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优秀教案
《观察物体(二)》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80——81页的第一和第二两个红点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的操作、观察、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一组正方体实物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一组正方体实物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训练其空间想象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依据同样的视图要求,拼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教具、学具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多个苹果、正方体模型。
学具准备:若干个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4分钟)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苹果吗?学生回答后,再次提问:我们每个人都吃过苹果,那么谁能说说苹果里面的样子呢?待学生发表意见后,取出两个苹果,让学生切开看一看,如果学生都是竖着切,就动手给学生横着切开苹果,展示给学生看。
师归纳: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观察,我们就会得到不同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要学会用我们聪慧的眼睛,多角度的观察事物。
(设计意图:上课一开始,通过切苹果的鲜活事例,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保证了新课的顺利进行。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0分钟)1、猜物体。
师:同学们下面这组图片是老师从不同方向拍到的,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吗?(课件展示,一个小女孩造型的红色盖子的瓷杯)学生大胆猜测师:它是一个漂亮的茶杯师:再看一下组,你一定能猜出来。
(课件展示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冰箱和冰柜的形状)生:……2、猜货物的箱数师:(课件展示课本中的情景图)仓库里工人师傅在整理货物,小军推了一车货物,站在梯子上的师傅说已经放了两箱,站在正面的小明赞同梯子上的师傅的说法,而站在侧面的小红却说只放了一箱,他们都大惑不解,你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出示探究提示:a.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摆出正方体去分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6.1 观察物体-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6.1 观察物体-青岛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内容中的“观察物体”单元,是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几何图形。
2.学会观察、比较和分类几何图形。
3.学会使用几何图形的名称。
4.能够简单地绘制和描述几何图形。
5.发展观察、比较和分类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指由点、线、面组成的图形。
本节课主要学习以下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观察、比较和分类几何图形在课堂中,老师会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来学习和认识几何图形。
例如,老师会给学生展示不同大小和颜色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分别比较、分类。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比较和分类几何图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除了展示物体,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室的环境中寻找具有不同形状的物体,比如窗户是长方形,黑板是正方形等等。
3. 使用几何图形的名称在观察、比较和分类几何图形的过程中,老师会指导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名称,并与实物对应。
例如,老师会将正方形和实物(如物品的盒子)对应,将长方形和实物(如书的封面)对应。
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并记忆几何图形的名称和形状。
4. 绘制和描述几何图形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几何图形,老师会引导学生绘制和描述几何图形。
首先,老师会将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绘制,并告诉学生如何通过绘制来描述几何图形。
此外,老师还会让学生尝试自己绘制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并对比大小。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定义及其分类、学会使用几何图形的名称、发展观察、比较和分类事物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老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几何图形,并能够绘制和描述几何图形。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展示物体、观察物体、比较物体、分类物体、命名几何图形、绘制几何图形以及描述几何图形等。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几何图形的定义及其分类、学会使用几何图形的名称,并能够简单地绘制和描述几何图形。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③
从前面看 形状不相同。
摆一摆,再从前面、侧面、上面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
②
③
从侧面看 形状相同。
摆一摆,再从前面、侧面、上面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
②
③
从上面看
形状相同。
归纳总结:
1. 同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观察的结果可能不相同,也可能相同。
试一试
1.摆一摆,看一看,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上面
侧面 前面
前面
左侧面 上面
试一试
2.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连一连。
试一试
3.看一看,填一填。
①②③
① ①③
梳理小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状不同。 2.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有时不 相同,有时也可能相同。
先摆一摆,再从前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
②
③
活动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先利用老师提供的学具(立方体木块)摆出图①② ③ ,再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图形画下来。
2.观察物体时,要选择最佳的观察角度(眼睛要平视)。
先摆一摆,再从前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
②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趣味拼搭
活动一:小组探究的问题
1.学生分组根据教师的提示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物体 2.说一说你观察的结果
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活动要求:
1. 三个人一组,先利用老师提供的学具(立方体木块)摆
成
,再交换观察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把每次看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
西
乾 明
林 寺
寺
题西林壁
宋代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2
.
3
.
4
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 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5
六 趣味拼搭 ----观察物体
.
6
穿越篇之二年级(下)
五 谁的眼睛亮 ----观察物体
.
