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对翻译选材的影响
意识形态与翻译选择(三)
英语知识二意识形态对翻译选材的影响(一) 个人意识形态的影响。
译界大多已认可翻译过程不是直接的文字转换,而是一个主观裁决的过程。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者依据主体形成的观念,将“意识形态”界定为一个丰富的再现系统,并将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比作“就像在照相机里一样倒现着”。
不同的译者由于个人经历、教育程度、个人学养等方面的不同,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正如阿尔图塞所说“人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的动物”,人在意识形态使其成为主体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意识形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小说界革命”,倡导翻译“泰西小说”的梁启超选择翻译《佳人奇遇》,不是因为该书能直接为他的政治日程服务,也不是因为该书可以借以表达“其怀抱之政治思想”,而是因为梁启超当时亡命日本, 《佳人奇遇》的作者也同样是亡国遗臣,小说中有“国破家亡,穷厄万状,尽尝酸辛”的描述,“在作品中到处弥漫着基于这样的境遇而产生的悲痛感情,这种感情唤起被逼入同样境况的梁启超的共鸣”③,小说对他产生强大的震憾力,竟而不忍释手。
可见,在选译《佳人奇遇》一书时,他的这种真正推动力来自于他个人的经历与作品所产生的共鸣。
作为一个会议口译译员,应该全面发展,不仅能搞同声传译工作,也要能搞即席传译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同声传译比即席传译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这点恐怕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掌握即席传译技术以前,最好先搞一段时间的同声传译工作。
也就是说,应该先到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上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只使用同声传译的会议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需要,绝大多数会议总免不了要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起草组等附属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在没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小会议室里开会,这就需要进行即席传译了。
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搞同声传译工作的译员,都可能被抽调到这些附属机构中去担任即席传译工作。
如果某些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那份工作就要不合理地落到他们的同事身上,给别人增加负担。
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选材的影响
政治 关 系的反 映 , 并 为特 定 的经 济基 础和 政治 法律 制度 服
务 。所 以 , 意 识 形 态 在 社 会 生 活 中 可 以 具 体 表 现 为 政 治 意 识、 法律 意识 、 伦 理道 德 意识 、 宗 教意 识 、 审 美意 识等 。“ 在
文 学 翻 译 不 仅 是 两 种 语 言 之 间 的 转 换 ,更 是 两 种 意 识 找 出理 解 诠 释 小 文 化 背 景 的 关 键 。 “ 任 何 译 者 对 外 国文 学 的 择 取 受 两 个 因 素 的制 约 : 他 所 处 的 文 学 文 化 语 境 和个 人 的 审 美 倾 向 ” 1 6 ] 。 笔者认 为不管是 大文化 背景 , 还是文学 文化语 境 , 都 可 以 狭 义 地 理 解 为 社 会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尤 其 是 社 会 政 治 意 识 形 态 :小 文 化 背 景 和 个 人 的 审 美 倾 向可 以理 解 为 个 人 意 识
将 翻译 界定 为一传介 过程 .它并 不是 超越于 意识形态 之上 而是 贯穿其 中。本文借 鉴意识形 态与 文学翻译 的关 系探讨
意 识 形 态对 文 学 翻译 选 材 的 影 响
一
学 文化语境和社会 的政 治理好这 两者 的关 系 。当译 者个人 意 识 形态与社会 主流意识形 态相容 时 ,译 者选择 的 自由度相
、
意 识 形 态 的 界 定
“ ‘ 意识 形 态 ’ ( i d e o l o g y )一 词 最 初 由法 国 唯 理 哲 学 家 德
斯特 ・ 图・ 特拉 西 ( D e s t u t t d e T r a c y ) 提 。他 认 为 意 识 形 态 囊 括 了 包 括 科 学 在 内 的整 个 文 化 领 域 .是 我 们 自己 与 世 界 之
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论的翻译实践
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论的翻译实践一、概述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论的翻译实践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领域,它涉及语言、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交互与碰撞。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文学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意识形态的传递与重构。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深远。
不同的意识形态会导致翻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诠释产生差异,进而影响到翻译文本的表达和呈现。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原作所处的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背景,以确保翻译文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文学翻译论则是对文学翻译活动的理论探讨和总结。
