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防治
糖尿病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文章目录*一、糖尿病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1. 糖尿病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2. 糖尿病容易出现哪些感染3. 糖尿病预防感染如何饮食*二、糖尿病预防感染吃什么好*三、糖尿病预防感染不能吃什么糖尿病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1、糖尿病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1.1、预防接种良好的血糖控制,加强自身卫生及必要的免疫接种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严重感染的发生。
根据我国指南建议:所有2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须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如果以前曾经接种过疫苗,而接种时间超过5年者需再接种1次。
1.2、控制饮食食物带给我们能量,是机体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
但是如果已经患上了糖尿病,哪怕只是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的升高,都应及时地提高警惕,在饮食结构上进行调整。
1.3、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即使是患了病,也应保持适宜的运动,每天坚持半小时,对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大的好处。
剧烈的运动是不提倡的,可以采取散步、打太极、跳广场舞等方式,最好由家人陪同,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因保持心情的愉悦。
2、糖尿病容易出现哪些感染 2.1、尿路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即常说的尿路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
尤其女糖友,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比较高。
据了解,大部分的尿路感染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就是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
若尿路感染不及时控制,很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肾盂肾炎、肾脓肿、肾乳头坏死、败血症等。
2.2、呼吸道感染糖尿病人的呼吸道最易受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阴性菌感染,引发肺炎。
据了解,糖尿病人是肺炎球菌感染菌血症的高风险人群,毛霉菌病、曲霉病等真菌感染也常见于糖尿病人。
2.3、皮肤感染糖友的皮肤最易受到葡萄球菌的“纠缠”,特别是下肢皮肤,容易出现足部溃疡,甚至导致糖尿病足。
皮肤的葡萄球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感染之一,多见于下肢。
足部溃疡的常见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
3、糖尿病预防感染如何饮食控制热量摄人,正常体重者一般可按每千克体重105~126千焦(25~30千卡)给予,并可依据劳动强度不同作适当调整。
三管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1.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2加强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
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1.3 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1.4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1.5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1.6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1.7认真做好隔离工作:对传染病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相适当的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进行接触隔离。
对高危病人如: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1.8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
1.9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1.10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优于经鼻气管插管。
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气管套囊应保持在25~30cmH2O。
1.11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应用镇静剂患者,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1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尽早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1.12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洗手时点,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落实手卫生。
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SOP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目的积极防治各种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诱因,规范无菌技术操作,减少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发生适用范围院内临床及门诊各科室内容一、积极防治易引起皮肤改变或损伤的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皮肤病、蚊虫叮咬等,保持皮肤完整性,防止损伤。
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损伤,预防皮肤软组织感染。
二、对手术病人要认真备皮,严格消毒,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并勤观察、勤换药。
三、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在进行动、静脉置管及腰穿、骨髓穿刺、活检、关节穿刺、静脉输液等操作时必须严格皮肤消毒,给患者换药时应戴口罩、无菌手套。
四、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服清洁无皱褶,被汗液、尿液等浸湿时及时更换,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
五、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增强皮肤抵抗力,提高自身免疫力。
长期卧床病人勤翻身,防止局部受压,预防褥疮发生,若有局部水肿、皮肤微红或发白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防止冻伤,使用热水袋等要防止烫伤。
六、对昏迷、瘫痪、老年患者定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协助定时变换体位,2~3小时一次,必要时缩短变换体位的时间。
尽量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因治疗需要不允许过多翻身者,应使用特殊床垫、器具防止褥疮发生。
七、新生儿护理应手法轻柔,更换尿布、内衣时要防止损伤皮肤。
尿布应柔软,勤于更换。
保持婴儿皮肤干燥,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局部长期受压。
做好产房和婴儿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感染源。
