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6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

(3)经济上: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进 一步发展,教会的腐朽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4)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
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劵。
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
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 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赎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 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教皇英诺森三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拉斐尔与圣母图
中世纪
圣母图
中世纪圣母
西斯廷 圣母
(5)、达芬奇 与蒙娜丽莎
83%开心 +9%厌恶 +6%恐惧
+2%愤怒
《最后的晚餐》:耶稣从神坛上走下, 坐在门徒们中间,讨论着共同的话题。
自由平等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而且所 有人物都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人,形态与常 人无异。 人为中心
哥白尼(波兰)——“太阳中心说”
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知识就是力量”
文艺复兴影响: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指导思想,贯穿文艺复兴始终。 (1)打破中世纪神学对思想的桎梏,动摇了神学的 权威地位,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对宗教改革运动和 思想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 发展 (2)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3)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
(1)、但丁与《神曲》 梦幻长诗
14000多行。 但丁对教皇尼古拉三世说:
《地狱》《炼狱》《天堂》 “你留在这里 (指地狱)吧, 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你们把金银作你们的上帝, 你们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 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优化训练及答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基础达标1.(原创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 )A.否定罗马教廷权威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肯定人的现世价值 D.惩罚宗教“异端”答案:C2. 16世纪欧洲出现了反对教皇权威的宗教改革。

它首先发生于( )A.意大利 B.德国 C.瑞士 D.英国答案:B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完成了一个漫长的进程,并且把这一进程推到顶点,在这一漫长的进程中,古代思想在中世纪得到恢复和吸收。

”“古代思想”主要是指( )A.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B.中世纪神学思想C.中国的儒家思想D.新教的人文主义精神答案:A4.(2018·汕头高二质监)“人应该与上帝平起平坐,因为两者同为世界主宰”。

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A.古希腊的智者学派B.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者C.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D.近代的儒学思想家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信息“上帝”可排除D项;根据信息“平起平坐、世界主宰”可知这种观点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并把矛盾直指宗教神权统治,排除A、B项,C项正确。

答案:C5.(2018·惠州第一次调研)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

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A.因行称义 B.先定论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解析:本题考查图表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

图表反映的是教皇兜售赎罪券,这是天主教“因行称义”的体现,马丁·路德为此提出信仰得救的思想,排除A项,C项正确。

B项是加尔文的思想;D项是宗教改革的结果。

答案:C6. (2018·佛山第一次质检)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 由此可知马丁·路德( ) A.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 B.反对宗教信仰C.认为教皇无权阅读《圣经》 D.支持废除基督教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6课 宗教改革 (共39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6课 宗教改革 (共39张PPT)
宗教改革
——与上帝直接对话
含义: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以一种新宗教 反天主教;提倡信仰自由,简化宗教仪式,与上帝 直接对话;实质上是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 社会政治运动。
一、背景(预习课本)
阅读材料归纳:
材料一: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资产阶级力 量成长。然而教会繁琐的仪式和什一税,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引 起资产阶级不满。
材料二:就中世纪西方宗教改革而言,它所首先抨击的是久已成为 无上权威并且排斥任何不同理解的天主教会正宗教义。马丁路德宗 教改革的历史性功绩,就在于确认人的信仰应当取决于人内心的理 解,而非取决于外在的强制。 ----《西欧宗教改革与近代社会思潮》
(2)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 序幕。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贡献。
会,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闵采尔农民起义后,宗教改革又取得以下成果:
4、国家的权力(世俗权利)高于教会—激发民族意识,利于加强 王权,得到封建诸侯支持。
5、教随国定—每个国家确立自己的新宗教,新教义
--------利于摆脱罗马教皇控制,促进民族国家形成,提高王权地位。
-----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一场披着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 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A、为何披着宗教外衣?B、 反封建什么对象?C、为何是政治运动?D、有哪些群众基础?)
相同点: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 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2)性质相同。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 准了天主教会; (3)形式相同: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 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 原始教义; (4)影响有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 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案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教学课题本课课题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选自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本课前一课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后一课是《启蒙运动》。

