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共情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共情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共情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作者:张瑜来源:《课外语文·上》2021年第10期【摘要】共情最初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心理学概念,是一种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林林总总,但大部分却还处于浅层面教学,能否真正深入文本,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是检验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要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思维的交流与碰撞,顺应其文化情感的需要,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共情、学生之间的共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共情。

本文通过分析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共情策略如何有效運用在语文阅读中,将心理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语文阅读;共情;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8-128-03【本文著录格式】张瑜.共情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J].课外语文,2021,20(28):128-130.一、共情的基本概述及其教学意义共情在目前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深入,虽然我们提倡学生为主体,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依然占主导地位,由于应试教育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很多教师对文章情感的讲解一笔带过,学生对文章的主观感受不能很好地与作者感情相契合,不利于当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王荣生先生认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需要达成的学习任务,是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与感受,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经验的落差。

因此,对如何在语文阅读中实行有效的共情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阅读教学中的共情概念共情是指个体产生一种与真实人或想象中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一种相似的情感体验,结合具体情境,亲身体验的情绪变化,尽量感同身受。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情感丰富的一门学科,阅读教学中的共情需要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共同参与,建立一种“对话式”的课堂,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文本进行一种精神上的交流。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支教25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刘晓平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许多学者教育家提倡使用情景教学模式,创造灵活生动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情景教学法要求老师结合生活和学生实际情况,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打造一个生活灵活的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学到书本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获得额外的知识积累,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情景教学法的创设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小学语文老师思考的重要问题。

基于此,我们对创设情境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将情境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运用起来,从而能够有效改进语文教学现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从字面意思不难看出,情境教学法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故事发生的环境条件,让小学生进入创设的情境当中,体验故事发生的具体情景,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所谓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情感氛围,我们要求老师创设的情境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触手可及的,它能够刺激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在情境中能够充分展示自我,能够切身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帮助学生的语文学习。

另外,情境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便于塑造他们的合作分享精神,提高其对美的感知和欣赏。

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生活化,老师要结合生活实际,联系课堂内容,创设学生能够理解和感知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总所周知,音乐是最能够深入人心的艺术形式,也是许多人的情感寄托,音乐常常以其自身的特性刻画生活点滴和情感变化,体现人类内心深处独特的情感美。

由此可见,越是平凡简单、贴近生活的事物,越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

共情能力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培养

共情能力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培养

共情能力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培养共情能力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愈发受到关注。

共情是一种深刻理解和感知他人情感和体验的能力,它不仅帮助个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还能促进学习与情感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教育场景中,共情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均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与连接。

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具备共情能力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习状态,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理解他们的感受与想法,就能够更有效地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这种氛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推动他们在学习上更进一步。

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有助于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共情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同伴的感受,从而在集体活动、讨论和合作学习中形成更积极的互动。

通过共情,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同伴的立场与观点,还能建立起基于信任与尊重的社会关系,这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十分关键。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共情能力的培养。

例如,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体验不同的观点与情感;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经历,理解彼此的感受;通过情感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识别与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实践中,这些活动能够营造出一种开放与支持的环境,使学生在互动中成长和发展,变得更加敏感和理解他人。

教师的共情能力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

教育工作者在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互动中展现出共情,能够增强他们的职业满足感与归属感,减少职业倦怠。

良好的情感交流与理解,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沟通能力,促进团队合作,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对于教育机构而言,培养共情能力可以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应当在教师培训体系中加入共情能力的培养模块,通过课程、工作坊和实践活动,不断增强教师的情感智能。

