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用移情与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互动方式及改进-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互动方式及改进-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构建二语习得模式下的语言互动与语言输入行为关系模型, 根据语言的互动体验,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进行动态性的具体化语言学习。
在二语习得语言互动迁移实践中, 根据语言材料性学习要素, 进行语言的阐释分析, 在不同的语言知识中寻找目标语言知识的文化差异性元素, 结合基础性的语言输入要素, 展开形义互动的语言学习模式。
采用特定化的语言交流方法, 建立二语习得相互作用机制, 构建二语互动融合关系, 重点强调了语言知识要素, 从多个具体层面展开二语习得模式中的语言互动, 提高语言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二语习得模式; 语言; 互动迁移; 学习;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language input behavio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 is constructed.According to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of language, dynamic and concrete language learning is carried out in the process oflanguage learning.In the practice of language interaction transfe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ccording to the language material learning ele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and find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element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knowledge in different independent language bined with the basic language input elements, the language learning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of form and meaning is developed.In this paper, a specific language communicat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establish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o construct the fusion relationship of second language interaction.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knowledge, and the language interac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l is carried out from many specific leve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language learning.Keywor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l; language; interactive transfer; learning;二语习得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学习方法, 在提高外国语言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技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适应
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适应摘要: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与世界交流日益频繁,第二语言习得已经成为我们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使我们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不同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作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对文化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并通过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实用性与积极影响,进行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一.前言第二语言习得如今已是我们课程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得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包括:年龄因素、个体学习动机、性别差异以及个体本身的语言能力适应性等,外在因素包括第二语言和母语之间的差异和转移、母语发音的干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若想成功习得第二语言,必须掌握各种内外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讲求效率与捷径,不同流派以不同角度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进行了研究,都有其独特的贡献,本文将对二语习得中的“文化适应”假说进行介绍,并对其进行评价。
二.文化适应假说根据网络上检索出的资料,文化适应的定义可以理解为:(1)对于周边文化中包含的行为模式的适应, 尤其是儿童对于异国文化的适应。
(2)同化新观念于现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3)一个社会共有的认知和价值观念。
我们可以看出:当学习者身处异国他乡,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要适应这个国家的文化、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所以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也可以看成第二文化习得的过程。
文化适应模式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由美国学者舒曼于1978 年首次提出。
舒曼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掌握的程度。
并于1976 年提出了“洋泾浜假设”,旨在说明文化适应取决于社会距离、心理距离两个因素。
舒曼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适应程度决定了一个人习得第二语言的成败”。
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迁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习现象,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将对迁移理论进行简要回顾,明确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定义和分类。
随后,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包括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方法的运用以及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通过实验研究,本文旨在揭示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迁移作用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同时,本文还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探讨迁移作用在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的机制和策略,以期为提高第二外语元音习得效率和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迁移,简单来说,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将先前学到的知识、技能或策略应用到新的学习环境中。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迁移现象尤其明显,尤其是在元音习得方面。
元音作为语言的基础元素之一,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其准确习得和掌握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的迁移作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母语对第二外语元音习得的影响、不同语言背景下元音迁移的特点以及迁移对第二外语元音习得的影响机制等方面。
母语迁移被认为是影响第二外语元音习得的关键因素之一。
许多研究表明,母语元音系统会对学习者第二外语元音的习得产生正向或负向迁移。
例如,某些元音在母语和第二外语中发音相似,学习者可能会将这些元音的发音习惯迁移到第二外语中,从而促进第二外语元音的习得。
相反,如果母语和第二外语的元音系统差异较大,学习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挑战,产生负向迁移。
不同语言背景下的元音迁移特点也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研究者们发现,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在第二外语元音习得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迁移模式。
例如,英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元音时,可能会受到英语元音系统的影响,产生特定的迁移现象。
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策略迁徙的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策略迁徙的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已掌握母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使用第二种语言来提高语言水
平和能力的过程。
第二语言习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学习策略,如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等。
而研究学习策略的迁徙则是指将已经掌握的学习策略在不同学习环境中灵活应用和调
整的过程。
