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辩证法)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西方古代朴素自然观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观

宇宙观 形状各异的原子按照不同的位置和排列次序 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各种事物和 整个宇宙。 他认为无数的原子永远在无限的虚空中的各 个方向运动着,相互冲击,形成旋涡。并用 旋涡理论解释天体演化及世界的产生。他认 为旋涡是形成一切事物的原因。他把这种涡 漩运动称之为必然性,认为‚没有什么东西 是偶然生成的,万物都出于理由按必然生 成‛。
西方古代朴素自然观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观

原子论
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在希腊文中是‚不可分割‛之意。原
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其根本属性就是绝对 充实,没有空隙。原子在质上只有形状,大小, 位置,排列次序的不同。 ‚虚空‛,是空洞的无限空间,其特点是松散, 但虚空和原子同样实在。虚空是原子的运动场所, 原子由于内部没有空隙而没有内部运动,但可以 在外部的虚空中运动。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必然 产生碰撞,导致原子之间的结合和分离。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第一节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B.C.700-A.D.500)
科学背景 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 面。 内容 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性质 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哲学,同自然科学的萌 芽状态相适应,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 思想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
西方古代朴素自然观
毕达哥拉斯的自然观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B.C.580-B.C.500)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毕达哥拉斯学 派的创始人。
哲学思想: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世界是
一个由数和数的关系构成的和谐系统,每一种 事物都是一种数的和谐,数是千差万别的根本 原因。他提出的宇宙结构论是天才的构想。毕 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 开始,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哲学家,特别是柏拉 图。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铁马秋风塞外 杏花春雨江南
青藏高原隆起强烈地改变了大气环流, 青藏高原隆起强烈地改变了大气环流,中国的大西北地区从此在干旱 的内陆西风气流的控制之下,降雨减少而蒸发量却上升, 的内陆西风气流的控制之下,降雨减少而蒸发量却上升,地表裸露成为巨 大的风蚀区,千百万年来在西风的输送下,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 大的风蚀区,千百万年来在西风的输送下,面积达 万平方公里 的黄土 高原终于形成。 高原终于形成。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还 表现在对冷暖气流的屏蔽作用;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 表现在对冷暖气流的屏蔽作用;青藏高原的隆起, 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对我国冬、夏季风有促进作用。 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对我国冬、夏季风有促进作用。
公元前500年的阿那克萨哥拉提出 “种 公元前 年的阿那克萨哥拉提出 子说” 子说”,认为世界万物可以分割成无限小 的种子。 的种子。 他认为,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构成。 他认为,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构成。他 提出一个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食物为什么能够变成人的 血肉?表面上看, 血肉?表面上看,食物与人的血肉没有任 何相同之处, 何相同之处,但这些大学被我们吃了以后 却变成了人的血肉,因此应当承认, 却变成了人的血肉,因此应当承认,这些 食物中一定包含着血液、 食物中一定包含着血液、神经和骨骼等我 们身体中具有的元素。否则的话, 们身体中具有的元素。否则的话, “毛怎 能来自非毛,肉怎能来自非肉呢”?只是 能来自非毛,肉怎能来自非肉呢” 由于这些元素很小,我们才看不见他们, 由于这些元素很小,我们才看不见他们, 但我们从理性角度上可以认识到, 但我们从理性角度上可以认识到,这些很 小的东西就是人和自然物共同具有的“ 小的东西就是人和自然物共同具有的“同 类体” 类体”。 留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留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考点

第一章1、唯物辩证法略1、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作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

5、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略6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原理1,区别:在一对矛盾中,闹吨的主要方面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的决定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其次要作用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方面,无所谓次要方面,反过来说也是一样。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方面的解决,次要矛盾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方面的解决。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第一章唯心论与唯物论本章讨论下列各问题:一、哲学中的两军对战;二、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区别;三、唯心论发生与发展的根源;四、唯物论发生与发展的根源。

