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念奴娇 过洞庭》课件(20张PPT)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念奴娇 过洞庭》课件
小结
在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我们不仅流 连于洞庭湖的自然美,更沉醉于张孝祥的人格美中, 似乎与诗人一起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样的精 神,始终是贯穿于华夏历史的文化血脉。直到今天, 它依然在滋养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练习巩固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 落寞萧瑟之中,表现出旷达稳重的人生态度
心境:稳泛沧浪
品词悟情
宇宙与自我的统一,人与 自然的高度融台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我要用天上的北斗舀取长江水细细品酌,请宇宙万物统统来做我的宾客。
材料:挹,舀也,《景德传灯录》卷八记马祖语曰:“侍 女一口挹尽西江水”,此处禅宗话语,表明自己的心胸开 阔。北斗星由七颗星组成,像舀酒的长把勺。诗人作主人, 请天地万物作客人。
回顾旧知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 璧。”——范仲淹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杜甫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
新课导入
那么作者面对这么美的洞庭湖有什么感受呢?
心境:物我合一
情境三:心境体悟
澄澈
你独自坐在一叶小舟上,看着这澄澈的洞庭湖, 心境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孤独自傲
稳泛沧浪
物我合一
情境四:
今日是中秋佳节,你全然忘却,只道“不知今夕 何夕”,你为何会忘记此良辰?
进入忘我状态,物我合一,不知今夕 何夕
“澄澈” (词眼)
上片 景之澄澈 下片 人之澄澈
情景交融, 物我两忘。
念奴娇·过洞庭 (共26张PPT)
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
念
君说。
奴
娇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
·
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
过
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
洞
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
洞
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
庭
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多诵读,悟诗情
洞庭青草,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
已经临近中秋了,这浩瀚的湖面竟是碧空万里,水波不 兴,一派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这里的“青草”指的是 与洞庭湖联成一片的青草湖,又名巴邱河。青草在南,洞庭在 北,自来并称。
(9)孤光:指月光。 (10)肝胆:一作“肝肺”。 (11)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13)泛沧:青苍色的水。 (12)挹(yì):舀。挹一作“吸”。 (13)万象:万物。 (14)扣:敲击。扣一作“叩”。 (15)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 (包括时间)。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
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
我理解,我赏析……
玉界琼田三万顷,
“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是指湖 面的广阔,点出了在这美玉一般的偌大湖面上,扁舟一 叶真似仙境。
着我扁舟一叶。
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 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 概。
应念岭表经年, 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
《念奴娇-过洞庭》课件ppt(25页)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_2
• 从词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是个怎样的人? • ——肝胆冰雪、光明磊落、高洁,心胸宽阔,平静
词的上阕:
主要写景,景中寓情。上片通过 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 光美景,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 点尘的高尚人格。
词的下阕:
着重抒情,意转激昂。下片抒发 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磊落光 明的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南朝诗人鲍照在《白头吟》 里说:“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另一 个诗人江总《入摄山栖霞寺》说:“净心抱冰 雪。”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说: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些诗 都是以冰雪意象来比喻心地的纯洁。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现实:遭贬,变得萧条冷落。 ——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 显得洒脱、豪迈。
——作者此时已经完全沉醉在这湖光山色中 ,忘情地扣舷独啸,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不知今夕何夕”呼应前面的“近中秋”。
“不知今夕何夕”语出《诗经•唐风•绸缪》: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及苏轼《念奴娇·中秋》:“起舞徘徊风露 下,今夕不知何夕。”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 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 一篇小品文 《观月记》,记载了这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应念”三句,言中心之纯洁。
——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豪迈。 “沧浪”化自《沧浪歌》,《沧浪歌》乃楚地歌谣,其主旨是歌颂隐者高洁自适的生活,后遂用作归隐江湖的典故。 ——临近中秋时节,洞庭、青草二湖,不见一点风的颜色。 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 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下片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磊落光明的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尽吸”三句,言湖上豪饮。
词的上阕:
主要写景,景中寓情。上片通过 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 光美景,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 点尘的高尚人格。
词的下阕:
着重抒情,意转激昂。下片抒发 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磊落光 明的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南朝诗人鲍照在《白头吟》 里说:“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另一 个诗人江总《入摄山栖霞寺》说:“净心抱冰 雪。”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说: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些诗 都是以冰雪意象来比喻心地的纯洁。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现实:遭贬,变得萧条冷落。 ——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 显得洒脱、豪迈。
——作者此时已经完全沉醉在这湖光山色中 ,忘情地扣舷独啸,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不知今夕何夕”呼应前面的“近中秋”。
“不知今夕何夕”语出《诗经•唐风•绸缪》: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及苏轼《念奴娇·中秋》:“起舞徘徊风露 下,今夕不知何夕。”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 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 一篇小品文 《观月记》,记载了这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应念”三句,言中心之纯洁。
——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豪迈。 “沧浪”化自《沧浪歌》,《沧浪歌》乃楚地歌谣,其主旨是歌颂隐者高洁自适的生活,后遂用作归隐江湖的典故。 ——临近中秋时节,洞庭、青草二湖,不见一点风的颜色。 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 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下片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磊落光明的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尽吸”三句,言湖上豪饮。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更无一点、三万顷、扁舟一叶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词人使用了“一点”来形容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风色”,洞庭湖的平波静浪可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以想见。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三万项”是虚指,在此处用
得大气磅礴,极言湖面的广阔。
“一叶” 写出了扁舟之渺小。
对比
更无一点、三万顷、扁舟一叶
词人笔下的洞庭之景有何特点?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平静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开阔
玉鉴琼田三万顷。
静谧澄澈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词人是如何描绘洞庭之景的?
善用数词
念
奴
过 洞
娇
张
庭孝 祥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 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 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 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上阕 重在写景,景中寓情 下阕 重在写景,景中寓情
一语双关,既是词人从岭表炎热之
地北来,衣衫单薄的客观表述,也是
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头发渐少,年华蹉跎,不能建功立业
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 的心境萧瑟。
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
啸,不知今夕何夕。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 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 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词人使用了“一点”来形容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风色”,洞庭湖的平波静浪可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以想见。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三万项”是虚指,在此处用
得大气磅礴,极言湖面的广阔。
“一叶” 写出了扁舟之渺小。
对比
更无一点、三万顷、扁舟一叶
词人笔下的洞庭之景有何特点?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平静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开阔
玉鉴琼田三万顷。
静谧澄澈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词人是如何描绘洞庭之景的?
善用数词
念
奴
过 洞
娇
张
庭孝 祥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 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 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 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上阕 重在写景,景中寓情 下阕 重在写景,景中寓情
一语双关,既是词人从岭表炎热之
地北来,衣衫单薄的客观表述,也是
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头发渐少,年华蹉跎,不能建功立业
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 的心境萧瑟。
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
啸,不知今夕何夕。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 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 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知人论世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 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 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 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 授秘书省正字。 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此外还 出任过抚州、平江府、静江府、潭州等地的长官,颇有政绩。 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次年在芜湖病 逝,年仅三十八岁。
② 夸张。尽挹为夸张。 ③ 想象。万象为宾客为想象,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以天
下万物为宾客。
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
凸显豪放之气。体现了作者包举万物的阔大胸怀、纵情自然的潇洒
精神与“天人合一”的浪漫主义理想。同时也是词人对构陷他的小人 的有力回击,充斥着自己平生孤愤,但豪放中,孤独之感也共寓其中。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妙处从何体现?