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分享彼此的成功经验,以此促进共情能力的传播和发展。

在优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在优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地共情能力-政治论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地共情能力徐开明摘要:共情能力是指个体站在他人地角度,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感受他人、接受他人,并同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地能力.培养学生地共情能力,是落实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地需要,也是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健全学生人格地需要.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地共情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地共情识别能力、共情理解能力和共情应对能力.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共情识别共情理解共情应对徐开明,男,江苏省灌云县小伊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共情是个体对于他人情感状态产生地情绪反应.“用别人地眼睛看世界,就是共情地形象说法.”任何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地生命个体,都应该具有一定地共情能力.所谓“共情能力”,是指个体站在他人地角度,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感受他人、接受他人,并同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地能力,它包括“共情识别、共情理解和共情应对等三个维度”.共情能力是人地基本生存能力之一,是人们立身处世所必需地技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命个体萌生道德感地基础.培养学生地共情能力,不仅是落实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地需要,而且也是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健全学生人格地需要.一、培养学生地共情识别能力婴儿甲面对婴儿乙地哭泣,产生了同样地哭泣行为,这是婴儿甲具有共情识别能力地具体体现.这种共情识别属于元认知范畴,是对认识地认识,是对思考地思考,是指主体对他人和自己地情绪情感地识别与判断能力.共情识别是产生共情地基础和前提,没有识别能力,也就难以共情,因此,培养学生共情能力,必须从培养学会共情识别能力开始.1.在聊天中学会共情识别.识别对方地情绪,需要在一定地氛围之中,为识别创造良好地外部环境.笔者借助于一定地话题情境,以民主、自由、宽松地方式进行对话和探究.通过聊天,“可以暴露学生地真实想法、各种疑问、障碍和矛盾,可以使教师准确了解到学生存在地知识缺陷、道德偏差,从而不留痕迹地给予及时矫正”.通过聊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地和谐关系,学生地思想闸门充分打开,从而产生了共情识别地强烈动机.例如,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地合法权益”时,笔者展示了“港城365”节目上曝光地假冒伪劣商品.启发学生思考:你最痛恨地是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地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开始在众多地“假冒伪劣商品”中“识别”、“筛选”起来,建构自己地个性化发言提纲,表达了各自地真情实感,使班级同学获得了情感地共鸣,增强了学生地共情识别能力.2.在辩论中学会共情识别.识别并不是简单地判断是非,并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恰恰相反,学生往往需要在一番思想碰撞之后才能识别出事物地性状与属性,从而形成科学理性地情感,产生较高水平地共情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借助辩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诱发学生地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目标,激发学生在课堂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地多维识别能力.例如,在“杜绝不良嗜好”地教学中,就如何科学恰当地使用手机,正确处理手机与学习之间地关系,笔者设置了一场课堂辩论.正方立场是“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反方立场是“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班级学生分成两组参与辩论.通过辩论,使学生对手机地利与弊产生了一些理性地认知.有地学生还结合自己使用手机地情况和大家共勉,介绍了自己对过量使用手机危害地认识.学生们认识到,同学与生活都是老师,他们从发言同学地自我警示中产生了反思,获得了识别是非地能力,受益匪浅.二、培养学生地共情理解能力共情理解能力是指将别人地情感体验内化为主体自身体验地能力.共情理解能力是学生共情能力形成地关键.培养学生共情能力,必须着力于培养学会对情绪情感地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共情理解能力,用情感点燃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地感知器官,从而获得更加全面更加牢固地共情理解能力,由此让学生自己悟出做人地道理.1.在倾听中学会共情理解.倾听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地过程,是学生之间心理沟通地桥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地作用.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更希望得到同年伙伴地理解,共情理解在倾听朋辈群体地诉说中更容易发生.笔者在教学中注重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倾听同年人地诉说中学会共情理解.例如,在“杜绝不良嗜好”地教学中,笔者发现教材所列举地素材离学生比较遥远,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不会产生高水平地共情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讲述身边人存在地某些不良嗜好,让他们在学习中交流.由于学生倾听地都是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地事情,杜绝不良嗜好地情感态度油然而生.2.在体验中感悟共情理解.当学生以真实地自我面对生活中常见地个人问题时,他们会本能地挖掘成长中积累地体验,从而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地历史地统一.伴随体验地学习过程更容易让学生形成刻骨铭心地情感,使原来静态地知识经验在个体地心灵中被激活.从某种程度上说,体验式学习地过程本身就是共情理解地过程,“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地过程中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并掌握知识地本质”.因此,生活经验与共情理解地关系紧密.离开情感地说教是苍白无力地,培养学生共情能力,必须让学生体验到真情实感,在心灵颤动中形成共情理解.例如,在“天下父母心”地教学中,笔者播放了著名歌手韩红地歌曲《天亮了》,并借助视频给学生讲述这首歌曲背后地故事.故事讲完以后,学生们地眼眶湿润了.这时,我用幻灯片展示了与学生探讨地几个话题:①听完故事后,你地感受是什么?②结合生活中地事情,说说你对父爱母爱是如何理解地?③你准备以哪些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很多学生饱含真情地说出了自己地真实想法和做法,有地学生含着泪花与大家交流自己地体会.3.在合作中达成共情理解.合作学习是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相结合地模式.这种模式使个体行为成为集体智慧地一部分,淡化了个体与群体地对立.在合作中达成学习目标,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在相互理解对方地基础上建设起彼此包容地伙伴关系,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地各种分歧.因此,小组合作是增进学生共情理解地有效方式,其实质是对共情理解地不断强化.例如,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探究问题,或者是一段材料,或者是一道问题,要求学生在广泛收集资料或调查研究地基础上得出结论.对这些探究问题地处理,笔者采取了小组分工合作地方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网上检索等途径搜集数据资料,再得出结论.让每个小组成员体会到自己在小组中占有重要地位置,产生了获得认同与重视地强烈需求,为达成共情理解创设了有效平台.笔者曾以“超市购物检查方式与消费者人格尊严权地维护”为主题,组织学生去超市进行采访调查.调查中,学生自行分组、分工协作、设计问卷,通过参观、采访、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最后形成了一份研究报告在全班交流.这样地小组活动,既能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又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增进共情理解.三、培养学生地共情应对能力思想品德是学生在对生活地识别和理解地基础上逐步形成地,道德实践在本质上是主体对生活地一种共情应对.这里地“共情应对”是指基于自己情感地体验而采取相应地情感表达.比如,识别并理解了他人地善心,从而自发产生了自己地善举.培养学生共情应对能力,现实可行地渠道有:1.在活动中巩固共情应对.新课程理念认为,思想品德课应该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地丰富多彩地活动提升生活经验,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地形成和发展.把严肃地思想品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地活动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地兴趣,在亲身实践中构建知识,树立基本地善恶是非观念,作出恰当地共情应对行为.例如,在“我们都有爱”地教学中,我建议学生放学后做一件关爱他人地事,切实体会关爱他人地感受,并与同学分享“关爱他人幸福自己”地内心愉悦;在进行“热爱公益活动”教学时,恰逢“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在这一天,我校思想品德学科组配合学校组织了一次“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在学校附近地社区进行美化环境活动;在进行“践行核心价值观”教学时,我校思想品德学科组配合学校组织了“美在友善”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地开展,学生地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提高,共情应对能力得到了强化.2.在训练中强化共情应对.培养学生共情应对能力,还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必要地共情训练.共情训练就是对个体体验他人情感地能力进行训练,其基本方式是角色模拟.例如,笔者在进行法律内容地教学时,通过“当事人访谈”、“模拟法庭”、“与法同行”等多种形式地共情训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不同角色地人物心理,形成共情.在模拟法庭上,学生当上了“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或者“法官”,正义得到“伸张”,罪恶得到“惩罚”,逼真地审判程序揭开了诉讼地神秘面纱,使学生真切地领略到法律地尊严.(责任编辑:罗松涛)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5E2R。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共情”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共情”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共情”作者:胡传启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10期摘要:文字可以是一种图形,也可以是一种符号,但无论考虑到文字的哪种功能,归根结底都要注重文字背后的含义。

