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理必修二第六章 第一节课件

地理必修二第六章 第一节课件

答案
D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1)图中①②③④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荒漠化、农田土壤侵蚀、原始森林破坏
B.荒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坏、农田土壤侵蚀 C.酸雨、农田土壤侵蚀、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 D.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酸雨、农田土壤侵蚀 (2)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2)人类在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时候会产生哪类环境问题?
是如何产生的? (3)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向环境排放的过程中会产生哪类环 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4)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
破坏三方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具体表现主要有哪些?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下列不属于生 态破坏问题的是( A.酸雨危害 ) B.水土流失
C.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D.土地荒漠化
酸雨危害是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属
于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都属 于生态破坏。 答案 A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5.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 A.人口问题 C.生存问题 解析 B.资源问题 D.发展问题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程标准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几个历史阶段。 2. 知道不同历史 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3.通过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学习, 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地理必修2 第六章 1讲PPT课件

地理必修2  第六章  1讲PPT课件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 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 际之间、人类与 其他生物种群之 间、不同国家与 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 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 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 保证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 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
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地球的承载力是
有限的,人类的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
土地盐碱化
大气增温、臭氧
滥伐、滥垦、滥牧,自 然植被遭破坏
不合理的灌溉等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 失、巴比伦王国的
消失 黄淮海平原的次生
盐碱化 冰川融化、海平面 上升、气候恶化、
层破坏
氯烃化合物
沙漠扩大、南极臭
氧层空洞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生存环境遭破 坏,过度捕猎
部分物种灭绝

水资源短缺
大城市郊外的垃圾 场
噪声污染 建筑、娱乐、交通 城市噪声污染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核泄漏、科索沃贫铀
炸弹的危害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 九州岛水俣湾的汞
海洋
污染、美国海上石油
泄漏
森林的环境调节 滥伐森林,森林面积锐 巴西热带雨林遭破
功能下降


生 态 破 坏
水土流失、土地 荒漠化
环境污染
水、土地、 水土流失 、 大气污染、水污染、 环境问题及
矿产资源 土地荒漠化、 土壤污染、噪声污 主要表现 和 能源 生物多样性 染、放射性污染、
等短缺
减少等
海洋污染等
发达国家 乡村 地区, 城市 地区,发达国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PPT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一节 PPT
探究活动 读“可持续发展联系图”,探究下列问题。
(1)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基 础 是 ________ 持 续 发 展 , 条 件 是 ________持续发展,目的是________持续发展。
(2) 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要 遵 循 公 平 性 、 持 续 性 、 共 同 性 原 则,下列做法符合的原则是:
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①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__资__源__本__身__及__其__替__代__品__的__再__生__速度。
资源短缺:主要有水资源、 土地资源 、 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②表现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 水土流失 、 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归纳提升 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 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 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人地关系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在 不同时期,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行为表现和作用后果不 同。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直面环境问题
探究活动 读“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举例”示意图,探究全球性环境问 题的地域差异。
(2)环境污染。
①原因: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 _环__境__的__自__净__能__力__,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表现大土 噪气壤 声污污 污染染 染,, ,水固污放体染射废性弃物污染污染 海洋污染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3.环境问题的分布: 变暖 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环境问题的分布 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全球性 的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域性的环境问题已经 演变成社会公害,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PPT

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庞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1/4的新增产值用来 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人口压力大
中国人口=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 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 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 +…………(31个国家总人口)
生存权和发展权。代内公平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 前提。
“给蛇让道”是有必要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公平性 原则,它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即人类的发展不应 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人类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这种利用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要排放到环境中。
——环境的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①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 生速度。
②表现:a.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b.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环境污染
①产生: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 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读P93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扩大耕 地面积可提高粮食产量。
2.人们主要通过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场、牧业缩小、毁林 开荒、破坏植被的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较 快,对土地的压力较大,农民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主要 采取了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的措施,造成植被的破坏,形成严重的水 土流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B.城市化发展快,耕地快速减少
C.林地破坏严重,环境问题加剧
D.裸地面积减少,生态恢复良好 解析:第 1 题,该地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
节变化大且多暴雨,裸地面积大,因而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第 2 题,比较两图可以发现,该区域裸地面积显著减少,
林地面积扩大,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答案:1.B 2.D
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反映了 天命决定一切的思想,即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发展。
[在归纳中理清]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阶段
阶段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环境文明
人地关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系主旨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生产力低
科技突飞猛 生产力继续以
生产力
生产力有了
下,发展
进,生产力迅 惊人的速度向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自主梳理]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时间 采集渔猎 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 时期
环境 环境问题对人 问题 类影响很弱
环境遭到破 资源 短缺 和环境恶化逐
坏,地理环境 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恶化
环境对人类的
人类对环境依
制约作用较强,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
A.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B.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C.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D.人类正谋求与环境协调发展
解析:第 1 题,人类社会的四个发展阶段中原始文明时代的生 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第 2 题,石碑 上面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反映了人对“她”的认 识是崇拜自然,那时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 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答案:1.A 2.A