它旨在揭示文学翻译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在文学翻译论中,意识形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翻译者需要借助文学翻译论的理论框架,对原作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理解,同时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进行合理的翻译和表达。
1. 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关系概述在探讨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关系时,我们不得不首先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影响。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观念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而文学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塑造。
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内容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翻译者在挑选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往往会受到其所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人信仰等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决定了翻译者的审美偏好和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了他们对翻译文本的选择。
例如,在特定历史时期,某些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可能更容易得到翻译和传播,而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作品则可能遭到冷落或禁止。
意识形态还影响着文学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习惯,因此他们会根据意识形态的需求来调整翻译策略。
例如,为了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翻译者可能会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
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的批评视角分析
翻译 的种 种影 响 。
2 意 识 形 态 对 翻 译 的 影 响
意识形 态 对 翻译 的影 响“ 自始 至 终 ” 从 选 材 、 ,
末首 先 提 出意 识 形 态 这 个 概 念 的 。在 特 拉 西 这
人 文社 科
武 汉船 舶职业 技 术学 院学 报 2 1 0 0年第 6期
意 识 形 态 对 翻 译 影 响 的 批 评 视 角 分 析
张耀庭
( 阳师 范学 院大 学外语 部 , 南信 阳 信 河
摘 要
4 40 ) 6 0 0
本 文从 批 评 语 言 学 角 度 分 析 了 意识 形 态 对 翻 译 的 影 响 , 探讨 了意 识 形 态 概 念 的 界 定 , 识 形 态 对 翻 译 过 程 中 某 意
解码 到翻译 策 略 的选 择 等 等 , 意识 形 态 的“ 身影 ”
无 处不 在 , 文 主要 从 四个 方面加 以说 明 。 本 2 1 翻 译 文 本 的 选 择 . 翻译 文 本 的 选 择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译 入 语 意
识形 态 , 即原 文 所传 达 的 意识 形 态 上 的信 息 往 往
括 歪 曲 现 实 的 政 治 态 度 和 理 论 , 包 括 科 学 和 形 又
收稿 日期 : 0 0 2 1 —0 —2 9 1
作者 简 介 : 张耀 庭 , , 师 , 男 教 主要 研 究方 向 为英 语 语 言 学 。
的社 会 环境 及其 自身各 种 因素 的制 约 和 影 响 , 而 译 者 自身 的 选 择 又 会 影 响 原 语 文 化 及 译 语 文 化 , 使 翻 译 变 成 是 一 种 文 化 、 想 、 识 形 态 的 话 语 在 思 意
意识形态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及启示
织着他个人的政治 意识 和上层建 筑 的政 治意 识 、 人 的审 个 美意识和 目标读者 的审美意识。严复对翻译文本进行 了精 心选择 , 从亚 当斯 密 的《 富》 原 到赫 胥 黎的 《 天演 论》 , 等 每
一
国家或集体里流行 的信念 , 潜藏 在其政 治行 为 或思 想风格 中, 哲学 、 政治 、 艺术 、 审美 、 宗教 、 伦理 道德等是它 的具体表 现 。同时 , 一个人 在一定 时期 内的一整 套或 有 系统 的社会 文化信念和价值观 也属于 意识形 态范 畴。 翻译作 为一种 跨语言 、 跨文 化的交际活动与社会实践 , 无疑要受 到意识形 态的影响和制约 , 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 的关 系。 Lfvr e ee阐述 了影 响 翻译 的“ e 两要 素 ” 论 , 理 口 即翻译
自始至终都会受 到意识 形态 (dooy 和/ 诗学 观 ( ot i lg ) 或 e pe・
本都 是代表近代西方 资产 阶级思想或主导意识形 态的经
典 之作。严复在 国难 当头之 时选 择 翻译 《 天演论 》 是他 就 胸 中 自强保种 、 亡 图存 的忧 国忧 民 的激情所 使然 。因为 救 书中“物竟天择适 者生存~ 与天争胜~ 自强保 种” 的论点 正 切合 当时严复 的 目的和用 意 , 即站在 危机 意识 的时代 高 度, 对西方流行 的进化论 作慎 重选 择后 的 中国化改 造。他 的译作所 宣扬的 自由、 民主 、 法治 、 经济 等现 代 国家 的立 国 之本 , 正是 当时中国最缺乏 的思想。他通过 翻译利用异 域 的意识形态 颠覆了 中国当时的封 建传统 意识形态 , 唤醒 了 知识分 子的革命和 民主 意识 。4在早期爱尔兰文学 中 C u- L hl an in是一个 身上长满虱子 的年轻人 。他一上 战场就 因愤 怒 而变得疯狂 、 荒唐 ; 他肩负着保卫 边疆重镇 的任务 , 因儿 却
