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鱼类教案 鲁科版五四制.doc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鱼》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鱼》教学设计

第四节鱼(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三个探究活动,使学生能概述鱼的主要特征,能区分哪些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真正的鱼,哪些不是。

2、在探究鱼类外部形态、运动和呼吸方式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故事感悟和提点建议环节中,去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意识。

3、通过观察鱼的身体结构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运动方式和呼吸方式,进一步建立生物体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三个探究活动来探究鱼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鱼的呼吸方式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有养鱼的经验,对鱼也比较熟悉,因此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但他们大多注意到的是一些表面的东西,如鱼的形态,游泳时鳍的摆动,鱼口的闭合,而常常忽视的是形态特征的意义、鳍的具体作用和鳃的结构与功能,对于鱼究竟是如何呼吸的,也不清楚。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从鱼适于水生环境的角度出发,阐明鱼的主要特征;并且引进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以鱼为核心,把动物重新分成两大类;展现了多种多样的鱼以及鱼与人类的关系。

而探究鱼的主要特征是本节的重中之重,考虑到内容比较多,我就把本节分两课时来上,把探究鱼的主要特征作为第一课时。

考虑到学生对鱼比较熟悉,而且鱼的实物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实物观察和视频展现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探究地位。

2、关于“鱼的外形与运动”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先分析交流,再有目的地观看相关视频,然后进行相关知识归纳。

关于“鱼的呼吸方式”这个教学难点,采用观察实物与播放视频相结合,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地提出探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分析观察对比,确立鱼鳃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观点。

在探究总结、学以致用环节,很好的与开头的故事悬疑相呼应。

最后的作业设计也突出了重点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层次性,展现了“双减政策”下的作业理念。

初中生物(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鱼》优质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鱼》优质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鱼》优质教学设计《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及触摸,了解鱼的外形特点;2、通过探究,掌握鱼是通过什么进行游泳的;3、通过观察及分析,了解鱼用鳃进行呼吸。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及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团队大局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鱼的特征,使学生感受鱼类生命的神奇;2、通过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唤起学生热爱生命、保护鱼类等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鱼类的运动及呼吸;(二)难点:鱼类的运动及呼吸。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稍显抽象,可利用提前制作的演示实验视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引导学生自己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及动脑思考,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自主获取知识,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教学设计鱼的运动及呼吸是本节重难点,采用“先看(观察)再摸(动手)再实验探究”这样的手段来逐一突破,使学生对知识及结构的认识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牢固的知识体系。

精美音乐美图导入新课看一看、摸一摸活鲫鱼,体验总结外形特点联系生活情景,思考鱼类如何运动?过渡到“探究鱼的运动”鱼的运动:看一看、握一握鱼在游泳中的各部位摆动体验总结:1.鱼的运动需要通过躯干部与尾部的摆动观察各种鱼鳍,思考鱼鳍在游泳中有何作用?以背鳍与尾鳍为例,进行探究实验:探究背鳍与尾鳍在游泳中有何作用?通过探究了解到:2.鱼鳍对于游泳发挥协调作用人类为何不能像鱼儿在水中自由游泳?引出鱼类的呼吸观看视频了解呼吸时鱼口吸入水、流入鱼鳃,从鳃盖后缘排出。

思考流入与流出的水气体成分有无不同?这就需要先了解水在鳃处发生了什么?引出对鳃的结构的认识1.观察鱼体中取出的鳃,初识鳃的结构2.将鳃丝放入水中再取出,形象认识鳃丝的特点总结鱼的主要特征体验鱼类生命的神奇及与人类的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7.1.4《鱼类》教案鲁科版五四制

八年级生物上册7.1.4《鱼类》教案鲁科版五四制
②鱼类的分类:根据鱼类的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等,将鱼类分为海水鱼和淡水鱼两大类,帮助学生建立鱼类分类的概念。
③鱼类的适应机制:探讨鱼类如何适应水生环境,如抗逆性、保护色等,让学生理解鱼类在自然选择中的生存策略。
④鱼类的生态关系:分析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生物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鱼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A.鲨鱼
B.鲸鱼
C.乌龟
D.鸡
答案:A
解析:鲨鱼属于鱼类,因为它们具有鱼类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有鱼鳞,用鳃呼吸。选项A符合这一特征,因此是鱼类。
例题3:
题目:请根据以下描述,判断下列哪种动物属于鱼类?
A.狗
B.猫
C.鲤鱼
D.鸟
答案:C
解析:鲤鱼属于鱼类,因为它们具有鱼类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有鱼鳞,用鳃呼吸。选项C符合这一特征,因此是鱼类。
最后,我发现学生在学习鱼类的生态关系时,对于如何理解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生物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生态系统的模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作业评价中,我会积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学生自评和互评: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课程结束后,我会鼓励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鱼类学习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以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在学习小组中,我会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表现,例如他们对鱼类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从他人的反馈中得到启发和改进。
3.结合学生在地理、环境等课程中了解到的生态系统知识,理解鱼类在其中的角色。

