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组培
草莓茎尖组培脱毒和种苗三级繁育体系的建立
维普资讯
福 建果树 ・ 第 18期 总 3
Fj nFut20. 实用技 术 ui ri 063・ a s
作者简介 :花秀凤 ( 9 3一) 17 ,女,农 艺师 。从事蔬菜育种与推广研 究 5 6
维普资讯
福 建果树 ・ 第 1 8期 总 3
F j nFut 2 0 . 实用技术 ui ri 0 6 3・ a s
南 酸 枣 特征 特 性 与栽 培技 术
~
8 月太阳能高温消毒或移栽前用 甲醛消毒。先把
脱毒研究。经过 3年的实践 ,建立 了较为完善 的草
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
试管苗从培养室移 到普通室 ,选 晴好 的天气移栽。
将培 养 基 冲 洗 干 净 ,用 10 00倍 甲基 托 布 津 浸 泡 5i mn后直 接 移 栽 室 外 栽 培 基 质 中 ,浇 透 水 后 盖上 小拱 棚膜保 温 保 湿 。 移栽 的头 3 d如果 是晴 天 ,中 午前 后须 盖 遮 阳网 以防 光 照 过 强 ,3 撤 去遮 阳 d后
.
止重新感染病毒 ,在扩大繁殖中必须采取严格的隔
水冲洗 0 5 ,然后在 7 %酒精 中浸泡 l i,再用 .h 5 mn
2 次氯 酸 钠 消 毒 lmn % O i,无 菌 水 冲 洗 3遍 ,在 超
净工 作 台上逐 层剥 去顶 芽外 面 的[ 片 ,用解 剖刀 切 1 - 卜
离措施 。 2 1 土壤 消毒 .
草 莓茎 尖 组培 脱 毒 和 种 苗 三级 繁 育体 系的建 立
5个草莓品种组培苗与常规苗栽培性状对比
麦特 来 、 四莓 、 兰地 等 5个 草 莓 优 良品 种 , 取 2 m;年平 均气 温 1 ~ 98 公 法 采 0 8 1 .℃.最低 月 平均 气 温 44 .— 以匍 匐茎 茎尖 为 外植 体 , 行组 培 脱毒 快 速扩 繁 , 进 并 1 .℃ ( 份 ) 01 1月 ,最 高 月 平 均 气 温 2 .~ 96C 7月 36 2 . ̄ ( 开 展 田间对 比试 验 。 以期 系 统探 索 该 5个 草莓 优 良 份 )年 平均 降雨 量 15 ~ 8 0 m; 对湿 度 为 7 %~ ; 30 15 m 相 8
庆农 . 8 0天 、台美 8 0天球形 扁 圆 ,其 余 品种 球 形 近 高 ,适 宜 进 一 步种 植试 验 ,研 究 其配 套 高 效栽 培 技 圆; 胜 5 长 0天 、 胜 6 长 O天 、 乐 6 农 5天 、 台美 8 0天 、 术 ,以期 能够 作 为一 种 新 型蔬 菜类 别 在 我 区推 广种
丽 7 0天 1 7 .g 台美 8 0 37 、 O天 1 5 .g 0 6 、庆 农 9 4 0天 P 7 6 4花 球松 散度 较松 , C00 其余 品种 花球 松散 度 中等
1 4 . 。长 胜 4 197 g 5天 、 长胜 5 0天 、 长胜 6 0天 、 庆农 6 ( 表 2 。 5 见 ) 天、 丽 7 华 0天 、 丽 8 华 O天 、 C 0 0 8 P 6 6 6 0天花球 为 乳 白 3 小 结 与讨 论
果 实 渐 小 , 形果 增 多 , 重影 响 草莓 产 量 和 品质 , 1 材 料 与 方 法 畸 严
组培中心繁苗技术方案
组培中心草莓繁苗技术方案目录1、草莓脱毒种苗简述 (2)2、草莓组培技术流程: (3)3、草莓组培苗的驯化: (5)4、秋季9月下旬定植日光温室草莓种苗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8)5、春季3月中下旬定植露地草莓的注意事项: (10)1、草莓脱毒种苗简述草莓是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植物矮小呈丛装生长,植株高约20-30cm,短缩的茎上密集的着生叶片,并抽生花絮和匍匐茎,下部生根。
草莓的营养器官有根、缩短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匍匐茎等。
传统方法繁殖草莓种苗经多代营养繁殖的植株中的毒素就会逐年增加,表现为植株变矮、果实变小、口感变差、畸形果实比例增加等,引起果实品质下降,草莓品种种性退化,从而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
组织培养的方法具有繁殖速度快、无毒等特点,且组织培养苗生长性状优于常规繁殖方式,降低了染病率,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草莓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创造的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能调动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为果农增收,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为草莓组培脱毒种苗三级育苗流程图,经查阅文献和询问专业技术人员,草莓脱毒种苗继代培养一般不能超过4代,否则可能会导致后代的变异,并且出瓶驯化的第一代种苗为原原种,不能直接当做生产种用,需要经过一次试种,并观察原原种是否长势正常,取长势正常的原原种上生长的原种作为母本进行栽培种的扩繁。
2、草莓组培技术流程:2.1 外植体选择选取6月份刚扎根的匍匐茎苗,并在无菌条件下剥取茎尖生长点0.3-0.5毫米作为外植体。
2.2外植体预处理及灭菌将材料用洗洁精清洗后用吐温清洗之后在流动自来水中冲洗20-3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30秒左右,用无菌水冲洗3次,吸干水后在0.1%升汞中消毒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次,吸干水分,剥取茎尖生长点0.3-0.5毫米作为外植体。
2.3培养条件诱导培养基:MS + 6-BA 0.2mg/L + IBA0.04mg/L增殖培养基:MS + 6-BA 0.3mg/L +IBA 0.06mg/L生根培养基:1/2MS + IBA 0.1mg/L以上培养基均加蔗糖3% ,琼脂0.65%,pH值5.8-6.0。
草莓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草莓组织培养[摘要] 从草莓组织培养类型(草莓茎尖组织培养、草莓花药培养、草莓叶片、叶柄组织培养)开始,介绍了近几十年国内外草莓组培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草莓;组织培养;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七大水果之一,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
