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
中国主张南海主权的历史与法理依据
中国主张南海主权的历史与法理依据中国国情-中国网 2012-04-11“复杂之海”其实并不复杂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动作频频,加上一些别有用心大国的搅局,使得南海形势变得更加波谲云诡。
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开发了南海岛屿礁滩,从历史与法理的双重角度看,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先民在南海就已经有了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
南海诸岛在唐代已列入中国版图。
明代也将南海纳入行政管辖。
二战中日本侵占南海诸岛,战后中国政府收回,并将其归入广东省管辖。
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的表述与行动,还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情况,中国对于南海以及所属岛礁都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权益。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出版的近200种地图集和权威百科全书,无不明确标明或承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在中国南海的传统海疆之内。
直到现在,很多岛屿的名字都印证了那段历史。
从地理上看,南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北濒中国大陆和台湾,东临菲律宾群岛,南以连接西南婆罗洲到苏门答腊的一条线为界,西南是由马来西亚、马泰边界再到越南南端和越南南部沿岸,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
南海岛屿大都狭小,其中最大者为东沙岛,面积约12平方公里。
西沙最大的永兴岛约1.85平方公里,而南沙最大的太平岛,也仅0.4平方公里。
中国1958年的《领海声明》、1992年的《领海及毗连区法》及有关“中国对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主权”的外交声明为南海诸岛的归属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中国作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享有九段线内沿陆地领海基线及符合条件的岛屿领海基线向外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以及最大不超过350海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及专属管辖权。
所谓九段线是我国在南海海域国界线的一种叫法。
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未定国界线。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南海问题一、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政策演变(1)冷战时期,美国对南海问题采取不介入和不表态的“中立”政策(2)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开始关注和介入南海问题,并逐步采取具有明显倾向的政治和军事干预政策二、美国介入和干预南海问题的动因1、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的现实需要2、南海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是美国南海政策的出发点3、南海重要的贸易通道价值和巨大的油气资源是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经济动因三、中国应采取的战略对策1、推动“友好协商。
双边谈判”,防止南海问题国际化2、保持与东盟在南海区域安全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力争发挥更大的作用3、积极稳妥地推进南海经济开发,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4、全面增强海军实力,为南海地区主权及海洋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四、南海问题"中的深层次矛盾分析1、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在经济、军事、资源之间的矛盾2、中国崛起与美国全球战略之间的矛盾五、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战略选择1、中国应该积极发展与南海周边国家在经济上的联系,以经济发展促进政治问题解决2、“南海问题”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南海问题的核心3、不断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进一步改进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战略关系,促进国际格局朝着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六、南海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南海问题实质上是南沙争端。
南沙争端的直接原因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四国对中国南沙海域权益的侵犯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影响2.南海地缘政治及重要地位3.资源因素。
岛礁及其周围海域拥有的实际和潜在资源4.区域外大国介入的影响七、南沙争端的现状和趋势1、有关声索国抢占岛礁、掠夺资源是当前南沙争端的主要特征。
2、南沙争端有关声索国以“武”谋海,引发军备竞赛。
3、以美国为代表的区域外大国介入南沙--7'-端,加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化程度4、越南是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主要推手八、影响我国南海问题的抉择因素东盟因素大国因素九、我国南海问题解决策略思考和建议(一)冷战结束后我国的南海政策政策主要有:第一,改变了主权宣示的方式。
当前的南海争端及中国外交政策
目前南海争端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应对摘要: 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到了上世纪末南海却成了争议的焦点。
这主要是因为南海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
而海权问题历来是重大的战略问题,维护海洋利益和海洋主权,是中国走向世界、成为真正的大国的必要步骤。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
因而,南海问题所面临的也将不仅仅是东南亚国家,更在于美日印等国家。
然而进入21世纪后,南海争端再次加剧,面对南海乱局,我国应采取新的对策,如加强南海海空军建设,加强对南海的管控力量,尽早开发南海资源,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等。
关键词:南海问题,争端,外交政策南海问题是涉及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以及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问题。
