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鉴别详解
药物的性状鉴定名词解释
药物的性状鉴定名词解释药物的性状鉴定是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药物的外观、形状、颜色、气味、味道等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和比较,从而为药物的鉴定、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以及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依据。
以下将对药物的性状鉴定中涉及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形状:药物的形状是指药片、胶囊、粉剂或其他剂型药物的外形特征。
形状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药物的溶解速度、药效等性质发生变化。
毛细管法是一种利用药物溶液在玻璃毛细管中升降的原理来测定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可以间接反映药物的形状。
颜色:药物的颜色可以通过目测或仪器测量来确定,它往往与药物溶解度、稳定性和药效等性质相关。
颜色可以用来判断药物的纯度和质量,以及助药师识别、核对药物。
药物颜色的测定可采用比色法、光谱法等方法。
气味:药物的气味是指药物在空气中挥发出的味道。
气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服药依从性以及临床疗效。
气味检测可采用嗅觉测试或仪器测量,例如气味判别仪。
味道:药物的味道与药物的溶解度、服用感受等密切相关。
药物的味道分为苦味、酸味、甜味等不同类型,不同味道往往与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有关。
味觉测试是用来评价药物味道的方法,通过味觉观察和比较分析来判断和鉴别。
外观:药物的外观是指药物表面的质感、纹理、光泽、结晶形态等特征。
外观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可以用来判断药物的形态、纯度和制备工艺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杂质:药物中的杂质是指不属于药物本身的物质,可能来源于草药原料、制剂过程中的污染或不良反应产物等。
杂质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药效、安全性以及使用的可靠性。
杂质的分析与鉴定需要采用各种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如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药物的性状鉴定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于药物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药物性状的准确鉴定和分析,可以为药物的准确识别、质量控制以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我们应加强对药物性状鉴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我们对药物的了解和认知,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中药性状鉴定
中药性状鉴定知识性状鉴定是按药用部位的形态进行鉴定,以及老药工的经验鉴定。
药材中以植物类为最,其中又以种子植物为多,一般药用部分为根、根茎(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叶、花、果实、种子、皮、木、茎藤及全草类。
全草类可参照基原鉴定,其他各类则可根据器官形性进行观察。
每种药材,往往都有其特别之处,先人已经总结出诸多经验,或观其形,或辨其色,或尝其味,或感其质,或兼而有之,言简而赅,传神易记,不失为最简捷、实效之法。
性状鉴定主要根据形、色、气、味、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火烧、入水等特征。
(1)形状不同的药材,往往有其独特的外形。
如野山参“芦长碗密枣核芋,锦皮细纹珍珠须”;党参具“狮子盘头芦”;味连形如“鸡爪”,又有“过桥”;天麻之“鹦哥嘴”;防风根头如“蚯蚓头”;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粉防己形似“猪大肠”等,皆取其形也。
(2)颜色各种药材多有不同的颜色。
如黄连、丹参、紫草、乌梅、青黛、白芷、红花、金银花、黑白丑,皆取其色也。
(3)气味含挥发性物质的药材,多有特殊的香气。
如阿魏、丁香、鱼腥草、败酱、鸡矢藤,皆有嗅之难忘之气。
辛夷、甘草、五味子、苦参、盐附子,分别具辛、甘、酸、苦、咸五味,或兼而有之。
(4)表面指药材的表面是否光滑或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
如白头翁根头部的白毛(叶柄残基);羌活环节紧密似蚕;金毛狗脊表面密生金黄色毛茸;白芷有唇形皮孔等,都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5)质地指药材的坚硬、松软、致密、粘性、粉性等特征。
如南沙参因质地泡松而称为“泡沙参”;粉性强者如粉葛根、天花粉、山药;质坚硬者如穿山龙、郁金等。
(6)断面药材有易折者,有不易折者。
自然折断之断面,有粉性者,如山药;有纤维性者,如黄芪;有胶丝相连者,如杜仲;有平坦而粉性者,如牡丹皮。
不易折断,或断面不平坦者,可用刀横切之而后观察,特别是切制之药材饮片,切面之特征更显重要,并有许多经验鉴别传著于世。
广防己之“车轮纹”,乌药、黄芪之“菊花心”,川牛膝之“筋脉点”,山柰之“缩皮突肉”,茅苍术之“朱砂点”等,都是形象的鉴别特征。
中药的性状鉴定方法
中药鉴定学——性状鉴定性状鉴定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这些方法包含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
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
性状鉴定包括以下内容:1.形状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
叶和花类药材多皱缩,须先水浸泡,展平后观察。
2.大小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得出比较正确的药材的大小数值,表示药材的大小,一般有一定的幅度。
3.颜色药材的颜色各不相同,药材的色泽一般应在日光下观察。
色泽的描述包括表面和断面色泽,大部分药材的色调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二种色调组成的应以后一种色为主,如黄棕色,以棕色为主。
4.表面特征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
5.质地指药材的软硬、坚韧、毓松、致密、黏性或粉性、角质样等特征。
有些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不一样。