八、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
接触皮肤感染部位分泌物、脓液、血液及其污染物品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九、被感染性分泌物、脓液、血液污染的诊疗器械,应彻底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无菌物品的使用一人一用一灭菌。
十、严格环境消毒。
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1)积极防治易引起皮肤改变或损伤的疾病,保持皮肤完整性,防止损伤,预防皮肤软组织感染。
(2)对手术患者要认真备皮,腰穿、骨髓穿刺、活检、关节穿刺、静脉输液等必须严格皮肤消毒。
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并勤观察、换药,换药时应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严格执行手卫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
接触皮肤感染部位分泌物、脓液、血液及其污染物品应戴手套。
(3)积极治疗或纠正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疾病或危险因素。
患有皮肤病者应积极治疗,避免抓破损伤。
注意皮肤出现的表浅伤口,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的损伤,防止继发感染。
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
(4)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
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增强机体免疫力。
长期卧床患者要勤翻身; 不允许过多翻身者,应使用特殊床垫、器具,预防压疮发生。
若有局部水肿、皮肤微红或发白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防止冻伤,使用热水袋者防止烫伤等。
(5)被感染性分泌物、脓液、血液污染的诊疗器械,应彻底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或灭菌,无菌物品应一人一用一灭菌。
三管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1.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2加强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
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1.3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1.4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1.5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1.6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1.7认真做好隔离工作:对传染病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相适当的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进行接触隔离。
对高危病人如: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1.8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
1.9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1.10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优于经鼻气管插管。
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气管套囊应保持在25~30cmH2O。
1.11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应用镇静剂患者,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1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尽早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1.12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洗手时点,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落实手卫生。
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
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的处理对策
1 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
11 免 疫 力 减 退 . 糖 尿 病 患 者 由 于胰 岛 素 绝 对 或 相 对 不 足 , 糖 不 能 被 机 血
应, 并对患者进行详 细的用 药指导 , 口服降糖 药物效果 差者 ,
每 周 1~ 2次 ; 日早 晚 刷 牙 , 每 餐后 漱 口 ; 性 患 者 每 晚 或 便 后 女 用 温 水 清 洗 会 阴 ; 晚 睡 前 用 温 水 泡 脚 1 i, 温 3 每 0 mn 水 5~4 0
减少 , 致使血 液高粘状 态而 引起 循环淤滞 、 组织供氧 不足 , 胶
原合 成 异 常 并 停 止 , 原 的 多 肽 前 体 乳 酸 和 氨在 组 织 中堆 积 , 胶 使组织肿胀 , 阻碍 愈 合 。
陆树 良等¨ 研究表明 , 糖尿病患者 的皮肤组织在未损伤的 情况下已经存在着“ 阴性损害” 。这种“ 阴性损害” 也是糖尿病 患者皮肤易损伤或创 面形成后难 以愈合 的重要原 因之一。
15 组 织缺 氧肿 胀 . 糖 尿 病 患 者 由于 糖 化 血 红 蛋 白增 高 , 致 血 红 蛋 白释 氧 导
・
9 ・ 6
护理实践与研 究 2 1 感染的处理对策
高 青
d i1 .9 9jis.6 2—97 .0 10 .5 o :03 6 /.sn1 7 6 6 2 1 .2 02
郭
莉 包素婷
王春 燕
皮 肤 感染 是 糖 尿 病 最 常 见 的并 发 症 之 一 , 可 使 病 情 加 它
2 糖尿 病 的 预 防 措 施
q 然后用柔软干毛 巾擦 干 , 注意足趾 间 , C, 要 同时检查足 部情 况, 发现问题及时找专科 医师处理 ; 皮肤感 觉异常 的患者 , 要 注意穿着 宽松纯棉衣物 , 并注意保暖 , 防止冷 、 热伤 。 2 3 2 不能 自理患者 .. 不能完全 自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家
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的护理
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的护理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较非糖尿病人群多2-3倍,多发生在年龄较大、体质消瘦、病史较长的患者。
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升高,酮体生成增多,蛋白质缺乏而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皮肤感染。
另外糖尿病患者半数以上发生动脉硬化,常见的是全身毛细血管动脉硬化,使血流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局部抵抗力下降而发生皮肤感染。
最常见的皮肤感染有疖、痈、蜂窝织炎、各种癣病,如不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可能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做好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意义重大。
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就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的护理谈几点体会。
一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