草莓果实色泽艳丽,芳香多汁,酸甜适度,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每百克果实内含有蛋白质1g,脂肪0.6g,糖4~12g,酸0.8~2g,无机盐0.6g,粗纤维1.5g,Vc45~120mg,比苹果和葡萄高10多倍,并含有丰富的磷、钙、铁、锌等矿物质,其中锌的含量是香蕉的4倍以上,比柑橘高6倍以上,比苹果高40倍以上。
另外食用草莓对肠胃病和贫血病有一定的疗效,对促进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草莓作为一种栽培周期短、结果早、见效快的经济作物,近15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2003年底,我国草莓总面积和总产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
在浆果中,草莓的总产量和总面积仅次于葡萄,成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
随着草莓在国内栽培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草莓的病毒病严重影响草莓的生产。
作为高级浆果的草莓,在我国目前的生产栽培上多沿用无性繁殖种苗:主要方法是匍匐茎繁殖和分株繁殖,但这两种方法效率低、种苗易退化、易造成病毒蔓延。
王国平(1988)等调查,我国栽培草莓带病毒植株率过80%以上,戴子林(1995)等调查,我国长江流域感染大面积植株感染率在50%以上;感染了病毒病的草莓果子一年比一年小、畸形、品质差、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80%,并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草莓的长势、品质和产量,对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
通过草莓组织培养扩繁草莓脱毒苗,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近年来在草莓种苗生产中,有关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备受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草莓组织培养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
一、常见草莓组织培养类型目前,国内外在草莓品种快速繁殖上已有不少报道:常用的外植体主要有:茎尖(Adam,1972;庆子孝,1972;谭兰英等,1981)、腋芽(Boxus,1974、1977;杨乃博,1981)、叶片、叶柄、茎段,花药(Quak,1977;大泽,1972)。
草莓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e
d
l
i
ng
gyo
yt
Wang Yu
(Ho
r
t
i
cu
l
t
ur
a
lSub
G
a
c
ademyo
fHe
i
l
ong
i
angAc
ademyo
fAg
r
i
cu
l
t
ur
eSc
i
enc
e
s,Ha
r
b
i
n,15006)
j
Ab
s
t
r
a
c
t:
S
t
r
awbe
r
r
e
ed
l
i
ngsgene
r
a
l
l
ts
t
o
l
ons
epa
r
a
t
i
onme
10.
13268/
cnk
i.
f
b
s
i
c.
2021.
02.
018
j.
草莓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王 禹
(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哈尔滨 150069)
摘 要:草莓育苗方式一般采用田间匍匐茎分株方法,此方法在生长过程中易感 染 病 毒 病,从 而 造 成 草 莓 品 种 的 种
性退化,出现植株矮化、叶片变小及繁殖系数降低 等 现 象,致 使 草 莓 种 苗 质 量 下 降,经 济 效 益 降 低. 组 织 培 养 具 有
温度 25 ℃±2 ℃ ,光照时间 12h/d.
参
草莓的组织培养
草莓的组织培养草莓(Fr agaria ananass a Ducde)是蔷薇科草莓属宿根性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世界性水果。
草莓还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如对胃肠病、贫血病有一定的疗效。
草莓是一年中成熟最早的水果,春末夏初即可采收投放市场。
草莓产业链较长,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饮料、果糕、果脯及各种食品,同时是“农家乐”项目中的主要水果。
但是草莓生产长期以来,都依靠传统的分株繁殖法生产种苗,病毒病成为草莓生产的瓶颈,以茎尖培养法结合脱毒,用试管苗进行繁殖,是解决草莓生产中这一问题的途经。
1草莓茎尖培养之一(1)材料与方法品种为“丰香”,自田问选取健壮草莓母株上生长充实而小叶尚未展开的匍匐茎顶端约3~4 cm长的顶芽,用自来水冲洗2~3 h后,在超净台上进行灭菌处理。
先用小镊子将匍匐茎的外部大叶摘除,再用70%酒精处理30s,用饱和漂白精液浸泡1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遍。
在双筒解剖镜下由外向内逐层剥去幼叶,直至半圆球的顶端分生组织充分暴露出来,切取0.2 mm、0.5 mm、1.0 m m左右大小茎尖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所有培养基均含有3%蔗糖,0.8%琼脂,pH值为 5.6。
培养条件:光照31.25 μm ol/m /s,14 h/d,温度25±2 0C。
将分化的组培苗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增殖继代40 d或更长时间继代1次。
将生长健壮的组培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
试管苗驯化,生根培养20 d后,将生根试管苗瓶口打开,培养室内放臵2~3 d取出后洗净其根部的培养基,移栽到炼苗基质上,温度保持在15~25~C,相对湿度85%-90%,适当遮荫,后期逐渐通风,增加光照,常规管理。
(2)结果激素配比:草莓茎尖的成活与生长都需要BA的参与,而对NA A并无要求。
B A的最适浓度在0.2~0.5 mg/L,而以BA 0.5 m g/L的成活率高,达66.7%茎尖大小:草莓茎尖成活率受剥取茎尖大小的影响非常大。
草莓植物组织培养
对影响草莓组培繁殖系数的碳源因素进行了探 讨研究。 结果显示:蔗糖和市售白砂糖为草莓组培快繁的 最佳碳源。 恒温培养26天,繁殖系数均能达到15以上,从经济 角度考虑,可以用白砂糖取代蔗糖;用白砂糖作碳源, 当浓度为3%时,草莓脱毒组培苗的繁殖系数最高, 长势最好。
用不同质量的有根或无根组培苗 (285.6mg、201.6mg、153.4mg)在 山皮土和合成土中进行扦插试验结 果表明,苗木质量越大,成活率越高;苗 木质量相同时,在合成土中扦插成活 率高.