6.折断面指药材折断时的现象,如易折断或不易折断,有无粉尘散落等及折断时的断面特征。
应注意是否平坦,或显纤维性、颗粒性或裂片状,断面有无胶丝等。
可通过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鉴别药材。
7.气利用药材的特殊香气或臭气鉴别药材,如麝香。
对气味不明显的药材,可切碎后或用热水浸泡后再闻。
8.味是口尝药材的实际滋味,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药材的味感也是衡量药材品质的标准之一,如黄连、黄柏以味越苦越好;尝药时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尝味时要取少量在口里咀嚼约1分钟,使舌头的各部分都接触到药液。
对有强烈刺激性和有毒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要少,尝后应立即吐出漱口,洗手,以免中毒。
9.水试水试法是利用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发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透明度、膨胀性、旋转性、黏性、酸碱变化等特殊现象进行鉴别药材的一种方法,如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
10.火试是利用药材在火烧时,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来鉴别药材的方法。
中药性状鉴定
中药性状鉴定性状鉴定是按药用部位的形态进行鉴定,以及老药工的经验鉴定。
药材中以植物类为最,其中又以种子植物为多,一般药用部分为根、根茎(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叶、花、果实、种子、皮、木、茎藤及全草类。
全草类可参照基原鉴定,其他各类则可根据器官形性进行观察。
每种药材,往往都有其特别之处,先人已经总结出诸多经验,或观其形,或辨其色,或尝其味,或感其质,或兼而有之,言简而赅,传神易记,不失为最简捷、实效之法。
性状鉴定主要根据形、色、气、味、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火烧、入水等特征。
(1)形状不同的药材,往往有其独特的外形。
如野山参“芦长碗密枣核芋,锦皮细纹珍珠须”;党参具“狮子盘头芦”;味连形如“鸡爪”,又有“过桥”;天麻之“鹦哥嘴”;防风根头如“蚯蚓头”;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粉防己形似“猪大肠”等,皆取其形也。
(2)颜色各种药材多有不同的颜色。
如黄连、丹参、紫草、乌梅、青黛、白芷、红花、金银花、黑白丑,皆取其色也。
(3)气味含挥发性物质的药材,多有特殊的香气。
如阿魏、丁香、鱼腥草、败酱、鸡矢藤,皆有嗅之难忘之气。
辛夷、甘草、五味子、苦参、盐附子,分别具辛、甘、酸、苦、咸五味,或兼而有之。
(4)表面指药材的表面是否光滑或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
如白头翁根头部的白毛(叶柄残基);羌活环节紧密似蚕;金毛狗脊表面密生金黄色毛茸;白芷有唇形皮孔等,都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5)质地指药材的坚硬、松软、致密、粘性、粉性等特征。
如南沙参因质地泡松而称为“泡沙参”;粉性强者如粉葛根、天花粉、山药;质坚硬者如穿山龙、郁金等。
(6)断面药材有易折者,有不易折者。
自然折断之断面,有粉性者,如山药;有纤维性者,如黄芪;有胶丝相连者,如杜仲;有平坦而粉性者,如牡丹皮。
不易折断,或断面不平坦者,可用刀横切之而后观察,特别是切制之药材饮片,切面之特征更显重要,并有许多经验鉴别传著于世。
广防己之“车轮纹”,乌药、黄芪之“菊花心”,川牛膝之“筋脉点”,山柰之“缩皮突肉”,茅苍术之“朱砂点”等,都是形象的鉴别特征。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考试辅导:性状鉴定法
性状鉴定的内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等。
1.中药材:①形状。
②大小。
③颜色。
④表面特征。
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鳞片、毛茸或其他附属物等。
如白芥子表面光滑,紫苏子表面有网状纹理,海桐皮表面有钉刺,合欢皮的皮孔棕红色、椭圆形,辛夷(望春花)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均为其重要鉴别特征。
⑤质地。
有的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不一样,经蒸、煮加工的药材,常质地坚实,半透明,呈角质样;富含淀粉者,晒干后质地常显粉性。
⑥断面特征。
⑦气。
⑧味。
⑨水试。
⑩火试。
2.中药饮片: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制成一定的规格,直接供配方、制剂使用的加工药材,又称“咀片”。
饮片的规格有片、段、块、丝等。
其厚薄大小通常为: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长10~15mm;
块:为8~12mm的方块;
丝:皮类药材丝宽2~3mm,叶类药材丝宽5~10mm.。
第二章 性状鉴定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观察性状 三、核对文献 四、核对标准样品 五、求助专家或产地调查 六、记录取样
第二节 观察性状的顺序 一、看形状 通过肉眼观察药材形状。
胖大海-椭圆形; 伪品胖大海(圆粒苹婆)-类圆形;
防风
“蚯蚓头” 叶柄残基“毛笔”状
党参“狮子盘头”
海马 “马头蛇尾瓦楞身”
三七的“铜皮铁骨”
• 环纹:中药材外表皮有环状横向纹 理,如西洋参环纹很明显、而人参 则不明显。 • 皱纹:中药材外表皮有皱褶状、弯 曲、不规则的纹理,如人参皱纹很 明显、而西洋参则不明显。 • 疙瘩丁:中药材外表皮有大型的横 状皮孔,如当归(较少)、当归伪品欧 当归(较多)。
• 疣点:根及根茎头部有圆点状疣样 突起的根痕、芽痕。其中疣点特别 密集且特别膨大的称狮子头如党参 ;疣点较密集的称珍珠盘如银柴胡 ,而银柴胡伪品山银柴胡、灯心草 缀、霞草均无此特征。
如:乌梅
黄连、黄柏、甘草、党参
• 粉性:含淀粉类的中药材饮片,手摸质地细 腻,折断时有粉尘飞出如山药、山萘、天花 粉。 • 粘性:含粘液质类的中药材饮片,用水润化 后手摸或口尝有粘性如土茯苓、车前子、南 天仙子。 • 油性:含挥发油、脂肪油类的中药材饮片, 手握之柔软油润,常见棕黄色油点并具芳香 气味如当归、苍术等。
六、嗅气尝味
• 鼻闻:指用嗅觉闻中药材特有的气味。 注意:检查气味时,可直接闻或在折断、 破碎、搓揉及热水湿润后检查。 • 败酱草:特有的臭袜子味; 白藓皮:羊膻味; 香加皮:独特的香味等。
口尝:指直接用口尝或取小量咀嚼、或加开 水浸泡后尝浸出液的方法。 • 1、青贝口尝味微苦,而伪品青贝象东贝、 平贝、新疆贝、伊犁贝口尝味非常苦; • 2、质量好的龙骨、龙齿口尝时会粘舌,而 质量差的因未风化透不会粘舌,质硬而不 能供药用。 • 3、枸杞子-味甜、微酸; 伪品枸杞子(河北枸杞子、北方枸杞子) - 味甘、苦
中药学课件-中药药材的性状鉴别
中药药材的形态特征
根茎
中药药材中的根茎形态特征各异, 有的粗壮,有的细长。
