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上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英语《Unit 4 》优质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英语《Unit 4 》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4》的优质公开课教案。
本课主要围绕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展开,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关于食物单词和句子,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和简单的句子结构,但对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词汇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对词汇、句子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关于食物单词和句子,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食物。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关于食物单词和句子。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能够正确运用一般现在时进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互动、任务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食物图片、食物卡片、录音机、磁带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餐厅情境,墙上贴上食物图片,桌子上摆放一些真实的食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关于食物的英文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向学生展示一些食物图片,引导学生用中文说出这些食物的名字。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食物卡片,并用英语介绍这些食物,让学生听懂并跟读。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中文翻译这些食物的名字。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用英语介绍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介绍的食物,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个餐厅情境,让学生扮演服务员和顾客,用英语进行点餐和回答问题的练习。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公开课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研究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磁钉、小棒。
教学流程:一、复旧知,游戏激趣。
1.我会说。
(出示小黑板)10里面有几个2?9里面有几个3?3个4是多少?(说出两个乘法算式)2.游戏。
游戏1:老师拍2下,学生拍5个2下。
游戏2:老师拍3下,学生拍4个3下。
游戏3:老师拍4下,学生拍3个4下。
游戏4:学生拍2下,老师拍5个2下。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老师:大家表现真棒,小兔子听到我们欢快的拍手声,跳起了舞。
它们在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老师: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板书:3个2)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述。
老师: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老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6是2的3倍)揭题,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
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
)10个2呢?(2的10倍。
)老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
)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妙、奏”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能找到全文的关键句,找到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3.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2.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教学ppt、音频资料、声音明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快看,大自然多美啊!(自然风光展示)*大自然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声音》。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二、整体把握1.初步感知*孩子们翻到课本88页,眼睛认真看着书,耳朵仔细听老师读课文。
(师范读)*我读得美吗?你想不想也像我这样读一读课文。
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的去读一读课文吧。
(生自由读文)*你能用文中的话告诉我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吗?(生回答)(生找出来并划线,齐读)这句话很重要,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句子。
这句话中你最喜欢哪个词语?“美妙”一起写一写(板书并提示书写要点)2.把握文章内容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呢?请孩子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ppt出示图表,生默读,并作勾画,生汇报,强调回答完整)。
*为我们带来美妙乐曲的音乐家们是:“风、水、动物”(师板书)。
三、品读课文,积累词句风之曲(重在朗读指导)*让我们首先去认识一下风这位“艺术家”吧。
(请一生读相关文段),师评:你的声音真好听,有当音乐家的潜质哦,听完朗读,这段话里有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吗?(生自由汇报,说出喜欢的理由或感受,相机出示长句子)交流板块一:1.“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赞美山水:三年级上语文《山行》公开课教案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对于山水的赞美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从《诗经》到《红楼梦》,从诗歌到散文,都有大量描述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
在三年级上的语文课程中,我们将接触到一篇以诗歌形式赞美山水的经典作品——《山行》。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诗歌《山行》,培养学生对于山水的感性认知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启发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
4. 培养学生的美育意识,让他们从文学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山水的感性认知和审美情趣。
2. 难点:让学生理解诗歌中 metaphor (隐喻)和 symbolism (象征)的含义,开展文本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呈现图片先放一些山水图片,让学生先感性认识山水的美。
老师可以播放一段中国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心境。
2. 导学:先行解读给学生背诵“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并解释“大自然的美好就在这里,它不仅有淋漓尽致的色彩,更有深刻的内涵。
”3. 理解:文本分析给学生分发抄本或幻灯片,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看到全文。
老师逐一解释生词,掌握内容后再分阶段进行阅读分析。
老师初次阅读并解读诗歌,学生进行跟读。
在第二次阅读诗歌时,老师指导学生关注一些关键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其间形胜,翠峰玉岭,应接不暇。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些句子中都蕴含着作者对于山水的赞美和感叹之情。
带领学生分析句子的用意,找寻出作者所传递的情感和感知。
在分析过程中,任何问题都不要轻视,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让他们自主探究和发现,同时也检验他们的理解能力。
4. 讨论:共同探究经过文本分析后,老师们将引导学生陈述自己的理解,包括对于诗歌的感受、覆盖的意象以及对齐和形式的理解。
老师可以将学生的内容逐一呈现在白板上,重新组织并归纳成一个共同的解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是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四篇课文,全组课文体现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诗歌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诗的题目《听听,秋的声音》用轻柔的语气引领你走进美丽的秋景,诗中这句话不断出现,一种声音就是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前四节写的是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具体可感的声音,后两节写了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
诗歌就是要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引导我们想象秋天美好的景象,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变化。
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