7
.
8
(侧面)
(正面) .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
36
作业:
1.课本76页第5题 2.七年级的问题探究(选做)
.
37
.
28
自主练习
3.看一看,填一填。
①②③
① ①③
.
29
实验4.勇攀高峰
4
5
25+4=29(棵)
.
30
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收
园
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我知道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 状是不同的
我能够辨认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
31
烟云
皇冠峰
龙虎山
锦绣谷
.
32
(穿
上越 状从
)篇 三
(上面)
9
小芳
小强
小平
小强看到的 在
.
的哪一边?
10
小芳
小强
小平
.
11
.
12
下面这些图分别 是从哪个方向上
看到的?
左面
上面 .
正面 13
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 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观察物体(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观察物体》一课。
一、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中,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组合。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能够识别和组合简单的几何图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认为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组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立体模型和几何图形,同时也请大家准备了一支笔和一张纸,用于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请大家观察一下教室里的桌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并描述一下看到的形状。
然后,我会引入一些简单的几何组合,比如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请大家尝试画出这样的组合图形。
我会让大家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比如用我准备的几何图形拼出一些简单的物体,以此来巩固大家的学习。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用板书来展示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图形,比如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和简单的几何组合。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让大家回家后,找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并尝试画下来。
同时,也请大家尝试拼出一些简单的物体,并用文字描述一下自己的过程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于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进行几何组合的实践操作中,还有一些学生存在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后尝试更多的观察和拼组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特征,记录相关信息,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能够运用信息窗的方法,提高观察物体的细节和专注度。
•能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物体分类体系。
•能够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丰富物体的相关知识。
2.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信息窗的方法,提高观察物体的细节和专注度;对观察结果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物体分类体系。
•难点: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丰富物体的相关知识。
3. 教学准备•运用信息窗的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教学实物。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发挥联想、形成问题。
引导学生们寻找类似物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同时,启发学生们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特征,记录相关信息。
4.2 展示和介绍信息窗的方法通过演示展示信息窗的方法,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以先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们模仿你的优点。
学生也可以动手制作自己的信息窗。
4.3 运用信息窗进行观察运用各种信息窗的观察工具对教学实物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们关注物体的不同细节和特征。
可以通过提问等方法,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们不断提高观察的精度。
4.4 归纳总结观察结果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物体分类体系。
通过类比或举例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各类物体的特征和联系。
4.5 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丰富物体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们进行课后练习和自主探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运用信息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观察的精度和深度,丰富物体的相关知识。
5. 课后作业1.制作一个信息窗。
2.通过信息窗的方法观察一个生活中的物品,记录相关信息。
3.假设你是科学家,请运用信息窗的方法,观察一个未知的物体,并记录相关信息,推测物体的各项特征和功能。
6.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生动、具体,利用信息窗的方法进行观察,让学生们思维更深入。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体;2.能够分类物体;3.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和属性。
二、教学重点1.了解物体的概念;2.学会分类物体;3.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观察物体的形状和属性。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具、物品样本等;2.学生准备笔、本、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出示多个不同的物品,请学生描述这些物品,并讨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引出“物体”这个概念,并告诉学生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观察物体。
2.概念讲解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不同的物品,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不是物体,并解释物体的概念。
之后告诉学生物体有很多种,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些物体分类,引出下一个环节。
3.分类活动教师为学生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根据这些物品的相同点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并告诉学生分类的作用是方便我们观察和认识物体。
4.观察活动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个物体,并让学生用手摸、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嗅觉闻,来观察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属性。
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这个物体的形状,并记录下来它的属性。
5.教学总结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加深对物体概念的认识,分类和观察方法的掌握。
六.作业布置1.回家观察家中的物品,把它们按照相同点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写在笔记本上;2.选择一个物品,用纸和笔画出它的形状,并记录下来它的属性。
七、教学后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表现非常积极,他们认真观察着每一个物体,并对每一个环节都有热情地参与。
在分类环节中,他们明确了分类的作用,并且对分类方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观察环节中,他们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并用手和眼睛亲自去体验了观察的过程,这对他们的认知和感官体验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总之,这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特点,他们在参与中掌握了知识,并提高了对物体、形状和属性的重视意识。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优秀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观察物体观察物体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4—75页红点和绿点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实物,学会辨识从不同方位(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一组正方体(3到4个)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完成从实物到视图的转化。
