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课件第二章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第2章PPT课件

工程力学第2章PPT课件
解 (1)取球O为研究对象,画分离体受力图,如图2-9b。 这是一平面汇交力系。
(2)建立坐标系Oxy轴如图2-9b。 (3)列平衡方程,并求解:
-
29
第2章 平面汇交力系
F ix 0 F T G c6 o 0 s 0
FT 0.5kN
F iy 0 F N G si6n 0 0
FN0.86k6N
由F iy0,得
F BC F T1co 3 s0 F T2 co 6s 0 0
3 1 31 F B C F T 12 F T 2 2 G 2 G 2 2.3 7 k 2N
-
35
第2章 平面汇交力系
例2-6 在图2-11a所示的机构中,杆AB和BC长度相等,A、 B、C处均为铰链连接。在B铰链处作用一竖直力FP=1kN,向 下推动B点而使压块C向右压紧工件,已知压紧工件时,,不 计零件自重及各处摩擦,求工件所受压紧力。
解 (1)由于滑轮B上作用着已知力和未知力,故取滑轮B 为研究对象,画其受力图。滑轮受钢丝绳拉力FT1与FT2作用, 且FT1=FT2=G。滑轮同时还受到二力杆AB与BC的约束反力FBA 和FBC作用,滑轮在四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由于滑轮尺寸不计, 这些力可看作平衡的平面汇交力系,滑轮B的受力图如图2-10d 所示。
-
19
第2章 平面汇交力系
图2-6
-
20
第2章 平面汇交力系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
2.2.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设物体在A点受到五个力F1、F2、F3、F4、F5组成的平面汇 交力系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如图2-7(a)所示。我们可以用
力多边形法则求得其中任意四个力(如F1、F2、F3、F4)的合 力FR1,则原力系(F1、F2、F3、F4、F5)与力系(FR1,F5) 等效,如图2-7(b)所示。由于原力系是平衡力系,故力系

工程力学课件

工程力学课件
解析法 1)在直角坐标系下,先求合力的投影
FRx Fix FRy Fiy
2 再求合力的大小: FR FRx 2 FRy 2 ( Fx) ( Fy )2
Fix 2)合力方向为: cos( FR , i ) FR 合力的作用点为力的汇交点.
Fiy cos( FR , j ) FR
或几何上,当有向线段 ab 与 x 轴正向一致,投影 Fx为正,反之为负。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的两种情况: 1)力等于零; 2)力与轴垂直,即当

2
F 时, x 0 。
力的分解 F Fx Fy
分力与投 影的关系
Fx Fx i Fy F y j
解:由力偶只能由力偶平衡的性质, 其受力图为
M 0
FAl M1 M 2 M 3 0
解得
M1 M 2 M 3 FA FB 200N l
例2-4
已知: F 1400N,
θ 20 , r 60mm

求: M O (F )
解:直接按定义
MO

F F h F r cos θ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Fx 0 Fy 0 M O 0
一般式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是:所有各力在两 个任选的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以 及各力对于任意一点的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另两种形式
Fx 0 二矩式 M A 0 两个取矩点连线,不得与投影轴垂直 M 0 B
第二章 平面力系
§2-1 力在轴上的投影及力对点的矩
一.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与力沿轴的分解

工程力学第2章(汇交力系)

工程力学第2章(汇交力系)