初中生物_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鱼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鱼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_⼋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鱼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鱼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鱼类》是⼭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初中《⽣物学》⼋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通过“观察⾦鱼”的实验,让学⽣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鱼类的外部形态和结构,进⽽总结鱼类与⽔中⽣活相适应的特点,从⽽建⽴⽣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物学观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中⽣活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学⽣探究的过程,使学⽣发挥主观能动性,⾃⼰动脑、动⼿,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学⽣分析初中学⽣的重要特点是爱动,好奇⼼强,形象思维能⼒⽐较好。

针对这⼀点,本节课采⽤实物及多媒体课件进⾏教学,让他们通过探究和观察来得出结论,从⽽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和动⼿操作能⼒;让难以理解的⽣物⽣理动态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眼前,同时让他们⾃⼰动⼿、动脑,设计实验来验证⾃⼰作出的假设。

这样可以使学⽣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法,培养他们的⽣物科学素养,最终在这种以学⽣发展为中⼼的探索性学习⽅式中,使学⽣实现⾃我教育。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1、采⽤实物教学:学⽣观察实物,培养学⽣的观察能⼒,培养学⽣学习兴趣。

2、采⽤多媒体课件教学:解决教学难点,培养学⽣观察、分析理解能⼒。

学⽣观察后,教师设疑,学⽣讨论归纳,在疑点处教师给以点拔,这样变传授为指导,摆正了教与学的位置,使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教学⽬标1、知识⽬标:(1)描述鲫鱼适于⽔中⽣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理特点。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能⼒⽬标:(1)通过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培养学⽣的观察⼒、想象⼒和创造思维能⼒。

(2)通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培养学⽣设计实验和动⼿操作能⼒,实验分⼩组进⾏,这样可以培养学⽣的团体协作精神。

(3)通过观察“鱼鳃作⽤”的实验,进⼀步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鱼(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鱼(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首页
课题
第一章 第四节

课型
新课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日期
课标 依据
本节在课标中是十个一级主题中的第八个,属于了解动物多样性主题之一。
教材 分析
本课主要研究鱼的结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与前面学过的无脊椎动物相比,脊 椎动物的结构更复杂,进化地位最高,但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比较低等的类群。
学情 分析
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动物的生活环境和 运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观察鱼的骨骼图,看鱼的脊柱,同学们说说脊柱的作用。
哪些是无脊椎动物,哪些是脊椎动物?
创设情 境,带领学生 走入丰富多 彩的动物世 界。
创设情境, 带领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
每人说出一种熟悉的动物,
动物的多样

动物世界, 让学生每人说出一种熟悉的动
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二.鱼的主要种类:
淡水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海洋鱼:带鱼、大黄鱼、鲳鱼、鲐鱼、鲅鱼、大麻哈鱼、鲥鱼
2.鲫鱼:身体流线型、体表有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用鳃呼吸
3鱼类的主要特征: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常见的水生
慧在学习中
动物——鱼
录象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 画面有聚 焦的水中游泳的鱼。质疑:鱼为什么适于 水中生活?出示观察提纲, 引导学生仔细 观察录象,分析问题,表述交流,得出结 论。
根据观察提纲, 仔细观察录 象,小组讨论, 分析问题, 表述 交流, 质疑答疑, 归纳整理, 得 出结论。

第四节 鱼(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四节 鱼(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四节鱼
教学目标:
1.掌握动物分类依据及分类方法。

2.记住鱼的主要特征。

3.了解鱼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4.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动手实验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鱼的主要特征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鱼的观察实验。

