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中学八年级下 数学科 导学案2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平行线及其性质;- 掌握平行线与交错线的性质;- 能应用平行线性质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平行线及其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平行线与交错线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难点:- 平行线与交错线的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案、导学案、课件、学生练习册- 学生:学习用具、练习册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平行线的概念: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用直尺和铅笔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并描述它的特点。

2. 探究(30分钟)-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如果平行线与交错线相交,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自行探究并记录下来。

3. 总结(10分钟)- 整理学生的探究结果,引出平行线与交错线的性质,并向学生讲解和确认。

4. 练习(15分钟)- 请同学们打开练习册,完成相关练习题。

5. 拓展(10分钟)- 提出一些与平行线性质相关的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

6. 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在观察和记录中逐渐理解了平行线与交错线的性质,并能够灵活应用于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相互帮助的意识。

然而,在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存在理解上的困惑,需要进一步强化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练习环节的设计,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熟练应用。

八年级数学下册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导学案2(新浙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导学案2(新浙教版)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学习
目标
1.理解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是平方根的意义,并会用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理解配方法并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直接开平方法及配方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理解掌握配方法。
【课前自学 课堂交流】
一、自主探究:(1)x2-9=0(2)x2-3=0;
1.观察上述两个方程的特征:他们都不含项。
2.探讨解方程:x2-9=0由移项得:x2=9∴x=±
∴x=±即x1=,x2=
[思考]:-4x2=16有解吗?为什么?.
[定义]:这种解形如x2=a(a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法。
3.请你仿照例4解下列方程:
(1) x2=0 (2) 3x2-27=0(3)(x+3)2=2
(1) (2) (3)
归纳: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等号的左边为项和项,等号的右边只有。
②等式两边同时加
③用________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课中交流:
1.填空:
(1)x2+8x+=(x+4)2(2)x2-3x+=(x-)2
(3)x2++81=(x+9)2(4)-4x+1=(2x-1)2
(x+)2=
∴x+=± 即x+3= 或x+3=- ∴x1=,x2=
[定义]:如果一元二次方程左边变成一个__________,右边变成一个
_________,就可以用“开平方法”求解。这种方法叫做配方法。
思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等式两边同时加怎样的数呢?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 4.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4.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4.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
1、会用平行线的“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和垂线段相等”的性质。

2、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重点难点重点: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难点:例2及运用同(等)底等(同)高原理进行等积变形
【课前自学课堂交流】
一、
【知识链接】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二、
【知识探究】
已知:直线//,AB//CD,求证:AB=CD证明:
1、性质
1、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几何语言:∵直线//,AB//CD AB=CD()
2、性质
2、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几何语言:
∵直线//, AB=CD()
3、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如上图:线段的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三、
【新知应用】
4、如图,已知//,与之间的距离为,=60,则AB=
5、课本P85课内练习1(2)
6、课本P86作业题
17、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长为16和20,两条较长边之间的距离为8,求两条较短边之间的距离、8、课本P85课内练习
29、(仿例2)如图,三棱柱上、下底面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腰长为10cm、现要将这个三棱柱通过宽为8cm的通道,能通过吗?
10、(选做)如图,直线//,若△ABC的面积为10,则
S△DBC= 、阅读材料:(1)已知四边形ABCD,若把它改成一个以AB为边的三角形,并保持面积不变,可怎么改?请画图说明、(2)已知四边形ABCD,若把它改成一个以AB为一条底边的梯形,并保持面积不变,可怎么改?请画图说明、当堂训练课后作业反思。

