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职官

合集下载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官僚统治的方式之一、职官制度是指国家根据不同的职责和地位,对官员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官职,从而形成官员的等级体系和官员的晋升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是通过举行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

职官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早期的职官体系主要是建立在世袭制度的基础之上,贵族子弟通过世袭成为官员。

但到了秦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职官制度出现了重大变革。

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统一全国官制,规定了12个等级的职官,并实行培植替代制,世袭制逐渐淡化。

随着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古代中国的官僚制度进一步完善。

西汉时期,制度化的官僚体系逐渐形成,设立了中央官署和地方官署,实行了举荐制和考试制,官员的选拔和晋升开始与功绩和才能挂钩。

到了隋唐时期,官员的选拔制度更加完善,科举制度开始得到重视。

唐朝实行了明经科举制度,为进士科举、明经科举、明经进士科举和明经进士解元科举制度等。

明经科举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经义知识,是普通士子参加的科举考试,能够通过明经科举考试的候选人可以进入州县官,并且可以晋升到朝廷的公务员。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形成并发展成熟。

宋朝的科举制度非常严格,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每次考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科举考试成为了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也使得官僚阶层的选拔更加公正和公平。

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的出现使得中国文人阶层成为了政治统治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奠定了文人士子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同时,科举制度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经典和文学作品,使得文人们热衷于研究文化和文学。

然而,科举制度也有一些问题和弊端。

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过于注重经义和文学,导致官员普遍缺乏实际才能和管理能力,严重制约了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发展。

同时,科举制度也使得读书人成为社会的精英,削弱了军事和实际技能的重要性,不利于国家军事实力的提升。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

古代文化常識(職官、科舉)設官分職,太古亦有之,傳說伏羲氏以龍紀(因神龍負圖而得祥瑞),故以龍命官(春官為青龍,夏官為赤龍,秋官為白龍,冬官為黑龍。

中官為黃龍)。

共工氏以水紀(受水瑞),故以水命官。

神龍氏以火紀(受火德),故以火命官(春官為大火,夏官為鶉火,秋官為西火,冬官為北火,中官為中火也),黃帝受雲瑞,故以雲命官(春官為青雲,夏官為赤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但唐堯以前官所治者為天事,唐堯以後,官所治者為民事,夏商周三代沿襲古制,至周為最備。

《周禮》保存了完整的西周設官分職的制度。

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天官以塚宰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六十三,地官以大司徒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七十八。

春官以大宗伯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七十。

夏官以大司馬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六十九。

秋官以大司寇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六十六。

冬官以大司空為行政長官,此篇在漢時就失傳了,其屬官不可考,就上述五官來看,就有346個官職。

可見其建制之全。

六官分掌邦治(天官)、邦教(地官)、邦禮(春官)、邦政(夏官)、邦禁(秋官)、邦土(冬官)。

唐時中央各部就有仿《周禮》六官的味道,見頁876表。

秦漢以後,對三代官制有所沿襲,也有所更革。

由於歷代建制不同,其設官分職的情況就不盡相同,所以不可能作詳細的講解,只講一些與閱讀有關的一些職官方面的常識。

教材按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階勳爵三個方面介紹,我這裏仍然是作提示性的講解。

一、中央官制中央是與地方相對而言的,古代的中央即朝廷,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秦以前為王),但皇帝不是官,《說文》對“官”字的解釋是:“史(吏字之誤)事君也。

”官是事奉君上的人,帝王是被事奉的對象,故不算官之列。

古代的官是由皇帝任命的,中央機構的官員更是如此。

中央機構分首腦機構、行政部門、監察彈劾機構、文史機構、內務機構等。

1.首腦機關秦代以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組成首腦(中樞)機構,丞相分左右二丞相,古人尚右,故右丞相位在左丞相之前。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科举是一种选拨官员的制度,而科举考试的官职对于官员的身份和地位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科举官职及其分类,以及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举官职分为两类,分别是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中央官职是指在朝廷中服职的官员,地方官职则是指在地方政府中服职的官员。