研究学习策略的迁徙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变化。
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环境
和任务背景下,往往需要调整他们的学习策略以适应新的要求。
通过研究学习策略的迁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如何做出这些调整。
研究学习策略的迁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和失效性。
学习者可能会在
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尝试不同的学习策略,通过观察这些策略的应用效果,我们可以判断哪
些策略对于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更有效,哪些策略需要调整或者放弃。
研究学习策略的迁徙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很难准确地观察和
测量学习者在不同学习环境中的学习策略的变化。
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变化是一种内在的心
理过程,很难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捕捉。
学习者在选择学习策略时,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偏好、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等。
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因素纳入到研究中来,以更全面地理解学习策略的迁徙过程。
二语习得课堂中的语言文化教学
大 众 文 艺大172摘要:不同语言所属的不同文化使得文化教学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极其重要。
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各种文化教学策略使文化教学成为整个语言教学的组成部分,进而让学生将习得的语言知识更有效地转变为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差异;文化能力;交际能力Abstract : The different languag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make language cultural teaching very important in SLA. In English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from various aspects. Through a variety of strategies the cultural teaching should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whol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abling students’ to transform what they have acquired to the re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Key words : English teaching; cultural difference; cultural competenc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一门语言,也是了解某种文化的过程。
不同的国家与民族由于历史传统、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必然造成文化的差异,而这又进一步反映到语言上。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与普及,许多教材在编排上都注重了培养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增加了许多涉及到语言文化背景的知识介绍,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图文背景介绍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文化学习。
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是指个体在母语习得之后,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和掌握过程。
这一领域涉及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旨在探究学习者如何在不同环境下有效地习得第二语言。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流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
通过刺激-反应机制,学习者对环境中的语言输入做出反应,并逐渐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在教学中,这一理论强调模仿和重复练习,如语音训练和句型操练,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
学习者需要对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
在教学上,认知理论倡导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策略训练,鼓励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语言。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社会互动和文化参与的结果。
学习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步掌握语言。
这一理论强调社会环境的重要性,提倡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和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语言能力。
输入假说输入假说由斯蒂芬·克拉申提出,主张学习者通过理解略高于当前水平的语言输入(i+1)来习得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这意味着教师应提供足够多的可理解输入,如听力和阅读材料,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输出假说输出假说由梅瑞尔·斯温提出,强调语言产出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学习者通过尝试使用目标语言来检验自己的假设,并通过反馈进行调整。
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和写作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应用实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论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可以设计模仿练习;根据认知理论,可以设置问题解决任务;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根据输入假说,可以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根据输出假说,可以安排演讲和写作作业。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母语迁移现象,探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的本质特征,并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探索新的思考方式和见解。
母语迁移是指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会迁移母语习得知识和语言习得偏好。
母语迁移有三个主要特征:知识迁移、习得偏好迁移和语言表达策略迁移。
在空间形态方面,学习者利用母语的语法结构来构建第二语言的句子;在词汇表达方面,学习者会利用母语单词替代第二语言单词,在情感表达方面,学习者会利用母语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第二语言的概念。
此外,母语迁移还会受到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认知技能、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同时讨论了母语迁移对语言学习者的认知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语言教学来有效地管理和减轻母语迁移的影响。
Introduction母语是一种与学习者生命中的关系最密切的载体,表达着学习者的记忆、感受、思维及情感等。
因此,学习者会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迁移母语知识和语言习得偏好,这称为母语迁移现象。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母语迁移现象,探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的本质特征,并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探索新的思考方式和见解。
Literature Review母语迁移是一项复杂的研究课题。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系统都会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母语迁移可以通过以下三个主要特征来进行描述:知识迁移、习得偏好迁移和语言表达策略迁移。
1.识迁移知识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在习得新语言时,会利用母语中的语言结构来填补新语言中不足的空白,从而使得新语言句子变得更加理解和清晰。
例如,中文汉语语言结构中有”是不是“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表达一个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句子,而英语则没有这样的句式,因此,中文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就可能会将”是不是“这样的句式迁移到英文句子中,从而使得句子变得更加清晰易懂。
2.习得偏好迁移习得偏好迁移是指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会利用母语习得知识和词汇来表达第二语言的概念。
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策略迁徙的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策略迁徙的研究引言第二语言习得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
研究表明,学习者在不同的语言学习阶段可能会出现学习策略的迁徙现象,即在学习一种语言时所习得的学习策略在学习另一种语言时得到迁移和应用。
本文将对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策略迁徙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对语言教学实践的启示。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习得语言过程中自觉或非自觉地选择、使用某种技术或手段来促进语言学习的一种行为。
