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合集下载

论语第八章原文与解析

论语第八章原文与解析

论语第八章原文与解析【论语第八章原文与解析】《论语》是一部古代中国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教导。

第八章是其中的重要章节,本文将对《论语》第八章的原文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

第八章原文如下: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問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君子笃于道,终于至善。

小人常满,终于不善。

”论语第八章通过孔子的一系列言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原则。

首先,孔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了个人修养与为政的关系。

比如在第一段中,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指出了一个人通过端正的仪态和行为方式可以对人民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他认为居住在宫廷或者高位的人,如果能够保持崇敬之心和简朴的行为,以保持其威严和亲民形象,那么将能够有效地统治人民。

接着,孔子在第二段中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看法。

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了人类的天性本质是相似的,但通过不同的教育和习惯,人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这就呼吁人们在教育上注重引导和培养,以培养人们的良好品格和道德素养。

在第三段中,孔子区分了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区别。

他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指出只有具有真知灼见的人才能抵挡住各种诱惑和误导,而普通的愚昧之人往往容易被迷惑和干扰。

然后,在第四段中,孔子强调了人们应当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并改善自己。

他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味着人们不应该固执己见,而应当能够及时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最后,在最后一段中,孔子再次强调了道德和品格的重要性。

他说“君子笃于道,终于至善。

小人常满,终于不善”,意味着一个君子应当始终追求道德的高尚,而小人则往往只满足于短暂的利益,无法达到真正的善良。

通过对《论语》第八章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个人修养与为政、教育与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完整版)第八章古代教育

(完整版)第八章古代教育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1. 综合观(大教育观); 2. 辩证观(对立统一观); 3. 内在观。
一、综合观
中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整个 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 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 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 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
《礼记·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 个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 成俗,其必由学”。
教育的作用包涵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 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一是形成 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这是中国先哲关于 教育功能的概括和总结,至今仍有借鉴意 义。
二、辩证观
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 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
2.考试制度造就了竞争机制,寒门士子 苦读修身,以真才实学科举入仕。
悬 梁 苦 读 图
3.科举制度推动了知识阶层自下而上的 社会流动,这种流动在人事上保证了文官 体系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刺 股 苦 读 图
(二)科举制度与教育发展
1.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大大 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通过学 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 发。
此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赏格,被发现者除了 取消资格外,更要带枷示众。但科场舞弊 始终未曾彻底有效地受到打击。有传说指 一次会试中有举人把夹带的书本掉在地上, 奉旨检查的亲王却为他掩饰,说:“何以 携账簿入场!”
四、两汉时期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开创太学,设在 京师长安的西北城郊,规模相当可观。它作为中 国当时的最高学府,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 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
汉代的学校,是官学与私学并举。 官学除中央政府所办太学之外,地方政府所办的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简论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中国文化的特点:外在特点(4)和内在特点(3)一是进一步深化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三是繁荣文化创作生产,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我国文化总体实力。

五是完善文化体制机制,增强文化发展动力和活力。

六是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壮大文化人才队伍。

七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第二章地理概况强调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世界屋脊四大盆地四大平原西藏在______元朝___归入中国的版图。

明代设___奴儿干都司________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

从秦汉到隋代实行____郡县制_______,从唐宋到辽金实行__道路制_________,元明清三代实行____行省制_______。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绪论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

《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

《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

《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

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第一章:化民成俗【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者在发布法律命令的时候,如果能够认真研究思考,发布实施,同时,广求品德高尚有悲悯忧思的人来辅佐自己,那么,是可以产生一定影响的;但是,不足以能够来激发全体民众的向善愿望。

执政者如果能够亲近贤德的君子,关爱贫贱出身的寒士,那么,就足够来激发起全体民众向善愿望的;但是,不足以来教育好全体民众。

执政者如果想让全体民众都能接受教育并且形成为社会风尚,那么,那就一定只有走兴办学校施行全民教育这条路了。

第二章:教育优先【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译文】玉石(即使质地很好),但是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人们(即使本性善良),但是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