一、哲学中的两军对战全部哲学史,都是唯心论和唯物论这两个互相对抗的哲学派别的斗争和发展的历史。

一切的哲学思潮和派别都是这两个基本派别的变相。

各种哲学学说,都是隶属于一定社会阶级的人们所创造的,这些人们的意识,又是历史地被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决定。

所有的哲学学说,表现着一定社会阶级的需要,反映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阶段。

哲学的命运,看哲学满足社会阶级的需要之程度如何而定。

唯心论和唯物论的社会根源,存在于阶级的矛盾的社会结构中,最初唯心论之发生是原始野蛮人类迷妄无知的产物。

此后生产力发展,促使科学知识也随之发展,唯心论应该衰退,唯物论理应起而代之。

然而从古至今,唯心论不但不曾衰退,反而发展起来,同唯物论竞长争高,互不相下,原因就在于社会有阶级的划分。

一方面压迫阶级为着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发展与巩固其唯心论学说,一方面被压迫阶级同样为着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发展与巩固其唯物论学说。

唯心论和唯物论学说都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存在,在阶级没有消灭以前,唯心论和唯物论的对战是不会消灭的。

唯心论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代表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起着反动的作用。

唯物论则是革命阶级的宇宙观,它在阶级社会内,从反动哲学的唯心论之不断的战争中生长与发展起来。

由此.哲学中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斗争,始终反映着反动阶级与革命阶级在利害上的斗争。

哲学中的某一倾向,不管哲学者自身意识到与否,结局总是被他们所属阶级的政治方向所左右的。

哲学上的任何倾向,总是直接间接助长着他们所属阶级的根本的政冶利害。

在这意义下,哲学中的一定倾向的贯彻,便是他们所属阶级的政策之特殊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法唯物论的特征,在于要明确地理解一切社会意识(哲学也在内)的阶级性,公然声明它那无产阶级的性质的向有产阶级的唯心论哲学作坚决的斗争,并且把自己的特殊任务,从属于推翻资本主义组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般任务之下。

第一章-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章-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现象与本质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现象与本质
怎样认识假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 事物的外在表现。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 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 据。
闪电的本质 是云层中的正电 与负电相遇而发 生猛烈放电的过 程。
据资料记载,古希腊杰里斯城大地震前几天,田鼠、 伶鼬、蜈蚣等都纷纷从洞穴里出来,四处逃窜。1835 年 智利大地震前夕,狗嚎叫着跑出城廓。1942 年菲律宾塔 尔大地震前一会儿,狗、猫以及母牛叫醒了正在熟睡的居 民。从我国历史上看,1857 年,浙江鄞县地震前“夜半 天明如昼,山雉皆鸣,少倾地泄气,声隆如鼓”。1917 年,云南大关在震前一月间,“鱼类均浮水面。近地震前 数日,河水大涨,河鱼千万自跃上岸”。1920 年,宁夏 海原发生 8.5 级地震前夕,牛惊慌外逃,不进圈,狗吼叫 乱窜。于地震当天晚上,西吉县一村庄上的狗叫得非常厉 害。有一位老人出去察看,地震即发生了,老人幸未遇难。
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 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 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 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 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集成电路线路板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矛盾分析方法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将来有将来的两 点, 现在有现在的两点, 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 之,是两点而不 是一 点。说只有一点,叫知 其一不知其二。 毛泽东
矛盾分析方法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既要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坚持改 革开放,要学会说“两句话”, 要注意“两手抓”。这些思想 就是辩证法的一分为二、两点 论思想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生 动体现。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课外阅读和网上讨论0.5学时。
2020/10/23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6
第一节 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辨证自然观
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三、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第一节
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它的创立 为科学技术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 价值论的前提。20世纪以来在总结概括现代自然科学新成 就的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4学时,阅读和网上讨论4学时。
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直至亚里士多德时代,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仍然是 一回事,并且是以脱离实用技艺、从事纯理论的探 索为目的的。
2020/10/23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9
第一节
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古代的自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自发唯物主义和朴 素辩证法的自然观。它对大自然作出合乎理性的说 明,这种说明大体上是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的。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主要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概括总结自然科学 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 及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因此,要密切结合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论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 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掌握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动力——自然是自我运动的。
2020/10/23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12
三、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