论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产生的影响
论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产生的影响摘要意识形态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问题一直是中外学者进行讨论的重要话题。
本文从翻译过程中的文本选择、文本解读、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方法的选取三个方面,对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学翻译文本选择文本解读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过程中文本选择的影响文学翻译的狭义定义为针对某部文学作品进行不同符号间或者不同语言间的转换,但是从广义上来看,文学翻译的过程包括很多阶段,所以广义理解上的文学翻译要比狭义理解上的文学翻译内容更加丰富,其中对于翻译文本做出选择就是广义文学翻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只有在合理选材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文学翻译活动后续的步骤,而对文本选择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政治、教育、经济等许多方面,但是其中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译者还是编辑或者是出版商在进行文本选择前,都会对自己翻译或者出版的译作具有一定的期望,这个期望可以是得到的经济利益,或者是教化大众以及陶冶读者情操的效果,即作者对译作的方向。
而通常情况下,只有确保所选择的文本适应本土文化的需求、文本中的内容适应读者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译作才能够在这些方面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等翻译主体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但是从更深层次上来看,确实意识形态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为例。
《汤姆叔叔的小屋》由美国的斯托夫人所著,这本著作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畅销。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所写的内容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所以这本著作在美国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很大轰动。
1901年,我国著名的翻译家魏易和林纾合作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翻译并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西方列强对中国国土虎视眈眈,而满清政府内部腐败、对外无能。
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百姓也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社会需要作出变革,所以这个时期中国主要的意识形态是“求变革”以及“开民智”。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作者:欧阳海君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4年第22期一、引言“意识形态”是某一阶级、政党、职业内的人(通常是知识分子)对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
它是某一国家或集体里流行的信念,潜藏在其政治行为或思想风格中,哲学、政治、艺术、审美、宗教、伦理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
同时,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一整套或有系统的社会文化信念和价值观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与社会实践,无疑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两者之间存在着直接而又复杂的关系。
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一)意识形态概述意识形态一词最早由特拉西在18世纪末提出,源于希腊文 idea(观念)和 logos(逻各斯),字面意思是观念逻各斯,即观念的学说,在英文中是ideology。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
翻译则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译者是社会背景下的人,他的任何翻译活动都要受到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的约束。
这种制约性有来自政府出版审查方面的,也有发自译者个人政治意识的。
在阶级社会,当翻译不可避免地同上层建筑发生关系之后,翻译就成了精英文化的一部分。
社会的精英阶层在从事翻译活动时,他们的目的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
(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
翻译不仅是文本间的信息转换,又是受外界力量支配的语言活动,这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因为这个过程牵涉到双重的意识形态。
即翻译不仅取决于译者的意识形态,同时又受“赞助人”(Patronage)强加给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直接受到意识形态的支配。
1.意识形态对选材的影响翻译文本的选择直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原因的,有目的的,具有功利性,并为特殊团体服务,为政治目的服务,为经济利益服务;或者是由于译者本身的兴趣和偏爱。
无论原因如何,要想出版发行,就要符合赞助人的要求,符合出版商及社会的期待视野。
意识形态中的政治因素对翻译选择的影响
一 .