2.力在平面上的投影
FM F cos
⑴ 力在平面上的投影是矢量。 ⑵ α:力与投影平面的夹角。
3.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 一次投影法 Fx F cos
Fy F cos
Fz F cos
·二次投影法
Fx Fxy cos F cos cos Fy Fxy sin F cos sin
合力FR 的大小
FR ( Fx )2 ( Fy )2 ( Fz )2
合力FR 的方向
R
F cos( F ,i )
x
cos( FR,j )
R
F Fy
F
z
F cos( F ,k ) F
二、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角为60o ,若接触面光滑,试分别求出圆柱给墙面和夹板的压 力。
解:
FA Gtan30o 500 tan30o 288.7N
G 500 FB 577.4N o o cos 30 cos 30
几何法求解汇交力系简化与平衡问题总结:
⑴ 选择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画出全部的 已知力和未知力,利用二力平衡、三力平衡汇交等定 律确定某些力作用方向(必须明确力的方向,否则容 易出错)。
Fx 0 : Fy 0 : F
z
FA FC cos 30o sin 0
FB FC cos 30o cos 0 FC sin30o P 0
0:
由几何关系可得 cos 0.8 sin 0.6 解得: FA 10.39kN
FB 13.85kN FC 20kN
F2 = 4kN,F3 = 5kN,求三个力的合力。 解:

工程力学第二章(力系的平衡)

工程力学第二章(力系的平衡)

6m
F 3m 1m
E
G
6m
MAF 0,
A
FAx
FBy 12 m G 1 m
FAy
F 9m G 11 m 0
B
FBx
FBy
得: FBy= 47.5 kN
例7 如图所示为一悬臂梁,A 为固定端,设
梁上受强度为 q 的均布载荷作用,在自由端B 受一集中力 F 和一力偶 M 作用,梁的跨度为l, 求固定端的约束力。
M
F
q
45
B
A
l
解:1、 取梁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2、 选取坐标系,列平衡方程
q
M
F
45
Fx 0, FAx F cos 45o 0
第二章 力系的平衡
本章重点:
1、力系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2、物体系统平衡问题分析 3、桁架内力分析
§2-1 力系的平衡方程
F2
z
F1
MO
z
FR′
y o
y o
x
Fn
x
空间任意力系向任意点O简化为: 主矢 FR′=∑Fi 主矩 MO=∑MO(Fi )
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FR' 0 Mo 0
注意:对任意一点的主矩为零。
联立求解得 FB 750 N
例2 利用铰车绕过定
滑轮B的绳子吊起一货 物重G = 20 kN,滑轮 由两端铰接的水平刚 杆AB和斜刚杆BC支持 于点B 。不计铰车的 自重,试求杆AB和BC 所受的力。
A
30°
B
30°
C
G
a
A 30° B
30°
C
G
a
解:1、取滑轮 B 轴销为研究

工程力学(第二版)PPT吴玉亮主编-第2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工程力学(第二版)PPT吴玉亮主编-第2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2.1.2 简化的解析法 2.1.2.2 简化的解析法
【例2-1】求图2-4(a)中所示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已知:P1=10N,P2=10N, P3=15N,P4=20N。
第2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2.1.3 平衡方程 下式为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表达式,又称平衡方程。它表明,平面汇交力系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2.1.2 简化的解析法 2.1.2.2 简化的解析法
如图2-3(a)所示,显然矢量R是各分力矢F1、F2、F3、F4的合力,现在来观察 合力与各分力投影间的关系。
第2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2.1.2 简化的解析法 2.1.2.2 简化的解析法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只能产生转动效应,而绝不会产生移动效应,转动效应用力偶矩度 量;若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二者的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两力偶 等效。
第2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2.2 力矩与力偶
2.2.3 平面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平面内的一组力偶,称为平面力偶系。设在物体的同一平面内
第二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第2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2.1.1 简化的几何法 在图2-1(a)中,作用有平面汇交力系F1、F2、F3、F4,它们汇交于O点。要
求该力系的合力,可连续应用力三角形法则将各力依次合成 。 图2-1几何法求合力即 先将F1与F2合成,求得它们的合力R12,然后将R12与F3合成,得合力R123,最后 再与F4合成,求得总的合力R,就是整个汇交力系的合力,如图2-1(b)所示。
第2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工程力学第二章基本理论

工程力学第二章基本理论

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可求,力
沿一轴上的分量不可定。
8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 力在该轴上之投影的代数和。
由合力投影定理有:
ac-bc=ab FRx=F1x+F2x+…+Fnx=Fx
FRy=F1y+F2y+…+Fny=Fy
正交坐标系有: FRx = FRx ; FRy = FRy
FR
非自由体: 运动受到限制的物体。
吊重、火车、传动轴等
FT

