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雅致”课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本单元教材编排说明分数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和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

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关。

而比的初步知识,则要用到分数和除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 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 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比的意义,能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值得强调的是: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对学生来说是数学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另外,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它经常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

由于理解困难,学生往往依靠记忆题型来解决问题,这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应用题以及分数除法的估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sixth-grade students have already learned about fraction addition, subtraction, and multiplication in previous units. They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fractions and are able to perform basic operations with fractions. However, they may find itchallenging to apply these skills to problems involving division of fractions. In addition, students may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and skills in this area, so teachers need to be aware of their individual needs and provide appropriate support.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和合作,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并能够自主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分数的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加深学生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并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讲授法,讲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实际问题的例子。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3.操练(15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认识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认识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三单元《分数除法》认识
目录
1、教材分析 2、教材习题分析 3、教师用书分析 4、单元课时备课简案(部分) 5、参考资料
三.《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一、教材说明 1. 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 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 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 值与化简比,及其比的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和学生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 直接的联系。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 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方 程的技能有关。而比的初步知识,则要用到分数和除法 的一些基础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数 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 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 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 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六. 关于练习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的一些基本概念作出判断。 练习后,应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 第2题,可以先计算出得数再连线,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 连线。 第3题,应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通过交 流了解其他算法。其中乘除和连除运算,可以统一转化 为乘法,再一起约分。两个分数的和(差)与一个数相 乘,可以用分配律计算 第4题,可以把冰的体积看作单位“1”,设为x dm3, 列方程得(10/11)x=30。也可以把分数看成比,即水与 冰的体积比是10∶11,已知10份是30 dm3,求11份, 算式是30÷10×11。 第5题,同第4题类似。 第 6题,是分数乘除法的综合应用问题。可以分步列式, 也可列出一个方程。如:设猫每分钟跳x次,依题意得方 程16x=500×(2/25)。 第7题,是有关比的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第8题,是把24小时按5∶3分,其中24小时是一个隐蔽 条件。 第9题,要求学生写出3个吨数的比并化简。化简时,可 以把每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议 教学时,可以先针对探究的需要,进行一些 (4/5)×(1/2)之类的口算练习,然后出示例 题的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 的纸,自己试着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 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折纸方法、计算过程及 其算理。通常学生能够想到两种折纸方法 和相应的算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数形结合, 对照不同的折法,讲清楚两种计算方法的 异同。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难点:能用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56÷1035÷31516÷204039÷26师:说一说,你在计算中如何尽量避免错误的产生?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2.23小时有()个13小时,1小时有()个13小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谁能举例说明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计算分数除以整数?(指名回答)师:分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那么它能不能用于其他类型的分数除法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新的类型的分数除法——整数、分数除以分数。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例2。

师:已知什么?(已知小明和小红各自的时间和对应的路程)师:问题求什么?(求谁走的快些)师:求谁走得快些?就是比较什么?(就是比较谁的速度快)师: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2÷2356÷512)2.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师:23里有几个13?23小时走了2km ,能不能求出13小时走多少千米?(23里有2个13,求13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用2km÷2,即2km ×12。

)师:2km÷2得到的1km ,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是线段图上的哪一段?师:1小时里有几个13小时,能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了吗?2×12×3=2×32=3(km)学生观察:2÷23=2×12×3=2×32=3。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具备了分数乘法、分数加减法的知识基础,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是,由于分数除法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对其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同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太会运用分数除法,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操作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实例、练习等。

2.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教学内容。

3.练习题: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想把苹果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分数除法的规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第3课时)》主要讲述了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律。

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本课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于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导致运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及运算方法。

2.如何将分数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利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除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实例讲解等内容。

2.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如分数卡片、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明有2/3的苹果,小华有3/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每个人能吃到多少苹果?”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用实例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讲解1/2 ÷ 1/3 = 1/2 × 3/1 = 3/2。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倒数的认识2.分数除法的计算3.问题解决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3.使学生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并掌握模型、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一)主要变化除了把“倒数”从“分数乘法”单元移过来和把“比”的内容另设单元以外,本单元还有两个较大的变化。

1.删去“分数除法意义”的相关例题。

考虑到学生对整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熟悉,修订后的教材不再单独设置有关“分数除法意义”的例题,只在相关练中进一步巩固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增加两类“问题解决”。

第一类是和倍、差倍问题(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干系”是以“几分之几”的方式出现的)。

在这类问题中,有两个未知量,这两个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干系也有两个。

例如,第41页例6中,两个未知量分别是“上半场得分”和“下半场得分”,两个数量干系分别是“上半场和下半场共得42分”和“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