二、课标解读本课围绕14~16世纪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个主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当时欧洲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文精神在历经数百年的压抑后,得以弘扬,并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

本课主要是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于人文主义精神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下一课的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对西方人文主义形成一个整体连贯的只是体系。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文艺复兴概念之下,使学生形成如下的知识系统:古典文化、资本主义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在宗教改革概念之下,使学生形成如下的知识系统:资本主义发展与宗教改革的相互关系;西欧国家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主要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的基本史实;德意志、法国、英国宗教改革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本节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史实和基本历史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4)通过对文艺复兴中重要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文艺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雕刻木板
工艺过程如下: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创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糊,然
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刀雕刻出反向、凸 起的文字,成为凸版。经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后,便得到了正写的 文字印刷品。
公元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金刚经》,上面 刻有佛像和经文,卷尾落款是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 《金刚经》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内,这是保存到现在载有 明确日期的最早雕版印刷品。
工程方面的知识 ,基本上囊括了
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
纪初欧洲一些水力学原理和水利
书中的《石氏星表》还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有120多个名字现在已经被测定。
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前有锦帘,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支、火铳2支、长枪2支,此车由两人
(元代) 算 盘
《 九 章 算 术 》 英 文 版





《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
章 算
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四、农学
著作
作者 朝代
内容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北朝
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商品生产。
《农书》 王祯 元朝 生产工具的改革。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朝
吸收历代经验、当代成 果、西方科技。
注意: 1、《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2、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 2、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书中的《石氏星表》还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有120多个名字现在已经被测定。 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 铜人全身共有666个针灸点,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教学和考试的工具。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铜人全身共有666个针灸点,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教学和考试的工具。 纪初欧洲一些水力学原理和水利 1、《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工程方面的知识 ,基本上囊括了 圆周率精确到点后第7位数 面,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20张PPT)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
展厅二:天文馆
文艺复兴“天文三杰” a s t r o n o m y o f R e n a i s s a n c e
哥白尼
布鲁诺
开普勒
“宇日宙心太首说阳”张系手全绘景稿图
展厅三:艺术馆
文艺复兴“艺术三杰” A r t i s t o f R e n a i s s a n c e
但丁
《神曲》
神彼特拉克 《歌集》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人性至上
追求幸福
人 张扬个性
探索研究
新兴资产 阶级思想 文化运动
米开朗琪罗 《大卫》
达·芬奇 《蒙娜丽莎》
文艺复兴的影响
材料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 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 者的启发,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 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艺复 兴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后 出现太阳中心说,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的望远镜等。
“九十五
条论纲”
简化宗教仪式,僧侣 可还俗;
宗教领域的 反封建斗争
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
4、特点:
带有浓厚人文主义意味,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 望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
5、影响:
宗教改革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延续
宗教改革概况
Survey of Reformation
德意志宗教改革
瑞士宗教改革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拉达米·开斐芬朗尔奇基罗
人文主义:即肯定人、注重人性,把人性从 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最末绿圣野后日体圣的审争母晚判辩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完美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完美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

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

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

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会势力膨胀。

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在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

图片《雅典学园》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创作的油画(现藏梵蒂冈博物馆),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可由此画展开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原因:A政策因素:意大利各城市国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

B地理位置: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

C政治因素:工商业阶层掌权(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范围:继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之后,西北欧、德意志的一些城市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上课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上课课件(共24张PPT)