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了解了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炼,跳跃性强,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及朗读能力。
2.仿照诗歌的形式读写诗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设想这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考虑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而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对秋天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理解课文并不难,关键是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现形象,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然后紧密结合课文借助多媒体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听秋声、找秋声、说秋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美,学生在听、找、说中动耳、动脑、动口领悟秋天的美好可爱。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9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学习大树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梦想的可贵品格。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教学难点:学习大树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梦想的可贵品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童话的题目叫《那一定会很好》。
大家和我一起来写课题。
(齐读课题)读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带着你的问题去读课文,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
读书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阅读要求。
(投影:阅读要求: 1.圈出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2.这篇童话讲了什么故事?)二、自读检查:1.读完课文,我们来看看这些字你都认得吗?谁来读读看。
(投影:缩小努力茎叶手推车吱吱嘎嘎拆掉旧木料)2.认识了生字,我们可以更好的去更好的读懂课文。
谁来说说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预设: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棵树从种子到地板的整个历程。
)三、探究历程1.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地板,它经历了哪些历程?用笔圈出来。
(投影:)2.每一次历程中,种子都是怎么想的呢?用横线划出来。
(投影:)3.这几个句子中,你发现什么共同点了吗?4.指名读句子,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可以谈谈它每一次的梦想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学生回答)朗读相关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
6.从树的一生中,你读懂了什么?(梦想、奉献等)四、句子练习1.我们读完了树的一生,再来看看作者在语句表达上的特点。
七、课后作业:1.续写这个童话故事;2.推荐阅读《爷爷一定有办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公开课教案-《平移和旋转》市级公开课教案
平移和旋转【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P80-82页例1、例2和随后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平移和旋转的初步认识,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
第道侧题提供学生熟悉的处运动状态的火车厢、电梯和国族图片,先让他们在观察中感知这生物体的运动特点,再要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些运动。
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平移。
这里对不同图片的观察是对平移现象的感知,而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则是对相关物体运动的共同特点的初步归纳。
最后,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在交流中进步丰富感知,并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在课桌面上把数学书从左上角依次平移到右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帮助他们在操作中再次巩固对平移的认识。
第二道例题提供的是学生熟悉的、处于运动状态的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先让他们在观察中感知这些物体的运动特点,再要求他们用合适的手势表示这些运动。
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这些物体的运动都是旋转。
最后,同样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感知,并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随后的“试一试”,要求学生自制一个圆形转盘,并将转盘上的指针按要求从指向A依次旋转到指向B、C和D,使他们在操作中再次感知旋转的特点,巩固已经获得的初步认识。
第81-82页的“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3道题。
第1题用图片呈现了一组生活中的运动现象,要求学生分别指出其中的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有助于他们在比较和辨别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认识。
第2题提供了一组形状相同,但摆放位置不尽相同的树叶图案,要求学生将能够通过平移和“绿色树叶”重合的树叶图案涂上颜色。
完成这样的活动既需要准确理解平移运动的含义,也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把握平移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第3题结合东、南、西、北等方位知识,引导学生把方格图中的棋子按不同要求进行平移,并说出平移后的棋子在原来位置的什么方向。
三年级音乐《捉迷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观察学生课堂表现,给予及时评价
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 包括他们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 情况、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
对于表现积极、回答问题正确的 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
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对于表现不够积极或回答问题有 误的学生,耐心引导并鼓励他们 再次尝试,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捉迷藏游戏的文化背景,培养音乐感受力和表现 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音乐 学习的初级阶段,对 音乐有浓厚的兴趣。
学生对于游戏和活动 的参与度高,喜欢通 过游戏的方式学习音 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 的音乐基础知识,如 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模唱法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模仿教师的演 唱,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创编法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歌曲的 主题和旋律进行简单的创编活动, 如歌词改编、舞蹈编排等。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
钢琴
用于教师范唱和学生演唱时的伴奏。
多媒体设备
播放歌曲音频和视频,辅助学生进行听唱和模唱练习。同时,也可以展示一些 与歌曲相关的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总结本次公开课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
•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结本次公开课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够积极,缺乏自信心。
在讲解某些知识点时,语速稍快,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 。
部分学生在练习时存在困难,需要更多指导和帮助。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2、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难点: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1、板书课题,齐读。
提问:二年级时,我们学过哪个关于奶酪的故事?是啊,在《狐狸分奶酪》这个故事里,为了从小熊兄弟的手里骗走这块美味的奶酪,狐狸可真是费尽心机哪!2、教师引导:奶酪的味道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品味品味吧。
出示句子:①奶酪多诱(yòu)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tǎng)口水。
②他低下头,嗅(xiù)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指导学生朗读,感受奶酪的美味。
3、设疑激趣:看到这么香的奶酪,小蚂蚁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明确要求,自学课文。