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制定法律制度,统治百姓,无一不是把教育当作首要的大事。

《尚书·兑命篇》说:“君王们一定要自始至终坚持一贯的重视办好学校。

”就是这个意思吧!第三章1:学知不足【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之美;(同样,)即使有了崇高的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能知道它的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第五章 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5)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7)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7)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8)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8)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绪论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第八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八章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由博返约◆长善救失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中国古代教育家们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理论、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见解,在今天任富有教育和启迪意义。

因材施教((教教学学方方法法))1.地位:“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

2.古代著名教育家对因材施教的论述和实践§孔子:视其所有,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推而省其私。

他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循循善诱,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教。

孔子还主张针对学生智能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学。

“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从《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教育活动中,他了解学生的方法课概括为两种,即观察法和谈话法。

孔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实行因材施教,主要通过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发挥学生特长。

第二、补偏救弊,以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第三、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选自《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孟子: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者。

孟子继承发挥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

§张载:教人之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

他主张教学应顾及学生的内心要求,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王守仁:“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自已。

”他认为教学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认为认得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

总之,中国古代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禀赋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殊。

启发诱导((教教学学方方法法))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古代教育家特别重视启发诱导,去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大学公共课《中国文化概论》 古代教育

大学公共课《中国文化概论》 古代教育

北京国子监
北京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沿用的最高学府。始建 于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东与孔庙毗邻, 这就是封建社会规定的“左庙右学”。
国子监的主要建筑是辟雍殿,四周围绕一个圆形 水池叫“泮水”。汉代以来大学内多设辟雍,供 皇帝讲学,皇帝讲学时太学的官员和学生要跪在 泮水四周聆听。辟雍以北是“彝伦堂”,意为法 规和伦理之堂,是讲习经义的地方。辟雍两侧, 设“率性”、“诚心”、“崇志”、“修道”、 “正义”、“广业”六堂,是教室。彝伦堂两侧 为四厅:典簿厅负责文书财会。绳愆厅负责制度 和纪律,典籍厅负责图书资料,博士厅负责讲授 经义,它们是国子监内的行政和教学管理机构。
大学公共课《中国文化概论》
第八章 古代教育
一、古代的学校教育
中国封建社会很重视教育,表现在:突出教师的 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强调读书的神圣地 位,引导全社会敬学。
“教”是会意字,意思是一手拿一根棍棒打一个 孩子,孩子的头上还有被打的两个记号,说明其 本意是以棍棒训子,令其遵循长辈的意志。“育” 是形声字,它的篆书字形是个颠倒的“子”字, 古人认为颠倒之子即不顺之子,也即不孝之子, 以骨肉之情感化、教导不顺之子谓之“育”。由 此可见,“教育”二字的古意就是培养人的良好 品德,当然,培养的手段离不开棍棒政策。最早 把“教育”连起来用的是孟子。《孟子·尽心 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但为时不长,北宋的书院就冷落下来。原因是宋 王朝把兴办教育的重点转向官学,一方面是书院 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内政和外交的大量需要,另 一方面是北宋的一些名臣如范仲淹、王安石等通 过科举选拔人才。读书人看到通过官学才有进身 机会,书院教育也就冷落下来。
南宋的书院
南宋时,官学腐败,州县学校有名无实,而兴盛 起来的理学又需要宣讲的场所。这时,理学代表 人物朱熹相继恢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教学 活动,并亲自讲课,指导生徒,各地纷纷效法, 蔚然成风,书院有了迅速的发展,数量众多,形 成我国书院教育的第二个高潮。当时的岳麓、白 鹿洞、丽泽、象山四个书院,因张栻、朱熹、吕 祖谦和陆九渊的主持,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理学 学术中心,被称为“南宋四大书院”。

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

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
造成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宋初提倡文治,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故朝廷对书院给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像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都得到朝廷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和奖励办学者等不同形式的支持,这些支持无疑是促进宋初书院兴盛的直接动因之一。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辩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应天府书院
嵩阳书院
石鼓书院
茅山书院
南宋书院在各方面都比北宋有长足的进步。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大量的宋初著名书院都得到了恢复和重建;书院内部的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书院的规章制度也更加完备。著名的书院有: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象山书院
丽泽书院
在史料中反映出的两宋书院,总数大体约在200到400所之间。其中,北宋和南宋的书院数量比例大致为2:8左右。
从分布看,北宋书院仅在今河南、湖南、江西几个省区办过,而南宋书院分布在今湖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四川等地区,遍布南宋统治的大部分疆土。在上述书院分布的地区中,以江西和福建两地的书院最多。这显然与理学家的活动密切相关。