限制饮食可以控制血糖,而使细菌繁殖受到干扰,使皮肤感染得以控制,亦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故饮食护理及其重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总热量:首先按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高算出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身高-105,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的生活习惯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二)碳水化合物总量: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的杂粮。
蛋白质和脂肪比例: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
(三)主食粗细搭配:粗粮最好早餐用,每日摄入粗粮一次,如麦片、荞麦、玉米、杂粮等。
因为这些富含可溶性食用纤维的食品,可延长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利于改善糖、脂肪代谢的紊乱,并可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二局部应用抗菌素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中最多的发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庆大霉素对许多革兰氏阳性及阴性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感染的皮肤应用庆大霉素外敷可控制炎症蔓延和使炎症消失,一般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一日两次外敷,在外敷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同时配合抗菌素静点效果更佳。
抗生素应用指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抗生素应用指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抗生素应用指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抵抗和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对于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生素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指南,以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应对感染管理。
一、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来进行分类。
按照作用机制,常见的抗生素分类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糖肽类、磷霉素类、糖苷类和利福霉素类等。
根据化学结构,抗生素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感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类别是十分重要的。
二、常见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选择1. 蜂窝织炎(Cellulitis)蜂窝织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通常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如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一线治疗选择为口服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
2. 脓疮(Abscess)脓疮是局部皮肤感染并形成脓肿的疾病。
对于无糖尿病的患者,一线治疗为切开脓肿并引流,无需使用常规抗生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或严重感染的情况,建议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3. 猩红热(Scarlet Fever)猩红热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表现为高热、咽峡炎和皮疹。
一线治疗选择为青霉素类抗生素,通常为口服青霉素V。
4. 蜂窝织炎性淋巴结炎(Lymphangitis)蜂窝织炎性淋巴结炎是淋巴管感染所致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首选治疗为口服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或头孢克肟。
5. 硬下疳(Syphilis)硬下疳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累及皮肤和软组织。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阶段和过敏试验结果而定,推荐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6.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猫抓病是由猫抓或咬伤引起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胀和发红。
糖病与皮肤病的关系及防治指南
糖病与皮肤病的关系及防治指南糖尿病与皮肤病的关系及防治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常伴随多种皮肤病变。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各种皮肤问题,而且与血糖控制的不良程度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与皮肤病的关系,并提供针对性的防治指南。
一、糖尿病与皮肤病的关系1. 糖尿病对皮肤的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长期以往会导致多种皮肤病变的出现。
例如,糖尿病性皮肤感染(如蜂窝织炎、真菌感染等)更容易发生;另外,糖尿病对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也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
2. 皮肤问题对糖尿病的影响一些皮肤病变也可以成为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黑斑病、脂溢性皮炎等,这些病变的出现可以被视为糖尿病的信号,促使患者尽早就医。
二、防治指南1. 确保良好的血糖控制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相关皮肤病变的关键。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药物治疗,注意饮食控制,定时测量血糖,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2. 保持皮肤清洁与湿润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洗澡,保持皮肤的清洁,但切忌使用过热的水和粗糙的洗涤剂。
洗澡后,应使用温和的润肤霜或者保湿剂,保持皮肤的湿润。
3. 避免皮损和感染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避免划破皮肤,减少引起细菌感染的机会。
同时,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干燥,每天检查脚部是否有创伤或破溃,避免足部感染的发生。
4. 注意防晒糖尿病患者的皮肤通常更加脆弱,容易被紫外线伤害。
因此,患者在户外活动时应该注意涂抹合适的防晒霜,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阳光直射。
5. 定期就医和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就医,并注意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
如果出现皮肤病变,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结论:糖尿病与皮肤病存在密切的关系,血糖控制的不良会导致多种皮肤病变的出现。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重视皮肤的保护与预防,确保良好的血糖控制,保持皮肤的清洁与湿润,避免划伤和感染,注意防晒,并定期就医和监测。
以上是针对糖尿病与皮肤病的关系及防治指南的简要介绍。
三管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1.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2加强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