引 言
现 其影 响作 用体 现 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关 于 意 识 形 态 对 翻 译 实 践 所 形 成 的 压 力 是 翻 译 学
f 一) 影 响翻译 的 目的
在 一定 条件 下 . 翻译 是殖 民文化 的产物 , 是 帝 国主 义
者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 开 始 关 注 的话 题 。法 国翻 译 学 者 B e r ma n指 出 . 翻 译策 略是 在 意识 形态 的 驱动 下做 出选 择
迫, 中 国的 学者 们 翻译 的 作 品如 《 黑 人 诗选 》 等 最 能揭 露 美帝 国主义 的残酷 统 治 , 以反 映被 压迫 人 民的反抗 精神 ,
希 望 引起 读 者 的共鸣 , 对 当时 的 中国来说 , 具有 现实 的意
义。
思想 、 价 值 观 等要 素 的 总和 。意识 形 态 不是 人 脑 中 固有
更亲 睐那 些表 现社 会 阴暗面 的作 品 ,以此达 到诋 毁 阿拉 伯 国家 的政治 目的。 再如 , 战后 美 国翻译 了很 多 日本文 学 中体 现哀 伤 、 凄婉 主题 的作 品 , 原 因是在 战后 特定 的历 史 政治 背景 下 , 美 国试 图把 战后 的 日本 描绘 成一 派雅 致 、 凄
二. 意 识 形 态 中 的 政 治 因 素 对 翻 译 实 践 的 影 响
楚、 忧郁 的景象 , 以达到 其特殊 的 政治 目的。5 0年代 的 中
国刚刚解 放 ,为 了摆 脱压 在 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 民身 上 的帝 国主 义压
意 识形 态 , 属哲 学 范畴 , 可 以理 解 为对 事 物 的理 解 、 认知 , 它 是 一种 对 事物 的感 观 思想 。 是 观念 、 观点、 概念、
浅析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
【 摘
要 】从 外围进行考察成 了文化转向后翻译研 究最常见的方式 , 意识 形态这 只“ 看不见的手” 影响和操
控 了译者译作的 目的、 选材、 策略 以及读者对译 本的接 受, 强势文化和弱 势文化 间的作 品翻译在数 量、 心 态、 策略
等方面呈现不 同特点 , 产 生不 同结果。 【 关键词 】文化 ; 意识形态; 翻译 ; 政治权力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3 0 3 6 ( 2 0 1 4 ) 0 6 — 0 0 7 6 - 0 2
二、 意识形态影 响翻译的选材
、
意识形态影 响翻译 的目的
任何 翻译都不是 在真空 中进行 的 , 在 阶级社会 , 所有 译者都无法 回避主流意识形 态对 翻译 实践 的影响和制约 。
勒弗维尔指 出 , 翻译是对原文 的改写 , 是 为“ 权力 ” 服务 的 ; 从福柯 ( F a i r c l o u g h , 1 9 2 2 ) 对权力话 语的分 析来看 , 他 的权 力话 语基本上相 当于主 流意识形态 , 也就是 说 , 翻译 活动
是受社会 主流意识形态 的权力话语所操控 。可见 , 翻译从 来就是一种有 目的的行 为 , 意识形态对翻译活 动的操控首 先体 现在 翻译 目的的政 治性 上 , 译者往往带有 强烈 的意识
受众认可 ; 译本只有 占据市场 , 才能体现价值。因此 , 意识形
态对翻译作品的取材具有客观必然的导向作用 。
上世 纪九十年代 , 随着翻译文 化学派 的兴起 , 翻译 研
究领 域经历 了一场 “ 文化转 向” ( c u l t u r a l t u r n ) 变革 , 翻译研
翻译理论范式中的翻译选材与意识形态
翻译理论范式中的翻译选材与意识形态作者:刘莹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15期【作者简介】刘莹,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文学及英语教育学研究。
翻译范式理论认为,翻译从来就不是译者任意而为的,而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氛围中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影响译者对翻译选材的选择、审美。
本文通过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来论述翻译理论范式中的意识形态对翻译与翻译选材的影响。
一、从《天演论》看翻译理论范式中的翻译与意识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因而译者的翻译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
它可以影响译者对翻译选材的选择、审美和翻译策略的应用以及翻译过程中的取舍或删改。
这是一种能够对翻译本体做出合理解释的翻译理论范式。
例如:严复选择《天演论》进行翻译,最重要的原因是该书符合当时中国形势的需要。
《天演论》里讲的“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意思就是我们不能落后,落后了就要被淘汰。
这便是用来鼓动了我们上一辈的知识分子发扬民族意识,探索强国之道,从而引起了中国的维新运动;用它来唤醒国人,使之有亡国灭种之痛感,从而激起奋发有为,进而救亡图存。
而西方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学派代表埃文-佐哈尔(Evan-Zohar)及勒菲弗(A.Lefevere)等学者认为,“当身处强势文化的译者去翻译弱势文化中的作品时,往往会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将自身文化中的规范视作普遍规范,从而采用归化的译法;反之,当身处弱势文化的译者去翻译强势文化中的作品时,则会更多地采用异化译法。
”[1][2]此外,范式的翻译理论中谈到,惟有艺术与审美才给予人恢复总体的人的力量,作为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价值的载体,其意义就在于其中体现了人类文化所追寻的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在阶级社会里,任何阶级在上层建筑上的追求,都不能忽视审美的追求,都必然具有意识形态的语境、指向和深层意蕴。
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
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诸多影响,但通过论述明确指出,这种影响是相对的,”绝对化”只会使译者陷入新的教条。
