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愚公移山》练习题

合集下载

语文(广东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愚公移山》练习题

语文(广东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愚公移山》练习题

22愚公移山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万仞.(rèn)惩.(chéng)匮.(kuì) 荷.(hè) 孀.妻(shuāng) 始chèn(龀)箕běn(畚) kuí(魁)父lǒng(陇)断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C)A.甚矣,汝之不惠B.河曲智叟亡以应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杂然相许.(赞同)(2)惩.山北之塞(苦于)(3)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4)何苦.而不平(愁)(5)寒暑易.节(交换)(6)而山不加增..(再增高)(7)固不可彻.(通)(8)虽.我之死(即使)4.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1)以以.残年余力(凭,靠)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2)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始一反焉.(语气助词,可不译)(3)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4)之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5)其其.妻献疑曰(代词,指愚公)其.如土石何(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6)而面山而.居(连词,表修饰)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可是)5.下面各句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6.翻译句子。

(1)杂然相许。

纷纷表示赞成。

(2)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7.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寓言,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课时练习新人教版(new)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课时练习新人教版(new)

22 愚公移山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A。

惩.山北之塞.(chéngsè)迂.(yū)B.荷.担者(hè)箕畚..(jīběn)始龀.(chèn)C。

穷匮.(kuì)厝.(cuò)冀.之南(yì)D。

万仞.(rèn)亡.以应(wú)雍.南(yōng)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河曲智叟.(老头)B.汝心.之固(思想)C。

何苦.而不平(愁)D。

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经)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2)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不能(4)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且.焉置土石年且.九十B。

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C.投诸.渤海之尾诉诸.法律D。

聚室.而谋斯是陋室.5。

对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D)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题(有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谏故项燕为楚将,数有功B.吴广以为然____________ 然足下卜之鬼乎C.为坛而盟士卒多为用者D.辍耕之垄上二世杀之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将军身被坚执锐B.固以怪之矣C.为天下唱D.辍耕之垄上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数言(shuò)惩办(chéng)将相(jiāng)B.丛祠(cí)占卜(bǔ)篝火(gōu)C.阳夏(jiǎ)烹食(zhēng)当行(háng)D.辍耕(chòu)嗟乎(jiē)怅恨(chàng)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华夏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能否增强法律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证。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追求吉祥的寓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②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剪纸传达出来。

③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

④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

⑤无论用一个或多个物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

⑥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

A.⑥①⑤④②③B.③⑤④①⑥②C.②①⑥⑤③④D.⑤②③①⑥④二、填空题6.司马迁,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历史学家。

他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继续完成所著书籍《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基础导练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基础导练新版新人教版

22愚公移山基础导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箕畚..()始龀.()穷匮.()孀.妻()一厝.()荷.担()惩.山北之塞.()()2.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1)指通豫南。

通,(2)始一反焉。

通,(3)甚矣,汝之不惠。

通,(4)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5)一厝雍南。

通,(6)无陇断焉。

通,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吾与汝毕力平险.。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面.山而居。

(4)聚.室而谋。

4.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且焉置土石?(3)帝感其诚。

(4)甚矣,汝之不惠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愚公移山》中表现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3)愚公反驳智叟的观点的句子是:(4)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能力提升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晚次乐乡县①陈子昂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

噭噭②夜猿呜。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

②噭:同“叫”。

(1)概括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

(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乐羊子妻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初三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

初三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

初三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愚公移山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它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愚公为了解决家里的交通问题,毅然决然地要移山的故事。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思考,下面是初三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和回答吧。

一、选择题1.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的愚公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A. 扩大家族的疆域B. 增加自家的土地面积C. 解决家里的交通问题D. 改善家族的生活条件2. 邻居对愚公的计划的第一次评价是什么?A. 他们觉得愚公的计划很可笑,不可能实现B. 他们表示愿意帮助愚公实现他的计划C. 他们对愚公的计划持中立的态度D. 他们认为愚公是一个无知的农民,不值得尊敬3. 愚公的儿子协助他移山,主要是为了什么?A. 他觉得愚公的计划有可能成功B. 他不忍心看着父亲辛苦却无法实现目标C. 他想通过此事来证明愚公的错误D. 他认为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二、填空题1. 愚公移山的故事给我们传递了一种乐观和_______的精神。

