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地理实验课教学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实验在新课改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地理实验在新课改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地理实验在新课改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实践出真知,地理实验教学是以实验活动为主要形式展开的,强调的是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在“做”、“观察”、“思考”、“归纳”、“推理”、“探究”、“体验”和“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结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精选典型地理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高中地理教学课时少,地理实验不宜过多,需要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科知识特点精选典型实验,舍弃无实际教学价值、形式化的实验,将实验真正用在教学的“刀刃”上,在具备实验条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处,以及学生思维焦点处创设实验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我们在“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教学中,可设计通过地理实验这种探究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案。

首先我们可准备器材:几个长方形的玻璃容器、若干个相同的塑料圆杯、若干等质量的热水和冰块。

其次是小组活动,请同学们组成几个实验小组,用上准备的实验器材,来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大气运动的原理和过程。

在小组中请大家共同商讨实验方案,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通过合作得出结论。

然后汇报交流,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依次汇报实验结果,并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师请实验较成功的小组对大气运动的原理进行讲解,并请其他小组提出质疑。

然后进入集体讨论。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同时教师做适当补充修改。

其结论是:由于地面的受热不均,首先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由于垂直运动又引起了同一高度上气压的差异,于是,大气总是从高气压带向低气压带运动,这就是大气的运动。

二、精选地理实验类型,诠释教学内容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发现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进行直观教学、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捷径。

因此,地理教师在设计实验时既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又要考虑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力。

论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变革

论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变革

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变革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描述知识的教育功能,体现了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地理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的课堂教学更应立足于学生的情感教育、价值观和科学观教育。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应是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和经验,组织、参与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

所以,地理新课程的改革必然要求地理课堂教学的变革。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合乎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和相应的思维方式及态度,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使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转变了“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会改变学生原有的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忽视发现与探究、缺少兴趣与激情的传统接受型学习方式,转变为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发现型学习方式。

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凸现出观察、发现、探究、交流、讨论、归纳等认识活动。

二、发挥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以教材为主线的课程资源1.突出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在区域探究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新教材的“问题研究”教学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思想,强调的是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发现、探究、合作。

这不仅符合科学发现和认知的规律,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遵循教材的指导思想,多采用理论预测、问题探究、验证预测等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指导学生充分尊重区域事实,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识;当区域现象与预测不相吻合时,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大胆质疑,养成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自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开始科学、合理地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认识到我国领土地大物博,多样化的地理面貌,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地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带动了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改革。

使地理课程教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局面。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下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作一陈述。

一、关注地理情感教学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

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不仅是对地理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热情、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等。

教师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产生积极的效应,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学习是否投入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有直接的联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思想,产生心灵的共鸣,形成积极的师生互动。

“爱屋及乌”说明了喜欢一个人会连带到与他有关的事物。

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会迁移到其所教的学科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

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用爱心浇灌学生;要从各方面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学生被教师的真情感染,对教师更加认可和尊重,会把这种情感返还于教师,表现在学习上会更加积极,热情高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地理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

课堂教学_地理实践力(3篇)

课堂教学_地理实践力(3篇)

第1篇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地理学科不仅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的学科,更是一门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1.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知识源于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地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地图、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地理现象,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学习地理。

二、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2.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三、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1. 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实地考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公园、博物馆、农田等,让学生在实地观察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2. 设计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地理相关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评价反馈,促进学生成长1. 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地理实践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地理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有与语文、数学、外语这几门学科一样的共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改革。

教学内容逐渐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学生学习更加的主动。

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不受重视。

无论是学校、学生家长还是学生,他们自身认为地理课是一门副课,和主科相比,学好学不好无关紧要。

学校认为地理课是一门辅助性学科,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师资、科研力量去让开拓。

家长认为地理无非就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规的地理知识、让学生知道哪些省份、哪些国家等等,学好学不好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无关痛痒。

许多学生也受到家长的影响,不重视地理课堂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听讲,还是课后作业完成,都不积极主动,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地理课整体水平发展缓慢。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落后。