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半存有争议,如果不能收回,不仅丧失国土,而且国家命脉将沦于他手,民族崛起更将成为泡影。
因此,南海问题是中国21世纪崛起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政策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关于政策的提出、发展等与本文关系不大的地方不再论述)。
这一政策使争议双方有可能将注意力放到经济的优先发展上来从而有利于将双方引向和平解决争端的轨道上来,“共同开发”也可以避免南海问题被美日等国利用。
为此,中国在经济、外交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签订了中、菲、越《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发表了中越双方《联合新闻公报》,但从目前南海各国所发生的事端来看,这些条约、公报都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实质的约束作用。
海诸岛目前被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中国台湾控制。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国家对于南海主要是看重石油及其经济利益,而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对于南海的战略位置则比较感兴趣。
而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南沙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语言。
冷战以来美国对南海政策的演变(1950—2004)
冷战以来美国对南海政策的演变(1950—2004)胡素萍2009年3月8日,南海海域发生中美船舰对峙事件,这是继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后发生的又一严重事件。
3月10日,菲律宾总统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
一时间南海波涛再起、暗流汹涌。
7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泰国代表美国政府签署文件,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示“美国重返东南亚”,2010年10月奥巴马赴越南参加东亚峰会。
在诸多国际因素中,美国是对南海问题影响最大的区外大国。
随着南海争端的持续升级,美国在南海的活动及其对南海的关注也将更为密切,南海问题的发展与美国的南海政策紧密相关。
一、20世纪50-80年代:两大阵营对抗下的南海局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势力由原来反对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同盟国集团分化为东、西方两大阵营,此后,国际关系完全笼罩在冷战之中。
美国与苏联在世界各地、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美国在这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就是动用一切力量对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遏制,而东南亚和南海区域成为美国遏制苏联及其盟国的工具。
但是,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阶段,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
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军事封锁: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前美国在南海的行动策略冷战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中,欧洲是其经营的重点。
美国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上军事力量在世界首屈一指,其全球战略目标是要巩固和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则是以反对中国为核心。
从1950年起,美朝战争一爆发,美国就不仅介入朝鲜半岛,出兵台湾实施军事占领,还积极介入印度支那,加大对法国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法国在越南镇压胡志明的革命,形成了从三面军事进逼和军事威胁中国的态势。
在印度支那的行动使南海对美国的重要性上升,因为在印度支那执行任何战略都离不开紧临的南海,因而南海也成为美国完成其军事战略部署的目标海域。
论中国的南海政策
lt b朋 。毗 to acoNcIUslon肠atC七ina川1加a s a,e叮 肠.gwa y 恤
介,。Iv恤gS Ou伍 C创恤as ead臼P u忆 物.比 C川n a s ea脚UciOo f伪 加.彬U.“月
to 皿 lu扭inna眨姐al 加妞n污‘ ad aptdi幻r e比ntslt latio n a.d unceasing lyt o
因此 , 认 真研究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对于早日解决南海问题,乃至台 湾问题以及研究中美关系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南海诸岛地图详见附录二
一、南海在 中国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海 权 ” 是一个涉及海洋的概念。海洋是地球上除陆地资源外的最重要的
资源,这样就引申出海洋权利(从ari沙t)的概念,当主权国家出现后,“海洋权利”
pa v e t七ew a yforn比幻1村I,gsou山 C址na旋ap均blems团noo山l y .
Key,ord s: 肠朋伍 C七加.5比 歇.disp朋tie s 翻u比 C址皿
序言
南海 亦 称 南中国海 (SouthChina 女a),指的是在中国东南方向,位于北纬 23.27‘至南纬 3 ’ 、东经 9O10‘至 12O10’ 之间的广大海域。就广义范 围而言,其北部由中国的海南省、台湾省、广西壮族 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所组成;东部是菲律宾的吕宋岛、民都洛岛和巴拉望岛;南部 是马来西亚的沙巴与沙捞越州、文莱、印度尼西亚的纳土纳群岛和新加坡:西 部则从新加坡延伸到西马来西亚的东海岸,经过遏罗湾、泰国和柬埔寨,沿着
南海 周边国家都对南沙群 岛及其周 围海域提出主权要求,南沙群岛在 南海 的东
南海问题的前世今生
南海问题的前世今生请谈谈南海问题的由来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
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法律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1.经济因素南海诸岛具有重大经济价值,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水产种类繁多,而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其他矿藏。
我国专家认为,南海诸岛的石油资源为367.8亿吨,天然气为75539亿立方米。
而美国专家则说道:“台湾与日本之间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它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由于军事和政治因素而未被钻探过的较大的大陆架之一。