2.通过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通过参与动手摆一摆正方体、观察正方体,思考、归纳观察方法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辨识从不同方位(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课件、每人一套小正方体、任务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老师想和同学们玩个游戏,谁愿意来?找4名同学上台表演。
按同学来的顺序编上1号、2号、3号、4号。
游戏有游戏的规则,请大家认真听,这个游戏的名字就是听口令找位置。
听清老师的指令,找准自己的位置。
同学们当裁判,看谁找的又对又准。
各自说一下自己的号,让上台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号记住号。
游戏开始,请1号同学站在4号同学的前面,2号同学站在4号同学的左面,3号同学站在4号同学的右面,1号、2号、3号同学找到位置后要大家看看他们站的位置对吗?大家为找对位置的同学鼓掌。
三名同学在找各自位置时,中间的同学能乱移动位置吗?(不能)为什么?4号同学在原地没动为他的表现鼓鼓掌,他做的很好。
请这三位同学同时面对4号同学,他们看到的样子相同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4号同学。
1号同学是从前面观察的,2号和3号是从左右面观察的,左右面我们也可称为侧面,(板书前面和侧面)大家仔细看,观察哪一面眼睛就正对着哪一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现在考一考大家,比一比谁的眼睛亮?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认真看图,根据小朋友站的位置说出看到的相应图形。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并能通过观察物体,获取物体的基本性质;2.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窗,观察物体,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比较;3.能够对物体进行整体和局部观察,并通过观察获得相关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1.确立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2.熟练运用信息窗观察物体;3.掌握通过观察,整理信息,分类比较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1.学生通过举例,了解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将观察到的信息分别填入信息窗中;3.学生通过信息窗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和比较。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的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方式,了解物体的基本性质;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记录观察到的信息;3.学生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和比较。
第三课时:整体观察1.学生通过整体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记录观察到的信息;3.学生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和比较。
第四课时:局部观察1.学生通过局部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的特定性质和部位的名称;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的特定部位,记录观察到的信息;3.学生可以将所得信息和整体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和分类。
四、教学活动与方法1.情境教学法;2.合作学习法;3.课堂讨论法;4.操作实践法。
五、教学交互1.教师与学生:教师宣布物体,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信息、整理信息;2.学生与学生: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分享操作,讨论分类比较的方法。
六、教学评估1.可以通过教师布置的练习习题,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信息窗的使用方法;2.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和分享,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分类比较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趣味拼搭——观察物体-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趣味拼搭——观察物体”,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和方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1. 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2. 观察物体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下的变化;3. 学习利用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拼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方位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观察物体。
2. 如何让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模型等教具。
2. 学生准备:每组一套积木、模型等学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物体,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物体的基本方位和角度,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4.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信息,讨论如何将物体拼搭出来。
5. 展示成果:每组将拼搭好的物体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观察和拼搭的过程。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2. 主体部分:物体的基本方位和角度、观察物体、拼搭物体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尝试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拼搭出所观察的物体。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和拼搭实践,让学生掌握了物体的基本方位和角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观察物体,并将观察到的信息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共同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实物教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观察物体(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观察物体(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识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理解物体的三视图。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识别物体的形状。
2. 物体的三视图:理解物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3. 实际应用:运用观察物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识别物体的形状,理解物体的三视图。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运用观察物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识别物体的形状。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物体的三视图,引导学生理解物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并学会如何绘制物体的三视图。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物体、识别形状、绘制三视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强调观察物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物体、识别形状、绘制三视图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6.观察物体 青岛版(六三)(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6.观察物体一、单选题1.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广场北偏西30°的方向上,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2.丽丽家在学校的南偏西35°方向上,距离学校约400米;那么学校在丽丽家的()方向上,距离约400米.A. 南偏西35°B. 西偏南35°C. 北偏东35°3.芳芳家在红红家北偏西40°的方向上,那么红红家在芳芳家()的方上.A. 北偏西40°B. 南偏北40°C. 南偏东40°D. 北偏东40°4.商店和学校都在广场的正南方,商店离广场500米,学校离广场200米,那么学校离商店()米。