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1.3 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1.4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1.5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1.6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1.7认真做好隔离工作:对传染病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相适当的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进行接触隔离。
对高危病人如: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1.8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
1.9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1.10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优于经鼻气管插管。
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气管套囊应保持在25~30cmH2O。
1.11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应用镇静剂患者,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1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尽早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1.12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洗手时点,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落实手卫生。
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
主要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主要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为了进一步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中关于医院感染监测和调查工作制度,加强我院对导致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因素的监控指标管理,规范我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0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2)》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医院感染管理科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实施对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2.各临床科室/部门医务人员应遵守本规程,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对主要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二)各个主要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下呼吸道感染(1)建立预防和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响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
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回路管道、雾化器等应达到灭菌或高程度消毒,雾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管路避免频仍更换(一般情况每周更换1~2次,若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低位,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入肺。
(6)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且应每24小时更换。
(7)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
一例糖尿病合并下肢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查房PPT课件
用药时间
指导患者按时用药,确 保药物在最佳时间发挥
作用。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 果,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以保持血糖稳定。
抗感染药物选用策略分享
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尽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 感染病原菌及敏感药物。
经验性治疗
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根据临床 经验选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针对性治疗
注意降糖药物与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避 免药物剂量调整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监测和应对
低血糖反应
加强血糖监测,及时发现低 血糖反应并采取措施予以纠 正。
抗生素不良反应
关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 应、肝肾功的病情变化, 如出现新的症状或体征,应 考虑是否为药物不良反应并 及时处理。
03
02
血糖偏低时
适当增加主食摄入,同时减少运动 量,避免低血糖反应发生。
注意食物升糖指数
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有利于 控制血糖波动。
04
06
康复训练计划制定及实施
下肢功能评估结果反馈
肌力评估
患者下肢肌力减弱,存在肌肉萎缩风险。
关节活动度评估
关节活动度受限,影响日常行走功能。
平衡能力评估
平衡能力下降,易摔倒。
03
伤口处理与敷料选择技巧
伤口评估及清洗方法论述
伤口评估
包括伤口大小、深度、渗出液量 、颜色、气味等,以判断伤口感 染程度及愈合情况。
清洗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清洗剂,通 过冲洗、擦拭等方式彻底清洁伤 口,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
敷料类型选择依据提供
01
02
03
吸收性敷料
适用于渗出液较多的伤口 ,如纱布、棉垫等,能吸 收多余渗出液,保持伤口 干燥。
糖尿病皮肤感染,苯唑西林也有效
肤 软 组 织 的 红 、 肿 、热 、痛 ,如 未 及 时
及 骨 缺 血 的 症 或 混
控制 ,感染 的局部 组织 化脓 、坏死 、形 成脓肿 ;如 果细 菌入血后 导致 菌血症 , 会 出现 寒战 、高热 等全 身感染 的表 现 幸而该 患者 及时进 行 了降糖 、抗感 染治
葡 萄球菌 ,感 染初期 常常 表现 为局部 皮
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_l
在绥 7 21
温度 达3 9 . 3  ̄ C。
5 7 3 1 mg / L 。诊 断考虑2 型糖尿病伴 左足 大拇趾 感 染;立即 予以外科 清创处理 , 并采集 分泌物标本 行 细菌培 养。 因患者 近期无抗 茵 药物使 用史 ,考虑 为敏 感金 黄 色葡萄球 菌 引起 的 感染 ,故 经验性给
疗 ,有效 控 制 了 感 染 。
合 菌 感 染 ;如 果 溃 疡 处 有 恶 臭 味 , 多 提 示 有 厌 氧 菌感 染 。
对于糖 尿病合并皮 肤软组 织感染 的
辨轻重选对药 。苯唑西林可信赖
在临床 中 ,糖尿 病皮肤 软组 织感 染 患者 ,如果是在感染发生的初期 ,皮肤软 组织的溃疡属于表浅型 ( 溃疡周 同炎性浸
润 <2 c m),临床感染 的症状较轻 ,发 生
感染的时间较短 ,尚未经验性使用抗菌药 物治疗 ,以及无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 ,这