小学语文教学是文字的教学,更是由文字组成的词语,由词语组成的句子,由句子组成的段落,由段落组成的篇章的教学。

那么,去探究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也就是感受文章的感情。

而如何让学生对此产生“共情”,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便是要谈论的话题。

关键词:“共情”;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往往被定义为教学难点。

因为对学生来说,通过阅读获得的情感体验时常因为各种缘由不能及时实现,这表现在对于一些长文章来说情感目标需要在第二课时甚至第三课时才能达到。

那么,为让学生能够较容易地实现这种与文本的“共情”,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有明确的指引。

下面,文章就具体谈论一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这种“共情”。

一、结合课文背景知识触发学生“共情”“共情”是一种“同理心”的体现。

纵观小学语文多个版本的教材,在文本选择上既有当代的科技成果,也有古代的传统精华,既有通俗易懂的现代文体,也有内容丰富的历史背景。

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本中,不能单单只是用一种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一些有明显时代背景印记的文体,想要引导学生实现“共情”,就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位置是否能够理解文中蕴含的情感。

比如,《倔强的小红军》这一课中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有很多疑问,对这个小红军的所作所为也不是非常理解。

如小红军明明已经那么累了,为什么还要比赛跑?明明已经很饿了,为什么还要撒谎?而最让学生无法理解的是,难道最宝贵的不是生命吗?一个孩子不顾自己的生死,说着谎话,最后终于把自己饿死了,这难道不是“傻”吗?怎么能說是“倔强”呢?基于这样的疑惑,学生想要和文本产生“共情”基本就难于上青天了。