以IBA0.1mg/L的浓度处理的生根率最高, 为100%,平均根条数为2.4条。 不加IBA及IBA浓度超过0.2mg/L,多数 苗都是先于苗基切口处产生愈伤组织,随后 在愈伤组织上分化生根,致使成活率大大降 低。
使用无土育苗基质,要求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保 肥能力,透气性能好,PH5.5~6.5,物理化学性质 稳定,最好经过灭菌。 一般用2~3种基质混合使用,如草炭、蛭石按体 积比2﹕1混合。 在移苗前1d,将混合好、已润湿的基质装入穴 盘,轻压;用1000倍的普力克浇透,以杀死基质 中残存的病原菌。第二天移苗时,基质含水量大约 为80%,即适合移苗。
感谢观看
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关键
选择不定根直接生自茎基,根多且粗壮,叶片在3片以 上,叶大、厚、深绿的生根苗,成活率普遍较高。 栽培基质要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掺拌灭菌,用煤渣作基质时,还要用0.2%冰乙酸中和使 碱性降低。 移栽时采取“深栽浅埋”。深栽就是在移栽时根要栽 得深,浅埋的标准是使小苗的根颈与土表平齐,或略高于 土表。 注意控制光照与温度、湿度。小苗移栽后,放在温室内 或塑料拱棚内培养,温度控制在15--20℃,湿度维持在80 %左右为宜。同时由于刚移栽的小苗茎杆脆嫩,应尽量采 用喷雾状浇水,水量也不宜过大,落干后再喷。遮光50%, 一周后,可逐渐增强日光照射。
草莓组织培养
草莓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法是培养草莓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出幼芽,然后通过腋芽的增殖迅速扩大繁殖,幼株经训化培育后,移栽到草莓园中使用。
组织培养不受环境影响,可进行工厂化生产。
优点是可有效脱除病毒,获得无病毒种苗;并且繁殖快,1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产生几千甚至数万株优质组培苗,可迅速推广新品种。
组织培养繁殖的操作程序如下:一、取材和消毒在植株生长季节,最好8月份,取园中建苗的匍匐茎4~5cm长,先用1%洗衣粉水洗刷表面污物及绒毛,再用流水冲洗1小时。
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室无菌条件下,将冲洗后材料再截成2~3cm长,先浸入70%酒精中半分钟,再浸入10%漂白粉上清液或0.1%升汞水中消毒15~2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遍。
将消毒后的材料用摄子夹到盛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已经过高压灭菌),置于双目解剖镜下剥取茎尖分生组织,一般保留1~2个叶原基,切取0.2mm左右。
若草莓植株经过40~41℃热处理4~6周,可剥取0.3mm左右的茎尖分生组织。
切取茎尖分生组织后立即置于培养基中。
二、诱导芽分化(初代培养)切取草莓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在含有0.1×10-6赤霉素,0.2×10-6吲哚丁酸、1×10-6BA (6-苄氨基嘌呤、30g/L蔗糖,6~7.5g/L琼脂,pH值5.8左右,经1.1kg/cm2高压消毒15分钟的MS培养基上。
在温度25~30℃、光照强度1500~2000勒克司、每日光照10小时左右的培养条件下,20~30天后即开始分化新芽,新芽不断生长和增殖,形成小芽丛。
接着小芽丛萌发,约经3个月,培养基上的一簇无根小植株即可长成2~3cm高。
将附加6-苄氨基嘌呤浓度控制到(0.2~0.4)×10-6,也可以获得较好的芽分化。
三、小植株增殖(继代培养)切取芽丛上小植株,在芽分化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即可达到小植株增殖效果。
在培养基上适当提高6-苄氨基嘌呤浓度可提高增殖效果。
植株的增殖倍数因品种和培养基的不同有所差异。
三个草莓品种的组织培养研究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些 年 , 国草 莓 产业发 展迅 猛 , 我 已成为全 世界 草莓
种 植 面积最 大 , 量最 多 的 国家之 一 , 场需 求缺 产 市
所 用 的 丰 香 脱 毒 苗 ,0 8年 从 南 京 药 科 大 学 20
口依然 较大 。阜 阳地 区交 通便 捷 , 区位 优势 明显 ,
购 买 , 斯 和 弗 州 脱 毒 苗 , 源 于 阜 阳市 农 业科 达 来
学院。
1 2 方 法 .