W
约束:
限制物体运动的周围物体。如绳索、铁轨、轴承。
约束力: 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的力。
是被动力,大小取决于作用于物体的主动力。
作用位置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触面上。
作用方向与约束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0
返回主目录
约束力方向与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1
一般问题
(复杂问题)
抽象与简化 分析求解
验证
基本问题:
(1)受力分析—分析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力 弄清被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2)平衡条件—建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作用在其上各力组成的力系 所应满足的条件。
(3)应用平衡条件解决工程中的各种问题。
2
返回主目录
第二章 刚体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1 力 2.2 力偶 2.3 约束与约束反力 2.4 受力图 2.5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G
返回3主0目录
3)可确定作用点的约束
固定铰链: 约束反力FRA,过铰链中心。
大小和方向待定,用FAx、FAy表示
y
FAy
FA FAy
A
FAx

工程力学 第二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工程力学 第二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2 sin ( 2 cos 1 )ctg 3.9 103 m
B1 B B1 B3 B3 B
B B
B B12 B1 B 2 4.45 10 3 m
[例2-11] 薄壁管壁厚为,求壁厚变化和直径变化D。
解:1)求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dx
N ( x) l dx EA( x) l
例[2-4] 图示杆,1段为直径 d1=20mm的圆杆,2 段为边长a=25mm的方杆,3段为直径d3=12mm的圆杆。 已知2段杆内的应力σ 2=-30MPa,E=210GPa,求整个 杆的伸长△L
解: P 2 A2
30 25 18.75KN
N 1l Pl l1 l2 EA 2 EA cos l1 Pl cos 2 EA
[例2-8]求图示结构结点A 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解:
N1 P, N 2 0
Pl l1 , l2 0 EA Pl y l1 EA
N1
N2
Pl x l1ctg ctg EA
F
FN
FN F
F
F
CL2TU2
2.实验现象:
平截面假设
截面变形前后一直保持为平面,两个平行的截面之 间的纤维伸长相同。 3.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 4.应力的计算 轴力垂直于横截面,所以其应力也仅仅是正应力。按 胡克定律:变形与力成正比。同一截面上各点变形相 同,其应力必然也相同。 FN (2-1) A 式中: A横截面的面积;FN该截面的轴力。 应力的符号:拉应力为正值应力,压缩应力为负 值应力。
1. 截面法的三个步骤 切: 代: 平:
F F F F

工程力学课件张秉荣第二章

工程力学课件张秉荣第二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机械工业出版社
y
FR ( Fx )2 ( Fy )2 (2-1)
arctan Fy
Fx
MO=∑MO(F)
(2-2)
F'R
O· MO x
单独的F'R不能和原力系等效,故称它为力系的主矢。 单独的MO也不能和原力系等效,故称其为原力系的主 矩。它等于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力矩的代数和。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机架塔自式重起为重W机,如最图大例所起2示重-7,
荷载为FP ,平衡锤的重力
WQ
为WQ,已知 W 、 FP、a、
a
b、e。要求起重机满载和
空载时均不致翻倒。求WQ 的范围 。
机械工业出版社

l
eO
W
FP
起重机
b
上一页下下上一一一页页页 返回首页
题解分析。将已知量以其代数量入题。先得代数形式的 解以便分析各参数对解的影响,最后一次性代入数字得数字 解,这是工程分析的习惯。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机械工业出版社

摇臂吊车如图所示,已知梁AB的重
F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受力分析
第一节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及简化结果的讨论 第二节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第三节 静定与超静定问题及物体系统的平衡 第四节 平面静定桁架内力的计算 第四节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小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一节 平面力系的简化
一、平面力系的概念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系中,当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 一平面内,这种力系称为平面力系。
∑Fy=0 , FAy+F–FQ= 0