叶片
中药药材的叶片形态各异,可以是 整片、裂片或复叶。
花果
中药药材的花果形态各异,有的花 朵鲜艳,有的果实丰满。
中药材的气味识别
1 芳香
一些中药材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如薄荷、香叶兰等。
2 刺激性气味
某些中药材具有辛辣、刺激性的气味,如胡椒、姜黄等。
3 清香
一些中药材具有清新宜人的气味,如百合、夏枯草等。
4 异味
一些中药材具有独特的异味,如陈皮、槟榔等。
中药药材的质地鉴别
1
结实
2
质地结实的中药材通常干燥,不易破碎。
3
松脆
质地松脆的中药材通常含有较多水分,易碎。
粘稠
质地粘稠的中药材通常含有较多油脂,手感 滑腻。
中药药材的颜色特征
黄色
一些中药药材呈现出明亮的黄色,如黄柏、黄芩等。
中药学课件——中药药材 的性状鉴别
欢迎来到本课件,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中药药材的性状鉴别。让我们开始 吧!
中药材的分类
草药
植物性中药材,可以在野外生长或人工种植雄黄等。
动物药材
动物产生的中药材,如动物内脏、骨头等。
化学药材
通过化学合成制得的中药材,如小青龙颗粒、银翘 片等。
总结
通过了解中药药材的性状鉴别,我们能更好地辨别、鉴别和使用中药药材。 希望这份课件能为您带来帮助,谢谢您的聆听!
绿色
一些中药药材呈现出鲜绿色,如苍术、黄连等。
黑色
一些中药药材呈现出深黑色,如乌梅、枸杞等。
白色
一些中药药材呈现出洁白色,如白芍、白朮等。
中药药材的味道鉴别
(完整版)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中药材的性状鉴别性状鉴别是对药材的形、色、气味、大小、质地、断面等特征、简单理化反应,直接观察药材,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区分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
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这是数千年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来的宝贵经验。
1、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较为固定。
如园柱形(黄芪、甘草)、纺缍形(麦冬、百部)、鸡爪形(黄连)拳形(川芎)、团块状(泽泻,生地)等。
—些品种,老药师能使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药材外形特征:如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野山参:马牙芦(芦碗紧密排列、边缘齐棱如马牙)、灯草芯、枣核(不定根生于芦头上,中部较粗,多下垂,形如枣核),铁线纹、落肩膀、细结皮(紧皮细横纹)、少数腿(人字腿)、珍珠须(尾上小疙瘩——珍珠点,疙瘩须)。
蕲蛇:龙头虎口(翘鼻头)、方胜纹(灰黄或灰白菱方形斑纹)、连珠斑(黑色园斑,位于腹面两侧)、佛指甲(尾尖端为三角形鳞片包裹)。
防风:蚯蚓头(根头部具有密集的环纹)。
川贝:怀中抱月(内外层鳞片,大小悬殊,小鳞片被紧包在心脏形的大鳞片内,只留一新月形的部分在外,称怀中抱月)。
其它如马兜铃状如马脖上下垂的铃铛;马鞭草穗状花序细长,形如马鞭;木鳖子扁平园板状如鳖;瓦楞子如房上瓦片排列之楞状;佛手果实具手状;冬虫夏草体似幼蚕,头部子座细长呈圆柱形。
所观察药材应是完整之品。
2、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 ,一般有一定的幅度。
如测量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应测量较多的样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必须选择有代表性和大多数的常见药材进行测量,大的用cm(厘米),细小的用mm(毫米)表示。
一般习惯测量时根茎、果实称长x直径;鳞茎称高x直径;皮作长、宽、厚;种子作长、宽或直径。
大小的测量,主要用于特殊商品的分等、分级。
3、色泽指药材表面的颜色和光亮度。
商品药材的色泽一般较固定,色泽的变化与药材的质量关系很大,可反映出药材的真伪和质量的好坏,药材品种不同,加工条件变化、贮存时间长短或加工不当,可改变药材色泽,表示药材质量降低。
中药鉴定基本技术—性状鉴定
相关链接
性状观察还可利用药材的某一突出特征进行鉴定 。如“磁石召铁”,指磁石可吸引含铁类药材; 取牛黄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 甲染黄,不易擦退,俗称“挂甲”。
横切面主要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色泽,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
布;有无油点等特征。
“油点”:指具有红色或红棕色 油室或油细胞,如当归
“星点”:指大黄髓部的异型复合
维管束,如大黄。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横切面主要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色泽,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
布;有无油点等特征。
“云锦花纹” :指何首乌的花朵状纹理 (异型复合维管束,存在于皮层),如何首 乌。
甘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
折断面呈纤维性
杜仲折断时有胶丝相连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横切面主要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色泽,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
布;有无油点等特征。
“菊花心”:指根或根茎的横切面 的中心部位具有类似菊花瓣状的 放射状纹理,如黄芪。
“车轮纹”:指药材的断面纹理呈车 辐状,如防已。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金井玉栏”:指某些根类药材断 面浅棕黄色的形成层环与类白色的 皮部,如桔梗。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气:有些中药的气十分特殊,可作为该药材的主要鉴定依据。鉴别
时,气浓者可直接嗅闻,气微者可将其砸碎、折断、揉搓、火烧或放 在热水中浸泡后再闻。
肉桂具浓郁的香气
芦荟有特异的臭气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味:即指口尝中药得到的实际味感。尝时应取少量药材入口咀嚼,使
➢ 二是采用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动、形象的经验鉴别 术语,语言简单,好记易懂,针对性强,但不易掌握其规律性。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中药鉴定专项技能—性状鉴定技术
二、性状鉴定内容
(4)表面特征
珍珠 表面具特有的彩色光泽
白头翁
根头部有白色毛茸 (叶柄残基)
二、性状鉴定内容
(4)表面特征
金毛狗脊
