3.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的运河。
5、开通的作用:。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
①吸取,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重视,减宰相,人称:“”;
为著名谏臣。
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隋唐史复习教案

隋唐史复习教案

隋唐史复习教案一、教案背景和目标教案标题:隋唐史复习教案教案类型:历史教学适用对象:中学生复习内容: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目标: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应能够复习并理解隋唐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

二、教学方法本次复习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 阅读研究法:通过阅读教材以及相关资料和文献,学生将对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 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深入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并从不同角度和观点深入了解隋唐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

3. 观摩演讲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摩演讲,分享自己对隋唐时期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观摩演讲,学生将能够互相学习和提供反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4. 互动问答法:结合隋唐时期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些互动问答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为主要内容,通过以下几个核心点来进行复习。

1. 隋唐政治a. 隋朝政治制度的建立和特点b. 隋朝政治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c. 唐朝政治制度的建立和特点d. 唐朝政治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2. 隋唐经济a. 隋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b. 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c. 隋唐时期的货币制度和交通运输发展3. 隋唐社会a. 隋朝社会等级制度和社会矛盾b. 唐朝社会等级制度和社会矛盾c. 隋唐时期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4. 隋唐文化a. 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发展及主要代表作品b. 隋唐时期的科技和教育发展c. 隋朝和唐朝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播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隋朝政治与经济a.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隋朝政治制度的建立和特点,以及隋朝经济的发展。

b. 分组讨论:学生按小组分配任务,提炼出隋朝政治经济的核心内容,并展开深入讨论。

c. 分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对隋朝政治与经济的理解和研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明的高峰——隋唐(581年——907)
隋朝:581年建立——589年统一——618年隋末农民起义而灭亡
唐朝:618年建立——625年唐太宗“玄武门之变”上台——“安史之乱”(756——763年)由盛而衰——藩镇割据——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帝自立,建“后梁”
阶段特征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经济:①曲辕犁;②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唐三彩;青瓷、白瓷;釉下彩绘。

③草市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夜市也非常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都)、杭州、湖州等成为大都会。

3.文化:(1)科技:雕版印刷术(2)文学艺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张旭的书法;李白、杜甫的诗歌;
一、制度文明的完善
1.中央官制的改革与完善:三省六部制——唐代中央设、和
三省,其中下设六部,即、、、、、。

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其中门下省还设,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的场所。

后来凡参加议事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相权实际上有所。

历代帝王调整相权原因:除了防范的因素以外,也有力求加强、提高的因素。

有时也是为了弥补而宰相的缺陷。

2.唐代地方行政区划为、、三级。

3.唐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
(1)产生原因:士族衰落,庶族兴起。

(2)概念:就是选官的制度。

(3)评价:从表面上看,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有较高的士人从政,为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有益于社会的形成;而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

但是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精神和意识的人。

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且被最高掌权者的制度。

一、隋唐物质文明的繁荣
1.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的高低,控制耕土的。

(2)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然而
依恃特权,将大量公田据为己有,农民稍遇,被迫出卖土地卖,以致最终废弛。

(3)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已经使用作为提水灌溉工具,在流域,还发明了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2.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1)纺织业:唐宋时代的等,沿袭代纺织技术并进一步发展而织成的;唐代中期以后,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武则天时代中有“巧儿”365人,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多达700人,随着和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如定州富人何明远)
(2)陶瓷业: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曾经风行一时;唐代的制瓷业已经成为的生产部门,唐代诗人陆龟蒙以“
”的名句赞美,的青瓷享有盛名。

此外,的白瓷制作精美,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江西和四川的白瓷,也在瓷器中名利前茅;唐代晚期,长沙首创,并把和用于瓷器装饰。

3.商业的发展
(1)唐代商船“”以其规模宏大著称,南至,北至,利润可观;陆路商运也十分发达,客舍、、等服务于商运的经营场所生意非常兴隆;
(2)唐代的坊市制度:唐代对市的设置地点和交易时间都有严格控制,唐代后期出现繁荣的“夜市”,反映了的发展,原有的“市”的管理制度已经新的经济形势了。

隋唐时期,以坊市制度为基础的城市结构及管理体制达到顶峰,城郭内居民住宅区为坊,商品交易区为市。

坊市功能区分明确,既相对独立又保持协调一致。

里坊遵循封闭形制,四周有坊垣,临大街开坊门,普通居民不得对街开门,而官僚贵族府第不受此限。

里坊实行宵禁政策,犯禁者将受严惩。

城市中手工业、商业店肆设在市内。

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市署和平准署管理市场交易。

坊市制达到高度完善的同时,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严格的管理制度渐趋松弛,城市
结构也必须不断变革以适应新的形势,逐步由封闭式的坊市结构向开放式的街市转变。

中唐以后,扩大市场,突破旧的坊市分离制度的限制已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

其表现为市附近的里坊内开设店肆和作坊,如长安城的中宣坊、延寿坊都相继设店肆。

至晚唐更出现了夜市,打破了宵禁的规定。

里坊内也经常出现穿坊墙而对街开门的情况。

到五代时,工商业已突破空间的限制,集中的市制濒于瓦解,临街设店铺已无法禁止,新的街巷规划体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隋唐时期城市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行、肆、店等直接经营买卖的行业繁荣,而且,一些为商业服务的辅助性组织及业务也开始兴起,如邸店、柜坊和飞钱。

邸店兼营堆货、交易和商旅住宿等业务,又往往成为经营金融业务的钱庄。

柜坊是纯粹的金融机构,既吸收存款,也经营货物存放,已具有后世钱庄的性质,是现代银行的雏形。

飞钱是中国最早的汇兑业,又称便换,类似于现代的汇票,可以避免长途携运钱币的麻烦及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

(3)唐代的“草市”作用显著,杜牧曾说江淮地方的“草市”大多在的地方,作为的乡村集市,也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

(4)唐代长安的市已经由的古老形式发展为店铺林立的;除长安、的商业最为繁荣外,也曾经“雄富冠天下”;随着
的发展,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也成为物产繁富、商业发达的都会。

4.直到唐代,西汉时确立的商人应入,一入则的制度依然实行,商人实际上没有取得的平等地位,在上遭受鄙视,在上和上也遭受歧视,这种情形直到才开始转变。

三、隋唐精神文明的繁盛
1.思想上,出现佛、儒、道三教合一的趋势,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科技上:
(1)唐朝后期(8世纪),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对
和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
的、和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火药在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随后又出现了。

(3)1900年,在敦煌发现一卷印刷精美的《》,是唐代九年即868年的雕版印刷品,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的印刷品。

3.艺术上:
(1)书法:唐代杰出书法家有、、(代表作有《》),他们分别创立了楷书中欧体、颜体、柳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而、的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

(2)绘画:唐代诗人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的鼻祖。

4.文学上:唐代是中国发展的鼎盛时期。

盛唐大诗人李白被后人称为“
”。

他的诗风,想象,语言,善于从、
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的色彩,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诗人,是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杜甫可称做是一位“诗人”和历尽沧桑的时代歌手。

他处在唐帝国的时代,其诗作更多表现出和的风格,诗风笼罩着强烈的意识和鲜明的色彩。

杜诗向来以臻于化境的、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被后人称做“”,杜甫则有“”之美誉。

5.887年发行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