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生物真题专题汇编0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A.B.C.D.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

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推测正确的是()A.a<b,且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B.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该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C.将该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会略微膨胀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小3.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A.A B.B C.C D.D4.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5.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

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水稻不需要Ca2+而排出,结果浓度变大SiO的载体多于Mg2+载体B.水稻4-4SiO需求量较少C.番茄对4-4D.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有选择性6.某同学将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B.质壁分离过程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C.若将蔗糖溶液的浓度加倍,则质壁分离及复原所需时间会缩短D.若将蔗糖溶液改为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7.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撕取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图像甲),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并观察(图像乙)。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真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真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真题汇编2023年1、(2023·湖北)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

以下需要借助膜上载体蛋白进入细胞的实例是()A.水进入根毛细胞B.乙醇进入胃壁细胞C.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D.K 逆浓度梯度进入根毛细胞【答案】D【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蛋白质的协助,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A、水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不需要载体蛋白,A 错误;B、乙醇进入胃壁细胞为自由扩散,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B错误;C、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D、K+在逆浓度梯度下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故选D。

2、(2023·湖北)食物进入口腔中会引起唾液分泌量的增加。

唾液腺细胞内的淀粉酶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吐【答案】D【分析】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方式,该方式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需要消耗能量,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详解】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唾液淀粉酶运出细胞的方式是通过胞吐过程实现的,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2023·湖南)将人的红细胞放入高浓度的NaCI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发生了皱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皱缩的红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B.红细胞在皱缩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失水C.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D.在红细胞皱缩过程中,细胞质浓度逐渐升高【答案】A【分析】渗透作用是水分子等溶剂分子从低浓度一侧扩散到高浓度一侧的现象。

高中生物知识清单(新课标人教版)0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答案)

高中生物知识清单(新课标人教版)0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答案)

高中生物知识清单(新课标人教版)【0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知识结构二、知识填空1.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如果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渗透的方向就是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

(P62) 2.对于水分子来说,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即水分子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壁,细胞壁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伸缩性比较小。

(P63)3.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胞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把它看做一层半透膜。

(P63)4.观察质壁分离实验采用成熟的植物细胞为材料,如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

5.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

(P65)1.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类。

(P65)2.有些小分子物质,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如氧和二氧化碳。

甘油、乙醇 、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也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像这样,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

(P66)3.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这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

这种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

(P66)4.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考点一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考点二 被动运输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新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3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新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3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2.利用电化学梯度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可以“逆势”转运——如图所示,也可以“顺势”转运— —如小肠上皮细胞通过Na+浓度梯度提供的能量同向吸收葡萄糖。
二、常见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类型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实例
O2、CO2和甘油、脂肪酸、性激素、乙醇等脂溶性小分子、水(通过磷脂双分子 层进出细胞膜)
(1)初始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S1溶液浓度大于S2溶液浓度,则单位时间内S2→S1的水分子数 多于S1→S2,表现为漏斗管内液面上升。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图中存在液面差Δh,此时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因为液面高的一侧 形成的压强会阻止水分子由低浓度溶液一侧向高浓度溶液一侧渗透。
知识拓展 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 将植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中,细胞会先失水,发生质壁分 离。但由于K+和N O可3 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即将植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后,K+和N O3 就会进入细胞,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会使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蔗 糖等溶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故质壁分离后不会发生自动复原。
三、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 1.结合模型判断


①:顺浓度、不需转运蛋白→自由扩散。 ②④:顺浓度、需转运蛋白→协助扩散。 ③⑤:逆浓度、需转运蛋白和能量→主动运输。 ⑥:经囊泡进入细胞→胞吞。 ⑦:经囊泡排出细胞→胞吐。 2.结合运输条件判断 首先根据大分子(如蛋白质)、颗粒物(如病菌)、神经递质的分泌等,判断运输方式是胞吞或胞 吐。根据气体分子(CO2、O2)和脂溶性物质(甘油、脂肪酸、性激素、乙醇等),判断运输方式是自 由扩散。如若不符合,再结合“方向”“能量”“转运蛋白”判断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 输。