自2 0世 纪 9 O年代 开 始 发展 草 莓 生 产 以来 , 草莓 产业 快 速发 展 。草莓 传统 的繁 殖方 法是 利用 匍 匐
茎 子苗 分株 繁殖 , 繁殖 速度 慢且 易受 病毒 感染 , 造
黑龙 江农 业科 学 2 1 ( ) 2 ~ 2 0 2 8 :1 4 Heln j n r ut rlS in e i gi gAg i lua ce cs o a c
三 个 草 莓 品种 的组 织 培养 研 究
兰 伟 万 凌 云 马 宗 新 。 钱 小 强。 。 , ,
( . 阳师 范 学院 生命科 学 学院 , 徽 阜 阳 2 6 4 ;. 阳市农 业科 学 院 , 1阜 安 3 0 12阜 安徽 阜 阳 2 6 6 ; 3 0 5 3 阜 阳市颍 泉 区 闻集镇农 业综 合服 务站 , 徽 阜 阳 2 6 2 ) . 安 3 1 7
1 2 培 养基 是 草 莓 的 最 佳 生 根 的 基 本 培 养 基 ; 中在 1 2 / Ms 其 / Ms+ 0 5mg L IA 上 试 管 苗 生 根 率 达 10 且 . ・ 。 B 0
长 势 强 壮 , 粗 且 多。3个材 料 试 管 苗 离体 愈 伤 组 织 诱 导 率均 较 高 , 高产 优 质 草莓 生 产提 供 了依 据 。 根 为 关键词 : 莓; 草 茎段 ; 殖 ; 增 生根
草莓的花药培养
草莓的花药培养草莓(Fragari aananassa Duch) 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鲜艳美丽、芳香浓郁、柔软多汁,且富含糖、蛋白质、磷、钙、铁及大量维生素和有机酸。
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浆、果汁、果酒、糖水罐头及各种冷饮和速冻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由于传统繁殖方法病毒感染严重,产量低下,而且繁殖系数低、速度慢,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而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既可快速繁殖,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又可以减少病毒、恢复种性、提高产量等。
培育草莓无病毒苗的主要方法有热处理法、茎尖培养法和花药培养法等。
其中花药培养法脱毒率可达100%。
利用花药组培再生植株,主要基于植株在形成性器官、性细胞时,部分或全部病毒被脱离。
其优点是从愈伤组织形成到分化出茎叶过程中,可以脱除病毒,并且脱毒率比较高。
国内外研究表明,草莓花药培养所获植株不带病毒,其生长发育表现优于母株,可省去病毒鉴定程序,可以在病毒种类不清和缺乏指示植物鉴定条件下使用[1] 。
1 草莓病毒病的症状及发病条件1.1 症状及为害情况草莓感染病毒后,特别是感染单种病毒,大多症状不显著或者难以看出症状,称为隐症。
主要表现为长势衰弱、退化,如新叶展开不充分,叶片小型化、无光泽,失绿变黄,叶缘部位失绿更严重,叶片皱缩、扭曲、群体矮化、坐果少、果型小、产量低。
草莓病毒种类繁多,现约有28 种,我国产区普遍存在有4 种,即草莓斑驳病毒(SMoV、草莓皱缩病毒(SCr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和草莓镶脉病毒(SVBV。
我国草莓产区这4 种病毒单一品种带毒率在80%以上, 2种病毒复合感染率在20%^ 30%,3 种病毒复合感染率也有3%左右,单一病毒感染植株可使草莓减产20%-30% 2种病毒复合感染减产可达50%栽培年限越长,感染病毒种类越多,发病受害程度越重。
草莓病毒病主要由蚜虫、无性分株繁殖、根结线虫等传播。
1.2 发病条件1.2.1 毒源。
草莓叶柄和叶片的组织培养
不过经统 计可 总结 为接 种后 的第 3 左 右。 1 d 陆续 可 天 5 后 见明显 的团状愈伤 组织 ,些差别 , 种 处理 所产生 的愈 伤组 织基 色都 为米 黄 4 色 , 面呈颗 粒状 , 过其 中 2 表 不 种处 理 所产 生愈 伤 组织 的颜 色稍微 带 些红 色 , 一 种处 理所 产生愈 伤 的颜 色则 比较 白。 另 以后愈伤组织 继续增 大 , 的同时部 分愈 伤组织 会发 黑坏 增大 死 ,个 月后正 常发 育 的愈 伤组 织 可达 1 舢 。叶 片变 化 的 1 0 总体 情况与 叶柄的情形 大致相 同, 有所 不 同的是愈 伤组织 萌 动 和发生 的时间较 叶柄 提早 了 3 , 即为第 1 天 开始萌动 , d 0 第 1 天 以后可见 明显愈伤组 织 , 愈伤组织发生 的部位 是整个 2 且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 ,a a d A hi .c. 0 ,5 1 )34 —34 J mu nu A Si2 7 3 (3 :8 1 82 l O
责任编辑
庆珞
责任校对
胡先祥
草莓 叶柄 和叶片 的组织培 养
马崇坚, 佩颖 (关 院 东 物 程 院广 韶 5 0 廖 韶 学 英 生 工 学 ,东 关 15 2) 0
得了一定的进展l 1 9 。但国内对草莓利用外植体诱导再生 I 器官或植株不同部位的组织培养方面报道较少。笔者利用
丰香草 莓取材最 为方便的 叶柄 和叶片 , 以不 同激 素配 方对愈 伤 组织生 长情 况进 行研 究 , 探索 获得 大量 草莓 试管 植株 , 进 而获得大量 的生产用 种苗的组织 培养再生 体 系 , 拟改变 现 时 本地 区草莓 繁 殖慢 及 种苗 严 重 不足 的 难题 , 以满 足 市场 需 要, 为草莓组培 苗的大规模生产 及推广种植 奠定基础 。
草莓脱毒与组培快繁技术