解决时,能够设其中一个未知量为x,利用其中的一个数量干系,用代数式透露表现出另一个未知量,再利用另一个数量干系列出方程。

设的未知数不同,列代数式和列方程所依据的数量干系不同,列出的方程也完全不同。

例如,本例就可以够列出如下一些方程。

设其中一个未如果设上半场:x分如果设下半场:x分知量为x用代数式透露表现下半场:(42-x)下半场:x分上半场:(42-x)上半场:2x分出另一个量分(依据“下半场分(依据“下半场(依据“全场得得分是上半场(依据“全场得得分是上半场42分”)的一半”)42分”)的一半”,即“上半场得分是下半场的2倍”)列出方程42-x=x或x+x=42x=(42-x)2x+x=42x=2(42-x)(依据“全场得或42-x=2x (依据“全场得(依据“下半场42分”)(依据“下半场42分”)得分是上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或“上的一半”或“上半场得分是下半场得分是下半场的2倍”)半场的2倍”)虽然这些方程之间能够通过变形互相转化,但其背后的思考角度是各不相同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单元教材内容和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

主要内容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前面学生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

例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解方程的技能有关。

通过本单元的学生,一方面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掌握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为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比和比例、百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3.使学生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并掌握模型、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三、例题分析(一)倒数的认识编排意图1.使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讨论等活动,归纳规律,引出倒数的定义。

突出“互为倒数”的含义。

2.通过找倒数的活动,学会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且归纳总结出三种情况:求分数的倒数;求整数的倒数;1和0的倒数问题。

倒数的认识例题1讲解处理1.让学生经历计算、观察、讨论、归纳规律的过程。

先出示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计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提出问题(每一组中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在讨论中,学生通过听、说、辩评这几个环节的实施,归纳它们的共同规律,看看每一组算式中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倒数”的定义。

2.剖析概念的本质属性。

揭示出“倒数”的定义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几个关键点:乘积为1;两个数;互为倒数。

3.总结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找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找整数(0除外)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1.1 教材内容介绍第3单元《分数除法》,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分数的除法运算。

这个单元主要包括分数相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相关的练习和应用。

1.2 教学目标•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熟练掌握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2.1 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在分数除法中,被除数为一个分数,除数和商都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学生需要理解分数除法的定义,即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商。

2.2 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在分数除法中,除法运算的步骤与整数除法类似,需要进行乘法的倒数、化简和约分等操作。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策略建议3.1 知识铺垫在教学分数除法之前,可以通过复习分数、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

3.2 渐进式教学在教学分数除法时,可以采用渐进式教学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可以先从整数除法的例子开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四、教学活动设计4.1 案例分析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加深他们对分数除法的理解。

4.2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分享对分数除法的认识和解题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方法5.1 日常检测设计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每节课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通过日常检测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5.2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和表现,评价他们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指导和纠正。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和运算方法,同时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数除法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第1课时)》主要介绍了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需要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分数除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程度。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分数除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总结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分数除法的综合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分数除法》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的教材内容之一。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关于分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分数除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1. 分数除法的概念分数除法是指两个分数相除的运算,涉及到分子、分母的相除。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分数的除法运算,掌握分子除以分母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一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如,当分数相除时,应将分数化为乘法,再进行求解。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计算技巧。

3. 分数除法的应用分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例如在厨房烹饪、商业贸易等方面。

在本单元中,教材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引导学生将分数除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指导建议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和练习。

通过操练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举例、练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3. 重视知识点的巩固和扩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点的巩固和扩展。

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还要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反馈与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估。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它不仅涉及到分数的运算,还涉及到除法的运算。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除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对于新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由于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包括实例、图片、动画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向学生介绍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引导他们发现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除法的运算练习,巩固他们对分数除法的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分数除法的应用;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以及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具体编排1. 分数除法例1 (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教材采用了整数与分数对比,乘法与除法对比的方式,揭示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首先由整数乘法的实际例子“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有多重?”引入整数乘法,同时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得出两个相应的除法算式。

然后将其中的100g改成kg,引出一个分数乘法算式和两个分数除法算式。

使学生看到这些问题无论涉及整数还是分数,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做一做”让学生根据已知的分数乘法算式,直接写出两个相应除法算式的商,旨在通过练习,巩固对分数除法意义的认识。

例2 (教学分数除以整数)通过折纸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分两个层次教学,先解决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特殊情况,即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看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再引出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一般情况: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看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由此体会到用整数去除分数的分子的方法不是总能计算出得数,通常可以转化成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例3(教学分数除以分数)例题以比较小明、小红两位同学“谁走得快些”引出两种情况。