1、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皎洁, 水天相印。这般犹如仙境,超凡物外的绝色之 境是不能用言语完全形容出来的。 2、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空明如洞庭一般, 这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体验是难 以用言片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绘广阔清净、 上下澄澈的月色湖中美景,表现诗人光明磊落的 高尚品格,烘托自己的心绪,为下片蓄势。
结合词作,简要概括词人表露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①表露出对洞庭景色的喜爱; ②表露出自己为官高洁却被谗落职的怨愤; ③表露出超然物外、不恋官场的旷达。
作者形象
南宋学者魏辽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 赋,在集中最为杰特”。结合全词,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念奴娇过洞庭》PPT课件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批注示例3:
月夜清冷,衣服单薄,凉意顿生,在当时的 情形下,本该痛苦、难过、悲伤,但是词人 却以”稳泛沧浪空阔“,来随之对比,就透 露着词人胸怀的博大、不俗的气度,也透露 着想到当看淡荣辱得失而实现自我救赎的可 能。
资料链接
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 主战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 收复中原,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 中投降派弹劾罢职。乾道二年八月,他罢官北 归,路过洞庭湖,写下这首著名词篇。借洞庭 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 时年35岁。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 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 却童隶而登焉。
——《观月》张孝祥
• 一人观月与众人观月之区别 • 一人观月,月是主角,观月是主要活动;众人观月,人是主
角,人与人的交互成了主要活动。
张孝祥简介。张孝祥,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 南宋著名书法家,词人,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
念
奴
娇
【 宋
】
·
过张
洞
孝 祥
庭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
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
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
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
美者与?
——《观月》张孝祥
张孝祥一生于宦海沉浮,大起大落,皆因他和 陆羽一样,是坚定的主战派。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 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 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 正字。宋孝宗时,主战派核心张浚出兵草率北伐失败, 张孝祥再次受牵连,罢官回芜湖闲居。乾道元年6年, 主和派核心汤思退去世,张孝祥再次被起复为英殿修 撰,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次年,因为主战言论 再次被罢黜。回芜湖闲居不久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念奴娇·过洞庭》PPT课件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拿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 ,请天地间万物作宾客,陪我纵情豪饮这是何等的自信与豪 迈!
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作者此时已经完全沉醉在这湖光山色中,忘情 地扣舷独笑,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孤独 “不知今夕何夕”呼应前面的“近中秋”。
找到诗人孤独的证据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 (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 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 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 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⑩岭海:指两广之地,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岭 海”。岭海一作“岭表” ⑾经年:年复一年,几年。 ⑿孤光:指月光。 ⒀肝胆:一作“肝肺”。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 般纯洁。
3/4/2021
二是借鉴了苏轼的《赤壁赋》的文辞意境。“着 我扁舟一叶”句用苏轼的“驾一叶之扁舟”,而《前 赤壁赋》一文写月夜之景、泛舟之乐、解脱之喜,其 意境与心情,与这首词颇有相通之处, “不知今夕何 夕”化用苏轼的《水调歌头》里的“今夕是何年” 。
这首词写游览洞庭湖,但几乎没有纪实的成分, 给人的感觉是清虚而空灵,暗示了词人精神上崇高、 邈远的追求。从而创造了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
的理念。
3/4/2021
三、化用典故,翻陈出新
化用前人诗文词句意境,如从己出,不露痕迹。 一是化用《诗经》成句。如“细斟北斗”,出自《诗 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这 本是极有想象力的诗句,这首词中则反其意而用之, 正适于表达词人的豪纵气概。又如“不知今夕何夕”, 出自《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 人。”本来是男子在新婚之夜对美好的夜晚、美丽的 妻子喜不自胜之词,词人借用采表示对中秋之夜良辰 美景的赞叹。
念奴娇 过洞庭-高一语文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
•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 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 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 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 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 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 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 得此时是何年!