地理是一门文科性学科,但同样有许多理科内容,可以说地理学是一个融汇文理科的学科。

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要想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精彩的展示给学生,教师需要借助如地质縮微模型等各种教学设备来进行。

但由于教学不受重视,学校对于地理课堂教学设备的投入不够,教师只能将常规的教学设备如地图、地球仪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会感到整个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对于课本内容掌握的不牢固。

教学方法单一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生课中记的教学方法。

整个课堂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处在被动的受听的模式下。

在这个模式下,学生往往不能主动的去学习探索,他们的学习思路一直是跟着教师走。

这就丧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的效果上,还是主动探索的认知上,都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地理是一门在内容上逐渐变化的课程。

传统的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影响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中总是感到内容滞后,有些内容还往往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真正掌握。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要求教育者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得高中地理教学也在这一背景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本文将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讨论。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学也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不再只是灌输地理知识,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传统的地理知识和概念仍然是教学的基础,但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使得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地理实地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都成为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引入了许多新的手段,例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课题式研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从以往的传统黑板教学向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手段的并用转变。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得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

也更符合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五、评价体系的变革新课改也要求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高中地理教学的评价体系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不再只是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的改革也需要从以往的一考定终身转变为注重多元评价和能力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成为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意义、培养途径和培养策略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具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能力。

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途径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

实地考察是指学生亲自走出教室,通过实地实践的方式去观察、体验、感悟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实地考察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实地考察能够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研究是指学生在实验室或实验场地进行地理研究,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实验研究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掌握地理研究方法和技巧。

培养地理实践力的策略主要包括问题导向学习、跨学科整合和社区参与三个方面。

问题导向学习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引导学生提出地理问题,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整合是指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社区参与是指让学生参与社区或地方社会的地理问题研究和解决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实践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新课改的思想正在空前的影响中学教育,尤其是初中教育的理念及方法,也受到了影响。

近年来,各种新的观点和 Way 充斥着教育圈,取而代之的是基本的新思想,这对地理教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以下是就该课程的问题及其相关的对策。

首先,地理教学中问题面临了客观性单一化和认知过度严格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大多是以客观事实为核心,重视客观性,忽略了观念,概念,技能和判断等方面,以至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忽略了从实际出发、并实际表达的能力,从而出现了教学过于僵化的状态。

其次,学习的深度较浅。

研究发现,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教师普遍少量地倾向于以知识的概念性传授方式,不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形式,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深度不够,不能全面的掌握知识内容,而且难以拓展到其他学科,如:科学、历史、运动等,缺少真正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

最后,课外补习激增,学习压力持续增大。

新课改中教师由传授性质转变为组织和指导性质,但大多数教师还未完全转变,对学生的学习不能全面考虑,而且大量的作业也增加了学业负担,学生们正日益困扰于学习压力。

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一方面,地理教学体系应该综合考虑多学科和多观点,不能简单局限于客观性,应该注重观念、概念、技能和判断等研究内容,拓展教学方式,强调教学研究全面性。

另一方面,尊重教师的教学意愿,提高教师的政策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学安排等作用,以此来抵制催化剂的弹性,提高教师的教练力量,使学生较少的地方课外补习活动,减少学习的压力。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应该结合现有的教学体制和工具,使之实现知识的综合有机融合,以全新的视角和理论进行传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实践经验,以达到加强初中地理教学,提升地理知识水平的目的。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
一、在教学中要善于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高中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比较低,一部分地理知识太抽象,因此在教学时要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去帮助他们理解。

二、借助网络,制作课件。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简历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

课件和投影的展示,再配合教师的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打破传统、活跃气氛。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用不通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

一种生动有趣、节奏明快、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四、激发兴趣、探究奥秘。

教师可以将一些时势热点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并且及时解答学生疑问,促使学生思索,促进学生有新的发现,带着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习惯。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地实习、实验、实践等形式,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体验地理知识的真谛。

