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 税收问题 -青岛版六三制
六年级下数学优秀教案5篇
六年级下数学优秀教案5篇六年级下数学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学生具备一定的小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去过体育场,对体育场的跑道和起跑线并不陌生。
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
也很难通过经验和观察得到,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具体分析起跑线的位子与什么有关。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关键: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汇报调查,引入课题(8分钟)1、汇报调查情况课前,我让大家调查运动场的情况,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2、课件显示如下情境图: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引导得出:运动员进行跑步比赛。
师: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弯道处外圈比内圈长一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5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5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9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9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材分析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
要确切地表示这种具有相反方向的量,仅仅运用原有数(自然数和分数)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来,于是产生了正数和负数。
数从表示数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表示相反方向的量,是数的一个飞跃发展。
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有理数中学习,本课教材所处的位置,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所以说,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负数的引入是数系的。
一次扩展,为今后学习实数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下了基础。
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学生切实地学好。
学情分析负数切实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天气预报”和存折上的“支出存入”情况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储备比较丰富,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对于理解正、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做了准备。
教学要求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教学建议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一、单元一:数字与运算1.1 教学目标:1.1.1 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数的分类、数的读法、数的整体与部分关系等;1.1.2 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1.1.3 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1.2 教学重点:1.2.1 对数的分类、读法等进行深入探究;1.2.2 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1.3 教学难点:1.3.1 解决数的整体与部分关系问题;1.3.2 掌握复杂的运算规则。
二、单元二:几何图形2.1 教学目标:2.1.1 熟悉各种几何图形的定义;2.1.2 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2.1.3 学会利用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计算。
2.2 教学重点:2.2.1 熟悉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2.2.2 掌握利用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计算。
2.3 教学难点:2.3.1 了解几何图形的各种性质;2.3.2 掌握几何图形计算的方法。
三、单元三:简单方程式3.1 教学目标:3.1.1 掌握方程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3.1.2 解决简单方程式及其运算规则;3.1.3 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重点:3.2.1 熟悉方程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3.2.2 掌握解决简单方程式和运算规则。
3.3 教学难点:3.3.1 解决复杂的方程式;3.3.2 利用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单元四:分数的基本概念4.1 教学目标:4.1.1 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4.1.2 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4.1.3 培养学生的分数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2 教学重点:4.2.1 熟悉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4.2.2 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3 教学难点:4.3.1 解决复杂的分数计算问题;4.3.2 利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单元五:图形的比例关系5.1 教学目标:5.1.1 了解图形的比例关系;5.1.2 掌握图形的放大、缩小、平移等变换;5.1.3 培养学生的比例思维和群众协作能力。
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集体备课 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集体备课纸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让
学生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完成
课堂练习。
在计算税收问题的的过程中有什
么需要注意的问题?怎样避免失
误?
学生总结这节课
所学知识。
再回顾
一遍税率问题.
与生活联系起
来,感受税率数
学知识的使用价
值,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尤其是纳
税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数学思
考的意识和能
力;同时,为了
照顾到不同层次
学生的实际情
况,我设置了两
个个梯度的练习
内容,一是填空
题,是本节课所
学知识的再现,
需要所有学生都
要掌握的;二是
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是对所学知
识的灵活运用,
体现出解决问题
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百分数(二)《税率》|人教新课标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百分数(二)《税率》|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税收意识,使其认识到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税率的概念2. 税率的计算方法3. 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税率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税率的概念,并能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税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税率的概念:税率是指税收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关系。
(2)讲解税率的计算方法:税率 = 税收÷ 计税依据× 100%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税收实例,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并能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税率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学生掌握税率的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税收意识,使其认识到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税收意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它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税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税收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例如,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我们买东西时支付的价格中包含了什么吗?”“税收是如何帮助我们的社区和国家的?”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精选6篇)
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精选6篇)六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纳税的计算。
预习题: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纳税的一些资料;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认识、了解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