轻症感染患者可以经验性使用耐酶青 霉素类 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如苯唑西林 钠胶囊 .1 f 1 蘑度感染的患者 ,应选择可以
覆 盖 革 兰 氏 阳性 菌 和 革 兰 氏阴 性 菌 的药 物
病 例 分 析
糖 尿 病 足 ,不 容 忽 视
糖 尿 病 足 是糖 尿 病 患 者 局 部 神 经 异 常和下 肢远 端外周 血管 病变相 关的 足 部感 染 、溃疡 和 ( 或 )深层 组织 破坏 . 是 糖尿病 下肢 神经病 变 、血管病 变的结 果 ,从皮 肤到 骨与关 节各层 组织 均可 受 累 ,严重 者可发 生局部 或全 足坏疽 。在 美 国 ,超过 半数 的糖尿 病患者 并发 足部 感染 ,其 中约 2 0 %的患者 在病 程 中需裁 肢 ,后果严 重 。因此 ,临床工 作越 来越 重视糖尿病足感染 的防治 。
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制定感染管理政策和工作程序1.建立和完善感染管理政策,制定相关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标准。
2.成立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感染管理政策和工作程序,对感染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二、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1.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疑似和确诊的皮肤软组织感染进行监测和报告。
2.加强感染病例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及时报告感染发生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加强感染预防知识的培训和宣教1.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预防知识的培训,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使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
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感染预防知识的宣教,教育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和掌握个人卫生习惯。
四、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1.建立环境清洁与消毒制度,明确消毒频率和方法,确保医疗设备和床铺等物品的清洁与消毒。
2.定期对患者病房、手术室、创伤处理室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五、加强手卫生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1.强调医务人员和患者正确的手卫生习惯,包括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和酒精消毒剂等。
2.医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六、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1.建立和完善抗生素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包括抗生素的选用、剂量、频次和疗程等。
2.鼓励医务人员进行抗生素的药物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的出现。
七、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1.手术室需按照洁净手术室标准进行设计和装修,确保手术环境的洁净和无菌。
2.手术室应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手术器械和麻醉设备的使用和消毒,减少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
八、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处理1.建立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方式。
2.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病原体。
以上所列举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的基本要求,医院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三管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1.1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2 加强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
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1.3 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1.4 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1.5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1.6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1.7认真做好隔离工作:对传染病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相适当的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进行接触隔离。
对高危病人如: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1.8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
1.9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1.10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优于经鼻气管插管。
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气管套囊应保持在25~30cmH2O。
1.11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应用镇静剂患者,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1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尽早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1.12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洗手时点,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落实手卫生。
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疾病健康教育问答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疾病健康教育问答第一节认识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一、什么是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是化脓性致病菌侵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毛囊炎、疗、痈、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等(如下图)。
皮肤、软组织感染病灶广泛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或有并发症(如糖尿病)者,属于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不伴以上情况者为单纯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较为复杂。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一般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局部的功能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出现系统症状,如发热、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病情轻重程度不一。