在地图制作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自制作地图,了解地图的制作要领,提高地理信息的解读能力。

在地理实地考察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现象,观察、感受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化,提高地理观察能力。

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地理教学不再强调死记硬背,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研究,要通过设计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等,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地理实验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通过思考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能力。

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重要素质。

地理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观察实地等方式,发现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构建模型、设计解决方案等方式,实践并验证自己的创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

地理实践活动既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地理实践活动要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

在研究城市发展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性,研究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的地理实践性教学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的地理实践性教学

切近实际走进生活---浅谈新课改下农村中学的地理实践性教学甘肃正宁一中宫海龙745300我们知道,旧有的地理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阻滞和延缓了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发展,其实施过程基本上是教师按现成的课程教,学生按现成的学,走的是一条以知识到知识的怪圈,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了,但实践能力却无所作为,甚至是下降了。

经验告诉我们,地理实践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从地理自身的学科特点来看,地理本身就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并发展而来的,对地理环境的正确认识来自于实践,验证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得以应用,因而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那么作为一名一线的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又如何在新课改形势下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实践性学习能力并学以致用、用中发展、用中提高?又如何才能使地理科学真正成为对学生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科学呢?现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就农村中学如何创造性的开展地理乡土实践性学习谈一点体会。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粉笔、黑板加书本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只能造就高分低能的书呆子,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唤醒课堂的生命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

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变为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这种情况在农村中学情况更为突出,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狭隘,受家庭方面的影响,学生拘谨,在课堂上放的不开,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中学学习,我们主要应该指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起点不能过高,亦不可操之过急,重点要狠抓课前预习这个环节,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具体内容包括:怎样制定计划,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复习,怎样完成作业,怎样应考等。

自己经过一年的努力试验,已有80%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讲授每节课之前,能认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收到良好的效果。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1. 前瞻性教学策略前瞻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地理知识的前瞻性布置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发现与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问题或激发学生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开始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在学习气候时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南方比北方气候温暖?”的问题,鼓励他们寻找相关资料去解答,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2. 活动性教学策略活动性教学策略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

在学习地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观察和比较不同地貌结构的特点,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对地貌形成的理解。

3. 多媒体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策略是指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如幻灯片、视频、网络等,进行地理知识的展示和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图、图片、实验过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过程和概念。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进行案例研究和信息收集。

4. 项目化教学策略项目化教学策略是指将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项目,如编写调查报告、制作地图、设计城市规划等,来激发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实施与方法论1. 导入介绍阶段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引入地理气候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喜欢哪种气候?为什么?”并让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点讲解与拓展阶段在讲授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拓展。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问,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反馈与评价阶段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个人报告、小组讨论、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和评价。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教案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教案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教案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地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气候的影响因素2. 实验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发学生对气候影响因素的思考。

2. 学生分享生活中对气候影响因素的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气候?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地球仪、温度计、湿度计、灯光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3. 实验过程中,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

四、分享与交流(10分钟)1. 各组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2.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解答疑问。

3. 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气候影响因素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气候的影响因素。

2. 教师强调气候影响因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气候变化。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气候的影响因素。

2.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气候的影响因素。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提高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分享与交流,学生加深了对气候影响因素的理解,培养了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对实验结果的解读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如果能够适当延长课堂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和交流,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开展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