农业技术与装备Vol.362No.02AGRICULTURAL TECHNOLOGY&EQUIPMENT FEB-2020文章编号:1673-887X(2020)02-0013-02草莓脱毒与组培快繁技术王亚妮,武艳芍(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044000)摘要介绍了草莓茎尖脱毒法与组培快繁的技术措施,确定了草莓脱毒苗继代培养时激素中6-BA的最佳浓度为1.5mg/L;生根培养时IBA的最佳浓度0.3mg/L,并介绍了炼苗移栽的具体方法,为草莓脱毒苗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草莓;茎尖脱毒;组织培养;快繁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 n.1673-887X.2020.02.005 Tissue Culture,Virus-fre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StrawberryWang Yani,Wu Yanshao(Institute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Shanxi A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 Taiyuan030031,Shanxi,China) Abstract:Tissue Culture,virus-free and the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strawberry were introduced.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hormone was6-BA:1.5mg/L.The best concentration of IBA in rooting medium was0.3mg/L.And introduced the concrete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lanting.It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awberry virus-free seedling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Key words:strawberry.tissue culture,virus-free technology,rapid propagation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靠匍匐茎进行繁殖,经过多年种植后易感染病毒,导致品质及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下降。
“红颊”草莓组培苗繁殖技术
吸作用 , 为减少消耗, 温度应相应下降。 冬天要放置在温度较
高 的地 方过 渡一 段 时间 , 温差 过大 而造 成苗 死亡 。l 月 以免 2 份温度 比较 低 , 该加 盖保温 材料 。 应 2. .2光照 管理 。由于培 养基 中糖 的作用 , 试管 苗 的叶 3 使 片光 合作 用 能力极 低 , 本 为异 养生 活 。移栽 前应 逐 步加 强 基 光照 , 叶片 恢复 光合作 用 能力 。 使 但不 宜长 时间 强光强 射 , 以
具有生长势强 、 果大 、 果面及果肉鲜红色、 甜酸适 口、 品质优 、
产量高 、 运 、 耐贮 中等抗 病性 等 特点 , 深受 广大 草莓 种植 户 的 青 睐。 为能 快速 有效 地生 产 、 推广优 质 草莓种 苗 , 从 2 1 我们 00 年 开 始对该 品种进 行 了组 培快 繁技 术研 究 , 用组 织培 养 技 采 术, 一方 面 可 以生产 脱毒 种苗 , 同时 可 以扩 繁 , 高种苗 的繁 提 殖 系数 , 适应 市 场 对草 莓 优 质种 苗 的需 求 , 草 莓规 模 化 生 为 产 提供 优质 种苗 。
3 田间扩繁
在3 月下 旬到 4 月上 旬 , 温室 中经 过适 当炼 苗 的无 病 将 毒 草 莓 原原 种 移 栽 到大 田。大 田宜选 择 没 有 种过 培 株距 5 7e , . . , 2 5 0 0m 每
6 7 培 6 0~8 0株 。 7m 栽 0 0
1 继代 培 养 . 2
移栽前将组培苗从瓶 中移出, 用流水慢慢冲净植株根部
的培 养基 , 注意 切勿 伤及 根 部 的根 毛 , 更不 能用 手搓 动根 部 。 培养 基一 定要 用 流水 冲洗 干净 , 否则 , 易引 起根 部 生菌感 染 , 影 响脱毒 苗 的成 活率 。清 洗 干净后 , 将组 培 苗移栽 至 装好 基 质 的穴盘 内 , 足定 根 水 , 置在 温室 内 , 了 防止感 染 土传 浇 放 为
高温条件下草莓组培苗的移栽驯化试验
_ - 一 ,
期能 延长种 苗繁殖 时 问 , 增加种 苗数量 。
1 材 料 方 法
试 验 于 20 0 9年 7 1 ~ 0月 在 杭 州 市农 科 院 塑料 大棚 进行 。供 试 草莓 品种 为红 颊 , 脱毒 苗 上切 取 从 幼嫩 的茎 尖在 MS培养 基上 继代后 转 移至生 根 培养 基 。培养 条件 为 : 温度 f5 2q 光照 2 0 1,2 /。 2± ) C, 0 0x 1 hd 生根 后选 择长 势优 良 、 齐 的苗转 移 到 大棚 进行 驯 整
培 养基 质 的 7 L 2孑 穴盘 上 , 质配方 见 表 1 基 。穴盘放
置 于开好 的沟 内 , 调查移 栽后 1 6 幼 苗的死 亡率 、 -W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 叶生长情 况 , 6 后新 叶伸 展 的长 度 。 叶数 以 及 W 新 完 全展 开 的计 1叶 , 不完 全展 开按 05计 ; 展长度 . 伸
温、 恒湿及 无 菌条件下 在培养 基 中生 长 出来 的 , 外 对 界 环境 的适 应力 及抗 逆 性差 , 化 管理 不 当会 造成 驯 种 苗 大量死 亡 。 因此 , 培 苗 的驯 化是 在 草莓 种 苗 组 的培育 中起 重要 作用 。草莓 是较 耐 低温 的植 物 , 根 系 和地 上 部 的最 适 生 长 温 度 分 别 为 1 ~ 0 ,0 5 2 2 ~
荔潺 务鳞 蚕篓 缝培 够叛 蒸 能诫 下 ,
来文 国 汪 芳 童建 新
( 州 市 农 业 科 学研 究 院 生 物 技 术研 究 所 , 江 杭 州 3 0 2 杭 浙 10 4)
草 莓组 培快 繁技 术 是确 保 种质 纯 度 , 少病 虫 减 害 , 大 良种 面积 的有效 方 法 。但 是组 培苗 是 在 恒 扩
草莓组培
9、网纱大棚内繁殖。草莓病毒的传播主要 靠蚜虫、飞虱等虫媒传播。把无病毒苗放入 网纱内繁殖可防止蚜虫等传播病毒。网纱大 棚内土壤要经过严格消毒,并注意定期喷施 杀蚜虫药。网纱大棚内育苗与苗圃育苗大体 一致。
8、病毒鉴定和检验。草莓无病毒苗的鉴定检验 手段是采用小叶嫁接法、蚜虫接种鉴定法和电子 显微镜检测法。利用电子显微镜检测草莓病毒比 前两种更直观,而且速度快。其方法是利用负染 色法及超薄切片法处理待测叶片,然后在电子显 微镜下观察,如果被测叶片中含有较多病毒颗粒 子,可被直接观察到。经检验确认无毒的草莓苗 移入网纱大棚进行繁殖。
4、室内培养。培养室要求干净清洁,室内装有紫外线杀 菌灯,每天要对室内进行消毒,以防污染。培养温度2028℃,最适温度25℃,相对湿度70%,光照强度10002000勒克斯,每日光照10小时左右。