首先是中央官职。

其中最高级别的官职是九品中正(九品以上均为贵族),九品中正是指名列九品官员之首的中央官员。

其下分别是八品、七品、六品、五品、四品、三品、二品和一品。

一品官员是最高级别的中央官员,除了一品官员外,其他官员的级别又可以按照等级分为正品、副品、从品、宣品和散品。

九品中正及九品以下的官员,主要负责各种行政事务和管理工作。

他们可以担任朝廷的重要官职,如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

而一品官员则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他们通常担任重要的决策职位和监察职位。

如宰相,辅助皇帝处理朝政,掌握政权;都察院大学士,负责对朝廷及地方官员进行监察;三公等。

除了中央官职,古代中国还设有地方官职。

地方官职主要是负责具体的地方行政管理和治安维护。

根据不同的地方行政级别,地方官职可以分为府、州、县、乡等不同级别。

府级官员一般由京官担任,具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

而地方官员则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晋升。

科举考试对于官职的选拔至关重要。

在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不同的等级科举考试,才能晋升到下一个更高的官职。

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经义考试和策论考试。

经义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而策论考试则主要考察考生对时事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考生通过多次科举考试的选拔,最终可以晋升到不同的官职。

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官职不仅决定了官员的身份和地位,还决定了他们在朝廷和地方政府中的权力和责任。

高级官员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大的权力,可以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

而低级官员则主要负责具体的行政工作和管理任务。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四:科举、官职1、科举汉代:征辟(bì)和荐举制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叫“孝廉。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

东汉220年,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曹芳时,司马懿当国,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

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朝时这种制度被废止。

隋唐以后:科举制。

考试内容:八股文(时文、制艺)。

同年;考试后,同榜录取的叫“同年”。

明清时代科举情况:院试(童试)乡试(秋闱)会试(春殿试(廷试)闱)时间每年一次三年一次,常在秋季八月三年一次,乡试后第二年春三月三年一次,会试后。

初为五月,后定在四月二十一日地点府、州或县省城礼部初:天安门后:保和殿应考者儒生、童生秀才、监生举人贡士主考者省提督、学政、知县皇帝派主考礼部主持皇帝主持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外,主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同左同左策问录取后获称号、等级、授官生员(或称庠生,俗称秀才),考中秀才后才叫“进学”,进学前统称童生。

举人(前五名称经魁,第一名称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举人可任知县、教职、学官。

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统称进士。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前三名叫状元、榜眼、探花。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状元:又称殿元、鼎元。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

职官与科举

职官与科举

门下省——东台、鸾台、黄门省(唐)
唐代宰相办公处: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中书”)
B.宰相名称有所改变:
中书监、中书令——内史令、内书令(隋);
右相、凤阁令、紫微令(唐)
尚书令——不置,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è)
侍 中——纳言(隋);左相(唐)
C.唐宰相变化(“同平章事” “内相” “ 翰林学士承旨 ” “ 内
明: 废除中书省及丞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 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成立内阁。后来这些 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 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清初仿明制,设内阁。但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 “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
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 “东宫”。王妻称“后”。
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 国和邑是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 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 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 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 寮”、“太史寮”。
魏晋以后:①中领军、中护军②中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为 全国最高军事统帅;都督诸州军事为地方高级武官。 ③权位最 高的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有代表皇帝亲征之 意。
武官
隋唐:隋及唐初沿南北朝时期实行府兵制。中央禁军设十六 卫(唐十六卫)。唐改“总管”为“都督”。都督带使持节 的,称节度使。中唐以后,朝廷组成新的中央禁军共十个: 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势力最强,中设护 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为禁军统帅) 、左右神武军、左右神 威军,各置大将军、将军,龙武、神策、神武等六军各加置 统军。