地理必修二6.1课件

地理必修二6.1课件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 ⑴产生: ①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 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 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 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的表现:
①资源短缺: 水资源、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做例3
小结

人 类 与 环 境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


关系密切
环境问题的 表现与成因
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的 分布特点
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全球化趋势
(1)①环境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 染)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分布特点:乡村、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水土 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发达国家主要表 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 (2)工业排放废水、废气;乱砍滥伐。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判断下列语句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动物的生存。
——公平性原则 • “涸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持续性原则 •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共同性原则
判断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 展的哪一条原则 • 只有一个地球(1974) •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4) •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9) •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1) • 让地球充满生机(2002)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做例2
答案:(1)环境 人类社会 (2)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生产活动和消费 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 的反作用(或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 (3)① ② ④ 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1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优质课件 (共5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1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优质课件 (共59张PPT)

(3)环境问题在城市和乡村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答案:环境问题在城市中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乡村中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四、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__发__展__问题。 2.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__当__代__人__的需求,而又不危及__后__代__人__满 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__生__态___持续发展是基础,___经__济___持续发展是 条件,__社__会___持续发展是目的。 (3)原则:___公__平___性原则、__持__续____性原则和__共__同____性 原则。
之间的公平 资源和环境
(2)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环境问题具体分析,问 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
①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 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 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环境 问题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 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 的平衡调节功能。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乡村 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 物种减少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 度过大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环境问题
发展 较发达国家 中国 严重,以生
家 态破坏为主
发达 较发展中国 家轻,以环
国家 境污染为主
形成原因
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 增长快,环境承受着人口和发展的双 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 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 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等不同,所面 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环境问题的地域性和全球性表解如下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等奖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等奖优秀课件

3.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判断下列语句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动物的生存。 ——公平性原 则 •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 题。 ——共同性原则 • “涸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持续性原则
你说,我说!
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
形成原因
交通、工业活动、人类聚居地过 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 资源利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 压力;②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环境 和处理环境问题;③发达国家污染 工业的转移 消耗世界大部分的资源,同时排 放的污染物也占世界的大部分
地 域 性
发展中国 家
发达国家
1.联合国秘书长 3.环保局局长 5.科学家 7.学生 2.国家主席 4.明星如歌手、演员 6.家长 8.工业企业老板
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
拯救地球是我们地球村每一个村民的责任!
环境污染
全 球 性
酸雨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气候变暖、臭氧层破 坏、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物种灭 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 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
社会系统 (含人口、科技)
人的管理调控
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含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工业文明
后工业 文明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 协调
玛雅文明
阅读课本案列“玛雅文明的消失”,找出玛雅文明消 失的原因?
矿山开采
2012年,河源新丰江水库诱发4.8级地震,引起广东市民恐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共25张PPT
利用、改造自然 人地关系开始紧张 科学的思想萌芽
中国古代科学人地思想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 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 下王
——《管子·轻重甲》
斩伐养生,不失其时,故 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 也
—— 《荀子·王制篇》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 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义赏》
然而,人类忽视了背后藏匿的危机
However, human has ignored the hidden crisis in behind
2012年,2河0源1新1丰鄱江阳海水湿世湖库上诱大地界发原旱?“4油.首,8失三级泄堵地峡地震露”的!,北抗引京起旱广能东市力民受恐质慌 疑
是时候 直面环境问题 了
坚持发展,而非放弃发展或减慢
分组讨论: 我国对保护环境、节约
资源的对策及我们的对策?
It is time to fac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小组讨论: 这三大全球性的环境
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小组讨论: 这三大全球性的环境
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环境污染
排放 > 净化
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染污、噪声污染
资源短缺
索取 > 再生
生态破坏
过度砍伐 + 过度放牧 + 过度捕捞 + 不合理用水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 减少、臭氧层空洞、酸雨、全球变暖
出路!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The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
长远的,不能杀鸡取卵