标签:意识形态;影响;相对;绝对从”意识形态”角度研究翻译是近年来随着翻译文化学派的兴起而变得日益引人注目的。
Lefevere阐述了影响翻译的”两要素”理论,即翻译自始至终都会受到意识形态(ideology)和诗学观(poetics)的影响,其中,赞助人(patronage)控制意识形态,”专业人士”(professionals)控制诗学。
从意识形态角度研究翻译的一大特点是将翻译现象置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审视,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译者的作用、影响和创造空间,从本质上颠覆原作与译文的”主仆”关系,将二者置于平等的地位。
可以说,强调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是20世纪末翻译界的一大进步。
一、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在英文中是ideology, 源自于希腊文idea(观念)和logos(逻各斯),字面意思是观念逻各斯,即观念的学说。
从正面来说,意识形态是世界观和哲学思想的主体,用于对宗教的现代批判,其概念囊括了包括科学在内的整个文化领域;从反面来说,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用以指导社会和政治行动,但却没有得到理性的检验。
在这里,意识形态包括宗教和所有被歪曲的意识形式,是科学的对立面,是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特殊因素而在政治上起作用的。
本文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将采用其广义形态,既体现其狭义的政治内涵,也涵盖其观念学说的本义。
二、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翻译1、影响取材影响翻译取材的因素很多,但政治因素(它是意识形态最重要的方面)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当属佛经翻译。
从大处着眼,佛经的翻译就是汉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选择。
东汉末年,中原天下大乱,中央政府失去控制全局的能力,儒教衰落,这为佛教和道教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
教导。
”Ho佛教意识形态正是历经千余年与中国的主体意识形态即儒道意识形态的不断交流、斗争、碰撞、相互颠复、妥协和利用之中在中国生根、发芽和壮大,达到儒、道、佛在中国并存的地位。
但同时,佛教经典在不断地被重译、改译中完全偏离了古印度佛教的教旨和意识形态,使其完全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的佛教。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苏联的社会意识形态相一致。
受此影响,译界开始大量翻译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和苏联的文学作品。
《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卓雅和舒拉的故事》等大批符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小说、诗歌的译作纷纷问世,几乎达到“全盘苏化”的程度。
我国翻译活动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操纵最典型和最严重的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由于反帝、反修和阶级斗争是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中国还认为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担负着“支持亚非拉各国人民反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使命。
”∞1所有的译作都得围绕上述主流意识形态,否则译者的译本就不可能正式出版,译者本人甚至会被打成反革命关进“牛棚”进行劳动改造或投入监狱。
这时期的翻译作晶主要有:《阿尔巴尼亚短篇小说集》、《越南南方短篇小说》、《朝鲜诗选》、《鲍狄埃诗选》、《苏修文艺批判集》等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译本。
我国的对外翻译也基本停滞,仅有的对外翻译作品主要是《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诗词》。
这时的翻译活动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即主要对外宣传毛泽东思想,输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因此,在“文革”期间我国的翻译活动完全掌控在极“左”的主流意识形态之下,译者的翻译活动必须屈从于当时的极“左”主流意识形态。
三、译者的个体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国家社会或集团的主流意识形态固然对翻译活动起着强大的制约和操纵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译者的个体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操控。
意识形态对鲁迅翻译选材的影响
用 自己的 翻译 实 践 履 行 着 “ 醒 民智 ” “ 良社 唤 和 改 会” 的文 学使 命 , 后人 开 辟 了一 条攀 登 “ 天 塔 ” 为 通 的道路 。鲁迅 的翻译作 品几乎 占了他一生著述 的一 半 之多 , 在鲁 迅 留下 的 10 00多万 字 中 , 一半 是 翻 有 译文字 。尽管 他 的翻译 一直 备受 争议 , 绝不 是 随 但 意所 为 , 而是 由 当时 的社 会环境 、 意识 形态 和文化 背
中受 到启发 , 发展 出 了一套新 的多元 系统 理 论 。在 这套 理论下 , 各种社 会 符号 现象 都 是一 个 开放 的系 统, 各个 系统 之 间相 互依存 , 作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 并