语文教学中“共情”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中“共情”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中“共情”能力的训练作者:孙英凤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17年第06期“共情”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指的是能设身处地地体会、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并能采取适当反应的人格特质。

它是个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在情感层面和认知层面达到一致的最佳状态。

一、“共情”训练的必要性(一)语文人文性的要求语文是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提倡人文情怀的感发兴会,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语文教学中,文本是必经的桥梁。

对于文本的理解,孟子曾提出过重要的理论:“以意逆志”。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朱自清《诗言志辨·比兴》:“以意逆志,是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

”简而言之,以己度人,是为共情。

这既是古代文论中理解文本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良方。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文本思想内涵,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透过“言”与“象”达到“意”的层面,感受作者的内心,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受到熏陶。

(二)语文工具性的要求语文的工具性特征不仅体现在语言交际上,也体现在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

作为中学生,“共情”能力的表现就是去个人中心化,在交际出现误解时,能自觉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并体谅人。

巴金在《小狗包弟》中,通过忏悔和反省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真实的作家形象。

设身处地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情绪能让我们去个人化,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有较高的定位,即通过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来启发学生对自我个体以及自我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联系的思考,提升学生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能力。

二、“共情”训练的方法与原则(一)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引发情感共鸣 实现阅读共情

引发情感共鸣 实现阅读共情

引发情感共鸣实现阅读共情作者:冯三妹来源:《新教师》2021年第07期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成为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融情于文并超越于文,使作者的创作初衷、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三者融会贯通;要让智慧表达、思维激荡伴随整个学习过程,使教学活动呈现强烈的共情状态。

一、教师满怀激情,促进阅读共情语文是心灵的教育,教师要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教学激情打开学生的情感闸门,创设应情应景的氛围,用慷慨激昂的语言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师满腔热情、满怀豪情的带领下,学生学习探究的渴求之情被感召出来,智慧之光便在课堂上尽情地、生动地闪现。

于是,学生走進文本、深入文本、创新文本,为实现阅读共情奠定基础。

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学生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受只是停留在书本语言的描述上,对五壮士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体会不深,朗读时的情感总是不够到位。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受。

同时,教师配上激情澎湃的语言:“我们的同胞多么勤劳善良,我们的家园多么美丽富饶,我们的文明多么辉煌灿烂!然而,日本鬼子要杀害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同胞,要吞噬我们的家园,要践踏我们的民族尊严。

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国难危机,你们会怎么做?”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愤慨之情被激发了出来,纷纷表达保家卫国的意愿,情绪高昂激越。

教师的激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共鸣共情的基础,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要备好每一堂课,把握知识与情感的契合点,通过教学辅助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

动之以情,授之以情,让学生感同身受,融情于文,使情感火花与文本交织碰撞,升华超越,实现阅读共情。

二、学生情感共鸣,走进文本共情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会随着学生生活经验和经历的丰富而变得丰满,学生带着体验去理解、创造,达到与文本知情融合的共情过程,这也是赋予教材第二次生命的过程。

课堂,带着情感体验开始——谈学科教学如何践行育人价值

课堂,带着情感体验开始——谈学科教学如何践行育人价值

课堂,带着情感体验开始——谈学科教学如何践行育人价值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评选,听了三节课——音乐、美术、地理,课题分别是《黄河船夫曲》、《校园小伙伴》(绘画同学)、《比例尺》,从教学效果看,三节课教案上叙写的教学目标也都达成——会唱歌了、能画画了、比列尺计算过关了,甚至音乐课上那种师生醉心其中应声同唱的氛围非常具有生命感染力和学科魅力。

但这三节看似毫无关联的课却缺乏了共同的也是最重要教育因素——学科的育人价值。

因为缺乏学科育人的意识,所以教学目标就缺失情感价值的定位,所以每节课上完,学生即便懂得“小调、山歌、劳动号子”、“面部八格、三庭五眼”基础知识,即便学会张嘴能唱、提笔会画、比例尺计算距离正确的基本能力,而教育最关键的指向——蕴含在学科中的人格、价值观的引导反而遗失了。

如果老师有意识站在育人的立场上确定教学目标,有学科育人的情感融入教学之中,教学效果一定是本质的改变与提升。

那么教师如何设计,让学生上课初始便体验到一种生命与人格的感染、家国与时代的感动,能带着充沛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开始课堂,我就以这三节课的导入为例,换一个角度开始课堂教学。

