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宪法总论(A)
第2篇——宪法的概念、本质、分类
日本的宪法辞源
"constitution 传入日本之初,译名很 constitution" 传入日本之初, 不统一.而后在明治14 14年 1881年 不统一.而后在明治14年(1881年), 政府为制定日本国宪法而派伊藤博文赴 欧洲考察时, 欧洲考察时,明治天皇对伊藤博文的 训条三十一项》 《训条三十一项》中第一项即必须去研
1901年出版的《扬子江》刊物《 1901年出版的《扬子江》刊物《专制之结 年出版的 一文写道: 君权何由抑?曰立宪; 果》一文写道:"君权何由抑?曰立宪; 民权何由申?曰立宪. 民权何由申?曰立宪." 郑观应亦指出: 盖学西文较华文易学, 郑观应亦指出:"盖学西文较华文易学, 学日本文较西文尤易.""日本近年已将 学日本文较西文尤易.""日本近年已将 泰西有用之书,择其最要者翻译刊布, 泰西有用之书,择其最要者翻译刊布,如 译西文之书难于东文, 译西文之书难于东文,不若译东文之书以 期简易. 期简易."
第一章 宪法总论
本章内容 宪法的概念, 宪法的概念,本质 宪法的分类; 宪法的分类; 宪法的制定,修改,解释;宪法的特性; 宪法的制定,修改,解释;宪法的特性; 宪法的渊源,惯例; 宪法的渊源,惯例; 宪法监督等 .
一,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1,宪法的概念 我们一般从三个意义上来使用 宪法"一词:辞源学意义上, "宪法"一词:辞源学意义上,法律形 式上,法学意义上 式上,
康有为曾多次述及效仿日本.他指出: 康有为曾多次述及效仿日本.他指出: 我朝变法, "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已 ""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 近采日本, 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 足.""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日本, 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 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 效章,十年而霸图定矣. 效章,十年而霸图定矣." 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 钦定宪法大纲》 年清政府颁布的《 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 照搬了日本明治宪法的模式. 照搬了日本明治宪法的模式.
《宪法学》教案
《宪法学》教案第一讲绪论(宪法学的基本范畴)[教学目的和要求]绪论就是开头的话。
宪法学的绪论,就是要说明和介绍这一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脉络和基本体系,起到导引入门的作用。
绪论教学通过对宪法学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对宪法学课程形成完整、概括的认识,了解宪法学在整个科学体系特别是法学体系中的地位,明确学习宪法学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教学难点:宪法学的研究对象[教学方法、手段、学时]教学方法:以宪法学案例导入吸引学生对宪法学的兴趣,以严密的逻辑分析使学生明白宪法学之为“学”的理论要求。
教学手段:组织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布置课外作业教学学时:3学时[教学内容]绪论一、研究对象宪法学以宪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是以宪法理论、宪法历史以及由宪法所规范的国家根本制度和原则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宪法学是一门以宪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宪法现象:它是相对于宪法的发展规律而言的,是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法现象。
具体来说,它是指由宪法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包括与宪法有关的人的行为、心理和观念,通过宪法的规范作用所建立的机关和制度,以及这些机关、制度等根据宪法规定运行的状况等等。
)如何理解宪法现象呢?问题:同学们成为高考的幸运儿,荣幸地成为大学骄子。
如何解释上大学这一现象呢?(齐玉苓案——中国宪法第一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的司法解释自2001年8月13日起施行。
)现行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现行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
宪法学课件讲义(2024版)pdf
包括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 业、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秩序,保 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等。
司法机关组成及职权
司法机关的定义
司法机关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 权、检察权的机关。
司法机关的组成
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 民检察院。
司法机关的职权
包括审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 行政案件,监督法律实施,维护
宪法实施与监督 介绍宪法实施的主要途径,包括宪法解释、宪法 修改和宪法监督等,并分析其实施效果及存在的 问题。
基本权利保障 阐述公民基本权利的种类、内容及其保障措施, 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宪法权威不足
01
分析宪法权威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如违宪行为频发、宪法实施
国家机构概述及分类
01
02
03
国家机构的定义
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 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 国家机关体系的总称。
国家机构的分类
根据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 性质不同,可分为立法机 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等。
国家机构的特点
阶级性、历史性、强制性、 组织性。
立法机关组成及职权
பைடு நூலகம்
立法机关的定义
立法机关是指有权制定、 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机关。
效果不佳等。
基本权利保障不力
02
探讨基本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如权利救济途径不畅、权利受
到侵犯时难以获得有效救济等。
宪政文化建设滞后
03
分析宪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滞后的原因,如宪法意识淡薄、
法治观念不强等。
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的具体措施,如完善宪法解释程序、建 立违宪审查制度等。
第二章宪法《法学概论》PPT课件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二章宪法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 制度
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 比关系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 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义国家”
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 力的机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平等权、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以及言论、 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的自由)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宗教信仰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国家赔偿
社会经济权利 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特定公民的权利
念斌获国家赔偿113.9万 8年申冤花费 不予赔偿