第一章、辩证法

第一章、辩证法

逻辑矛盾
某珠宝商店被盗窃走了一块价值5000美元的钻石,甲、乙、 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A1 A2 A3
……
An

箭在飞行的某一瞬间一定处于也只能处于整个 飞行过程的某一位置上,而确定的位置便是静 止。
二、中国古代的辩证法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名家 “dialecticians”(辩证家) “sophists”(诡辩家)

(一)邓析的“两可之说”

邓析(前545-前501),郑 国大夫,春秋末期思想 家,名家学派的先驱人 物。
黑格尔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历史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
辩证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爱利亚学派 芝诺悖论:二分法、阿基里斯追龟、飞矢不动 二、智者学派 普罗泰戈拉 “半费之讼”——二难推理 三、苏格拉底 精神助产术 四、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
形而上学的两种含义: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1、形而上学
笛卡尔
其他自然科学 物理学 形而上学
永恒发展

发展就是标志物质 世界运动变化的整 体趋势和方向性的 哲学范畴,是物质 运动中前进的变化 和进化的趋势 。
发展




第一,发展不是一般的运 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 第二,发展不是一般的运 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 第三,发展的实质,是新 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 亡。
(第一章第二节:一、联系和发展的普 遍性(二)事物的永恒发展p41)
一、爱利亚学派的辩证思想
芝诺(约前490-前 436年),爱利亚人, 古希腊哲学家。在 运动的问题上提出 了著名的运动悖论, 即二分法悖论、阿 利斯基追龟、飞矢 不动。
第一:阿基里斯追龟

辩证法基本原理

辩证法基本原理

辩证法基本原理
辩证法是哲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论,也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方法。

它是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和质量互变。

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之一。

它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这种
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例如,水的对立统一体现在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

水在低温下会凝固成冰,而在高温下会变为液态。

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推动了水的循环变化,维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第二个基本原理。

它指出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是简单的线
性发展,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否定,但同时也包含着对旧事物的肯定。

在新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

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规律。

质量互变是辩证法的第三个基本原理。

它指出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质量的变化
是由量的积累而引起的。

当事物的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这种质量互变的辩证法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

总之,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和质量互变。

这些原理贯穿
于事物的发展变化之中,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只有深刻理解和运用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事物的不断进步。

自然辩证法第1章

自然辩证法第1章

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古代的自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 辩证法的自然观。 围绕三个问题对自然作统一的合乎理性的说明。 1、万物的本原 “本原”的原意。是“开始”,指构成万物的根源、 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 2、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古代自然哲学家试图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揭示产生 事物的起源和演化,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 想。 3、“自然”的涵义 古代自然哲学家认识到世界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 断地生长发育着的有机体。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 (1)“星云说”。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 (2)地质“渐变论”。1830年至1833年,英国地 质学家赖尔 (3)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 耳等人 (4)尿素的人工合成。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 (5)细胞学说。1838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 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 (6)生物进化论。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7)电磁场理论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思韦 (8)元素周期律。1869年前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等。
上述理论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特别是: 物理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能量守恒与转化定 律和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生物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细胞学说和生物进 化论的建立), 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相互联系 与相互转化,打通了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 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就得到了说明,就被归之于自 然的原因,从而使辩证自然观取代机械论自然观 成为历史的必然。
谢 谢!
Back Next
2、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 牛顿的决定性原理:物理系统未来一切时刻的行为, 都由系统内部所有物体在某一给定时刻的初始位置 和初始速度以及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完全而精确地确 定。 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就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理论上决 定论描述日臻完善。科学家采用牛顿的方法研究了 多质点体系刚体,进一步发展了牛顿力学;使力学 成了第一个真正数学化的科学。二是在实践上引力 论获得了一系列光辉的确证,如预见哈雷彗星的回 归、天王星的发现等等。 至18世纪末,法国哲学家把这种机械决定论推向了 顶峰。 霍尔巴赫:宇宙间存在着普遍的必然的因果联系,宇 宙本身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锁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部分(第一章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部分(第一章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部分(第一章第二节)本套单元测试共 19 题,共 21 分。