(1)教师引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学习提示,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2)关注学习提示,明确自学要求:第一遍,自由朗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遍,完成“学习提示”的第一项要求: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按要求自学。
2、学习字词。
(1)认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宣(xuān)布诱(yòu)人犹豫(yù)跺(duò)脚处(chǔ)罚稍(shào)息①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tiǎn)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yì)力,多强(qiáng)的纪律性啊!②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fàn)不许偷嘴的禁(jìn)令。
三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0篇)
三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0篇)三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0篇)良好的教学教案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三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题示标1、导入新课。
播放诗歌《我长大了一岁》,回忆一年级的情景,然后启发谈话:两年以后,我们又长大了,你喜欢长大吗?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小姑娘,她和我们的部分同学一样,不想长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谁来读一读?目标大家都清楚了,你有信心完成吗?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会认字)(一)先学1、目标明确了,现在我们来比赛读课文,比谁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得准。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4分钟后检测。
)2、学生自由读。
同桌互读,不会的兵教兵。
1、指名读。
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不丢字,不加字,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举手纠正。
2、师板书易错字,适时引导订正、强化。
3、文中的字音我们都读准确了,谁最先把会认的字读准,记牢。
把词语理解明白。
检测生字、词。
多种形式检测词语。
(1)指名读。
不会的兵教兵。
(2)同学们还有没有没弄明白的词语?谁能帮助解决。
老师出示些词语,看你们理解运用的怎样?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流利读)(一)先学1、“会认字”读得这么准确。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看谁课文读得最流利。
2、学生自由读。
(3分钟)(二)后教1、指名读。
(读不好的多读几遍)2、指导读不好的词句。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理清脉络或学文)(一)先学1、课文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都写了什么?自学指导(一):请概括段意,并写下来。
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分钟后交流)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感受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感受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课前谈话,说说心愿。
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老师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飞上月球,在月亮上散散步,到桂树底下乘乘凉,那一定会很好。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心愿呢?用上“,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型来说一说吧。
预设1:如果我能在期末考试中获得满分,那一定会很好。
预设2:如果疫情早点结束,我们能恢复以前的快乐生活,那一定会很好。
预设3:如果爸爸妈妈能带我去北京旅游,那一定会很好。
2.聚焦心愿,引出课题。
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它也有自己美好的心愿。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那一定会很好)3.联结旧知,回顾学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不懂就要问》和《听听,秋的声音》两篇略读课文。
学习略读课文,你们有什么好办法?预设1:可以借助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和课文中出现的泡泡进行学习。
预设2:还可以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学习。
4.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读一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看看提示中有哪些要求,并用序号标一标。
预设1: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预设2: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聊心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回顾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学习阅读提示,明确阅读目标。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第【1】篇〗《搭船的鸟》是统编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本单元是有关于习作的策略单元,旨在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留心观察事物,从而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观察、认识翠鸟的过程,“我”乘船去乡下外祖父家时,无意中发现一只美丽的翠鸟,这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02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交流感知作者观察的事物,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场景观察练笔,初步学会生活场景描写。
03教学目标(一)在语境中识记“搭、父、啦、鹦、鹉、悄”6个生字,会写“搭”字。
(二)通过朗读,交流感知作者观察的事物,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的乐趣。
(三)场景观察练笔,初步学会生活场景描写。
04教学活动(一)观察“篇章页”,明确目标。
1. 出示篇章页,朗读名人名言,说说自己的理解。
2. 明确习作单元和学习目标。
(二)“搭”字入手,整体感知。
1. 读题激趣,识写“搭”字。
2. 反馈字词,整体感知。
(三)走进开头,听觉观察1.梳理拟声词,体会“打”字的精准。
2.观察“船夫摇撸”,体会雨天船行的美好。
3.惬意朗读,总结观察方法:耳朵听。
(四)精读细品,视觉观察1.查找关键词,说对小鸟的印象。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2.圈画关键词,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
3. 学习对比,排序,学习观察顺序。
4. 真情朗读,总结观察方法:眼睛看。
5. 引发思考,过渡下文,体会观察乐趣。
(五)学以致用,说练细致1.观察场景,说出细致。
2.练笔提炼,学以致用。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公开课教案第【2】篇〗【教学设想】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公开课教案第【1】篇〗11 一块奶酪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处、稍”。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感受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蚂蚁队长坚守原则的品质和领导才能。
教学重、难点:1.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感受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蚂蚁队长坚守原则的品质和领导才能。
教学准备:蚂蚁搬食物的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视频:画面中描述的是一个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奶酪,这块奶酪非常大,比蚂蚁大20倍,于是小蚂蚁召唤同伴过来一起搬奶酪,几十只蚂蚁都过来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搬起奶酪,准备运回住所……2.视频播放完后,师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3.学生各抒己见。
4.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蚂蚁搬奶酪的童话故事——《一块奶酪》。
学生齐读课题,师板书。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5.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搬奶酪的故事。
)三、品读感悟(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
说一说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这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
讲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搬运粮食,并定下规矩,蚂蚁们很积极地投入到搬运中。
2.蚂蚁队长集合的时候,定了什么规矩?(二)学习第4—12自然段。
1.默读这一部分,回答: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2.当奶酪被拽掉一角后,蚂蚁队长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小蚂蚁们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
