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2
完成练习一第6题。
提出要求:要想正确的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首先要保证在计算上不出差错,请同学们将这三道题目做在课练本上。(每组指名一位同学上黑板)
二、巩固数量关系练习(练习一第7题)
提出要求:在保证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正确的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请同学们默读练习一的第7题。
生读题
提问:在本题中出现了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在写设句时要注意什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小亮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
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பைடு நூலகம்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2、练习二第9题
生读题后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集体核对时要求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相等关系
列出方程的,又是怎样找出这样的相等关系的。
3、练习一第10题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天文知识)请二至三位学生介绍相关的天文知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可以小组内相互说说数量关系。
4、练习一第11题
四、拓展练习
1、练习一第8题
生读题后提示学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与杨树和松树有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理(如列表,作标记等)
生独立解决后再要求说说数量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是根据什么样的数量列出的方程。最后核对得数。(提示学生可从得数的合理性来初步检验)
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学习重难点: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基本知识,本节课则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方程的概念和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将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方程的基本知识。
3.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解题过程。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并解出答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3、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3、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3、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列出方程,求解未知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基本知识,对百分数的理解和应用有一定的基础。
同时,学生也已经学习了利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能够联系已有的知识,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列出方程和求解未知数的过程感到困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列出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列出方程和求解未知数的过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百分数和方程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例题和练习题。
2.教师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用于教学演示。
3.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练习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一家商店举行促销活动,商品打8折,一件商品原价200元,现价是多少?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例题,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一、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的含义和构成;2.能够列出描述实际问题的方程;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方程的构成;2.实际问题的转化。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方程的构成教师首先讲解方程的含义和构成。
方程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组成的式子,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例如:x+3=7这是一个代数式,左边的式子是x+3,右边的式子是7,它们以一个等号相连。
2. 实际问题的转化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方程。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图书馆里有300本书,其中有英文书100本,中文书比英文书多50本,求这个图书馆里有多少本中文书?”这句话可以用代数语言来表示为:设中文书的数量为x本,那么有:x+100=300,x=200。
这样就可以得到答案,这个图书馆里有200本中文书。
3. 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一张长方形纸片,它的长是7cm,上面有一条线,离长边的左端4cm,离顶部2cm,求这条线的长度。
”这句话可以用代数语言来表示为:设线的长度为x厘米,那么有:$\\frac{4}{7}x^2+2^2=x^2$,解得x=8。
这样就可以得到答案,这条线的长度是8cm。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出一些类似于上面的练习题,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来判断教学效果。
五、教学后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和构成,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通过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8《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8《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8《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基本概念、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百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用方程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用方程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过程,自主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的内容,了解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如商店打折促销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两个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1)》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乘除、方程的解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方程来解决有关分数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方程的解法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于如何列出合适的方程来解决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列出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列出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决问题。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新课:“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其中的13,还剩下23,请问小明原来有多少块巧克力?”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甲、乙两个仓库共存苹果5000千克,甲仓库存苹果的25是乙仓库存苹果的34,请问甲、乙两个仓库各存苹果多少千克?”引导学生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决问题。
六上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第1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5题。
内容简析:本节课学用形如ax±b=c的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关方程的解法,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相关的方程解法,积累经验,并学会解决其它一些类似的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题意正确地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
教前准备:解方程练习10题教学过程:一、迁移导入。
谈话:由暑假旅游,引出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教师作简要介绍。
(大雁塔(Da Yan Ta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唐代(公元652年),玄奘从天竺取经,为藏经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民间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
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大雁塔塔身照(13张)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
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