“如果看着她的嘴巴,便永远无法捕 捉她的笑容。”蒙娜丽莎的笑容若隐 若现,源于人们的目光不断转移。若 要临摹《蒙娜丽莎》,描绘口部时便 要望着别处。
旋转90度后从镜中看蒙娜丽莎抿着的 笑唇,恰好是一个背部线条分明的结 实男性脊背以及左臂和肘部的一角
画蒙娜丽莎时嘴部涂画40层颜料才画 成的,科学家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 他还在已干的颜色上添加了近乎透明 的淡色,后者的厚度大概只有1到2微 米,而所有颜料涂层的厚度加起来也 不超过40微米。科学家们认为,正是 采用了这些诀窍,画作才产生了朦胧 的效果,同时也使人物变得更加立体。
太 19:24 我又告诉你们, 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 神的国还容易呢! 太 19:29 凡为我的名撇下 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 亲、母亲、(有古卷添“妻 子”)儿女、田地的,必要 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 ——《圣经》
•冒着双重的风险,就能 得到双倍的收获。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 人》
生苦短,若虚度年华, 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往往短于内衣。,女子常 常披一件长及脚踩的斗篷, 头上往往戴着长及膝盖的 面纱或包着头巾,由头上 下垂的面纱把全身都包裹 隐藏起来,形成僵硬封闭 的外观和超世的神秘感觉
中世纪中后期,, 尊重女性、 赞美女性成为男子的一种修 养和美德。异性对自己的追 求和宠爱,客观上却刺激了女 性修饰自己的动机,
如柯特哈蒂(cole- hardi)是
神秘的微笑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究竟艺术家运用了怎样的技法,才将 她的神态表现得如此完美? 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 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 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 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 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 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据考证,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 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 的愤怒, 我们观察的角度和色彩亮度的变化会 而形成不同的画面,不同的观者或在 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 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 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 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古代人类迁徙的主要原因、过程及其对区域文化形成的影响;不同区域文化的特点及其代表性事物。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古代人类迁徙与文化形成之间的关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包容性。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古代人类迁徙的原因和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区域文化的形成。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强调古代人类迁徙与区域文化形成的关系。
2.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练习等,给予肯定和鼓励。
3.提醒学生关注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如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善于运用历史研究方法等。
五、作业布置
4.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区域文化的特点及其代表性事物,如古印度文明的佛教、古中国文明的儒家思想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讨论主题:
1.分析古代人类迁徙的主要原因和过程,探讨迁徙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不同区域文化的特点,探讨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3.结合现实生活,思考人类迁徙与文化形成在当今世界的意义。
5.观察与思考:请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移民现象,思考人类迁徙在当今世界的意义。要求学生结合所学,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观察笔记。
6.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古代人类迁徙和区域文化形成相关的历史书籍,如《世界文明史》、《人类简史》等。要求学生撰写阅读笔记,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作业布置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事项:
(3)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和指导。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课件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36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课件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36张PPT)
进行宗教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 教等新教
二、与上帝直接对话
--宗教改革
4.意义:
实质: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
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影响: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 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 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 界”被发现的时代。思考,这里的“人”被发 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 动; “世界”被发现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 开辟;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神学的各种传统观念占据统治地位
文化全靠跪着背圣经 艺术只画上帝一家亲 科技全赖寸头铁匠铺 外交就是突突穆斯林
文艺复兴的意义
A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解放思想, 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B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C 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谈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 教持什么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了教会 的腐朽、罪恶,但并没有放弃天 主教,对教会报和解态度,不愿 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自然风光。在风景秀丽的地方,
在远离城市喧嚷的田园山庄中,
彼特拉克挥笔写下了许多著名的
彼特拉克
诗作。他一生的创作很丰富,其
中《歌集》对以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而持久
的影响,彼特拉克因此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
他成为享誉整个欧洲的著名作家。
文学三杰
薄伽丘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画面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 时,圣母脚踩云端,神风徐徐 送她而来。代表人间权威的统 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华 贵的教皇圣袍,取下桂冠,虔 诚地欢迎圣母驾临人间。圣母 的另一侧是圣女渥瓦拉,她代 表着平民百姓来迎驾,她的形 象妩媚动人,沉浸在深思之中。 她转过头,怀着母性的仁慈俯 视着小天使,仿佛同他们分享 着思想的隐秘,这是拉斐尔的 画中最美的一部分。人们忍不 住追随小天使向上的目光,最 终与圣母相遇,这是目光和心 灵的汇合。圣母的塑造是全画 的中心。