5、继代培养。每培养25-30天,培养瓶内的小植株就会分 出3-5个小植株,把这些小植株分出放于继代培养基内培 养;过20-30天后又会长出小植株,如此反复进行继代培 养,增加繁殖系数。 6、诱导生根。根据生产需要可在1-2月份集中一批苗子 生根。草莓试管苗生根很容易,有的在继代培养基上便 可生根。或者在培养基中加入0.5毫克/升的LBA,经30天 左右便可长出6-10条长约2-3厘米的小根。
7、温室驯化。把生好根的小苗经光照锻炼7-10 天,从试管内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入事 先准备好的营养土内,使其逐渐长大发出5-6片新 叶的过程称为驯化。驯化用的营养土要求土质以 疏松的沙土掺入少量有机质。移栽后要浇透水, 支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湿。驯化温度以15-20℃, 前两周空气相对湿度80-100%,第三周开始短时 间放风,放风强度逐渐加大,至移栽后第四周可 去掉覆盖物。根据情况每天或隔天喷水一次,保 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为宜。驯化一般需2-3个月即 可移出。经病毒鉴定,确认无毒后放入网纱大棚 内繁殖。
草莓的植物组织培养
草莓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草莓(Fragaria spp.)为重要的浆果植物,•栽培分布很广,其总产量在浆果类中仅次于葡萄,居世界第二位。
草莓果实柔软多汁,含丰富的糖、酸、矿物质,维生素等。
•草莓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酒等。
其颜色鲜艳,是良好的配餐食品。
草莓繁殖容易,结果早,收效快。
尤其是近年的促成栽培,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使草莓的成熟期大大缩短,从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6月份,都有新鲜草莓上市,填补了水果的淡季市场。
(1)形态特征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呈半平卧丛状生长,根系为须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
草莓的茎呈短缩状,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地上短缩茎节间极短,节密集,其上密集轮生叶片,叶腋部位着生腋芽。
地下短缩茎为多年生,•是贮存营养物质的器官,也可发育成不定根。
匍匐茎是草莓的特殊地上茎,•是其营养繁殖器官,茎细,节间长,一般座果后期发生。
•叶属于基生三出复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当年生新茎上总叶柄部与新茎连接部分,有两片托叶顶端膨大,圆锥形且肉质化。
离生雄蕊20~35枚。
雌蕊离生,呈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数目从60~600不等。
•花序为二歧聚伞花序至多歧聚伞花序。
果实为假果,主要是花托膨大肉质化形成,瘦果以聚合果形式生于花托上。
果实成熟时果肉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2)生物学特性草莓根系在土壤温度达到2℃时开始活动,在10℃时开始形成新根,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秋季温度降低到7~8℃时生长减弱。
春季气温达5℃时植株开始萌芽,茎叶开始生长。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耐荫。
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颜色深,花芽发育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反光照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叶柄及花序柄细。
叶片色浅,花朵小,果实小,着色不良。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加上植株矮小,而叶片则较大,因此蒸发量大。
在整个生长季节,叶片几乎都在不断地进行老叶死亡、新叶发生的过程,叶片更新频繁。
这些特点,决定了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
草莓组培研究进展
草莓胚状体形态发生的影响因素任忠祥*辽宁省建昌县农济局蔬菜生产办公室,辽宁建昌125300摘要:胚状体的诱导在植物转基因、突变体筛选、植物品种改良、优良种质的无性繁殖、人工种子生产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全面掌握草莓胚状体诱导及再生技术,本文根据近几年来草莓胚状体形态发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草莓胚状体形态发生的因素,从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方式与环境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草莓胚状体形态发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草莓胚状体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草莓;胚壮体草莓属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多年生草本小浆果,分布范围较广,产量居世界小浆果之首,草莓果实色泽鲜艳,香气浓郁,柔嫩多汁,酸甜爽口,营养丰富,素有“小浆果之王”的美誉。
草莓既可鲜食也适于加工成多种产品,是当今七大水果之一。
草莓组织培养以往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去病毒(薛光荣,1990)、快速繁殖(苟桂珍,1987)和种质冷藏(柯善强,1986)等方面,当今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因工程的迅速开展是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植物细胞转化系统的建立为基础的。