”此外,南海还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鸟粪石、油气资源以及被视为未来能源的可燃冰资源。
南海地区还具有重要的地理价值。
南海诸岛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海上交通的必经之地,也是东亚国家通向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和海上门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
2.历史因素传统国际法认为,国家可以通过对“无主土地”的发现和占领而获得主权,担任何土地,只要不是“无主土地”,都不能被“发现和占领”。
中国有充分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依据证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屿拥有主权,但随着南海的价值被发现,南海之争凸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家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提前是不得损害别国的固有领土主权。
如果在划界问题上发生矛盾,也应通过协议划定,按照公平原则,并考虑到所有有关的情况,达到公平的结果,任何邻国单方面确定海上边界线和实施单方面强制管辖的行为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3.时代因素冷战结束后,各个国家都非常关注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调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的迅速发展,让一些国家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戒备心理,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制约中国,平衡利益关系。
冷战初期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及其影响
区的不稳定 的均势状 态造成 的。 ② ” 其绘制的“ 历
史的地理枢纽 ” 图中 , 中国海就属 于 内新月 舆 南 形地带 , 陆权 和海权 各 国争夺 的地 区。后 来 为 的斯皮克曼 ( pk a ) S ym n 说得更 加 明确 : 在 亚洲 “ 的边缘地带 , 如果 出现一个统一 强大 的国家 , 将 对美 、 、 三 国都 构成 莫 大 的威 胁 , 国应 联 英 苏 三
高校 ‘ 新世纪优秀人才 ’ 培养支持计划 ” 15 ( 15一N E 0 3 项 目成果 。 C T一 1 )
作者简介 : 郭渊( 9 1 , , 17 一) 男 吉林松原人 ,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教授 , 史学博士 , 主要研究方向 : 中国边疆史地 。 ① 冷战时期美 国南 中国海政策的专文 , 笔者仅见郑泽 民: 论冷战时期美 国的南 中国海 政策” 《 洋问题研 究》 2 0 年第 4期) 张明 “ (南 ,0 5 ; 亮 : 美国与甘泉岛事件” 《 “ ( 东南亚研究》 2 0 ,05年第 4 ) 期 等文章。
的认 知 。
可避免地要 与南海 问题 联 系在一起 , 这是 其形 成南 中国海 主权争 端 的立场 、 策 的起 点 和基 政 础 。当下 , 很多学 者对 美 国的南 中 国海 政 策进 行 了相关研究 , 其着力 点 为冷 战后美 国南 中国 海政策 的形 成与发 展及 其影 响 , 而对 冷 战时期 美 国南 中国海政策 的探 讨较 少 。 实 际上 , 海 ④ 南 地 区地缘 战略地 位 的重要 性 , 2 在 0世 纪 4 0年
第2 O卷
第 7期
太
平
南海争端与中国的外交策略
南海争端与中国的外交策略南海争端与中国的外交策略引言: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位置。
然而,南海争端的存在给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了挑战。
作为南海问题的核心国家之一,中国在解决争端和维护地区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南海争端对中国外交策略的影响,并分析中国在争端解决和地区合作方面的外交措施及其效果。
一、南海争端的背景1.争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南海争端涉及的国家包括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而地区包括南海诸岛、黄岩岛、钓鱼岛等。
2.争议焦点南海争端的主要争议焦点包括领土争端、海洋权益争端和资源开发争端。
各方在南海存在领土主权、海洋划界和资源开发等不同的主张,这导致了争端的产生和激化。
二、中国的外交策略1.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外交策略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坚决主张自己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强调南海争端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主张各方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
2.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中国外交策略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
中国主张通过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为地区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3.多边外交和国际合作中国外交策略的第三个特点是多边外交和国际合作。
中国主张通过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来解决争端,强调通过谈判和对话来解决分歧。
中国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外长会议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机制,与各方进行沟通和协商。
三、中国的外交措施及其效果1.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中国将对话和协商作为解决南海争端的首选方式。
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了政府间磋商机制,积极参与东盟与中国、东盟地区论坛等多边对话平台。
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领导人会晤,通过对话协商建立了一些共同的原则和机制,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打下了基础。
2.推动地区合作和共同开发中国积极推动地区合作,通过发展经济合作、共同开发等方式来促进南海地区的繁荣稳定。
中国主张南海主权的历史与法理依据
中国主张南海主权的历史与法理依据中国国情-中国网 2012-04-11“复杂之海”其实并不复杂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动作频频,加上一些别有用心大国的搅局,使得南海形势变得更加波谲云诡。
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开发了南海岛屿礁滩,从历史与法理的双重角度看,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先民在南海就已经有了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