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
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你们能知道小雁塔高多少米?”补充条件,出示题目。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暑假中的生活片段,希望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案设计2
5、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
交流中明确: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2,使方程变形为“2x=?”,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
要求学生接着例题呈现的第一步继续解出这个方程。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解方程的完整过程,
做练习一的第4、5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小结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
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方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4、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重点: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1、这节课内容主要教学用形如ax+_b=c的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关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实际问题。
2、光盘
板
书设计ຫໍສະໝຸດ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教
后
记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教学例1
1、谈话导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意义: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解方程的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正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草稿纸、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等量关系,引出方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方法,以及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意义: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解方程的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实际问题,尝试用方程解决,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节课通过讲解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方法,以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了方程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会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内容在本单元中比较重要,学了这个内容是为了中学知识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本个内容中,教导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关键句,根据关键句找出题目中的直接的相等关系,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列出方程,解答问题。
大部分学生对找出等量关系还不太懂,没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查的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式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2.会用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中,体验观察﹑分析﹑概括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查的习惯.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起对人与物的热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复习引导探索新知练习反馈出示小黑板:根据习题说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出示例题,师点名提问,画出关键句让学生列出等量关系式,并板书.巡视学生合作交流的场面.指导后进生.展示学生合作交流得出的结论.小结解题方法.学生练习,师查看并给后进生辅导学生思考,并能口答学生读题,分析题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在草稿上列出等量关系式,小组合作交流列出方程.并解答.思考如何检查.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做好上新课的铺垫让学生能写出等量关系并自己能列出方程. 自己能探索出解题的方法掌握方法,熟练方法.板书设计等量关系式: 小雁塔的高度×2-22 = 大雁塔的高度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会找关键句:给2颗星会写出等量关系式:给3颗星会列方程:给4颗星会检查:2颗星这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时,教学中学生在找数量间相等关系时几乎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好象听不懂意思,由于学生本身基础知识比较差.我只好给他们多举例,用一不计算的数量关系来说明.这样有大部分的学生开始会写等量关系,还有部分学生对数量的关系不熟悉,还非常的模糊,确定这等量关系是本单元很重要的内容.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如果再给我上这个内容,要给学生先把题目读熟会理解题意,让学生把题中的关键字句找出来,在找出等量关系这一环节着重教学,举一反三,有必要再给学生学会自遍同类的题型.再到列方程这环节.只要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学得就不吃力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学会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答案等步骤,从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已经学习过用方程解决整数实际问题,对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等步骤有一定的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用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用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2.使学生学会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答案等步骤。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决分数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以及如何检验答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自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实际问题的图片和文字描述。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分数相等的蛋糕,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分数实际问题,如:“甲、乙两人在比赛中,甲跑了全程的35,乙跑了全程的25,两人同时起跑,谁先到达终点?”让学生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尝试解方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分数实际问题,按照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的步骤进行操作。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内容主要是教学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例1呈现的是西安两处著名的景观大雁塔和小雁塔的实际问题,教材给出了小雁塔的高度和小雁塔与大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要求小雁塔的高度。
教材首先提示学生找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并要求互相说一说。
在这基础上列出等量关系式。
再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在解答过程中,教材不仅呈现了方程,还给出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这个方程的第一步,在解出方程后还要求学生检验一下,看结果是否正确,以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最后教材又提出了一个更开放的问题: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练一练呈现的是和两座著名桥梁有关的数学问题。
这个问题和例1相近。
练习一中的第一题是解方程,第2题是括号里填含有字母的式子,第35题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4、初步理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和解题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难点]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学例1:1、出示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谈话:西安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著名的景点,画面上的就是有名的大雁塔和小雁塔。
它们气势雄伟,是西安的标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和它们有关的数学问题,好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运算应用题,明白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把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样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能依照顾用题的具体情形选择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主动猎取知识的能力和适应。