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通过重复、联想等认知过程来帮助记忆和理解;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的策略;社会情感策略是指学习者与他人互动时采用的一些策略。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来选择、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二、学习策略迁徙的概念学习策略迁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学习任务的因素和学习环境的因素。
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包括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水平、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学习任务的因素包括学习任务的难度、学习目标的清晰度、学习任务的多样性等;学习环境的因素包括语言教学法、语言教学资源、语言教学环境等。
五、学习策略迁徙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学习策略迁徙现象的存在为语言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些启示。
语言教师应该重视学习者的学习策略,鼓励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学习策略。
语言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帮助他们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语言教师应该在语言教学中创造多样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结论学习策略迁徙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研究学习策略迁徙有助于深入理解语言习得的机理,为语言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今后,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学习策略迁徙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丰富学习策略迁徙的理论框架,为语言教学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5页word
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语言迁移现象是众多语言学家及心理语言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美国语言学家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经常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
他把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归于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认为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可以预测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和难点。
二语/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原来的母语语言行为习惯会影响到新的语言习惯,当母语(L1)的某些特征与目标语(L2)相似或一致时,起促进作用,容易产生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而当母语与目标语的差异很大时,易产生干扰(interference),即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一.不同语言层面的语言迁移现象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涉及到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各个层面:1.语音层面语音迁移是语言迁移的一个重要方面。
英语语音/b, t, d, p/等与汉语相应的音相似,因此说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发这几个音时不会有太大困难。
但是,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 intonation language), 主要依靠语调来区别字义、用语调来辨别句义,而汉语则属于 "声调语言"( tone language),属于阴阳上去四声的声调语言,以声调区别字义。
这两种语言在音素的数量及其组合方式上相差很大。
比如英语的某些音素在汉语根本没有,如[θ] [δ] [?] [∫],所以thank, they, thing,shell常被读成[sink][zei][sin][sel]。
英语中的失去爆破、辅音浊化、连读、重音等,也往往会令中国学生犯难,容易导致语音方面的迁移。
2 词汇层面英语的词汇极为丰富,一词多义、一词多性的现象非常普遍。
二语习得者在处理和运用英语时,很容易受母语的影响,因而出现各种词汇的错误,如词性错误、词汇搭配错误、词义误用等。
兰道尔夫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兰道尔夫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引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传播汉语的同时也是在传播中华文明。
课堂教学是汉语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不仅仅是言语技能,还有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等。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来说,课堂上师生的平等程度,学生对待目的语群体成员教师的社会距离和对教师课堂上传递出来的中国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差异等,是否会影响到他们汉语习得?如果有影响,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应该如何设计?对此,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可以给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就课堂设计提供一些启发。
二、文化适应模式“文化适应”最早是用于解释群体之间的社会融合,在二语习得中,是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都融入目的语的群体之中。
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由美国学者Schumann在70年代末提出,该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联系中,二语习得者对目的语文化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
Schumann的理论从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探讨二语习得者为何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水平差异,其中他认为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是影响文化适应程度和二语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因为社会因素也可以对心理因素造成影响。
具体而言,社会距离是指二语习得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影响了二语习得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接触程度,由此也影响了二语习得学习的水平,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近接触越多,越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反之,社会距离越远,就越不利于习得。
社会距离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社会主导(Social Dominance),指二语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平等程度,两者地位越是平等越是有利于二语习得,如果某一群体地位处于主导或者从属,则不利于语言的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与英语教学
2019年第20期英语教师引言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常见现象。
人们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迁移问题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其中,母语迁移研究在第二语言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半个世纪(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以来,语言迁移的发展一波三折,从20世纪50和60年代前期的繁荣到60年代后期70年代的衰落,再到80年代中后期的再次崛起,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人们对语言迁移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肤浅到深刻、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一、语言迁移的定义迁移是对新知识的理解,但其前提是学习者需理解原始的知识。
语言迁移是学习者将母语蕴含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外语学习的一种方式。
以中国学习者学习汉语为例:由于母语是汉语,虽然不像其他学习汉语的外国学习者一样受语法和其他条件的限制,但面对汉语时,也会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性记忆,而这种记忆在无形之中影响了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这种效应被称为迁移。
若这种迁移的来源是母语,则被称为母语迁移。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不同学者对语言迁移的解释不同。
近年来,有一些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角度对迁移作出了解释,奥德林(Odlin,1989)在《语言迁移》一书中给迁移下了定义:迁移是一种影响。
“这种影响产生于目标语与其他任何以前已掌握的(或并非熟练掌握的)语言的异同”。
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的因素不容忽视。
“母语是影响外语习得的一个主要因素”(Ellis1994)。
语言迁移有正、负迁移之分,如果母语迁移会对目的语产生积极的影响,就称为正迁移;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目的语不一致,那么母语迁移对目的语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则称为负迁移。