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之一。
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
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_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
(进行纳税意识教育)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板书:纳税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2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税率》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税率1. 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率”实际问题的过程。
2. 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 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重点:理解税率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难点:解决有关“税率”的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纳税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纳税的问题。
师: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因此,每个公民都有纳税的义务。
你都知道哪些税收的种类?生1:我知道有个人所得税。
生2:我知道有营业税、增值税。
生3:我还知道有消费税、印花税。
……师: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你觉得税款的多少可能与哪些条件有关呢?先跟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请一个小组派代表把你们讨论的结果汇报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不同种类的税,征收的标准一定不一样,我们课前调查过了,也就是不同税种的税率是不同的,所以税款的多少与税率有关。
•税款的多少除了与税率有关,还应该跟收入的多少有关。
……讲解: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师:跟同桌讨论一下应纳税额、税率和相应的收入这三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桌进行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小结:税率=应纳税额÷收入应纳税额=收入×税率收入=应纳税额÷税率师:明确这些术语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例3)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呢?生:已知“按应纳税销售额的3%缴纳增值税”,意思就是增值税是应纳税销售额的3%,求增值税是多少万元,就是计算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0×3%=0.9(万元)。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6篇)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6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掌握影子长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能学以致用,解决大树、旗杆、高楼等物体有多高的问题。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教学难点: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之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前测量数据,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预习导学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段小视频。
2、师:同学们,物体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3、师:所形成的影子的长短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班班通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4、师:那么物体的影子长度和物体的高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二、新课探究1、探究两根长度相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
师:通过同学的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相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生分析数据,汇报)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相同长度的竿,影长是相同的。
2、探究两根长度不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师:通过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不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生分析数据,汇报)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不同长度的竿,影长是不相同的。
3、探究竿长度与影长之间的关系。
(出示表格)1号2号3号4号竿长/cm影长/cm竿长与影长的比值要求: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小组合作完成)观察比较:比较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思考,交流,汇报)结论: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长度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同的。
4、验证结论师:刚才发现的结论正确么?如果是正确的,老师课前还准备了5号竿,同学们运用所发现的结论,计算一下5号竿的竿长。
小学六年级税收数学教案:让孩子了解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财政收入而向全社会征收的现金或非现金财产的行为。
税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为国家提供必要的财政收入,还能够调节经济环境和促进社会公平。
但对于一个小小的学生来说,却可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本篇文章就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税收的本质。
一、前置知识在介绍税收之前,我们需要先对一些相关的概念进行说明。
1.1货币货币是指一种通用的交换媒介,它具有以下特点:①构成物质:货币是具体物品或虚拟物品(如数字等)。
②通用性:货币是经过强制力干预或自由意愿公认的支付手段,充当中介物,通常可以买到货币可以买到的所有商品。
③可代替性:货币可以代替其他一切支付方式,如直接交换、债务归还等。
1.2收入收入是指企业或个人在某一时期内所获得的全部经济收益,包括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
在税收领域里,由于征收税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财政收入,因此这里的收入指货币收入。
1.3税收税收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财政收入而向全社会征收的现金或非现金财产的行为。
二、教材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寻找适当的教材来支持我们的教学,为孩子们提供深入理解税收的可能,以下为教材推荐:2.1《小学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探究税收的作用》3.2《探究未来》六年级第一单元《税收与公共服务》这两本教材对于税收知识的介绍都比较详细,是小学生了解税收的不错的教材。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以下内容:4.1认识税收的概念5.2了解税收的主要形式6.3理解税收的作用四、教学方法7.1讲解法:通过老师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税收的概念、形式和作用。
8.2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导,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税收的意义。
9.3讨论法:让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加深对税收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0.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开启教学:“假如你想买一支笔,但是你手里只有 1 元钱,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提醒学生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税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百分率”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百分率的定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难点:如何将百分率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思考:商场进行打折促销,原价100元的商品,打八折后售价是多少?2.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4.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百分率的定义,并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百分率进行计算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百分率的定义2. 百分率的计算方法3. 百分率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原价200元,打八折;(2)原价500元,打九折;(3)原价800元,打七折。