部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部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时空观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印欧人、匈奴人、日耳曼人和阿拉伯
人等游牧民族的兴起和大规模迁徙,从“时
1. 了 解 历 史 上 跨 洲 、 空观念”的角度识记印欧人早期迁徙和亚欧
跨国家、跨地区不同 游牧民族大迁徙。 课标导航
规模的人口迁徙。 2.分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匈奴人内迁、日
2.阅读教材P36“学思之窗”:阿图尔夫最初对罗马帝国是什么态度?后来为什么会 发一生一转变? 提示:态度:改变罗马帝国形式,彻底消灭罗马帝国。 原因:罗马帝国的文明较为发达。
3.阅读教材P37“思考点”: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1)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地图,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如贵霜帝国、法兰 克王国、阿拉伯帝国等;(2)亚欧大陆各区域文化在游牧文化影响下发生不同程度的 变化。
③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 希腊人。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 ④___雅__利__安__人___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历史 进入__列__国__时__代____。___种__姓__制__度___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 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3)自然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化也是迁徙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 下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游牧经济的单一性和脆弱性,使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 力非常有限,在自然环境面前常处于无能为力的地步。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 还有变化无常的自然气候,给印欧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尤其是随 着更新世冰期的结束,让曾经大幅下降的海平面再度升起,全球气候的这一 剧烈变动,使一场民族大迁徙像暴风一样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而这场大变 动中的核心角色,是印欧人。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2.迁徙概况 (2)3—8世纪
③西亚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思之窗:阿图尔夫最初对罗马帝国是什么态度?后来为什么会发生转变? 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 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阿图尔夫这样说道: 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使罗马的全部土地成为哥特帝国的领土;我 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我阿图尔夫应成为凯撒奥古斯都。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 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 为安全的道路,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在无法改变帝国形式 的情况下,我希望能作为复兴罗马的发起者传诸后世。
印欧人
波斯人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3.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
印欧人
(1)形成:公元前2000年左右
希腊人
(2)成就: 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等问题,在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取得成 就。
(3)地位: 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印 伊朗高原的波斯人 欧 人 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
印度河、恒河流域的 雅利安人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小亚细亚的赫梯人
(1)建立: 公元前17世纪,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 (2)鼎盛: 公元前14世纪 (3)衰落: 公元前13世纪末
印欧人
赫梯人
赫梯人战车想象图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1.迁徙原因
在公元第二个千年中,无论是中东、印度还是遥远的中国,所有的古代文明纷纷崩 溃……铜和青铜既昂贵又稀少,因而不能广泛地用来制造武器……也使农民得不到金属 工具……这就大大降低了生产率。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B ⑤印欧人达到地区与当地人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赫梯人、波斯人、
希腊人和雅利安人等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结合课本35页,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印欧人的迁徙,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进入小亚细亚的赫梯人灭亡了巴比伦王国,建立了帝国,破坏了巴比 伦文明,在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技术,推动了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 ②进入伊朗高原的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 大帝国,使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深入交流 ③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成古代的希腊人,形成了希 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 ④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摧毁了原有的印度文明,把马和铁带到了印度, 形成新的印度文明,其中的种姓制度和佛教对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2.迁徙:
时间: 地区: 方式: 结果:
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 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整个迁徙过程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他们凭借 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 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 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自课本34页
拓展性目标: 1、我会归纳印欧人迁徙的特点。 2、我能分析印欧人为代表的游牧民族迁徙的原因。 3、我能例证亚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
挑战性目标: 1、我能对古代人口迁徙进行简单的评价。 2、我能总结区域文化的一些影响。
认识:1、人口的迁徙必然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汇与接触; 2、尊重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文化交流中相
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
落后的游牧世界被先进的农耕世界吸收并同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口迁徙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p36学思之窗
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32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32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CONTENTS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印欧人 古印欧人,是大约6000年以前,生活在今乌克 兰东部和俄罗斯南部的乌克兰平原(或称东欧平原)上 的原始民族,是今天欧洲人和印度人的共同祖先。他 们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与牛、驴等动物相比,马 高大壮硕,奔跑速度快,受到印欧人的喜爱。印欧人 在作战时,把马套到车上,制造了马拉战车。依靠两 条大河,伏尔加河和顿河;适宜的气候,以及丰富的 水草和平坦的地势,是他们迁徙的主要条件。
日耳曼人中,没有一个部落是居住在城郭内的,就是个别的住宅也不容许彼此毗 连。他们零星散落地逐水泉、草地或树林而居······
——[古罗马]塔西佗著,马雍等译《日耳曼尼亚志》
阅读教材第36页的“史料阅读”,你认为2世纪左右,日耳曼人社会生活状况的特点和 原因分别有哪些?
(1)特点:正处在跨入文明时代的前夜;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 牧生活。 (2)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但也有所发展;游牧经济的特性;获取财产及提升声誉追求等。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有科学家推测, 现代人类起源于东 非。科学家根据 DNA分析和骨骼解 剖学绘制的早期人 类迁徙图。