正迁移指母语与目的语的相同之处会促进第二语言学习,加速通过中介语中某些发展序列。
负迁移即母语干扰,“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唐承贤2003)。
二、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对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不仅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更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于巧丽2006)。
二语习得中的口语教学理论和课堂输入
二语习得中的口语教学理论和课堂输入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口语教学理论和课堂输入介绍是如何运用教学理
论帮助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口语的概念。
通过教师对话形式的输入对学
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尝试口头表达的勇气,告诉他们口语表达
的技巧,回顾课堂上学过的内容,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过程中遇到的
困难,有正确的教学理论,可以让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得到
足够的支持和帮助,达到有效地学习目标。
有效的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理论通常推荐由表现性练习、反馈、多种语
境及具体目标来扩大口语技能,使学生更加善于用口头表达。
反馈是
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以便于老师能够及时修正学生的口语错误或欠
缺的技能,包括正确的发音。
除此之外,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课堂输入是推动学生对第二语言口语知
识学习的重要因素。
这种输入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大量有用的口语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他们理解口语所
涉及的语言特点及使用礼仪。
它也包括当代的语言典故、俗语及实用
的谈话技巧。
此外,输入也可以再现语言范式,帮助学生提高对不同
句型和语言功能的理解。
总之,第二语言习得的口语教学理论和课堂输入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
和掌握口语知识的重要工具,它们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处
理口语技能所需要的技巧,使他们能够运用正确的口语表达,并且在
实践学习中获得成功,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
英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策略
英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
如何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习得英语这门第二语言,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第二语言习得策略。
一、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至关重要。
学习者需要在真实的语境中接触、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如英语电影、歌曲、纪录片等,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英语世界。
例如,播放一部英语原声电影,让学生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的运用。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英语角活动,鼓励学生在自由交流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习者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会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话题、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学习单词时,可以采用单词接龙的游戏,让学生在竞争中巩固词汇。
在讲解语法时,可以结合生动的例句和故事,使抽象的语法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有趣。
三、注重听力和口语训练听力和口语是语言交流的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要给予听力和口语足够的重视。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听力材料,如英语广播、有声读物等,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同时,鼓励学生模仿听到的内容,进行口语模仿训练。
此外,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表达机会。
四、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获取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读物,如英语童话、简易小说等。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大意,学习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提高阅读效率。
五、强化语法教学语法是语言的规则,虽然不能过度强调语法,但适当的语法教学对于语言的准确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应该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法教学。
二语习得视角下外语学习者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11期总第659期二语习得视角下外语学习者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摘 要:语言和文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语言习得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文化知识的输入和文化共情的培养。
在文化移情培养的过程中,要避免如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定势等。
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通过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文化知识的输入和文化敏感性的培养,进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
关键词:文化移情;二语习得;外语学习者;培养作者简介:王玮(1997.08-),女,江西信丰人,厦门市第十中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一、引言德国学者洪堡特首次阐明了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的观点。
他提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世界观是语言与思维的一种统一体。
随后,语言相对论的提出强调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使得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对世界的感知和经验不同。
由此可见,思维、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特定语言的使用必定会反映出使用者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
语言和文化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有机体,在不同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融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好另外一门语言,除了语言知识的基本掌握,还要学习另一门语言的文化内涵,做到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并行,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提高文化移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囊括了多种复杂因素的能力系统。
简单来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需要遵循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的原则,高效地实现交际目的。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可以简单地分为行为中心模式和构成三分模式。
基于行为中心模式,Ruben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了七种要素,即互动姿势、知识取向、角色行为、尊重对方、移情、不明状况的忍受度和互动经营,其中移情能力被认为是这七种因素里影响跨文化交际最为重要的因素。
文化移情与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研究
文化移情与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研究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人们之间的互动日趋频繁,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地球村。
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当人们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遇到阻碍。
为了促进不同文化间人们的合作与交流, 文化移情被提出来,以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通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学习英语。
无论他们有着什么样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交际者之间的语言失误。
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复杂的,原因之一是学习者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可能对目的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掌握得很牢,但是由于缺乏适当的语言环境,也不了解目的语蕴涵的文化背景,所以他们无法用所学的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