2. 应用题: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满300元减50元,小明购物金额为400元,请问他实际支付了多少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百分率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使用百分率进行描述和计算,试着举例说明。
重点和难点解析百分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整个教案的核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税率-人教新课标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税率——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税收意识,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税率的概念2. 税率的计算方法3. 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税收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性,引出税率的概念。
2. 讲解税率的概念税率是指税收占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比例。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是10000元,税率是20%,那么他需要缴纳的税款是2000元。
3. 讲解税率的计算方法税率的计算公式是:税率 = 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 100%。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4. 实例讲解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计算税率,巩固所学知识。
5. 讲解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讲解税收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税率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税率的重要性。
同时,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税率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税收意识。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税收意识,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税收观念,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税率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4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4篇)一、填空题。
(24分,每小题2分)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4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60~61页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1、学习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2、学会步测和目测,体验步测和目测的价值。
教学准备:卷尺、测绳、标杆一、认识测量工具教师播放农民在平整土地;工人在兴修水利、建造房屋时进行测量的场景。
师: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些场景?你知道测量的工具有哪些?教师说明:测量土地时要用到标杆、卷尺、测绳等工具.二、测量方法研究学习1、利用工具实际测量师:如果要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可以怎样来测量?教师小结: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师: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应该如何来测量?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实际测量”)(1)两个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2)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第三个人把另一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 点的标杆挡住;(3)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根据测量距离的长短来确定分段测量的段数.)(4)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测定直线以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所要测量的距离了2、步测和目测(1)步测师:你知道1步的长度如何测量吗?组织学生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明确测量方法。
提醒学生在实际进行步测时,要注意迈步均匀,防止步子忽大忽小,向前走时尽量保持直线进行。
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相对准确些。
教师演示1步的长度:从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教师演示步测的过程:先量出几十米的一段距离,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3、4次,记好每次走的步数,然后再算出平均每次走的步数,再算出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2)目测师:你现在能不能坐在座位上估算一下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师:这种只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的方法叫做目测.教师出示图片“参照图”,帮助学生练习目测.教师说明:目测时容易受地形的影响,如在开阔地,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短,而在狭长的地方又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长。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5篇)
在数学课上六年级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每个六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之前都应该写六年级数学教案。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内容“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目标: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教学难点:能针对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谈话导入说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
二、看图分析,回答问题1、电脑课件呈现下面三幅统计图。
获得信息,学生回答条形: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扇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生看书试说,讨论汇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直接看出29届获得的奖牌最多;从折线统计图中看出金牌数的变化;扇形统计图能看出29届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学生互相说说特点第(1)小题,表示各种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应该选择扇形统计图;第(2)小题,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第(3)小题,表示身高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折线统汁图。
奥运会折线统计图: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数量的变化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1)小题,表示各种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应该选择扇形统计图;第(2)小题,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第(3)小题,表示身高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折线统汁图。
三、巩固升华完成课后的“练一练”。
四、全课小结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板书设计:奥运会折线统计图: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数量的变化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课后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百分数(二)教案5 纳税与折扣
5 纳税与折扣⏹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页,纳税与折扣⏹教学提示纳税与折扣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纳税的意义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的计算是有关百分数的知识一种具体应用。
折扣是商家搞促销活动经常要用到的一种手段,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教学前先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了解纳税与折扣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理解“折扣”含义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能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过程与方法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法制意识,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重点、难点重点:税额的正确计算以及对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的正确解答。
