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冷战战略发展与演变——从杜鲁门到布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所谓战略,《辞海》中的解释是政党、国家作出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全局性的策划,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重大问题的策划与指导。另一个名词是大战略,阿·魏得曼说大战略就是运用国家力量(政治、经济、心理、军事)以实现国家政策所规定的目标的艺术和科学。遏制战略便是冷战期间美国的大战略。

1950年4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NSC68号文件《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与计划》中明确提出“遏制政策”的概念并进行了解说。遏制大战略就是采取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以达到击溃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以赢得冷战胜利。美国从杜鲁门政府到冷战结束时的布什政府都是在围绕遏制战略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具体战略,即子战略,来与苏联对抗的。在冷战战略发展演变过程中,除了冷战的主要参加者美、苏及围绕其组成的联盟之外,其它国家和地区均自觉不自觉地、

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冷战,因此冷战战略的实施也由主要在欧洲而逐步扩展到整个世界。

杜鲁门政府时期(1945—1953)

二战后苏联所进行的一系列势力范围扩张活动被美国看成是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加上美国战后实力的膨胀和在海外寻找市场的迫切要求,促使其改变了在二战期间与苏联合作的政策,最初在波兰、德国、伊朗、土耳其等一系列问题上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继而制定遏制政策,抛出杜鲁门主义这样一个政治纲领,美苏冷战由此正式爆发。

经济方面:美国为防止西欧资本主义的崩溃,并进一步达到控制西欧和拉拢东欧,进而遏制苏联的目的,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在此计划遭到苏及东欧的拒绝之后,美转而采取了一项针对东西方的经济战策略,即贸易管制战略。美国力图通过三种手段来限制东西方贸易,第一,出口限制:1950年,西欧国家和美国秘密建立了巴统委员会,这是一个旨在统筹对苏禁运的机构。195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共同防务援助控制法》,该法要求对向苏联提供禁运物资的任何国家停止经济军事或财政援助;第二,金融限制;第三,进口限制:拒绝给除南斯拉夫以外任何东方国家以最惠国待遇。这样,东西方贸易往来完全服从于政治斗争,这一经济战略得到以后历届政府不同程度地实施,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管制西方盟国与苏联集团的贸易,禁止向苏联集团出口战略物资来阻止苏联集团经济、

军事实力增长,最终实现遏制大战略目标[1]。此外,1949年10月16日,杜鲁门签署“军援法”

并生效。1951年又通过《1951年共同安全法》,这一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确立了军援伏于经援、经援为了“防务”的援外方针[2]。

意识形态方面:杜鲁门政府为了推广美国式的“民主”与“自由”,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使用了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手段,广泛开展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心理战,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有强制的也有“和平”的。美开展的一系列意识形态渗透活动恶化了美苏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政治气氛,有利于美国政府对苏联推行遏制战略[3]。

军事上:实行国家联盟战略,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美洲国家组织,巩固后院;建立亚太地区军事体系,形成新月形包围圈;策划巴格达条约组织,完成弧形

美国冷战战略发展与演变

———从杜鲁门到布什

姬文慧,王江华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阳泉045200)

摘要:二战之后,美、苏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加上战后苏联势力范围的不断

扩张,这被美国认为是对其领导下的西方自由世界的严重威胁。自总统杜鲁门提出意图遏制苏联的“杜鲁门主义”之后,二者由战时的合作转为战后的竞争与对抗。一直到冷战结束前的时期内,美国历任总统在上台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貌似具有与其前任不同的内容然而实质却基本不变的冷战战略。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深刻影响着其自身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关键词:美国;冷战;美国冷战战略中图分类号:D5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3-0052-04作者简介:姬文慧(1980-),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史。

收稿日期:2012-10-1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012年冬之卷第29卷第13期

Win.2012Vol.29No.13

52··

军事同盟。其中核战略已开始崭露头角,战略内容是发挥强势,重在防御,强调原子弹和常规力量两手并用,这种强势战略,也被称之为“大规模地面作战”战略。

杜鲁门政府时期采取的战略目的是为了同苏联进行全面对抗,双方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尖锐对峙局面。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1953—1961)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苏联国内的政治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新领导在朝鲜、德国问题上作出了谋求缓和的实际姿态[4]。美国对于苏联展开的和平攻势也不甘落后,摆出了相应的和平姿态,但艾森豪威尔主义的提出暴露了美国全球扩张政策的真实面目[5]。