因此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外语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当今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英语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文化渗透成为了一种趋势,并且这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更进一步地看,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就是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移情能力,进而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引入文化移情这一概念十分重要。
二、移情的起源及含义移情( empathy) 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Robert Vischer于1873年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
起初用来指“审美的象征作用”,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假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感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移情可以运用于不同领域。
它最常见于心理学领域,移情作为心理学的一般用语,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感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语用学上的移情则指“言语交际双方感情沟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
”文化移情则是运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它可以认为是语言交际双方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情,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编码与解码。
【word】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用移情与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用移情与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用移情与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人口黄霆玮尹萌萌摘要:学.-j者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能否成功掌握目的语的关键.本文选取了学习者情感因素中的移情因素,从语用移情的角度,探求了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习得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以及对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方面的相应启示.关键词:第二语韵得移情语用移情课堂教学文化导入一,引言第二语言习得(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以下简称SLA)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语言教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语言工作者对SLA的研究已经不再仅限于对教学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研究,而是将重点转移到对SLA的主体和中心,即学习者的研究上来,并渐渐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因素——情感以及这些情感对习得的影响.(一)情感因素(AffectiveFactors)所i~SLA中的情感因素是指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功能和信号功能的感情(秦乐娱,2004).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SLA的影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个人的内在情感因素对于他能否成功地掌握第二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语言学界对情感因素的关注始于2O世纪7O年代中期,美国着名语言学家Krashen把情感研究的成果吸收到自己的五大假说理论中,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theAffective Filter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情感因素直接影响SLA,它会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从而阻碍或加速SLA.Krashen在情感过滤假说中提到,当语言习得者没有动机,缺少自信心或心情焦虑,有防范心态时,其心理屏障就会增强,这就使得情感受到过滤:情感过滤量越多,允许进入语言习得过程的输入量就越少;相反,情感过滤量越少,语言2010.O5习得的量就越多.由此可见,情感过滤是阻碍语言习得者充分吸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心理障碍,妨碍语言习得者充分利用可理解输入,当情感屏障较强时,习得者也可能听懂或读懂语言输入,但到达不了语言习得机制.(黄颖,2002)Krashen的理论对SLA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此,语言学家开始着手对此进一步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初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影响SLA的情感因素是相互交织的,包括自尊(Self-esteem),抑制(Inhibition),动机(包括兴趣),态度,焦虑,移情,文化适应性,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对个体的文化期望值)等等.下面将着重介绍,”移情”因素,特别是”语用移情”以及与之关联的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二,移情及语用移情移情与语用移情是应用语言学中两个类似却隶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都对SLA产生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影响, 但移情是学习者内部因素的一种表征和体现,与动机,态度,焦虑等同为习得的内因;而语用移情则侧重于文化方面的涵义,倾向于鼓励学习者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有意识地对目的语文化加以认识和了解,并牵涉到教材与课堂中的文化导入问题.可以说,在目的语习得和文化导入之间,移情和语用移情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一)移情(Empathy)移情指能够去想象,领会别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并与之产生共鸣(杨红艳,2004).移情可以影响人们对说不同语言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或群体的态度,同时也会影响学习者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效果.SLA需要广泛的交际活动,而这些交际活动就需要复杂程度的移情.为了进行有效的交际,学习者就需正确理解别人的认识和情感等状态,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否则,交际就会中断或失败.(吴雪云, 1997)因此,移情问题在SLA中显得十分重要.(二)语用移情语用移情是移情在语用方面的拓展和推衍,也是语言习得的较高境界,它要求语言习得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必须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以该文化作为交际背景进行言语交际(张仰奋,1996).语用移情要求言语交际的双方情感相通,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编码或解码.很明显,语用移情用于SLA中便是:语言习得者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在言语交际中运用语用移情,美国语言学家Hanvey认为必须经过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表面的明显文化特征的识别,人们的反应通常是对这些特征感到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个阶段是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的识别,反应通常是认为不可置信难以接受的;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相似,但通过理性分析认识到,文化特征是可信的;第四阶段是指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也就是说由于极其熟悉该文化而认为一切都能接受:即思想感情已溶合到对方的社会文化中,这便是语用移情(pragmaticempathy).(张仰奋,1996)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而这很明显就要关涉到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凡是涉及到移情和语用移情的概念,就必然涉及到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方面的问题.那么,语言与文化在SLA中学习者的语用移情方面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三,SLA中的语言与文化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互相依存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和可观测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代表了文化中特有的民族信念,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则代表了某种民族或社会群体的特有内涵,它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才能更好地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定义文化的经典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dward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他首次将“文化”(Culture)作为一个中心概念加以提出,并对其涵语言教学研究义作了系统的表述:”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严玫玫,2002)文化在语言学习与研究中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世纪,学者们就在注意到从历史角度,解释语篇语言时考虑其所处的年代及其文化因素,将语言研究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只是到了2O世纪中叶因受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外语学习与研究才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文化色彩.