但他为官期间,颇有治才,怀着“恻袒爱民之诚心”,政绩卓著。最 终在荆州任上,尽管不过短短数月,由于对朝廷失望他愈发沉郁,但 仍尽忠职守,加强武备,整修军塞,筑堤防洪,建仓储粮,置万盈仓 以储漕运。在第二故乡芜湖,他更是捐出自己的三百亩田地为湖,疏 通水源,为芜湖开通“水泽地脉”。1169年三月,张孝祥返还芜湖。 七月,得急病而逝。卒年三十八岁。英年早逝,让人为之叹息。
• 念奴娇•过洞庭 • 洞庭青草,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 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 叶。素月分辉,明河共 影,表里俱澄澈。悠然
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 自照,肝胆皆冰雪。短 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 溟空阔。尽挹西江,细 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
夕。
• 6.请说出本词所使用的三种修辞手法及其 作用。 • 【答案】①比喻:“玉鉴琼田”比喻湖面 澄澈明净。(“肝胆皆冰雪”,比喻自己襟怀 的坦白。)②夸张:“尽吸西江,细斟北斗” ,以西江之水为酒,以北斗星为杯,写出了词 人的豪情。③对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写出了洞庭湖湖天相映,上下交融的景色。 (只写手法不给分)
,
导入
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 唐玄宗每次辞岁宴会时间一长,宾客就吵闹,使音乐奏不下去。玄宗 叫高力士高呼念奴出来唱歌,大家才安静下来。念奴色艺双全,其声 名一直传至后世。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相传《念奴娇 》词调就由 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名篇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过:经过。 洞庭: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
但他为官期间,颇有治才,怀着“恻袒爱民之诚心”,政绩卓著。最 终在荆州任上,尽管不过短短数月,由于对朝廷失望他愈发沉郁,但 仍尽忠职守,加强武备,整修军塞,筑堤防洪,建仓储粮,置万盈仓 以储漕运。在第二故乡芜湖,他更是捐出自己的三百亩田地为湖,疏 通水源,为芜湖开通“水泽地脉”。1169年三月,张孝祥返还芜湖。 七月,得急病而逝。卒年三十八岁。英年早逝,让人为之叹息。
• 念奴娇•过洞庭 • 洞庭青草,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 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 叶。素月分辉,明河共 影,表里俱澄澈。悠然
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 自照,肝胆皆冰雪。短 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 溟空阔。尽挹西江,细 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
夕。
• 6.请说出本词所使用的三种修辞手法及其 作用。 • 【答案】①比喻:“玉鉴琼田”比喻湖面 澄澈明净。(“肝胆皆冰雪”,比喻自己襟怀 的坦白。)②夸张:“尽吸西江,细斟北斗” ,以西江之水为酒,以北斗星为杯,写出了词 人的豪情。③对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写出了洞庭湖湖天相映,上下交融的景色。 (只写手法不给分)
,
导入
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 唐玄宗每次辞岁宴会时间一长,宾客就吵闹,使音乐奏不下去。玄宗 叫高力士高呼念奴出来唱歌,大家才安静下来。念奴色艺双全,其声 名一直传至后世。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相传《念奴娇 》词调就由 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名篇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过:经过。 洞庭: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 过洞庭》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洞庭波兮木叶下
古代的诗人历来喜欢把洞庭湖写的很大很壮观 孟浩然说: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过洞庭湖赠张丞相》) 杜甫说: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张孝祥说: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念奴娇·过洞庭》)
念奴娇 过洞庭
张
孝
祥
初读文本
诗词 文化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一语双关
借景抒情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思考】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联系上阕,简要分析。 翻译: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 ① 景色美,体验妙。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 然相会,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这种 美妙体验难以言说。这里不仅是指景,更重要的是指心物相融的美妙体验。所 以,此种真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zhuó
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
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
yì
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预习检查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琼:美玉。
②素月:洁白的月亮。
上片告诉我们,作者到洞庭湖来,心情怎样?用文中的字来概括。
悠然
作者身处美景之中悠然自得,那么到底洞庭湖有什么特点?试着总 结词语。
开阔 静 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思考】前三句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 “洞庭青草”:点出地点,体现湖面之开阔,照应题目中的“过洞庭”。 • “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为作者的抒情提供了时间背景。 • 更无一点风色:风平浪静的环境
古代的诗人历来喜欢把洞庭湖写的很大很壮观 孟浩然说: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过洞庭湖赠张丞相》) 杜甫说: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张孝祥说: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念奴娇·过洞庭》)
念奴娇 过洞庭
张
孝
祥
初读文本
诗词 文化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一语双关
借景抒情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思考】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联系上阕,简要分析。 翻译: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 ① 景色美,体验妙。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 然相会,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这种 美妙体验难以言说。这里不仅是指景,更重要的是指心物相融的美妙体验。所 以,此种真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zhuó
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