如何开展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
学 作 品 中 人 物 进 行 点 评 赏 析 时 ,要 一 分 为 二 ,用 辩 证 的 观 点 。 这 种 对 话 , 仅 体 现 了对 课 文 理 解 的 多 元 化 . 且 使 学 不 而 生 在 平 等 的 精 神 氛 围 中 共 同 成 长 三 、 视 阅读 重 怎 样 培 养 学 生 阅读 ?有 经 验 的有 先 见 之 明 的 语 文 教 师 总 结 了 许 多 好 的 方 法 , 值 得 我 们 去 学 习 和 借 鉴 。其 一 , 定 要 都 一 让 学 生 读 书 。 师 少 讲 点 , 占用 学 生 的 时 间 , 学生 多读 书 , 教 少 让 因 为 书 中 有 不 少 的 地 方 只 能 靠读 ,靠 联 想 和想 象 才 能 体 味 出 来 。 人 讲 “ 读 百 遍 , 义 自见 ” 是 这 个道 理 。 二 , 导 中 古 书 其 正 其 指 学 生 如 何 去读 书 。 键 是 特 别 关 注 作 品 “ 么 说 ” 言语 形 式 . 关 怎 的 用 “ ” 读 : 别 是 一 定 要 千 方 百 计 挤 出 时 间 , 自己喜 欢 的 心 去 特 读 文 学 名 著 , 伟 大作 家 去 交 朋 友 , 力 建 设 自己 的 精 神 家 园 , 和 努 并 在 日后 的 阅读 中 不 断 丰 富 它 、 大 它 。其 三 , 扩 教师 还要 培 养

29 1) 3 3 1
题 , 出解 决 问题 的 步骤 与 方 法 。 还 充 分 利 用 教 材 中 “ 动 ” 提 我 活 栏 目 的文 字 、 片 、 表 、 像 系 统 , 及 质 疑 性 的 问 题 , 设 图 图 图 以 创 生 动 活 泼 的 学 习 情 境 , 学 生 真 正 “ ” 来 、动 ” 来 。 让 活 起 “ 起 二 、 心 备 好 课 , 计 好 每 一 节 课 的 开 头 。 发 学 生 的 兴趣 精 设 诱 俗 话 说 :万 事 开 头 难 。 教 师进 入 教 室 如 何 开 一 个 好 头 是 “ ” 极 为 重 要 的 。 因 此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设 计 好 每 一 节 课 的开 头 , 我

高中地理新课改简析

高中地理新课改简析

高中地理新课改简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地理课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本文将从新课改背景、新课改内容、新课改效果三个方面,对高中地理新课改进行简要分析。

一、新课改背景高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自然、人文、经济等多个领域,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繁杂、结构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因此,教育部对高中地理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旨在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新课改内容高中地理新课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课程结构。

将原有的单一必修课程改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2、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将新的地理知识和理念融入教材中,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

3、改进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4、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地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新课改效果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的课程结构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再次,改进教学方式使得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强化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总之高中地理新课改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次重要变革,通过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的改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