一、歌以咏志音乐课《黄河船夫曲》导入是听赏导入:欣赏视频《茉莉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了解民歌三大体裁之小调、山歌,由此导入课题,也就是第三种民歌体裁劳动号子——《黄河船夫曲》。

应该说这个导入起到学科知识普及、学科鉴赏区别的作用。

如果导入是这样的:(一)观油画,共情中体验。

通过对同名油画《黄河船夫》的观察,谈观后感,如:如果我们是画中人物,从事繁重劳作,你的身心感受?你是否还会继续选择坚持?(二)听音乐,冲突中感受。

第一次课堂播放《黄河船夫曲》,感受歌曲基调旋律,感受歌唱者的迸发的力量,与油画的感觉有何不同?(三)立乡土,熟悉中感悟。

观看家乡威海出海打渔生命号子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家乡海洋号子是对生命的保驾护航。

三个小段,从(一)的人之常情,到(二)的人格伟岸,到(三)的生命至上,越是对比强烈,越发凸显“敬畏职责”“敬畏生命”的不易,如果学生带着这样的“崇敬、敬畏”的感情开始学习劳动号子《黄河船夫曲》,学习的状态一定是不同的。

共情式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共情式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到生命 的最后一刻。我有一种说 不 出的难过 , 这种难过
如 刀 绞 我 的心 , 的 心碎 了 , 样 的 战 友 不 能 死 …… 我 这
言情 相 生 、 文 合璧 的 重 要 策 略 , 提 高 阅 读 教 学 质 量 人 是
的有 效 途 径 。那 么 , 么 是 共 情式 阅读 教 学 昵 ? 它是 指 什
要 切 实 使 学 生 与 文 中 人物 共情 ,教 师 要 善 于 通 过
各 种 优 化 的 教 学 手 段 ,创 设 出教 材 所 描 述 的 当 时 的 场
面 、 围和 潋 _ , 发 儿 童 的 想 象 力 , 学 生 入 情 入 境 ; 氛 肓 激 使 要 善 于 引 导 学 生 披 文 入 境 ,让 学 生 充分 体 悟 文 中 栩 栩

情 境 中 反 复 诵 读 课 文 , 后 引导 学 生 转 换 角 色 谈 “ ” 然 绞 的 感受 , 从 ‘ ” 入手 , 导 学生置 身 于当时 的情 又 绞 字 引
景 , “ ” 了 感性 化 的 理 解 , 引 导 学 生 在 想 象 中 亲 对 绞 作 再 临 现 场 , 而 一 步步 以我 代替 文 中 的 “ ” 感 受 “ ” 从 我 , 我 的 心 “ 刀 绞 ”使 学 生 的 感 情 完 全 沉 浸 于 课 文 言 语 之 中 , 如 , 体 味 了生 离 死 别 、 骨 铭 心 的 战 友真 情 。当教 师 要 求 学 刻 生 读 出 感情 的 时候 , 的学 生 流 下 了 眼 泪 , 是 真 情 的 有 这
析 法 只 能 获得 概 念 化 的 知 性 理 解 ,而 难 以达 到 其 内 在
神 韵 。为 此 , 导 学 生 充 分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因 素 , 动 生 引 调 活积 累和 经 验 , 阅 读 文 本 的 过 程 中 , 意 识 地 抛 开 自 在 有 己读 者 的客 体 旁 观 身份 ,把 自我 代 入 到 作 品 的 形 象 或

小学语文教学中“共情”能力训练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共情”能力训练探究

2020年9月·1839【摘要】共情具有认知性、情感性、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表现特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尝试换位思考、形象教学、创设情境、动态生成等方法,辩证处理“共情”的四对关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共情”能力,促进健康人格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共情能力训练小学语文【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75(2020)18-39-02共情是一种个体认知、情绪和行为协调配合而形成的过程。

“共情”效应运用得好,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共情能力,促进师生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最终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握共情的认知性、情感性、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表现特征,以此训练学生的“共情”能力,从而不断完善小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共情”训练的误区在实际教学中,“共情”能力的训练存在着不足和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轻视学情,导致情感共鸣不足;二是轻视沟通,导致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不足;三是轻视过程,导致融情于文不足;四是轻视体验,导致感同身受不足。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问学生:“你觉得应该是放鱼还是不放鱼,联系生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个学生直接说:“假如是我,我不会放鱼。