第 6 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梦圆历史工作室 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与民族交融
1、特点:
由北向南迁徙;规模大、人口众多;迁徙 活动范围广;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 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以 “人”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 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现世生 活,崇尚理性和科学,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 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积极:动摇封建神学,打击封建制度 消极:到运动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泛滥 和社会混乱
人为中心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台词: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从台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中世纪
禁欲苦行
压抑人性 麻木顺从 愚昧迷信
文艺复兴时期
追求现实幸福 张扬人性 追求自由 追求理性、科学 人性至上
彰显自我 尊重他人 善待大自然
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天主教的权威 是否受到挑战?为何受到挑战?
阅读材料,联系教材知识,分析宗教改 革的背景。
材料一:教皇英诺森三世有句名言:“教皇是太 阳,皇帝是月亮,……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 政权。” 材料二:教会霸占了欧洲各国1/3的土地,教徒也 必须把全部收入的1/10交给教会。16世纪初, 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 (德国钱币名称),这个数目……等于1497年 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 材料三: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 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文中心的思想 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 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
马丁· 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 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营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土, 或是修土、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 材料反映了马丁· 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古罗 马文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运 动. 为什么要借助“复兴古典”呢?
①天主教会势力强大,神学影响深远. ②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 小. ③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感悟文艺复兴
古今联系 感悟历史
今天,人文主义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发展, 作为一个处于自我、社会和宇宙中的人应该怎 样继承和发展人文精神?
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致命 瘟疫,它被称为黑死病(即鼠疫)。 据估计整个欧洲的 死亡人数约2500万人(1347—1351年间),占当时欧洲人 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 省:连上帝都不能依靠了,只能依靠人自己了,所以就重 视人自己的价值 。
宗教改革
1、首发地:德国(16世纪) 2、背景
客观:文艺复兴解放思想
主观:教会压榨最严重(奶牛)
导火线:出售赎罪券
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1483— 1546)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 者,亦是基督教路德宗(又 称信义宗,Lutheran Church )的创立人。 他提出最有力的论点是 “基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 经》而非教皇”。他是第一 位将圣经翻译成德语的人。 加上活版印刷的推波助澜, 各地开始将《圣经》翻译成 当地语言,将《圣经》平民 化和普及化。
——但丁《神曲》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 报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 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拉斐尔与圣母图
中世纪
圣母图
从创作风格和技巧对比中感悟人文主义 《最后的晚餐》 《大卫》 《圣母子》
《最后的晚餐》:耶稣从神坛上走下,坐在门徒们中间,讨 论着共同的话题。 自由平等 取材于圣经,而且所有人物都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人,形态 与常人无异。
思考:为什么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是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实质是什么?
马丁· 路德的思想主张
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圣经》高于教会和教皇 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还俗 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
否定教皇和教 会的权威。 提高自身地位, 追求平等。
激发民族意识,得 到封建诸侯支持。
实质:否定教会和教皇权威,强调人与上帝直接 对话。带有浓厚人文主义意味,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 等的愿望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
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阶级:资产阶级的形成 思想: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文化优势: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的 古典文化 现实因素: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
人物 代表作 思想内容
文 (先驱) 学 三 (人文主义之父) 杰
薄伽丘 美 术 三 杰
人是神的附 属,为信仰 而生活
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找一找
阅读课本前两个自然段, 归纳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经济、政 治原因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政治:资产阶级的形成
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 地保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 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文化手稿,…… 而且意大利 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 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B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社会进步起了重大的推动 作用,主要表现在 A.反映了成长中的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B.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C.为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政治构想 D.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D
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 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 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 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但丁与《神曲》 梦幻长诗
14000多行。
《地狱》《炼狱》《天堂》
但丁对教皇尼古拉三世说: 率先 抨击教会腐败 “你留在这里(指地狱)吧,
1265-1321
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文艺复兴的 先驱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你们把金银作你们的上帝, 你们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同?
东正教
新 教
天主教
一个根源:
两大运动: 一种精神: 共同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 解放思想
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时间 兴起 对象 性质 文艺复兴 14-16C 意大利(最早) 封建神学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宗教改革 16C 德意志(最早) 天主教会