八年级下(初二下)数学全册导学案

八年级下(初二下)数学全册导学案

目录序号章节起始页码1 学习目标 22 16.1二次根式 53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154 16.3二次根是的加减295 17.1勾股定理376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537 18.1平行四边形638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899 19.1函数11510 19.2一次函数14311 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18612 20.1数据的集中趋势19513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222 备注学习目标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备注1、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备注2、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备注3、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4、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6、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它们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7、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学习目标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备注8、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9、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10、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11、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12、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13、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1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5、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下)数学导学案目录第一章因式分解1.1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4 1.2.1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一) 6 1.2.2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二)8 1.3.1公式法因式分解(一)10 1.3.2公式法因式分解(二)12 1.3.3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14 1.4 小结与复习16 第一章单元测试卷18第二章分式2.1 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质(一) 20 2.1 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质(二) 22 2.2.1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24 2.2.2 分式的乘方 26 2.3.1 同底数幂的除法 28 2.3.2 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30 2.3.3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32 2.4.1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 34 2.4.2异分母的分式加、减(一) 36 2.4.3异分母的分式加、减(二) 38 2.5.1 分式方程(一) 40 2.5.2 分式方程(二) 42 2.5.2分式方程的应用(一) 44 2.5.2分式方程的应用(二) 46 《分式》单元复习(一) 48 《分式》单元复习(二) 50 分式达标检测52第三章四边形3.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56 3.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58 3.1.2 中心对称图形(续)60 3.1.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62 3.1.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64 3.1.4 三角形的中位线66 3.2.1 菱形的性质68 3.2.2 菱形的判定703.3矩形(一)72 3.3矩形(二)74 3.4 正方形76 3.5 梯形(一)78 3.5 梯形(二)80 3.6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一)82 3.6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二)84 第三章总复习单元测试(一)86 第三章总复习单元测试(二)90第四章二次根式4.1.1 二次根式94 4.1.2 二次根式的化简(一)96 4.1.2 二次根式的化简(二)98 4.2.1 二次根式的乘法100 4.2.2 二次根式的除法102 4.3.1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104 4.3.2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06 二次根式的复习课108 第四章二次根式测试卷110第五章概率的概念5.1概率的概念112 5.2概率的含义 114 第五章概率单元测试1161.1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学习目标:1.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2.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作用.3.通过因式分解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下册 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会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课前自学课堂交流】一、探究新知1、按下列步骤完成操作。

(1)画线段AC,并确定中点O;(2)以O为中点画线段BD,与线段AC交于O;(3)连结AB,BC,CD,DA。

2、上述画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试给出证明。

2、概括新知1、对角线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写出其它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3、应用新知1、已知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试添加适当的条件,使之成为平行四边形。

(1)若AB=CD,则可添加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D∥BC,则可添加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OA=OB,则可添加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在 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个点,G,H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AE=CF,DG=BH、求证: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

DCFGOHEBA4、拓展新知1、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B(1,-1),C(),D(-1,1),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请给出证明。

2、在ΔABC中,AB=6,AC=10,AD是中线,试求AD的取值范围。

学习小结课后作业反思。

课题: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课题: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城北中学“136”导学案——八年级数学(下)编号:1905 班级:姓名:课题: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主备:审核:时间:年月日一、明确学习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2、能较熟练地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熟练地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2、归纳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难点:理解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自主预(复)习(一)自学指导:自学课本91—93,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0分钟)1、如图,比较下面12y x=与122y x=+的图象. 先填空,再总结规律.⑴填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形状都是__________线,122y x=+可以看作12y x=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得到的;⑵规律归纳:①直线y=kx+b(k≠0)的图象是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y=kx+b;②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交于(bk-,0);③对于一次函数y=kx+b(k≠0),当k>0,b>0时,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当k>0,b<0时,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当k<0,b<0时,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当k<0,b>0时,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④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 不相同时,则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当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则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

(8分钟)1、如图,一次函数y=(m-1)x-3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的负半轴相交于点A,B,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B、m<1C、m<0D、m>02、直线y=2x-3与x轴的交点坐标__________,与y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_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__________.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指出它们的共同之处.12,2,22, 2.2y x y x y x y x =+=+=+=-+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