教学方法:讲授点拨法
教学课时:1
板书设计:
第四节鱼一、动物分类
{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二、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三、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鱼”的整体知识比较感兴趣,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层面上提出的一些发散思维的问题,教师应该对他们多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在讨论鳃丝适于水中呼吸的特点时,学生不是很好理解,可以借助扇子的开合现象让学生加深理解,这样比较形象,利于学生理解。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鱼教案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鱼教案

1 / 4第四节鱼教学目标:1、了解多种多样的鱼2、理解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3、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概念4、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鱼的运动和呼吸特点教学重点: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分析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槽,解剖盘,剪刀,红墨水,烧杯,吸管,鲫鱼教学方法:学生探究活动和教师点拨相结合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暑假看了奥运会没?是什么奥运会呀?(里约)【播放课件】xxxxxx2 / 4【导入】他们游泳很厉害,但他们能生活在水中吗?世界上就有一种动物能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水中,同学们,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呢?【板书】第四节鱼【导语】鱼的种类很多,有的生活在淡水中,称为淡水鱼,有的生活在海水中,称为海水鱼,亲爱的同学们,你认识这些鱼吗?【课件播放】淡水鱼和海水鱼【提问】这些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呢?【总结】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板书】水中游泳【活动一】观察鲫鱼1、观察鲫鱼的外形,想一想有什么意义?2、用手摸一摸鱼的外表,感觉一下体表的特点。

3、观察鱼游泳时哪些结构和部位参与了?4、观察侧线,想想它的作用。

【导语】鳍是鱼的运动器官,大家数一数鲫鱼有几片鳍呢?这些鳍一样吗?【活动二】认识鱼鳍1、请同学们观察书本第20页图,认识鲫鱼的五种鳍。

2、请同学指出水槽中鲫鱼的五种鳍3、请同学说出课件中五种鳍的名称。

4、教师画图,学生xx填写鱼鳍的名称。

3 / 4【导语】同学们,鲫鱼的五种鳍作用一样吗?想不想探究?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鲫鱼胸鳍腹鳍和尾鳍的作用。

【活动三】探究鱼鳍的作用正常的鲫鱼剪胸腹鳍的鲫鱼剪尾鳍的鲫鱼【小结】鲫鱼水中游泳的特点游泳的姿态和速度实验结论【提问】鱼能生活在水中除了能在水中游泳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在水中呼吸,那鱼是用什么呼吸的呢?它又是怎样呼吸的呢?【板书】鱼的呼吸【活动四】观察鱼鳃1、用吸管吸取红墨水,慢慢的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红墨水流入鱼口后,会不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来?2、轻轻掀起鳃盖,看看鳃的形态和颜色。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类教学设计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类教学设计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生物上册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关注学生的观察深度、分析能力、实践技能和创作水平,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作业成果,促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通过以上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培养兴趣,提高生物学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鱼类,通过观察、讨论,总结该鱼类的特征、生活习性等。
2.各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教师提出问题:“鱼类是如何适应水中生活的?它们与陆生动物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鱼类的图片,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鱼类的身体结构、鳞片特点、呼吸方式、游泳方式等特征,让学生对鱼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2.介绍鱼类的生物学术语,如背鳍、腹鳍、鳃盖、鳃丝等,并让学生跟随教师在实物模型上指出这些结构,加深记忆。
3.讲解鱼类的生态习性,包括鱼类的分布、繁殖、生长、发育等方面,让学生了解鱼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类教学设计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生物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包括鱼类的身体结构、鳞片特点、呼吸方式、游泳方式等,掌握鱼类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2.学会使用生物学术语描述鱼类的形态结构,如背鳍、腹鳍、鳃盖鱼类在不同水域的分布情况,了解鱼类繁殖、生长、发育的过程。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观察身边的水域环境,如鱼缸、河流、湖泊等,选择一种鱼类进行观察,记录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特征。要求图文并茂,尽可能详细地描述鱼类的特点。
2.研究作业:请同学们分组研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从身体结构、呼吸方式、游泳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字数在500字左右。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鱼类》教案2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鱼类》教案2
1(1)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2)能在水中呼吸
3(1)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
(2)左右侧扁,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运动中遇到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4)鳍。
练习
基训练习
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到了哪些知识?
一、鱼适于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两大特点: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察图片:鲫鱼的骨骼。
观察它的脊柱和组成脊柱的一节节的脊椎骨
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
哪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
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能概述鱼的主要特征,说出代表动物。
3因此,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动物是没有脊柱的。
2鱼、两栖、爬行、鸟类、哺乳动物是有脊柱的。
3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多种多样的鱼
1展示形态各样的鱼
2认识淡水鱼和海洋鱼。
观察各种鱼
鱼的主要特征
1鱼生活在水中,那鱼有哪些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2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它通什么结构游泳呢?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适于在水中呼吸?现在我们来观察鱼的外形、运动、呼吸。
3、能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的关系
朗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
1哪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
前面三节我们所学的六类动物像水螅、蚯蚓等动物,它们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2019年秋季八年级生物上册精品教案 4.第四节 鱼