第八章 中国特殊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第八章  中国特殊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奏定初等小学章程》:“学龄儿童, 如有疯癫痼疾,或五官不具不能就学者,本 乡村绅董可奏明地方官,经其察实,准免其 就学。”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以顽强的意志刻苦学习并有所成就的残 疾人层出不穷
(四)封建社会的超常儿童的教育
产生超常儿童的解释 成才之路的认识 个性特征的理解
政通人和,天地共济 百年旺族,其后有神 沧桑之变,济世有才
• 沧州盲校(1907年);广州信立瞽目女校(1911年)
• 湖南信义瞽目院(1912年);
• 长沙盲哑学校(1916年,刘先骥) • 杭州聋校(1914年);福建心光学校(1915年)
• 南通盲哑师资讲习所(1915年)
• 南通私立盲哑学校(1916年11月,张謇) • 北京私立聋哑学校(1919年10月,杜文昌) • 沈阳私立聋哑职业学校(1920年,吴燕生) • 国立南京盲聋哑学校(1927年,国民政府) • 解放前特殊教育情况
神童论
无师自通,自学成才 高人点拨,一通百通 苦其心志,百炼成钢 赴神童科,应试成才
风流论 体弱论 怪才论
第二节 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兴起
一、太平天国的特殊教育
太平天国的政治纲领——《资政新篇》
二、西方特殊教育的传入
清政府官员的记载 • 1892年,郑观应《学校》上奏光绪,德 国“即下至聋瞽喑哑残疾之人,亦莫不 有学,使习一艺以自养其天之躯,立学 之法,可谓无微不至矣。”国外特殊教 育机构有“训瞽院、训盲喑院、训孤子 院、训罪童院、养废疾院”。《西学》 提出办学强国的思想,光绪命大臣传阅。
• • •
职业技术教育
3.特殊教育的科学研究
1 特殊教育的 概念及意义
2
3
4 关于特殊儿童 心理和教育

2010年自考文学类中国新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2010年自考文学类中国新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2010年自考文学类中国新文化概论复习重点(3)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技:
1 ,中医五大核心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

(简记:阴天形经脏)
2 ,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征:一是实用性。

其中又绝对地以国家的实用为主。

二是整体观,与西方科学注重分析不同,中国传统科技重整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

3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一是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轻视理论探讨,使科技在经历一定的发展之后很难跃入新的水平。

二是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三是封建制度的扼制。

首先是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其次是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再次是统治者为了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1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

把教育看成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主张教育一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二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德育与知识教育要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
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第九章:
1 ,《诗经》描绘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周部落的历史;二是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情景;三是战争和徭役的情形;四是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五是叙述爱情和婚姻。

在整体上表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实倾向,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社会的批判意识。

2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一是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二是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三是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复习重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复习重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选择题归纳1.“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2.“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即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

4.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而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5.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

6.我们可以把文化归纳为两个层次:上层文化和地层文化,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7.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煤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8.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三分发(物质,制度,精神);四分发(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9.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10.云贵高原是古代所谓“西南夷”。

11.典型的体现就是各国思想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三晋之地多法家人物,齐,鲁多儒学,阴阳之士,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

12.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晋的道家及楚词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13.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14.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15.“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

16.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皇帝,疑项,高辛,尧,舜。

1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18.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育超自然神,天地神氏和祖先神三大分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全盘继承。

19.春秋战国是文化观念的原闯时代。

20.白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

21.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留十家”之说,有儒家,到家,发家,墨家,阴阳家,刑名家等派别。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状况
一 中 国 古 代 教 育 机 构 三代“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 和 序者,射也。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 选 ----《孟子》 士 古者之教,家有塾,党有庠,乡有序,国有学。 ——黄绍箕《鲜庵遗集 》 制 度
就有学校。西周时学校分国学(国家 官学)乡学(地方官学)。天子所设 大学叫“辟雍”,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 “泮宫”,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国学, 平民子弟只能入乡学。奴隶子女没有 入学资格。当时的教学内容有:礼、 乐、射、御、书、数六艺。
汉代: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最早的官办大学,太学取