【初中数学导学案】八年级数学初二数学下册全套精品导学案

【初中数学导学案】八年级数学初二数学下册全套精品导学案
(五)作业
(六)反思
第2课时 分式——分式乘除法(1)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分式约分的意义
2、掌握分式约分的方法,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法的运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分式约分的方法,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法的运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的公因式是
(2)因式分解下列各式:
① =② =
③ =④ =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同分母、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同分母、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运算。
二、练习A组:
1、计算:
(1) (2)解:原式 = Nhomakorabea(3) (4)
(5) (6)
(7) (8)
(9) (10)
三、练习B组:
1、计算:
(1) (2)
解:原式 =
(3) (4)
(5) (6)
(4) = (5) = (6) =
7、把分式 中的a、b都有扩大2倍,则分式值( )
(A)不变 (B)扩大2倍 (C) 缩小2倍 (D)扩大4倍
8、当x取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正数?
9、数m使得 为正整数,m的值是多少?
10、式子 的值为整数的整数x的值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1能说出分式约分的意义2掌握分式约分的方法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法的运算二教学重点难点分式约分的方法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法的运算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的公因式是2因式分解下列各式
【初中数学导学案】八年级数学初二数学下册全套精品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16章 分式
第1课时 分式——分式基本性质

初二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初二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初二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第三课时 20.2.2 方差【学习目标】1.了解方差的意义,会用科学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作出评判。

2.经历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的过程,体会现代科技的优越性。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熟练掌握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

【导学指导】复习旧知;1.什么叫做方差?2.如何计算方差?学习新知:弄清方差的计算方法后,探索用手里的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

计算教材P140例1中甲团和乙团的方差,并比较哪个芭蕾舞团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2.计算教材P141练习第2题中甲、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的方差,并比较哪个运动员的成绩更稳定?【课堂练习】数据2,-1,1,3,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数是1 B.中位数是1 C.众数是1 D.方差是12.已知一个样本1,3,2,5,x,它的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多少?【要点归纳】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甲、乙两名运动员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的成绩如下(单位:秒):甲10.810.911.010.711.20.811.010.710.9乙10.910.910.810.811.010.910.811.110.910.8如果根据这10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认为哪一个较为合适?为什么?第四课时 20.2.2 方差【学习目标】1.深化对极差、方差概念的认识。

2.在实际问题情景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导学指导】复习旧知:什么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什么是极差?什么是方差?什么时候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评判一组数据?什么时候用极差、方差来评判一组数据?学习新知:学习教材P141-P142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1.如果考察的总体数量很大时,或者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时,应该怎么办?2.要比较甲、乙两个品种在试验田中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时,怎么办?3.请你亲自动手计算一下甲、乙两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

模式2八年级下册导学案

模式2八年级下册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是指八年级下学期的教学计划,一般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内容等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个八年级下册导学案的范例,供参考:八年级下册导学案教学科目:数学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应用概率思维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够通过概率计算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

教学步骤:1.引入概率的基本概念与定义;2.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3.练习和巩固概率的计算和应用;4.提高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概率问题讨论;5.总结和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概率的基本概念与定义a.随机事件与随机试验;b.样本空间和样本点;c.事件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d.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

2.概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a.频率与概率的关系;b.事件的互斥与独立性;c.事件的并、交、差与余事件;d.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定理;e.事件的排列组合与概率计算。

3.概率的综合练习和应用a.独立事件与条件概率计算;b.排列组合与概率计算;c.维恩图与概率解析;d.概率与统计学的关系。

4.提高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概率问题讨论a.反直觉的概率问题解析;b.概率决策问题讨论;c.概率与风险管理的应用。

5.概率的总结和复习a.概率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归纳;b.概率应用方法的总结和归纳;c.梳理概率的重点和难点。

总体安排:本节课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与定义,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入概率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概率的含义与作用。

接着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通过具体的计算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技巧和应用方法。

在练习和巩固环节中,设计一系列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解题来巩固对概率的理解和运用。

在提高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问题讨论环节中,引导学生思考概率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最后通过总结和复习,让学生对整个概率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以上是一个八年级下册导学案的范例,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和课程要求,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和修改。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二次根式的乘除(二)
一、明确目标
理解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和二次根式的化简,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重点:掌握和应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难点:正确依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自主预(复)习
1.填空:
三、合作探究
1.计算:
观察上面各小题的最后结果,这些二次根式有如下两个特点:
⑴被开方数不含__________;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
四、当堂反馈1.计算:
五、拓展提升
六、课后检测。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 16.1 二次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 16.1 二次