”接着,其他学生也齐刷刷地举手应和。

教师追问学生原因,学生有的说“那是西方社会”,有的说“因为生活中没有这样的傻子”。

作为教师应该意识到,通过一堂课或者一个教学片段是很难改变既有的道德情感的。

道德情感认同发生了偏差,教学轻视学生体验,“导致感同身受不足”,这是值得反思的。

教师应该抓住文本细节,立足于主人公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合理引导和有效分析,有效训练学生的“共情”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共情”的表现特征,进行训练,缩短实际的差距,才能走出误区,走上“共情”训练的正途。

二、“共情”训练的方法(一)换位思考,重视学情换位思考,就是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去感受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态度,同步感受的层次越深,效果就越明显。

“情境”引入课堂的意义及其运用浅析

“情境”引入课堂的意义及其运用浅析

“情境”引入课堂的意义及其运用浅析摘要:传统语文课堂解读方法单一,且脱离现实生活。

“情境”教学理念的提出使语文课堂更直观、更贴近生活,也更具实用性,这是“情境”教学理念的意义。

通过再现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创新性地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得到激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提升,语文课作为学生的生命课堂的地位得以确立。

关键词:情境关键能力新视角创新生命课堂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被各界人士诟病为“屠龙之技”,意为虽然学成的技艺高超,却无太大实践和实用价值,学生出了校门无龙可屠,难以适应社会的真正需求。

这一说法有可能失之偏颇,但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语文教学被文学理论架空,与实践生活割裂开来,学生难以从中认识人生,获得生活的经验和智慧,因而认识不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要靠强制手段令其阅读,主科地位名存实无,这不能不说是语文科的尴尬和遗憾。

“情境”教学理念的提出可说为陷入困境的语文教学指引了一条全新又可行的道路。

“情境”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景。

”①其中“生活实践情境” “这类情境与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

”②这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模式有明显不同。

一般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理论的教授,步骤模式是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阅读后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再归纳中心思想,最后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就算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很难看出文本思想智慧对现实的指引意义,可说为学而学,学生从中得到怎样的滋养和提升,获得怎样的思考与认识很难界定。

尤为致命的是,文章本各具特色,各有思想特点,我们却永远用同一种套路同一种模式去解读,“以不变应万变”,使语文课变成了最为沉闷最为缺少变化和挑战、最为缺乏生活感的一门课。

其实,语文科的考查目标,如“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等考查内容,先天具有“情境”基因,以“情境”代入能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阅读素养的提升。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课堂讲授和背诵为主,缺乏情境体验的引入,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不深,难以真正吸收和运用所学知识。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以期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阅读素养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情境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运用情境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情境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情境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中的意义和情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境体验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学情感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情感体验。

最重要的是,通过情境体验,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并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2. 正文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对文学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基础正在建立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自己的情感和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及共情能力提升的解决方案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及共情能力提升的解决方案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及共情能力提升的解决方案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及共情能力是一项重要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研修,学习到了一些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多维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这些能力的发展。

一、提升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再现诗词情境●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雄浑壮丽的画面,从而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插图辅助: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自行搜集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咏柳》时,可以展示柳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

语言解析与拓展●关键词解析: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汇,通过解析这些词汇所蕴含的意象和情感,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中,一个“挂”字就形象地展示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语言转换:鼓励学生将诗歌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话,或者将画面转化为文字描述,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续写与改编●续写训练:选取一些具有开放性的诗歌结尾,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写,如《赠汪伦》后的依依惜别场景。

●改编练习:将古诗改编成现代文、散文或故事,让学生在改编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多媒体辅助教学●视频与音频: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诗歌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资料,如配乐诗朗诵、自然风光片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互动软件:利用互动教学软件或平台,设计诗歌想象训练游戏或任务,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想象力。

二、提升学生共情能力的策略了解作者背景●背景资料搜集:鼓励学生自行搜集和整理诗人的相关资料,如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性格特点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课堂分享与讨论:在课堂上分享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站在诗人的立场去感受和理解诗歌。

九年级语文教案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与人生体验

九年级语文教案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与人生体验

九年级语文教案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与人生体验九年级语文教案: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与人生体验一、引言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作家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思考,同时也是读者情感共鸣与人生体验的重要来源。

在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并从中感受情感共鸣,获得人生体验。

二、情感共鸣的培养1. 选择经典作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通常具有深刻的人性洞察和情感表达,能够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

例如,杨红樱的《红螺寺》,鲁迅的《狂人日记》等,这些作品中展现了各种丰富的情感,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

2. 情感分析与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描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课堂上可以展示一段描写主人公内心挣扎的片段,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样的情感对他们自己的人生体验有什么启发。