表面深棕色,残留金黄色 绒毛;
切面浅棕色,近边缘1~ 4mm处有一条棕黄色 隆起的环纹或条纹。
二、性状鉴定内容
(4)表面特征
乌梢蛇
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
二、 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珍 珠 (样 石光 决泽
明( )彩
光 )
皮部红棕色
木部黄色
(防风)
二、性状鉴定内容
(3)色泽
色泽为药材质量的重要标志 药材的颜色若为复合色调,描述的颜色应以后一种色调为主,前一种为辅 自然光线或日光灯下观察
二、性状鉴定内容
(4)表面特征
表面特征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环节、毛茸、鳞叶或 其他附属物等。
(5)质地
质地系指用手折试药材所感知到的特征。 一般用坚韧、疏松(或松泡)、黏性、粉性、致密、油润、绵性、 角质等术语加以描述
粉性:指含有多量的淀粉,折断时常有粉尘散落 油润:指其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
角质:指质地坚实,断面略呈半透明状或有光泽 黏性:指含有黏液质,嚼之显黏性,如石斛。
二、性状鉴定内容
红如血; • 海金沙撒于火焰上可发出爆鸣声及闪光,而松花粉及蒲黄无此现象,可资区别。
二、性状鉴定内容
其他
➢ 用“磁石召铁”以鉴定含铁类药材; ➢ “琥珀拾芥”,即指琥珀经摩擦可产生静电引力,可吸引芥子; ➢ 龙骨、龙齿、天竺黄以舌舔之有吸力等。 ➢ 染甲(挂甲)鉴别;对光照视法鉴定;熔化试验;条痕鉴别
➢ 形状 ➢ 大小 ➢ 色泽 ➢ 表面 ➢ 质地
中药材性状鉴别
中药材性状鉴别当归:1、用药部位:根。
2、性状: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分归头、归身、归尾。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3、功能:补血活血。
黄芪: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圆柱形,有分枝,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或纵。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显“菊花心”。
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3、功能:补气固表。
大枣: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类呈椭圆形或球形,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
基部凹陷,有短果梗。
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
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
气微香,味甜。
3、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麦芽: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呈梭形,表面淡黄色,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及须根。
质硬,断面白色,粉性。
无臭,味微甘。
3、功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
郁金:1、用药部位:块根。
2、性状:温郁金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微弯曲,两端渐尖。
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
质坚实,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
气微香,味微苦。
3、功能:行气化瘀,清心解郁。
,黄精: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
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形似鸡头,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
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3、功能:补气养阴。
白芍: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圆柱形,两端平截,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红色,气微,味微苦、酸。
3、功能:平肝止痛,养血调经。
白茅根:1、用药部位:根茎。
中药鉴定方法中的性状鉴定
中药鉴定方法中的性状鉴定中药性状鉴定是中药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观察、记录和比较药材的形态特征、外观特征和组织结构等性状来判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中药性状鉴定包括外观性状鉴定和断面性状鉴定两个方面。
外观性状鉴定主要是通过观察药材的外形、色泽、气味、口感等特征来确定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常用的外观性状包括形态性状、色泽性状、气味性状和口感性状。
形态性状是指药材的整体外形特征。
形态性状鉴定主要包括观察药材的大小、形状、外观是否完整、是否受虫害、是否有破损等等。
例如,人参的形态应该为纤细圆形,外观完整,无病害,无虫蛀。
色泽性状是指药材的颜色特征。
色泽性状鉴定主要包括观察药材的颜色是否鲜艳、一致、没有明显的变色和变质现象。
例如,黄芩的药材应为金黄色,质地坚实,颜色一致。
气味性状是指药材的气味特征。
气味性状鉴定主要通过闻气味来判断药材的品质。
例如,当归的气味应具有特殊的香气,苦瓜的气味应特殊味。
口感性状是指药材在口中的感觉特征。
口感性状鉴定主要通过咀嚼或品尝药材的口感来判断其品质。
例如,花椒的口感应为辣味、麻味,仙茅的口感应为涩味。
断面性状鉴定则主要是通过切割药材的横截面,观察和比较其组织结构、断面形态等特征来判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断面性状鉴定主要包括断面的形态、颜色、纹理和组织结构等。
断面的形态是指断面的整体外形特征。
例如,当归的断面应为乌黑色,具有明显的条纹状纹理。
断面的颜色是指断面的颜色特征。
例如,茯苓的断面应为白色,质地坚硬。
断面的纹理是指断面的细微纹理特征。
例如,丹参的断面纹理应呈现明显的放射状纹理。
组织结构是指药材的不同部位在断面上的组织形态特征,例如细胞形态、细胞排列方式、组织密度等。
例如,川贝母的组织结构应为密集的纤维状细胞。
总之,中药性状鉴定在中药鉴定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通过观察、比较药材的形态特征、外观特征和组织结构等性状来判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从而保障中药质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正确的性状鉴定也对于制定中药标准、鉴别药材、评价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07个中药材性状鉴定方法,教你快速记忆!