A. 300米B. 500米C. 700米二、判断题5.如果你去商店时,向北走了400米,回来时你应该向东走400米.6.丽丽家在贝贝家北偏东45°的方向上,那么贝贝家在丽丽家的东偏北45°的方向上.7.小明沿直线向东走100米,再向西走100米,又向南走100米,这时他在出发点北100米.三、填空题8.在地图上,测得杭州在温州北偏西约15°方向上,那么温州在杭州________偏________约________°方向上。
9.小军和小红背靠背站着,小红面朝西南面,小军在玲玲的________面。
10.图1中点A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点C在点A的________偏________度方向上。
11.以学校为观测点:①邮局在学校北偏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②书店在学校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③图书馆在学校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④电影院在学校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四、解答题12.仔细观察,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1)从青城看,蓝城位于________偏________度方向;从蓝城看,青城位于________偏________度方向.(2)有两辆汽车分别同时从青城和蓝城相对开出,客车速度为80千米/小时,货车速度为50千米/小时,几小时后两车相遇?(3)请你在图中标出两车相遇的大致位置.13.看图回答(1)笑笑家距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200m,图上距离是________cm;图上1cm表示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m,这个示意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2)乐乐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cm,实际距离是________m.(3)欢欢家在学校北偏西60°方向,实际距离600m的地方,请在图中标出它的位置.(4)请你根据上面的示意图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观察物体》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观察物体》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6课《观察物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的观察,以及通过观察来识别物体的种类和用途。
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并运用这些特征来对物体进行分类和识别。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
2. 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和识别。
3.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物体的特征,避免主观臆断。
2.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物体特征与物体分类之间的联系。
3.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1. 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物体,如积木、球、方块等。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物体的特征和分类。
3. 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内容的展示和讲解。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 观察: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物体,记录下其特征,并进行分享。
3. 分类: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分类,如按形状、大小、颜色等。
4. 识别:展示一些新的物体,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进行识别。
5. 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目标: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和识别。
2. 教学难点:正确观察物体的特征,建立物体特征与分类的联系,运用观察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3. 教学过程:引入、观察、分类、识别、应用。
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物体,描述其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尝试进行分类。
2. 根据观察到的特征,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同时,通过分类和识别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观察物体3(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观察物体3》年级:四年级下册科目: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展示不同方向的物体图片。
2. 实物模型或图片,供学生观察。
3. 观察记录表,供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简单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告诉我,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物体的前面,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物体的侧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物体的上面。
二、新课内容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复杂的物体,如建筑物、动物等,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告诉我,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吗?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物体的前面,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物体的侧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物体的上面。
3. 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记录下来。
4.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巩固练习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物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说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五、作业布置1. 观察家里的物品,从不同方向观察,并记录下来。
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面看
从(
)面看
店子镇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第二小学_学校 课题 观察物体——我学会了吗 知识与能力 教学 目标 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复习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初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值观 内容 分析 教法 谈话 学法 教材处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的故事情节) 教 师: 四个盲人为什么摸同一头大象, 而他们的描述却不一样呢?引 学 导学生说出因为他们四人摸到大象的部位不同。 过 小结:实际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也可能是不同的。今天 程 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到历史博物馆去看一看吧! 【以有趣的动画引入对本节课的回顾整理, 学生的兴趣瞬间高涨。 】 二、合作探究,回顾整理 1.看一看,猜一猜 (大屏幕投影画面) 二次备课 讲授 练习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课型 新授 第 3 课时
学法 教材处理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谈话: 同学们认识这里吗?这里的风景美不美?我国古代伟大的诗 人苏轼在游览了庐山之后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句。 (课件出示)为什 么同一座山却能看到各种不同的形状呢? (学生尝试回答) 相信学习了 教 学 过 程 今天的内容后你就能很快地解答出来了。 (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这幅图片, 你能准确地找出每只 动物看到的形状吗? 学生练习,集体交流。 教师出示观察注意事项。 【用优美的风景, 脍炙人口的诗句来导入, 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二次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优秀教案
观察物体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74页红点及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观察活动,能正确地辨认从不同方位(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和相对位置,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辨认从不同方位(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一组物体的三视图,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课件、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模型。