而存 在 。因此 , 文学这 个系统必定受 到社会 、 历史 和 文化 因素 的制 约 。而 翻译 作为文学 系统 中的一 部分
认识对 中 国的译 学理 论 建设具 有 开拓 性 的贡 献 , 他
用“ 多元 系统 ” 个 术语 来 强调 这 些 系统 间复 的 目标 语 选 材 和 翻译 规 翻
范 、 略都 受到其他 系统 的影 响” … 策 。 多 元 系统 理 论 打 破 了 以往 翻 译研 究 的 文本 模 式, 开创 了译 学研究 的一个 新 领域 。 以后 的许 多 翻
景等所决 定 的。
一
译研 究家都 以多元系 统 理论 为基 础 , 翻译 与整 个 将
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在《 翻译 、 历史与文化论集》
中, 巴斯奈特和勒菲维尔否定了脱离文化背景的单 纯译 文 比较研究 , 为应 当关 注“ 大 的背 景 、 史 认 在 历 和社会习俗下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 。他们认 为翻译是 一种文 化改 写 , 也是 一 种文 化操 纵 。勒 菲
政治意识形态对中国翻译活动影响论文
论政治意识形态对中国翻译活动的影响摘要:纵观中国翻译史的发展阶段,中国翻译史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时期,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西方翻译和文学翻译。
不同时代的主流翻译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中间是否有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些不同时期的翻译作品的出现,安德烈·勒菲弗尔关于意识形态对文本的操纵性改写理论为研究这些翻译作品的特点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尝试用意识形态,特别是政治方面的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研究中国翻译史上不同发展时期的翻译特点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意识;中国翻译活动;三次翻译高潮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91-02一、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选材的影响美国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指出,译者的意识形态和翻译当时接受文学中的主流诗学是决定翻译所投射的文学作品形象的两个基本因素,而其中译者的意识形态又是首要因素,他决定了译者所要采取的基本翻译策略。
操纵翻译策略选择的主流意识形态可能是译者本身认同的,也可能是赞助人强加给他的。
翻译活动的赞助人对意识形态往往比诗学更感兴趣,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左右译者的翻译策略,保证译作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符合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而不会破坏社会体制的整体稳定和正常运作。
政治意识形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目的语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译者的翻译策略。
一方面,处于政治的考虑,对遇到可能引起麻烦或纠纷的内容,译者或者加以删除,进行淡化,一般都会自觉地避免译入那些有可能触犯政府或主流政治的言论或描写。
另一方面,出于某种政治心理或者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如果需要,译者也会渴尽渲染之能事,浓墨重彩地突出与之政治意识形态相吻合的部分。
我们来看中国这三次翻译史的高潮,从政治意识形态和翻译作品之间的关系分析来看是可以印证勒菲弗尔的这一理论的。
论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论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作者:李新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16期翻译并不是纯粹的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翻译文化学派的学者认为译者在进行翻译创作的时候,肯定会受到所处年代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使其译作也打上年代的烙印。
这种观点对译评工作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也就是说,在对某一部译作进行评论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译者的生活时代的意识形态,分析与原作有出入的原因。
应该说,强调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是20世纪末翻译界的一大进步。
一、意识形态与翻译活动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
人类在出现社会、产生文化的同时也就产生了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就意识形态与翻译的关系而言,罗特曼(Yury Lotman)的界说有着直接意义。
他把意识形态描述为“框架性观念,它由某个社会在某个特定时期可以接受的思想观点和态度构成,读者和译者通过它接近文本”。
[1]罗特曼所提出的可接受的观点和态度乃是指某个社会在某个特定时期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译者是社会背景下的人,他的任何翻译活动都要受到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的约束。
这种制约性有来自政府出版审查方面的,也有发自译者个人政治意识的。