幸而自20世纪70年代起,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文化研究这个学科被认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其对语言——文化语篇的分析能力及解释能力”.(仓兰菊,1998)(二)语言与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人类具有大体相同的生理结构与心理反映.因此,不同民族在认知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必然是基本相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及表达,承载这些文化的不同语言也必然有着相似,相通之处,即人类文化与语言有其共性.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客观世界并不完全相同,不同民族在认知经验方面势必存在差异,即民族文化的个性.而语言既然有承载文化信息或内容的文化功能,那么不同民族的语言也一定有区别于其他民族语言的个性.个人的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在母语文化,价值观与主流文化,价值观之间进行学习的.可见,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是一个人的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学习者的SLA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紧密相关,学习者初学母语之外的一种语言,必然需要专业人员的系统教授和指导,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让他们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既然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是相互渗透的,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又是相辅相成的,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就成为了SLA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四,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同时需要导入相应的文化内容,这已经成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界的共识.什么是文化导入,文化导入应当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都是大家关注和值得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导入(Acculturation)按照Brown(1980b)的解释,文化导入是第二语言习得者逐步认同新的目标语文化的过程.Brown的文化导入观点:根据语言习得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吸纳目标语文化的能力,把文化导入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刚接触目标语文化的兴奋和欣快;(2)2010.05兰委H董蓦语言教学研究,导致对目标语文化的迷惑或厌恶;(3)文化压力,逐步认同目标语文化;(4)吸纳目标语文化或同化于目标语文化.Brown认为第三级最为重要.Schumann(1978a,1978b,1978c)认为SLA只是文化导入的一个方面,一个SLA者导入目标语群体文化的程度决定了他习得第二语言的程度,在此基础上,Schumann提出了文化导入模式(Acculturationmode1).他说,SLA的成功程度是由SLA者群体文化和目标语群体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决定的.所谓社会距离是指一系列社会因素阻挠SLA者作为群体文化的一员同目标语文化接触.所谓心理距离是指一系列感情因素影响SLA者作为习得个体习得语言.社会距离起主导作用,心理距离只是在社会距离不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发生作用.(赵晨,2002)(二)文化导入的内容文化导入的内容都与目的语有关且带有目的语文化特色的文化,历史,民俗等知识,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习俗文化贯穿在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风俗习惯等原因形成的,如称谓,招呼,问候,询问,道谢,致歉,告别等用语的规约.2.思维文化由思维方式形成的文化内容,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由大到小的特点,讲时间按年月日,说地址从国家省市县区直至街道和门牌号.3.心态文化由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渗透于文化中的文化内容,如价值观,道德观等.4.历史文化由文化的历史发展和遗产积累而产生的文化内容,如”推敲”“矛盾”等词以及成语的由来.5.汉字文化由中国文字形态特点决定的文化内容.另外,还可以增加一项伴随语言同时发生或表示一定语言含义的体态文化,如中国人表示欢迎或礼貌的握手, 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等等.(三)文化导入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除了注重其知识性之外,目的语文化的涵义和用法也需要讲解清楚,以免学习者在运用时发生偏误.首先,要把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起来,逐渐提高语言习得者的跨文化意识.第二语言习得是在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语言学习,不仅让习得者熟悉地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要让他们学会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诸如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之类的”非自由话题”导入是很有必要的.其次,要着手分析词汇和语法的外在含义,即社会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直观教具,通过语解分析以及在课外举办文化知识讲座等手段来提高习得者对量委重复2O】0.05语言的理解力.教师在文化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教师要有更高的跨文化意识.再者,在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课本撰写者应不断地把有关文化方面的知识注入课文中. 最后,既然学习者和目的与文化的交流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il~put)来完成,我们也可以在导入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的目的语语言材料来影响学生的文化导入程度,进而影响学生的过渡语,使之向目的语靠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赵晨,2002).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习得第二语言的外在标准,为以后的言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在SLk与文化导入之间大体存在着这样的过渡关系:SLA——第二语言学习者——情感因素——移情——语用移情——目的语文化——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这也是本文论述的主线.可以看出,在SLA过程中起作用的诸多因素之中,教师的目的语文化导入与学习者本人的移情作用相结合,是促进SLA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策略.参考文献:[1]仓兰菊.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移入与外语教学….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试刊.[2]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A】.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3]黄颖.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J】.上海电力学院,2002,(2).【4]秦乐娱.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J】.中南大学(社会科学版),2004,(1).[5】昊雪云.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外语电化教学,1997, (4).[6】严玫玫.文化背号知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渗透【J】.伊犁教育学院,2002,(1).[7】杨红艳.学习者情感因素与语言教学[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2004,(3).[8】叶盼云.交际中语言和文化的双向选择【A].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9】张仰奋语用移情与第二语言习得【J].嘉应大学(社会科学), 1996,(3).(本文受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06QN05资助.)(黄霆玮尹萌萌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100083)◆一。
二语习得中的口语教学理论和课堂输入-精品文档
语习得中的口语教学理论和课堂输入、序言?二语习得口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方面。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教学理论,课堂气氛,教学方法和错误改正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学生的二语习得中的口语问题。
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教学理论的结合下,采取多样化的CLT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口语习得。
当学生不可避免地发生错误时,老师针对不同的错误类型,采取相对应的错误改正方法。
二、教学理论?在二语习得教学过程中,将联结主义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克拉申的监察假设有效的结合,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首先,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者通过学习身边的习得者,特别是比他优秀的习得者,可以提高其自身的语言技能,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联结理论认为,通过与目的语相联系来学习第二语言,这是可以肯定的。