国内对草莓离体培养与再生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及植株再生率都较低,影响了草莓体细胞胚状体的应用(如:人工种子,转基因受体等)。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影响草莓体细胞胚状体诱导及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培养方式与环境等方面。
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人进行草莓胚状体培养研究提供依据,为草莓基因工程的开展提供受体。
1植物体细胞胚的分化方式植物组织培养中从各种器官、组织外植体,以及悬浮培养的细胞和原生质体都可以形成类似合子胚的结构,但它们与合子胚起源不同,因此称为不定胚或胚状体,由体细胞发生的胚状体称为体细胞胚。
Sharp(1980)把体胚发生方式概括为两种:一是从组织或细胞直接发生,不经过愈伤组织了;二是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再分化为体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取材。
每年的6-8月,选择植株生长健壮,匍匐茎充实,尖端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取其茎尖或花药,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2、消毒。
材料取来修整后用纱布包好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2-4小时(以茎尖为例),然后进行表面消毒。
先用70%酒精漂洗半分钟,然后用0.1%的新洁尔灭浸泡15-20分钟,再用0.1%的升汞(氯化汞)消毒5-8分钟,最后用1-2%的过氧乙酸消毒1分钟。
每次都要用无菌水冲洗3-4次后再进行下一次消毒。
整个消毒过程都应在超净工作台内完成。
3、接种。
接种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接种前要先用酒精灯对接种用具(镊子、接种针、接种架等)消毒自然放凉。
先用镊子一层层的剥去茎尖外的幼叶和鳞片,然后在解剖镜下找到生长点(可带1-2个叶原基)用接种针挑出生长点(小于0.5毫米),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封好瓶口,置于培养室内培养成小植株。
4、室内培养。
培养室要求干净清洁,室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每天要对室内进行消毒,以防污染。
培养温度20-28℃,最适温度25℃,相对湿度70%,光照强度1000-2000勒克斯,每日光照10小时左右。
5、继代培养。
每培养25-30天,培养瓶内的小植株就会分出3-5个小植株,把这些小植株分出放于继代培养基内培养;过20-30天后又会长出小植株,如此反复进行继代培养,增加繁殖系数。
6、诱导生根。
根据生产需要可在1-2月份集中一批苗子生根。
草莓试管苗生根很容易,有的在继代培养基上便可生根。
或者在培养基中加入0.5毫克/升的LBA,经30天左右便可长出6-10条长约2-3厘米的小根。
7、温室驯化。
把生好根的小苗经光照锻炼7-10天,从试管内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入事先准备好的营养土内,使其逐渐长大发出5-6片新叶的过程称为驯化。
驯化用的营养土要求土质以疏松的沙土掺入少量有机质。
移栽后要浇透水,支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驯化温度以15-20℃,前两周空气相对湿度80-100%,第三周开始短时间放风,放风强度逐渐加大,至移栽后第四周可去掉覆盖物。
根据情况每天或隔天喷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为宜。
驯化一般需2-3个月即可移出。
经病毒鉴定,确认无毒后放入网纱大棚内繁殖。
8、病毒鉴定和检验。
草莓无病毒苗的鉴定检验手段是采用小叶嫁接法、蚜虫接种鉴定法和电子显微镜检测法。
利用电子显微镜检测草莓病毒比前两种更直观,而且速度快。
其方法是利用负染色法及超薄切片法处理待测叶片,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被测叶片中含有较多病毒颗粒子,可被直接观察到。
经检验确认无毒的草莓苗移入网纱大棚进行繁殖。
9、网纱大棚内繁殖。
草莓病毒的传播主要靠蚜虫、飞虱等虫媒传播。
把无病毒苗放入网纱内繁殖可防止蚜虫等传播病毒。
网纱大棚内土壤要经过严格消毒,并注意定期喷施杀蚜虫药。
网纱大棚内育苗与苗圃育苗大体一致。
快速繁殖草莓秧苗比其他方法有许多优点:采用无毒材料培养的秧苗无病毒,生长健壮,叶片浓绿,可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繁殖快,对新品种的推广有利,解决了新品种材料少、在生产中推广速度慢的问题。
快速繁殖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进行。
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可工厂化育苗,根据生产需要为生产提供种苗。
现把组培草莓种苗的方法和技术简要介绍给广大草莓种植者。
1.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由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有机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组成。
首先配制基本培养基,包括微量元素、有机物质、蔗糖(3%)、琼脂(0.6%)等。
为调节被培养物的生长和分化,还需加入细胞分裂素和其他生长素,如6-苄氨基嘌呤(BA)0.25毫克/升、吲哚丁酸(IBA)0.5~1.0毫克/升、GA3(赤霉素)0.1毫克/升等,组成MS培养基。
配好后装入三角瓶或试管,经高压消毒后备用。
2.采取茎苗:在6月份选取刚扎根的匍匐茎苗,对茎苗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是,剥去茎苗外面的叶片,用肥皂水洗干净,再用自来水冲洗一小时。