福建福州市中级法院2015年2月17日中 午发布消息称:2月15日,该院依法对 赔偿请求人念斌二审宣告无罪赔偿案作 出国家赔偿决定,决定先支付赔偿请求 人念斌人身自由损害赔偿金58.9万元; 支付赔偿请求人念斌精神损害抚慰金55 万元;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赔偿 请求人念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 道歉。
宪法总论之二-精选文档
3、1914年《中华民国约 法》
约法会议的议员资格出 奇严格,弹性极大— —通达治术、夙著闻 望、研精科学、热心 公益。 采取总统制,地位至高 无上,不受约束;1914 年修正取消连任限制, 任期10年,总统推荐 继任,等于世袭。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宪政失败的第一大罪人, 但是制度和环境给了他极大的权力和机会。 制度改革需要文化支持。 问题:为什么中国总是遇到那么多袁世凯, 而没有遇到华盛顿、拿破伦或戴高乐?是 处于偶然的不幸还是另有深层原因?
宪法总论
宪法的历史
现代意义上的宪法首先在英国播 下种子,在美国开了花,在法国 结的果,而后散布于欧美各国以 致世界各地。
——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史
清末立宪
中华民国 立宪活动
革命根据地政府 的宪法性文件
一、清末立宪 1、预备立宪(1895-1911) 中国道德传统:有限的宪政因素,“礼”作为自 然法和一般法之间的“基本法”。 传统道德和政治制度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列强入侵后面临制度和观念变革“在缺乏民治基础的国家,不同势力相争持之以斗, 而无视于法。” 价值根本差异,利益斗争中缺乏共同的游戏规则。
中国传统的信奉权力文化:掌权者无所不为、无 所不有,胜王败寇成为游戏规则;政治斗争你死 我活,不可能宽容、妥协并和政敌分享政权。 政治斗争围绕党派或个人利益,而非社会公共利 益,宫廷斗争带来巨大资源浪费和社会灾难。
迟到的觉醒:一直以为是技术问题,经历了漫长 的阶段才真正认识到制度问题。 中国面临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变奏(李泽厚):救 亡是目的,启蒙是手段;宪政为国家富强服务, 带有强烈实用主义色彩。
第二章宪法ppt课件
第二节 国家制度
• 二、政权组织形式
▫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三、国家结构形式
▫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四)特别行政区
▫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四)国务院 ▫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四节 国家机构
▫ (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目录
• 第一节 宪法概述 • 第二节 国家制度 •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第四节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宪法概述
•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 (一)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 (二)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 (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四)宪法要求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 (七)人民法院 ▫ (八)人民检察院
第四节 国家机构
• 三、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 (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 (三)责任制原则 ▫ (四)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 (五)精简和效率原则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专业性、开放式、国际化的财经教育出版机构
•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 (二)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 (五)依照法律纳税 ▫ (六)其他义务
宪法复习知识点整理
宪法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宪法总论●宪法的概念: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占据最高位置,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特征●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重点宪法的分类与渊源●分类●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近代宪法(《大宪章》)和现代宪法(《苏俄宪法》《魏玛宪法》)●渊源●√宪法典(我国宪法的主要渊源)●宪法性法律(不是我国宪法渊源)●√宪法惯例(违反宪法惯例通常不构成违宪)●宪法判例(只存在于有宪法审查机制的国家,我国无)●√宪法解释(存在于宪法判例中)●国际条约(不属于我国宪法渊源)●#重点宪法的修改→程序●提案→主体:代议机关、国家元首或行政机关、混合主体●先决投票●公告:公布宪法修正案草案●议决:全国人大代表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公布→方式:国家元首、代表机关、行政机关我国由全国人大主席团以全国人大公告的方式公布●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标志性文件●资本主义宪法●1215年【英】自由大宪章●1776年【美】独立宣言: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1789年【法】人权宣言:主权在民、天赋人权●1919年【德】魏玛宪法●社会主义宪法●1924、1936年【苏联】苏联宪法●1949年【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1954、1975、1978、1982●第三章: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由我国国体决定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高目标和国家根本任务决定的●人民主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对国家权力的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各种自治制度●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措施,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法治●尊重和保障人权●权力监督与制约●人民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国家机关之间的制约和监督●民主集中制●第四章: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国体与政体●国家性质:国体,集中反映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结合●爱国统一战线●分类●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形式:政体,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依据一定的原则建立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与活动体制●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活动的系统体制●分类●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议会内阁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委员会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公社制●苏维埃制●人民代表会议制●区别●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组织原则不同●民主的范围和形式不同●国体与政体的内在联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对国家性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第五章:国家基本制度→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途经和最高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国家的各种具体