科举职官

科举职官

秦:左丞相、右丞相(中丞相) 汉武帝前:丞相、左右丞相 汉武帝后:尚书令 东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隋唐:三省长官并为宰相 宋:“政事堂”、“中书门下”(平章事、参 知政事)
明:设立文渊阁为内阁,入阁大学士号称 “辅臣” 清:康熙“南书房行走” 雍正以后“军机处”
秦汉九卿 ①奉常(太常)掌宗庙礼仪,其属下有太 史令掌天象历法,太医令掌医疗,博士掌 经学传授; ②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其属下有大 夫掌议论,有谒者掌引见传达; ③卫尉掌宫门警卫; ④太仆掌皇帝车马,兼管全国的马政; ⑤廷尉为全国最高司法官;
16 93 114
《宝祐四年登科录》: 是科录取进士601人。 其中官僚出身184人, 平民出身417人。
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升职: 【擢】 【除】 【拜】 【征】 【举、辟】 【陟】 【升】 【迁】 降职: 【谪】 【去】 【黜】 【贬】 【左迁】 调动、调迁: 【调】 【徙】 【转】 【放】 【出】 【革、削、免、罢、废、夺】革职、罢职或停职。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 A.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行政体系。 B.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 C.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 D.地方权力分散。 E.中央控制地方官任免、监督、考核。
国君
各个时代的国君称谓: 夏、商、周:“后”、“王”、“天子”、 “天王”。 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 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皇帝”称谓的确定及使用年代:秦开 始称“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
府、州、县、卫设立的学校,一般称为郡 县学,也称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 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别称庠生、 秀才、博士弟子员,俗称秀才。这是功名 的起点。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称童生 试或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 段,应试者称童生。生员分三等。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和科举》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和科举》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和科举》(一)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二)科举1.汉代实行征辟制和察举制(1)征辟制: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 清代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的中央辅政制。一方面,清
仿明制,改内三院(秘书院、弘文院、国史院)为内阁;另 一方面,皇帝选亲信组成亲自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协助皇 帝处理政事。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在此基础上设立军机处, 掌管相要。
精品课件
2、中央各行政机构
❖ 秦汉时期中央各行政机构的长官叫九卿:①奉常 (太常)掌宗庙祭祀和各种礼仪;②郎中令掌管官 廷侍卫;③卫尉掌管宫门近卫兵;④太仆掌管皇帝 车马;⑤廷尉掌司法,是最高法官;⑥典客管理诸 侯及少数民族来朝事宜;⑦宗正管理皇族事务;⑧ 治粟内史管理租税赋役;⑨少府掌管官廷总务。
舜帝画像与传位于儿子夏启,形成了夏商时期的王位的世袭 制度。
❖ 周代,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紧密 结合,形成了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和世卿世禄制。 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平民百姓“面朝黄 土背朝天”,与政治几乎无缘。
❖ 秦代废除了世袭制,采取官俸制度。选官不问出身, 量才录用,实行俸禄制度,在官有俸禄免官则无。 官吏有任期,子孙无特权。
书仆射、中书令和侍中同为宰相。唐高宗后以“同平章事” 为宰相。
❖ 宋代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
相。另设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文武大权。
❖ 元代以中书省为宰相府,中书令常以太子兼任,实际的宰
相职务是左右丞相、平章政事。
❖ 明代,沿袭旧“三公”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都督府、
御史台三大机构,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后撤消中书 省,增设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精品课件
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精品课件
❖ 科举即分科举士,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 选拔官员的制度。
❖ 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5 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5年)举行最 后一科进士考试。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的科 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 刻的影响。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期能选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官员,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

在古代中国,科举官职一般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后所任职的官员。

大致可以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

首先是进士,进士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官员。

进士考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难的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入国家高级机构和高级官府。

进士分为三元及第、二元及第和一元及第,其中以三元及第的称号最为荣耀。

其次是举人,举人是中级别的官员,也是科举制度的关键环节。

举人考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出将来可以进士考试的人才。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官或地方机构中的中级官员。

再次是秀才,秀才是科举制度中的低级别官员,称为“擢用”。

秀才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县级机构中的文职官员或者做为地方教育机构的教员。

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级机构中的低级官员或者地方教员。

除了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还有一些特殊的官职可供选择。

比如,庶吉士是进士考试中考取九十余名次的考生,他们负责撰写文章和作为皇帝的谋士。

翰林院士和编修是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负责起草、校勘和编撰重要文件。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人有着极大的特权,不但可以享受权利和财富,还能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荣誉的增加。