2.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___,就能够克服困难。

3. 愚公通过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___会给我们带来奇迹。

4.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的______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

5.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___困难,要勇往直前。

三、简答题1. 你如何理解愚公移山故事中的“精神”?2. 愚公移山的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3. 你身边有没有类似愚公一样的人或事例,你能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吗?4. 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四、创作题请你以愚公移山的故事为背景,写一篇文章,讲述你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勇气。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困难的背景、你的态度和行动、最终的成果或教训。

文章要求:800字以上。

(文章内容自行拟定,增加字数限制)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我人生中的某个时刻,我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正如愚公一样,我选择了坚持和勇敢面对。

故事背景是我在初中时期的学习困难。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3分)A.玉帛.(bó)纳谏.(jiàn)崩殂.(zú)猥.自枉屈(wěi)B.旗靡.(mí)夙.夜(sù)瀚.海(hàn)朝.服衣冠(cháo)C.昳.丽(yì)春.谷(cōng)阙.漏(quē)饮.归客(yǐn)D.南冠.(guān)长.史(zhǎng)间.进(jiàn)小信未孚.(fú)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以光.先帝遗德(扩展)D.风掣.红旗冻不翻(拉,扯)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8分)A.朝服.衣冠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C.恐托付不效.D.公将鼓.之4.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3分)A.何以战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躬耕于南阳D.天下英雄谁敌手5.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5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下列对诗词曲的赏析,有误的两项是()()(4分)A.《十五从军征》揭露了“不义的战争给百姓家庭带来的骨肉分离的罪恶”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同情百姓遭遇,反对不义之战的情感。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和诗人自身的豪迈气概及壮烈情怀。

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习题新人教版(new)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习题新人教版(new)

22 愚公移山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万仞.(rèn)惩.(chéng)无穷匮.(kuì)荷.担者(hè) 孀.妻(shuāng)始龀(chèn)箕畚(běn) 魁(kuí)父陇(lǒng)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杂然相许.(赞同) (2)惩.山北之塞(苦于)(3) 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4)何苦.而不平(愁)(5)寒暑易.节(交换)(6)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7)固不可彻.(通) (8)虽.我之死(即使)3。

解释下列通假字。

①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②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④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⑤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以.残年余力(凭,靠)(1)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2)始一反焉.(语气助词)年且.九十(将近)(3)且.焉置土石(况且)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4)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妻献疑曰(代指愚公)(5)其.如土石何(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面山而.居(表修饰)(6)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5.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寓言,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综合性学习.“愚公移山”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完《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后,班上开展了“愚公精神之我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1)仔细观察愚公移山的雕塑(见上图),调动你的记忆力,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愚公移山》的主要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

愚公移山【课题解说】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学习目标】1、准确熟练的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义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2.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3.能结合注释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4.理解文章深刻的寓意4.学习愚公身上的精神【难点解说】分析人物形象:愚公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

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

他在批驳智叟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

这段话是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着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

最后用“无穷匮也”做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

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更加增”。

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由此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驳斥智叟有理有据。

像这样可敬的老人,谁还能相信他是“笨老头”呢?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

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

智叟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这种人自以为是,其实不过是卖弄小聪明罢了。

【主旨归纳】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的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写作特色】运用对比和衬托的写法。

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就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

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对显示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一定的作用。

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词语积累】1.古今异义(1)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用手指;(2)曾古义:连……都今义:曾经(3)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4)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5)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6)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7)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8)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9)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10)方古义:方圆今义:常指矩形(11)惩古义:苦于,被... ...所苦今义:惩罚(12)苦古义:愁今义:痛苦2.一词多义(1)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帝感其诚【他】其妻献疑【他的】(2)之以君之力【的】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跳往助之【代词,代愚公移山这件事】(3)且年且九十【将要,快要】且焉置土石【况且】(4)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始一反焉【加强语气】(5)而面山而居【表示修饰】何苦而不平【表示承接】而山不加增【表示转折】3.通假字(1)指通豫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本成语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作者,名,郑国人,战国前期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给加点的字注音:始龀.()穷匮.()厝.()万仞.()魁父.()亡.以应()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⑴始一反.焉()⑵毕力平险.()⑶杂然相许.()⑷河阳之北.()⑸渤海之尾.()⑹寒暑易.节()4、指出下列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别于其他两句的一项。