工程力学课件

工程力学课件
1、 力偶在其作用面内的位置不是决定力偶 对刚体作用效果的因素,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偶 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平行移动。 2、 只要保持力偶的转向和力偶矩的大小不 变,即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可以同时改变力 偶中的力和力偶臂的大小,而不改变其对刚体 的作用效果。 由上述分析可知,力偶在其作用面 内的位置、力和力偶臂的大小都不是 决定力偶对刚体作用的转动效果的独 F2 立因素,只有力偶矩才能唯一地决定 F 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因此平面力 偶可以用其力偶矩来代表。
M
9
§2-3 力偶系
一.力偶和力偶矩
1.何谓力偶?
由两个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 的力系称为力偶,记作 10 F,F


力偶实例
11
2.力偶矩
力偶中两力所在平面称为力偶作用面。
力偶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偶臂。 两个要素
a.大小:力与力偶臂乘积
b.方向:转动方向
力偶矩
1 M F d 2 F d 2ABC 2
B
m2
A
m1 m2 m1 m4 m3 m2 m31 1
M= m1 + m2 +…+ mn= m M
O
M
O
对于平面力偶系,力偶 用代数量表示,所以其力 偶系的合成用代数和表示 M= m1 + m2 +…+mn
力偶系的解析法合成
力偶系的解析法合成: 设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系m1 、
m2、… mn中各分力偶矩矢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线上的投 影分别为 miX、miY、miZ,其合力偶矩矢M的投影为MX 、 MY 、 MZ 。则根据矢量的解析法有 比较两式得: m3 M M= MX + MY + MZ m2 B MX=mX = MX· + MY · + MZ · i j k C MY=mY O M= m1 + m2 + … + mn = (m · + m · + m · i j k) MZ=mZ = (miX) · + (miY) · (miZ) · i j+ k 或 M = (mX) · + (mY) · + (mZ) · i j k

工程力学第2章

工程力学第2章
பைடு நூலகம்
合力R为零等价于
∑ X i = 0 i =1 n ∑ Yi = 0 i =1
n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可解析地表达为: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可解析地表达为:力系中所有 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 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 上式称为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上式称为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汇交力系有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于求解两个未知量。 平面汇交力系有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于求解两个未知量。
∑Y = 0 :
− N A − N B sin α = 0
其中 sin α =
1 代入方程, ,代入方程,解得 5
Rx = F1 cos 30° − F2 cos 60° + F3 cos 45° = −9.87N Ry = F1 sin 30° − F2 sin 60° + F3 sin 45° = 87.64N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 R = Rx2 + Ry = 88.02N
Rx cos α = = −0.112 R
Y = 0 : − F − SCB sin 60o = 0 ∑
解得

SCB = S BC = − 3P 代入
F = 1.5P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二) 第2章 平面汇交力系
以上分析和求解的过程中, 以上分析和求解的过程中,着重强调的 是两个问题: 是两个问题: 一是要在了解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的基础 恰当地选取分离体, 上,恰当地选取分离体,以最简捷的思路给出 求解未知量的过程。 求解未知量的过程。 二是要恰当地选取坐标轴和平衡方程, 二是要恰当地选取坐标轴和平衡方程,提 高计算工作的效率。 高计算工作的效率。 求解较复杂的平面问题时首先构思解题方 形成解题思路,这不但是正确、 案,形成解题思路,这不但是正确、顺利地解 题的指导和保证,更是培养分析、 题的指导和保证,更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 力的必不可缺的训练。 力的必不可缺的训练。