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
yì
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预习检查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琼:美玉。
②素月:洁白的月亮。
上片告诉我们,作者到洞庭湖来,心情怎样?用文中的字来概括。
悠然
作者身处美景之中悠然自得,那么到底洞庭湖有什么特点?试着总 结词语。
开阔 静 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思考】前三句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 “洞庭青草”:点出地点,体现湖面之开阔,照应题目中的“过洞庭”。 • “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为作者的抒情提供了时间背景。 • 更无一点风色:风平浪静的环境
202X年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学期 念奴娇 过洞庭 教学PPT
思想感情:词人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洒脱。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1)“__更__无__一__点_风__色_____”一句运用通感修辞,表明不仅无风, 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表达富有新意。 (2)“短__发__萧_骚__襟__袖_,冷_,__稳_泛__沧__浪__空_阔。”两句,写词人自己在清冷 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3)《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 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__尽__挹_西__江__,_,细_斟__北_斗__,__万,象__为__宾_客__。____ 。” (4)《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描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 “_素__月__分_辉__,__明,河__共__影_,__表_ 里,__俱_澄__澈__。___。”
一、导入 1、作家简介
读作者·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与张元干
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的词上承苏 轼,下启辛弃疾,词风豪放爽朗,是南宋词 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
张孝祥因受政敌诽谤谗害而被罢官,再次经 历了仕途的险恶。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 湖,见平湖秋月,即景抒怀,写下这首词。
上片告诉我们,作者到洞庭湖来,心情怎样?用文中的
字来概括。
悠然
作者身处美景之中悠然自得,那到底洞庭湖有什么特点 ? 景物特点: 开阔 静 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风平浪静、秋高气爽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明净光洁、一碧万顷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从天空到湖水, 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通体透明、纯净的。
(1)“__更__无__一__点_风__色_____”一句运用通感修辞,表明不仅无风, 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表达富有新意。 (2)“短__发__萧_骚__襟__袖_,冷_,__稳_泛__沧__浪__空_阔。”两句,写词人自己在清冷 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3)《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 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__尽__挹_西__江__,_,细_斟__北_斗__,__万,象__为__宾_客__。____ 。” (4)《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描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 “_素__月__分_辉__,__明,河__共__影_,__表_ 里,__俱_澄__澈__。___。”
一、导入 1、作家简介
读作者·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与张元干
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的词上承苏 轼,下启辛弃疾,词风豪放爽朗,是南宋词 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
张孝祥因受政敌诽谤谗害而被罢官,再次经 历了仕途的险恶。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 湖,见平湖秋月,即景抒怀,写下这首词。
上片告诉我们,作者到洞庭湖来,心情怎样?用文中的
字来概括。
悠然
作者身处美景之中悠然自得,那到底洞庭湖有什么特点 ? 景物特点: 开阔 静 澄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风平浪静、秋高气爽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明净光洁、一碧万顷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从天空到湖水, 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通体透明、纯净的。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
明确字音。 琼(qióng) 扁舟(piān)
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 挹(yì)
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斟(zhēn)
①琼:美玉。②素月:洁白的月亮。③萧骚:稀疏。④襟袖冷:形 容衣衫单薄。⑤沧浪:青苍色的水。⑥挹:舀水。⑦万象:万物。
文本研读
诵读提示
诵读前须把握全词上下片内容。 词的上片描写月夜洞庭秋色,极尽澄澈晶莹之美。 下片抒发其磊落旷逸的情怀,扪心自问,无愧人生。 诵读上片时要展现出清明、澄澈的洞庭风景,把握作者看到洞庭
美景时如鱼归水般的喜悦之情,可以通过声音传递“玉鉴琼田三 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悠然会心,妙处难与君说”等句的欣喜 之意。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 淼的苍溟之中。
月夜清冷,衣服单薄,凉意顿生,更重要的是官场的人情冷暖,不免 让人有萧条冷落之感。尽管如此,如今“我”正泛舟于横无际涯的洞 庭湖上,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体现了词人的鲜明个性。
文本研读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 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
境域。
人刚离谗言罗织,便能冲破一切羁绊,且保持高风
亮节,置身于“波涛不惊”的环境里,可见其旷达
超脱的人生境域。
张孝祥名句
名句默写
1、表现天高气爽、玉宇澄清的风景,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的句子是:
,
,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2、“
”一句运用通感修辞,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
都没有,表达富有新意。 更无一点风色
的世俗风气的鄙弃,显示了“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气魄。
《念奴娇-过洞庭》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共25张PPT)
2、“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是如何表现豪迈气概的?