专题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0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0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2024北京,13,2分)大豆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被酶解后,可获得原生质体。

以下对原生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备时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可再生出细胞壁D.失去细胞全能性答案 D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制备原生质体时,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A正确;原生质体最外层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原生质体可再生出细胞壁,形成完整的植物细胞,C正确;原生质体仍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仍具有全能性,D错误。

2.(2024山东,4,2分)仙人掌的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等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

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B.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低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D.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答案 B 植物细胞失水时,细胞液中的水会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从而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A正确;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单糖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糖,溶质物质的量浓度降低(内部薄壁细胞降低更快),引起细胞液浓度变小,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高,B错误;当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与内部薄壁细胞相比,外层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小而易与细胞膜分开,更易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外层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单糖(葡萄糖)可转移到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干旱环境下合成多糖的速率加快,可促进外层细胞单糖的转移,进而促进光合作用中对单糖的生成,D正确。

3.(2024湖南,14,4分)(不定项)缢蛏是我国传统养殖的广盐性贝类之一,自身存在抵抗外界盐度胁迫的渗透调节机制。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大串讲 专题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解析版)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大串讲 专题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解析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梳理.逐个击破】1.水进出细胞的原理:(1)水进出细胞方式:被动运输(2)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①两溶液之间具有半透膜;②两溶液具有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低渗溶液:细胞吸水膨胀;高渗溶液:细胞失水皱缩;等渗溶液:细胞维持正常形态。

例1:人体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现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体环境中,下图为一段时间内红细胞的变化示意图,该图说明的问题是( )。

A.水分容易进出细胞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C.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D.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分析题图,不同盐浓度下红细胞吸水或失水多少不同,其中,放入蒸馏水中的红细胞因吸水过多会涨破,放入浓盐水中的红细胞因失水过多皱缩,均导致红细胞失去功能,可知,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D项符合题意。

故选D(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材料: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液泡有颜色便于观察,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黑藻是高等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和大而清晰的叶绿体,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条件: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有浓度差。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为全透性。

例2:下图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图,其中①②表示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关系,③表示细胞结构,则①②③处依次是( )。

A.>、<、原生质层B.>、<、原生质体C.<、>、原生质层D.<、>、细胞膜【解析】利用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分析:植物细胞失水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吸水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①是>,②是<,③是原生质层。

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讲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讲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情分析】考查内容: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分是本专题重点考查的内容。

命题规律:考题中多以图像分析或实验分析形式进行考查,选择题、非选择题都有出现。

考查趋势:(1)多以文字选择题呈现。

(2)常与细胞的分子组成相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新教材新增考点要重视。

物质的跨膜运输依然是考查重点。

【易错辨析】1.渗透作用的方向:低浓度溶液至高浓度溶液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获得具有中央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2)原理①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就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②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清水,植物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3.只有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无液泡的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在死亡后无法复原4.被动运输:由高浓度至低浓度,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5.主动运输:由低浓度至高浓度,包括主动运输6.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①图1表示的运输方式可以为自由扩散,该方式只收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的影响,浓度差越大,自由扩散的速率越大②图2表示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这两种方式都受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和载体数量的影响。

图中P点之后,物质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是载体的数量(2)氧气浓度①图3表示的运输方式可以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这两种运输方式都不消耗能量,不受O2浓度的影响②图4表示的运输方式可以为主动运输。

图中O2浓度为0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为0,其原因是细胞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限制因素是载体的数量(3)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及膜的流动性进而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7.胞吞和胞吐不是跨膜运输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其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差或由ATP提供。