2019年秋季八年级生物上册精品教案 4.第四节  鱼

第四节鱼一、教学目标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三、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从鱼适于水生环境的角度出发,阐明鱼的主要特征,以及鱼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活动,来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从而建构鱼的主要特征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重要概念。

考虑到学生刘鱼比较熟悉,而且鱼的实物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教学中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及实物,丰富课堂资源。

关于“鱼的外形与运动”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观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于“鱼的呼吸方式”这个教学难点,采用观察与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确立鱼鳃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鱼的骨骼标本;制作课件、视频(用BTB溶液验证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的变化)。

学生小组的实验材料:水槽1个、活鲫鱼2条,每人一把放大镜、一支毛笔。

演示实验材料:水槽、鲫鱼、颜色明显的蔬菜汁(如菠菜汁、胡萝卜汁或紫甘蓝汁等)、小烧杯、吸管。

2.学生准备分组收集我国鱼类资源及本地区常见鱼类资源的资料,我国渔业资源现状的资料。

部分学生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五、教学过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回顾前面学过的几类动物。

展示:鲫鱼的骨骼标本,指导学生观察脊柱和脊椎骨。

列举几种有脊柱的动物和无脊柱的动物,并进行比较。

让学生尝试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推测脊柱的功能。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鱼类 形态特征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鱼类 形态特征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2/2/162022/2/162022/2/162022/2/162/16/2022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2022/2/162022/2/162022/2/16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2年2月 2022/2/162022/2/162022/2/162/16/2022
棍棒型 又称鳗鱼型。这类鱼头尾轴特别长,而左右 轴和腹轴几乎相等,都很短,使整个体形呈 棍棒状。
侧扁型 这类鱼的三个体轴中,左右轴最短,头尾轴 和背腹轴的比例鱼类差不太多,形成左右两 侧对称的扁平形,使整个体型显及扁宽。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2/2/162022/2/16Wednes day, February 16, 2022
形态特征
纺锤型 也称基本型(流线型)。是一般鱼类的体形, 适于在水中游泳,整个鱼类身体呈纺锤形而 稍扁。在三个体轴中,头尾轴最长,背腹轴 次之,左右轴最短,使整个身体呈流线型或 稍侧扁。
平扁型 这类鱼的三个体轴中,左右轴特别长,背腹 轴很短,使体型呈上下扁平,行动迟缓,不 如前两型灵活,多营底栖生活。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2/2/162022/2/162022/2/162பைடு நூலகம்16/2022 1:37:59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2/2/162022/2/162022/2/16Feb-2216-Feb-22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2/2/162022/2/162022/2/16Wednesday, February 16, 2022

初中生物八上教案1.4 第四节 鱼

初中生物八上教案1.4 第四节 鱼
三、课堂检测:
1、下列鱼的生活习性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在水中B.鱼的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C.都有洄流D.鲫鱼最适合的生长温度是15℃-30℃
2、鱼鳞片上的粘液作用( )
A.保护身体,减少阻力 B.保护身体,感知水流C.测定方向,
3、.鱼能在不同的水层间游泳或停留,主要依靠哪个器官 ( )
2、鱼的体形: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背深腹浅。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4、鱼的体表:鱼的体表,较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5、鱼的侧线:鱼的两侧有两条线,用放大镜仔细看,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五、作业布置:
练习题1、2、3
板书设计
第四节鱼
1.鱼的生活习性:终生生活在水中;体温不恒定;食性多样化。
2.鱼的形态特征:体形:梭形,减小水的阻力
体色: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体表:鳞片和粘液,有保护、减小阻力作用
侧线:测定方向、感知水流;鳃:呼吸器官;鳍:运动器官
3.鱼的运动:尾鳍:稳定身体、推动前进、控制方向
教案
主备人
备课组成员
(7年级生物组)
课 题
第四节鱼
课时及授课时间
1课时
年月日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鱼的生活习性。
2、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第四节鱼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第四节鱼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第四节鱼教案第四节鱼教材分析:鱼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