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用(优越性)●使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得到充分落实●保证了人民权力的统一性●组织形式适合我国国情●既能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设立民族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的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六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重点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概念:人作为人所应享有的固有权利●特征●公民个人所享有的权利而非集体或组织的权利●个人对国家的权利而非司法关系中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个人针对国家的防御性权利,国家不得在没有法律根据或者授权的情况下干预或者限制个人权利●基本权利需要通过一定途径予以救济●分类●自由权、受益权和参政权●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免于国家干预的自由、参与国家事务的自由以及国家给予的自由●具体权利和抽象权利●保障●绝对保障方式:对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法规不能加以任何限制或规定例外情形●相对保障方式:允许法律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加以限制●折中保障方式:宪法采用了一定范围的法律保留●限制●限制类型:内在与外在●限制主体:国家机关●限制目的●限制方式:宪法限制、法律限制●基本权利的限制:相对性●审查:合宪性审查●基本权利●平等权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权利●政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地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宗教信仰自由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地自由●人身自由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社会经济权利公民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公民按照宪法的规定,在文化与教育领域享有的权利●监督权与请求权监督权: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国家赔偿请求权: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权而受到损失的公民,按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基本权利的合宪性审查●第七章: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体系和组织活动原则●●组织活动原则●党的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权责统一原则●精简和效率原则●法治原则●第八章:一国两制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性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享有高度自治权并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
宪法知识整理
第一章宪法总论一、名词解释1、宪政: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2、宪法解释:宪法解释是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3、宪法修改: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4、违宪:违宪是指违反宪法,包括违反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就宪法文本而言,包括违反宪法的序言、正文和附则。
(违宪只存在于具有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的国家;在具有柔性宪法的国家,宪法不具有高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并不存在违宪问题。
)5、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是将宪法与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的其他组成部分,特别是法律相比较而言。
)与普通法律相比较,宪法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由此决定了宪法在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中的根本法地位:①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
(宪法集中、全面地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则和重大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某一方面的问题。
)②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宪法通常由特定的制宪机关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普通法律则通常由普通的立法机关按照一般程序制定。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普通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而制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①人民主权原则。
②基本人权原则。
③法治原则。
④权力制约原则或民主集中制原则。
3、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内涵、功能、类型。
⑴基本内涵①违宪审查通常只能由宪法明确规定的特定国家机关进行。
②违宪审查具有特定的程序和方式。
③违宪审查的对象是宪法行为。
④违宪审查机关作违宪判断或者合宪判断。
⑤违宪审查机关如果认为构成违宪则进行处理,即进行违宪制裁。
中考总复习《宪法总论》必背过关
法律板块(二)宪法总论必背过关单
要求:理解记忆《九年级中考总复习》P11宪法总论,完成下列练习。
一、填空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
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具有怎样的特征?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4.我国宪法的原则有?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基本原则;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二、判断改错
1.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人民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不得违反宪法精神与原则。
(√)
3.宪法是母法,包括了其他一切法律的内容。
(×)
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4.我国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公民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问题。
(×)
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
6.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7.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权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公民。
(×)
外国人。
宪法学(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课件第1章宪法总论
第一节 一、宪法的概念
➯在西方,近代意义的“宪法”与早先的“宪法”内涵上有着本质区别。 ➯近代以前的“宪法”不过是法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近代意义的“宪法”不仅是法的 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在近代以前的西方,称作“宪”或“宪法”的法律文件,含有组织法的意义,被称为“宪 法”的法律文件主要用于表示城邦组织和教会组织的结构与法律地位。在近代的 宪法中,调整国家组织和国家机关之关系的规范占了很大比例。这一功能上的相 似性使得“宪法”词义的转变具一有共通性基础。