科举官职也被认为是社会成功和家族荣耀的象征。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科举考试只重视文化学识,对于才艺和实践能力并不关注,导致文人专制和功利思想的滋生。

其二,科举制度存在贪污腐败、买官卖官等问题,使得人才选拔不公平。

其三,科举制度的存在妨碍了社会的流动与发展,使得社会阶级固化,阻碍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总之,古代中国的科举官职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官职一般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以及一些特殊的官职。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1.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秦王朝,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称“始皇帝”。

此后,皇帝便成为历代君主的名称。

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后,才废止。

2.天子:旧称统治天下的帝王为“天子”。

商称帝,周称王,秦以后称皇帝。

《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中的“天子”与“可汗”互文,则为古代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丞相:“丞”与“承”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意旨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始置于战国,为百官之长,是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根据皇帝旨意,综理全国政务。

又称为相国。

清代则专指任大学士者。

4.御史大夫:秦、汉时为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

战国时称御史,为记事兼纠察的职官。

西汉时为三公之一,丞相缺位时,往往以御史大夫代理,相当于副丞相。

汉武帝临死前,曾任命桑弘羊为御史大夫。

后改称大司空。

魏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参掌中枢机密,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遂废。

5.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其他各国的“相”。

又,明清时也称知县为令尹。

6.枢密院:封建时代的官署,始建于五代。

宋朝时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和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两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

明代废除。

7.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长官分别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令。

按唐制,三省同为最高国务机构,一般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实际上是三省长官共同负责的中枢机构。

8.中书省:魏晋时始设。

是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在唐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行政的总汇。

9.门下省:东汉时始设侍中寺,晋朝称门下省。

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有封驳之权。

10.尚书省:东汉时始设。

唐代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明清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科举官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官职是由朝廷任命的。

官职从低到高,可分为九品官、六部官和九卿等。

九品官:九品官是指从九品中正到九品左右丞等职位。

九品官大多是地方上的官员,管理城市、乡村、兵部等部门。

六部官:六部官是指从正五品卿到正九品员外郎等职位,六部官负责朝廷的各个行政部门,分别为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户部。

九卿:九卿是指从御史中丞到殿中侍御史等职位,九卿是朝廷最高级别的官员,负责监察朝廷的各个部门。

科举:科举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科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课举、会试和殿试。

课举:课举是科举制度的第一步,也是选拔人才的第一层筛选。

凡是有志于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首先要通过课举考试,获得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课举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会试:会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二步,也是选拔人才的第二层筛选。

凡是通过课举考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考试。

会试考试一般在省级城市进行,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等。

会试由主考官负责,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步,也是选拔人才的最后一层筛选。

凡是通过会试考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考试。

殿试考试在京城进行,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诗文等。

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亲自主持。

在殿试中表现优秀的考生有机会被授予功名。

官职与科举的关系:总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官职科举是重要的制度,它不仅是选拔人才的途径,也是晋升官职的通道。

官职和科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了解官职科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翦伯赞:释《儒林外史》中提到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

翦伯赞:释《儒林外史》中提到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

翦伯赞:释《儒林外史》中提到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释《儒林外史》中提到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翦伯赞《儒林外史》中涉及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的地方很多,这在作者当时的人看来,是用不着解释的。

到了现在,事过境迁,就需要作一些简单的说明了。

《儒林外史》的作者把他所叙述的故事,都假托是明朝的,实际上这部小说中所描写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都是清朝的。

明清的科举制度和官职名称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有某些细节上略有差别,因而并不妨碍作者的假托。

现在我们按照清朝的科举制度和官职制度来说明《儒林外史》中所描写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我想这是符合作者所描写的内容的。

首先说到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关联着这个王朝的教育制度和铨选制度。

因为科举制度是当时的地主阶级子弟走上政治舞台的一条狭窄的通道,在这条通道的一端是一些揣摩八股文章的读书人,在它的另一端则是相应于各级功名的各级官职。

前者与教育制度有关,后者与铨选制度有关。

如果要详细地说明清朝的科举制度,需要很大的篇幅,而且也没有必要。

在这里,我只想结合《儒林外史》中关于科举活动的描写,予以扼要的说明。

清朝的科举制,扼要地说来,可以归纳为三级考试。

第一级是院试,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亦即最高一级,包括三种考试,即会试、复试和殿试。