南海诸岛在唐代已列入中国版图。
明代也将南海纳入行政管辖。
二战中日本侵占南海诸岛,战后中国政府收回,并将其归入广东省管辖。
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的表述与行动,还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情况,中国对于南海以及所属岛礁都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权益。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出版的近200种地图集和权威百科全书,无不明确标明或承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在中国南海的传统海疆之内。
直到现在,很多岛屿的名字都印证了那段历史。
从地理上看,南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北濒中国大陆和台湾,东临菲律宾群岛,南以连接西南婆罗洲到苏门答腊的一条线为界,西南是由马来西亚、马泰边界再到越南南端和越南南部沿岸,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
南海岛屿大都狭小,其中最大者为东沙岛,面积约12平方公里。
西沙最大的永兴岛约1.85平方公里,而南沙最大的太平岛,也仅0.4平方公里。
中国1958年的《领海声明》、1992年的《领海及毗连区法》及有关“中国对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主权”的外交声明为南海诸岛的归属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中国作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享有九段线内沿陆地领海基线及符合条件的岛屿领海基线向外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以及最大不超过350海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及专属管辖权。
所谓九段线是我国在南海海域国界线的一种叫法。
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未定国界线。
美国的南海政策战略与目标
国研院时间: 2015-05-11 作者: 时永明责编: 龚婷摘要:美国提出“南海冻结论”再次表明了积极介入南中国海问题的态度.美国虽然是南海的域外国家,但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的霸权战略有着密切关系.二战后美国控制大陆边缘地带的霸权战略将南中国海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这是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战略根源.奥巴马维护美国所谓“领导地位”的战略,使南海问题又成了美国战略利用的工具.美国不仅要维护其在南海的利益,还要借南海问题达到其主导地区秩序走向的目的.这使南海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场所.因此,中国在进行维权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战略利益的均衡性。
关键词:南海问题;美国战略;地缘政治;中美关系2014年8月,美国在东盟地区论坛提出“南海冻结论”,再次表明了积极介入南中国海问题的态度。
美国虽然是南海的域外国家,但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的霸权战略有着密切关系。
南海地区被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环抱,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它不仅是东亚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出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也是历史上域外列强侵入东亚地区的通道。
二战后,中国依据国际法收回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但冷战时由于美国将东亚当做遏制战略的前沿地带,再次打乱了南海秩序,周边一些国家也开始利用乱局争夺南海诸岛。
冷战后,随着美国将遏制战略的矛头逐渐转向中国,美国对南中国海问题的介入也不断加深。
美国一方面追求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利用南海问题推进自己的地缘战略部署。
从国家基本战略的角度看,美国的目标在于通过保持其对南海的军事控制能力以及这种控制的政治合法性来维护其在西太平洋的霸权。
这与中国的领土主权利益产生根本冲突。
中美之间只有打破传统的霸权治世格局,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架构,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届时,中国与相关国家通过合作方式解决问题的设想才具备实现的条件。
所以中国在谋求与相关声索国和平解决南海争议的同时,也应当努力化解与美国的战略性矛盾。
一、美国的地缘战略与南海问题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性霸权国家。
南海争端中国领土与海洋权益的争夺
南海争端中国领土与海洋权益的争夺中国南海拥有丰富的资源与战略地位,然而,这片海域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领土争端之一。
南海争端涉及到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对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争夺,双方都将这片海域视为自己的核心利益,并坚称自己在南海拥有合法的主权。
本文将深入探讨南海争端的历史背景、相关国家的立场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的看法。
一、历史背景南海争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殖民时期。
欧洲列强扩张势力,纷纷侵占了南海的一些岛屿,造成了南海地区的不稳定局势。
1947年,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
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周边国家开始对南海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兴趣,并对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地提出了领土要求。
近年来,南海争端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成为南海地区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相关国家的立场1.中国中国坚持“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立场,主张通过历史和国际法来支持这一主张。
中国声称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地区有长期以来的历史控制,强调对南海诸岛拥有完整主权。
2.菲律宾菲律宾对南海拥有一些岛屿的主权要求,尤其是斯卡伯勒岛以及位于南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菲律宾争端从1946年开始,菲律宾认为这些岛屿是其独立前的领土。