➯我国在长期的国家政治生活中也形成了一些宪法惯例。 如: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启动修改宪法程序,中共中央成立宪法修改小组领导宪 法修改过程,由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 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和议案。
第二节 二、宪法的渊源
(四)宪法判例
➯宪法判例是指法院在审理宪法争议案件中依据宪法作出的具有 普遍约束力的判决。
第三节 二、宪法的解释
(二)宪法解释机关和宪法解释体制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解释制 2、普通法院解释制 3、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解释制
第三节 二、宪法的解释
(三)宪法解释的种类 1、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 2、合宪解释和补充解释 3、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
第三节 二、宪法的解释
➯宪法判例主要存在于普通法系国家。 ➯在成文宪法国家,由于有宪法典,法院的判决必须符合宪法的 规定,不能创造宪法规范。 但在这些国家,法院有宪法解释权,最高法 院或者上级法院在具体案件中基于对宪法的解释而作出的判决,对下级 法院具有约束力。 ➯我国法院的裁判文书不得以宪法作为直接裁判依据,因此宪法 判例不是我国宪法的渊源。
第二讲 宪法概论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本权
利和义务 第四节 国的国家机构
第一节 宪法概述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民主制
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阶
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怎样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 法 —— 从 规 定 内 容 来 看
国家性质
四、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 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 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地方 行政区域。
特别行政区是我国 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可以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保 留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权组织形式
也称为政体,是根据统治阶级所
正提 出 案修
正通 过 案修
生修 正 效案
二、我国的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
普 遍 性 原 则 平 等 性 原 则 直 接 间 接 并 用 无 记 名 投 票 原 则 监 督 物 质 帮 助 原 则
普遍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
直接间接并用
间 接
地 市 级 人 大 代 表
省 级 人 大 代 表
全 国 人 大 代 表
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
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
的国家组织体系。
政 权 组 织 形 式 的 类 型
君 主 制 共 和 制
君主专制制
君主立宪制
总 统 制
内
委
阁
员
制
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 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作为人民行
学宪法讲宪法 (二版)
开展普法活动:通过开展普法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的精神和原则,提高人们的 法治观念和意识
1
学宪法讲宪法宣传
总之,学宪法讲宪法宣 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 动,对于推动社会的法 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学宪法,讲宪 法
-
-
01
目录
02
学宪法讲宪法宣传
学宪法讲宪法宣传
23024/3/21
0
学宪法,讲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 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 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 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1
学宪法讲宪法宣传
学宪法讲宪法的宣传方式
学宪法讲宪法宣传活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举办讲座、研讨会、演讲比赛等: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或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举办讲座 、研讨会、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材料,让更多的人了解 宪法的规定和要求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这 项活动中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同为建 设一个法治、和谐的社 会而努力奋斗
21024/3/21
1
学宪法讲宪法宣传
2
学宪法讲宪法宣传
学宪法讲宪法宣传活动对于推动社会的法 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提高人民群 众法治素养和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
段
下面将从宣传内容、活动形式和实施方案 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宪法学(一、宪法总论)思维导图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
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 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非我国渊源)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非我国渊源) 宪法解释
国际条约(非我国渊源)
宪法的分类 宪法的渊源
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 对人效力 对事效力 我国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确认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
宪法的效力 宪法的作用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宪法的效力与作用
宪法学(一、宪法总论)
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
宪法的制定 宪法的解释 宪法的修改
设立制宪机关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解释制(中国)
体制
普通法院解释制(英国)
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解释制(法国)
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
种类
合宪解释和补充解释
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
1
2 原则
3
4
我国的宪法解释: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概念、必要性、限制、方式
提案
先决投票
程序
公告
议决
公布
宪法关系与宪法规范
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
公民与国家
宪法关系的内容
政治性
特点
最高性 原则性
宪法规范
种类
组织性和限制性
逻辑结构
1、行为模式的确定。2、法律后果的证成
宪法的概念与本质
宪法概念 宪法本质 宪法定义
词源
最根本
宪法特征
程序更严格
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与民主
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宪法与阶级
主要表现
法律常识教育之--第二章宪法