山东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_基础集训含解析

山东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_基础集训含解析

第二单元细胞的生存与增殖专题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考向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渗透作用(1)考查内容:一是通过对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分析,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如2020山东,3的C项);二是通过图解或表格比较、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考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和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能力;三是通过模型建构过程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命题规律:命题时常常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或结合物质运输模型,用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所学知识点。

(3)命题趋势:预计在2022年高考中,试题将聚焦在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这一视角,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解细胞是如何运输物质以满足自身需求的(1)归纳记忆常见物质运输方式的实例和判断方法,建立起生命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运用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比较各种跨膜运输的特点,构建外界因素对物质运输影响的模型,加深对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理解。

(3)分析质壁分离和渗透作用的应用等有关问题,培养利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关注生产生活实际并学以致用的习惯水分进出细胞的原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影响因素物质进出细胞的判断【真题探秘】命题立意①命题特点通过几种可能实验结果的分析,考查渗透作用这一核心概念,试题设计既有知识点的综合,也有知识点的延伸和迁移。

②核心素养试题通过实验分析考查科学探究素养中的结果分析、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演绎与推理等要素。

解题指导①审题关键题干所给的关键语句是“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这说明叶细胞与外界溶液只进行水分子的渗透作用,从而将考查点固定在“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上。

②易混易错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也就是渗透压,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必备知识①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相等时,细胞失水量和吸水量相等,处于动态平衡。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生物 专题0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含解斩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生物 专题0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含解斩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生物专题0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2019•全国卷II•T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 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 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答案】C【解析】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说明即H+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对比②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A 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 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C错误;由①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

2.(2019•天津卷•T3)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

激活蛋白水解酶有两条途径:①由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启动;②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启动。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一、选择题1.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

它能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厌氧型真核生物B.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排出体现了细胞膜结构特点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会威胁其生存D.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不受影响2.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图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的细胞可能死亡B.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D.水分子能从②进入③,也能从③进入②3.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A.A B.B C.C D.D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抗体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①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②变形虫吞食草覆虫③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④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5.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

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水稻不需要Ca2+而排出,结果浓度变大SiO的载体多于Mg2+载体B.水稻4-4SiO需求量较少C.番茄对4-4D.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有选择性6.生长在干旱、含盐量高的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液泡细胞液中溶有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中Na+具有的作用是()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B.为细胞提供能量C.维持细胞正常的pH D.调节细胞液浓度7.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

生物高考总复习(选择性考试)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生物高考总复习(选择性考试)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不同外界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变化分析 将植物的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物质的量浓度为 0.3 mol·L-1 的蔗糖溶液和 0.5 mol·L-1 的尿素溶液中,原生质 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随时间变化 如图所示,分析如下:
(1)曲线 A 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细胞略膨胀,但是由 于细胞壁的存在,原生质体的体积不能无限膨胀。
解析:甲、乙两种植物的块茎切成形状、大小相同的 细条,分别置于质量浓度为 0.3 g·mL-1 蔗糖溶液中,细胞 发生失水,因此细胞的原生质层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A 项正确;由图看出甲细胞失水较多,因此推知甲植物细胞 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B 项正确;4 min 时,细 胞仍在失水,因此 4 min 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 的渗透压,C 项错误;8 min 时失水量不再变化,水分子 跨膜运输进出细胞达到平衡,D 项正确。
3.将动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能发 生渗透作用。(×)
提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放入一定浓 度的外界溶液中,能够发生渗透作用。
4.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 核。(×)
提示: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 胞质。
5.无机盐离子都是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 提示:无机盐离子可以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如静息 状态下,神经细胞 K+外流。 6.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植物细胞失水的进行,细胞 的吸水力逐渐增大。(√)
流动性
D.处于氯化铵溶液中的红细胞溶血时间最长可能与红 细胞无法吸收 Cl-和 NH4+有关
解析:甘油、乙醇、丙酮的运输与膜上载体蛋白的数 量无关,A 项错误;乙醇和丙酮溶液中红细胞吸水的速度 大小关系为丙酮>乙醇,B 项正确; 红细胞对各种物质 的吸收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项错误; 处于氯 化铵溶液中的红细胞溶血时间最长说明红细胞吸收 Cl- 和 NH+4 的速率较慢,D 项错误。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一、选择题1.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h内液泡中水没有通过细胞膜排出细胞外C.2~3h内物质A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D.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2.图甲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细胞膜的结构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都是逆浓度梯度运输B.在无氧环境中,图甲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C.图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膜D.图乙中A、B液面一定不会发生改变3.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囊泡运输离不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B.细胞内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全部通过核孔进行C.线粒体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没有运输O2的载体D.温度影响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不影响O2的跨膜运输4.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B.葡萄糖进入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红细胞的方式不同C.体温的变化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没有影响D.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5.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图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的细胞可能死亡B.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D.水分子能从②进入③,也能从③进入②6.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