然而,新课改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

新课改中地理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改中地理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理 念 和 教 育 方 式 上 都 做 出一 些 改 变 ,笔 者 通过
学习和 实践 ,在理论方面有 了新的感悟,在 实 践上做 了一些新的尝试 ,特 别是从 地理教 育的 功能和 实践层 面上做 了许 多新的思考和 实践。 四川省攀 枝 花市 仁和 区民 族中学 四川 攀 枝花 王俊 均 我是一个非专业的地理教师,虽然积极看书,抓住每一次教研请教 ,在地理教学上也取 对教材 内容和教法都有一些新的思考,对教 学 得了一点成绩 , 但 由于以前我们学校只有我一个地理教师,请教的机会不多,因此从事地理 中应该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的培养提 出了 些观 点 ,也 提 供 了一 些 具 体 的 操 作 方 法 。 最 教学十余年了 , 但在地理教学上还是有很多迷茫的地方 , 导致总是在细节处 出问题,影响了 教学质量,例如,我在上初一上期地理气候这一章节时 ,日 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 , 后 还提 供 了一 节课 堂 实录 。 或十 四时左右 ,我在教时就没有准确把握 , 强调了凌晨 2 时与午后 2 时的差别却没有强调左 【 关键词 】 价值观、 创设情境、引导探 究、 右两个字,因此很多学生在做题时也不写左右两个字 ,失分严重。并且导致不能以能力培养 体 验 过程 、掌握 方法 为重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地控制课堂容量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例 如我在讲全球气候分布时没有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没有从这方面引导 ,只能让学生死记硬 新的课 程标准要求我们 “ 改 变过于注重传 背,致使大部分学生觉得记忆困难 ,产生畏难情绪。 授知识 的倾 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态度 ,使 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 ,地基很重要 。每一次看到 自己教的学生 ,总是 由于 自己在关键处 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的把握不到位 ,错失成为优生 ,百分学生的机会 ,或是不愿学地理,我就很苦恼 ,这也成了 程 ,同时也成为学习和形成正 我的一块心病。我没想到的是原来解决问题 的关键就在我 的身边 , 就是初 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 强调 中地理课程标准 ,以前我都是发下来后匆匆看一遍 ,在里面找找答案,没 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 把它当回事细细研究 ,琢磨 。2 0 1 0 年新课程标准下发后我们学校组织 了一 能力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 场电视培训 , 对课程标准分科 目进行 了一场培训, 这场培训给了我很大启发 , 探究 ,在实践中主动的富有个 让我意识到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及作用 。 性的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 、J 0 教初 中地理的教师都知道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可以说是初中地理中最难 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 0 0 的一章 , 而在这里面,东西经 , 东西半球的划分又是难点 ,以前都是根据 的学 习积极性”。这是课程改 我对课本重难点的理解教,学生在学到东西经,东西半球 的划分时往往就 革的主要 目的, 也是时代发展、 会 出问题 , 我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就归纳出了一个规律, “ 相邻 的两条经线, 教育思想进步的具体要求 。 自左 向右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 ,反之为西经 ,经度小 于 2 0 度为东经,大于 地理课虽然是一 门具体 的 1 6 0度为西经 , 其他东经度为东经 , 西经度为西经”。但我发现效果并不好 , 课程,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 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准确运用 ,反映难记难懂 , 尤其是在判断该地所属东西 说 ,还是~门重要的科学启蒙 半球时 ,于是我就去翻课程标准 ,吃透教材中该处针对不同层次 的学生要 课 ,对 于 学 生 了解 自然 、认 识 求,把握住教材 内容 的深度、广度 ,实现 “ 因材施教 ”、 “ 差异教育”专 世界 ,培养科学精神,形成正 门为大部分学生设计出了 “ 大大为西 ( 大于 1 6 0 度为西半球 ) , 小小为东 ( 小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于2 0 度为东半球 )”这八个字的结论 ,试用后学生也反映好记好用得多。 具有非常深远 的意义。特别是 还例如在讲全球气候分布时根据纬度因素让全体学生复习 “ 五带 的划分示 在封建迷信思想 回 潮 ,法轮功 意图”,明确 五带界线 , 然后再阅 “ 全球气候分布 图”得出结论 ,热带气 邪教蛊惑人心之时 ,以科学思 候有 四种 ,主要分布在五带 中的热带 , 温带气候有 五种主要分布在五带中 想武装学生的头脑 ,增强对迷 的南北温带 ,寒带气候有一种 主要分布在五带中的南北寒带。然后让全班 信邪说的免疫力,更具有重要 的学 习基础差 的学生记忆 , 学 习基础 中上的学生阅图看 “ 亚欧大陆 ”根据 的现 实意 义 。 海陆位置因素归纳亚欧大陆的气候分布得 出: 基 于 以上认 识 ,必须 以新 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为指导 ,在地理课的教学 中体 现新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在 知识 学 习和 能 力培 养 中 的主 体 地位 。以让学生多思、多问、 0 0 莱 西市 沽 河街道 办事 处庄 扶中学 山东 莱 西 李 少娣 多动手、多合作、多辩论为出 发点来进行地理课 的教与学。 教育理念的改变必然带来教育 方法与过程的变化,下面是笔 者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介绍。 上面结论 ,再让他们去教会监督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掌握记忆。 对 教材 和教 学 内容 过去我总是孤立的去教地理课,不注重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对 进 行 不 同 视 角 的反 思和 挖 掘 地理这一学科的学习 ,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 ,我认识到地理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 , 既派生出许 要体 现新的教育理念,必须对教材 和教 学 多新学科 , 又综合了其他许多学科的内容 , 使其成为兼容 自 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的综合 内容进行不 同视角 的反思和挖掘。许 多曾经是 性学科。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它和文、理两类的各个学科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我在教学中要关 科学上的难题 ,到了今 天可能已经成了尽人 皆 注其它学科的知识 , 那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还有利于巩 固 学生的知识 ,比 如七年 知的常识。 而新 的教育 理念要 求我们 重视知识的产生 级上第一章学习东西经 , 南北纬用字母 E , w, S ,N 表示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 自 己学习过的英 语知识来记忆 , 避免混淆 , 取得更好 的效果。还有在八年级学 习 3 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时 过程 以及在这一过程 中体现 出来 的情感 、态度 就可以利用到历史知识 , 不然 四川简称蜀 , 历史上 四 川在春秋时期建立过古蜀国, 还有陕西简 和价值观 ,因为情感 、态度、价值观 以及人 的 称秦 ,春秋战国时属于秦国。此外在教气温曲线图时,也要用到数学知识 中的纵轴横轴,今后 各种综合能力不是直接从结果 中生 出来 的,而 是在过程 中体验 和积 累起来 的。所 以我们需要 我将更加关注各科的知识,加大学科间的联系, 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促进。 就这样在有效的利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的地理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后我将更 在 教学中引导、启发 、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这 些今 天看来 已经成为常识 的知识 的来 龙去脉。 加重视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 ,以起得更大的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世 界观、人 生观、价值 观 参考文献 : 的体验将是深刻而又丰满的。 [ 1 ] 李江南 . 论开放教育下的教师角色 [ J ] . 内蒙古 电大学刊 , 2 0 0 5 ( 4 ) 要达到这种教育效果 ,就必须遵循学生 的 [ 2 ] 曹麦玲 . 试 论教 师在现 代远 程教 育 中的主 导地 位 [ J ] . 陕西师 范大 学继续教 育 学 报, 2 0 0 1 ( 2 ) 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 , 创设 能引导学生积极 主