6
第二章宪法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享受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是一致的、平等的。 2.公民某些权力和义务是可以相互结合的。 3.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去的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 7.受教育的权利 8.其他方面的权利
(二)宪法的性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与其他法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1.内容上不同于其他法律,带有根本性,所涉及内容是国家最根本的内容。 2.效力上高于其他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
4
第二章宪法
二、宪法的作用
(一)保障和促进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 (二)确认和维护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框架 (三)规范国家经济活动 (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五)是法制建设的基础和依据
法律常识教育
讲师 王军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的统帅,是国家根本法,是 国家长治久安、名族团结、经济 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
3
第二章 宪法
宪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 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法。
9
第二章 宪法
(二)地方国家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特别行政区自治机关
10
第二章 宪法
四、特别行政区制度
(一)特别行政区的概念 (二)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方针 (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四)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2宪法精讲
(四)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新中国的 四部宪法
1949年的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78宪法 1982年宪法
第一部: 1954年宪法
它总结了我国 人民长期革命斗争 的历史经验,特别 是我国建国五年来 的社会主义建设经 验,把人民民主和 社会主义的原则, 用宪法的形式给肯 定。
“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 “在撞到人后,他竟然继续行进,想从大 门口逃跑,后被学生及保安拦下。下车后 ,肇事者未表现出丝毫的歉意,他竟然说 :‘看把我(的)车(给)刮的!你知道 我爸是谁吗?我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告 去!’”
• 酒后肇事,还口出狂言“我爸是李刚” • 经确认,肇事男子的父亲为保定市公安局
• 观看《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结合 本节课的内容,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观后 感。
二、公民的基本人权
• 第一,平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详解) 思考:我国允许双重国籍吗? 第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三,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例如:小姐游街,该不该? 暴打小偷,该不该?
第四,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权利。 例如:异地高考
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 职能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
劳动权 社会保障权 受教育权
生存权
社会权
经济自由 其他 人身自由 自由权
人权:
生命 财产 自由 平等
其他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国家机构
精神自由 生命权
宪法
国家
选民 公民
人民
宪法树状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增进一般福利,并谋我们自己和我们
子孙永享自由幸福起见,特制定和确立这
部美利坚合众国的宪法。”
(二)宪法渊源
• 宪法渊源即宪法的表现形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 宪法典
•
•
2. 宪法性法律
3. 宪法惯例
•
•
4. 宪法判例
5. 宪法解释
•
6. 国际条约
思考题
•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与宪政》)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 化,是阶级力量对比的表现。”(吴家麟主编:《宪法
学》)
•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 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 家根本法。”(许崇德主编:《中国宪法》)
(二)国外有代表性的宪法定义
• “宪法规定一个国家的一整套政治制度。按狭义来说,它是在一定 的庄严隆重的形式条件下制订的一项法律,专门用来规定一个国家的 政治制度及其职能。”(《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第6卷) “宪法:法律规则的总称,它确定某特别政治团体的政体的法律 结构的基本的和根本成分,他们之间的关系、权力分配及其职能。”
•
(一)宪法的形式特征(法律地位)
1.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
2. 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1)宪法的制定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2)宪法的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3.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对法的最高效力 (2)对人的最高效力
宪法是民主政治的“圣经”
• “对于美国人民,宪法是他们的圣经,是 他们引以为骄傲的祖国的象征,是他们美 好生活的清晰表达,是他们自由的宪章。 同时,它也是一份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 扬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值得自豪的美国人 的主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序言
• “我们美国人民,为建立一个更完备的联
中国宪法“顶天而不立地”
• 宪法不能作为法律来对待,在个案中未被行
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加以适用。
– 缺乏专门的审查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
规范性文件是否违反宪法的机构和制度。
– 宪法不能起到约束国家机关的作用和公民权
利守护神的作用。
(二)宪法的本质特征
• 宪法反映了一国当时的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 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首要的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五、宪法结构
(一)宪法的一般结构体系
宪法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宪法序言 2.宪法正文
3.附则
宪法序言的地位及法律效力
• 1. 全部无效力说 • • 2. 部分有效力说 • 3. 强于正文效力说 • • 4. 全部有效力说
1982年宪法的内容
•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 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002年司法考试试卷一第38题
•
•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 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含义?