在无菌条件下,用70%的酒精漂洗10分钟后,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7~8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使接种材料无细菌和真菌。
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无菌条件下剥取茎尖生长点0.5毫米,接种到上述已配好的培养基上,每个培养瓶可接种5~7个茎尖。
接种后,在26℃的恒温、光强2000勒[克斯]、每天光照6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3.初代培养:对刚接种到培养基上的匍匐茎尖进行培养,使茎尖分生组织分化出芽和无根小植株。
在培养基上加入有利分化的激素,成为分化培养基。
茎尖经30天以上的培养,一个茎尖能分化出数个无根小植株。
4.继代培养:把已分化好的新芽转入到新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繁殖,使新芽不断增殖,加速生长。
3~4个星期后,可获得30~40个腋芽形成的芽丛,芽丛中有的抽生新茎,并有正常叶片。
经过多次继代培养,使增殖的数量达到一定要求,再把无根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上培养,促进生根。
5.生根培养:生根培养时要撤去BA,即去掉了细胞分裂素类的激素,增加生根培养激素,如吲哚丁酸(IBA)等。
生长在这种培养基上的无根植株不再增殖,在每株无根苗基部生出许多不定根,可得到成批完全小植株。
6.移植:在把试管苗种植到土壤里以前,可先将其培养在无菌土壤中,或在盛有由蛀石、草炭、锯末等基质组成的培养土的小塑料盆中进行培养。
培养时,应将试管苗放在温室中,温度保持在20~25℃为宜。
为了保持湿度,以利于试管苗成活,移植后的14天内要用薄膜遮阴,待外界气温适合时,再移植到田间培植。
要注意防治蚜虫等虫害,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可喷两次50毫克/千克赤霉素,促进抽生匍匐茎。
新抽生的匍匐茎苗为原种苗,经多次、多量繁殖,即可获得成批生产用苗。
以国外引入和国内自己培养的新优草莓品种丰香、盛港及美国6号等为试材进行组织培养繁苗试验,总结出草莓的组培苗生产、驯化和移栽等系列的技术体系,不仅能快速培养出大量脱毒种苗,而且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组织培养技术1、培养程序和培养基5--6月于晴天的下午在健壮、无病的草莓刚抽出的匍匐茎上取茎尖,大小为0.3--0.4mm,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用于草莓茎尖培养诱导芽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6-BA0.5mg/L,NAA 0.2mg/L,蔗糖30g/L,琼脂粉6.5g/L,pH值调至5.8--6.0。
在草莓茎尖的扩大繁殖阶段,采用MS培养基附加6-BA 0.5mg/L、NAA 0.01mg/L。
扩大繁殖主要是将丛生苗分块即每5--7株切成一块,转入继代培养基。
在转苗过程中,去掉原生叶片有利于新苗分化,在扩大繁殖中随时清除愈伤组织,有利于新苗增殖和生长。
诱导生根培养基用1/2MS附加不同浓度IBA。
试验表明:以IBA 0.1mg/L的浓度处理的生根率最高,为100%,平均根条数为2.4条。
不加TBA及IBA浓度超过0.2mg/L,多数苗都是先于苗基切口处产生愈伤组织,随后在愈伤组织上分化生根,致使成活率大大降低。
2、操作技术要点及培养条件(1)灭菌与接种预处理为了灭菌彻底,常把接种材料先进行湿润处理,使灭菌剂能顺利地渗入材料。
可用多种湿润剂,我们采用的是75%的酒精,湿润的时间为半分钟至1分钟。
灭菌处理在草莓组织培养中常用灭菌剂的种类很多。
我们曾用过次氯酸钠10%水溶液(含有效氯0.4--0.5%),浸泡接种材料10--15分钟;次氯酸钙(漂白粉),用其饱和上清液,浸泡接种材料15--30分钟;过氧化氢10--12%水溶液浸泡10--20分钟;新洁尔灭5--10%水溶液,浸泡10--15分钟;升汞0.1%水溶液,浸泡8--10分钟。
其中前4种灭菌剂对接种材料比较安全,但因灭菌时间较长,常常使接种材料的外层氧化变褐,以致影响培养效果。
升汞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但浸泡时间稍长会造成接种材料中毒。
因此,在草莓组织培养中,如把握好时间,升汞是应用较多的灭菌剂。
灭菌后的接种材料,要用无菌水充分清洗,通常要换水3--5次。
接种以培养无病毒苗为主要目的的草莓组织培养,所接种的茎尖材料很小,在接种时首先要求准确熟练地剥取茎尖生长点,并使用固体培养基比较适宜,接种时应注意不能将整个茎尖埋入培养基中。
培养基须用1--1.1大气压热压灭菌20分钟。
从材料接种到生根苗长成,这期间的培养温度一般应稳定在25±2℃。
每日光照12小时,光强以2000Lx为宜。
培养室温度在18--26℃范围内,瓶苗可以正常生长及发根,但在28℃以上时,绿苗普遍变黄,生根率降低,根尖发黄老化,幼苗易产生玻璃化现象。
组培苗的移栽技术1、移栽技术试管苗的苗龄为15天,主根长1.5cm左右,白色无须根,移栽成活率可达90%--100%。
移栽前要将培养瓶从培养室中取出置于自然条件下,打开瓶盖进行透气锻炼。
24小时后,从瓶中取出幼苗,清除干净根部及根颈处的培养基,栽入苗圃或穴盘中进行驯化。
基质可采用经过灭菌处理的腐熟的锯木屑或腐叶土,也可采用经过灭菌处理的由蛭石与珍珠岩按体积计以1:1比例配成的混合物,或园土与煤渣按体积计以2:1比例配制成的混合物。
2、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关键选择不定根直接生自茎基,根多且粗壮,叶片在3片以上,叶大、厚、深绿的生根苗,成活率普遍较高。
栽培基质要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掺拌灭菌,用煤渣作基质时,还要用0.2%冰乙酸中和使碱性降低。
移栽时采取“深栽浅埋”。
深栽就是在移栽时根要栽得深,浅埋的标准是使小苗的根颈与土表平齐,或略高于土表。
注意控制光照与温度、湿度。
小苗移栽后,放在温室内或塑料拱棚内培养,温度控制在15--20℃,湿度维持在80%左右为宜。
同时由于刚移栽的小苗茎杆脆嫩,应尽量采用喷雾状浇水,水量也不宜过大,落干后再喷。
遮光50%,一周后,可逐渐增强日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