经济方面:美政府对五十年代中期苏联增加贸易的努力作出了响应,它在1945年和1956年两次删减了巴统的禁运物资清单。这仅仅是排除扩大美苏贸易障碍的小小一步,因为金融限制和进口限制都依然有效。

政治方面:1953年1月15日,杜勒斯提出“解放”政策,主张加强在意识形态领域和道义上的进攻;1954年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提出对印支的保护,把冷战扩大到越南;于1957年1月5日提出的艾森豪威尔主义,旨在抵制苏联在中东的扩张,防止中东赤化,排挤英法的传统势力,企图由美国独霸中东。

军事方面:提出“新面貌”国家安全战略,其核心是大规模报复战略,它的实质是利用当时美国拥有的占绝对优势的核力量对苏进行单向威慑,迫使苏采取比较克制的对美政策。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基本外交政策是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和使用大规模报复战略以反对任何侵略。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肯尼迪上任之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困难:第一,苏联实力正在追赶上来;第二,西欧盟国羽翼渐渐丰满,不再那么唯美国马首是瞻;第三,第三世界反帝运动达到高潮,而且反美情绪高涨。

经济方面:1963年的苏美谷物贸易;约翰逊总统曾向国会提交《东西方贸易关系法》试图同东欧和苏联建立贸易关系,但未得到批准[6]。

政治方面:肯尼迪于1961年1月29日第一届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的“和平战略”。和平战略同杜鲁门的遏制战略和艾森豪威尔的解放战略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是强调达到战略的手段有所不同,开始把主要精力放于第三世界;维护西方国家的战略利益,维护与发展同西欧的伙伴关系。

意识形态方面:推行和平演变政策,通过援助贸易、旅行、新闻、学生和教师交流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以及在“道义上”的支持来争取这些国家,使美国的自由民主在不发生核战争的条件下“传染到共产党控制的地区”以便建立一个“自由的、多样化的世界”。

军事方面:由于大规模报复战略刺激苏更积极发展核力量,美对苏的核优势迅速减少,再从西欧国家减少苏联的战争危险来看,

“大规模报复战略”已丧失作用。在这种形势下,1961年1月29日,肯尼迪提出“灵活反应”战略,此战略注重“实践威慑”和“确保摧毁”,在加强核军备,同苏进行核竞赛的同时,要求建立一支极其机动的常规部队的特种部队,使美能打各类型战争[7],包括常规战核战争、地区战争、世界大战,与大规模报复战略的目标相一致,即用军事手段遏制苏扩张。

约翰逊政府基本继承了肯尼迪的战略安排,将灵活反应战略主要概括为打两个半战争,重点是进行有限战争,采用特种战争手段,采取逐步升级的谋略。自60年代后美国的核威慑战略又有所发展,几乎每一届总统都要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的战略主张。

肯尼迪政府继续“遏制”共产主义,推行全球扩张。

尼克松—福特政府时期(1969—1977)

尼克松上任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首先,越南战争使美国深陷其中,受到来自国内舆论的广泛批评和质疑,是尼克松上台以后最紧迫和棘手的问题;第二,美国经济地位严重下降,经济形势恶化;第三,冷战的同盟体系开始分裂瓦解,西欧和日本恢复发展,试图推行较为独立的外交政策,中苏对立与对抗,东欧国家离心倾向加强,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第四,苏联利用美国深陷越战之机迅速增强军事经济实力,两国差距大大缩小。美为摆脱内忧外困,推出了“尼克松主义”,这是美国国力衰败的产物,但同时也是尼克松决心调整其外交政策以及适应世界发展和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8]。

经济方面:20世纪60年代初,美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所以采取以下措施去改变这种不良境地。一,实行美元贬值;二,修改国际贸易规则,扩大对外贸易;三,调整外援政策。

政治方面:由原来的全球范围内的干涉政策转而改为推行“均势外交”政策,即调整以中、美、苏三角关系为主的四种均势外交。

军事方面:尼克松上台之时,美苏战略核力量已基本上达到均势。尼克松政府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主要内容是:一,在战略力量方面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承认美苏战略核力量已势均力敌;二,在常规力量方面,以“一个半战争战略”代替肯尼迪政府制定的“两个半战争战略”目的在于减轻美国财政负担和国内压力。尽管美国的军事战略几经修改但“现实遏制”战略反对共产主义的政治实质和争取世界霸权的主要目的并没有改变。

尼克松执政时期处于美国对外战略从攻势转向守势的重大转折时期,美苏力量的平衡导致美实行海外战略收缩。

卡特政府时期(1977—1981)

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对苏咄咄逼人的进攻态

5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