地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第6章第1节同步课件39张

地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第6章第1节同步课件39张
(一)环境问题的实质(shízhì)——发展的问题 (二)可持续(chíxù)发
展1、概念 2、内涵
生态——基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经济——条件——清洁生产、文明消费
社会——目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3、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纵向(前后代)、横向(物种间)
持续性原则——资源永续利用
共同性原则——共享资源与环境,共担责任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都很严重。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fā dá ɡuó jiā)环境问
题更为严重。
第二十一页,共40页。
二、直面(zhí miàn)环境问题
环境(huánjìng)问题全球 化
第二十二页,共40页。
北海和地 中海:受 工业和生 活废物的 严重污染
非洲:树林 破坏、过度 放牧产生严 重的社会问 题,沙化严 重
资源短缺(水、土地、矿产、能源)
片面追求 资源索取>再生
经济增长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排放废弃物>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
2、分布
地域性
地区
城市→环境污染 乡村→生态破坏
国家 发展中→多→破坏/污染
发达→少→污染
全球性: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
第三十三页,共40页。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chíxù)发展
4、新技术革命时期
苦难的母亲
新技术革命 (gé〃mìng)
时期
谋求 (móuqiú)
第九页,共40页。
环境(huánjìng) 趋于缓和
二、直面环境问题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用一定的空间
环境 C I(huánjì
ng)
I 人类(rénlèi)
A I B 物质与能量 社会

地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第6章第1节同步课件31张北京设计

地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第6章第1节同步课件31张北京设计
第十六页,共32页。
1、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zīyuán)的速度超过了资源
的 主 要 原 因
2
、 环 境 问 题
(zīyuán)自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 (zīyuán)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生态
及 (shē
其 ngtài)
产 破坏
生 2、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sīxiǎng) 的演变
第一页,共32页。
学习(xuéxí)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huánjìng)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发 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环境(huánjìng)问题的差异。
第二页,共32页。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lìshǐ)回顾
时期 生产力 对人地关系 水平 的认识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采集 渔猎 时代 农业 文明 时期
工业 文明 时期
低下且 人类听天由 采集和狩猎; 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
发展缓 命,依赖和 人类改造小自 种原始的平衡关系。

崇拜自然 然的能力弱,
很大提 不能正确认 人类大规模的 环境遭到破坏,如大
点拨:农村: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毁林开荒、滥垦滥牧等造成水土流失和土 地荒漠化等问题。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Image
第三十二页,共32页。
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chǎnshēng)
第十七页,共32页。
由于人类任意排放(pái fànɡ)废弃 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工业化时代
可持续发展
概念 内涵 原则
生态破坏
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
乡村地区的土地退化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国家之间
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发展中国家: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 发达国家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 家,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污染转嫁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24%
人口数量比例
75%
能源消耗比例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谈食色变”、“饮水思危”、“忍气吞声 ”
午公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中使用的3个关 键词,分别描述了中国公众面对的食品、饮水、空气污染问 题。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 影响,39%的人认为环境污染给本人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 大影响或较大影响。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仅影响和制 约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威胁到了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 存与发展。
二、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阅读课本P90第二段到P91最后一段
思考:在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是怎样的?人地 关系思想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渔猎时期 • 崇拜自然 • 生产力水平 低下且发展缓 慢 保持原始的 平衡关系, 改造环境的 能力微弱 农业文明时期 • 改造自然 • 生产力很大提高 工业文明时期
3.共同性原则
3.可持续发展观的三个基本原则
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 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 为全球性问题。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 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
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
性目标和政策。 全人类共同参与
课堂小结
概念 内涵 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 思想 演变 工业文明时期 环境问题 概念 原因 表现 地区差异
• 征服自然 • 生产力极大地 发展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 不协调,人地矛盾 迅速激化,资源短 缺和环境恶化逐渐 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环境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变得日 益简单和脆弱; 人地关系开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原因引 起的周围环境不利于人类生活生产甚至生 存的种种问题。
75%
污染排放比例
四、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采集渔 猎时期 崇拜自然 农业文 明时期 改造自然 工业文 明时期 征服自然 人地矛盾 迅速激化, 环境问题 日益突出 后工业化 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 环境和发展得 到关注,20世 纪70以来可持 续发展的思想 逐步形成并得 到公认,人口、 资源、环境和 发展相互协调
3.环境问题的表现
生态破坏
过度砍伐 过度放牧过度开采 过度捕捞 不合理用水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资源短缺
3.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 排放 > 净化
•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 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城乡之间 环境污染
——这是2007年1月15日上
一、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
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反 环馈
生产活动 物质能源

消费活动 废弃物
人类 社会
反 馈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 据一定空间不断从环境中 获取物质和能源 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 活动排放废弃物到环境中 去
环境把所受到的影响 反过来作用于人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过度攫取资源, 造成资源枯竭 和生态破坏
过度排放废 弃物,超过 环境自净能 力引起环境 污染
人口增长导致生产规模扩大; 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 环境问题加剧
思考: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 降水集中大暴雨 土质疏松 气候原因导致的 植被稀疏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滥砍 滥伐导致的植被 破坏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指出: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 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
目的
条件
基础
3.可持续发展观的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3.可持续发展观的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同代之间 代际之间 物种之间 国家之间
3.可持续发展观的三个基本原则
2.持续性原则
经济活动 社会发展
合理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规模 ————人口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能力之内 ——经济与环境 处理好关系
3.可持续发展观的三个基本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