代了商周的辟雍)。地方官学是郡国学校。 汉武帝创太学,规模可观。太学作为中国当时最高学府, 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 老的高等学校。太学教师是五经博士,博士中的领袖叫 仆射,学生叫“博士弟子”。 西汉平帝元始四年太学扩建校舍容纳万人。东汉太学学生 最盛时曾达三万多人。 汉代私学也很发达,有压倒官学之势,学生远远超过太学。 汉代凡未从政或罢官还乡或得不到博士机会的经学大师都 从事私人讲学,收徒教授,人数达数百乃至上千人。如东 汉经师马融生徒常有千数。大儒董仲舒晚年谢官后在家专 门收徒著书讲学。 汉代的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察举至就是选拔的意思。
汉代教育
学制:汉代官学制分五级:
在中央有太学一级,在地方 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 序四级。由郡国县邑举办的 称学和校,由乡和聚开办的 称庠和序。
汉代教育
教师与学生。 汉代太学里设有
博士,学、校置经师一人,庠、序 置孝经师一人,担任教学工作。太 学教授之所以通称“博士”,是取 其博学多能之意。 博士是秦代的官名,汉承秦制, 也设置了博士官。博士的职掌除议 政、制礼、藏书之外,还具有国家 教授的职能,所以博士的学识不仅 应熟悉经史百家,还要“明于古今, 温故知新,通达国体”。

古代教育知识点总结

古代教育知识点总结

古代教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和宗教教育。

在古代的氏族社会和封建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教育单位,家长负责教育子女,传授生活知识和道德规范。

同时,宗教团体也承担了教育的功能,通过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传授信仰和道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教育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教育制度。

在中国,早期的教育机构主要是庙堂学校和私塾。

庙堂学校是在宗教寺庙中设立的教育机构,主要教授儒家经典和礼仪规范,培养士人。

私塾则是由私人创办的小规模教育机构,主要面向富家子弟,传授文化知识和文学艺术。

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起,宫廷学校和官学成为主要的教育机构。

宫廷学校是皇帝亲自管理的教育机构,培养皇子和宫廷官员。

而官学则是由地方政府设立的教育机构,培养地方官员和士人。

在这些教育机构中,主要传授儒家经典和政治理论,强调道德修养和治国安邦。

二、古代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古代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和体育教育。

文化教育是古代教育的重点,主要包括文学、历史、数学、音乐、书法等学科。

文学是古代教育的核心,主要通过学习儒家经典和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操。

同时,数学和音乐也被视为重要的学科,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艺术修养。

道德教育是古代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通过学习儒家经典和礼仪制度,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古代教育强调“立身行道”,注重培养学生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强调忠孝仁爱,礼义廉耻。

体育教育在古代教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主要通过武术和射箭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

古代教育注重“文武并重”,强调“文以载道,武以御外”,认为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古代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传统文化,强调传统价值观念和礼仪制度;二是注重德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三是重视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四是注重选拔人才,重视选才标准和选拔机制。

中国文化要略《目录》

中国文化要略《目录》

《中国文化要略》第一章简论●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中国文化的特点:(1)外在特点 A.统一性 B.连续性 C.包容性 D.多样性(2)内在特点 A.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 B.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 C.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第二章地理概况●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四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从秦汉到隋代实行(郡县制),从唐宋到辽金实行(道路制),元明清三代实行(行省制)●我国拥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区第三章历史发展●(云南省发现的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1)黄河流域文化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2)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3)珠江流域文化区:百越文化(4)北方和东北文化区:红山文化●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西方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夏代)已经出现了青铜器,有(王位世袭制度)●(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西周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实行奴隶耕作的(井田制)●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三国:(魏,曹丕,以洛阳为都)、(蜀,刘备,以成都为都)、(吴,孙权,以建业为都)●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战争●(明)朝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西方殖民者侵入澳门、台湾等地,开始了中国的殖民地史●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五个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割让(九龙)给英国●《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地给日本●(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结束封建王朝统治第四章姓氏和名、字、号●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带上阶级色彩,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氏已是(贵族地位)的标志●姓氏混为一体,大致是在(秦汉)时代●姓氏主要来源:(1)上古最早产生的姓 (2)以国邑为氏 (3)以官职为姓 (4)以祖父的名为氏 (5)以排行次第为氏 (6)以居住地为氏(7)以职业为氏 (8)以事为氏 (9)以爵号或谥号为氏 (10)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 (11)少数民族称呼转化而来●姓氏的产生和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姓氏的混杂则是(社会变动)的反映。