工程力学第二章

工程力学第二章

F
第二章
P
A 丝锥
d F' B
定义: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
力系,称为力偶。记作(F,F′)。
力偶臂d : 两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 力偶作用面: 两力所在的平面。
力偶只能使物体在力偶作用面内转动。 转动效应用力偶矩来度量。
§2.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三、荷载
荷载:来自构件外部的力
第二章
固定铰支座
第二章
§2.3 常见约束和约束力
固定铰支座
§2.3 常见约束和约束力
二、常见的约束类型 3、铰链约束
(2)活动铰支座
A
A
构成及简化画法:
限制的运动: 限制杆垂直于支撑面的运动。 约束力: 垂直支撑面,方向可设。
第二章
A
FN
FN
活动铰支座
上摆 销钉
第二章
滚轮
底板
铰链实例
第二章
悬臂吊车
对刚体充分必要,对变形体(或多体)不充分。
F1
F2
F1
F2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两个等值、反向、共线的力为
--------最简单的平衡力系。
§2. 2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一 二力平衡公理
第二章
刚体只受二力作用而保持平衡,不管其形状如何,称该刚体为
二力构件。
分析结构的受力时,先分析二力杆。利用二力平衡公理可确 定二力的作用线——沿两受力点连线,力的指向可以假设。
第二章
简化画法
仅在与销钉轴线垂直的平面内讨论问题,即平面铰链。
§2.3 常见约束和约束力
第二章
铰链实例
§2.3 常见约束和约束力
二、常见的约束类型
3、铰链约束

《工程力学》第二章 基本力系

《工程力学》第二章  基本力系

• 以上三个决定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效应的 因素,在数学上可用一特殊矢量来表示。 这个矢量的模等于力的大小F和力臂h的 乘积;该矢量的方位(即转动轴线在空间 的方位),其指向由右手螺旋法则确定(图 2-19)。这个矢量称为力对点的矩矢,用 符号mO(F)表示。由图可知,它是一个通 过矩心O的定位矢量,是力对物体产生转 动效应的度量。
偶对力偶作用面上任一点O的矩,应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力F, F′对点O的矩的代数和,即
• 由此可知,两个力矩相加的结果与两力矩的矩 心位置无关,即力偶中两力对力偶作用面上任 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为一常量,它等于力偶中任 一力F的大小F和力偶臂d的乘积。此乘积称为 力偶矩,记作m(F,F′),简记为m。于是
• 式中正负号反映力偶的转向,逆时针转向 取正,顺时针转向取负。力偶矩的量纲与 力矩相同,其单位也相同。
力R,则合力对物体作用时产生的效应与 各分力对物体同时作用时所发生的效应完 全相同。于是,合力R对点的矩矢可写为
•即
• 这就是合力矩定理,其物理意义是合力对 任一点之矩矢,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 矢的矢量和。
• 若力系为平面力系,各力对平面上任一点 的矩为代数量,故合力矩定理在平面问题 中表述为
• 它表明:平面力系的合力对平面上任一点 的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 二、汇交力系的合成
• 作用于物体上诸空间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空间汇交力 系。若诸空间力的作用线仅分布于同一平面且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这类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研究汇交力系合成的方法有几何法 和解析法。
• 1.几何法
• 设作用于刚体上的空间汇交力系为F1、F2、…、Fn,且各力作 用线均汇交于一点O(图2-7(a))。O点为汇交点。按力的可传性 原理,施加于刚体上的汇交力系中各力作用点均可沿各自作用线 移至汇交点O。凡力系中诸力具有共同作用点的力系称为共点力 系(图2-7(b))。

工程力学第二章共48页PPT资料

工程力学第二章共48页PPT资料
F1 F2
求合力 FR
F3
F4
4
(3)
平 面 汇 交 力 系 的 合 成 与 平 衡
F1
b
F1
力多边形法则
O
F4
F2 F3
c
F2
d F3
F4
e
FR
b
c
F2
FR1 FR2
d F3
F4
e
F1
FR
a
FR1 = F1 + F2 FR2 = FR1 + F3
= F1 + F2+ F3 FR = FR2 + F4
而分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但力在平面上的投影是矢量。
16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3)
平 面 汇 交 力 系 的 合 成 与 平 衡
二、合力投影定理
z
F1
F2
FR
Fn
O
y
Fi
x
合力 FR 在坐标轴 x,y,z 上的投影分别为
FRx,FRy,FRz
17
z
(3)
平 面 汇 交 力 系 的 合 成 与 平 衡
F2
FR
F1
Fn
O
y
Fi
x
FR = FRx i + FRy j + FRz k
Fi = Fxi i + Fyi j + Fzi k
FR= Fi
FRx i + FRy j+ FRz k = ( Fxi i + Fyi j + Fzi k )
= ( Fxi ) i +( Fyi ) j +( Fzi ) k