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水稻不需要Ca2+而排出,结果浓度变大SiO的载体多于Mg2+载体B.水稻4-4SiO需求量较少C.番茄对4-4D.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有选择性7.下列有关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用龙胆紫对细胞染色后,观察到的现象更明显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会更加明显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8.下图为同一细胞在同种溶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最终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所处的溶液浓度最小B.图c中1处的溶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C.图c细胞放入清水中就一定能复原D.图中细胞液浓度大小为a<b<c9.下图A中有两个相同的渗透装置,装置1中盛有溶液a,装置2中盛有溶液b,溶液a、b都为蔗糖溶液(蔗糖无法通过半透膜),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 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B.图B中的5、4、6相当于图A中的2C.图B中的7与图A中的2通透性不同D.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10.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A.结构完整的细胞核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易于观察的大液泡1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12.将同一红色玫瑰花瓣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讲解专题2-3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讲解专题2-3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2-3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考情分析】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2.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3.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通过分析不同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归纳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和特点,理解细胞内的物质运输与能量供应的关系。

通过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核心素养分析】生命观念:理解细胞内物质运输与能量供应的关系科学思维:分析不同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归纳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特点;模型与建立:建立渗透作用的实验模型科学探究:设计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社会责任:根据渗透作用和物质运输的原理指导灌溉和施肥【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渗透作用(1)概念: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

(2)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②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平衡。

【易错辨析】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比较a.区别:半透膜是无生命的物理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载体蛋白的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吸收的选择性。

细胞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

b.共性: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生物大分子通过。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①原理②现象a.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就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清水,植物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①不同植物对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②同种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

2024广东高考生物10年真题章节练--专题三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2024广东高考生物10年真题章节练--专题三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专题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一细胞的吸水与失水1.(2022湖南,10,2分)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

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l浓度≥0.3 mol/LB.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D.若将该菌先65 ℃水浴灭活后,再用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答案 A 图中,甲组用0.3 mol/L NaCl溶液处理后,原生质体表面积都有增大,未引起质壁分离,故该菌的细胞质浓度≥0.3 mol/L,但细胞质浓度不止与NaCl有关,细胞质中还有葡萄糖、氨基酸、其他离子等,A错误;乙、丙组分别用1.0 mol/L和1.5 mol/L的NaCl溶液处理后,原生质体的表面积都小于前一阶段葡萄糖处理后的表面积,说明细胞均发生了质壁分离,且处理解除后均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正确;该菌正常生长和吸水后细胞体积均会增大,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C正确;该菌65 ℃水浴灭活后,原生质体失去选择透过性,再用NaCl溶液处理不会出现渗透作用,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D正确。

2.(2022浙江6月选考,11,2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B.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C.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胀(涨)破D.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答案 A 能发生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是有活性的,A正确;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增大,B错误;丙图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体积有所增大,但由于细胞壁的限制,细胞不会涨破,C错误;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错误。