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

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

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古代教育的起源、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教育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的夏朝。

当时国家实行了严格的教育制度,以确保贵族的后代能够接受正确的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贵族子弟成为有能力管理国家的人才。

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礼仪、音乐、射箭、车马等。

这些学科的学习既包括了理论的学习,也包括了实践的训练。

文学方面,主要是学习古代经典文献,如诗经、书经等。

礼仪方面,主要是学习各种宴会礼仪和行为规范。

音乐方面,主要是学习弹奏乐器和演唱歌曲。

射箭和车马则是用于军事训练和竞技比赛等活动。

教育的过程主要通过师傅和学徒之间的传授和学习来完成。

每个学徒都有一个师傅指导,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模仿来提高自己的技能。

古代学校也开始建立起来,在这些学校中,老师会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

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注重道德教育。

师傅们不仅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其次,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以考试为中心的。

学生们在各种考试中竞争,以取得更高的地位和社会地位。

最后,中国古代的教育注重实用性。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因此,学生们除了学习技能和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中国古代的教育在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通过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教育使得人们遵守规章制度,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其次,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教育让人们掌握了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各个领域中取得成功。

然而,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首先,教育的机会仅限于贵族和富家子弟。

庶民和农民子弟几乎没有机会接受基本的教育。

其次,教育内容相对单一,以经典文献为主,忽视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 春秋战国之交的墨子(言 • 必信,行必果);
• 孟子(养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荀子(劝学篇“主张日积月累, 专心致志”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契而 不舍,金石可镂”。);
• 董仲舒,汉代教育家,他认为教育 • 的目的在于化民成性进行教育。
• 唐韩愈《师说》教师的责任是“传道、 授业、解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 必贤于 弟子”。
宋代朱熹提出 “循序渐进”
与“熟读精思”。
手植樟
明代王守仁(王阳明)重视 “躬行实践” “自求自得” “循序渐进”。
• 明末清初黄宗羲。治学上反对空谈, 提倡经世致用。
颜元也是明末清初的教育家,一生从 事教育事业,主讲于肥乡漳南书院。 主张教育“经世致用”,教育必须以 “实学、实习”为主 。
“一日三省乎已” “慎独”
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 一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
育三者并重和有机结合。 • 二是注重教育方式的灵活性,采用
灵活的因人因事而异的教育方式。 • 三是德智结合,突出德育、美育重
要性。 • 四是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五是
重视人文教育,文史哲不分家。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官学、私学、如辟雍、泮 学
中央、地方、私学、如太 察举制(孝廉、贤良方正、

茂才)
魏晋南北朝
中央、地方、如国子学、 九品中正制 太学
隋唐
中央、地方、如六学二馆 科举考试制
宋元 中央、地方 明清 中央、地方、如国子监
科举考试制(元中断)
科举考试制(乡试、 会试、殿试)
二、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

中国的古代教育制度有着独特的特点,它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个人修养的培养。

这种制度持续了几千年,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古代教育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家庭教育和官方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开始教育他们。

这种教育强调的是家庭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和家族的传统。

孩子们被教育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遵守社会规范,以及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念。

这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官方教育方面,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主要由士人担任。

士人是古代士大夫阶层的代表,他们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位。

为了培养士人,中国古代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这个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童蒙、文学、儒学和进士。

童蒙阶段是教育的第一阶段,从孩子们五岁开始,持续到十岁左右。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主要接受基本的素养教育,学习基础阅读和写作技能。

他们还会学习字、数字、颜色等基本知识。

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启蒙和信仰教育,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文学阶段是教育的第二阶段,从十岁到十五岁。