课前诵诗活动:谈话: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学生背诵,课件逐句出示该首古诗。
提问: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师小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
这里,诗人是从不同角度对实物进行观察。
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以前学习辨认从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简单物体(单个具体事物)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因此,以学生四年级学过的古诗《题西林壁》引入新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生谈话,引出方位教师谈话:小文、小丽、小刚三个人在玩有趣的拼搭积木游戏,我们一起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请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站在不同的位置:小文坐在积木的正面,小刚坐在积木的侧面,而小丽看到的是积木的上面。
(同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正面、侧面、上面)2、提出数学问题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1)每个同学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的图形?(2)为什么看到的形状不一样?(3)他们所站方位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77至79页信息窗1第1课时教学目标:123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茶壶、9袋各种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
课前准备: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2、3、4号,发给小组长一组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暑假生活即将结束,你又要和同学在一起了,同班同学那熟悉的身影还记得吗?生:(齐答)记得。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
这儿有一位同学的照片,猜猜看,他是谁?(出示一张学生背面的照片,学生情绪高涨,都做了自我判断,教师又出示这个学生侧面的照片,一部分学生已猜到,此时教师又出示这个学生的正面照片,学生为自己的正确猜测叫好。
)师:你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生1:正面看得清。
生2:看后面不好辨认。
师:同是一个学生,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生:我站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在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样子。
师:答得真棒!掌声鼓励。
师: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这位同学的样子也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评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以同班同学的照片巧妙引入,新颖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讲授新课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一)观察同一物体师:请把茶壶放在桌子中间,茶壶嘴对着1号座位的同学。
(学生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坐好)师:你坐在这个位置,请问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生1:我看到了茶壶把和茶壶盖。
生2:我看到了茶壶嘴和茶壶盖。
生3:我看到了茶壶嘴、茶壶身和茶壶盖。
师:咱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请1号座位的同学到2号座位,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依次换位。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你现在看到的茶壶又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纷纷发言)。
观察物体练习(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观察物体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特点进行推理、判断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 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判断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3. 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识别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特点进行推理、判断和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们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一样吗?有哪些不同?2. 探究新知- 分组合作,让学生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
-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图形特点,并进行交流分享。
- 通过观察和推理,让学生判断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3.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 学生互相检查,共同讨论解题方法。
4. 总结提升-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强调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家里的物品,从不同方向绘制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图形。
2. 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特点,判断物品的形状和位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识别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复习铺垫回忆旧知
1.课件出示走进商场——观察物体(信息窗1,只有冰箱),复习辨认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
谈话:同学们经常逛商场,这个场景你们见过吗?图中的冰箱从不同的方位看分别是什么形状?(课件出示3种形状学生选择)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2.课件出示信息窗1(有冰箱和冰柜两个实物)
谈话:只有冰箱我们会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和辨认,现在图中有冰箱和冰柜两个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又会是什么形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位看一组物体是什么形状。
(板书课题:观察一组物体)
三、操作观察合作交流
1.借助经验大胆猜测
谈话:(课件出示3组形状)请同学们猜猜每组形状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呢?学生猜测。
2.模拟观察验证猜测
谈话: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为你准备的两个纸盒来代替冰箱和冰柜,按照信息图中冰箱和冰柜的摆放放好。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进行观察,注意观察时,视线要与所观察的面垂直,(教师边讲边演示怎样观察)并把观察到冰箱和冰柜一组的形状和课件出示的形状进行对照,看看课件中的每一组形状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
3.小组合作,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汇报。
5.想、画,进一步明确形状。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和交流,请同学们想一想,试着画一画冰箱和冰柜这一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
(学生画,教师指导)
6.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谈话:请同学们利用老师为你准备的另一组学具(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体)摆放的位置不同,从不同的方位看分别是哪组形状。
(课件出示形状,学生分组观察,教师指导)
四、拓展应用。
1.说一说。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第1题。
2.看一看,连一连。
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3.想一想,摆一摆。
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先想象,在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交流。
为信息窗2做铺垫。
五、课堂小结。
谈话:请同学们谈谈你、老师或你的同学这节课的表现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让学生经历猜测——观察——验证这一探究过程,通过设置模拟情境,学生亲自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合作交流,充分感知一组物体,建立一组物体形状的表象。
同时老师及时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和合作交流能力,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