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乙、丙中均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溶液之间均用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隔开,一段时间后达到渗透平衡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如图所示,h1>h2,在达到平衡后,甲、乙、丙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丙>乙D.无法确定2.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 cm的鲜萝卜条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的溶液中:0.3 g/mL的蔗糖溶液、0.3 g/mL的KNO3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且在20分钟时用清水处理各组材料,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伸缩性小,限制其胀大NO;,吸水能力增强B.15分钟后,b组萝卜条才开始吸收K+、-3C.在实验开始的10分钟内,b、c两组细胞均通过渗透作用失水D.15分钟时,在c组萝卜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3.在室温(适宜)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在t1时仍处于质壁分离状态B.细胞在t2时吸水能力最大C.外界溶液可以是KNO3溶液D.若降低温度,比值为3时对应的t2应左移4.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5.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6.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撕取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图像甲),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并观察(图像乙)。

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甲、乙、丙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象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代表的运输方式可以是协助扩散B.图乙代表的运输方式可以是胞吞或胞吐C.氧浓度变化对图中甲、乙代表的运输方式均有影响D.图丙可代表红细胞或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2.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其中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可来自ATP的水解,也可来自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蛋白①参与的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载体蛋白③的作用是使细胞排出K+C.载体蛋白③具有运输的作用D.溶质分子甲进入细胞可能与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有关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多种,其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①可表示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运输B.图②可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腌制糖醋蒜时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可用图③表示D.图②、③达到最大运输速率后的限制因素相同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C中均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溶液之间均用半透膜隔开,一段时间后达到渗透平衡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如图所示,h1>h2,在达到平衡后,A、B、C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A.A=B=C B.A>B>CC.A>C>B D.无法确定5.“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破伤风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B.红细胞吸水涨破是“膜流”现象的典型例证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与“膜流”无关D.“膜流”现象说明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6.细胞中的酶与代谢密切相关。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在一只U型管底部中央放置了不允许二糖通过的半透膜(对单糖的通透性未知);将U形管左侧和右侧分别倒入等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在U形管的两侧同时滴入等量的麦芽糖酶溶液;观察右侧液面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液面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半透膜的通透性B.液面可能会一直升高至一定高度后停止C.液面可能先下降后再上升至一定高度停止 D.该实验可用来验证酶的专一性7.下列有关物质运输方式的几点说法,错误..的是()A.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B.胞吞和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D.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无机盐离子也可以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8.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A.结构完整的细胞核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易于观察的大液泡9.下图是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2024年新高考版生物1_03-专题三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2024年新高考版生物1_03-专题三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其质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5种溶液浓度的大小关
系为
,A细胞液浓度
(填“>”
“=”或“<”)B细胞液浓度。
解题导引 分析B植物,将其置于丙溶液中细胞吸水最多,其次是戊溶液; 甲溶液中B植物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说明甲溶液与B植物细胞液浓度 相等;乙、丁溶液中B植物细胞失水,则乙、丁溶液浓度大于B植物细胞液 浓度,且乙溶液中细胞失水最多,则乙溶液的浓度最大;因此5种蔗糖溶液 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丙<戊<甲<丁<乙。以丁溶液为例,处于丁中的A植物 失水量多于B植物,因此两种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A<B。
运蛋白数量有限(协助扩散);图丁为转运蛋白的数量有限。图丁中Q点所
需能量可由无氧呼吸供应。
创新篇
创新一 离子泵
例1 Na+-K+泵又称Na+-K+ATPase,位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其结构如图 A所示,其转运机制如图B所示。动物细胞内含有多种溶质,如果没有Na+K+泵将Na+泵出细胞,那么水分子将因渗透压而顺浓度梯度通过水通道蛋 白①大量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吸水膨胀。人的红细胞膜上含有丰富的水通 道蛋白,如果用Na+-K+泵的抑制剂乌本苷对其进行处理,红细胞将吸收大 量水分子。
高考 生物
新高考专用
第二单元 细胞的代谢
专题三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基础篇
考点一 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一、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渗透作用 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 2.产生条件:具有半透膜,且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3.渗透方向: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的,但最终呈现的结果是从相对含 量高(即低浓度溶液)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即高浓度溶液)一侧渗透(以溶 剂为水分子为例)。