3.越南越南也对南海拥有部分岛屿的主权要求,特别是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越南指出,它对这些岛屿拥有历史上的控制权,并强调国际法的支持。
4.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对南海部分水域和岛屿提出主权要求,并参与南海的争夺。
三、国际社会的看法国际社会普遍呼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南海争端,并遵循国际法原则。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国际社会解决类似争端的主要依据,鼓励各方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分歧。
然而,国际社会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存在差异。
一些国家支持中国的主权主张,认为中国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另一些国家则支持其他国家的领土要求,呼吁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解决争端,维护南海的和平与安全。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南海争端,各国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解决方案:1.通过外交对话,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为解决分歧创造条件。
南海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南海问题及中国的对策摘要: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到了上世纪末南海却成了争议的焦点。
这主要是因为南海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
中国主要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并希望与周边国家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争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局势。
进入21世纪后,南海争端再次加剧,面对南海乱局,我国应采取新的对策,如加强南海海空军建设,加强对南海的管控力量,尽早开发南海资源,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等。
南海问题是涉及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以及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问题。
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半存有争议,如果不能收回,不仅丧失国土,而且国家命脉将沦于他手,民族崛起更将成为泡影。
因此,南海问题是中国21世纪崛起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南海的历史与现状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濒临中国大陆和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柬埔寨。
南海诸岛分布在我国海南岛以南和以东的南中国海上,按其分布形势,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目前西沙群岛归中国大陆管辖,东沙群岛归中国台湾管辖,中沙群岛基本处于海平面以下,最大岛屿黄岩岛由菲律宾控制。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
南沙西邻越南,东濒菲律宾,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向北是西沙、中沙群岛与海南岛相望,是中国传统海疆的最南端。
(一)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从历史上看,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最早可上溯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
中国从未放弃过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到上世纪二战时期,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也明确宣布,剥夺日本自发动对外侵略以来在在太平洋占领的所有岛屿,日本从我国窃取的领土应全部归还我国。
南海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在南海航行,发现一群珊瑚岛礁,这就是今天的南沙群岛。三国时期,万震所著的《南洲异物志》和康泰所著的《扶南传》,都有关于南沙群岛地貌特征的记述。唐代以后,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到达这一带海域从事捕捞活动,中国历代政府也随之对南沙群岛进行管辖。
明朝建立以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推动了明初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到永乐年间,造船业和航海业达到鼎盛时期,为南下西洋提供了物质条件。1405年,郑和舟师扬帆远航,揭开了七下西洋的序幕。至宣德八年(1433年)闰十二月初九,郑和共7次率部远航,历时28年。中国战船在“鲸波接天,浩浩无涯”的南沙群岛海域“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沧溟十万余里”,“若履通衢”。郑和下西洋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航海方面。在南沙群岛,郑和对地理环境进行核治、定位和命名,使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得到实质性的佐证,巩固了对南沙群岛拥有的主权。今天南沙群岛中的郑和群岛,就是为纪念郑和的航海业绩而命名的。当时,南沙群岛周边国家没有远航能力,不可熊发现南沙群岛的诸多岛礁,更谈不上拥有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郑重宣布拥有南海诸岛主权。1951年8月15日,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中指出:“西沙群岛和南威岛正如整个南沙群岛及中沙群岛、东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1992年2月25日,中国政府公布《领海及毗连区法》,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1998年6月26日,中国政府公布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第十四条指出:“本法的规定不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的历史性权利。”按照国际通行的岛屿制度方案,中国南海断续线内的海域面积约为187万平方公里,此外还可划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
南中国海主要问题及局势简介