答题得分:21分【题型:单选】【分数:1分】[1]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得分:1分答: DA 坚持实践的观点B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 坚持辩证的否定D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型:单选】【分数:1分】[2]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得分:1分答: AA 事物的内部矛盾B 事物的外部矛盾C 事物的主要矛盾D 矛盾的主要方面【题型:单选】【分数:1分】[3] “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说明得分:1分答: DA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D 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题型:单选】【分数:1分】[4]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得分:1分答: AA 普遍联系的观点B 对立统一的观点C 质量互变的观点D 辩证否定的观点【题型:单选】【分数:1分】[5]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得分:1分答: DA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B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题型:单选】【分数:1分】[6] 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得分:1分答: B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 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D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题型:单选】【分数:1分】[7] 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得分:1分答: CA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B 过度毁林开荒导致严重水土流失C 人的生辰八字决定其一生命运D 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一生命运【题型:单选】【分数:1分】[8]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得分:1分答: BA 质量互变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题型:单选】【分数:1分】[9] 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得分:1分答: DA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答: BA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题型:单选】【分数:1分】[11] 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得分:1分答: DA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 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题型:单选】【分数:1分】[12] 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学道理是得分:1分答: C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D 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答: B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题型:单选】【分数:1分】[14]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得分:1分答: C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题型:单选】【分数:1分】[15] 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得分:1分答: B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题型:单选】【分数:1分】[16] 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得分:1分答: CA 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 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 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 夜尽昼至,昼尽夜来【题型:单选】【分数:1分】[17]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得分:1分答: AA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 对立统一的观点D 辩证否定的观点【题型:多选】【分数:2分】[18] 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得分:2分答:ABCA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 苦尽甘来,乐极生悲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题型:多选】【分数:2分】[1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哲学道理有得分:2分答:ABA 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B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D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1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概述

1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概述

哲学 普遍
具体应用 升华、抽象
自然辩证法 一般
理论指导 概括、总结
自然科学 特殊
(四)从发生的作用上看,自然辩证法是连结马克思主义哲 学和自然科学的中介和桥梁。
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介。
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这一方面来理解的。 对自然科学的实证知识和材料,首先作出总结、概括的是自然辩证法。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是宇宙的本原。 即使是到了近代,思辨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影响也很大。
如牛顿,解决不了“行星运行的切线力”问题时,提出了“上 帝的第一推动力”,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自身不动的第一推 动者”。
第三,从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上看,自然哲学不承认自然科学 从其中分化出来,它认为能够包括自然科学,并且能代替自 然科学。
客体而自己成为主体?
四、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从整体上讲,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
“人—科学技术—自然界”构成的整体系统
展开来看,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部分:
1.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 2.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辩证法) 3.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一、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和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 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体系。