107个中药材性状鉴定方法,教你快速记忆!不少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提到一点难处,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很容易记忆出现偏差。
怎样快速记忆中药材?今天这篇文章就整理了一些中药材性状鉴定方法,具体如下:植物部分1、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习称“珍珠点”。
2、核艼: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
3、雁脖芦: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故称“雁脖芦”。
4、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
如野生桔梗、人参等。
5、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南沙参、奶参等。
6、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狮子盘头”,党参等。
7、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形似“蚯蚓头”,如防风。
8、鹦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
9、点状环纹: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
10、肚脐眼: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肚脐眼”,故名。
11、观音座莲:指松贝平放能端正稳坐,似观音座上的莲花状,故名“观音座莲”。
12、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称“怀中抱月”。
13、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
14、马牙状:指色白炉贝,形似“马牙”者。
15、玉带腰箍:指毛慈姑(杜鹃兰)假球茎中腰部具2~3条微突起的环带,俗称“玉带腰箍”。
16、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具纤维状的毛,形似扫帚,如红柴胡、禹州漏芦等。
17、穿蓑衣:指藜芦的顶端残留有棕毛状维管束,形如蓑衣。
故有藜芦“穿蓑衣”之谓。
18、戴斗笠:指禹州漏芦顶端具有许多丝状物(为叶柄维管束残存),故有“漏芦戴斗笠”之称。
19、鸡爪: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
20、过桥:指黄连根茎中间较细长光滑的茎杆,俗称“过桥”或“过江枝”。
性状鉴定的原理
性状鉴定的原理性状鉴定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析方法,通过观察和测定物质的外部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来进行判断和鉴别。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性状鉴定通过观察物质的外部特征来进行初步的判断。
外部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这些特征能够直观地反映出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
比如,金属具有金属光泽,非金属多为无光泽;结晶体的外形可以判断其晶体的类别等。
其次,性状鉴定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来进行分析。
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
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往往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通过与已知物质进行比较来判断其组成和性质。
例如,氯化钠与氯化钾在溶解性上具有明显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溶解性来判断一个物质是氯化钠还是氯化钾。
第三,性状鉴定也可以通过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判断和鉴别。
化学性质包括物质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质,如水解、氧化还原反应等。
不同物质在化学性质上也往往表现出差异,通过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判断其组成和性质。
例如,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产生的气泡来判断该物质含有碳酸钙。
另外,性状鉴定还可以通过各种仪器和设备来进行辅助分析。
比如,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物质的微观结构,从而判断其组成和性质;利用热分析仪可以测量物质的热性质,如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
这些仪器和设备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和详细的信息,有助于进行性状鉴定。
总结起来,性状鉴定是通过观察和测定物质的外部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来进行判断和鉴别的方法。
通过对物质进行观察、测量以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基本性质,判断其组成和特性。
性状鉴定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化学、药品、食品、冶金、环境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同的性状鉴定方法,我们可以对物质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和鉴别,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判断性状的三种方法
判断性状的三种方法判断性状的三种主要方法有:一、质地法质地法是通过物体外观质感的特征来判断物质的性状。
常用的质地判别指标包括:1. 固体、液体、气体。
根据物质的物理形态来初步判断,固体有固定形状,液体能变形但体积固定,气体无固定形状体积。
2. 颗粒性。
判断固体是否由可辨认的小颗粒组成,如砂糖。
3. 结晶性。
看固体是由整齐对称的晶体结构组成还是无定形组成。
4. 塑性。
固体在压力下是否可塑形变化。
5. 流动性。
液体的粘滞程度,液体具有不同程度的流动性。
6. 挥发性。
容易产生蒸气的易挥发性液体。
7. 织构。
物质内部结构的疏松程度,如海绵。