3、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把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样方法。
教学难点: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收集信息多媒体演示食堂的钱阿姨去菜市场的情形。
师:请同学们细心观看,注意收集有关的数据,并要及时地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信息:1、钱阿姨带了2500元钱去菜市场买菜;2、瘦肉每千克16.00元;3、钱阿姨买了50千克瘦肉;4、还剩1700元。
(设计理念:本校学生里第二集市场比较近,创设学生感爱好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收集有关数据,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讨论交流,自主探究1、改编信息师:你能从中选择一些信息作为条件,把其中的一个信息改成问题,编出一些两步运算的应用题吗?(四人小组讨论)师:谁来交流一下你们编的题目是如何样的?估量有以下种:1、钱阿姨带了2500元钱去菜市场买菜,瘦肉每千克16.00元,买了5 0千克瘦肉,还剩多少钱?2、钱阿姨带了一些钱去菜市场买菜,瘦肉每千克16.00元,她买了50千克瘦肉,还剩1700元。
钱阿姨带了多少钱去买菜?3、钱阿姨带了2500元钱去菜市场买菜,买了50千克瘦肉后,还剩1 700元,每千克瘦肉多少元?4、钱阿姨带了2500元钱去菜市场买菜,瘦肉每千克16.00元,她买了一些后,还剩1700元,钱阿姨买了多少千克瘦肉?[设计理念:使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题材生活化,并改变例题的出现方式,通过让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的方式,使复习题、例题和练习题整体出现(第1题为复习题,第2题即是例1,第3题即是例2,第4题为练习题),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看、分析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作用,掌握列方程、求解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代数知识,能够理解方程的含义,并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方程。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练习题,用于操练和巩固。
3.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如“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斤3元,他花了24元,问他买了多少斤苹果?”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解决。
如“小华做了一些作业,每题1分,他得了9分,问他做了多少题?”引导学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如“小王卖了一些香蕉,每斤2元,他卖了16元,问他卖了多少斤香蕉?”学生通过讨论,列出方程,求解。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方程解决涉及一个未知量的百分数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理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能够解方程求解未知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能够正确求解方程。
2. 教学难点: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立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未知量,并列出方程。
3. 解答示范:教师通过黑板演示如何解答这个方程,并解释每一步的思路。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实际问题:用文字和图表清晰地展示实际问题。
2. 方程的列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未知量和已知量,清晰地展示方程的列立过程。
3. 方程的解法:用步骤清晰地展示方程的解法。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练习:完成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百分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学会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能够解方程求解未知量。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立方程。
同时,通过练习和讨论,使学生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解答示范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选择合适的实际问题:在解答示范环节,教师应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能够清晰地展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方程,如何列方程。
2.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3.能够应用已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列方程。
2.如何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本节课主要介绍如何列方程及如何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方程和如何列方程。
首先通过例题来讲解如何列方程,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最后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自己尝试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1. 列方程的方法例1一个班有35个学生,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问这个班有多少男生和女生?分析:设男生有3x个,女生有2x个,总人数为35,可以得到如下方程:3x + 2x = 35解方程得到x = 7,代入可得男生有21人,女生有14人。
例2强壮的小华每小时能划6千米,比小明多划2千米,要划100千米,问小明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划船?分析:设小明每小时能划x千米,小明需要t小时才能完成划船,可以得到如下方程:6t - (6 - 2)t = 100解方程得到t = 20 / 7,代入可得小明需要约2.857个小时才能完成划船。
2. 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3一架飞机以每小时700千米的速度飞行,将在飞行途中的某个地点与一架以每小时500千米的速度飞行的另一架飞机相遇。
如果这两架飞机相距3000千米,问相遇时它们分别已经飞行了多长时间?分析:设两架飞机相遇时,一架已经飞行t小时,则另一架已经飞行t - 3小时,可以得到如下方程:700t + 500(t - 3) = 3000解方程得到t = 6,代入可得一架飞机已经飞行了6小时,另一架已经飞行了3小时。
例4一辆小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从A城到B城的距离是180千米,求小汽车到达B城需要多长时间?分析:小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80千米,可以得到如下方程:60t = 180解方程得到t = 3,代入可得到达B城需要3小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集体备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补充习题》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设计:
师徒共加工644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54个,徒弟每小时加工38个。几小时可以加工完成?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徐攀华吴玉珠吴玉桃郭同林蔡丽霞李荣华刘青查红兰
开发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2009年9月1日
课题:整理与练习(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二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_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养成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练习二第9、10题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以及等量关系。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5、练习一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订正时说一说是根据那个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的。
6、完成思考题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意见并列式解答。
可提示:甲比乙多跑了一圈说明了什么?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
2、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启发: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
板书学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目标:1.了解何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2.能够识别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的过程及方法。
3.能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教学重难点:1. 程序性知识:如何通过实际问题列方程求解。
2. 概念性知识:掌握方程、未知数等概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视频等相关的资料。
2. 学校计算机房、数据采集设备、幻灯片显示器、多媒体素材等教学设备。
3. PPT 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唤起疑问+情境引导+小组合作一、导入1.通过图片或文字等激发学生了解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
2.播放短视频,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场景。
3.提出问题:如何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的形式进行求解?二、学习方法1.采用PPT进入学习状态,专注于本课的重点内容,启发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提出疑问。