南中国海主要问题及局势简介南海诸岛现状: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这个被海洋工作者常常提起的“九段线”分布着南海周边国家争夺的岛屿和海域。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
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
依次列出南海群岛既得利益者的名单:越南派兵抢占29个南沙岛屿,是最多的。
菲律宾是8个,马来西亚是5个,文莱是2个,我国只占9个。
南海主权之争背后是渔业、旅游、交通、矿产资源等利益纷争,其不仅仅是大国角力,而且是弱国的舞台。
中国认为自己在南海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1]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南海出现的主要问题第一类问题是岛屿主权问题。
中国认为岛屿主权是一个双边问题,无须纳入国际化的多边轨道。
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
一
、
二 战前美 国的南 中国海政策 : 限的利 益与责任 有
二 战前 , 过几 次有 限 的接 触 , 国与南 中国海有 了最初 的联 系 。首 先 ,9世 纪美 国船 在南 中 通 美 1
国海 的勘测 , 是美 国涉足 南 中 国海 的开始 ; 次 , 国同西班 牙 、 国签 订 的两个 划 界条 约 如何界 这 其 美 英 定 菲律宾 的范 围 , 其是 在 南 中 国海 ; 三 , 国对 3 代 “ 尤 第 美 O年 九小 岛” 件 的 反 应及 其 原 因 , 别是 事 特
1 7宋燕辉 :美国对南海周 边国家历史 性水 域主 张之反 应> 上 、 )[ 9 ; 9 < ( 下 。台湾 ] 问题 与研 究> 3 卷第 l、1 。 < 第 7 0l期
19 ; ogY n 98 Sn an—h e。TeU /dS t n e D C / e / u :ASuyo ca a n 嘶 。Blm r。 u i h ne t e a dt l h aSaDs t t as hs n p e td OenLw adP f a o i t e M . Shoo lw U i rt o Ma l d 20 o其它成果可参 阅: yeBr。C i s d : col f a 。 n esy f r a 。 O2 v i yn Wan e t he ne adU. .I eesnt n s m rti h s e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95(D6 一0B — 9 1 3 B6:0) 0 I 03 0
位 于南 中国海 的西 沙群 岛和南 沙群 岛是 中 国领 土 的一 部 分 , 随着 围绕 群 岛 主权 之 争 的展 开 伴
以及 由此引 发 的武装 冲突 和 紧张 局势 , 国内外对 南 中 国海 的研究 逐渐 增 多 。不 过 , 这些研 究 的时 间
三大冷战思维判断左右美对华政策
三大冷战思维判断左右美对华政策作者:郑永年来源:《领导文萃》2018年第23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最为矛盾,其对华政策是在矛盾中制定,也是在矛盾中实施的。
改革开放之初,美国总体上对中国抱有非常积极的看法。
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对华基本上在“接触”与“接触+围堵”之间。
到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新保守主义崛起,开始在如何围堵中国方面下工夫。
但不巧,9·11恐怖主义事件发生,美国不得不改变其对华政策。
到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在南中国海等问题上对中国咄咄逼人。
为什么美国和西方对中国如此恐惧呢?简单地说,美国这几年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的三个冷战判断,即政治上的权威主义、经濟上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国际关系上的新扩张主义。
第一,西方对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制度抱冷战思维。
西方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会演变成西方那样的自由民主制度国家。
但近年来,西方在这个方面的希望消失得很快。
当西方看到中国不仅没有走西方式“民主道路”,而且发展出了自己的政治模式的时候,西方就莫名其妙地感觉到了“威胁”。
第二,对中国经济制度的冷战思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渐趋成熟,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混合经济模式”。
不过,西方简单地把中国视为“国家资本主义”模式。
今天西方所认定的是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内外部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层面:一、国家资本主义导致中国内部市场的不开放,西方企业在中国失去了“竞争力”;二、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政治原则高于经济原则,影响西方企业的竞争力;三、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外部扩张”的主要政治工具。
在西方看来,今天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已经成为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最大经济威胁。
第三,对所谓的中国“新帝国主义”的冷战思维。
主要表现在西方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冷战式思维,认为这是中国国际扩张主义的体现。
德国前外长加布里尔的言论可以视为西方国家态度的变化。
在2018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加布里尔指中国借“一带一路”打造有别于自由、民主与人权等西方价值观的制度,自由世界的秩序正在解体,“目前中国是唯一拥有、而且坚定实现全球性地缘政治目标的国家”,西方国家应当提出对策。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的南海政策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的南海政策20世纪50年代,南海成为两极对峙的前沿阵地,南越、菲律宾在美国的支持下,肆无忌惮地侵占我南海岛礁,恶化我海洋政治环境。
中国政府根据当时国际斗争形势以及海军实力,多次进行主权宣示行动,加强内政建设,彰显了捍卫海域主权之决心。
标签:中国政府;南海;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南海诸岛历史的新篇章。
冷战时期,东南亚国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印支半岛上的国家,对中国基本上采取较为友好的态度,其中北越对中国在南海诸岛的主权采取承认态度;其他的东南亚国家为另一部分,是美国的盟友,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南越、菲律宾在美国的支持下,肆无忌惮地侵占我南海岛礁,恶化我海洋政治环境。
中国政府根据当时国际斗争形势以及海军实力,多次进行主权宣示行动,并进驻部分岛礁,加强内政建设。
一、北越、南越对南海诸岛的不同态度与中国政府的对策当时越南分为南越和北越。
在南海地缘政治斗争中,北越对中国政府捍卫海洋权益的立场,采取支持态度。
例如,1956年6月15日,北越副外长雍文谦接见中国驻越南使馆临时代办李志民时,郑重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领土。