明确: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运用奇特的想象, 使诗歌气魄宏大。把西江水当作美酒,把北斗星当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 作者包罗万象的想象,与浩渺无限的自然融合,超越了世俗的荣辱得失,体现 出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 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异同。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之。”(苏轼《赤壁赋》)
明确: • 相同: • 张孝祥面对美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 苏轼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美景有“凌万顷之茫然”之感受。 • 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有自由飘逸之感,均沉醉于自然美景
二、初读——读懂
重点词: 琼:美玉。 着:附着。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海: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二、初读——读懂
孤光:指月光。 萧骚:稀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沧浪:青苍色的水。 挹:舀水。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宋高宗
被构陷 张孝祥在官场上是属于主战派,他在及第不久后,就在朝 堂上为岳飞鸣冤,还拒绝了秦桧党羽曹泳的提亲。这些举动当 然是得罪了秦桧等人。秦桧挟嫌报复,诬陷张孝祥的父亲张祁 谋反,逮捕入狱。幸秦桧不久死去,张祁才得以出狱。张孝祥 也得到朝廷任用,官至广南西路安抚使、荆湖北路安抚使、显 谟阁直学士等。
《念奴娇·过洞庭》 ppt课件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 客。
——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拿北斗星当酒 器慢慢斟酒来喝,请天地间万物作宾客,陪 我纵情豪饮这是何等的自信与豪迈!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作者此时已经完全沉醉在这湖 光山色中,忘情地扣舷独啸,达到了物 我两忘的境界。
“不知今夕何夕”呼应前面的“近 中秋”。
词的上阕
作品背景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又遭到毁谤而罢官, 再次经历了仕途的险恶。他七月由桂林北归,一路 泛湘江,过衡阳,登衡山祝融峰,自长沙经湘阴, 中秋之夜到洞庭湖畔。平湖秋月之夜,诱发了词人 的“勃然诗兴”,使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借洞庭 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 年35岁。
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小品文 《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
——澄澈
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从天空到湖水,洞 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通体透明、纯净的。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杜甫《屏迹三首》其二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 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达到了物 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这种美妙 体验难以言说。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安徽乌江人。南宋前期爱 国词人。主张恢复中原,反对隆兴和 议,两度被劾罢官。
内容述评
上阕着重写景,景中寓情。 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 这首词把重点放在抒发内心情怀上, 突出描写了自我人格的高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 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 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 夕!
赏析上阕
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这些 景有什么特点?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赏析上阕
1.湖面平静广阔 2.湖水清澈透明 3.洞庭湖从天空到湖水, 从上到下都非常澄澈
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主 战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收复 中原,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中投降 派弹劾罢职。乾道二年八月,他因受政敌谗害, 被罢职。他从桂林北归,路过洞庭湖,即景生情, 写下这首著名词篇。
赏析下阕
1.下阕塑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 ?
1.为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两袖清风, 光明磊落,肝胆照人。
赏析张孝祥笔下洞庭湖 的澄澈之美
导入课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刘禹锡《望洞庭》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 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 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1/21/2021
艺术赏析
二、天人合一的想象
这首词写游览洞庭湖,但几乎没有纪实 的成分,给人的感觉是清虚而空灵,暗示了 词人精神上崇高、邈远的追求。从而创造了
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1/21/2021
三、化用诗句,翻陈出新
一是:化用《诗经》成句。如“细斟 北斗”,出自《诗经·小雅·大东》: “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这本是极有 想象力的诗句,这首词中则反其意而用之, 正适于表达词人的豪纵气概。
1/21/2021
二是:借鉴了苏轼的《赤壁赋》的文辞意 境。“着我扁舟一叶”句用苏轼的“驾一叶 之扁舟”,而《前赤壁赋》一文写月夜之景、 泛舟之乐、解脱之喜,其意境与心情,与这 首词颇有相通之处。 “不知今夕何夕”化用
苏轼的《水调歌头》里的“今夕是何年”
总结全词
这里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的自负,却没有屈子那种“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的狼狈;这里有仰月映湖“对影成三人”的清高, 却没有李白那种“行乐当及时”的失意。词人感 到了从未有过的恬淡和安宁。在月光的照抚下, 在湖波的摇篮里,他原先躁动不安的心灵,找到 了最好的休憩和归宿之处。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 中,开阔而洁净的心灵与澄澈的景色“合二为 一”,这岂不就是最大的快慰与欢愉?此中妙处 又岂是外人所能得知!