二次根式(二)一、明确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a ≥0(a ≥0),(a )2=a(a ≥0),2a (a ≥0).2、能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和化简。

重点: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用。

难点: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自主预(复)习1、当a >0时,a 表示a 的__________,因此,a __________0;当a =0时,a 表示0的__________,因此,a =__________;就是说a (a ≥0)总是一个__________数。

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4)2=__________;(2)2=__________;(9)2=__________;(3)2=__________;(31)2=__________;(27)2=__________; (0)2=__________.根据以上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填空:22=__________;201.0=__________;2)101(=__________; 2)32(=__________;20=__________;2)73(=__________. 代数式:用基本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__________和表示数的__________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三、合作探究1、由公式(a )2=a(a ≥0),我们可以得到公式a=(a )2,利用此公式可以把任意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⑴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5;32. ⑵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x 2―7;4a 2―11.四、当堂反馈1、计算:⑴(23)2;⑵(35)2;⑶(65)2;⑷(27)2.2、化简:⑴9;⑵2)4(-;⑶25;⑷2)3(-.五、拓展提升1、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222)(b a b a ---.2、已知10361216822=+-+++x x x x ,化简:|6|2)82(2-++x x .六、课后检测。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全册导学案2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全册导学案2

八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教学目录第16章二次根式(9)16.1 二次根式(2)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2)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3)阅读与思考海伦——秦九韶公式数学活动小结(2)第17章勾股定理(9)17.1 勾股定理(4)阅读与思考勾股定理的证明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阅读与思考费马大定理数学活动小结(2)第18章平行四边形(15)18.1 平行四边形(7)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18.2.1 矩形18.2.2 菱形18.2.3 正方形实验与探究丰富多彩的正方形数学活动小结(2)第19章一次函数(17)19.1 变量与函数(6)19.1.1 变量与函数19.1.2 函数的图象阅读与思考如何测算岩石的年龄19.2 一次函数(7)19.2.1 正比例函数19.2.2 一次函数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2)数学活动小结(2)第20章数据的分析(12)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6)20.1.1 平均数20.1.2 中位数和众数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2)阅读与思考数据波动程度的几种度量20.3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2)数学活动小结(2)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16.1 《 二次根式(1)》学案课型: 上课时间: 课时:学习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学习目标:1a ≥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2、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问题: 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3x,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问题2:甲射击6次,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7、9、9、7、8,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方差是S 2,那么S=_________.) (二)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三)、探索新知1、知识: ,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 .例如:形如 、 、 是二次根式。

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6.1.1 从分数到分式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一)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二)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新人教版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6-04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6.2.1分式的乘除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新人教版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6-05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6.2.1分式的乘方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6.2.2分式的加减(一)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6.2.2分式的加减(二)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6.2.3整数指数幂(一)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新人教版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6-09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6.2.3整数指数幂(二)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新人教版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6-10 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6.3分式方程(一)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新人教版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6-11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6.3分式方程(二) 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新人教版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6-12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第16章分式小结课型:复习课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7-01 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7. 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7-05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2)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西巩驿中学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8-01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8.1勾股定理(1)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8-02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8.1勾股定理(2)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8-03 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课型:新授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8-04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西巩驿中学数学学科导学案编号: 18-05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 18章复习课型:复习备课组:数学组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9.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在)如果)如果,在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9.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 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360).②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内角和是︒请学生在纸上画两个全等的和ABCD的长以及,可求得教材信息:八年级数学学科下册课题:19.1.2(一)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型:新授课备课组:数学组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变量与函数(2)

变量与函数(2)

城北中学“136”导学案——八年级数学(下)编号:1902 班级:姓名:课题:变量与函数(二)——函数主备:审核:时间:年月日一、明确学习目标1、认识变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

2、进一步掌握列出函数关系式。

3、会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重、难点重点:1、进一步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2、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难点:认识函数,领会函数的意义。