中国法律体系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概念的界定方法
• “实质意义说”:以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和作 用为根据说明宪法定义。
• •
“形式意义说”:从宪法作为法律的形式特征
来给宪法下定义。
“形意结合说”:从宪法的形式特征和宪法的
阶级本质相结合的角度来给宪法下定义。
(一)国内有代表性的宪法定义
• “宪法是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 和人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张友渔:
第二讲 宪法总论(A)
•
•
一、宪法的概念
二、宪法的特征
•
• •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四、宪法的分类 五、宪法结构
法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法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别的发明让人类学会驾驭自 然,而法律的发明,则令人
类学会如何驾驭自己。
法律位阶
• 我国的法律位阶分为六级(从高到低):
• • • • • •
1.根本法 2.基本法 3.普通法 4.行政法规 5.地方性法规 6.和行政规章
• (2)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方面的法律
• 国籍法、选举法、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法、监督法、集 会游行示威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 (3)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 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
二、宪法的特征
•
一种观点认为,宪法特征可以分为宪 法的产生特征、宪法规范的特征和宪法所 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征三个方面。 另一种观点认为,宪法的特征可以分 为宪法的形式特征和本质特征。
(一)宪法的形式分类
•
•
1.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分类标准:宪法在法律形式上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
•
2.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分类标准:宪法的效力和修改程序是否与普通法律相同
•
•
3. 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
分类标准:根据宪法制定主体的不同
(二)宪法的实质分类
• • 1. 资本主义宪法 2. 社会主义宪法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更加严格
D.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在当今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没有任何一部规范性文件像宪 法这样重要,也没有任何一部规范性文件像宪法这样不重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亨金
•
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
•
罗隆基曾将法律分为宪法和普通法,认为“宪法是人
民统治政府的法”,而普通法是政府统治人民的法。
•
胡适说:宪法的功能不但在于规定人民的权利,而且 在于给政府各机关一个不得逾越之法定权限,使其不能侵 犯人民的权利。
宪法第64条[宪法的修改及法律案的通过]
• 2.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 3.何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 4.简述宪法渊源的基本类型。
(《牛津法律大辞典》)
•
•
“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的总体。宪法规定政府体 制,政府及其各部门和官员的一般职能和权限,以及如何行使这些职 权,宪法是整个国家的法律安排,并且既有公认的惯例,也有未经法 律规定的习惯。”(《美国百科全书》第7卷)
(三)本书的宪法定义
1. 原始意义上的宪法
• • 原始意义上的宪法是指国家组织法。 2. 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 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又可以称为实质意义上的宪法,它是指一个国家存在的 通过限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的法。 3.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是调整所有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既包 括在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效力的宪法,也包括具有一般法 律效力的法律,即宪法性法律。
4. 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 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是指不仅制定了成文法典,而且成文法典在一国的法的体系 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
通常所说的“宪法”是指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我国的宪法性法律
• (1)关于国家机构及其职权方面的法律
• 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 立法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法官法、检察官法、 国旗法
•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2.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3.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 (一)人民主权原则 • (二)基本人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 • (三)法治原则
• (四)权力制约原则(或民主集中制原则)
四、宪法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