俗话说:熟能生巧。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我们听到的例子越多就有更多的机会下意识地去使用它们。
例如,在本科学习期间,英语老师建议英语专业的学生尽可能地多多接触英语材料,特别是英语书籍和电影等。
通过模仿和接触这些材料, 学生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话说,就好像英语时时刻刻在学生身边。
但是,仅仅结合这两个 理论是不够的, 因为学生在环境的作用下习得的知识可能是错误 的,如果不立即纠正,其可能会忽略这些错误。
因此,学生还需 要监察假设来监察及纠正学到的内容。
例如, 由于缺乏的例子和 更正,习惯作用下,学生可能会说“ here comethe story ”, 在 这个时候, 他们需要学习语法规则来约束学到的句子, 于是学生 自然的就改成了正确形式“ here comes the story ”. 总之,这 三个理论的结合是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是有效果的。
三、课堂气氛?至于课堂气氛,老师希望学生能够互动,精力集中,所以老师应该考虑以下事项。
首先,学生应该有强烈的动机。
正如那 句名言所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术报告总结——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研究
学术报告总结——第⼆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研究报告题⽬:第⼆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研究报告⼈:时间:指导教师:报告内容:本报告的主要内容框架:⼀、语⾔迁移:(⼀)什么是迁移(⼆)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语⾳迁移(⼆)词汇迁移(三)句法迁移(四)语篇迁移(五)⽂化迁移三、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四、总结语⾔迁移的研究⼀直是是⼆语习得的重要内容。
我的报告主要从语⾳、词汇、句法、语篇以及⽂化五个层⾯⼊⼿分析母语迁移现象,并通过讨论影响母语迁移的语⾔因素与⾮语⾔因素,从⽽正确认识并积极的克服母语迁移, 以找出有助于⼆语习得的有效⽅法。
最终得出:研究母语迁移,对于⼆语习得以及语⾔教学有着⼗分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报告的选题意义是:语⾔迁移是应⽤语⾔学和第⼆语⾔习得领域⾥的⼀个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第⼆语⾔的习得中,母语起着重⼤的作⽤,描述这⼀现象的术语就是“迁移”。
现阶段普遍认为在⼆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迁移被视为不可忽视的现象。
国内专家学者关于这⽅⾯的研究见仁见智、报道诸多。
因此,探索这⼀现象对于语⾔学研究以及语⾔教学都有着⼗分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试图从语⾳、词汇、句法、语篇以及⽂化五个层⾯⼊⼿分析母语迁移现象,以期为今后英语语⾔教学积累资料。
评价:通过这次学术报告,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学术氛围,⼜享受到了做学术的乐趣。
我这次学术报告选择是对⼆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的研究。
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这⽅⾯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报道诸多。
鉴于上学期对于⼆语习得课程的学习,以及与⾃⼰专业结合的情况,我认为探索这⼀现象对于语⾔学研究以及语⾔教学都有着⼗分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在学术报告会上,⼤学互相交流学术问题。
分享新发现,讨论新问题。
这是⼀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扩展了思路,拓展了视野,为今后的学术研究以及学位论⽂的思路奠定了基础。
在准备学术报告的过程中,也收获良多。
浅谈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浅谈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关键词:语用移情跨交际第二习得教学论文摘要:语用移情指语言习得者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到对方的文化中去,它要求语言学习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必须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将其作为交际的背景知识进行言语交际,因此它是语言习得的较高层次。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第二语言习得.并将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用移情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如何把这些意识运用于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一、引言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然而这句话的英文译文却有不同的版本。
我们选取较为普遍的两种译文来作个比较。
其一为杨宪益夫妇的“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cookamealwithoutriee”.而另一种则是D.Hawkes的“Eventeh cleveresthouseiwfecannotmakebreadwithoutlfour”。
杨的根据中国文化选词,易于被中国读者接受,而Hawkcs则根据西方的文化将riee(米)改成lfow(面粉),这更易被使用的西方读者所理解。
由此可见。
语言的运用与理解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仅仅是掌握—套发音、语法规则和一大堆的词汇,只要这样就能得心应手的用外语来交流思想。
表达感情了。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下。
中国的外语教学一直只注重对语言形式的传授。
而忽视语言形式的运用以及文化背景、文化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其结果就是语言习得者常常犯理解上的错误和出现运用上的不得体。
例如:笔者在读初中时,有一个同学收到在外地读书的笔友的来信,信中称呼为“Dear”,落款是“Yours”,被大家译成中文就是“亲爱的”、“你的”。
于是一时问“—信激起千层浪”,弄得是满城风雨,同学们取笑她,班主任也批评她早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用移情与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作者:黄霆玮尹萌萌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05期摘要:学习者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能否成功掌握目的语的关键。
本文选取了学习者情感因素中的移情因素,从语用移情的角度,探求了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习得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以及对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方面的相应启示。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移情语用移情课堂教学文化导入一、引言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以下简称SLA)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语言教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语言工作者对SLA的研究已经不再仅限于对教学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研究,而是将重点转移到对SLA的主体和中心,即学习者的研究上来,并渐渐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因素——情感以及这些情感对习得的影响。
(一)情感因素(Affective Factors)所谓SLA中的情感因素是指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功能和信号功能的感情(秦乐娱,2004)。
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SLA的影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一个人的内在情感因素对于他能否成功地掌握第二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语言学界对情感因素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把情感研究的成果吸收到自己的五大假说理论中,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该理论认为情感因素直接影响SLA,它会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从而阻碍或加速SLA。
Krashen 在情感过滤假说中提到,当语言习得者没有动机、缺少自信心或心情焦虑、有防范心态时,其心理屏障就会增强,这就使得情感受到过滤:情感过滤量越多,允许进入语言习得过程的输入量就越少;相反,情感过滤量越少,语言习得的量就越多。
由此可见,情感过滤是阻碍语言习得者充分吸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心理障碍,妨碍语言习得者充分利用可理解输入,当情感屏障较强时,习得者也可能听懂或读懂语言输入,但到达不了语言习得机制。
(黄颖,2002)Krashen的理论对SLA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此,语言学家开始着手对此进一步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初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影响SLA的情感因素是相互交织的,包括自尊(self-esteem)、抑制(Inhibition)、动机(包括兴趣)、态度、焦虑、移情、文化适应性、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对个体的文化期望值)等等。
下面将着重介绍“移情”因素,特别是“语用移情”以及与之关联的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二、移情及语用移情移情与语用移情是应用语言学中两个类似却隶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都对SLA产生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影响,但移情是学习者内部因素的一种表征和体现,与动机、态度、焦虑等同为习得的内因;而语用移情则侧重于文化方面的涵义,倾向于鼓励学习者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有意识地对目的语文化加以认识和了解,并牵涉到教材与课堂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可以说,在目的语习得和文化导入之间,移情和语用移情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一)移情(Empathy)移情指能够去想象、领会别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并与之产生共鸣(杨红艳,2004)。