①于( )A、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②而( )A、面山而居。

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C、室而谋曰。

③其()A、其如土石何?B、其妻献疑曰。

C、帝敢其诚。

5、用原文回答问题:①、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②、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的理由是:6、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能力提高仔细阅读“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无陇断焉。

”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1、指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河曲智叟亡以应。

2、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河曲智叟.:A、老人 B、妇女 C、男子 D、老头②汝心.直固:A、心里 B、思想 C、做法 D、言论③何苦.而不平:A、苦于 B、痛苦 C、愁 D、怕④曾.不若孀妻弱子:A、竟然 B、并、乃 C、曾经 D、可曾3、选出翻译有错误的一项()①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可太不聪明了。

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译文: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情,害怕他不停地挖下去,报告了这件事给天帝。

③帝感其诚。

译文: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④其如土石何?译文: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4、对选段分析有错误的一项()A、智叟和愚公之妻都对愚公移山之事提出了疑问,但愚公之妻是善意的,而智叟的话却句句充满嘲讽。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2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2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2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万仞(rèn)冀州(jì)B. 荷担(hè)箕畚(qí)C. 朔东(shuò)雍南(yōng)D. 河曲(qū)魁父(kuí)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 甚矣,汝之不惠!C.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 —厝朔东,一厝雍南。

3.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其妻献疑曰________B. 其如土石何C. 帝感其诚________D. 惧其不已也4. 与“何苦而不平”问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且焉置土石?B. 何陋之有?C. 何以为计?D.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5.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文言文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 _______ )(2)“河阳”应理解为黄河的北岸。

( _______ )(3)“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 _______ )(4)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 ________ )6.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 惩/山北之塞。

B.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7. 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生动地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B. 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一些生动的细节。

C. 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愚公移山》(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愚公移山》(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愚公移山》(附答案)阅读古文《愚公移山》,回答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注释:本文是《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

太行、王屋二山原在冀州南部、汉水南岸。

问题: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方七百里。

()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③.年且九十。

()④.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⑤.聚室而谋曰。

()⑥.吾与汝毕力平险。

()⑦.指通汉阴。

()⑧.杂然相许。

()⑨.且焉置土石?()⑩.投诸渤海之尾。

()⑪.始龀,跳往助之。

⑫.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⑬.汝之不惠!()⑭.虽我之死。

()⑮.何苦而不平。

()⑯.河曲智叟亡以应。

()⑰.一厝朔东。

()⑱.汉之阴,无陇断焉。

()2.翻译句子。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⑤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练习题第二十七篇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练习题第二十七篇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练习题第二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生动的愚公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指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河曲智叟亡以应【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其如土石何?( )A、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课文《愚公移山》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承担B、胆子C、担心D、负担【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愚公移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地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B、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一些生动的细节。

2019年精选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三篇

2019年精选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三篇

2019年精选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与“何苦而不平”问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D、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生动的愚公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字与“以君之力”中“之”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厅事之东北角B、策之不以其道C、杜少府之任蜀州D、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读课文《愚公移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生动的愚公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给划线字注音。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愚公移山》选自______,这是一篇______。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人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四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人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四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人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四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其如土石何?( )A、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厝朔东,一厝雍南。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历史著作《战国策》。

“讽谏”的意思是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

C、《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汉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D、《关雎》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而山不加增义不杀少而杀众D、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许: 赞同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扛C、寒暑易节易: 交换D、何苦而不平苦: 劳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愚公移山练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愚公移山练习新人教版

《愚公移山》练习题一、基础题一、为以下划线的字注音。

万仞()荷担()箕畚()()孀妻()始龀()穷匮()二、说明以下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杂然相许()惩山北之塞()且焉置土石()何苦而不平()寒暑易节()3.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1)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词义:。