它们的形态和生理特征都适应了水中的生活环境。

它们的体形一般呈纺锤形,体色背深腹浅,体表大多有鳞片,侧线能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受精。

鱼类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资源。

学好本节内容不仅为研究各类脊椎动物打好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与方法1.设疑、讨论、归纳总结法。

让学生带着有趣而有争议的问题积极思维,踊跃发言。

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2.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结合鲫鱼实验,自主探索,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动物的分类。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

3.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5.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

6.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研究,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鱼的呼吸与运动。

2.教学难点:鱼的呼吸与运动。

教具准备:挂图、鲫鱼、鱼解剖标本、水槽、剪刀、筷子、细线。

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喜欢吃鱼吗?鱼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研究我们今天的新课。

二)合作探究人如果要在水中生活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鱼等水生动物有时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游泳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部分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种鳍保持前进的方向?能否仅通过观察得出各种鳍的作用?2.呼吸取一条活鱼,放在一个装有清水的玻璃缸中,根据“观察与思考”(课本P7)观察回答下列问题:观察鱼的口和鳃盖是怎样交替动作的?用纱布包住鱼身抓住鱼,然后将墨水滴在鱼的口前方,观察墨水会不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教师可以进行以下改写和调整:鱼的形态特征:流线型的体形减小水的阻力;背深腹浅的体色有保护作用;鳞片和粘液在体表上有保护和减小阻力的作用;侧线可以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鳃是呼吸器官;鳍是运动器官。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7.1.4 鱼类 教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7.1.4 鱼类    教案
(4)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至关重要?分析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
小组交流讨论,
视频学习更加的直观认真。
三.拓展迁移
为了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能够合理运用,我找了一个课后的结合生活实际的问题,并且还联系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内容,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迁移问题的能力。我设置的拓展迁移的题目是关于为什么鱼在黎明时候容易浮头,甚至跳出水面,而在天亮时就停止了。
二.我国鱼类资源的现状及保护
教学
反思
鱼这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很近,所以学习起来难度不大,但是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限制,没有进行实验,学习效果有所下降。
学生讨论交流
思考,分析
四.当堂测评
多媒体展示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鱼的外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鱼的体表: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既能保护身体又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总结知识后做课件后的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部分学生抢答
板书
设计
第四节鱼
一.探究鱼的主要特征
1Hale Waihona Puke 鱼的形态2.鱼的游泳3.鱼的呼吸
4.鱼的主要特征。
基于学生的回答,我会有多媒体展示鱼的骨骼图片
提出问题:鱼的刺是如何连接成一个整体的?
引领学生仔细观察、回答:鱼刺通过一条纵穿全身的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而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同时回顾之前学过的动物它们都是无脊椎动物。
在学生有了这感性样认识之后我们就能总结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自然界里还有很多种脊椎动物,请同学们举例。通过列举实例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强化对脊椎动物概念的理解,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无脊椎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四节 鱼》教学设计
课题

第四节鱼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四节鱼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姓名班别学号教材版本人教版教材分析《鱼》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教学内容。

第一章按照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顺序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材前三节为无脊椎动物,后四节为脊椎动物,在介绍脊椎动物时又按照进化的顺序,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向学生展示,而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的一个类群,教材把它设为脊椎动物的第一节,对于学生走入脊椎动物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因此在教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经验水平:认识鱼类,吃过鱼,并能简单说出其特点,但是缺乏更深入的分析。