2.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参与其中,开展场景式小组学习和思考讨论。
三、教学内容部分教学内容1:方程和未知数的概念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习方程和未知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概念讲解,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方程和未知数的含义,并建立好初步的概念框架。
教学内容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具体实际问题,教师需给出相应的范例,让学生在范例中逐渐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结合课堂反馈,逐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得出方程式。
四、小组合作探究在课堂中,老师可设定具体场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场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
1.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分组分析,每组给出解决方案和方法,老师进行引导和确定正确结果。
2.完成小型项目,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
例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调查周围居民的日常用水量,并统计数据,进行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模拟实验。
五、课堂问答及反馈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老师及时及时引导和回答疑问。
2. 通过小组合作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现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在这篇教案中,我将分享我在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中的教学经验,主题是“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节课中选择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五章“百分数”中的第一节“百分数的意义”作为教学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百分数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百分数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百分数问题,并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教具,以及练习本、计算器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实例引入百分数的概念,例如“一家公司的利润是总收入的20%”,让学生思考百分数的含义。
2. 讲解:我使用PPT和黑板,详细讲解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
3. 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我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例如“一家公司的利润下降了10%,问现在的利润是多少?”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百分数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列出百分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并标注一些重要的点,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实际问题作业:“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30%的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问有多少名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并要求学生写出解答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后我将继续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并设计一些更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百分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一方程1.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案1苏教版
教课内容列方程解决实质问题( 1)讲课时间1、使学生在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_b=c 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质问题。
教课目的2、使学生在察看、剖析、抽象、归纳和沟通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领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踊跃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虑、主动与别人合作沟通、自觉查验等习惯。
这节课内容主要教课用形如ax+_b=c 的方程来解决有关的实质问题,并指引学生自主探索有关方程的解法。
指引学生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能依据课前剖析及准备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实质问题。
教课预设教课生成复习:1.X + 4=34X - 3.3=4.812X=60X÷ 6=8总结解答简单方程的方法.(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 等式仍旧建立,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样的数,0除外 , 等式仍旧建立.)2.找寻题中的等量关系 :白兔和黑兔一共20 只白兔比黑兔少 4 只 .白兔只数的 2 倍正好相当于灰兔的只数.( 追加条件变为应用题. 灰兔有30 只 , 白兔有多少只?)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只数的2倍多 10只.师: 找寻等量关系, 最重点是找到此中的重点词.一、教课例11、讲话导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假名城,有好多有名的古代建筑,此中就包含有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识题。
( 出示例 1: 西安大雁塔高64 米, 比小雁塔高度的 2 倍少 22 米 , 小雁塔高多少米?)2、发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启迪: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示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提出要求:你能不可以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板书学生沟通中可能想到的数目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 2— 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 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 2—大雁塔的高度=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
7.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
引导自己关注:1)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而且一般要找出最容易发现的等量关系;2)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3)解出方程后,要及时进行检验。
三、作业做练习一的第4.5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
学习调整
2. 做练习一第1题
先让自己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要怎么做,依据是什么,然后让自己独立完成。交流反馈时,要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了解自己是否进行了检验。
3. 做练习一第2题
自己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写出的每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怎样想到写这样的式子的。
4. 做练习一第3题
自己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的。
3. 引导自己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思考: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方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明确课题)
4.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学习重点与难点:
让自己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
学习过程:
一、学习例1
1. 谈话导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 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2. 思考: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启发: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
明确自己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二、巩固练习
1. 做练一。
交流时让自己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再让自己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启发思考: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让自己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5. 思考: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
交流中明确: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2,使方程变形为“2x=?”,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
要求自己接着例题呈现的第一步继续解出这个方程。自己完成后,组织交流解方程的完整过程,核对求出的解,并提示自己进行检验,最后让自己写出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