部分轻度感染无须治疗即可自愈,例如简单的蜂窝织炎、汴、毛囊炎等,但大多数病例需要内科保守治疗甚至手术干预,严重的SSTl甚至危及生命,比如坏死性筋膜炎。
而病人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以及感染病原体亦会影响到感染的严重程度,例如糖尿病或艾滋病等基础疾病可能使感染进展迅速,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二、流行病学知识及目前最新的知识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临床表现及诊断多样,且大部分都是自限性的,一般在7〜10天痊愈,大部分病人(70%〜75%)并不需要住院治疗,所以对于SSTl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很难准确统计,实际的发病率可能要比统计的数据更高。
美国PUin等的研究数据显示,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就诊病人大约占所有门诊就诊人数的0∙8%,每年大约每100O个美国人中有23人因SSTI到门诊就诊。
EllisSimonsen等利用美国犹他州互利机构的医疗保险数据库统计的蜂窝织炎的发病率(24.6%)类似,此数据还提示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45〜64岁。
据统计,在美国部分地区,住院病人中SSTI的患病率甚至达到10%。
而在急诊,SSTI是除胸痛、哮喘外的第三大常见病,感染部位以下肢多见。
三、哪些因素容易导致皮肤软组织感染(1)皮肤屏障被破坏,最常见途径是皮肤的直接损伤,例如外伤、抓手、咬伤、医疗操作(如针刺伤)、烧伤手术以及局部受压导致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正常菌群及外界病原菌的入侵。
三管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1。
1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
2 加强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
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1。
3 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1.4 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1。
5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1.6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1。
7认真做好隔离工作: 对传染病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相适当的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进行接触隔离。
对高危病人如: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1。
8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1。
9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1。
10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优于经鼻气管插管.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气管套囊应保持在25~30cmH2O。
1。
11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应用镇静剂患者,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1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尽早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1.12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洗手时点,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落实手卫生.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1。
三管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1.1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2 加强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
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1.3 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1.4 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1.5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1.6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1.7认真做好隔离工作:对传染病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相适当的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进行接触隔离。
对高危病人如: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1.8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
1.9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1.10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优于经鼻气管插管。
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气管套囊应保持在25~30cmH2O。
1.11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应用镇静剂患者,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1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尽早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1.12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洗手时点,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落实手卫生。
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
医院感染相关预防与措施
医院感染相关预防与措施生效日期:2012年5月修订日期:2014年8月莒南县人民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一、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人工气道通畅:1.正确吸引分泌物: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50%,吸痰管比气管导管长4~5cm,以便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吸痰管一用一换;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动作轻柔,吸痰管插入合适深度,如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后再吸引,调节适当的吸痰压力,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时间不能过长,每次不超过15s,以免发生缺氧。
吸痰后再用纯氧吸入1~2 min后再把吸氧浓度调到吸痰前水平;吸痰时先吸气管,然后再吸口腔及鼻腔的分泌物,操作前后洗手/手消毒。
2.气管导管的护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牢固,避免导管上下滑动,损伤气管黏膜。
导管气囊充气适当,气囊充气与放气操作正确,放气前充分吸净气管内的分泌物,以避免咽喉部的分泌物在气囊放气后进入气道造成感染加重。
调节好导管气囊的最小封闭容积,一般不要反复充放气.气管切开口周围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防止污染。