二、光学法利用光学原理和方法判断物质的性质。
例如:1. 颜色。
直接观察来判断物体的颜色。
2. 透明度。
观察物体对光线的透射性。
3. 折射率。
用折射率来判断物质的光学性质。
4. 双折射。
某些晶体存在双折射现象。
5. 旋光性。
测定物质的旋转角度来判断旋光性。
6. 荧光效应。
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可见光。
三、化学实验法1. 燃烧反应。
观察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情况。
2. 水溶性。
将物质放入水中检验其溶解性。
3. 金属活性。
使用金属活性系列来初步判断未知金属。
4. 化学计量。
准确测定物质组成、分子量等参数。
5. 定性反应。
利用已知化学反应检验特定元素或基团的存在。
6. 色谱分析。
使用色谱技术分离检测组成成分。
7. 质谱分析。
利用质谱仪判断物质的质量数。
8. 酸碱中和实验。
用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
综合运用三种方法的测试结果,结合已知信息,可以对物质组成和性质做出合理判断。
质地方法更直观,光学和化学实验可以获得更丰富准确的信息。
多种手段相互验证,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药材性状鉴定的基本内容
药材性状鉴定的基本内容
鉴定药材性状是药材质量控制环节中的重要环节,药材的性状鉴定要求药材的野生动植物学特征、药性特征和理化特征均符合要求,以确保药材质量。
一、野生动植物学特征
药材有原生植物的野生动植物学特征,即药材的性状鉴定要求药材应具有有关物种的外貌特征,即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包括植株整体形态,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及部分形态特征,如叶色、叶气味,根、茎等断面形态特征,花结构特征等。
二、药性特征
药性特征是指药材的特定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应的作用特性,在药材性状鉴定中,要求药材应具有一定的药用活性化学成分,以及药用活性化学成分的活性程度。
三、理化特征
理化特征是指药材在常规实验检测或分析下,符合其物理或化学性质的指标,药材性状鉴定中要求药材在一定条件下,其含水率、灰分、油分、酸价等应符合商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总之,要想药材可以投放市场,提供给消费者,就必须要通过药材性状的鉴定,保证药材野生动植物学特征、药性特征和理化特征符合有关标准,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品质管理,才能保证提供给消费者的药材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 1 -。
中药材性状鉴别:学会通过形态、气味、口感等方式鉴别中药材
中药材性状鉴别:学会通过形态、气味、口感等方式鉴别中药材中药材性状鉴别:学会通过形态、气味、口感等方式鉴别中药材随着人们对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中药材的应用和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中药材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而中药材的质量往往与其性状有关。
因此,为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我们需要学会通过形态、气味、口感等方式鉴别中药材。
一、中药材性状鉴别的重要性在现代药学中,咱们对中药的质量检测和评价使用的方法都是定性和定量分析。
而定性的分析则是从中药的生长环境、采收期、处理方法、传统使用方法等方面入手,通过对中药的性状进行评价和分析,对中药进行鉴别。
因此中药的性状鉴别极为重要,仔细观察和记录中药材的外观形态、颜色、气味、口感等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的鉴别、筛选和确保中药的质量,有效地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
二、中药材性状鉴别的相关方法1、形态鉴别形态是指中药材的整体外观特征,主要包括中药的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
形态鉴别是中药材鉴别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对于外形相近的中药材进行鉴别时,需要仔细观察其外部形态及其特征,如煮过头的中药,通常会相对于新鲜的中药有明显的变化。
而一些特殊的中药材,如保健茶中常见的枸杞,在鉴别时可根据其外形特征和纯度进行确定。
2、气味鉴别气味是中药材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药材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部位,所散发出的气味也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和嗅闻中药的气味,可以快速判断中药品种和质量。
如当归、丹参等怀表香气,陈皮、生姜等有辛香味;新鲜的人参有淡淡的茶香味,细密的梨香味,等等。
而对于气味特别难闻的中药品种,则需要通过多方比对,才能鉴别出其真伪。
3、口感鉴别口感是指中药材在口腔内部的质感,对于一些与口感有关的中药材进行鉴别,可以通过品味中药的苦、涩、甜、咸等味道来确定其中的成分和品种,以及判断其真伪。
如金银花、玫瑰花等有清甜味;大枣、枸杞等有甜味;苦参、苦豆等有苦味;决明子、蒲公英等有中等的苦涩味。
性状鉴定方法的名词解释
性状鉴定方法的名词解释引言:性状鉴定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手段,用于确定事物的特定性状或特征。
无论是在生物学、农业、医学还是材料科学等领域,性状鉴定方法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释性状鉴定方法的概念和应用。
一、植物性状鉴定方法植物性状鉴定方法是用于确定植物特性的方式。
在植物科学研究中,植物性状鉴定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分类、识别和保护植物物种。
例如,经过统计计算和比对记录,确定一种植物的生长高度、花朵颜色、叶形等特征,可以帮助鉴定该植物是否为某一种特定物种,或与其他植物有何异同。
通过这些方法,植物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植物资源。
二、动物性状鉴定方法与植物一样,动物性状鉴定方法也被广泛用于动物学研究和动物保护。
对于野生动物,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动物的外形、体型、皮毛颜色、爪子形状等特征,来鉴定其物种、亲缘关系以及所属地域。
而对于疾病研究,动物的性状鉴定方法可以辅助医生或兽医确定动物患病的类型与程度,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
三、材料性状鉴定方法材料科学领域的性状鉴定方法在材料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通过测试各种性能指标,如硬度、强度、导热性、电导率等,来分析和鉴定不同材料的特性。