这一定义内在地包含了自然辩证法的核心、主 线、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二、自然辩证法的核心
核心:辩证唯物主义 (理论硬核,或理论内核)
自然辩证法是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体系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020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2020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加油!加油 !
为什么要 加油?因为人 是机器。
1—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
※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 性。
※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否定。
※ 机械唯物主义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 对象,这种研究方法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
※ 不彻底性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 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必然 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
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生态自然观念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主要内容: 自然观的历史发展(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内容、特点与意义)
第一节 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一、 自然及自然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不足
18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大大超过 了希腊古代,但是在观念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大大 低于希腊古代。 —— 恩格斯
※ 机械性
笛卡尔认为,动物虽然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更能干,但这一事实 “并 不能证明动物具有心灵… … 这不过是大自然根据动物器官的排列在其中 发生作用而已。就象一架完全由齿轮和发条组成的钟表,能够比我们的 大脑更准确地显示和测量时间一样” 。
书馆馆成。据说晚年由于患眼病,导致双 目失明,他无法忍受不能读书的苦楚,竟 然绝食而死,时已年逾八旬。
夏至,中午太阳位于塞伊尼城的头顶,同一时间,阳光却在亚历山大 城形成7.5°的影子。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第一篇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生态自然观
所谓自然,是指非人 工的物理世界(包括 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 界)
除了外部自然还包括 人类携带的内部自然 如肉体、感性、情意、无 意识等。
自然还有 本性、本来 就有的东 西之意思
(三)主要著作与基本思想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恩格斯:反杜林论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主要著作与基本思想
(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的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 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在量上 和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 人脑的属性和技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 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 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 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一切事物处在普遍联系和相 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 和转化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 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实 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 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 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 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 哲学思想渊源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古典唯心主义和费尔巴 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1章5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第1章5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统一
C平衡性与不平衡性的统一 D前进性
与曲折性的统一
10、能够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有:A现实的可能性
B抽象的可能性
C不可能性
D有利的可能性
E不利的可能性
多项选择 1、下列事物和现象属于系统的是:A一部汽车 B生 命有机体 C城市交通 D人类社会 E一堆杂物
2、下列各项不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摩擦生热,热胀冷
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
的产生
D事物变化是否超期性说明:A发展就
是简单的循环 B发展就是封闭式的运动 C发
展就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D发展就是螺旋
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6、事物辨证否定的根源在于:A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 1、内容和形式是统一 • (1)二者相互依赖。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
式的统一体。 • (2)、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
用于内容。 • (3)、相互转化。相对不同的范围和关系,
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 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 可以表现或容纳不同的内容。
缩 B冬去春来,昼夜交替 C电闪雷鸣,风来
雨至
D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
E虚心使
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转化是:A有条件的
B只表
现为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C在一定条件下,现
实性转化为可能性,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D一切
可能性必然转化为现实性 E抽象的可能不能转化
为现实
4、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就是:A事物的质变过程
B事物的量变过程
C辨证的否定过程 D事