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地理案例教学势在必行

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地理案例教学势在必行
的分析技巧 ; 另一方 面探索 、 思考着理论如何运用 于 学 习实 际, 从而及 时有效地促进理论 向实践转化 , 真 正达到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 。这 时 , 果教 师能有 意 如 识地对案例进行引 申和扩展 , 鼓励学 生发 表 自己创 造性 的看法和见解 , 拟定解决 问题 的思路和方案 , 这 样更能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 造能力。比如 城市化 问题 , 环境保 护与 可持续 发展 问题 , 业 、 工 农 业、 交通 区位 问题都 可 以通过 对具体 案例 的分析来

择的一些地理案 例来源 于现实生 活 , 有些 是热 门话 题, 如全球变暖 、 口问题 、 市化 等 , 中既有地理 人 城 其 知识体 系中的核 心 内容 , 也有 相对 次要 的部分。在
案 例教学 中, 老师要求 学生对 热点 作出反应 , 而也 从 就为他们提供 了一种在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 能在短期 内接触 到并处理大量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 机会 , 学生综合运 用地理 原理和其他 相关 学科知识 及经验剖析案例 , 把握分 析案例 的关 键。学生 在分 析案例 的同时, 一方面不断形成理论体 系, 把握案例
识, 而是按照精选的地理案例来组织地 理教 学 , 使学
生逐步深入了解地 理知识 内容 , 了解地理思想 , 学会 发现地理规律 , 以进 一 步 培 养 学 生 的地 理认 知 能 力 , 为学生最终掌握 系统地理知识服务 。如此实施 的地 理教学说 明 , 地理案例 教学并非 摒弃 系统 的地 理知
鼓励的层面。 地理案例教 学并 不 着眼 于讲 授 系统 的地 理知
问题 , 淡化 对某些 具体 知识 的机 械记忆 。因而 , 实施案例教学 , 要 强化 对 地 理原 理 推 导 过 程 的训 练,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鼓 励 学 生 勤 于探 究 、 动 学 习 。 主 高中地理知识有很多是非常 抽象和深奥 的, 在传 统教 学中 , 通 过教师 在课 堂上 的概括 与灌 输 , 学生获得 的都 是抽 象的 、 括化 概 的生硬知识 。而地理案例有相关 的背 景 资 料 , 且 具 有 直 观 、 而 形 象 、 型等特点 , 典 利于学生感性认 识 的深化 , 利于 学生 进行 深入 并 探 讨 和 思 考 , 深 了学 生 对 抽 象 加 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例如学 习“ 球运 动” 地 时就可以通过一次