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学习古代文学、历史、地理、音乐和绘画等学科。

他们还会学习诗词和文章的写作技巧。

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儒学阶段是教育的第三阶段,从十五岁到二十岁。

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学习儒家经典和哲学思想。

他们会学习古代的礼仪、道德和伦理,以及各种宗教和哲学的教义。

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道德和品德的人。

进士阶段是教育的最后阶段,从二十岁到二十五岁。

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参加由皇帝直接主持的进士考试。

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和国家政策。

通过考试,学生可以进入官方的职位,成为政府的一员。

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行政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I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I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明朝的教育
明朝(1368-1644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 个重要朝代,历时277年。明初,统治者为了巩 固政权,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 同时,在经济方面,也推行了一系列“安养 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推动了农业、手工业 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随着商品经济的增长,自明中叶以后,特别是在 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年),在长江三角洲 和沿海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 的经济因素。
“其法,孟月试本经义一道,仲月试论一道, 诏、诰、表、内科一道,季月试经史策一 道,判语二条。每试,文理俱优者与一分, 理优文劣者与半分,纰缪者无分。岁内积 八分者为及格,与出身。不及者仍坐堂肄 业。”很明显,这是对元朝国子学积分法 的继承和发展。
(二)其他中央官学
1.宗学 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贵胄学校。招收世子、 长子、众子、将军、中尉年未弱冠者入学, 称宗生。 2.武学 明朝设有中央武学和地方武学。
社学的教师称社师,一般是挑选地方上有学行的 长者担任。
在教学活动方面,明朝社学对于如何教儿童念书、 看书、作文、记文,培养儿童学习习惯以及每日 活动安排等,都有较具体的要求。 明朝社学是对元朝社学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它设 立更普遍,数量更多,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也更趋 成熟。
明朝官学制度的特点
二、地方官学
明朝的地方官学,按其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儒 学、专门学校和社学三类。 (一)儒学
儒学包括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的府学、州学、 县学,按军队编制设立的都司儒学、行都司儒 学、卫儒学,以及在谷物财货集散地设置的都 转运司儒学,在土著民族聚居地区设立的宣慰 司儒学和安抚司儒学等。
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等设立的 目的是为了“教武臣子弟”,故学生称军 生。

汉硕考研《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第八章

汉硕考研《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第八章

考研 | 《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第八章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1. 释菜:旧时学校,在建校或开学之初,都要举行祭祀先圣之礼,“释菜”只供奉蔬菜,礼比较轻。

释奠:除蔬菜外,又供奉牲牢布帛,礼比较重。

2.(重农)和(重教)是中国文化的两大传统特点。

3. 最早把教育二字联系起来的是(孟子),(《孟子·尽心篇》)一文中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4.中国在(夏代)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

5.学校的发展:夏代:庠、序、学、校。

西周:国学(大学、小学)和乡学。

汉代:官学和私学。

隋炀帝:六学二馆。

6.六艺:礼(规章仪式)、乐(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骑马驾车)、书(历史)、数(数学)7. 荀子作(《劝学篇》)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

8. 国家采取内法外儒的文教政策。

9.束脩: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奉敬礼物。

10.明清国子监:国子监最初只是管理教学的行政机关,后来在发展演变中与国子学合一,到明代已取代国子学,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东西。

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但其职权已经大大缩小,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

11. 国子监的最高领导人为祭酒。

12. 北京国子监第一人祭酒是元代著名学者姚燧。

13. 明清国子监的学生分类:(1) 入国子监学习的人叫监生。

(2)在京会试落地的举人,由翰林院择优选送入监就读的叫“举监”;(3)从各地方学校中选拨入监就读叫“贡监”;(4)三品以上官员子弟靠父荫入监就读的叫“荫监”;(5)因监生缺额由普通人家捐资而特许其子弟入监就读的叫“例监”;(6)外国留学生在监就读,称为“夷生”。

14.我国书院教育的三大高潮:(1) 宋初:统治者看到民办书院为政府解决了文化教育问题,培养的人才也有助于维护统治,所以从政策和物资两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出现了宋初四大书院(2) 南宋:官学腐败,州县学校有名无实,而兴盛起来的理学又需要宣讲的场所。