此外还有一次朝考。

在院试以前,有两次预备考试:县试与府试。

县试由知县主持,录取后,再经过一次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及格者称童生。

以后,知府将一府的童生名册呈送学院,予以考试,谓之院试。

院试及格,一个童生才可以取得生员俗称秀才的称号。

院试在府城或直隶州的治所举行。

主持考试的官员,南京、北京称学院,各省称提学道,简称学道,亦称学政,俗称学台,又称宗师。

《儒林外史》第二回所说的周学道,第七回所说的范学道,第二十九回所说的学台以及第四回所说的宗师,都是指的主持院试的,目员。

学道或学政的任期是三年,在任期内,学道必须依次到他所属各府、各直隶州主持两次考试,谓之“按临”。

科举官职职位表

科举官职职位表

科举官职职位表三公三公是指太尉、司徒、司空,是古代中央政府最高级别的官员,共同主持中央政府的行政事务。

在科举制度中,三公并不是直接负责科举考试的官员,而是朝廷中地位崇高的长者,被尊为“师长”,以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影响和教导士子。

九卿九卿是指九个高级官员,分别是太常卿、光禄卿、太仆卿、廷尉卿、大鸿胪卿、宗正卿、太府卿、卫尉卿、太史卿。

他们是中央政府各个部门的首长,分别负责各自的政务,并在科举考试中担任主考官。

侍中侍中是皇帝的近臣,主要职责是“掌出纳帝命,传达诏旨”,即传递皇帝的命令和旨意给其他官员。

在科举制度中,侍中虽然不直接参与考试,但有时会代表皇帝向考生传达一些指示和要求。

中书令中书令是中央政府的秘书机构——中书省的负责人,主要职责是掌管朝廷的机要事务,起草和传达皇帝的诏令,并负责朝廷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在科举制度中,中书令会根据皇帝的旨意起草和发布有关科举考试的诏令和公告。

尚书尚书是中央政府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分别掌管着各个部门的行政事务。

在科举制度中,尚书负责组织和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科举考试的顺利进行。

司马司马是中央政府负责军事的官员,主要职责是掌管军队的指挥和调度。

在科举制度中,司马并不直接参与考试,但会代表皇帝对军队进行慰问和安抚。

中书舍人、门下舍人、国子监祭酒这三个职位都是与科举考试相关的官员。

中书舍人和门下舍人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低级官员,主要负责文书档案的管理和传递工作。

国子监祭酒则是太学的负责人,负责教授学生儒学经典和文化知识。

在科举制度中,这些官员会协助中书令和侍中等高级官员进行考试的组织和管理。

高中语文:官职科举类文常

高中语文:官职科举类文常

官职、科举类文化常识微专题1.晋侯、秦伯围郑。

(《烛之武退秦师》)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2.毋内诸侯。

(《鸿门宴》)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此处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左尹:楚国官名。

又有右尹。

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

4.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鸿门宴》)都尉:秦汉时期重要的高级武官。

都尉一职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

西汉时期, 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并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

东汉后渚B尉的地位不断下降,到魏晋时期渚B尉的品级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之间,总体地位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5.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孔雀东南飞》)丞:封建时代多为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

6.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左迁:贬官,降职。

犹言下迁。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宋代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J后世沿用之。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 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司马:官名。

相传商代已置,掌管军政和军赋,职权大小不定。

汉武帝时,为掌管军事之职。

隋唐时是州郡太守的属官。

7.谪居卧病涪阳城。

(《琵琶行》)谪: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远地区,如谪迁、谪降、谪戍、谪居和贬谪等都指贬官。

8.名属教坊第一部。

(《琵琶行》)教坊:唐高祖时置内教坊于禁中,其官吏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

武则天如意元年,改为云韶府,以宦官为使。

玄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不再属太常寺。

科举制度,明朝中央制度及官衔

科举制度,明朝中央制度及官衔

科举制度,明朝中央制度及官衔科举制度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

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

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生”,第一名为“会元”,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