初中地理创新实验课教案

初中地理创新实验课教案

初中地理创新实验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理解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气候的影响因素及其实验分析。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地球仪、地图、塑料瓶、水、颜料、温度计等。

2. 计算机及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地球仪展示世界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的影响因素。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气候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吗?二、探究活动(10分钟)活动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1. 学生分组,每组用塑料瓶装满水,标上不同的高度,模拟不同纬度地区的海平面。

2. 在每个塑料瓶中加入不同颜色的颜料,表示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

3. 将塑料瓶放置在阳光下,观察颜色的变化,分析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活动2: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区,分析该地区的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 利用地图和气候数据,展示不同海陆位置地区的气候特点。

3. 讨论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如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等。

活动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 学生分组,每组用地球仪展示不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的阻挡作用、高原的寒带气候等。

3. 讨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等。

三、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各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分享实验过程和分析结论。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气候的影响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3. 强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提醒学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气候的影响因素。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气候变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新实验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气候的影响因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中小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3最新)

中小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3最新)

中小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3最新)本指导纲要旨在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指导中小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

该纲要在加强中小学地理实践课程整体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 指导思想本指导纲要以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地理素养为指导思想,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地理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2. 指导原则2.1 教育教学一体化原则:将地理实践活动课程与地理理论课程有机融合,构建完整的中小学生地理素质“全课程”体系。

2.2 学生主体性原则:注重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自学和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具有自主性和合作精神的综合素质。

2.3 实践性原则: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验、深度探究和全面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

2.4 区域性原则: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要贴近生活、贴近家乡,形成因地制宜的、具有概括性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3. 指导内容3.1 当前的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现状。

3.2 地理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3 中小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

3.4 中小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包括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规划、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

4. 实施保障4.1 政策保障:保障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政策支持。

4.2 教师培训:提高地理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

4.3 学校措施:为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质量保障和设施保障。

4.4 家长参与:加强家长对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参与学生地理实践活动课程。

5. 效果评估建立起科学、全面的中小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小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进行定期的效果评估,为改进和优化中小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提供依据。

6. 实施时间本指导纲要自2023年起实施。

7. 总则地理实践活动课程是提高中小学生地理素质的有效手段,本指导纲要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地理实验课教学
摘要:本文从高中地理学科对实验的依赖性出发,基于现阶段
各学校的地理实验现状,阐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实验对教学
的重要性。

新教材的实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状况出发,建立合适的地理实验基地。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实验课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3-2851(2012)-08-0156-01
地理课究竟要教会学生什么?是三年后成为地理学科的高考状元,而到了陌生的地方却分不清东南西北?我们不要“纸上谈兵”,学了地理之后,我们希望能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在野外迷了路,如果没有指南针,能不能想到用手表定方向?用民居定方向?用日影定方向?晚上用北极星定方向?在一个小岛上,没有淡水,能不能想到利用阳光和脚下的植物获取少量的淡水?这
些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一种能力的培养——地理实践能力,这种能力正是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以实验的方式得以锻炼的,新课改倡导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地理实验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课程资源,其价值和地位正日益突显出来。

一、地理实验课的重要性
1.学科本身对实验的依赖。

地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分支分科,其实践性非常之强,脱离实践无非是“死读书、读死书”,是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我们作为一名老师,传授学生的知识不能只是应对高
考,应该是终身受益的教学内容。