(2)学生已有方法与能力:能进行小组合作、动手做简单实验,并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3)学生心理水平:兴趣易激发,求知欲强,喜欢做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1)形成鱼类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生命观念)(2)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科学思维)(3)列出鱼类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4)概述鱼的呼吸过程(科学思维)(5)能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探究实践)(5)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责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鱼的结构特征鱼适应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教学难点:鱼的呼吸特点教学策略1、课前准备导学提纲,对"资料分析"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在学生与将要传授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归纳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演示实验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鱼的结构特征及呼吸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3min【视频】播放一段《海底总动员》的视频【提问】视频中除了主角尼莫以外,还有什么动物呢?学生自由回答引起兴趣明确目的进入课题探究新课1、多种多样的鱼(5min)【提问】展示图片并提问:有些动物如“甲鱼”“章鱼”“鳄鱼”“鲨鱼”“鱿鱼”“带鱼”“鲍鱼”“娃娃鱼”“墨鱼”,名称里都有“鱼”字,它们都是鱼吗?【PPT】展示形状大小差异较大的鱼的图片带“鱼”字的不一定是与鱼,鱼的外观差异可以很大【PPT】展示鱼的骨骼图片【提问】鱼的结构和前面学习的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等有什么区别呢?【讲解】脊椎动物的概念2、鱼的主要特征(20min)【提问】那究竟怎么区分鱼和其他动物呢?鱼是怎么在水里生活的?【PPT】课本P20,鱼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讲解】观察图片1)鱼分为头部、躯干、尾部,呈流线型;减少阻力2)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表面有滑液;保护身体3)脊柱及附着的肌肉;运动4)尾部和躯干部摆动及鳍协调游泳5)用鳃呼吸,腮主要由腮丝构成思考问题自由回答回答:不是观看图片理解概念观察鱼类图片,总结归纳鱼的形态特征回答:是否生活在水里等笔记记录重点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追问,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培养科学思维【导入技能】进入课题【讲解技能】指导分析加深印象突出重点【PPT】不同种类的鱼(鳍有明显区别)【提问】观察图片,鱼的鳍生长在不同部位,且不同种类的鱼的鳍会有区别,那么这些鳍分别起什么作用呢?【PPT】课本P20,鱼的示意图【讲解并板书】1)背鳍—平衡(常竖起)2)胸鳍—改变方向(偶鳍,左右对称)3)尾鳍—与肌肉协同作用,提供动力,控制方向(常摆动)补充讲解:4)侧线—感知水温、水流速5)鱼鳔—控制沉浮(不是所有鱼都有,如:鲨鱼、蝠鲼)【提问】前面提到鱼用鳃呼吸,那么这种呼吸方式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阅读】阅读课本P22观察与思考的实验了解实验的基本操作【演示实验】用吸管把墨汁慢慢滴在鱼口前方,让学生观察墨汁流入鱼口后,从哪流出来?【讨论】①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②流出的水和流入的水比,溶解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变化?③腮为什么是鲜红色的?腮丝为什么既多又细?④鱼离开水后很就会死亡,为什么?【讲解】呼吸过程:富含CO2的静脉血(流出的水)在肺泡(腮)的毛细血管与富含O2的动脉血(流入的水)进行气体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类教
案鲁科版五四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水中生活的动物类群有哪些,并能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3.举例说明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鱼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鱼类的外形和呼吸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和了解水中生活的动物引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
教学重点
1.观察鱼类的运动和运动方式。

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3.能够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鱼的外形、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教法及学法指导
谈话式、启发式、探索实验式。

教具学具准备
鱼的外部形态教学挂图或各种鱼外部形态的影像资料或图片以及水生动物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吃鱼吗?鱼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呢?展示鱼的骨骼图片:问:那些动物是有脊柱的?那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引入新课。

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学生探究了解:
1、鱼的种群数量
2、鱼的生活环境、食性……
3、四大家鱼:列举淡水鱼
4、列举常见的海水鱼四、认真观察课本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成果展示质疑深化]
一、鱼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部:
请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鲫鱼,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

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
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体形像什么?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
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会发现什么?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
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

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4、鱼的体表: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鱼的体表,较粘滑。

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

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5、鱼的侧线:
鱼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呢?请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发现了什么?用放大镜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

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
请两位学生配合,轻轻掀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

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

通过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前方的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7、鱼的鳍:
提问:鱼靠什么运动?
请学生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

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

如果剪去鱼鳍,鱼的游动会怎样,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
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
师生共同总结鱼的主要特征。

探究总结:鱼的主要特征4个点
鱼的外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鱼的体表: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既能保护身体又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鱼的运动: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运动
鱼的呼吸:鳃
二、探究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展示图片:蛋白质重要来源
2、明确《渔业法》相关规定:养殖、捕捞
拓展反思:
1、水如何进入鱼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2、哪些特点对水中的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鱼的外部特征,及通过探究实验得出鱼鳍的作用,充分肯定学生的成功,但又要指出不足,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本课的教学目标,逐渐让学生做事要先考虑周全,再去做的行为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