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译者的个人经历、教育程度、实践目的、价值取向、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不同,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从而影响其翻译活动。
二、意识形态对翻译语言的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及自身文化因素的规约与限定,使翻译从一开始就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诸多方面进行着操控。
这种操控首先体现在翻译目的的政治性上,译者的目的往往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
例如,《简·爱》的两个译本:李霁野译本[2](简称李译本)和黄渊深译本[3](简称黄译本),分别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分析论文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分析论文论文关健词:意识形态翻译信息流失论文摘要:翻译是一个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信息转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其结果会不可进免地导致翻译中源语文化在译语信息中流失。
现从意识形态角度对翻译中本土观念丈化、语言文化和审灸丈化信息流失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证明翻译要达到两种语言转换的“对等”境界是绝对不可能的。
“意识形态”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指“观念的学说”,最初被看作是世界观和哲学思想的主体,其概念囊括了包括科学在内的整个文化领域,是连接自我与世界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的解释: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是人对世界或社会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并从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范畴中的具类社会和社会文化的出现而形成。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意识形态体系,有着其或隐或显的意识形态边界。
每一个有思想的成员在一般情况下都会自觉地在这个边界之内活动,受到其文化环境所左右,形成其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一、不同的意识形态决定了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翻开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从释道安的“案本”(意为按照原本的本意),到严复的“求信”,到傅雷的“神似”,到钱钟书的“化境”都离不开“忠实”或“等值”这个总原则川。
有学者认为:翻译得好要有九分文化,一分语言川。
从一个文化体系的自身而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不管是语言符号还是符号排列的规则,都是散线,意识形态文化体系才是真正的绳子,把语言的两个体系融为一体。
翻译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表面上看,“交流”是一种让人听起来很舒服的术语,因为它似乎隐含着平等、友好。
然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往往首先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交流,由于各民族意识形态的差异,这样的交流背后真正隐含的却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对抗。
表层“平等友好”的“交流”实际上往往是不同意识形态对抗之后妥协的结果,这种对抚不可避免地造成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造成“两败俱伤”。
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
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摘要:意识形态对翻译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严复和林纾的翻译为研究中心,考察了意识形态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意识形态翻译文本翻译策略引言“意识形态”一词源出18世纪法国唯理哲学家德斯特·图·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 。
他认为意识形态囊括了包括科学在内的整个文化领域,是我们自己与世界之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中介。
特里·伊格尔顿在《意识形态论》中给“意识形态”下了数种定义,并明确指出,意识形态“象征着某一特定的重要社会团体或阶级状况和生活经验的观念和信仰”,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与社会实践,无疑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翻译不仅仅是实现语言符号层面的转换和变形,它还具有更重要的社会功能,而且翻译工作从来都是一个政治任务。
(辛红娟,20XX)勒菲维尔(Lefevere)认为,操纵文学创作和翻译的因素有文学系统内外之分。
文学系统内因就是评论家、教师、翻译家等组成的所谓“专业人士”(professionals),文学系统外因是拥有“促进或阻止”文学创作和翻译的“权力”的“人或机构”,他所用的术语是patronage(“赞助人”)。
在这里,“赞助人感兴趣的通常是文学的意识形态”,而“文学家们关心的则是诗学(po etics)”。
(胡莉莉,20XX)因此,制约翻译过程的两大因素归根到底就是意识形态和诗学。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译者往往受本土意识形态影响对源文本进行改写,但同时又具有极强的颠覆性,因为它是本土意识形态与外来意识形态直接交锋的平台。