贡生有几种,蒲松龄是“岁贡”,又叫“挨贡”。

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

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蒲松龄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

儒学训导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

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一个中学副校长了。

1.乡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举人”,第一名为“解元”;2.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生”,第一名为“会元”;3.殿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或“殿元”。

4.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

明朝中央制度及官衔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3、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02职官、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02职官、科举

15
▪ 唐朝继承前代“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 的传统,实行举送责任制。国子监、州、 府长官要对举状负责。唐朝法律规定,不 论妄举人才还是埋没人才,举主都要受处 分。
2021/3/10
16
科举程序
▪ 童试: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 资格,先要参加童试,童试三年内举行两 次。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 “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 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
2021/3/10
2
▪ 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的制度。汉 高祖下过求贤诏,汉文帝也曾下诏察举贤良 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又诏令天下察举 孝廉和茂材。茂材就是秀才,据说后因避东 汉光武帝讳才改称茂才的。汉昭帝以后,举 士包括多方面的人才,东汉承袭旧制。一般 说来,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 盛。但是东汉桓帝、灵帝以后,“举秀才, 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可见当时的察 举已经很滥了。
科举
2021/3/10
1
▪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条很重要的选官之道, 便是“养士”。国君和贵族公子常常把有学 问、有才干的人供养在自己身旁,并随时从 这些人中选取适当的人才,派任官职。当时 的所谓“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 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门下各有食 客数千人,成为各国政府都很重视的力量。
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
求仕。 2021/3/10
9
▪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 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 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 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
2021/3/10
10
▪ 通常认为,“雁塔题名”之举始于唐中宗神龙 (705-707)时。据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云:

古代科举制度职官及民间称谓

古代科举制度职官及民间称谓

古代科举制度职官及民间称谓古代科举制度、职官及民间称谓(上)平常我们在乡村祠堂、府第民居以及族谱中所见到地方官员和儒学生员的称谓与地方志的《科目表》和《职官志》中所记述的正式称谓不尽相同。

如明明是贡生,在祠堂和府第中却上“进士”匾,又如“外翰第”,连当今的史学教授亦弄不清是何种官员的府第,这种民间的奇特现象,今人难以释读,其实这类世俗的称谓,在《儒林外史》这类书中却很易找到。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办法主要有世袭制、推选制和考试制。

世袭制为历代王朝沿用,帝王对皇族实行分封,并给予世袭的权利;同时也为奖励功臣,封爵世袭(这种封爵有一定的期限)。

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推选人才的做法,汉代定有察举制度,推举优秀人才,经皇帝策问,按等第授官,魏晋南北朝定有九品官人法、将地方人才分为九品,品第成了门第高低的同义词。

从隋开始推行进士、明经二科考试,以后逐渐演变成科举制度。

唐代进士考文辞,明经考经术,应试者由地方官推荐,称秀才、举人。

考试由礼部主持,考试得中后称进士,第一名为状元,另有探花之名。

进士不能直接授官,还要到吏部再考。

白居易考中后当了秘书省校书郞,不过正九品,韩愈因为吏部考试不中,当不上官。

唐代还有制举,由皇帝主持,名目繁多,宋元时期也设科考试,到了明清,科举制度才正式定下来。

一个读书人,从小就要攻读四书五经的八股文,将考试视为当官的正途,经过考试取得功名,称为“中式”,在没有当上官时,读书人要参加数十次以至数百次考试,从童生到进士要经过四道大关。

由童生考生员(秀才)是第一道考试。

未进官学的读书人,不论是十几岁的少年还是八九十岁的老翁,一律称为童生,又称为儒童。

由童生考生员,要经过三道关卡,即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在当地县城举行,县试由县教谕和县官主持,合格者可参加州、府考试,州、府考试在当地州、府举行,由州学正、府教授和知州、知府主持,合格后参加院试,一般也在州、府举行,考试由省学政亲自主持,考中者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是跨入仕途的第一台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汉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