二、自主预(复)习(一)自学指导:阅读教材72—74,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0分钟)1、填空。

⑴一辆汽车以5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

①根据题意,填写下表:t/h 1 2 3 4 5s/km 50 100 150 200 250②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为__________;⑵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张票,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为y元.①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为__________;②当x=150时,y=__________;当x=205时,__________;当x=310时,y=3100.⑶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输入x=3时,显示=__________;输入x=5时,显示y=__________.思考:在上述的程度中,存在__________个变量是__________,当__________变化时,__________也随之变化,当__________确定后,__________有唯一的一个值与其对应。

总结归纳: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__________值,y都有__________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__________,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__________。

2、试一试:例1 一台拖拉机油箱中现有柴油6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L)随耕地面积x(亩)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4L/亩.⑴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式;⑵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⑶拖拉机耕地12亩,油箱中还有多少柴油?总结归纳:⑴像y=60-4x这样,用关于__________的数学式子表示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__________。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编号:1901 班级:姓名:课题:变量与函数(一)——变量主备:审核:时间:2014年4 月21 日一、明确学习目标1、认识变量、常量。

2、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变量、常量。

2、用式子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难点: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二、自主预(复)习(一)自学指导:阅读教材71—72,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0分钟)1、一辆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

③在以上这个过程中,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2、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晚场售出票310张。

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则含x的式子表示y为__________。

③在以上这个过程中,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你见过水中涟漪吗?图形中水波慢慢地扩大。

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r分别为10cm,20cm,30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在以上过程中,不变量__________,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值随__________的值__________。

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为3m,3.5m,4m4.5m时,⑴它的相邻的边长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⑵在以上变化过程中,不变量是__________,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值随__________的值变化而变化。

归纳: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__________的量;常数: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__________的量。

(二)自学检测:1、分别指出下列关系式中的变量和常量;⑴圆面积公式S=πr2(S表示面积,r表示半径);⑵匀速运动公式s=vt(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在时间t内所走的路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北中学八年级下 数学科 导学案
班级_____ 组名_______ 姓名________ 设计者
【课题】4.1.1 二次根式(2) (总第2课时)
【目标】理解a (a ≥0)是一个非负数和2)(a =a (a ≥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重点】a (a ≥0)是一个非负数 【难点】a (a ≥0)是一个非负数及2)(a =a (a ≥0)的理解和运用,
【课型】。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教学模式】 四步三查一反馈
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
1、检测导入
(1)什么叫二次根式?
(2)当x 是多少时,12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自主学习(独学环节):
阅读教材p130的倒数第8行至p131,然后回答下面面问题
问题1 (1)当a ≥0时,a 叫什么?当a<0时,a 有意义吗?
(2)二次根式a 有二个非负性:
(1)是被开方数是 数。

即a ≥0
(2)二次根式的值是 数。

即a ≥0
问题2 完成下面的填空
2)3(=_______; 2)2(=_______;2)9(=______;
2)31
(=______;2)53
(=_______ ;2)05.0(= 。

由上面的填空,想一想 2)(a = (a ≥0) 用文字叙术这个式子为
问题3 利用公式2)(a =a (a ≥0)计算 (参阅p130例2)
2)7(=_______; 2)1.0(=_______;2)8(=______;
2)32
(=______;2)53
1(=_______ ;2)32(=
问题4 (1)比较2)(a 与2a ,两式的运顺序相同吗?a 的取值范围相同吗?
(2)2a (a ≥0)=
(3) = ; 2)2(- = ;2
9= ;2)9(-= (4)2a =
问题5 计算
(1)25= (2)2
)7
5(= (3)2x (a ≥0)= (4)2)1(-a =
二、对学群学(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
三、分组展示(各组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对展示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质疑)
四、达标测评
1、整理学案
(1)这节课重点内容是什么?
(2)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2.达标练习
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2)18(=______;2)32
(=_______ ;2
)43
2(= 27= (2)2
)76(= 提高题 2、若a a 21)12(2-=-,求a 的取值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