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有其最大的亮点,即“活动探究”板块,里面有很多内容是需要地理实验的,它要求学生不能单单把目光局限在课本和课堂上,而是要转向大自然,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使学生真正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锻炼自己主动求索的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人
才的需求。

2.目前高中地理实验课的实施现状。

目前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令人堪忧,其现状严重制约了新课改的发展。

有些学生可能从来没有在地理课堂上做过实验,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可能是老师
对地理实验教学非常被动导致,由于在高考中命题以实验形式出现的次数寥寥无几,“实验结论记住就可以了,做与不做看不出区别”,所以教师就对地理实验进行删减,甚至干脆不做。

其二就是学生对地理课兴趣不高的问题,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高考意识非常强,有的同学甚至在进校之前就决定了将来是读文科还是理科,一些同学认定地理不是他将来高考的六门课程之一,所以对地理课特别不重视,只是走走过场,甚至连过场都不愿走,这种学习态度非常不利于实验课的实施。

针对这些问题,如果出在老师自身的,我们应该响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学习,刻苦钻研教学内容。

如果问题出在学生身上,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帮助同学们及时转变学习观念,学会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3.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

在新课标中,其明确提出了“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地理基本技能的新要求。

地理实验具有很强
的实践性、探究性,是符合新课改对学生主动探究能力要求的,它能使同学们真正的在课堂上“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地理的实验内容
在高中必修1——必修3的教学内容中,实验内容非常丰富,比如:
必修一:让同学们以讲故事或绘图的形式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教师运用教具、学具,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组织学生观察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以论文或演讲的形式说出自己的观察体会;在地质地貌类型丰富的地区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例如向斜、背斜和断层,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等,以野外考察报告或绘图的形式班内交流。

必修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讨论城市的变化,体会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对特色农业提出自己的看法,参观大的工厂企业,为环境问题献计献策;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或城市的文化差异和文化渗透。

必修三: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开展一次模拟活动(如南水北调“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的对话;亚马孙热带雨
林的土著居民、当地官员和欧洲开发商的不同想法),扮演角色,交流看法。

三、立足本县地理环境特征建立实验基地
漳县地处黄土高原陇西地台和秦岭山地交汇过渡地带,其地貌
类型十分丰富,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带领同学们进行野外
地质考察,让同学们不用远行就可以印证书本上的知识。

比如褶皱有殪虎桥向斜、协店子背斜和贵清山向斜。

南部贵清山和西南部遮阳山分布着规模较大的岩溶地貌填称全省之冠,是西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代表性区域,所形成的岩溶夷平面、岩溶峡谷、岩溶石峰、岩溶裂隙、洞穴、漏斗、溶蚀洼地、落水洞、竖井、天坑、天生桥、岩洞、溶洞及其化学堆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高落差瀑布等,独具特色,构成十分壮丽的岩溶地貌景观。

可以在本县的一些区域设置高中的地理实验基地,例如在贵清山和遮阳山设置自然知识基地,组织同学们观察向斜、背斜、断层和岩溶地貌等;在相应的乡镇(新寺等)设置特色农业试验基地,组织学生参观本县的农业园区,探究家乡的农业园区建设;在两个比较大的工厂(盐场和祁连山水泥厂)设置工业基地,让学生们讨论这两个工厂的区位优势及其布局的合理性,探究其对环境的影响,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

和物化生不同,地理实验的地点不仅仅在教室里,事实上大自然就是地理这门学科的天然实验室,地理课外实验同地理观测、地理考察相结合,鼓励学生发扬探究真理的精神,并真正意识到平时学
到的地理知识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确定学校的经纬度”等。

这些实验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使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更为了解,对学校更加熟悉,于无形当中培养了同学们的价值观。

总之,地理实验课的普及和完善是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以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沈海燕.为地理实验课喝彩[j].地理教育,20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