首先列式的依据是“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与以前不同的是路程、时间由整数换成了分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 分数除法-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 分数除法-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分数除法-归纳总结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乘法、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数除法的应用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加减乘运算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算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如何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等。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如何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内容包括实例、练习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除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呈现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的运算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分析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分析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分数除法知识,确保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三单元的相关练习题,包括同分母分数除法、异分母分数除法的运算,以及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根据课堂所学,尝试编写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并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3.结合教材中的拓展内容,思考分数除法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撰写一篇短文,分享你的心得体会。
2.介绍异分母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通分和约分的概念,并掌握如何将异分母分数除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除法。
3.讲解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整数除法应用于分数除法运算。
4.结合教材,展示分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按比例分配、数据统计分析等,让学生认识到分数除法的实用价值。
1.学生在分数除法运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如对运算规则的掌握、异分母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等,教师需针对这些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波动,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拓展性练习题,如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数据分析等,提高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个性化指导,关注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进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分数除法的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7.反思总结,培养习惯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分数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掌握分数运算的关键。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分数除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对分数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除法产生困惑,难以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

2.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数除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练习法:通过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2.练习题:准备一份难易适中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实例:小明有2/3千克苹果,将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实际上是乘法的逆运算。

通过例题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巡回辅导,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这些方程之间可以通过变形互相转化,但其背后的思考角度是各不相同的。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并通过不同解法的交流,养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第二类是可用抽象的“1”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材利用修路这一“工程问题”来引入,使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过程。

例如,学生会认为题中缺少解题的信息,此时,教师追问:缺少什么信息呢?学生会回答:不知道公路长多少千米。

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假设公路总长为某个具体的长度,把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加以解决。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发现虽然假设的公路具体长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使学生产生探究原因的欲望。

通过分析,发现不管公路总长是多少,两队每天修的长度分别占总长度的和是不变的,这也是能得到相同结果的内在原因。

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可用“1”来表示公路总长。

教学此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这里不是要系统地教学各类“工程问题”,教学时不要对“工程问题”多变式、深挖掘、广训练。

第二,不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数量关系,只要会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就可以,如“公路的总长÷每天修的长度=需要修的天数”。

第三,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记住结论,尤其不要把列出“1÷(+)”这一最简形式的算式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形成“解题套路”,而是要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技能和策略。

例如,假设的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策略,也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有效方法。

如果学生认为把公路总长假设成一个具体的量来解决更易于理解,要允许学生继续采用这种一般性的解题思路。

把公路总长假设成“1”(而不是1km),需要学生具有更抽象的数学思维。

第四,要结合问题解决,使学生体会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在此例的教学中,要注意体现变中有不变的思想、抽象的思想、模型的思想。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教材特意在练习中编排了运输问题、行程问题、泄洪问题、种树问题,使学生发现:虽然这些问题的现实背景各不相同,但其背后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透过纷繁芜杂的现实情境的表象,找出体现数量之间本质关系的数学模型。

(二)具体编排1.倒数的认识(1)例1。

教材编排了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使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讨论等活动,归纳出它们的共同规律,引出倒数的定义,并用实例突出“互为倒数”的含义。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如果两个数都是分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如果一个是整数,那么另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分母就是该整数,为例1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1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教材先安排找倒数的活动,初步体验找倒数的方法: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在总结求倒数的方法时,要分三种情况:求分数的倒数;求整数的倒数;1和0的倒数的问题。

对于1和0的倒数问题,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可能是1,所以0没有倒数。

2. 分数除法(1)例1。

例1以折纸活动为载体,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先解决分数的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特殊情况;再引出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情况。

第一个问题是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情况,有两种思考方法,方法一是利用整数除法的意义,将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理解并计算;方法二是利用分数的意义,将问题转化为求的来理解和计算。

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个问题,凸显方法一的局限性和方法二的一般适用性。

教材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进而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1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例2。

例2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包括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两种情况。

在解决“谁走得快些”这一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列出两个算式,列式的依据是“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和以前所不同的是路程、时间由整数换成了分数。

由于学生对这一数量关系比较熟悉,所以列出分数除法算式不会感到困难,有利于把教学重点集中于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

理解“2÷”的算理是本例的重点。

教材采用画线段图的直观方式呈现推算的思路:由于1小时里有3个小时,所以可以先求出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即先求出小时走的2km 的一半(即)。