例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实验等方法,可以确定一种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而用于品质控制、产品研发和工程设计等方面。
四、医学性状鉴定方法医学性状鉴定方法用于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通过测量、观察和排除法等手段,医学专家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某种疾病,或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例如,通过血液检测、尿液分析、X光拍片和超声检查等多种方法,可以确定患者的血压、血糖、骨折情况以及器官功能等,从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
结论:性状鉴定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
不论是在植物学、动物学、材料科学还是医学领域中,性状鉴定方法都为科学家和研究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特性与特点,拓展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药典法性状鉴别
柴胡ChaihuBUPLEU RI RADIX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 upleu rum chinen se DC.或狭叶柴胡B upleu rum scorzo nerif olium Willd.的干燥根。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和泥沙,干燥。
【性状】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
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
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
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
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
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
具败油气。
【鉴别】北柴胡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 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5m 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北柴胡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柴胡皂苷a对照品、柴胡皂苷d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水(8: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在6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0.0%(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8.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ⅩA)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1.0%。
性状鉴定1剖析
开展中药的品质评价,制订中药 的鉴别依据和质量标准十分重要;
对来源单一的常用中药及其类同 品以及进口中药,也都需要进行 鉴定研究,制订可供鉴别、检验 的依据和标准。
4)开展中药的鉴定研究,在发掘 新药源和寻找进口中药的代用品 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血竭,产于印度尼西亚等地,进 口中药。经考查发现,剑叶龙血 树在我国云南应用迄今已有500 余年历史,经鉴定研究以“广西 血竭”为名入药。
中药断面特征(cut surface character)非常重要,可通过观察 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 方式、射线的分布、油点的多少等 特征区别易混如:
黄芪有“菊花心”; 粉防已有“车轮纹”; 茅苍术有“朱砂点”; 大黄根茎可见“星点”; 何首乌有“云锦纹”; 商陆有“罗盘纹”等。
同时注意对药用部位进行观察。
二、核对文献
根据检品的形态特征及其产地、 别名、效用等线索,可查阅《中 国药典》、相关的中草药书籍和 图鉴,加以分析对照。
重要参考文献、著作:
《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 物图鉴》、《新华本草纲要》、 《中国中药资源丛书》;
《中药志》、《中华本草》、 《中国药材学》、《常用中药材 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全国 中草药汇编》、《中药鉴定学》 等。
六、断面(fracture)
断面:一是指中药自然折断面,二 是指用刀横切(或削)成的断面。
对于根及根茎、茎和皮类中药的 鉴别折断面观察很重要。
如茅苍术易折断,断面放置能 “起霜”(析出白毛状结晶),白 术不易折断,断面放置不“起 霜”;
甘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淀粉); 杜仲折断时有胶丝相连; 黄柏折断面,呈纤维性; 苦楝皮的折断面,裂片状分层; 厚朴折断面可见亮星。
表示中药的大小,一般有一定的 幅度。《中国药典》规定的大小 幅度,系指中药的常见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2
蔓荆子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183
韭菜子
温补肝肾
壮阳固精
184
牛蒡子
疏散风热
宣肺透疹
解毒利咽
185
大腹皮
行气宽中
行气消肿
186
草果
燥湿温中
截疟除痰
187
红豆蔻
散寒燥湿
醒脾消食
188
草豆蔻
燥湿行气
温中止呕
189
益智
暖肾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摄唾
190
木鳖子
散结消肿
攻毒疗疮
191
胡椒
温中散寒
下气利水
消痰
养心补肝
宁心安神
敛汗
162
使君子
杀虫消积
163
蛇床子
燥湿祛风
杀虫止痒
温肾壮阳
164
菟丝子
补益肝肾
固精缩尿
安胎
165
牵牛子
泄水通便
消痰涤饮
杀虫攻积
166
夏枯草
清肝泻火
明目
消肿散结
167
鹤虱
杀虫消积
168
王不留行
活血通经
下乳消肿
利尿通淋
169
肉豆蔻
温中行气
涩肠止泻
170
芥子
温肺豁痰理气
散结通经止痛
171
消积止痛
65
天南星
散结消肿
66
浙贝母
清热化痰止咳
解毒散结消痈
67
黄精
补气养阴
健脾
润肺
68
玉竹
养阴润燥
生津止渴
69
天冬