无禁忌症床头抬高30度。
3。
气管的湿化、雾化、冲洗:使用呼吸机时必须对气道进行有效的湿化,雾化.气道干燥,痰液过稠不易吸出时,可先向气管内注入3~5 ml生理盐水,停留5 min后再行吸痰,可间断反复多次冲洗,一次冲洗时间不能过长.雾化吸入药物时严格操作规范,雾化后及时拍背吸痰,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可预防和减少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二、加强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1。
加强口腔护理:经口插管患者每日口腔护理,防止口咽部细菌下行感染,注意观察有无口腔真菌菌感染、黏膜溃疡等。
气管切开患者换药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每2 h翻身,指导患者正确咳痰/翻身拍背,通过拍背叩击震荡气管内的分泌物,使附着于肺泡及支气管的痰液松动,并及时吸出.2。
选择适当的营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控制血糖水平,增进和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几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皮肤软织感染的防治赵德杰1,祝然然2,李晨3,刘明1摘要:糖尿病患者因并发周围血管及神经病变,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发生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感染扩散,严重者形成酮症酸中毒、高渗性休克等,威胁生命健康。
本文基于近几年相关文献,从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易感因素、治疗及预防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感染;治疗方法;预防中图分类号:R6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48(2018)01-0248-05doi:10.3969/j.issn.1007-6948.2018.01.03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易并发皮肤软组织感染,尽管近年来人们比较重视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发生,其发病率仍为22.2%,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在糖尿病患者死因中占据第2位[1-2]。
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因素众多,治疗难度较大,早期预防意义重大。
1 易于感染的因素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皮肤软组织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利于细菌生长;另外糖尿病患者物质代谢紊乱,全身机能减退,加之糖尿病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导致皮肤营养状况差,皮肤搔痒及感觉迟钝,常因反复搔抓及未被察觉的外伤导致感染[3-4]。
王文艳等[2]调查发现,年龄是导致住院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率增加的重要因素,认为与自身免疫力低下、持续高血糖状态以及糖尿病并发症关系密切。
王建飞等[5]认为,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与白细胞端粒酶活性降低有关。
文博久道[6]对外科术后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感染率进行比较,发现术后糖尿病组感染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对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达到或者超过60周岁、糖尿病病程达到或者超过5年、长期住院、长期卧床是主要危险因素。
另外吴晓霞等[7]发现,医院感染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感染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其中皮肤软组织感染率高达19%,在所有糖尿病院感疾病中位居第三,认为与疾病史、高血糖、住院治疗过程中侵入性操作等有关[8]。
研究表明,高糖化血红蛋白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11.52%,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占全部病原菌的65.71%,认为高糖化血红蛋白与感染密切相关[9]。
王伟铭等[10]认为,应用糖皮质激素短期内可以增强患者抵抗力,但是长期使用会抑制免疫功能,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并发症。
而糖皮质激素升高血糖作用明显,长期使用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几率。
2 治疗2.1 西医治疗2.1.1 药物治疗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感染的根源,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基础和关键。
目前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是主流方法,有研究认为,诺和锐30在糖尿病感染患者血糖控制方面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11]。
除积极控制血糖外,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染的细菌谱发生了明显改变,细菌耐药现象愈来愈多。
当前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以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2-13]。
而佟晓露[14]对150例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敏感抗菌试验后发现,有47.33%患者感染大肠埃希杆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敏感抗菌试验结果显示,抗大肠埃希氏菌敏感抗菌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
王春革等[15]认为,糖尿病患者感染抗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应选择敏感抗生素如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利奈唑胺等。
同时在对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进行成本–效果对比时发现,万古霉素优于利奈唑胺。
但也有学者就治疗革兰阳性菌诱发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所使用的抗生素做了Meta分析,发现利奈唑胺疗效优于万古霉素[16]。
虽然存在争议,但是目前仍然以万古霉素作为首选用药。
张季林等[17]通过表皮干细胞培育技术和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对白花檵木醇提物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性溃疡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是醇提物可以激活Wnt信号通路,进而调控表皮干细胞,最终实现创面愈合。
为白花檵木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性溃疡提供依据。
2.1.2 手术治疗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后形成脓肿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在血运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彻底清除或切除炎性坏死组织,并充分引流。
如果患肢缺血严重,则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周围血管病科;2.内分泌科;3.普外科(济南 250014)通信作者:刘明,E-mail:liuming404@避免进行过度的局部清创,采用蚕食疗法,逐步清除坏死组织。