由于有了直观图的支持,降低了学生对2××3中每一部分含义的理解难度,顺利完成从“除以一个分数”到“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的转化。

通过求小红平均每小时走多少路程引出分数除以分数的算式。

由于有了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铺垫,教材在这儿没有呈现线段图,而是通过提问“为什么写成×”,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行阐述算理。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分数除法的一般算法,使学生看到,不管被除数是整数还是分数,不管除数是整数还是分数,只要除数不为0,都可以转化成乘上除数的倒数来计算。

并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一算法。

(3)例3。

本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引出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问题已在“分数乘数”单元解决了,学生在此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既是分数四则运算的综合应用,也为后面学习利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体现了不同的分析思路。

先分步列式,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对于不带括号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既可以从左至右按步骤计算,也可以直接转化为分数连乘后同时约分计算。

(4)例4。

本例是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这类问题是分数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逆向问题。

教材通过问题解决的三大步骤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其中,“阅读与理解”让学生自行分析题意,弄清楚条件和问题,选取有效信息。

在这里,成人体内水分与体重的关系是一个多余条件,需要学生加以辨别。

这类问题如果用算术方法解,较难理解,学生往往难以判断谁是单位“1”,数量关系也较复杂。

因此,教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利用已有知识画线段图,找到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

这样思考问题的思路与相应的分数乘法问题完全一致,只是参与列式的是未知数而已。

“回顾与反思”部分中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是相应乘法数量关系的二次应用。

同时,对有效信息的选取的反思,以及对列方程方法价值的体会,也是反思的重点。

(5)例5。

本例是“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逆向问题,是以例4为基础,把条件稍作改变,形成稍复杂的问题。

用算术方法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不仅需要逆向思考,还要把“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转化为“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比较抽象,思维难度大。

用方程方法解决,可以列出形如的方程,也可以列出形如的方程,前者仍然要经历从“多(少)几分之几”到“是几分之几”的转化,后者只要根据一个数加(减)增加部分等于增加(减少)后的数,就能列出方程。

这样的等量关系,学生容易理解。

因此,教材选择符合学生顺向思维的思路,给出多样化的解题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思考,教材提示“先画线段图看看”,并给出了完整的图示,为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提供直观支柱。

然后得出不同的等量关系,并据此列方程解答。

回顾与反思的目的在于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否合理,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方法可以多样化。

(6)例6。

本例中包括两个未知量,题中给出了这两个未知量之间的两种关系,要求学生根据这样的关系列方程解答。

由于这两种关系中,一种是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另一种是两个量之间的和或差的关系,因此,这样的问题过去被称为“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教材以篮球比赛上、下场得分为素材,引出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这样的问题如果用算术方法解决,需要逆向思考,比较抽象,思维难度大,容易出错,列方程来解决更符合顺向思维。

教材给出了两种解法,区别在于先设哪个量为未知数,然后利用两个量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另一个量。

除了教材上的示例以外,还有其他的列方程方法。

(7)例7。

本例是一类特殊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尝试、分析,找到本质的数量关系,进而解决问题。

本例采用的素材是“工程问题”,但并不是要求学生解决形形色色的“工程问题”,而是要借此让学生经历利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假设、验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让学生体会模型思想。

例题的呈现顺应学生的思维过程。

“阅读与理解”部分在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取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同时,在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题时很自然地产生疑问:道路的总长未知,怎么办?接下来就在“分析与解答”部分,提出思考的方向:如果道路总长是已知的,这个问题就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旧问题了。

那是否可以假设一个长度呢?这就是一个猜想、尝试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通过假设,可以把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复杂的数量关系明显化或简单化。

不同的学生假设的长度不同,又体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化。

四、教学建议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自主学习(1)83×32157×756×31 801×40(2)83×38157×7153×31 801×80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3、自学书上第28页的例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倒数?(2)“互为”是什么意思?(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4、怎样求倒数.【新知探究】小组讨论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53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6=1661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总结提升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2课时分数除以整数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1.2.一、复习准备1.(1)(9+11)×6 (2)75+20÷5(3)100-10×4 (4)80÷(60-40教师:学生计算前提问,上面的每道题含有哪教师:指名四人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回答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二、自主探究(一)1.出示例3(1(2)同桌交流,集体汇报展示有价值的信息。

(3)分组交流,展示思路(2(4(5(6(7)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3学生自己解决,对有困难的少数学生,可小组内交流。

3.引导学生说一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三、自主探究(二)1.出示÷9(1(2(3(4a.÷9÷b.÷9÷c.÷9÷=×÷=×=×=÷= ==×=(5(6)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分数连除的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