”①1958年9月14日,越南总理范文同照会中国总理周恩来时,郑重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8年9月4日关于领海决定的声明。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尊重这项决定”。
②北越所持的立场既符合南海诸岛的历史和现实,又是在当时国际斗争中对中国正义之举的积极支持。
南越则持与北越相反的态度,多次非法侵占我西沙、南沙群岛。
1956年7月9日,南越派舰艇七艘侵占了西沙的甘泉岛,8月22日,又侵占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10月22日,南越将南沙群岛划入福绥省。
1959年2月21日,南越炮艇在西沙洲以南拦截我渔船,2月22日,该炮艇又从珊瑚岛开至琛航岛,登上我国渔船,公然撕毁中国国旗,并劫走我渔民82人,掠走我渔船5只和其他财物。
南海主张和政策形式与政策
南海主张和政策形式与政策中国南海的主张和政策自古以来,南海就是中国的海域,我们国家对其拥有主权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南海在中国的的主权地位也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但是由于美国战略转移,以及二战后日本归还南海主权后,其归属问题没有明确,导致南海周边的国家以种种借口入侵我国南海海域,导致南海形势恶化。
形成近些年来一直干扰我国安定的“南海问题”。
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甚至拥有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不仅如此,天然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也相当的丰富。
除此之外,它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使之成为周围各国争相侵占的重要原因。
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中国及其岛屿通向外部世界的交通要冲,是马六甲海峡通往南亚各国的必经之路,控制着及其重要的交通要塞和国防航线,重要的战略位置不言而喻。
尽管中国一再强调南海是中国的领海,我国对其拥有绝对的主权。
但南海问题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南沙群岛被周边各国用种种借口侵占,而中国控制的仅仅是几个小岛屿。
面对日趋恶化的紧急形势,维护南海的权益必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南海问题极其复杂。
首先,南海是个半封闭的海域,环绕各国,而各国之间的资源竞争又特别剧烈,从战略这方面讲甚至已经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而且周边各国都要求拥有部分岛屿的主权,使得我国面临多方的压力。
维护南海的利益是我国当今局势下不可忽视的问题,从现实情况分析,解决南海问题,必定是一场长期渐进,艰难复杂的持久战。
因此,选择正确的维权路至关重要。
所以,此时此刻,我国对南海的主张和政策,以及将要实行的措施,将对南海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将就这三个方面对南海问题进行相关论述。
一、我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主张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一些领土边界问题。
同样,这一立场适用于南沙群岛。
中国愿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同有关国家妥善解决有关南海的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作者:张明亮文章来源:《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02期更新时间:2009年02月18日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是后来的基础。
18世纪末到二战结束,南中国海越来越多地涉及美国利益。
二战前,美国在南中国海的利益有限,承担责任亦有限;二战期间,美国已深深地介入南中国海事务,南中国海对美国利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而决定了整个冷战时期乃至如今美国南中国海政策的方向。
位于南中国海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伴随着围绕群岛主权之争的展开以及由此引发的武装冲突和紧张局势,国内外对南中国海的研究逐渐增多。
不过,这些研究的时间范围多集中在冷战后,研究对象侧重于对中国政策的研究,少量涉及越南、菲律宾等的政策。
相比之下,国内学界对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的研究则更少。
战后南中国海在美国的亚太利益诉求中所占比重日益凸现,成为当前南中国海局势各方势力博弈的重要一方。
然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冷战后①,几乎都忽略和淡化了冷战前的美国南中国海政策,而这一时期美国对南中国海的政策又是此后政策的基础;结合美国对南中国海形势变化的重要影响,研究这一时期的美国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力图通过对二战前及二战期间若干事件的分析,透视美国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并对比冷战期间及冷战后美国政策的异同。
一、二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有限的利益与责任二战前,通过几次有限的接触,美国与南中国海有了最初的联系。
首先,19世纪美国船在南中国海的勘测,这是美国涉足南中国海的开始;其次,美国同西班牙、英国签订的两个划界条约如何界定菲律宾的范围,尤其是在南中国海;第三,美国对30年代“九小岛”事件的反应及其原因,特别是对菲律宾人对南沙群岛提出要求的对应。
1、美国对南中国海的涉足美国同南中国海的最初联系可追溯到18世纪末,第一艘赴中国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没有直接横跨太平洋,而是绕道大西洋,赴广州途中经过南中国海。
尽管只是经过,没有留下其它任何同南中国海发生关系的记录,但之后南中国海航线成为美国远东贸易的海上通道之一,自此该航线开始关乎美国的利益了。
②南中国海是重要的航道,来往于此的船只不计其数,美国的远东贸易船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为了航海的方便和安全,西方的船只在没有经过中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对南中国海的航线、水文情况进行勘测,其中以英国勘测最多,投入力量最大。
英国将勘测结果汇集成册,至今仍为许多西方的研究者所引用。
此外,德国等都在南中国海进行过测量活动,中国政府抗议了这些行为。
[1](P692-694)19世纪,美国测量船也多次在南中国海勘测。
1835年,美国测量船戴维·斯科特号在南沙群岛奥援暗沙一带测量;1842年,美国文森斯号考察船在南沙群岛中部测量。
[1](P691-692)19世纪末,又有美国船只在南中国海勘测。
[2](P189)美国的测量活动只是上述诸多西方国家测量活动中的一部分而已。
美国的测量活动可能是为了航行安全和方便的私人行为,不具官方性质。
当时美国的海军还很弱,加上当时美国在远东的利益有限,所以政府行为的可能性也较小。
尽管如此,毕竟这些勘探活动为后来美国介入南中国海奠定了基础,因此其意义不可忽视。
2、南沙与美属菲律宾疆界的确定美国再次涉入南中国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获取菲律宾而与西班牙③、英国签署的关于菲律宾边界的条约。
美国分别与西班牙和英国签订的条约,均与南中国海有关。