工程力学最新版教学课件第2章

工程力学最新版教学课件第2章

d
M F'
F
B
A
M
F F
BA
d
F
F
BA
d
2.3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2.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
1.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主矢与主矩
应用力的平移定理,将平面任意力系中的各个力(以三个力为例)全部平行移到作用面 内某一定点O 。从而这力系被分解为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2.3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3.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 (1) FR ′=0,MO′≠0,说明原力系与一个力偶等效,而这个力偶的力偶矩就是主矩。 (2)FR′≠0,MO′=0,则作用于简化中心的力FR ′就是原力系的合力,作用线通过简化 中心。 (3)FR ′≠0,MO′≠0,这时根据力的平移定理的逆过程,可以进一步合成为合力FR ,经 过新的简化中心O。 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矩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力系所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其 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4)FR ′=0,MO′=0,此时力系处于平衡状态。
这种等效变换的方法称为力系向定点O 的简化。点O 称为简化中心。
平面汇交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力的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O点,此力称为原力系的
主矢。
n
FR F1 F2 Fn F1 F2 Fn Fi
i 1
平面力偶系,可以合成一个力偶,其矩为此力偶的矩称为原力偶系的主矩。
n
M 0 M1 M 2 M n M 0 (Fi )
y 0
F3
60°
F2
30°
F1
FR
α χ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
2.1.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由tanθ = FRy FRx 求出θ角
再由FRx,FRy的正负确定合力的方向。
例2-1 已知:图示平面共点力系; 求:此力系的合力。 解:用解析法 FRx = ∑Fix = F1 cos30 F2 cos60 F3 cos45 + F4 cos45 =129.3N
FRy = ∑Fiy = F1 sin 30 + F2 sin 60 F3 sin 45 F4 sin 45 =112.3N
FCBsin θ + F = 0 Cy
解得 F =1.5kN Cy
§2.2 平面力系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和计算
1、平面力系中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O称为矩心,O到力的作 称为矩心, 到力的作 称为矩心 用线的垂直距离h称为 称为力 用线的垂直距离 称为力 臂 两个要素: 两个要素: 1.大小: 1.大小:力F与力臂h的乘 大小 积 2.方向: 2.方向:转动方向 方向
∑F = 0
x
FBA cosθ FBC cos θ = 0