闫继涛等[18]在口服或注射降糖药物及抗感染的基础上,实验组采取手术措施,包括保肢、截趾、截肢手术。
结果实验组感染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认为手术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显著,尤其对于急性期且感染发展迅速的患者,疗效更佳。
李小芳等[19],选用蚕食清创和外科清创两种不同的清创方式,并联合阴离子辅料的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糖尿病足部皮肤感染患者进行干预,结果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实验组组织形成时间(9.95±2.10) d和愈合时间(7.85±10.33) d均比对照组组织形成时间(12.30±2.01) d和愈合时间(45.69±12.01)d短,且实验组复发率仅为12%,低于对照组的32%。
笔者认为采取适当的清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截肢的风险,而清创时机及范围的把握,是成功的关键。
狄海萍等[20]应用组织工程全层皮肤修复技术,对研究组32例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进行修复,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药物涂擦和红外线照射治疗。
结果研究组溃疡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8.23±5.67) d,对照组为(34.28±6.29) d,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随访一年研究组患者溃疡创面的复发率为15.63%(5例),对照组为28.13%(9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组织工程全层皮肤能够在最佳时间和浓度下为创面愈合提供必要的生长因子,与自身成体细胞相比,其增殖速度更快,且能够分泌必要的细胞因子,与缺损区成纤维细胞相互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
另外还可以分泌机制金属蛋白酶、细胞外基质成分,促进创面的愈合。
2.1.3 其它治疗除了手术清创以外,大量清创技术及新型辅料的出现为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疮面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常见的清创技术有自溶清创、化学(蛋白溶解酶)清创、机械清创(包括超声清创水刀以及创面负压治疗等)以及生物(蛆虫)清创等。
负压治疗大大缩短治疗周期,又避免了因传统清创、换药方法带来的痛苦,还可以根据感染菌种的不同向负压吸引装置中输注抗生素或者氧气等,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21]。
各种生长因子的运用也大大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其中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技术引起广泛关注,且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效果明显[22]。
岳瑜等[23]认为糖尿病皮肤溃疡阶段,合理选择与应用敷料有助于溃疡的愈合,但是目前没有哪一种敷料能满足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所有要求,且每一种敷料具有各自的特点。
因此必须熟悉这些敷料的特点,同时还要考虑皮肤溃疡的特点、患者的需求以及费用等。
刘京等[24]对两种不同敷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别采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和凡士林敷料外用,探讨不同敷料对创面闭合指数和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研究组7、14、21、28 d的创面闭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压氧可以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皮肤疮面愈合,主要是通过改善组织供氧和患肢血液循环,直接提高组织氧浓度,同时升高动脉氧分压收缩血管,增加静脉对体液的重吸收,缓解组织水肿。
同时高压氧还能促进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生成,扩张创面血管,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促进白细胞的杀菌能力[25]。
但也有报道称,高压氧治疗不会降低截肢风险[26]。
吴让兵[27]将180例糖尿病足部皮肤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控制血糖,静滴抗生素及碘伏局部皮肤消毒的治疗方法,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疗程均为14 d。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测定并记录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且试验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传递改善优于对照组。
我们认为,红光照射确实可以提高局部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增强皮肤抵抗力;但是对于严重缺血的患者,尤其是出现严重静息痛的患者,采用红光照射会加快基础代谢,加剧了局部缺血,不利于感染的控制和创面的愈合。
2.2 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发展迅速,比较凶险,不及时治疗后果十分严重,近年来临床中未见单独内服中药治疗的报道。
而中医外治疗法以其价格低廉、无创、方便快捷等特点,在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上优势明显,被广泛应用。
涂宏伟等[28]采用自制中药敷料(大黄、黄柏、升丹、黄连、滴乳石、制炉甘石、冰片、血珀、滑石等)外敷的方法治疗患者52例,西药组则使用山莨菪碱、胰岛素、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外敷,结果中药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认为黄柏、黄连所含的盐酸黄连碱可杀菌、降血糖;滑石、炉甘石能杀菌、保护黏膜;冰片可抑菌、抗炎[29]。
诸药合用,共同发挥杀菌、抑菌、降血糖等作用。
万宝臣[30]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自拟消毒方(金银花25 g,蒲公英15 g,野菊花10 g,紫花地丁10 g,赤芍5 g,当归10 g,天花粉20 g,丹参10 g,生地20 g)煎汤外洗,治疗糖尿病继续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则采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
结果治疗组创面分泌物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
我们认为,消毒方清热活血之力强,适合糖尿病急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红肿热痛阶段,符合中医的局部辨证理论。
魏朝辉等[31]运用自拟中药油外敷治疗,研究表明中药外敷治疗,可明显抑制糖尿病皮肤溃疡病变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殷学超等[32]运用活血祛腐汤外洗治疗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30例,治愈18例,好转9例,未愈3例。
方中应用大量活血化瘀药物,旨在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防止缺血组织进一步扩大。
另外还有大量的清热解毒及祛湿排脓的中药,多药合用共奏“脓腐尽祛,新肉顿生”之效。
张丹丹等[33]使用三种不同剂量的积雪苷霜软膏,对糖尿病皮肤溃疡的大鼠进行干预,分别观察3、7、10、14 d大鼠的尿量、引水量以及创面愈合等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尿量、饮水量及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其中中剂量积雪皂苷软膏的愈合效果最佳。
积雪草拥有促进创面愈合和抑制瘢痕形成的双重功效,肉芽组织学观察比较发现,积雪苷霜软膏能够有效的减少炎性浸润,同时又促进微循环的建立,而中剂量助长效果最佳,但是外用药物吸收率低,改进剂型或许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