马哲上课ppt(内附重点)之第一章唯物论辩证法

马哲上课ppt(内附重点)之第一章唯物论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规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趋势。
04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CHAPTER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要求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 解决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谢谢
THANKS
人的实践活动对物质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认 识和改造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作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同时也不断改变自己的主观世 界。
02 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CHAPTER
矛盾及其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 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 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 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 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事物的性质 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 方面规定的。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 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 性中存在着共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对照 ,检验认识的正确性。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真理 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质变和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可以完 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总的量变过程中存在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包含着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 和质变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技术要素之间的关系 (1)相关性与独立性 (2)互补性与主导性 (3)自稳性与变异性
2、技术的结构类型 指技术内部多种构成要素之间的组织形态 和彼此之间的联系方式。 (1)古代的单相的技术结构模式--经验型技 术结构。 (2)近代双相的技术结构模式--经验型技术 实体型技术结构。 (3)三相式技术结构模式--经验型、实体型 和知识型技术结构。
(4)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发展变化)(日本技术论专家星野芳郞) 近代以来三次技术体系更替:
技 术 发 展 Ⅰ



时间
Ⅰ:旧技术体系遗留的技术(传统技术) Ⅱ:主导技术群(当代技术) Ⅲ:未来技术体系的萌芽性技术(新兴技术)
(二)技术的体系和结构
1、技术的构成要素 (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指经验、技能等主观的技术要素(能力、、技巧、诀巧)。 (2)实物形态的技术要素 工具、机器等。 (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指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 经验知识: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规范化的描述和记载 理论知识: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的机制和规律性的阐述。
问题的共同性 科学交往发展 知识专门化 形成科学共同体
(1)有形的组织 (2)无形的范式
2、范式
范式:指对人们的科学认识活动起指导和支配作用的理论框 架和模式。具体包括:共同信念、共同传统以及它所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解释问题的基本范例。
3、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1)普遍主义--对象的客观性和标准的客观性。
3、技术的特征
服从自然规律 自然要素的组合 自然属性 (1)自然属性与 社会需要的约束 社会属性的统一 社会属性 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传统等因素的 (约束条件) 约束 (2)主体性与客 主体能力:经验、技能、知识。 体性的统一 客体条件:工具、设备、材料等有形物。 (构成要素) (3)物质性与精 技术的应用既改变身外的自然,也改变人自身的自然 神性的统一 改变人的认知能力和知识体系。 (功能效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辩证法
a.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
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植物和动物之间,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 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气,呼出二氧 化碳,它们就是这样相互利用、相 互促进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 相辅相成的。
➢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 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 是有条件的相对的(57-58页)
➢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 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 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51页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特点
(1)客观性 (2)普遍性 (3)多样性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康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事 德 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
观念和意志决定的。
黑 格 尔
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事物的联 系是某种客观精神或绝对观念联 系的表现。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
(2007、6、25)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矛盾主次方面)。
• 主要矛盾 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次要矛盾 处于服从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3.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1)世界是物质的 2)物质是运动的 3)运动的多样性
4)运动的规律性 4.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异同
自四然、辩什证么法是自自然然辩辩证证法法自然辩证法自然
(三)自然辩证法的结构
1、自然
——自然存在状态和运动规律 2、从自然到人
自然观
——自然的进化
3、人 ——人的认识能力
方法论
自一然、辩作证为法出自发然点辩和归证宿法点自的然自辩然证法自然
(三)作为归宿点的自然 人工自然——“第二自然”。
1.第二自然的内容 1)作为生活资料的物质产品。 2)构成生产力的生产资料。 3)表现为物化形态的科学技术。
自(然三辩)证作法为自归然宿辩点证的法自然自然辩证法自然
2.第二自然的特点 1)都深深地打上人的印记。 2)将为人们逐渐占有。 3)成为社会进步的要素。
线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
1、对待文献的态度 •学习文献的危险性:
而摆脱陈规戒律和解决这个问 题本身一样费劲。
•怎样学习? 要有新鲜的观点和独创精神,
阅读时必须抱批评、思考的态度。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
2、对待技术手段的态度
“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 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培根
自二然、辩科证学法与自技然术辩的证基法本特自征然辩证法自然
(三)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从目的和任务看 2)从活动过程看 3)从形态上看 4)从评价标准看 5)从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上看 6)从性质上看 7)从工作主体看 8)从意义上看
自(然三辩)证科法学自与技然术辩的证相法互自关然系辩证法自然
3.自然的分类 人类干预程度的大小是分类的依据。 1)天然自然 2)人工自然

辩证法的书

辩证法的书

辩证法的书
摘要:
1.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辩证法的主要思想内容
3.辩证法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4.辩证法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
辩证法是一种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矛盾分析方法,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黑格尔等人的思想。

辩证法的主要思想内容包括: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与斗争,量变引起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在我国,辩证法的发展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哲学家庄子、孟子等就已经提出了矛盾和对立统一的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后,辩证法被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毛泽东、邓小平等我国领导人将辩证法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战略思想,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摸着石头过河”等。

在现代社会,辩证法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各种复杂问题。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辩证法都是指导实践、推动创新的重要方法。