FBA = FBC
∑F = 0
y
FBA sin θ + FBC sin θ F = 0
解得
FBA = FBC =11.35kN
选压块C
∑F = 0
x
FCB cosθ FCx = 0
F Fl 解得 FCx = cotθ = = 11.25kN 2 2h ∑Fy = 0
∑F = 0 i
合力为零
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1).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y b′ Fy a′ O Fy a (b) A β α F B Fx b Fx
Fx = F cos α Fy = F cos β
(
)
(2)力偶矩 力偶中两力所在平面称为力偶作用面 力偶作用面 力偶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偶臂 力偶臂 两个要素 a.大小:力与力偶臂乘积 a.大小: 大小 b.方向: b.方向:转动方向 方向 力偶矩
M = ±F d = ±2ABC
2. 力偶与力偶矩的性质 (1)力偶不能用一个力来代替,既不能合成为一个 合力;也不能与一个力成平衡;力偶中的两个 力在任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恒为零。
MO F = ±F h
力对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它的绝对值等于力的 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它的正负: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 针转向时为正,反之为负.常用单位Nm或kNm
( )
2、合力矩定理 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于平面内任 一点之矩等于所有各分力对于该点之矩的代数 和。即 MO F = ∑MO F R i
F = Fx + Fy
(2)力的解析式
F = Fx + Fy = Fxi + Fy j
力的大小与方向余弦:
F = F +F
2 x 2 y
Fx cos α = F Fy cos β = F
(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由 R = ∑F 由合矢量投影定理,得合力投影定理。 F i
合力的投影: 合力的投影:
(2) 力偶对于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都等于力偶 矩,而与所选矩心的位置无关。 而与所选矩心的位置无关。 矩心的位置无关
MO1 (F, F′) = MO1 (F) + MO1 (F′) = F (d + x1) F x1 = Fd
力偶矩的符号
M
(3)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 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
面内任意移转, 面内任意移转,且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 与力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与力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
=
=
=
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已知:M1, M2,Mn; 任选一段距离d
M 1 =F 1 d
M2 =F 2 d
M1 = Fd 1
M2 = F d 2
Mn =F n d
第2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条件
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合成方法:力多边形规则 合成结果:过汇交点的一个合力。
FR1 = F1 + F2
FR2 = FR1 + F = ∑F 3 i
i=1 3
F1
n
FR = ∑Fi = ∑Fi
i=1
合力与分力矢顺序无关。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
∑F = 0
x
FBA + F1 cos 60 F2 cos30 = 0
FBC F1 cos30 F2 cos60 = 0
∑F = 0
y
F1 = F2 = P
FBA = 7.321kN( 压力) F BC
= 27.32kN(压力
例2-3 已知: F=3kN, l=1500mm, h=200mm,忽略自重; 求:平衡时,压块C对工件与地面的压力,AB杆受力。 解:AB、BC杆为二力杆。 取销钉B.
2 2 FR = FRx + FRy = 171.3N
FRx cosθ = = 0.7548 FR
FRy cos β = = 0.6556 FR
θ = 40.99 , β = 49.01
4.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衡条件 平衡方程
F =0 R
∑Fx = 0
∑Fy =0
例2-2 已知:系统如图,不计杆、轮自重,忽略滑轮大小, P=20kN; 求:系统平衡时,杆AB,BC受力。 解:AB、BC杆为二力杆, 取滑轮B(或点B),画受力图. B B 建图示坐标系
MB = MB (F) = Fd
( )
( )
(1)该结论适用于任何合力存在的力系 ) (2)当力矩的力臂不易求出时,常将力分解 为两个容易确定力臂的分力(通常分解为正 交力),然后应用合力矩定理计算力矩。
例2-4 已知: F=1400N, θ = 20 , r = 60mm 求: MO (F ). 解:直接按定义
MO F = F h = F r cos θ = 78.93N m
Mn = Fnd
=
=
′ 1 FR = F′+ F2′ ++ Fn′
=
FR = F + F2 ++ Fn 1
=
=
M = FRd = F d + F2d + Fnd = M1 + M2 +Mn 1
M = ∑Mi = ∑Mi
i= 1 n
结果:平面力偶系可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其合力偶 矩等于各力偶矩的代数和。
M = ∑Mi = ∑Mi
i= 1 n
4.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力偶系的 合力偶矩等于零。即
∑Mi = 0
练习:习题2-11
§2.4
力的平移定理
力的平移定理:
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平行移到该刚体上的 任一新点,但必须在该力与新作用点所决定的平面内附 加一个力偶,此力偶矩等于原来的力对新作用点的矩。
按合力矩定理
( )
MO F = MO F + MO F t r = F cos θ r = 78.93N m
( )( )ຫໍສະໝຸດ ( )练习:习题2-8
§2.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1.力偶的概念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等值、 (1)力偶: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等值、反向、 )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等值 反向、 不共线的一对平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记 不共线的一对平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 , 作 F, F′
FRx = ∑ Fix FRy = ∑ Fiy
合力的大小: 合力的大小: 合力的方向余弦: 合力的方向余弦:
FR = FRx + FRy
2
2
∑F cos ( F , i ) =
R
ix
F R
作用点为力的汇交点。 作用点为力的汇交点。
∑F cos ( F , j ) =
R
iy
F R
设θ为合力与x轴所夹的锐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