这时,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相继恢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教学活动,并亲自讲课,各地纷纷效法,出现南宋四大书院;(3) 明代中叶以后:政治黑暗,科举腐败,一些儒学名士借书院宣传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发动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书院教育重又兴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内在观
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中国古代教育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提出 了一套“做人”的道理,让人从中得到“做人” 的乐趣,表现出人的崇高的精神追求。与西方 基督教和印度佛教不同,中国古代教育不是 “罪感教育”,而是“乐感教育”;不需要依 靠宗教信仰和祈祷,不主张离开社会和家庭, 而是强调在学校、家庭及日常生活中积累道德 善行,加强自我修养,即此岸即彼岸,“极高 明而道中庸”;不用到上帝和佛主那里而是在 自己心中寻找美丑、善恶的标准,追求道德的 “自律”。
2.汉代以察举制和征辟制选拔官吏。
“察举”是指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 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 又叫“荐举”;“征辟”指朝廷或三公以 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 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叫“征”,三公以 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叫 “辟”。
察举制弊病
东汉末有这样一首歌谣讽刺察举制说: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 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例如,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 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 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 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随着门阀地 主势力的发展,察举制也变得完全不重才 学德行,只重家族门第,必然被历史淘汰。
(三)社会发展的凝重性
科举制作为一种选士选官制度,它受制于 封建官方的教育思想与统治思想。它不可 能根除封建政体的弊端,相反亦有可能养 成新的食利阶层,由此加强民众的负担和 社会发展的凝重性。
(四)阻碍教育的繁荣发展
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变成科举的附庸, 不利于教育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补充材料:作弊及其防御
七、明清时期
明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 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则有卫 学(军事学校)。 地方性专科学校还有军事、医学、阴阳学等。 明清科举制沿袭宋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 清代科举除常科外,又有特科,如出林隐逸、博 学鸿词等,以网罗不愿应试的学者;还有翻译科, 鼓励满人翻译汉文;还有武举之设。 清末以降,我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发生了巨大 变化,吸收西学成为第一要务,学校建制、教育 思想大不同于古代。