三、人生体验的启示1. 培养情感体验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力。

这种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感,加深对人性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情商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2. 培养对人生的思考良好的文学作品常常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价值观的追问。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悟到作家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并从中汲取启示。

例如,在学习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时,学生可以思考现实世界中的友情、爱情和人生意义等话题,在对文学作品的思考中提升自我的人生追求。

3. 培养审美情趣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世界,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的优美语言、精彩描写和独特风格,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

四、教学案例示范一堂教学案例示范:《茶馆》情感共鸣与人生体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老舍的话剧《茶馆》,培养学生对于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提升他们对于历史、社会及人性的理解和认识。

浅谈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及其应用

浅谈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及其应用

浅谈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及其应用【摘要】体验式阅读是一种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来感知和理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阅读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通过体验式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提升语文素养。

相比传统阅读,体验式阅读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体验式阅读,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体验式阅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是未来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

【关键词】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定义、特点、应用、对比、重要性、教学、学生素养、发展趋势。

1. 引言1.1 浅谈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及其应用体验式阅读的特点包括注重情感体验、强调互动交流、倡导多元体验、强调体验与思考相结合等。

学生在体验式阅读中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通过参与和互动来建构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阅读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作文写作等方面。

通过体验式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体验式阅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体验式阅读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体验式阅读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体验式阅读不仅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是未来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通过体验式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和感悟文学世界,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2. 正文2.1 体验式阅读的定义体验式阅读是一种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来理解和感知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

在这种阅读模式下,读者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情节、场景和人物内心世界。

基础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培养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

基础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培养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

基础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培养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人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基础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

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指的是对他人的体谅、理解和同情心,以及对社会、文化、历史等的认知和尊重。

本文将探讨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

首先,基础教育需要注重情感教育。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情感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如,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情感,并教授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

此外,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例如读书分享会、讲座、戏剧表演等,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关怀,培养共情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需要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

在语文、历史、社会等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困境和需要,培养他们的同情心。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阅读和分析与人情关怀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人文关怀的思考。

在历史和社会课程中,引导学生研究社会问题,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培养他们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此外,基础教育还应该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通过亲身体验,增进对他人需求的认知和理解。

这样的体验可以使学生从理论层面转化为实践层面,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的理解。

此外,基础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家长和社会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环境来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

比如,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关心他们的感受和思想,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人文关怀与共情的重要性。

鉴于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将其纳入教育目标,并予以重视。

通过情感教育、课程设置和实践机会的综合配合,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以使其成为有担当和有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贡献。

共情为语文的快乐买单

共情为语文的快乐买单

教学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 ·97· 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对本课题的研究体会 本课题研究实施一年多来,我们认为它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具体说来,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背景和理念下,教育越来越成为人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部分。

以对话回归教育的本质,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历史教学内容展开的丰富的对话中,教师为学生思维的活跃、想象的奇特、思想的丰富,更为学生个体智能、情感、价值观的巨大差异而震惊。

“对话”让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关爱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对话”的课堂文化气氛,主动搭起了与学生多方沟通的桥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越来越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情不自禁地把对学生的信任传递给学生,激励学生满怀信心,师生关系真诚而融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得到了双倍的幸福。

2、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历史对话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学生以各自的智慧、经验、创造潜能,有个性地与文本对话,完成对事实性历史知识的建构,把事实性历史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并能够准确、简练、要点明确、史论结合地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教师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引导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原则下,就各自不同的观点展开对话,倾听他人的观点,弄清这些不同观点的真正意义,承认不同观点可能存在的事实,深化对历史复杂性、深刻性的认识。

3、建构了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

高效的对话教学,能使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教师明确了“对话”的内涵和原则,在确立“对话”的平等理念的基础上,不仅把对话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更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对话精神与对话能力,即通过对话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批判性思维与自主意识,进而展现学生个体生命的意义。

专业教学中的共情

专业教学中的共情

专业教学中的共情共情是指通过感同身受、理解他人情感和体验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教育他们。

共情不仅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亲近感,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共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能够通过共情,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时,他们更愿意与教师合作,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共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

通过共情,教师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学习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共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教师的共情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态度,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共情?首先,教师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和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或者利用在线平台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感受和需求。

其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赞扬学生的努力和成就,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化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共情。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和案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化的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共情在专业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共情,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并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共情,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情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陈波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推进,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味和社审美情趣,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过程的共情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共情体验;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
一、什么是共情体验
共情,也称为同理心、同感等。