【人教版】三年级上英语《Unit 4 》第一课时优质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英语《Unit 4 》第一课时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英语《Unit 4》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关于日常生活中的颜色和动物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颜色单词:red, yellow, blue, green, white, black, purple,以及动物单词:cat, dog, fish, bird, monkey, panda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交流。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听懂并模仿简单的英语单词和句型。
但是,部分学生在发音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英语学习成效有很大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颜色单词和动物单词,并能够正确拼写和书写。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用所学单词进行简单的交流。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颜色单词和动物单词的认读、拼写和书写。
2.难点:单词的发音和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含有颜色和动物图片的课件,辅助教学。
2.单词卡片:准备颜色和动物单词的卡片,用于游戏和练习。
3.作业本: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本,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问候、谈论天气等日常话题,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然后,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展示颜色和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公开课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安全意识,为什么需要有安全意识。
2.掌握一些基本的日常安全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准备1.标题为《安全记心上》的道德与法治课本。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课件和教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课本封面上的标题《安全记心上》。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们觉得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记在心上?2. 概念解释与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安全意识的概念:安全意识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平安的一种认知和警觉能力。
只有具备安全意识,才能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有安全意识?有什么具体的事情需要我们注意安全?3.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举出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安全的场景和事情,如上下楼梯、过马路、交通工具安全等。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4. 安全知识点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白板等教具,向学生讲解一些常见的安全知识,如火灾逃生、雷雨天气中的防雷措施等。
•结合具体实例或图片,给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示相关的安全知识。
5. 情景模拟(2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模拟一些可能发生的危险场景,如陌生人搭话、火灾逃生等。
•学生分成小组,依次进行情景模拟并扮演相关角色,通过模拟演练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6. 总结与展示(15分钟)•教师进行课程总结,再次强调学生们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并用文字或图画展示出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一节关于安全意识教育的道德与法治公开课。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讲解相关概念,以及进行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安全意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具体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三》公开课教案附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三》公开课教案附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并掌握《语文园地三》中的生字词。
1.2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掌握《语文园地三》中的生字词。
1.2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2.1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色,为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2.学习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掌握生字词。
2.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写作训练4.1教师出示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写作。
4.2学生独立完成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5.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3.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不足之处:1.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加强引导。
2.写作训练环节,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仍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改进措施:1.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公开课教案第【1】篇〗数学广角集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1.导入:课间,同学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运动?看,三(1)班选拔了一部分喜欢运动的同学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出示例1),那么我们能算出参加这两项比赛共有多少人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同学们,你们都做了哪些运动?2、老师调查其中一个小组的体育爱好情况:第三小组喜欢踢毽子的有哪些同学?(假设7人)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假设8人)有没有两样都喜欢的?(假设3人)3、老师在讲台的两边分别画了两个圈:左边黄色的圈表示喜欢踢毽子的,右边红色的圈表示喜欢跳绳的。
4、现在请第三小组踢毽子的同学到左边黄色的圈内集合;请喜欢跳绳的同学到右边红色的圈内集合。
我们看看他们怎么站?5、问题出在哪儿呢?谁有好的建议以指导他们站到他们该站的位置?6、接下来请大家拿出纸和笔,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怎样能使别人一看就知道喜欢踢毽子的有哪些同学,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同学?同时还方便我们数人数?7、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想法?(适时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
)在100多年前,英国有一位名叫韦恩的逻辑学家,用一个图很方便地解决了我们今天遇到的这个问题。
让老师来展示给大家看。
8、这种图是韦恩最早发明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韦恩图。
利用韦恩图,既能表示重复的部分,又能方便统计总数。
接下来,如果要用算式表示喜欢踢毽子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又该是怎样的呢?9、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算法,你觉得哪种比较容易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
课时目标:
1、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朗读感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培养想象力,感受神话故事的美好。
3、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位巨人,被称为是人类的老祖宗,他的名字叫?(盘古)他做了一件事情呢?(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第1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复习谈话
1、复习生词。
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认识了很多生字生词,老师考考你生词读得怎么样。
(出示词语:混沌漆黑抡起缓缓肌肤辽阔血液滋润创造下降猛劈逐渐)和两个多一音字。
指名读一遍。
评价。
谁还想读?开小火车读。
评价。
2、复习课文。
词语学得很好,课文还熟不熟?自读课文一遍,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评价。
三、细读感悟
1、引导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混沌”。
刚才一位同学说盘古开辟了天地,盘古开天地以前,宇宙是什么样的?