2.自己虽被罢官,处境萧条冷落但 自己的心神无一丝动摇,非常豁达洒脱。
3词人内心如同冰雪一样澄澈。
艺术赏析
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什么样 的特色?请简要赏析。
艺术赏析 一、物境与心境的融合
这首词,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 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 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词的上片侧重描写物 境,下片侧重描写心境。但两者并非分离为 二,而是合二为一,物境与心境互相映射,
2.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
1. 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 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达到 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这种美妙体验难以言说。
2.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
知人论世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 士,安徽乌江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主张 恢复中原,反对隆兴和议,两度被劾罢官。
也许这首词是词人告诉你什么叫澄澈之景。 也许这首词是词人告诉你什么叫 澄澈之心。 无论深浅,我们总有收获。 那么,请继续在诗词的长河中顺流而下。 期待我们下一次相遇!
1/21/2021
赏析上阕
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这些 景有什么特点?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赏析上阕
1.湖面平静广阔 2.湖水清澈透明 3.洞庭湖从天空到湖水, 从上到下都非常澄澈
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主 战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收复 中原,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中投降 派弹劾罢职。乾道二年八月,他因受政敌谗害, 被罢职。他从桂林北归,路过洞庭湖,即景生情, 写下这首著名词篇。
赏析下阕
1.下阕塑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 ?
1.为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两袖清风, 光明磊落,肝胆照人。
赏析张孝祥笔下洞庭湖 的澄澈之美
导入课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刘禹锡《望洞庭》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 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 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1/21/2021
艺术赏析
二、天人合一的想象
这首词写游览洞庭湖,但几乎没有纪实 的成分,给人的感觉是清虚而空灵,暗示了 词人精神上崇高、邈远的追求。从而创造了
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1/21/2021
三、化用诗句,翻陈出新
一是:化用《诗经》成句。如“细斟 北斗”,出自《诗经·小雅·大东》: “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这本是极有 想象力的诗句,这首词中则反其意而用之, 正适于表达词人的豪纵气概。
1/21/2021
二是:借鉴了苏轼的《赤壁赋》的文辞意 境。“着我扁舟一叶”句用苏轼的“驾一叶 之扁舟”,而《前赤壁赋》一文写月夜之景、 泛舟之乐、解脱之喜,其意境与心情,与这 首词颇有相通之处。 “不知今夕何夕”化用
苏轼的《水调歌头》里的“今夕是何年”
总结全词
这里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的自负,却没有屈子那种“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的狼狈;这里有仰月映湖“对影成三人”的清高, 却没有李白那种“行乐当及时”的失意。词人感 到了从未有过的恬淡和安宁。在月光的照抚下, 在湖波的摇篮里,他原先躁动不安的心灵,找到 了最好的休憩和归宿之处。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 中,开阔而洁净的心灵与澄澈的景色“合二为 一”,这岂不就是最大的快慰与欢愉?此中妙处 又岂是外人所能得知!
2.自己虽被罢官,处境萧条冷落但 自己的心神无一丝动摇,非常豁达洒脱。
3词人内心如同冰雪一样澄澈。
艺术赏析
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什么样 的特色?请简要赏析。
艺术赏析 一、物境与心境的融合
这首词,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 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 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词的上片侧重描写物 境,下片侧重描写心境。但两者并非分离为 二,而是合二为一,物境与心境互相映射,
2.为什么说“妙处难与君说”?
1. 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 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达到 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这种美妙体验难以言说。
2.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
知人论世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 士,安徽乌江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主张 恢复中原,反对隆兴和议,两度被劾罢官。
也许这首词是词人告诉你什么叫澄澈之景。 也许这首词是词人告诉你什么叫 澄澈之心。 无论深浅,我们总有收获。 那么,请继续在诗词的长河中顺流而下。 期待我们下一次相遇!
1/2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