二、 商周时期
中国文化已有相当的积累,知识大体具备 规模,这就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兴盛创 造了条件。西周时不仅有国学,还有乡学; 不仅有大学,还有小学;不仅有宫廷教育, 还注意幼儿家庭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以 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 教育体制。
三、春秋战国时期
“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开 始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闪烁着智慧光芒 的民间私学大师,如孔子,墨子、孟子、 荀子等。他们在教育思想上都有所建树, 这是私人自由讲学带来的成果。
贡院内的号舍
唐代的科举考试已设有兵卫,以阻止夹带 作弊。宋朝起,考试在贡院内进行,贡院 内考生之间是以墙壁隔开的,称为号舍。 考生不可以喧哗、离场,以防止传卷或传 话。但是夹带经文这作弊方法始终是屡禁 不止,层出不穷。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 在衣服鞋袜里,或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 上。
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 烛等等都曾被用作夹带。明清的科举保安 十分严格,要求达到“片纸只字皆不得带 入试场”的程度。除了在进场前由兵卫仔 细搜查外,乾隆时更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 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 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 以至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限。
《礼记·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 个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 成俗,其必由学”。 教育的作用包涵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 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一是形成 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这是中国先哲关于 教育功能的概括和总结,至今仍有借鉴意 义。
二、辩证观
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 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 首先是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其次才是知识 教育;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主要 的是为德育服务;德育与智育之间、“行 已有耻”与“博学于文”之间存在着相互 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 必失之。”(《论语·卫灵公》)
(二)主体意识的丧失
1.由道、德、功、名、利、禄交织在一起的
科举求仕之路,是君主政治为文人士子设计的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科举求仕者或注重功业, 或贪图利禄,目的有别,而实现目标的路径则 相同,他们大都有着企盼知遇的心态,极易养 成依附于王权政治的人格。 2.明清科举考试对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思维束 缚更严。许多应试者成为善于考试却不能独立 思考的驯服工具。
二、科举制度的确立与演变
1.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设进士科,实行以试 策(时务策)取士,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端。 2.唐代科举考试进入鼎盛期,唐代科举分常科 和制科两种。诸科目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 士人注目。明经科主要考对经义的记诵。进士 科考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唐玄宗时将诗赋 列入考试内容。进士及第经过吏部选试,代教育
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 象; 学校则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 很早就有了“尊师重教”的传统。《孟子·滕 文公》:“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 兽。” 远在四、五千年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 育活动,并相当重视寓教于乐,道德教育与艺 术教育相结合。三代之前的传说时代,就已经 有了教育的起源。如《尚书·舜典》载,虞时 设学官,管理教育事务,如命契为司徒“敬敷 五教”,命夔典乐。
3.魏晋南北朝以九品中正制为选官制度。 曹丕即位为魏文帝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 的建议,建立“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 “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郡“中正”官, 考察各地士人,按其品德才识的高下,分 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 中下、下上、下中、下下9等,每10万 人推举1人,作为吏部录用的依据。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学制及选士制度)
晋代中央学制分为两种,一为国子学,一为太 学。前者限五品以上的贵族子弟入学,内设祭 酒一人,博士一人,助教十余人。后者为平民 子弟而设,立博士员十九人。太学的规模很大, 晋武帝时,太学生曾超过7000人。 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 玄学、文学,称为“四学制”,打破了儒家一 统教育的状况。到梁时,学校教育渐渐有了合 儒、佛、道于一堂的做法。
2.考试制度造就了竞争机制,寒门士子 苦读修身,以真才实学科举入仕。
悬 梁 苦 读 图
3.科举制度推动了知识阶层自下而上的 社会流动,这种流动在人事上保证了文官 体系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刺 股 苦 读 图
(二)科举制度与教育发展
1.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大大 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通过学 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 发。 2.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发展。学校教育是 应考的主要渠道之一,科举与学校教育的 密切联系,刺激了官学与私学的发展,在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和平民化。
3.宋沿唐制对科举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改革
《科举考试图》
宋人殿试图
4.明清科举考试的程序为院试、乡试、 会试和殿试,分别录取秀才、举人、进士 并评定甲第,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
科 举 考 试 考 生
《科举制度》
三、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一)科举制度与知识阶层的流动
1.科举考试向社会全面开放,作为制度 本身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文人士子不论出 身、地位及家产,都可自由报名考试,无 须官员举荐,录取与否的唯一依据是考试 成绩。不重门第,只重才学,从而打破了 魏晋以来门阀世 族垄断选举的特权。
四、两汉时期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开创太学,设在 京师长安的西北城郊,规模相当可观。它作为中 国当时的最高学府,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 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 汉代的学校,是官学与私学并举。 官学除中央政府所办太学之外,地方政府所办的 学校,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 聚曰“序”。 私学则分两种,小学程度的称为“书馆”;而由 著名经师设帐聚徒讲学的,一般具有大学程度。 班固赞颂汉代“学校如林,庠序盈门”,可以想 见当时学校教育发达的盛况。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1.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2. 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3. 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4.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5. 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第四节 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分科考试形 式选择人才的一种选士选官制度。它自隋 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设立“进 士科”始,至清代光绪三十一年(公元 1905年)止,前后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代为科举制的初创期,唐宋渐趋成熟,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明清时期逐渐僵化, 成为文化发展的桎梏。

四、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
(一)思想的同化和僵化
1.科举考试的内容限于经学、文学、史学等 学科,而与国计民生及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密切 关联的科技文化则遭排拒;文官候补队伍数量 庞大,他们娴于治经,能熟练地写诗作赋,但 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思维空间也较狭窄;另一 方面却难以形成一支崇尚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 的独立的科技人员队伍。 2.科举考试发展到明清日趋僵化,八股文命 题取自《四书》、《五经》,考生必须“代圣 贤立言”,严重束缚了应试者的思想。
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为临时委 派,以便互相监察。当考官接到任命后, 便要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 得离开;亦不得接见宾客。如果考官要从 外地到境监考,在进入本省境后亦不得接 见客人。贿买若然被揭发,行贿受贿者都 可能被处死;而同场的考官亦可能被牵连 受罚。
清代入关初期便曾发生了丁酉案(顺治十 四年),顺天,江南,河南,山东,山西 五闱弊案,最后以江南闱十六房主考全部 斩立决,数百名举人在满兵夹带下重考, 之后数十人被判死或贬徙尚阳堡宁古塔。 是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大的科场舞弊案,一 般认为这是满族统治者以严刑酷法震撼汉 族知识分子,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