2024年生物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2024年生物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专题03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1.(2024.河北. 1)细胞内不具备运输功能的物质或结构是()A. 结合水B. 囊泡C. 细胞骨架D. tRNA 【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物质运输。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详解】A、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不具备运输功能,A正确;B、囊泡可运输分泌蛋白等,B错误;C、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错误;D、tRNA可运输氨基酸,D错误。

故选A。

2.(2024.江苏. 7)有同学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 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将撕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再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B. 用低倍镜观察刚制成的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多呈长条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C. 用吸水纸引流使0.3g/mL蔗糖溶液替换清水,可先后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 通过观察紫色中央液泡体积大小变化,可推测表皮细胞是处于吸水还是失水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壁分离”。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

方法步骤:(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2019•全国卷II•T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答案】C【解析】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说明即H+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对比②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C错误;由①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

2.(2019•天津卷•T3)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

激活蛋白水解酶有两条途径:①由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启动;②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启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水解酶能使磷酸二酯键断开B.钙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细胞C.细胞色素c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关D.细胞编程性死亡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答案】D【解析】蛋白水解酶能使蛋白质的肽键断开,生成氨基酸,A错误;钙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植物细胞,B 错误;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促进[H]和O2结合,生成水,C错误;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D。

3.(2019•浙江4月选考•T9)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

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答案】C【解析】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但红细胞无细胞壁结构,故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选项错误;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水分子进出细胞膜达到动态平衡,而不是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选项错误;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甚至导致涨破,C选项正确;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扩散,D选项错误。

4.(2018•全国Ⅰ卷•T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答案】A【解析】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能吸收无机盐,但无机盐需以离子形成存在,所以N2不能直接吸收利用,A 错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可以被根系吸收,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根系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引起“烧苗”现象,D正确。

5.(2018•全国Ⅱ卷•T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

6.(2018•全国Ⅲ卷•T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答案】D【解析】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

7.(2018•北京卷•T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答案】B【解析】一般Na+内流时属于协助扩散,Na+外流时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二氧化碳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B正确;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需要消耗能量,不是自由扩散,C错误;胰岛素是通过胞吐被分泌出细胞的,D错误。

8.(2018•浙江卷•T17)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答案】C【解析】甲状态时,水分子仍然通过跨膜运输进出细胞,A错误;甲→乙变化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其内在的原因是:结构①所示的细胞壁的伸缩性比②所示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小,B错误;乙→丙表示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变化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所致,C正确;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因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不会破裂,D错误。

9.(2018•海南卷•T6)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MgSO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Mg2+和SO42-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B.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C.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D.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答案】A【解析】Mg2+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A错误;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形成离子后,才能被根吸收,B正确;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C正确;降低温度会降低膜的流动性,进而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D正确。

10.(2017•新课标Ⅱ卷•T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下降后上升,所以该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复原。

0~4 h内细胞发生自动复原,说明物质A能进入细胞,A错误;0~1 h内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原生质体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所以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等,B错误;2~3 h内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细胞吸水,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正确;0~1h内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D错误。

11.(2017•江苏卷•T22)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答案】BCD【解析】蔗糖分子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运输,水解后形成单糖,通过单糖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运输,速度加快,A正确;图示单糖通过单糖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B错误;图中蔗糖运输不消耗能量,单糖顺浓度梯度运输也不消耗能量,故ATP合成抑制剂对其没有影响,C错误;蔗糖属于二糖,不能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D错误。

12.(2017•海南卷•T9)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D.甲物质和H 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答案】B【解析】具有大的液泡的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在失水,此时,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B错误。

水分子跨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正确。

细胞壁是全透的,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D正确。

13.(2017•海南卷•T6)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