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

对教会 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 直接否定教皇权威 的态度 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 根源 内容 都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 影响 一些精神枷锁
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 主要原因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动摇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最早提出以”人的 学问”代替”神的 学问”
打破呆板的宗教气息 崇尚自由的人文气息
文艺复兴的成就
人物 但丁 代表作 《神曲》 思想内容 表达对教会的憎恶
(先驱) 文 学 彼特拉克 《歌集》 三 (人文主义之父) 杰
薄伽丘 美 达芬奇 术 拉斐尔 三 杰 米开朗琪罗
最早提出以”人的 学问”代替”神的 学问” 《十日谈》 抨击禁欲\宣传平等 \张扬个性 打破呆板的宗教气息 崇尚自由的人文气息
何谓中世纪
注:中世纪是指从西罗马奴隶 制帝国灭亡495到1500年左右的欧 洲历史,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 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间的 一段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 世纪”。即欧洲的封建社会。
材料一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在这一千多年中,欧洲
社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中世纪政教合一的体制下人性受 到极大的压抑。 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 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在中世纪,艺术是被用来歌颂神的。人甚至是没有资格被表 现的。即使在歌颂神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人的形象,也是以低贱的、 肮脏的形象出现。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 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 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 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 贫穷信徒的钱呢?
1、主张
人文主义
信仰即获救
人人皆教士
2、性质
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 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宗教改革
3、影响 P29
破除 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解放 思想
传播和发展 人文主义
基督教的发展演变: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第一次分裂 1054年
东正教
(东派)
16世纪
公教(天主教)
第二次分裂
(西派)
神权至上
思考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核心:人文主义
文பைடு நூலகம்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中世纪神学
VS
人文主义
神性 神学束缚

← 人性
肯定人,注重人性。
→ ← 人权自由 ←现世/幸福 ← 理性/经验
提倡追求自由。
来世/禁欲 →
鼓励发财、冒险精神;追求幸福、现实享乐。
蒙昧主义 →
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1353年《十日谈》 (英文第1版)原版插图
《十日谈》(中译本)封面
《十日谈》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 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 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