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节课我给大家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讲: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学科特点
第一部分:基本思想
这里呢,我们先给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来下一个定义,请看大屏幕,我请人起来读一下吧.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指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好,我们看到这个定义里有5个关键词语: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课程内容。
那么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五要素:
学习支持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人力资源、语文课程内容
我们先具体看看学习支持环境指的是什么?
•学校学习支持系统(校园网络系统)
•多媒体演示型教学系统
•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
•电子阅览室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第二个要素:学习资源
那么,什么是语文信息化学习资源呢?
语文信息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语文学习材料。
1、语文课本、教学挂图
2、课文参考资料、工具书
3、课件素材和语文课件
4、优秀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视频
5、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6、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视频录像
7、网上语文图书、期刊、报纸、论文等
8、语文教育BBS(论坛)
我们来看第三个要素:学习方式
协商合作的学习:利用语文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探究学习。
资源利用的学习:借助语文资源,依赖自主发现、探索性的学习。
自主发现的学习: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
实践创造的学习: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
第四个要素:人力资源(即具有信息素养的语文教师)
当然了,这就对教师有了较高的要求
有哪些要求呢?请看大屏幕
•观念更新,了解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
•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技能
•掌握教学设计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五个要素:语文课程内容
如图是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必须依据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来制定
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有这么三大方面:
一是经典文本的学习
二是语文知识的掌握
三是语文活动的开展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部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
1、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程整合的演示工具
“演示工具”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和最低层次。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现成的计算机辅助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中,选择出与自己课堂相关内容,用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讲解;也可组编成讲演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及图表、动画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如在进行《海底世界》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首先设置了海面波涛汹涌的景象,进而引入海底,形成动静鲜明的对比,使学生有着新鲜的感觉。
接着通过多媒体画面帮助学生感受海底的美丽世界,再通过文本内容进一步图文对照,感受课文表达之美。
这样集音、像、文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进行语文学习,能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信号将语言与实践相互融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局限,使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程整合的资源工具
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供一些教育网址,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库中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从信息中获取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3、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程整合的交流工具
交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具备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兴趣,利用qq或e-mail等信息工具开设一些语文讨论专题,让学生在有趣的讨论中,各抒己见,明辨是非,从而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
4、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程整合的辅助工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训练、口语交际、游戏、测试等教学软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解答中得到了辅导和帮助,部分学生实现了个别辅导及个别化学习的目标。
这样做,克服了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弊病,学生
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5、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
语文教学中要涉及到汉语的自身规律和复杂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
教师可根据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情景。
在学生学习时,教师向学生提供知识文化背景,把语文内容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等。
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总结一些科学规律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们再来学习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总结下来,有如下几点
•基于新课程的“情境探究”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
•基于英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
•基于英特网的在线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
•我们先来看看(1)基于新课程的“情境探究”模式
屏幕上这个图就是很好的说明,我们来看一下
(2)基于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模式
•围绕“概念框架”进行的支架式自主学习(初中语文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围绕“真实问题”进行的抛锚式自主学习(海底世界-小学六年级语文课)
一、创设情境
老师说:大海一望无际,波澜壮阔。
这神奇而美丽的大海令人赞叹,令人折服,你可曾想过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来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奥秘吧
教师播放《大海的歌》录像片断。
初步了解大海深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这是抛锚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愿望,为学习课文、浏览网页做好铺垫。
二、确定问题
课文情景朗读,确定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从哪里可以看出海底物产丰富?
确定问题,抛锚定位这是抛锚式教学的第二个关键环节,抛锚定位,确定问题
三、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课文,浏览网页,协作磋商,合作探究。
运用网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模拟“海底畅游”鼓励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来完成知识的建构。
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
•围绕“事物多面性”进行的随机进入式自主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瀑布)
首先,教师在教学前让学生背一背《望庐山瀑布》,再用多媒体创设了与课文内容相符的瀑布的活动的景色,以此引入课文,使学生对瀑布产生感性的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基本情境)
然后,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诸如:“第一小节,作者主要写了什么”等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声音、色彩、形状等不同的侧面感受和理解文中所描写的瀑布的雄伟、壮丽。
(随机进入学习)
为了进一步增进学生对文中瀑布“形状”的理解,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如烟,如雾,如尘”然后教师在保留句子愿意条件下,将原句扩展为“像烟一样飘渺,像雾一样厚重,像尘一样迷蒙”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感受瀑布的意境。
(思维发展训练)
我们再来看一下(3)在线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在线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图示
(4)基于英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图的分析:协作成员的活动:环绕主题,收集资料,制作网页,
互相观看,发表意见,总结体会,
(5)基于语文专题研究的开发型学习模式
分析图
结构化知识展示:把教材内容相关文本、图形、动态资料结构化处理
扩展性学习资源:扩展性学习素材/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学习工具(字典、辞典、仿真实验等)
网上协商讨论:答疑和指导/远程讨论区域
网上自我评价: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总结性考查
提供学习工具:协商、集成、创作工具
我们最后来学习一下第五部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学科优点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瀑布
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听声音,然后向同学们猜是什么的声音
2、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情感体验
我们看到,在刚刚的教学解说片中教师首先展示圆明园里举世无双的景象,然后又播放圆明园瞬间毁灭的片段:
大火熊熊燃烧,浓烟滚滚,所有珍宝化为灰烬。
这种从有到无的强烈反差,让学生的心缩的紧紧的,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痕。
在这里,没有思想灌输,有的只是对文化的认识,对历史的反思。
从而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独特感受,获得情感体验。
3、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比如学习《五彩池》这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老师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五彩池的资料,了解五彩池的美丽景色及其形成的原因,再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模拟组成旅行社,小组成员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制作幻灯片。
然后各组学生扮演导游,向“游客”(其他同学)介绍五彩池的美丽景色以及呈现五彩颜色的成因。
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很快弄懂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即五彩池的特点及成因。
4、丰富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例如写一次比赛活动时,过去主要是组织学生以参加比赛和观看比赛场面等活动加以描绘,但这往往会受天气、时间、地点、场所制约,大部分学生记忆只停留在大声“加油”中,而忽视参赛队员的动作、神态、场外观众的表情和场上气氛等,如果通过多媒体录像,将比赛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回放,定格某一瞬间场面,便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启发和引导学生“重返”比赛场面并进行搜寻和提炼,悟出写作的方向、在脑海中呈现军事写作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