移情可以影响人们对说不同语言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或群体的态度,同时也会影响学习者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效果。
SLA需要广泛的交际活动,而这些交际活动就需要复杂程度的移情。
为了进行有效的交际,学习者就需正确理解别人的认识和情感等状态,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否则,交际就会中断或失败。
(吴雪云,1997)因此,移情问题在SLA中显得十分重要。
(二)语用移情语用移情是移情在语用方面的拓展和推衍,也是语言习得的较高境界,它要求语言习得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必须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以该文化作为交际背景进行言语交际(张仰奋,1996)。
语用移情要求言语交际的双方情感相通,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编码或解码。
很明显,语用移情用于SLA中便是:语言习得者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在言语交际中运用语用移情,美国语言学家Hanvey认为必须经过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表面的明显文化特征的识别,人们的反应通常是对这些特征感到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个阶段是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的识别,反应通常是认为不可置信难以接受的;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相似,但通过理性分析认识到,文化特征是可信的;第四阶段是指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也就是说由于极其熟悉该文化而认为一切都能接受:即思想感情已溶合到对方的社会文化中,这便是语用移情(pragmatic empathy)。
(张仰奋,1996)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而这很明显就要关涉到跨文化交际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凡是涉及到移情和语用移情的概念,就必然涉及到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方面的问题。
那么,语言与文化在SLA中学习者的语用移情方面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三、SLA中的语言与文化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互相依存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和可觀测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代表了文化中特有的民族信念,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则代表了某种民族或社会群体的特有内涵,它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才能更好地传播和交流。
(一)文化的定义文化的经典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他首次将“文化”(Culture)作为一个中心概念加以提出,并对其涵义作了系统的表述:“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严玫玫,2002)文化在语言学习与研究中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早在19世纪,学者们就在注意到从历史角度,解释语篇语言时考虑其所处的年代及其文化因素,将语言研究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紧密地联系起来。
只是到了20世纪中叶因受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外语学习与研究才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文化色彩。
幸而自20世纪70年代起,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文化研究这个学科被认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其对语言——文化语篇的分析能力及解释能力”。
(仓兰菊,1998)(二)语言与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人类具有大体相同的生理结构与心理反映。
因此,不同民族在认知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必然是基本相同的。
不同民族的文化及表达、承载这些文化的不同语言也必然有着相似、相通之处,即人类文化与语言有其共性。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客观世界并不完全相同,不同民族在认知经验方面势必存在差异,即民族文化的个性。
而语言既然有承载文化信息或内容的文化功能,那么不同民族的语言也一定有区别于其他民族语言的个性。
一个人的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
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在母语文化、价值观与主流文化、价值观之间进行学习的。
可见,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是一个人的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学习者的SLA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紧密相关,学习者初学母语之外的一种语言,必然需要专业人员的系统教授和指导,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让他们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因此,既然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是相互渗透的,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又是相辅相成的,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就成为了SLA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四、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同时需要导入相应的文化内容,这已经成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界的共识。
什么是文化导入,文化导入应当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都是大家关注和值得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導入(Acculturation)按照Brown(1980b)的解释,文化导入是第二语言习得者逐步认同新的目标语文化的过程。
Brown的文化导入观点:根据语言习得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吸纳目标语文化的能力,把文化导入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刚接触目标语文化的兴奋和欣快;(2)文化震惊,导致对目标语文化的迷惑或厌恶;(3)文化压力,逐步认同目标语文化;(4)吸纳目标语文化或同化于目标语文化。
Brown认为第三级最为重要。
Schumann(1978a,1978b,1978c)认为SLA只是文化导入的一个方面,一个SLA者导入目标语群体文化的程度决定了他习得第二语言的程度,在此基础上,Schumann提出了文化导入模式(Acculturationmodel)。
他说,SLA的成功程度是由SLA者群体文化和目标语群体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决定的。
所谓社会距离是指一系列社会因素阻挠SLA者作为群体文化的一员同目标语文化接触。
所谓心理距离是指一系列感情因素影响SLA者作为习得个体习得语言。
社会距离起主导作用,心理距离只是在社会距离不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发生作用。
(赵晨,2002)(二)文化导入的内容文化导入的内容都与目的语有关且带有目的语文化特色的文化、历史、民俗等知识,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习俗文化贯穿在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风俗习惯等原因形成的,如称谓、招呼、问候、询问、道谢、致歉、告别等用语的规约。
2.思维文化由思维方式形成的文化内容,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由大到小的特点,讲时间按年月日、说地址从国家省市县区直至街道和门牌号。
3.心态文化由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渗透于文化中的文化内容,如价值观、道德观等。
4.历史文化由文化的历史发展和遗产积累而产生的文化内容,如“推敲”“矛盾”等词以及成语的由来。
5.汉字文化由中国文字形态特点决定的文化内容。
另外,还可以增加一项伴随语言同时发生或表示一定语言含义的体态文化,如中国人表示欢迎或礼貌的握手、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等等。
(三)文化导入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除了注重其知识性之外,目的语文化的涵义和用法也需要讲解清楚,以免学习者在运用时发生偏误。
首先,要把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起来,逐渐提高语言习得者的跨文化意识。
第二语言习得是在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语言学习,不仅让习得者熟悉地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要让他们学会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
诸如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之类的“非自由话题”导入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要着手分析词汇和语法的外在含义,即社会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直观教具、通过语解分析以及在课外举办文化知识讲座等手段来提高习得者对语言的理解力。
教师在文化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教师要有更高的跨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