(2)甚矣,汝之不惠。

通词义:。

4.说明以下句中多义词用法。

(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5.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并说明它们的词义。

争辩不__移风__俗诉__法律原形__露付__实施鞠躬尽瘁,死而后__6.下面各旬朗诵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二、阅读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必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7.本文选自_,文体属于____。

8,翻译划线句子。

9.解释下列词义。

(1)险:(2)箕畚:(3)面:10.有哪些人参加了移山劳动?1.答案:rèn hèjīběn shuāng chèn kuì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实词的读音。

文言文《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与理解(共5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古诗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坚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始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9.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 惩/山北之塞B. 且焉/置土石C.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D.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 其.妻献疑曰/其.真无马邪C. 跳往助之./友人惭,下车引之.D. 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11. 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山的高大,可见愚公移山任务艰巨。

B. 文中愚公妻子提出疑问与智叟笑着劝阻,表明二人对愚公移山均不赞同。

C. 文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愚公目光长远、意志坚定、不惧艰险的品质。

D. 结尾写神仙背走大山,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甚矣,汝之不惠!(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课后练习九十一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课后练习九十一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课后练习九十一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D、河曲智叟亡以应。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其如土石何?( )A、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文言文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A、正确B、错误“河阳”应理解为黄河的北岸。

A、正确B、错误“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A、正确B、错误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愚公移山》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______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主要运用______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愚公移山》选自______,这是一篇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写出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

①以顺为正者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②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③与民由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______;今义:______【答案】:第9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_7924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_7924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内容预览:8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练习检测:一、词语解释①河曲智叟亡以应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 惩山北之塞③甚矣 ,汝之不惠④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⑤惧其不已也⑥ 无陇断焉⑦年且九十⑧ 寒暑易节⑨ 杂然相许⑩ 吾与汝毕力平险⑾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二、句子翻译①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②甚矣 ,汝之不惠 !③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可乎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⑦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三、选择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汝心之固固:顽固B.惧其不已也已:已经C.寒暑易节易:交换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2、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 皆以美于徐公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愚公移山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万仞.(rèn)惩.(chéng)穷匮.(kuì) 荷.(hè)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箕běn(畚) kuí(魁)父lǒng(陇)断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C)
A.甚矣,汝之不惠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杂然相许.(赞同) (2)惩.山北之塞(苦于)
(3)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4)何苦.而不平(愁)
(5)寒暑易.节(交换) (6)而山不加增
..(再增高)
(7)固不可彻.(通) (8)虽.我之死(即使)
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以以.残年余力(凭,靠)
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
(2)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3)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4)之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
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5)其其.妻献疑曰(代指愚公)
其.如土石何(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6)而面山而.居(表修饰)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
5.下面各句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解析: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是无穷无尽的,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3)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7.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寓言,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绵阳中考)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初三(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

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事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训》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材料一: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
材料二: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
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1“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2“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1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

理由:它告诉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

○2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

理由:它告诉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3)右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开展的“‘不剩饭,不剩菜’
——文明餐桌行动”宣传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写
出其寓意。

内容:画面由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组成,盘中“约”字的一点是
一粒米。

寓意:文明餐桌行动是我们共同的“约定”,节约应从我做起,从
节约一粒米开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达于汉阴.水的南岸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削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他们)凿石挖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11.选文中的愚公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思虑周全的老人。

1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内容可否去掉?说明理由。

不能去掉,这一内容说明愚公移山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连小孩都过去帮忙,所以不能去掉。

13.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释】①治:修建。

②颠踬:被东西绊倒。

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④寝:停止。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3)无地置.土置:安放。

(4)公遂.止遂:于是,就。

15.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16.理解填空。

【甲】文中①愚公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②愚公妻子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③(孀妻)遗男(或:邻居家的小孩)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17.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

附【乙】文参考译文:
鲁公修理菜园,想挖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

”鲁公于是停下来了。

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

”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

鲁公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孩子跌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

(又)有人说:“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

家里又有阻止他的人,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不够了,这很让人担忧啊。

”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又放下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