首先是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签订《巴黎和约》,和约第三条对菲律宾群岛的范围做了规定。
此举对菲律宾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南中国海争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为从美国对菲律宾领土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南沙岛礁同菲律宾的关系,也可以看出美国对这些岛礁归属问题的立场。
《条约》称“西班牙将通称菲律宾群岛的各岛屿让与合众国,这些岛屿包括位于下列各线以内的诸岛:一条线由西向东,沿着或靠近北纬二十度通过可航行的巴士海峡中央,从东经一百一十八度至一百二十七度;由此沿东经一百二十七度至北纬四度四十五分,由此沿北纬四度四十五分至北纬四度四十五分与东经一百一十九度三十五分的交叉点,由此沿东经一百一十九度三十五分至北纬七度四十分,由此沿北纬七度四十分至该线与东经一百一十六度的交叉点,由此划一直线至北纬十度与东经一百一十八度的交叉点,由此沿东经一百一十八度至起点。
合众国将在本条约互换批准书后三个月内,付给西班牙两千万美元”。
[3](F240-247)按照上述规定,菲律宾领土西部边界为:沿北纬4°45′与东经119°35′交接处往北,至北纬7°40′处,然后沿着此纬度线往西,至东经118°交接,后沿东经118°往北,至其与北纬20°交接处。
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均不在此范围内。
1900年11月7日,美国和西班牙在华盛顿签订了《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条约规定:“西班牙让与美国她在巴黎和平条约缔结事件以前也许曾经有过的全部所有权和所有权的要求,让与美国属于位于菲律宾群岛外面的该条约第三款所规定的界线内的任何和全部的岛屿,特别是加牙因(Cagayan)、苏禄(Sulu)和锡布土(Sibutu)岛屿以及它们的属地,西班牙同意所有这些岛屿必须完全地包括在群岛的割让中,只要它们曾经明显地属于上述界线以内的”。
[1](P525)按此一条约,西班牙放弃属于菲律宾群岛而位于1898年条约第三条所述范围之外的岛屿。
这样上述两条约基本界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对菲律宾有着重要的意义。
“菲律宾是一个群岛国家,其疆界系依据1898年美西和约之规定,而该和约是以经纬度将菲律宾群岛割让给美国,以后1900年美西华盛顿公约、1930年美英条约、1932年美英条约都认定该项经纬度疆界为菲律宾之领土疆界。
依据美西和约,菲律宾之领土就包括经纬度内的群岛领土及水域。
菲国将此一条约所确定的疆界称为‘疆界条约’”。
[4](P2)1946年7月4日美菲一般关系条约肯定了这两个条约的效力。
[1)(P524)1982年菲律宾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曾发表一项宣言,认为签署该公约,“不能影响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签订的巴黎和约中有关菲律宾领土疆域的规定”。
[5]“该种签署不应侵害或损害菲律宾运用其主权权利于其领土之主权,例如卡拉延群岛(Kalayaan Islands)及其附属之海域”。
[4](P5)依上述可知,最初的菲律宾领土范围并不包括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其经济和战略价值在当时并未显现出来——只是在资源紧缺和二战期间日本占领这些岛礁作为南进军事基地之后才凸现出来,所以美国也不重视这些岛礁。
20世纪30年代,美国再次通过与他国签订条约的形式为菲律宾规范了疆界,这次南沙群岛仍未进入菲律宾的版图。
1930年,英国和美国签订了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边界的条约,“根据条约规定,美西1898年条约所确定的一部分线将由分割属于菲律宾群岛的岛屿及属于英国保护的北婆罗各国的岛屿的线取代。
[6](P301)这个条约也表明:南沙群岛未进入菲律宾版图,④美国并不认为南沙群岛是菲律宾的领土;在本文下面的论述中,美国没有支持菲律宾人对南沙群岛的要求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签订的上述条约为菲律宾划定了边界,尤其是《美西条约》,这些条约都没有把南沙群岛划入菲律宾的版图,菲律宾只是在二战后才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提出要求。
美国在二战后同菲律宾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其范围也主要根据“条约边界”的范围,没有覆盖南沙群岛;冷战后,针对南沙群岛的紧张局势,菲律宾试图援引《共同防御条约》得到美国的支持,为美国所拒,原因之一就是南沙群岛不在条约范围内。
⑤3、美国与菲律宾的南沙诉求此后的“九小岛”事件将南沙群岛推上国际舞台,菲律宾人借此机会对南沙群岛的要求考验美国的立场与政策。
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在印支的殖民政府派舰队到西沙和南沙群岛勘探,并宣示“主权”。
[2](P190)引起中国的抗议,国内许多团体向政府和外交部致电、致函,要求政府维护主权,由此中国政府同法国政府展开了无数次的外交交涉。
⑥然而,当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之时(“九·一八”后不久),加上国力有限,法国人还是如愿以偿地侵占了这些岛礁。
当然,法国的占领某种程度上符合抗日的需要,“根据法国的档案,尽管中国在20世纪早期不断地声明对西沙群岛的主权,但还是容忍了法国的占领,因为法国的占领可以抵御日本的侵略”。
⑦这就是“九小岛”事件。
中国对法国人占领南海岛礁的位置最初并不确定,曾以为法国占领的是西沙群岛,因此在给法国的最初交涉文件中,曾经声明西沙群岛是中国最南的领土。
当时中国提出的抗议依据的是1928年沈鹏飞的《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该书称“西沙群岛我国最南之领土”。
[8](P1)杜定友在1948年就批评沈的这种说法给外人以口实,“授人以柄”。
[9]确实如此,萨谬尔斯就认为中国是在二战后才对南沙群岛提出权利要求的,因为中国战前曾说最南领土是西沙群岛,引用的正是沈鹏飞的材料。
[10](P68)中国政府还曾要求驻外领事馆核实法占几岛的具体位置,并要求法方提供具体信息。
中国政府的这种做法遭到当时学者和媒体的批评,徐公肃、胡焕庸、陆东亚等纷纷撰文批评政府缺乏远见,平时对于边疆少有关注,当边疆危机出现时,只得“病急乱投医”。
[11]中国大陆后来的研究均以30年代中国向法国提出的抗议和交涉为由,认为当时中国政府极力维护南海诸岛的主权。
⑧这种做法事实上是放大了概念,以中国维护西沙群岛的行为放大到中国已经在维护整个南海诸岛的主权。
中国政府在这次事件后,勘察了南海诸岛,尤其是南沙群岛,并于1935年公布了第一份官方的南海诸岛名称,中国台湾学者陈欣之利用法国档案和中国台湾公布的关于南海诸岛的档案,研究这一事件后发现:30年代中国政府维护主权侧重西沙群岛。
[7]法国占领是出于战略考虑,为了法属印度支那的安全,加深印度支那的防御深度,尤其是在国际局势危机不断,日本在远东的动向越来越有冒险性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12](P262-283)此外是为了在南沙群岛设立气象站,以便获取及时的气象信息,为法属印度支那提供气象预报,以减少不良气象带来的损失。
针对沸沸扬扬的“九小岛”事件和不断紧张的远东局势,美属菲律宾当局宣称:“既不考虑该群岛是菲律宾之领海,复以该问题无关菲律宾之利益,由此菲律宾总督亦不关心此事”。
不过,菲律宾前参议员陆雷彝却认为法国出兵强占南海九小岛,依照巴黎条约的规定,应属菲律宾所有。
他建议政府出面交涉;但墨菲总督只是把陆的建议送转给华盛顿,未加任何个人意见,结果华盛顿没有采纳陆雷彝的建议。
美国驻菲律宾海岸的测量人员表示,法国所占的九小岛的位置在巴黎条约所规的领海界线之外200英里,因此不属于菲律宾领土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