是人本主义概念方面的理论。

共情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一所桥梁。

在人本主义方面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共情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则应该体现为:
1、学生借助课文作者或者文中主要人物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学生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作者或者主人公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学生通过了解写作背景以及其他影像资料,体会到作者写作时内心的情感,以产生共情。

二、为什么要将共情体验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1、语文学科的社会意义
语文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更是我们教学中的基础学科,语文的基础性不仅仅在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更重要的是语文对于其他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其他学科更深入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作为国语,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语文学科教学的现状
由于当下初中生,社会阅历有限,情感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看事情的角度比较固定,加之,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特点与课文作者所处时代相差较大。

所以学生在体会不同时代的相同情感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以“孝”这一价值观为例,“黄香扇枕”、“卧冰求鲤”等这些都是在中国过古代封建社会中被大力推崇的孝的典范,但是在当今社会看来,这无疑是一种不可取的“愚孝”,但在当时社会中,这的确是儿女展现“孝”的一种形式。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社会中体现的价值与意义也不尽相同。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在当今,橘子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东西,更不要提是买橘子这样的画面。

加之,学生年龄较小,父母身体较为健康,学生很难有一个步履蹒跚的背影在脑海里相对应。

还有作者当时已经在读大学,接触到了社会,已经初步接触到了的生活的艰苦,但是我们的学生只有14、15岁,鲜少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学生在初读课文、预习的过程中,甚至在新授的过程中对于背影这一画面的感动程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故而,在当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当前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与主人公的共情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共情
1、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出中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共情
借助相关视频的观看,培养学生的共情。

以八年级上册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为例,这是一片抒情散文,除了抒发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外,更多的是我们汪曾祺先生对于昆明这个地方的思念和怀恋。

对雨的喜爱之情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的,因为从题目到内容都是围绕着“雨”来展开的。

但是喜爱到什么程度呢?这是我们在教学难题。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在网上查找相关视频资料的方式,在学生预习过的基础上,先给学生观看“昆明的雨”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在视觉画面的角度,将课文再读一遍。

在这样之后我们再去引导学生去分析“雨”有哪些特点时,除了文章中写到的特点之外,学生还可以从自己的观看角度,将“昆明的雨”立体化,这个时候对于学生来说,仿佛置身于昆明的街头巷尾,亲手去触摸过了昆明的雨。

这不仅仅是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篇课文的理解,更是帮助我们学生将画面和文字进行了对应,让学生,在日后自己的生活中见到类似的景色时,相应
的美文就会浮现在脑海中。

在领略到美景时,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去欣赏美景。

学生最初、最原始的文学感就这样在学生心里发芽了。

2、借助网络平台,进一步催化学生的共情
在网络平台上一个读书节目叫《一千零一夜》,在这档节目曾经有两期就是重点在介绍的就是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那段学生生活以及那段时间创作的文学作品。

在这样的一档节目中,详尽的介绍了汪曾祺在昆明的那段学习经历给他本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同时对于他以后的人生走向都产生的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就能理解,当汪曾祺多年之后再次回想起昆明的雨时,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的肯定不仅仅是昆明那绵绵的细雨,而是自己在昆明度过的美好时光,在经历了人生磨难之后,再回忆起那一去不复返的光阴时,怀念是最合适的情感了。

同时,在给学生观看影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就好像是陪在作者跟在一位好友,这拉近了学生和作者的距离,与此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补充汪曾祺完整的人生经历,学生就不会对作者有一种陌生感,而是催化出创作者感同身受的共情。

这对于学生在《昆明的雨》这篇课文中体会作者对昆明的思念之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感情推力,甚至可以省去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的情感铺垫。

而在了解了汪曾祺这个人之后,再读他的其他文学作品时,学生自然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结语:
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共情,对于排斥学习语文的同学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语文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大多有一个共同点:不能理解或者品味不出一段文字背后的隐藏情感。

进而对语文产生排斥厌恶的心理,不愿在语文学习方面做更多的尝试,导致这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越来越弱。

而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共情培养,通过一系列的课前看似与课堂学习无关的教学铺垫,会减缓学生对语文的厌恶感,放下对语文学习的防备心,当我们再回到课堂学习时,学生会意外的收获一种“无师自通”的惊喜感。

而这种惊喜感会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會替代学生对于语文的厌恶感,取而代之的是对文学的渴望。

当学生爱上语文时,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再是枯燥的课堂,而是文学的天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