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
消肿排脓
70
麦冬
养阴生津
润肺清心
71
知母
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72
山药
补脾养胃
生津益肺
补肾摄精
73
仙茅
补肝肾
强筋骨
祛寒湿
74
莪术
行气破血
消积止痛
75
姜黄
破血行气
痛经止痛
76
远志
温中止呕
开胃消食
151
葶苈子
泻肺平喘
行气消肿
152
桃仁
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
153
火麻仁
润肠通便
154
郁李仁
润肠通便
下气利水
155
乌梅
敛肺
涩肠
生津
156
金樱子
固精缩尿
固崩止带
涩肠止泻
157
沙苑子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养肝明目
158
枳实
破气消积
化痰散痞
159
陈皮
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160
巴豆
外用蚀疮
161
酸枣仁
99
忍冬藤
清热解毒
疏风通络
100
海风藤
祛风湿
通筋络
止痹痛
101
青风藤
祛风湿
通筋络
利小便
102
桂枝
发汗解肌
温通筋络
助阳化气
103
桑枝
祛风湿
利关节
104
牡丹皮
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
105
厚朴
燥湿消痰
下气除满
106
肉桂
补火助阳
引火归元
散寒止痛
107
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108
黄柏
清热燥湿
泻火除蒸
解热疗疮
109
白鲜皮
幸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智
化湿开胃
44
百部
润肺下气止咳
杀虫灭虱
45
川贝母
清热润肺
化痰止咳
散结消痈
46
郁金
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
47
天麻
息风止痉
平抑肝阳
祛风通络
48
虎杖
利湿退黄
清热解毒
散瘀止痛
49
川牛膝
逐瘀通经
通利关节
利尿通淋
50
银柴胡
清虚热
除疳热
51
白头翁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52
草乌
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
53
赤芍
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降逆止呕
助阳止泻
141
小茴香
散寒止痛
理气和胃
142
山茱萸
补益肝肾
收涩固脱
143
连翘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疏散风热
144
马钱子
通络止痛
散结消肿
145
枸杞子
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
146
栀子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147
瓜蒌
清热涤痰
宽胸散结
润燥滑肠
148
槟榔
杀虫
消积
行气
149
砂仁
化湿开胃
温脾止泻
理气安胎
150
豆蔻
化湿行气
22
白芷
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宣通鼻窍
23
当归
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24
前胡
降气化痰
散风清热
25
川芎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26
防风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
27
柴胡
疏散退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28
龙胆
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
29
紫草
清热凉血
活血解毒
透疹消斑
30
丹参
活血祛瘀
痛经止痛
清心除烦
31
黄芩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32
玄参
覆盆子
益肾固精缩尿
养肝明目
172
母丁香
温中降逆
补肾助阳
173
槐角
清热泻火
凉血止血
174
马兜铃
清肺降气
止咳平喘
清肠消痔
175
地肤子
清热利湿
祛风止痒
176
化橘红
理气宽中
燥湿化痰
177
鸦胆子
清热解毒
截疟
止痢
178
葫芦巴
温肾助阳
祛寒止痛
179
白果
敛肺定喘
止带缩尿
180
柏子仁
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
止汗
181
女贞子
滋补肝肾
退热除蒸
软坚散结
263
海马
温肾壮阳
散结消肿
264
海龙
温肾壮阳
散结消肿
265
海螵蛸
收涩止血
涩精止带
制酸止痛
266
蜈蚣
息风镇痉
通络止痛
攻毒散结
267
桑螵蛸
固精缩尿
补肾助阳
268
鹿角
温肾阳
强筋骨
行血消肿
269
朱砂
清心镇惊
安神
明目
270
自然铜
散瘀止痛
续筋接骨
271
滑石
利尿通淋
清热解暑
272
石膏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
解毒消肿
202
广藿香
芳香化浊
和中止呕
发表解暑
203
荆芥
解表散风
透疹
消疮
204
车前草
清热利尿通淋
祛痰
凉血
205
薄荷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
206
穿心莲
清热解毒
凉血
消肿
207
青蒿
清虚热
除骨蒸
解暑热
208
石斛
益胃生津
滋阴清热
209
伸筋草
祛风除湿
舒筋活络
210
木贼
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
211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
降逆止咳
120
紫苏叶
解表散寒
行气和胃
121
罗布麻叶
平肝安神
清热利水
122
桑叶
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清肝明目
123
辛夷
散风寒
通鼻窍
124
丁香
温中降逆
补肾助阳
125
金银花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126
款冬花
润肺下气
止咳化痰
127
红花
活血通经
散瘀止痛
128
合欢花
解郁安神
129
旋覆花
降气
消痰
行气
130
菊花
散风清热
平肝明目
散寒止痛
88
胡黄连
退虚热
除疳热
清湿热
89
茜草
凉血
祛瘀
止血
90
续断
补肝肾
强筋骨
续折伤
91
苏木
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
92
钩藤
息风定惊
清热平肝
93
槲寄生
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94
川木通
利尿通淋
清心除烦
通经下乳
95
降香
化瘀止血
理气止痛
96
通草
清热利尿
通气下乳
97
大血藤
清热解毒
活血
祛风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