面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挑战,辩证法思维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辩证法作为一门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科学方法,具有丰富的思想内
容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多年前,美国的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在《今日心理学》杂志上提出 了他的“六度分离”(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他认为,任意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 “亲友的亲友”建立联系,而两人之间的亲友数量大约是5。而最新的实验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社会学系的瓦茨(Duncan Watts)领导的研究小组,他们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实验。从2001年秋 天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来自166个国家和地区的6万多名志愿者在网站上注册,参与这项实验。 结果,一共有384个志愿者的邮件抵达了目的地。电子邮件大约只花了5到7步就传递到了目标, 这正是米尔格伦所阐述的“六度分离”。(参见柯南:《你想与施瓦辛格建立联系吗?》,载《南 方周末》2003年8月14日C20科学版。) 因此,上述现象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事物都是通过中介与其他事物相互联 系着的,选项A、C为正确答案。尽管联系是复杂多样的,而且上述现象中所讲的联系也的确是人 们通过电子邮件建立起来的,但不能由此得出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选项B不可选。电子 邮件传送的是“信息”,但是,其一,“信息”也有其物质基础;其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世界普 遍联系的基础,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表现。因此,选项D把“信息”看作世界 普遍联系的基础是错误的。
2.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 它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 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就新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 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 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 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 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 的内容。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什么是发展? 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4.事物永恒发展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 什么是发展?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运动、变化、发展
指向性:前进上升的运动
发展
实质:新陈代谢
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从单纯的
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对立统一规律 规律 唯 物 辩 证 法 体 系 范畴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 现象和本质
形式和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 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 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 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中国哲学中的联系发展观
• 《易传·系辞》: • 用阴阳概念说明事物的无穷变化。 • “是故《易》有两极,是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 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 莫大乎四时。县象著名莫大乎日月。”
中国哲学中的联系发展观
• 中国哲学中联系发展观的最突出特征是 “整体性”,把天、地、人看成一个整体, 整体中又包含了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又 有密切联系。 • 《周易》六十四卦次序的内在联系是一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 • 例:乾、坤—屯、蒙—需—讼—师—比— 小畜—履—泰—否—泰—社会历史一治一 乱地发展
联系的特点
(3)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事 物 联 系 的 主 要 方 式
案例分析:北京的沙尘暴和广东的吃发菜
猫、田鼠、熊蜂和三色堇 看似毫不相干,但是在一定条 件下它们可以处于相互不同的 联系之中。
案例分析:“蝴蝶效应”
从熟人关系——陌生人关系 从现实关系——虚拟关系 从在场关系——非在场关系 从地方关系——全球关系 从直接关系——间接关系
案例分析:如何看待“联系”与“全球化”的关系?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 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 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 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 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 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 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 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 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是( )(单选 )
• • • • • 1、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2、唯心主义的观点 3、不可知论的观点 4、形而上学的观点 答案:4
(2)把握事物的条件
条件是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
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在实际工作中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 条件也要上”的要求犯了( )(多选) • • • • • • 1、唯条件论的错误 2、盲目蛮干的错误 3、唯意志论的错误 4、相对主义的错误 5、宿命论的错误 答案:2、3
非生物环境
岩 石 土壤圈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微生物 (分解者)
动 物 (消费者) 绿色植物 (生产者)
生物组分
1、什么是联系
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 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 系。
例:创造力—左右脑相互作用;
解剖; 中医;
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
2. 联系的特点
联系的特点
中国哲学中的联系发展观
• • • • 阴阳(天文现象的记录) --雌雄、男女 --阴气、阳气 —天道、人道;天人关系。
中国哲学中的联系发展观
• 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天道”、 “人道”、“地道”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思维原 则,作为非常一般和普遍的模式加 以应用。
• 《易传·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 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 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 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联系的特点
(2)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 物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 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 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4. 事物永恒发展原理的 方法论意义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 反对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防止思想僵化。
方法论意义
例:北欧与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
新中国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可靠绿卡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方法论意义
“活到老,学到老”已经不再是对那些勤
奋者的赞美,而日益成为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 矛盾和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 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 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 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 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 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 要受规律的支配。规律的客观性表明, 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 规律。但这决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 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 实践中,透过大量外部现象,可以认识 和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 实践,使事物朝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3.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 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事物发展的过程 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 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1980
1990
2000
2050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比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 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 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 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 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 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终身教育在过去如果只是一种兴趣、一
种追求或者一种信念,今天,它则完全变成了
一种必要。
唯物辩证法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任何规律都 是事物的内 在根据和本 质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 事物必定如此、 确定不移的趋 势。
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 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 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 就是它的相对重复性。
3. 世界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把握事物的条件 (3)注意中介在事物联系中的重要性 (4)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 (5)贯彻科学发展观
(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每一事物内部 的各个要素都不能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 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例: 宇宙全息统一论;天地生人研究。
(4)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择优选取总体上 最好的方案,以达到处理问题的最佳化。
(4)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
例: 第一,轿车生产与资源、环境、文化; 第二,环保关乎公平; [美]戴蒙德《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 环保—未来世界最大的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