这种混沌一片的宇宙你能想象到是什么样的吗?(模糊一团的景象)
这一个自然段,我们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可以叫做“混沌一片”生笔记。
2、引读第二自然段。
师述:就在这混沌之中,有个叫盘古的巨人,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这一天,他忽然醒了。
醒来后,他做了什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回答。
指名说。
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怎样是抡起?怎样是猛劈?用自己的说说或做动作告诉老师。
(评价很形象,用的力气很大。
)
师:如果把抡起换成举起或拿起,把猛劈改成砍,大家再读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师引导:带着你的体会再读这句话。
盘古这样做的结果怎样?指名回答。
随机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自读这一句,你发现了什么?(有反义词)
连起来读第二段。
师:盘古把混沌的宇宙劈成两半,分出了天和地,这用一个成语来说就叫“开天辟地”。
师板书,生笔记。
3、引读第三自然段。
师: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就高枕无忧安然入睡了吗?先自读第三自然段再回答。
指名说,(随机出示:图片与文字: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
谁来当当英雄盘古,给同学们演示演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的样子。
(一生做动作。
)
师引导:再用力,头顶住,加上双手使劲托住天,脚使劲蹬住地。
师激情叙述:天和地那么大,这一个同学的力量太小了,全班同学快起来和他一起当盘古,双手再向上举,要不天就塌下来了,脚使劲蹬住,要不就滑倒了。
坚持下去!(请说说你的感觉。
)
师激情引读:我们才做了不到一分钟就已经很辛苦,盘古是多么辛苦多么累呀!而且,一天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一天又一天,三百六十五天过去了,“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一年又一年,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一千年过去了,“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一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评价引导联系上下文了联系自己做动作时的感受来说。
)
师:看来同学们都被盘古这种坚持不懈毫不放弃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
带着你的体会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盘古立在宇宙之中用他的身体支撑起了天和地。
这就叫顶天立地。
师板书,生笔记。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激情引读: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用尽了全部的力气,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下去以后发生了什么?谁来读出来?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怎样把这些变化读好?用想象读的方法,边读边用心想象事物的样子,眼前好像出现了这种画面,就读好了。
用这种方法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生齐读。
师:各人自己读才能读出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想象。
生自由读。
读后同位间说说自己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并说说从哪里想象到的。
谁对全班说说自己眼前看到的画面。
评价称赞同学们都有丰富的想象力。
如果把很多词语去掉了,我们体会和课文有什么不同。
(出示: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雨露……)
指名读,说语句与课文的不同,。
师引导:去掉修饰词就不具体生动了。
我们说话、写作文的时候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做修饰,此段不但运用了修饰词还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排比句是把3个或3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使语言又具体又生动。
让我们把修饰语送回句子中,再读感受语言的具体生动。
(出示: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文中写了这么多种巨大的变化,段末为什么还用省略号呢?
指名说。
(表示还有很多)
师我们通过读这一段知道了盘古用他的身体化作了万物。
板书:化作万物生在课本上批注。
四、总结升华
师(对照板书):就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诞生了,这是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全部力气和整个身体创造来的。
读了这个神话故事,你想说什么?
生发言。
师总结:盘古的精神总结为一个词就是无私奉献。
师板书,生批注。
五、拓展作业
这个美丽的神话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到神话的无穷魅力,你能把这个美丽的故事传播下去吗?回家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
老师送大家一份礼物:中国古代产生了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田,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良无私的精神品质。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
指名说,师随机播放图片,学生看图读故事题目。
这些神话是古人给我们的宝贵礼物,回家找几篇神话故事好好读一读,回来讲给老师和同学听一听。
六、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一片混乱
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
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