难点:对税率的正确理解,以及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小调查,了解景点彩虹谷的有关资料,搜集有关纳税和折扣方面的信息,用于课堂交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课件出示彩虹谷的图片:课前大家对彩虹谷的有关资料进行了调查,谁能通过当小导游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生:景区位于沂水县城东2.5公里,总面积350公顷,规划总投资5980万元。
2003年投资开发,一期工程投资2600万元。
现已建成雪莲湖、彩虹谷、情人谷、欢乐谷、野战谷、滑草、摸鱼池等项目,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参与、表演于一体的高档旅游区。
主体景观彩虹谷,主要是通过实施人工降雨利用阳光折射,创造晴天观彩虹的美景。
主体景观彩虹谷为您营造出浓浓的雨中风情,走过彩虹门,头上彩虹环绕,脚下溪流淙淙,游道旁缀以亭、台、楼、榭,让您天天见彩虹,日日沐祥雨。
(2)多媒体出示课文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读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生1:旅游团有23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税率-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税率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税率人教新课标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这一节课的主题是税率。
下面我将按照要求,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包括第四章第二节“税率”的相关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具体包括:1.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产生的消费税,引入税率的概念。
2. 讲解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黑板上展示税率的概念,并用粉笔写出计算公式。
通过讲解示例,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计算税率。
3.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与税率相关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税率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进行讲解。
通过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问题,向大家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6.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六、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买了一辆自行车,价格为800元,税率是5%,求小明需要支付的税款是多少?答案:小明需要支付的税款是40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税收》课件【三篇】
【导语】课件要以学⽣为⽬标,尽可能使学⽣可以⾼效率地接受,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
课件是新课的引⼦,是教学⼀篇新课⽂的开场⽩。
下⾯是整理分享的⼩学六年级数学《税收》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学六年级数学《税收》课件篇⼀ 教学⽬标: 1、使学⽣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解决问题的能⼒。
3、增强学⽣的法制意识,使学⽣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 ⼀、复习 1、⼝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率? ⼆、新授 1、阅读P72-73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法也不⼀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的⽐率叫做税率。
⼀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以下税率表⽰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所得税。
这⾥的5%表⽰什么? B、某⼈彩票中奖后,按奖⾦的20%缴纳个⼈所得税。
这⾥的20%表⽰什么? 3、税款计算 (1)出⽰例5(课本99页) ⼀家⼤型饭店⼗⽉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理解:这⾥的5%表⽰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
)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让学⽣独⽴完成? 4、看课本98页内容。
读⼀读,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税率? 三、练习 1、巩固练习:练习三⼗⼆第4题。
(要点:5%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额,7%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税。
) 2、依据第5题,学⽣各⾃发表意见。
⼩学六年级数学《税收》课件篇⼆ 教学内容: 第⼗⼀册106页例8 教学⽬标: 1、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能利⽤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活中的简单的税收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问题
课题:税收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纳税”是怎么回事;了解“税收的种类”,理解“应纳税额”、“税率”、“营业税”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掌握“营业税”的计算方法,知道解决纳税问题实际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解决纳税问题实际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营业税”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运用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课前布置查阅有关“纳税”的资料,了解“税收”的知识。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示标示导
1.导课板题
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有关知识,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百分数知识,税收问题。
板书课题:税收问题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有关纳税的知识,大都会集中在有关纳率、税率、税额的相关知识上。
2.谈话: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解决更多问题了。
同学们,我们山东有很多名胜,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彩虹谷。
(出示课件)展示信息图:
学生仔细看图,收集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
2.出示目标
3.自学指导
师指名读自学指导。
二、自学自测(看一看、做一做)
1. 自主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
2. 检测反馈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题目)
三、互助纠错(改一改)
1.公布答案。
2.同位互改。
同桌学生对照答案,相互批改,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获得满分。
3.表扬评价。
教师统计调查,统计并公布满分人数,用掌声或教师用一两句话鼓励性的话,不点名地表扬全体满分的同学。
4.互助纠错。
组内开展“兵教兵”活动,“学优生”帮助“学困生”讲解纠错,寻找错因。
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找出典型错题,或让错题的同学把错题交上来,准备纠错。
四、师生合作(议一议)
1.展错。
教师用一体机展示错题,引导学生逐题讨论纠错。
或者让发现板演中错误的同学上台更正。
(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错误旁边改正,不要擦去原来的)2.讨论。
理解“税率”求“税额”
提问:什么叫税率?(学生回答)税率其实就是一种百分率。
那么是谁占谁的百分率呢?你能写出计算税率的公式吗?
学生回答,尝试写一写公式,教师板书:
谈话:回到问题中来,
“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其中的3%怎样理解呢?
学生说说3%的含义,真正理解税率的含义。
设疑: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真是不少呢,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再结合信息图中的信息,你认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求什么?为什么?
3.评价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同时,让做错的同学说说错因,及时评价引领,渗透习惯规范等教育。
五、归纳小结(理一理)
刚才通过解决营业税的问题,我们学习了有关税收的知识,知道了纳税是怎么回事(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的种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含义(应纳税额和各种收入的比率);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总结出了计算税额的方法-----税额=营业额×税率。
解决纳税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可见,百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六、训练达标(练一练)
师:下面咱们就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最细心、书写最整洁!
作业:自主练习练习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