在本土意识形态影响下,经过改写的译本还是会顽强地传达外来意识形态,并且在某些时期颠覆本土意识形态。
(刘小刚,20XX)在勒弗菲尔的理论中,翻译是改写文本的一种形式,是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一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 识 形 态 就 会 产 生 不 同译 文 。这 并 不 标 志 着 译 文 的好 坏 , 只 是 由于 不 同 时 期 泽 文 需 要 满 足 不 同 的 社 会 文 化 需求 。 ” l 2 选材是翻译 的第一步 , 在翻译 中, 社会 主流 、 译 者 个 人 及 赞 助人意识形态等都会对选材产生很大影响 。
2 0 1 5 年第 0 9期 ( 总第1 6 3 g q )
牡丹 江教 育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M UDANJ I ANG COLLE GE OF E DUC ATI ON
N O.09,2 0 1 5
Se r i a 1 N o .1 63
了很多社科名著 , 进 化论 、 唯物论等 都通过 翻译引进 中国。 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就翻译了包含经政 、 哲学 、 社 科 等 方 面
的大 量 书 籍 , 中 国 的先 进 知 识 分 子 们 希 望 能 借 这 些 文 本 的 翻译和传播改造儒学 、 激 发 人 民爱 国 救 亡 的 热 情 。他 们 对
会 也 就 难 以前 进 。 - D ] 中外 文 化 交 流 中 , 翻 译 有 着 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 “ 勒弗维尔认为 , 翻译 无 法 完 整 再 现 原 文 , 社 会 中各 种
阶 段 都 体 现 了社 会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对 翻 译 选 材 产 生 的 巨 大 的
、
意 识 形 态 与 翻 译
“ 意识形态” 最 早 在 希 腊 文 中出 现 , 意 为 观念 学说 , 由法 国哲 学 家 D e s t u t t d e Tr a c y 最早提 出, 并 认 为 它 包 含 整 个 。“ 勒 弗 维 尔 最 初 把 它 定义 为‘ 世 界 观 , 后 又 承 认 它 为一 种 ‘ 观念网络 ’ , 由某 些 社 会 在某些 特定 时 间、 历 史 环 境 中 能 认 同 的 观念 、 态 度 构 成。 , , [ z ] “ 勒弗维尔认为意识形态可以是社会 的、 上层 的 , 也
影响 。
因 素会 影 响译 者 并使 其在 翻译 中调 整 译 文 。意 识 形 态 一 定
会对翻译造成影响。意识形态 会伴 随时间发生 变化 , 不同
鸦 片 战 争 到 五 四运 动 时 期 , 儒 学 作 为 当时 的 主 流 意 识
形态 , 阻 碍 了 清 朝 的 发 展 。洋 务 派 由 此 提 出“ 中学 为 体 , 西 学为用” 口号 , 进 行 洋 务 运 动 以挽 救 清 王 朝 。该 口号 后 来 成 为 清 王 朝 新 的意 识 形 态 , 在此影响下 , 洋 务 派 开 始 大 力 引进 西方先进科技 , 兴 办 军 工 业 。代 表 人 物 奕 忻 提 出开 办 同 文
大 多是 爱 国 志 士 和思 想进 步 的 文人 , 他们期望改造社会 , 他 们 翻译 选材 带有 鲜 明 目 的 性 。 ” L 3 ] 这个 时期 内, 李 大 钊 等 人
一
馆, 招纳训练翻译人才 , 大 量 翻译 西 方 书 籍 。后 李 鸿 章 等 人
又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 , 其 中也 设 置 了译 馆 , 译 介 西 方 先 进 科技、 科 学 相 关 书籍 。其 后 的维 新 派 则 主张 实 行 君 主 立 宪 , 介绍 自由、 人权 , 主张发展 资本主义经 济和文化 , 翻 译 出版
于 译 本 的选 择 深 受 当时 社 会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影 响 。 “ 1 9 1 9年 的 五 四 运 动 极 大促 进 了我 国 对 外 国 文学 的 译 介 研 究 。 当时 几 乎 所 有 的 文 学 大 师 , 鲁迅 、 胡适 、 茅 盾 等 都 积 极 投 身 翻译 活 动 , 倡导通 过译 介西 方 文学 发展新 文 学 。 当 时很 多 刊 物都 刊登 了 大 量 翻 译 文 学 作 品 , 还 萌 生 了 许 多 新 的文 学社 团 , 我 国 翻译 文 学 进 入 繁 荣 时 期 。此 时 的 译 者
意 识 形 态 对 翻 译 选 材 的 影 响
陈 嘉 昱
( 湖 南师 范大学 ,长沙 4 1 0 0 8 1 )
[ 摘 要 ] 中外 文化 交流 中翻 译 有 着不 可替 代 的作 用 。 翻 译 通 过 语 符 转 换 传 达 意 义 , 实现 文 化 交 流 , 因 而
和政治、 文 化 等 因素 息 息 相 关 。 翻译 活动 的各 个 阶段 都 受 到 意 识 形 态 的影 响 。 社 会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 译 者 个 人 意
很 大 的影 响 : 从选材到策略选择 , 从 宏 观 的 布局 谋 篇 到微 观 的字斟句酌等等 。
翻 译 时 选 择 遵 循 目标 语 社 会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的 作 品 , 译 本会更具可读性 , 读 者 也 就 更 容 易 接 受 。 在 中 国各 个 历 史
翻译是 语 符 的转换 , 是 意 义 的传 达 , 是 文 化 的交 流 。 “ 不 同 的 国 家 或 民族 之 间 , 如果有往来 , 有 交 流 的需 要 , 就 会 需 要 翻译 。否 则 思 想 就 无 法 沟 通 , 文化 就难 以交 流 , 人 类 社
识形态、 赞 助 人 意 识 形 态都 对 翻 译 活 动 的 第一 步— — 翻 译 选 材 有 很 大的 影 响 。
[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翻译选材 ; 主 流 意识 形 态 ; 个人意识形 态; 赞助 人 意识 形 态 [ 中 图分 类 号 ] H3 " 1 5 . 9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2 3 2 3 ( 2 0 1 5 ) 0 9 — 0 0 3 6 —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